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29127.X

文献号 : CN1132962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戴付建耿晓婷赵烈烽

申请人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至少四片透镜是塑料材质的透镜;第六透镜是玻璃材质的球面透镜;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f/EPD<1.2。

权利要求 :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的至少四片透镜是塑料材质的透镜;

所述第六透镜是玻璃材质的球面透镜;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0.94≤f/EPD<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3.6<f1/f<‑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0.4<f4/f7<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满足:0.2<(f5+f6)/f3<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7<(R1+R2)/(R3+R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1.7<R7/R8<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9+R10)/(R9‑R10)<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以及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满足:1.0<f67/(R11+R14)<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11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12满足:0.8<T12/(SAG11+SAG12)<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21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22满足:2.9<CT2/(SAG21‑SAG22)<6.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以及所述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ET7满足:0.5<(ET4+ET5)/(ET6+ET7)<1.3。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0<TTL/f<4.0。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满足:2.6<∑CT/∑AT<4.2。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L、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以及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满足:1.2<SL/(CT3+CT4+CT5+CT6+CT7)<1.7。

说明书 :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视频监控产品逐渐朝着高清成像方向发展,视频监控产品已从最初的30万像素发展到近300万像素,全球视频监控技术正迎来一次技术革新。与此同时,作为视频监控核心部件的监控镜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0003] 目前,安防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工业、生产、医院、机场以及图书馆等众多公共场所的监控中,其中,光学成像镜头在安防监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搭配光学成像镜头中各透镜的光焦度、材质等关键技术参数,实现成本更低、像素更高等特性的光学成像镜头,已成为目前诸多镜头设计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至少四片透镜是塑料材质的透镜;第六透镜是玻璃材质的球面透镜;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1.2。
[00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是非球面镜面。
[00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3.6<f1/f<‑2.2。
[000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可满足:0.4<f4/f7<1.7。
[00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以及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可满足:0.2<(f5+f6)/f3<2.4。
[000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7<(R1+R2)/(R3+R4)<‑0.3。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1.7<R7/R8<2.8。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0<(R9+R10)/(R9‑R10)<0.6。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1.0<f67/(R11+R14)<4.5。
[00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以及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2可满足:0.8<T12/(SAG11+SAG12)<1.4。
[00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1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2可满足:2.9<CT2/(SAG21‑SAG22)<6.0。
[00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以及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ET7可满足:0.5<(ET4+ET5)/(ET6+ET7)<1.3。
[00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0<TTL/f<4.0。
[00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可满足:2.6<∑CT/∑AT<4.2。
[00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SL、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以及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可满足:1.2<SL/(CT3+CT4+CT5+CT6+CT7)<1.7。
[0019]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至少四片透镜是塑料材质的透镜;第六透镜是玻璃材质的球面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以及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1.0<f67/(R11+R14)<4.5。
[00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3.6<f1/f<‑2.2。
[00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可满足:0.4<f4/f7<1.7。
[00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以及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可满足:0.2<(f5+f6)/f3<2.4。
[002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7<(R1+R2)/(R3+R4)<‑0.3。
[002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1.7<R7/R8<2.8。
[00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0<(R9+R10)/(R9‑R10)<0.6。
[002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以及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2可满足:0.8<T12/(SAG11+SAG12)<1.4。
[002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1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2可满足:2.9<CT2/(SAG21‑SAG22)<6.0。
[002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以及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ET7可满足:0.5<(ET4+ET5)/(ET6+ET7)<1.3。
[002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0<TTL/f<4.0。
[00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可满足:2.6<∑CT/∑AT<4.2。
[003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SL、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以及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可满足:1.2<SL/(CT3+CT4+CT5+CT6+CT7)<1.7。
[0032] 本申请采用七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材质、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大光圈、高清晰度、低成本以及高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33]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4]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0036]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0038]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0040]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0042]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43] 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0045]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0046]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0047]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0048]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0049]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51]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0052]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七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
[005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以及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各透镜的敏感性,提升镜头生产良率。
[005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f/EPD<1.2,其中,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更具体地,f和EPD进一步可满足:f/EPD<1.1。满足f/EPD<1.2,有利于使镜头具有大光圈等特性。
[005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3.6<f1/f<‑2.2,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和f进一步可满足:‑3.6<f1/f<‑2.3。满足‑3.6<f1/f<‑2.2,有利于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既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于第一透镜而导致其敏感性增大、良率降低等问题,又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于后面几片透镜而导致的敏感性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0056]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4<f4/f7<1.7,其中,f4是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7是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0.4<f4/f7<1.7,有利于合理分配第四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同时搭配‑3.6<f1/f<‑2.2,有利于降低镜头敏感性,尤其是有利于降低镜头的温度敏感性等。
[005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2<(f5+f6)/f3<2.4,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5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6是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0.2<(f5+f6)/f3<2.4,有利于改善各透镜的敏感性,提升镜头良率。
[005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7<(R1+R2)/(R3+R4)<‑0.3,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0.7<(R1+R2)/(R3+R4)<‑0.3,既可以保证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具有合理的光焦度,以避免产生镜头像质过差的问题,又可以改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制作工艺性。
[0059]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7<R7/R8<2.8,其中,R7是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7和R8进一步可满足:1.8<R7/R8<2.8。满足1.7<R7/R8<2.8,可以在保证第四透镜具有一定光焦度的同时,使第四透镜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以利于后续镜头的加工组装。
[006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R9+R10)/(R9‑R10)<0.6,其中,R9是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9和R10进一步可满足:0.1<(R9+R10)/(R9‑R10)<0.5。满足0<(R9+R10)/(R9‑R10)<0.6,可以在保证第五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能力的同时,既可以保证第五透镜的工艺性,又可以降低第五透镜的敏感性。
[006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f67/(R11+R14)<4.5,其中,f67是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是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1.0<f67/(R11+R14)<4.5,既有利于合理分配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又有利于降低镜头整体的敏感性。
[006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8<T12/(SAG11+SAG12)<1.4,其中,T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SAG1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T12、SAG11和SAG12进一步可满足:0.8<T12/(SAG11+SAG12)<1.3。满足0.8<T12/(SAG11+SAG12)<1.4,既可以保证镜头具有较好的像质,又可以尽可能地提高第一透镜的整体工艺性,以有利于后续镜头的量产工序。
[006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9<CT2/(SAG21‑SAG22)<6.0,其中,CT2是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SAG21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2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满足2.9<CT2/(SAG21‑SAG22)<6.0,可以在提高镜头像质的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第二透镜的整体工艺性。
[006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5<(ET4+ET5)/(ET6+ET7)<1.3,其中,ET4是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是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6是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7是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ET4、ET5、ET6和ET7进一步可满足:0.7<(ET4+ET5)/(ET6+ET7)<1.3。满足0.5<(ET4+ET5)/(ET6+ET7)<1.3,既有利于在提高镜头像质的同时提升镜头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又有利于降低后四片透镜(第四透镜至第七透镜)的敏感性,还有利于保证后四片透镜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以利于镜头的后续加工。
[006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TTL/f<4.0,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TTL和f进一步可满足:3.5<TTL/f<3.9。满足2.0<TTL/f<4.0,既有利于缩短镜头的总长度TTL,又有利于避免由于比值TTL/f过小导致的镜头的综合性能过差等问题。
[0066]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6<∑CT/∑AT<4.2,其中,∑CT是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AT是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更具体地,∑CT和∑AT进一步可满足:2.8<∑CT/∑AT<4.1。满足2.6<∑CT/∑AT<4.2,有利于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较好像质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镜头的整体尺寸过大,进而有利于维持镜头小型化的特点。
[006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光阑。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2<SL/(CT3+CT4+CT5+CT6+CT7)<1.7,其中,SL是光阑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是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是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是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是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SL、CT3、CT4、CT5、CT6和CT7进一步可满足:1.3<SL/(CT3+CT4+CT5+CT6+CT7)<1.6。满足1.2<SL/(CT3+CT4+CT5+CT6+CT7)<1.7,既可以提高镜头的整体性能,又可以避免由于后五片透镜(第三透镜至第七透镜)过厚而导致的镜头整体尺寸增大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后五片透镜过薄而导致的工艺性降低的问题。
[006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至少四片透镜可以是塑料材质的透镜。采用塑料材质的透镜有利于降低镜头的制造成本。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以是玻璃材质的球面透镜,即第六透镜可以是玻璃材质的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以是非球面。第六透镜的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本申请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通过采用塑料透镜和玻璃透镜混合搭配,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实现高清成像。
[0069]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大光圈、低成本、大靶面以及高成像质量等特性的光学成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汇聚入射光线、降低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
[0070]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以及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进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0071]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0072]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0073] 实施例1
[0074]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75] 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07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077]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78]
[0079]
[0080] 表1
[0081]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0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为30.4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5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65.9°。
[0082]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以及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83]
[0084]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0、S13以及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0085]
[0086]
[0087] 表2
[0088]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89] 实施例2
[0090]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91] 如图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092]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093]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57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31.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7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66.9°。
[0094]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095]
[0096]
[0097] 表3
[0098]
[0099] 表4
[0100]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01] 实施例3
[0102]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03] 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04]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05]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68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31.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5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63.0°。
[0106]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07]
[0108] 表5
[0109]
[0110]
[0111] 表6
[0112]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13] 实施例4
[011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15] 如图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1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17]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41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31.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21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57.8°。
[0118] 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19]
[0120]
[0121] 表7
[0122]
[0123] 表8
[0124]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5] 实施例5
[0126]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27] 如图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28]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29]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8.5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32.49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5.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70.4°。
[0130] 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31]
[0132] 表9
[0133]
[0134]
[0135] 表10
[0136]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7]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分别满足表11中所示的关系。
[0138]条件式/实施例 1 2 3 4 5
f/EPD 0.95 1.05 1.05 0.94 0.95
TTL/f 3.79 3.62 3.57 3.68 3.80
f1/f ‑2.40 ‑2.85 ‑2.85 ‑3.47 ‑3.00
f4/f7 0.57 1.32 1.43 1.49 1.54
(f5+f6)/f3 2.23 0.43 0.55 0.52 0.36
(R1+R2)/(R3+R4) ‑0.57 ‑0.45 ‑0.47 ‑0.52 ‑0.50
R7/R8 2.69 2.02 2.01 2.01 1.91
(R9+R10)/(R9‑R10) 0.22 0.40 0.37 0.45 0.39
∑CT/∑AT 4.04 3.08 3.02 2.85 3.15
SL/(CT3+CT4+CT5+CT6+CT7) 1.38 1.55 1.50 1.40 1.50
f67/(R11+R14) 1.16 2.26 4.36 3.52 2.25
T12/(SAG11+SAG12) 0.91 0.97 1.11 1.21 0.95
CT2/(SAG21‑SAG22) 5.83 3.68 3.60 3.40 3.03
(ET4+ET5)/(ET6+ET7) 1.18 0.96 0.99 0.82 0.76
[0139] 表11
[014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0141]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