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53107.9

文献号 : CN1132852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庞卓王庆家刘生权朱振兴

申请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关于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由插合端到接线端依次包括转接层、玻璃封接层、浮动层、接线层以及后壳体,其中用于实现隔热的玻璃封接层为玻璃烧结结构,包括与后壳体固定连接的前壳体;用于实现与插头端的接触导通的转接层在前壳体前端的腔体内并与玻璃封接层接触导通,用于与尾部线缆连接的接线层固定装配在后壳体尾部的腔体内;用于实现玻璃封接层和接线层之间接触导通的浮动层轴向浮动地装配在玻璃封接层与接线层之间;浮动层在其浮动行程中具有与接线层接触导通的插合位和与接线层分离断开的分离位。与插头脱落后,插座中浮动层与接线层断开连接,此时外部热量会被转接层、玻璃封接层、浮动层隔开,大大降低了接线层的热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由插合端到接线端依次包括转接层、玻璃封接层、浮动层、接线层以及后壳体,其中用于实现隔热的玻璃封接层为玻璃烧结结构,其包括与后壳体固定连接的前壳体;用于实现与插头端的接触导通的转接层在前壳体前端的腔体内并与玻璃封接层接触导通,用于与尾部线缆连接的接线层固定装配在后壳体尾部的腔体内;用于实现玻璃封接层和接线层之间接触导通的浮动层轴向浮动地装配在玻璃封接层与接线层之间;所述浮动层在其浮动行程中具有与接线层接触导通的插合位和与接线层分离断开的分离位,设置在浮动层和接线层之间的弹性复位机构使浮动层保持在分离位,轴向滑动设置在前壳体前端外周的驱动机构在插头的插合力下使浮动层由分离位移动到插合位,该浮动层在其浮动行程内始终保持与玻璃封接层的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玻璃封接层具有通过玻璃烧结在该前壳体内的双头针接触件,所述转接层通过双头孔接触件分别实现与插头端和玻璃封接层的接触导通;所述接线层具有用于实现与尾部线缆连接的压接接触件;所述浮动层具有用于实现与玻璃封接层和接线层接触导通的针孔接触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装配在前壳体上的驱动环和固定装配在该驱动环上的驱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环包括通过滚珠转动连接并通过连接环轴向固定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驱动杆固定装配在所述下固定框上;所述上固定框在插头壳体的带动下旋转并推动下固定框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浮动层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杆配合的凹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转接层通过卡簧压紧装配在前壳体内的阶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和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滑动装配在浮动层上的滑槽内并在弹簧的驱动下后端伸出滑槽并压在后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滑槽通过其槽口的内翻边与限位套筒前端外翻边的配合防止限位套筒脱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前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实现插座与插头插合时插合面处轴向密封的密封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壳体与浮动层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浮动层周向转动的凹凸导向结构。

说明书 :

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飞机与悬挂物接口之间的标准接口为符合GJB1188A的J599拉火绳产品,采用开口螺纹套结构实现和插座的螺纹连接和直拉分离,分离后插座随悬挂物脱出。
[0003] 随着新型导弹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航程越来越长,随导弹飞行的插座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外部高速气流产生的气动热将直接作用在插座插合面上,这种恶劣的热环境将
对插座本身的绝缘性能产品巨大的影响,若插座中各芯点之间发生短路,将影响导弹内部
电路系统的工作。
[0004] 现有符合GJB1188A的插座为GJB599Ⅲ系列25‑20接点插座,插座绝缘体为单层一体结构,请参阅图1,当连接器分离后,插座随着导弹等飞行物飞行过程中,插座插合面承受
恶劣的热环境时,插座绝缘体受热碳化导电,插座尾端接线端将无法保证绝缘性能,将会导
致导弹内部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5] 由于飞机上拉火绳插头为标准接口产品,当新型高速长航程导弹需挂飞机时,导弹上采用传统结构的插座将无法适应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热环境,因此需开发一种新型插
座,既可保证在恶劣的热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又能与标准插头对插。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由插合端到接线端依次包括转接层、玻璃封接层、浮动层、
接线层以及后壳体,其中用于实现隔热的玻璃封接层为玻璃烧结结构,其包括与后壳体固
定连接的前壳体;用于实现与插头端的接触导通的转接层在前壳体前端的腔体内并与玻璃
封接层接触导通,用于与尾部线缆连接的接线层固定装配在后壳体尾部的腔体内;用于实
现玻璃封接层和接线层之间接触导通的浮动层轴向浮动地装配在玻璃封接层与接线层之
间;所述浮动层在其浮动行程中具有与接线层接触导通的插合位和与接线层分离断开的分
离位,设置在浮动层和接线层之间的弹性复位机构使浮动层保持在分离位,轴向滑动设置
在前壳体前端外周的驱动机构在插头的插合力下使浮动层由分离位移动到插合位,该浮动
层在其浮动行程内始终保持与玻璃封接层的接触导通。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8]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玻璃封接层具有通过玻璃烧结在该前壳体内的双头针接触件,所述转接层通过双头孔接触件分别实现与插头端和玻璃封接层的
接触导通;所述接线层具有用于实现与尾部线缆连接的压接接触件;所述浮动层具有用于
实现与玻璃封接层和接线层接触导通的针孔接触件。
[0009]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装配在前壳体上的驱动环和固定装配在该驱动环上的驱动杆。
[0010]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驱动环包括通过滚珠转动连接并通过连接环轴向固定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驱动杆固定装配在所述下固定框上;所述上固定
框在插头壳体的带动下旋转并推动下固定框轴向移动。
[0011]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浮动层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杆配合的凹窝。
[0012]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转接层通过卡簧压紧装配在前壳体内的阶梯面上。
[0013]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和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滑动装配在浮动层上的滑槽内并在弹簧的驱动下后端伸出滑槽并压在后壳
体上。
[0014]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滑槽通过其槽口的内翻边与限位套筒前端外翻边的配合防止限位套筒脱出。
[0015]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前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实现插座与插头插合时插合面处轴向密封的密封垫。
[0016] 前述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中所述的后壳体与浮动层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浮动层周向转动的凹凸导向结构。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插座由四层结构组成,从插合端开始,第一层为转接层,采用双头孔结构。第一层主
要用来实现与插头对接,保证接口尺寸符合标准。第二层为玻璃封接层,采用双头针结构,
该层主要用于密封防热,阻止热气流穿透插座传到后端。第三层为浮动层,采用孔针结构,
该层与第二层为永久导通状态,与第四层可实现导通与断开的转换。即在连接器未插合时,
第三层与第四层为断路状态,连接器当插合到位时,第三层与第四层导通。第四层为接线
层,接线层装配JY599标准压接接触件,与用户电缆连接。
[0018] 当本发明插座与插头脱落后,插座中浮动层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实现浮动层与接线层断开连接,此时外部的火焰、热流等恶劣环境作用到第一层表面,热量会被转接
层、玻璃封接层、浮动层隔开,大大降低了接线层的热量,而且即使前面三层绝缘体被加热
碳化导通,接线层的绝缘性能也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现有脱落插座的剖视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脱落状态的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爆炸图;
[0024] 图6为图5部分剖切后的示意图;
[0025]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驱动环剖视图;
[0027] 图9为图8的部分放大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驱动环爆炸图。
[002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0] 1:插孔
[0031] 2:绝缘体部件
[0032] 3:导线
[0033] 4:转接层
[0034] 41:转接层绝缘体
[0035] 42:双头孔接触件
[0036] 5:玻璃封接层
[0037] 51:前壳体
[0038] 52:双头针接触件
[0039] 53:玻璃
[0040] 54:卡簧
[0041] 55:密封垫
[0042] 6:浮动层
[0043] 61:浮动层绝缘体
[0044] 611:滑槽
[0045] 612:凹窝
[0046] 7:接线层
[0047] 8:后壳体
[0048] 9:驱动环
[0049] 10:驱动杆
[0050] 11:上固定框
[0051] 12:下固定框
[0052] 13:连接环
[0053] 14:滚珠
[0054] 15:弹性复位机构
[0055] 16:弹簧
[0056] 17:限位套筒
[0057] 18:螺纹接口
[0058] 19:滚珠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
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60] 请参阅图2‑10,其为本发明螺纹连接防热脱落插座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插座包括转接层4、玻璃封接层5、浮动层6、接线层7以及后壳体8,其中所述玻璃封接层5为玻璃
烧结结构,其包括前壳体51和通过玻璃53烧结在该前壳体51内的具有前后两个插针的双头
针接触件52,所述转接层4装配在该前壳体51前端的腔体内,并与该前壳体51组成与现有拉
火绳插头适配插合的插接结构。该转接层4包括转接层绝缘体41和固定装配在该绝缘体内
的具有前后两个插孔的双头孔接触件42,该双头孔接触件42前端的插孔用于与插头端接触
件插合适配,后端的插孔则供双头针接触件52前端的插针插入实现转接层4和玻璃封接层5
的接触导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51内固定有卡簧54和与转接层4后端面挡止限
位的阶梯面,所述转接层4被卡簧54压紧装配在前壳体51内的阶梯面上,实现转接层4在前
壳体内的定位,此时,双头插针接触件52前端的插针插入双头孔接触件42后端的孔内实现
接触导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51内还设有用于实现插头与插座插合后二者之
间的轴向密封的密封垫55。
[006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层4和玻璃53之间还设有用于实现二者密封的密封件。
[0062] 所述后壳体8与前壳体51固接密封,组成完整的插座壳体。所述接线层7固定装配在该后壳体8尾部的腔体内,且该接线层7包括接线层绝缘体71和压接接触件72,该压接接
触件72前端为插孔接触,尾部为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压接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接接
触件72为JY599标准压接接触件。
[0063] 所述浮动层装配在所述玻璃封接层5与接线层7之间,且能够在玻璃封接层5和接线层7之间轴向浮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8与浮动层6之间通过凹凸导向结构配
合实现浮动层6的轴向浮动导向和周向止转,但并不限定于此。
[0064] 所述浮动层6包括浮动层绝缘体61和装配在该绝缘体内的具有前端插孔和后端插针的针孔接触件62,该针孔接触件62前端的插孔用于实现与双头针接触件52后端插针的适
配导通,后端的插针用于实现与压接接触件72前端插孔的接触导通。且该浮动层6在其浮动
行程中,始终保持双头针接触件52后端的插针与针孔接触件62前端插孔的接触导通。该浮
动层6在其浮动行程中与接线层接触导通的位置为插合位,与接线层7分离断开的位置位分
离位,且所述插合位和分离位均可为一段长度,只要能够实现浮动层6与接线层7接触导通
的位置均为插合位,使浮动层6与接线层6分离断开的位置均为分离位。
[0065] 所述浮动层6和接线层7之间设有使浮动层6保持在分离位的弹性复位机构15,设置在玻璃封接层5上的驱动环9在插头插合时,在插头端的插合力作用下沿前壳体51轴向滑
动,并通过其上的驱动杆10使浮动层6由分离位移动到插合位,实现插座内部各层接触件之
间的导通。
[006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15包括弹簧16和限位套筒17,其中浮动层绝缘体61后端面上设有滑槽611,所述限位套筒17前端轴向滑动装配在该滑槽611内,所述
弹簧16位于限位套筒17和滑槽611槽底之间,为限位套筒16提供远离滑槽611的轴向力。该
滑槽61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限位套筒17由槽口脱出的限位结构。
[006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滑槽611槽口设有内翻边,所述限位套筒17前端外周设有与该内翻边挡止限位的外翻沿,所述限位套筒17和滑槽611之间通过内外翻边的挡止限位
实现滑动行程的限定。所述浮动层绝缘体61包括轴向前后对接的两层,所述滑槽611的槽底
和槽口位于该浮动层绝缘体61的不同层,限位套筒17在两层绝缘体对接前先装配在滑槽
611内。所述限位套筒17在弹簧的推动下尾部伸出滑槽611压紧在后壳体8上,在插座与插头
分离时,浮动层6在弹簧16的推动下由插合位向分离位移动,此时限位套筒17与滑槽611之
间存在向互相分离的方向的相对滑动。所述限位套筒在滑槽611内的滑动行程不小于浮动
层6由插合位到达分离位的最小行程。
[006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层6的浮动层绝缘体61前端面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杆10适配的凹窝612,该凹窝612的设置实现了驱动杆10与浮动层之间的定位,更加有利于
驱动力的传递。
[0069] 本发明插座连接器的插合方式为旋插,插合过程中拉火绳插头需要推动插座的驱动环部件向右运动,四层结构内部插合阻力增加了数倍,为了减小插合力,本发明采用滚珠
滚动的方式来消除摩擦力。
[007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环9包括通过滚珠14转动连接并通过连接环13轴向限位的上固定框11和下固定框12,所述驱动杆10固定装配在所述下固定框12上。在插头插
座插合时,插头推动驱动环9沿耐火壳体51轴向运动,驱动杆10在驱动环9的作用下推动浮
动层6向插合位移动,当插头插座插合到位时,所述浮动层在驱动杆10的推动下位于插合
位,实现与接线层接触件的接触导通。
[0071] 具体的,所述下固定框12与驱动杆10连接后轴向滑动装配在耐火壳体51前端外周,滚珠14通过滚珠支架19固定在上固定框11和下固定框12之间,上下固定框通过滚珠14
实现相对转动,连接环13将上下固定框连接在一起,使上下固定框周向转动且轴向止动。较
佳的,所述滚珠为钢球,但并不限定于此。钢球钢球通过滚动来消除上、下固定框相对旋转
的阻力。
[0072] 上述驱动环和驱动杆的组合仅为本发明使浮动层由分离位移动到插合位的驱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驱动机构还包括其他能够将插头的插合力传递至浮动层,使
浮动层由分离位移动到插合位的结构。
[0073] 在插头插座插合时,所述上固定框11与插头壳体接触,在插合过程中随插头壳体旋转,同时将插头端的插合力传递至下固定框12,推动下固定框12带动驱动杆10使浮动层6
向插合位移动。
[0074] 本发明在插合过程中,插头外壳体顶住驱动环部件向右运动,驱动环部件通过驱动杆推动浮动层向右运动,当插头与插座插合到位时,浮动层与接线层实现插合连接,整个
插座实现了前后通路的状态。
[0075] 当插头与插座脱落后,插座中浮动层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实现浮动层与接线层断开连接,此时外部的火焰、热流等恶劣环境作用到第一层表面,热量会被转接层、玻
璃封接层、浮动层隔开,大大降低了接线层的热量,而且即使前面三层绝缘体被加热碳化导
通,接线层的绝缘性能也不受影响。
[007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