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88851.1

文献号 : CN1132517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唐学强盛庆赫唐云瞿赛

申请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其中,温度参数包括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和内部的间室温度;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本发明能够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定,以便及时识别混合制冷剂的充注异常或泄漏。

权利要求 :

1.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其中,所述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和内部的间室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间室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所述第一温度差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判定所述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所述第一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阈值或大于第二温差阈值,判定所述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或者,所述温度参数还包括所述制冷设备的设定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间室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差,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差,判定所述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所述第二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判定所述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所述第二温度差大于第三温差阈值,判定所述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跟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和/或所述第二温差阈值跟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首次启动所述制冷设备并控制所述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

当所述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获取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间室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差阈值跟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监测所述制冷设备的累计制冷时间;

当所述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所述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

当所述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达到第三时间阈值,获取所述环境温度、所述间室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

6.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设备本体;

混合制冷剂循环管路,内部设有混合制冷剂,所述混合制冷剂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进行热量交换,以使得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制冷;

其中,所述制冷设备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判定所述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

7.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

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制冷技术的日趋成熟,超低温制冷或速冻制冷的功能受到了诸多用户的欢迎。为了实现超低温制冷或速冻制冷的功能,可在制冷设备的制冷剂循环管路中充注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利用混合制冷剂中不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不同的特点,通过蒸发温度较低的制冷剂的蒸发,使得制冷设备进行超低温制冷或速冻制冷。
[0003] 然而,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当混合制冷剂被充注进入制冷设备后,很难确认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含量是否存在或出现异常。由于难以识别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异常,会导致制冷设备在异常状态下连续后容易出现制冷效果变差、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0005]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0007]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
[0008]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9]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其中,所述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和内部的间室温度;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10]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判定,由于制冷设备对混合制冷剂的运行异常十分敏感,因此,本实施例根据制冷设备内部的间室温度,结合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而判断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以保证及时发现制冷剂的充注异常或泄漏,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0011]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间室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根据第一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13] 采用上述步骤的原因在于,对于混合制冷剂而言,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会对制冷设备中的温度有着明显影响,反之,制冷设备的间室温度的高低,也能够表征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进而反应混合制冷剂的充注异常情况。因此,本实施例采用间室温度和环境温度的相减之差,即第一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14]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第一温度差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第一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阈值或大于第二温差阈值,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0015] 采用上述步骤的原因在于,由于制冷设备的间室温度的高低表征着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因此,当检测到第一温度差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则表明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的含量以及比例正常,制冷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当检测到第一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阈值或大于第二温差阈值,则表明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异常地过高或异常地过低,进而表明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的含量以及比例出现了错误或异常。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可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含量以及比例的异常情况,以及时发现制冷剂充注过程出现或存在的问题。
[0016]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差阈值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和/或第二温差阈值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0017] 采用本实施例的原因在于,环境温度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性能和制冷效率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而设定或采用不同的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差阈值,则有助于将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纳入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断过程,由此提高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判断的准确程度。
[0018]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首次启动制冷设备并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当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获取环境温度和间室温度。
[0019] 根据第一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前或投入使用前,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其中,为了准确判定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本实施例需要控制制冷设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连续地制冷,并在制冷设备连续制冷一定时间后,检测其间室温度和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
[0020]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温度参数还包括制冷设备的设定温度。
[0021] 将设定温度作为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之一的目的在于,根据间室温度和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异,来进一步判断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0022]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间室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根据第二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23] 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混合制冷剂可能出现逐渐泄漏,因此,定期执行本实施例的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混合制冷剂不足或泄漏的温度,以便提示用户及时补充制冷剂,并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0024]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第二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第二温度差大于第三温差阈值,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0025] 通过将第二温度差与第三温差阈值进行比较,可在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快速而准确地识别获知混合制冷剂余量不足或泄漏等问题。
[0026]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三温差阈值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0027] 采用本实施例的原因在于,环境温度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性能和制冷效率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而设定或采用不同的第三温差阈值,则有助于将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纳入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断过程,由此提高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判断的准确程度。
[0028]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监测制冷设备的累计制冷时间;当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当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达到第三时间阈值,获取环境温度、间室温度和设定温度。
[0029] 根据第二温度差,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混合制冷剂的余量或泄漏问题进行检测。其中,考虑到制冷剂泄漏的普遍周期,本实施例仅在累计制冷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即第二时间阈值后,才开始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断。
[0030]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制冷设备本体;混合制冷剂循环管路,内部设有混合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与制冷设备本体进行热量交换,以使得制冷设备本体制冷;其中,制冷设备采用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判定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
[0031]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采用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判定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2]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0033] 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4]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0035]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6]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7]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8]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第一步骤流程图;
[0039]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第二步骤流程图;
[0040]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第三步骤流程图;
[0041]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第四步骤流程图;
[0042]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0043] 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0044] 其中,图5和图6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5] 100:制冷设备,102:制冷设备本体,104:混合制冷剂循环管路,200: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202:存储器,20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8]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0049]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些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制冷设备、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判定,从而及时发现混合制冷剂的充注异常,以保护制冷设备,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提高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0050] 实施例1:
[005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2] 步骤S102.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
[0053] 步骤S104.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54] 其中,温度参数包括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T环和制冷设备内部的间室温度T室。
[0055] 本实施例中,混合制冷剂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中不同种类的制冷剂所具有的蒸发温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是指能够通过制冷剂的循环蒸发和冷凝,而与外部空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其内部空间温度低于外部空间温度的设备,比如:冰箱、冷柜、冷藏柜、低温陈列柜等。
[0056]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内部设有深冷间室,深冷间室是指制冷温度低于冷藏间室制冷温度并低于冷冻间室制冷温度的制冷间室。其内部制冷温度通常可达‑50℃至‑35℃,作用在于对食物进行超低温冷冻或速冻。
[0057]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间室温度T室为深冷间室的间室温度。
[0058] 环境温度T环是指制冷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中的温度。环境温度T环可通过设置在制冷设备外部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其中,用于检测环境温度T环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可设置与制冷设备的顶部、侧部或底部。间室温度T室可通过设置在制冷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是由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而获得的,也即是说,本实施例监测同一时间点上或时间段内的实时环境温度T环和实时间室温度T室,以根据实时环境温度T环和实时间室温度T室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定。
[0060] 为制冷设备充注混合制冷剂的目的在于降低制冷设备能够实现的最低制冷温度,从而使得制冷设备能够实现超低温制冷或速度制冷等深冷功能。下面以包括两种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为例,说明混合制冷剂能够实现上述作用的工作原理。为实现深冷功能,本实施例在制冷设备中充注包括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其中,第一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第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当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共同进入实现深冷功能的蒸发器后,第一制冷剂会先于第二制冷剂达到蒸发温度,并在实现深冷功能的蒸发器中蒸发。由于实现深冷功能蒸发器因第一制冷剂的蒸发而保持着较低的温度,因此第二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会以液态的形式从实现深冷功能的蒸发器中流走,并可进入其他为冷冻间室或冷藏间室供冷的蒸发器,而使得制冷设备实现正常的冷冻或冷藏功能。利用上述原理,制冷设备中实现深冷功能的深冷间室可实现低于‑35℃的超低温制冷,甚至将制冷温度控制在‑50℃以下。
[0061] 对于仅具有单一种类制冷剂的制冷设备而言,相关技术中具有一些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而对制冷设备中制冷剂含量或状态进行判断的方法。对于混合制冷剂而言,相关技术则仍无法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有效判断。
[0062] 然而,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混合制冷剂中的各制冷剂所占的比例十分敏感,当低蒸发温度的制冷剂的含量或比例相对较低时,会明显地影响深冷制冷效果,使得深冷间室无法达到预期的制冷要求。此外,当制冷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其内部制冷剂可能逐渐出现泄漏,并且不同种类制冷剂的泄漏速度并不相同。因此,只有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断,才能及时和准确发现制冷剂泄漏或不足的问题,以重新充注制冷剂并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最后,在制冷设备出厂前或投入使用前,亦需要对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以判断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是否正常和制冷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0063]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施例对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进行采集获取,并根据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其中,由于制冷设备对混合制冷剂的运行异常十分敏感,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制冷设备内部的间室温度T室,结合制冷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T环,而判断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以保证及时发现制冷剂的充注异常或泄漏,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0064] 实施例2:
[0065] 除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066] 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间室温度T室和环境温度T环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ΔT室‑环;根据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67]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前或投入使用前,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以上步骤,可在制冷设备出厂前或投入使用前判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种类或比例是否存在错误或异常,以保证制冷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和运行。
[0068] 采用上述步骤的原因在于,对于混合制冷剂而言,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会对制冷设备温度有着明显影响,反之,制冷设备的间室温度T室的高低,也能够表征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进而反应混合制冷剂的充注异常情况。因此,本实施例采用间室温度T室和环境温度T环的相减之差,即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069] 实施例3:
[0070] 除上述实施例2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071] 根据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小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或大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0072] 其中,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定。此外,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可为固定值,亦可根据制冷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而进行调整。
[0073] 在本实施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为7℃,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为10℃。在本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为4℃,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为
13℃。
[0074] 采用上述步骤的原因在于,由于制冷设备的间室温度T室的高低表征着低蒸发温度制冷剂的比例和含量,因此,当检测到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则表明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的含量以及比例正常,制冷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当检测到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小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或大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则表明制冷设备的深冷制冷能力异常地过高或异常地过低,进而表明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的含量以及比例出现了错误或异常。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可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混合制冷剂中各制冷剂含量以及比例的异常情况,以及时发现制冷剂充注过程出现或存在的问题。
[0075] 实施例4:
[0076] 除上述实施例3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077] 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跟随环境温度T环的升高而降低;和/或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跟随环境温度T环的升高而升高。
[0078]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为非固定值,其根据制冷设备的环境温度T环而进行调整和改变。
[0079] 采用本实施例的原因在于,环境温度T环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性能和制冷效率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T环而设定或采用不同的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则有助于将环境温度T环的影响因素纳入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断过程,由此提高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判断的准确程度。
[0080]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环境温度T环为M℃,则将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分别设置为6℃和11℃。当检测到环境温度T环为N℃,并且N大于M,则将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分别设置为3℃和14℃。
[0081] 再次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可将环境温度T环分为2个至多个的不同档位,根据实际环境温度T环所在的档位或大小,而选择确定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比如,如表1所示,可将环境温度T环分为7个不同档位,其中,当实际的环境温度T环在第1至3档位之间,则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分别设置为7℃和10℃。当实际的环境温度T环在第4至7档位之间,则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数值分别设置为4℃和13℃。其中,0℃≤T环1≤T环2≤T环3≤T环4≤T环5≤T环6≤T环7≤50℃。当判定为存在异常,则制冷设备报警提示,并重新为制冷设备充注混合制冷剂。当判定为不存在异常,则表明制冷设备可正常运行。
[0082] 表1
[0083]
[0084]
[0085] 实施例5:
[0086] 除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087] 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首次启动制冷设备并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当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第一时间阈值T阈1,获取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
[0088] 如上文所记载,根据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前或投入使用前,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检测。
[0089] 其中,为了准确判定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本实施例需要控制制冷设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连续地制冷,并在制冷设备连续制冷一定时间后,检测其间室温度T室和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T环。
[0090]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时间阈值T阈1的长度进行选择和调节。比如,将第一时间阈值T阈1设置为10min或15min或20min。
[009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92] 步骤S202.启动制冷设备并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直至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第一时间阈值T阈1;
[0093] 步骤S204.获取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
[0094] 步骤S206.根据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获取第一温度差ΔT室‑环;
[0095] 步骤S208.判定第一温度差ΔT室‑环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和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的大小关系;
[0096] 其中,判定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则执行步骤S210;判定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小于第一温差阈值ΔT阈1,则执行步骤S212;判定第一温度差ΔT室‑环大于第二温差阈值ΔT阈2,则执行步骤S214;
[0097] 步骤S210.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正常;
[0098] 步骤S212.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异常;
[0099] 步骤S214.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异常。
[0100] 实施例6:
[0101]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102] 温度参数还包括制冷设备的设定温度T设。将设定温度T设作为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之一的目的在于,根据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是否存在异常。
[0103] 实施例7:
[0104] 除上述实施例6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105] 根据温度参数,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ΔT室‑设;根据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106] 本实施例的判定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制冷设备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混合制冷剂可能出现逐渐泄漏,因此,定期执行本实施例的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混合制冷剂不足或泄漏的温度,以便提示用户及时补充制冷剂,并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0107] 本实施例判定方式的原理在于,当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若混合制冷剂出现了余量不足或泄漏等问题,则会反应在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并导致制冷设备的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之间出现差异。这一差异越大,则表明制冷剂不足或泄漏的问题越严重。反之,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之间的差异,亦能表征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是否出现了异常。因此,本实施例根据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108] 实施例8:
[0109] 除上述实施例7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110] 根据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确认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正常状态;或确认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大于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为异常状态。
[0111] 其中,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在本实施例的部分优选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设置为6℃或10℃。
[0112] 实施例9:
[0113] 除上述实施例8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114] 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跟随环境温度T环的升高而升高。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为非固定值,其根据制冷设备的环境温度T环而进行调整和改变。
[0115] 采用本实施例的原因在于,环境温度T环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性能和制冷效率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T环而设定或采用不同的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则有助于将环境温度T环的影响因素纳入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断过程,由此提高对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判断的准确程度。
[0116]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环境温度T环为P℃,则将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设置为7℃。当检测到环境温度T环为Q℃,并且Q大于P,则将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设置为11℃。
[0117] 再次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可将环境温度T环分为2个至多个的不同档位,根据实际环境温度T环所在的档位或大小,而选择确定对应的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比如,如表2所示,可将环境温度T环分为7个不同档位,其中,当实际的环境温度T环在第1至3档位之间,则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为6℃。当实际的环境温度T环在第4至7档位之间,则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数值为10℃。其中,0℃≤T环1≤T环2≤T环3≤T环4≤T环5≤T环6≤T环7≤50℃。当判定为存在异常,则制冷设备报警提示,并重新为制冷设备充注混合制冷剂。当判定为不存在异常,则表明制冷设备可正常运行或运行状态尚可,暂不需要重新充注。其中,设定温度T设可为‑44℃至‑30℃。
[0118] 表2
[0119]
[0120] 实施例10:
[0121] 除上述实施例6至实施例9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0122] 获取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监测制冷设备的累计制冷时间T累;当累计制冷时间T累达到第二时间阈值T阈2,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当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第三时间阈值T阈3,获取环境温度T环、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
[0123] 如上文所记载,根据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判定制冷设备中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在制冷设备出厂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混合制冷剂的余量或泄漏问题进行检测。
[0124] 其中,考虑到制冷剂泄漏的普遍周期,本实施例仅在累计制冷时间T累达到一定时间,即第二时间阈值T阈2后,才开始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进行判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二时间阈值T阈2的长度进行选择和调节。比如,将第二时间阈值T阈2设置为180h或200h或220h。
[012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26] 步骤S302.启动制冷设备并监测制冷设备的累计制冷时间T累,直至累计制冷时间T累达到第二时间阈值T阈2,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
[0127] 步骤S304.当制冷设备的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第三时间阈值T阈3,获取环境温度T环、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
[0128] 步骤S306.根据设定温度T设和间室温度T室获取第二温度差ΔT室‑设;
[0129] 步骤S308.判定第二温度差ΔT室‑设与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的大小关系;
[0130] 其中,判定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则执行步骤S310;判定第二温度差ΔT室‑设大于第三温差阈值ΔT阈3,则执行步骤S312;
[0131] 步骤S310.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正常;
[0132] 步骤S312.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异常。
[0133] 实施例11:
[013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100,其包括:制冷设备本体102和混合制冷剂循环管路104。混合制冷剂循环管路104内部设有混合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与制冷设备本体102进行热量交换,以使得制冷设备本体102制冷;其中,制冷设备100采用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判定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
[0135] 实施例12:
[013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装置200,其包括:存储器202和处理器204。存储器20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4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204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0137] 实施例13:
[013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0139] 具体实施例
[0140]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的判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141] 步骤S402.判定制冷设备是否为首次启动;
[0142] 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04,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406;
[0143] 步骤S404.启动制冷设备并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直至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10min后,获取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并在下一步骤中执行步骤S408;
[0144] 步骤S406.判定制冷设备是否制冷;
[0145] 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10,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412;
[0146] 步骤S408.根据环境温度T环和间室温度T室,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147] 步骤S410.记录制冷设备的累计制冷时间T累;
[0148] 其中,执行步骤S410后在下一步骤中执行步骤S414;
[0149] 步骤S412.控制制冷设备正常运行;
[0150] 步骤S414.判定累计制冷时间T累是否达到200h;
[0151] 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16,判断结果为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410,直至累计制冷时间T累达到200h;
[0152] 步骤S416.控制制冷设备进行连续制冷,直至连续制冷时间T连达到2h,获取环境温度T环、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并在下一步骤中执行步骤S418;
[0153] 步骤S418.根据环境温度T环、间室温度T室和设定温度T设,判定混合制冷剂充注状态。
[0154]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0155] 1.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判断制冷设备中混合制冷剂的充注状态,以及时发现制冷剂的充注错误、充注异常或制冷剂泄漏,从而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0156] 2.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制冷设备出厂或使用前,对混合制冷剂的充注错误问题进行识别判断,以保持制冷设备的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0157] 3.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制冷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对混合制冷剂的泄漏情况进行检测,以避免制冷剂不足导致了制冷设备制冷效率低的温度。
[0158]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5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6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