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390197.4

文献号 : CN1132148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琳郭锟忠高蒙陈军建卞钲琪薛永业周海艳石志锋张敏杰胡杨

申请人 :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两亲性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分子DTPM包裹制成纳米纤维;再通过纳米纤维表面的马来酸酐(‑Mal)和多肽序列中半胱氨酸(Cys)上的巯基(‑SH)反应基团进行加成反应,在纳米纤维上引入有靶向功能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链,最终制备出了具有正电荷和亲疏水结构表面的AIE纳米纤维,其靶向性通过多肽的电荷和亲疏水结构实现。该方法实现了AIE纳米纤维对细胞膜染色的靶向性,并且具有分辨率高、免洗脱、染色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膜荧光探针。

权利要求 :

1.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DTPM的四氢呋喃溶液、DSPE‑PEG2000‑Mal的四氢呋喃溶液、DSPE‑PEG2000的四氢呋喃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旋干,得到混合物;

所述DTPM的结构式为:

所述DSPE‑PEG2000‑Mal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所述DSPE‑PEG2000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所述混合物中,DTPM的浓度为1‑15mg/mL,DSPE‑PEG2000‑Mal的浓度为1‑20mg/mL,DSPE‑PEG2000的浓度为1‑25mg/mL;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加入水中,超声震荡处理,得到分散液,过滤,得到纳米纤维;

(3)将步骤(2)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搅拌反应,过滤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

所述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端通过聚乙二醇连接半胱氨酸(Cys),进而连接巯基(‑SH);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序列为(Lys)a‑(Arg)b‑(Trp)c‑(Lys)d‑(Arg)e‑(Trp)f‑(Lys)g‑(Arg)h;a的取值范围为0‑2,b的取值范围为0‑2,c的取值范围为0‑3,d的取值范围为0‑2,e的取值范围为0‑2,f的取值范围为0‑3,g的取值范围为0‑2,h的取值范围为0‑2;在所述混合液中,生物活性多肽的浓度为1‑30m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1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超声震荡处理的时间为1‑3min;所述纳米纤维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00,所述纳米纤维的长度分布为0.5‑10μm,所述纳米纤维的宽度分布为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纳米纤维分散液中,纳米纤维的浓度为200‑800μ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48h。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其特征在于,长度为0.5‑10μm,宽度为10‑100nm。

说明书 :

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靶向染色细胞膜的荧光探针,具体涉及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细胞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信息和物质交换的通道,它们的形状和形态不断地发生着动态变化,是完成胞吞、胞吐和信号传输等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结构。细胞膜的形态是细胞状态的直接标志,例如细胞膜破裂或部分吞噬就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证据。此外,细胞膜作为细胞的第一道防护屏障,一旦受到外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的伤害,就会发生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因此,实时跟踪观察细胞膜对细胞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都有重要价值。如今已经有使用明场显微镜对细胞膜进行观察的报道,但是由于该方式分辨率低,颜色区分不明显等原因,这些结果对细胞膜相关观察研究的帮助极其有限。荧光显微术是一种功能强大、可靠的方法,提供了直观、生动的信息。然而,这项技术对荧光探针的性能有很高的依赖性。
[0003] 目前所使用的传统荧光探针大多会发生聚集诱导淬灭(ACQ)效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生物检测的信号量低、灵敏性差以及易于发生光漂白等问题。而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发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在聚集态下可以激发更强的荧光,并且形成的AIE聚集体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可以实现长时间稳定的荧光追踪和监测。尽管如此,由于AIE分子往往分子量较大,结构疏水性强,对其亲水性和功能化修饰比较困难,并且修饰可能对其光物理性质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AIE分子的修饰和功能化是许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的问题,目前包裹成纳米结构是一种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但是仍存在如何对纳米结构进行修饰实现特定功能的问题,相关荧光探针亟待开发。
[0004]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靶向性AIE纳米荧光探针的研究,但是这些探针往往存在靶向困难、制备方式复杂、光稳定性差、难以实现长期的标记和追踪、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具有毒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专利CN 110231316 A公开了一种AIE‑Gd@SiO2纳米复合物荧光探针,其将AIE荧光材料与Gd@SiO2复合物结合,制备了靶向标记干细胞的纳米探针,但其仍存在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染色标记所需时间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靶向细胞膜功能、制备方式简单、优异光稳定性、可实现长期的荧光标记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AIE荧光探针。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能够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荧光探针,实现对细胞膜的长效稳定染色及观察。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能够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0009] 本发明提供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将DTPM的四氢呋喃(THF)溶液、DSPE‑PEG2000‑Mal的四氢呋喃溶液、DSPE‑PEG2000的四氢呋喃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旋转蒸发除去四氢呋喃(置于旋蒸瓶中旋干),得到混合物;
[0011]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加入超纯水中,超声震荡处理,得到分散液,过滤,得到纳米纤维;
[0012] (3)将步骤(2)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搅拌反应,过滤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
[0013]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DTPM的结构式为
[0014]
[0015] 所述DTPM为2‑{3‑[5‑(4‑Diphenylamino‑phenyl)‑thiophen‑2‑yl]‑1‑phenyl‑allylidene}‑Malononitrile的英文缩写。
[0016]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DSPE‑PEG2000‑Mal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7]
[0018]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DSPE‑PEG2000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9]
[0020]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混合物中,DTPM的浓度为1‑15mg/mL;
[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混合物中,DSPE‑PEG2000‑Mal的浓度为1‑20mg/mL;
[0022]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混合物中,DSPE‑PEG2000的浓度为1‑25mg/mL。
[0023]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1‑1mg/mL。
[0024]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1mg/mL。
[0025]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mg/mL。
[0026]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超声震荡处理的时间为1‑3min;所述纳米纤维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00;
[0027]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纳米纤维的长度分布为0.5‑10μm,所述纳米纤维的宽度分布为10‑100nm。
[0028] 优选地,步骤(2)所述超声震荡处理的时间为1min。
[0029]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过滤,包括:先将分散液先过滤头(滤过分子量为0‑5000000),取滤液,然后将所述滤液过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取滤渣,即所述纳米纤维。
[0030]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纳米纤维分散液中,纳米纤维的浓度为200‑800μg/mL。
[0031]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序列为(Lys)a‑(Arg)b‑(Trp)c‑(Lys)d‑(Arg)e‑(Trp)f‑(Lys)g‑(Arg)h,a的取值范围为0‑2;b的取值范围为0‑2,c的取值范围为0‑3,d的取值范围为0‑2,e的取值范围为0‑2,f的取值范围为0‑3,g的取值范围为0‑2,h的取值范围为0‑2;
[0032]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混合液中,生物活性多肽的浓度为1‑30mg/mL,[0033]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48h。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分子式可参照图4所示。
[0034] 所述氨基端连接有巯基(‑SH)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是由固相合成法进行合成,并由带正电的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和带疏水基团的色氨酸(Trp)组成,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序列为(Lys)a‑(Arg)b‑(Trp)c‑(Lys)d‑(Arg)e‑(Trp)f‑(Lys)g‑(Arg)h。同时,在其氨基端通过聚乙二醇连接半胱氨酸(Cys),从而引入巯基(‑SH)反应基团。该反应通过马来酸酐基团(‑Mal)和纳米纤维表面巯基(‑SH)的加成反应实现。所述多肽连接的聚乙二醇重复单元个数n数值范围为4‑24。半胱氨酸的个数m数值范围为1。
[0035] 优选地,步骤(3)所述过滤,包括:采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对搅拌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过滤,离心过滤的转速为3000‑8000rpm,离心过滤的时间为10‑30min,取滤渣(即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分子量为10000‑1000000。
[003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其长度为0.5‑10μm,宽度为10‑100nm。
[0037] 本发明提供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是由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AIE分子DTPM,经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包裹并接枝靶向性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形成的,其示意图可参照图1所示。
[0038] 本发明提供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其靶向性是由表面多肽的电荷量和亲疏水结构实现的。
[0039]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两亲性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分子DTPM包裹制成纳米纤维;再通过纳米纤维表面的马来酸酐(‑Mal)和多肽序列中半胱氨酸(Cys)上的巯基(‑SH)反应基团进行加成反应,在纳米纤维上引入具有靶向功能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链,最终制备出了具有正电荷和亲疏水结构表面的AIE纳米纤维,其靶向性通过多肽的电荷和亲疏水结构实现。该方法实现了AIE纳米纤维对细胞膜染色的靶向性,并且具有分辨率高、免洗脱、染色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膜荧光探针。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41] (1)本发明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能够靶向染色细胞膜,并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
[0042] (2)本发明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可以长时间的稳定聚集在细胞的细胞膜上,与细胞共培养24h后仍能观察到明亮的荧光;
[0043] (3)本发明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具有快速稳定染色细胞膜的功能,并且荧光背景低,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洗脱,染色过程简单高效。
[0044] (4)本发明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80μg/mL)对细胞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实施例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是实施例所用的DTPM分子的结构式;
[0047] 图3a和图3b分别是实施例所用的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结构式;
[0048] 图4是实施例所用的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式;
[0049] 图5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片;
[0050] 图6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在持续光照0,5,10min后的光稳定性;
[0051] 图7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5min后的荧光结果;
[0052] 图8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24h后的荧光结果图;
[0053] 图9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表征图;
[0054] 图10是实施例2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TEM图片;
[0055] 图11是实施例2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5min后的荧光结果图;
[0056] 图12是实施例3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的TEM图片;
[0057] 图13是实施例3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5min后的荧光结果图;
[0058] 图14是对比例1所制备的纳米探针的TEM图片;
[0059] 图15是对比例2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的TEM图片;
[0060] 图16是对比例2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5min后的荧光结果图;
[0061] 图17是对比例3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的TEM图片;
[0062] 图18是对比例3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与HeLa细胞孵育5min后的荧光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不限于此。需指出的是,以下若有未特别详细说明之过程,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或理解的。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视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0064] 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DTPM分子的结构式可参照图2所示,所使用的DSPE‑PEG2000‑Mal的结构式可参照图3a所示,所使用的DSPE‑PEG2000的结构式可参照图3b所示,所使用的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式可参照图4所示。
[0065] 实施例1
[0066] 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7] (1)将DTPM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TH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DSPE‑PEG2000‑Mal、DSPE‑PEG2000浓度分别为1mg/mL,1mg/mL和1mg/mL;
[0068] (2)将步骤(1)所述混合液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加入超纯水,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mg/mL,超声震荡1min,得到分散液;
[0069] (3)利用滤头规格为45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离心(滤过分子量为0‑10000)过滤技术,离心速率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30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所得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2.53±
1.76μm,宽度范围为22±12nm;将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2mg/mL);
[0070] (4)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液中,生物活性多肽浓度为5mg/mL;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标记为多肽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为Lys‑Arg‑Trp‑Trp‑Lys‑Trp‑Trp‑Arg‑Arg,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端通过聚乙二醇连接半胱氨酸(Cys),进而连接巯基(‑SH),氨基端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个数为4,半胱氨酸个数为1;
[0071] (5)对步骤(4)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反应(时间为24h),之后采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离心过滤技术,对其过滤,离心的速率为8000rpm,离心的时间为30min,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2.53±1.76μm,宽度范围为22±12nm。
[007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该实施例中所制备的材料为纤维状的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纤维的光稳定性进行测量,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纳米纤维在10min的持续光照下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利用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IE纳米纤维浓度为10μg/mL,标记的时间为5min,然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发现,该实例中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快速优异的细胞染色效果,在反应5min后即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标记的细胞膜,并且在未洗脱的情况下背景荧光微弱,不影响细胞膜的荧光观察;继续将AIE纳米纤维和HeLa细胞进行共培养,24小时后观察荧光成像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发现细胞膜上仍表现出明亮的荧光效果;将80μg/mL浓度范围的AIE纳米纤维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共培养,24h后利用CCK‑8染料对细胞活性进行表征,结果如图9所示,可以发现细胞活性良好,在高浓度下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活性影响,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膜染色荧光探针进行相关应用。
[0073] 实施例2
[0074] 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5] (1)将DTPM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TH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DSPE‑PEG2000‑Mal、DSPE‑PEG2000浓度分别为15mg/mL,20mg/mL和25mg/mL;
[0076] (2)将步骤(1)所述混合液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得到混合物,加入超纯水,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mg/mL,超声震荡3min,得到分散液;
[0077] (3)利用滤头规格为80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5000)离心过滤技术,离心速率为3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取滤渣,得到纳米纤维;所得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5.2±4.32μm,宽度范围为55±43nm;将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1mg/mL);
[0078] (4)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液中,多肽浓度为20mg/mL;其中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标记为多肽2)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为Lys‑Lys‑Trp‑Trp‑Trp‑Arg‑Arg‑Lys‑Lys‑Arg‑Arg,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端通过聚乙二醇连接半胱氨酸(Cys),进而连接巯基(‑SH),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个数为10,半胱氨酸个数为1;
[0079] (5)对步骤(4)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反应(时间为24h),之后采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5000)离心过滤技术,对其过滤,离心的速率为3000rpm,离心的时间为20min,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长度分布为5.2±4.32μm,宽度范围为55±43nm。
[008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知该实施例中所制备的材料为纤维状的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稳定性优异。利用所制备的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IE纳米纤维浓度为10μg/mL,标记的时间为5min,然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1所示,可以发现,该实施例制备的纳米纤维虽然能有效靶向细胞膜,在共聚焦下细胞膜位置可以观测到明显的荧光信号,但是由于该实例中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尺寸较大,DTPM分子大量聚集,造成了很高的背景荧光,严重影响了对细胞膜的荧光观察。
[0081] 实施例3
[0082] 一种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3] (1)将DTPM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TH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DSPE‑PEG2000‑Mal、DSPE‑PEG2000浓度分别为10mg/mL,18mg/mL和22mg/mL;
[0084] (2)将步骤(1)所述混合液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加入超纯水,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mg/mL,超声震荡3min,得到分散液;
[0085] (3)利用滤头规格为45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离心过滤技术,参数设为8000rpm/30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取滤渣,得到纳米纤维;所得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2.65±1.46μm,宽度范围为25±14nm;将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0.5mg/mL);
[0086] (4)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液中,生物活性多肽浓度为30mg/mL;
[0087] 其中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标记为多肽3)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为Arg‑Arg‑Trp‑Lys‑Lys‑Trp‑Trp‑Trp‑Lys‑Lys;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端通过聚乙二醇连接半胱氨酸(Cys),进而连接巯基(‑SH),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个数为24,半胱氨酸个数为1;
[0088] (5)对步骤(4)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反应(时间为48h),之后采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离心过滤技术,对其过滤,过滤实验参数为8000rpm/30min;,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长度分布为2.45±1.42μm,宽度范围为22±12nm。
[0089]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12所示,由图12可知该实施例中所制备的材料为纤维状的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稳定性优异。利用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IE纳米纤维浓度为20μg/mL,反应5min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3所示,可以发现,该实例中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虽然可以实现对细胞膜的靶向性染色,但与细胞共孵育5min后在共聚焦下观察到的荧光微弱,只有少量纳米纤维染色细胞膜,这是因为所修饰的生物活性多肽并非是最佳靶向细胞膜序列。
[0090] 对比例1
[0091] 一种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2] (1)将DTPM分子和DSPE‑PEG2000‑Mal加入THF中溶解,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分子和DSPE‑PEG2000‑Mal的浓度分别为7mg/mL和20mg/mL,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得到混合物,加入超纯水,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8mg/mL,超声震荡2min,得到分散液;
[0093] (2)利用滤头规格为22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离心过滤技术,参数设为5000rpm/10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取滤渣,得到纳米纤维。
[009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实例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形貌表征,结果如图14所示,结果表明该实验操作下未形成聚合物结构,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没添加DSPE‑PEG2000的缘故,无法开展下一步实验(分散体系的DTPM分子不能通过DSPE—PEG2000—Mal的马来酸酐基团接枝生物活性多肽,因此不满足细胞膜靶向染色实验的要求)。
[0095] 对比例2
[0096] 一种结合多肽的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如下:
[0097] (1)将DTPM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TH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DSPE‑PEG2000‑Mal、DSPE‑PEG2000浓度分别为5mg/mL,15mg/mL和20mg/mL;
[0098] (2)将步骤(1)所述混合液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mg/mL,超声震荡2.5min,得到分散液;
[0099] (3)利用滤头规格为22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5000)离心过滤技术,参数设为6000rpm/15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得到纳米纤维;所得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1.54±0.86μm,宽度范围为18±5nm;将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1mg/mL);
[0100] (4)将生物活性多肽加入上述制备的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液中,生物活性多肽浓度为30mg/mL;其中生物活性多肽为氨基端连接有巯基的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标记为多肽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为Lys‑Arg‑Trp‑Trp‑Lys‑Trp‑Trp‑Arg‑Arg,所述柔性链生物活性多肽的氨基端连接有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个数为20,但聚乙二醇没有连接半胱氨酸(Cys),半胱氨酸个数为0,也没有连接巯基(‑SH);
[0101] (5)对步骤(4)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反应(时间为0.5h),之后采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5000)离心过滤技术,对其过滤,过滤实验参数为6000rpm/10min;取滤渣,得到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所述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的长度分布为1.46±1.33μm,宽度范围为18±4nm。
[010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15所示,由图15可知该对比例中所制备的材料为纤维状的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稳定性优异。利用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IE纳米纤维浓度为10μg/mL,反应5min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6所示,可以发现,该对比例中所制备的纳米纤维未实现对细胞膜的靶向染色,在共聚焦下不能观察到荧光,这是因为多肽链上没有与纳米纤维反应接枝的基团,所以多肽未接枝到纳米纤维上,所以不存在对细胞膜的靶向性。
[0103] 对比例3
[0104] 一种纤维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5] (1)将DTPM分子、DSPE‑PEG2000‑Mal和DSPE‑PEG2000的THF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DTPM、DSPE‑PEG2000‑Mal、DSPE‑PEG2000浓度分别为1mg/mL,1mg/mL和1mg/mL;
[0106] (2)将步骤(1)所述混合液置于旋蒸瓶中旋干(除去THF),所述混合物与超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6mg/mL,超声震荡(3min),得到分散液;
[0107] (3)利用滤头规格为450nm的滤头过滤技术,对纳米纤维进行过滤,取滤液(标记为第一次滤液);然后利用超滤管(滤过分子量为0‑10000)离心过滤技术,参数设为8000rpm/15min,对所述第一次滤液进行过滤取滤渣,得到纳米纤维;所得纳米纤维长度分布为2.71±1.52μm,宽度范围为27±15nm;将所述纳米纤维重悬在水中,得到纳米纤维分散液(2mg/mL);
[0108] (4)该实施例不接枝生物活性多肽。
[0109]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靶向染色细胞膜的AIE纳米纤维探针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17所示,由图17可知该对比例中所制备的材料为纤维状的纳米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稳定性优异。利用所制备的AIE纳米纤维,对HeLa细胞进行荧光标记,AIE纳米纤维浓度为10μg/mL,反应5min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8所示,可以发现,该对比例中所制备的纳米纤维未实现对细胞膜的靶向染色,在共聚焦下不能观察到荧光,这是因为AIE纳米纤维缺少表面的靶向性多肽,所以不能在细胞膜位置发生聚集发光。
[0110]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下所作的改变、替换、修饰等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