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28470.5

文献号 : CN1132753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迪

申请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涉及胶体分离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首先,提供目标物体,其中,目标物体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其次,使用目标物体对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加液态胶体材料在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然后,从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液态胶体材料。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基于现有的胶体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分离液态胶体和膜材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分离膜材结构上的液态胶体材料,所述胶体分离方法包括:提供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

使用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

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其中,所述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提供一管状结构;

通过所述管状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包括羟基基团、羰基基团或H+基团,所述润湿材料还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或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无机负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湿材料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时,所述碳链结构中碳原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膜材结构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置于密闭空间内;

汽化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管状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管状结构伸入至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中与所述膜材结构的表面间隔预设距离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且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厚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通过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的气泵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一部分;

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基于虹吸效应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剩余部分,其中,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径满足形成虹吸效应的条件,且与在所述膜材结构上形成所述液态胶体材料时涂布形成的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具有相关关系。

7.一种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所述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包括:物体提供装置,所述物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

润湿处理装置,所述润湿处理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

胶体分离装置,所述胶体分离装置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其中,所述胶体分离装置包括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膜材结构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汽化器件,所述汽化器件用于将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汽化,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传输器件,所述传输器件用于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

说明书 :

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胶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液态胶体,如水胶(LOCA),在应用于显示模组或其它层状膜材的贴合过程中,常出现涂布不良的问题,如溢胶、空胶、喷涂错位、固化失效、探针异常导致的喷涂缺陷等。由于在涂布液态胶体前,膜材界面已进行过plasma(等离子体)清洗处理,表面能较高,使得液态胶体在接触界面后就很难清理。因此,只能废除膜材,或者,通过擦拭以清理液态胶体,而擦拭时又容易损伤膜材的表面并使得膜材的性能发生变化。
[0003] 其中,由于进行贴合的膜材,如CPI(透明聚酰亚胺)、UTG(超薄玻璃)、Polyester(聚酯纤维)等,其价格昂贵,基于前述方式处理膜材,将导致很大损失。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分离液态胶体和膜材的方案。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以改善基于现有的胶体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分离液态胶体和膜材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液态胶体分离方法,用于分离膜材结构上的液态胶体材料,所述胶体分离方法包括:
[0007] 提供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
[0008] 使用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
[0009] 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10]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所述极性基团包括羟基基团、羰基基团或H+基团,所述润湿材料还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或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无机负离子。
[0011]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在所述润湿材料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时,所述碳链结构中碳原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
[0012]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所述使用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3] 将所述膜材结构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置于密闭空间内;
[0014] 汽化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0015] 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
[0016]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所述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
[0017] 提供一管状结构;
[0018] 通过所述管状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19]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所述通过所述管状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
[0020] 将所述管状结构伸入至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中与所述膜材结构的表面间隔预设距离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且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厚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0021] 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22]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中,所述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步骤,包括:
[0023] 通过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的气泵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一部分;
[0024] 从所述管状结构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一端,基于虹吸效应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的剩余部分,其中,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径满足形成虹吸效应的条件,且与在所述膜材结构上形成所述液态胶体材料时涂布形成的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具有相关关系。
[0025]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态胶体分离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所述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包括:
[0026] 物体提供装置,所述物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目标物体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
[0027] 润湿处理装置,所述润湿处理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物体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在所述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
[0028] 胶体分离装置,所述胶体分离装置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29]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系统中,所述润湿处理装置包括:
[0030] 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膜材结构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31] 汽化器件,所述汽化器件用于将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汽化,其中,所述目标物体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0032] 传输器件,所述传输器件用于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
[0033]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态胶体分离系统中,所述胶体分离装置包括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
[0034] 本申请提供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在将液态胶体材料从膜材结构上分离之前,先使用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的目标物体对液态胶体材料进行润湿处理,如此,可以增加液态胶体材料在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基于此,由于液态胶体材料在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增大,使得在将液态胶体材料从膜材结构上分离时,可以进行较为有效的分离,从而改善基于现有的胶体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分离液态胶体材料和膜材结构的问题,进而使得分离液态胶体材料之后的膜材结构还可以继续利用,避免了膜材结构的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35]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胶体材料在润湿处理之前在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的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胶体材料在润湿处理之后在膜材结构上的接触角的示意图。
[0039] 图4为图1中步骤S12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管状结构吸取液态胶体材料之前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管状结构吸取液态胶体材料的过程中的示意图。
[0042]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管状结构基于虹吸效应吸取液态胶体材料之前的示意图。
[0043] 图标:100‑目标物体;200‑膜材结构;300‑液态胶体材料;400‑管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6]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供一种液态胶体分离方法,用于分离膜材结构200上的液态胶体材料300。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0047] 步骤S110,提供目标物体100。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提供目标物体100。其中,所述目标物体100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
[0049] 步骤S120,使用所述目标物体100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10提供所述目标物体100之后,可以使用所述目标物体100对膜材结构200上的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如此,由于所述目标物体100中包括润湿材料,所述润湿材料具有极性基团,使得可以基于所述极性基团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从而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a为润湿处理之前的接触角,b为润湿处理之后的接触角,a小于b)。
[0051]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极性基团作为无机官能团,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中的有机碳链分子之间会发生排斥,如此,可以降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与所述膜材结构200之间的界面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表面自由能,使得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润湿性变差,从而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
[0052] 步骤S130,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
[0053]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30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之后,由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增大,使得可以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有效地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
[0054] 基于上述方法,在将液态胶体材料300从膜材结构200上分离之前,先使用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的目标物体100对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如此,可以增加液态胶体材料300在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基于此,由于液态胶体材料300在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增大,使得在将液态胶体材料300从膜材结构200上分离时,可以进行较为有效的分离,从而改善基于现有的胶体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分离液态胶体材料300和膜材结构
200的问题,进而使得分离液态胶体材料300之后的膜材结构200还可以继续利用,避免了膜材结构200的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55] 第一方面,对于步骤S110需要说明的是,提供的所述目标物体100中的润湿材料的具体构成不受限制。
[0056]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润湿材料可以包括极性基团和碳链结构。其中,所述碳链结构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
[0057] 又例如,在另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润湿材料可以包括极性基团和无机负离子。其中,所述无机负离子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
[0058]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为了使得所述润湿材料具有较好的润湿效果,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所述极性基团可以包括羟基基团、羰基基团或H+基团。如此,可以基于所述羟基基团形成醇,如甲醇(CH3OH)等,基于所述羰基基团形成酮,如丙酮(CH3COCH3)等,基于所述H+基团形成酸,如硫酸(H2SO4)等。
[0059]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为了使得所述润湿材料具有较好的润湿效果,以及考虑使用所述润湿材料进行润湿处理的工艺成本等,所述碳链结构可以为短链结构,如此,可以改善因采用长链结构容易使得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和所述膜材结构200在界面处增加融合度而导致后续难以有效分离的问题,并且,还可以改善因采用长链结构而导致所述润湿材料难以有效挥发(如在需要将润湿材料汽化时,需要较高的问题)的问题,使得工艺更为简便且成本更低。
[0060] 其中,经过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发现,所述碳链结构中碳原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如1、2、3,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碳链结构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和所述膜材结构200在界面处融合的促进作用。
[0061] 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对于步骤S110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物体100中在包括所述润湿材料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其它材料,例如,所述目标物体100可以是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0062] 基于此,在所述润湿材料为酸时,可以通过水降低酸的浓度,从而避免纯酸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和所述膜材结构200腐蚀等问题。
[0063] 第二方面,对于步骤S120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
[0064]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在具有较高蒸汽浓度的目标物体100的开放空间内,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
[0065] 又例如,在另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提高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的润湿效果,以及避免材料浪费等问题,结合图4,步骤S120可以包括步骤S121、步骤S122和步骤S123,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0066] 步骤S121,将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置于密闭空间内。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置于密闭空间内,使得可以在密闭空间内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
[0068] 步骤S122,汽化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100。
[0069]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10提供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100之后,可以将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100汽化,得到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如蒸汽形态的目标物体100。
[0070] 其中,所述目标物体100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
[0071] 步骤S123,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
[0072]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步骤S123得到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之后,可以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使得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液态胶体材料300置于蒸汽形态的目标物体100中,从而实现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润湿处理。
[0073]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步骤S121和步骤S122的执行顺序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121,再执行步骤S122,即先将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置于密闭空间内,再汽化所述目标物体100;也可以是执行步骤S121,再执行步骤S122,即先汽化所述目标物体100,再将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置于密闭空间内;还可以是同步执行步骤S121和步骤S122。
[007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所述目标物体100是先汽化后再输入至所述密闭空间内,如此,可以避免汽化过程对密闭空间的损坏。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汽化所述目标物体100,例如,在一密闭空间(如密闭的蒸发腔室)内具有蒸发皿,将液态的目标物体100放置于所述蒸发皿,且将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然后,再通过所述蒸发皿汽化所述目标物体100,如此,可以在蒸发的过程实现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润湿,可以改善因蒸发和润湿在不同的空间完成而导致工艺过于复杂、效率较低等问题。
[0075] 第三方面,对于步骤S130需要说明的是,分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具体方式不受限制。
[0076]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由于在经过步骤S120的润湿处理之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较大,因而,可以通过冲洗和擦拭等方式分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其中,由于接触角较大,使得冲洗和擦拭的力度可以充分减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对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造成损伤。
[0077] 又例如,在另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对所述膜材结构200的损伤程度,结合图5和图6,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78] 首先,可以提供一管状结构400;其次,可以通过所述管状结构400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
[0079] 基于上述步骤,通过采用吸取的方式,将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分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小与所述膜材结构200的接触程度,从而降低对所述膜材结构200的损伤程度。
[008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管状结构400可以为“L”形,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可以结合所在空间和设备的布置进行选择。
[008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在通过所述管状结构400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82] 首先,可以将所述管状结构400伸入至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中与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间隔预设距离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且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厚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0083] 其次,从所述管状结构400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一端,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200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
[0084] 基于上述步骤,由于所述管状结构400的一端位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中,且与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的距离大于0,使得在保证能够有效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基础上,还可以避免因所述管状结构400与所述膜材结构200接触而导致划伤所述膜材结构200的问题,并且,还可以避免因所述管状结构400与所述膜材结构200接触而导致所述管状结构400对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而避免由于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被污染之后在后续的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以有效紧密贴合的问题。
[0085]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厚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可以是指,在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具有较大的厚度时,所述预设距离可以较大,在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具有较小的厚度时,所述预设距离较小。例如,在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厚度为2mm时,所述预设距离可以为1mm。
[0086]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所述管状结构400在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所述管状结构400靠近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一端可以移动,以提高效率;所述管状结构400靠近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一端也可以固定,如此,可以使得吸取过程也能在密闭空间内进行。
[0087] 其中,在所述管状结构400靠近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一端固定时,这一端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所述膜材结构200的中心位置,使得可以对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各个位置的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均匀吸取。
[0088]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在从所述管状结构400的一端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89] 首先,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400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一端的气泵结构,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一部分;
[0090] 其次,可以从所述管状结构400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一端,基于虹吸效应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200上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剩余部分,其中,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满足形成虹吸效应的条件,且与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形成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涂布形成的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具有相关关系。
[0091] 也就是说,在上述示例中,所述管状结构400远离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一端可以连接有气泵结构,如此,可以基于所述气泵结构和所述管状结构400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然后,在基于所述气泵结构吸取较大部分的液态胶体材料300之后,对于剩余部分,可以基于虹吸效应继续吸取出(如图7所示,其中,在图7中剩余的液态胶体材料300与管状结构400未接触,是为了便于对剩余部分进行说明,但是,在实际吸取的过程中,在将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吸取完之前,实际上管状结构400会一直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接触,以保证虹吸效应的有效实现)。如此,可以避免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残留部分液态胶体材料300而导致所述膜材结构200的后续利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0092] 其中,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满足形成虹吸效应的条件可以是指,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使得基于虹吸效应可以充分吸取出所述膜材结构200上未与所述管状结构400接触的剩余部分。
[0093]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虹吸效应还需要所在空间的温度等条件有关,因而,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可以基于在对应空间中测试得到。
[0094] 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管状结构400可以为毛细管,或准毛细管。其中,所述毛细管可以是指内径小于或等于1mm的细管,所述准毛细管可以是内径可以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径一定比例的细管。
[0095]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中,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与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形成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涂布形成的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具有相关关系,可以是指,在满足上述虹吸效应的基础上,可以基于所述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确定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例如,在满足上述虹吸效应的基础上,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可以尽量较大,如此,可以避免由于所述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较大而导致吸取效率较低或容易使得所述管状结构400破裂的问题。
[0096] 其中,所述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可以是指,在形成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时对应的涂布设备的涂布探针的尺寸。也就是说,所述涂布探针的尺寸越大,形成的所述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也越大,所述涂布探针的尺寸越小,形成的所述液态胶体颗粒的尺寸也越小。
[0097]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还可以结合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积大小确定,例如,在满足前述的条件下,所述膜材结构200的表面积越大,所述管状结构400的内径也可以越大。
[0098]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基于吸取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的效率需求,对所述气泵结构的气压进行调整,以调整吸取效率。
[0099]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其中,所述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包括物体提供装置、润湿处理装置和胶体分离装置。
[0100] 详细地,所述物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目标物体100,其中,所述目标物体100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所述润湿处理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物体100对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大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所述胶体分离装置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分离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
[010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物体提供装置可以是一种容器,如液体存放容器,用于存放所述目标物体100。
[0102]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润湿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密闭空间、汽化器件和传输器件。
[0103] 详细地,所述密闭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膜材结构200和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所述汽化器件用于将液态的所述目标物体100汽化,其中,所述目标物体100为基于所述润湿材料和水形成的溶液。所述传输器件用于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以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
[010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密闭空间可以是一种具有容纳空间的封闭结构。
[0105]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汽化器件可以是一种用于汽化液体的蒸发皿。
[0106]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传输器件可以是一种传输管,如连接在所述密闭空间和所述汽化器件之间,用于将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传输入所述密闭空间内。
[0107]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示例中,所述润湿处理装置也可以不包括所述传输器件,如此,可以直接将所述汽化器件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使得所述汽化后的目标物体100可以直接在所述密闭空间内与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接触。
[0108]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胶体分离装置可以包括管状结构400,所述管状结构400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前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09]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胶体分离装置还可以包括气泵结构,所述气泵结构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用于从所述膜材结构200上吸取出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前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1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润湿材料,所述润湿材料具有极性基团,用于对膜材结构200上待分离的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以增加所述液态胶体材料300在所述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
[0111] 可选地,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极性基团包括羟基基团、羰基基团或H+基团,所述润湿材料还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或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无机负离子。
[0112] 可选地,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在所述润湿材料包括与所述极性基团键合的碳链结构时,所述碳链结构中碳原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
[011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润湿材料用于对膜材结构200上待分离的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的具体方式和原理,可以结合前文对所述液态胶体分离方法的相关描述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14]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液态胶体分离方法和液态胶体分离系统,在将液态胶体材料300从膜材结构200上分离之前,先使用包括具有极性基团的润湿材料的目标物体100对液态胶体材料300进行润湿处理,如此,可以增加液态胶体材料300在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基于此,由于液态胶体材料300在膜材结构200上的接触角增大,使得在将液态胶体材料300从膜材结构200上分离时,可以进行较为有效的分离,从而改善基于现有的胶体分离技术难以有效分离液态胶体材料300和膜材结构200的问题,进而使得分离液态胶体材料300之后的膜材结构200还可以继续利用,避免了膜材结构200的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115]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