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182079.4

文献号 : CN1132991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中数也

申请人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光源、光学部件、显示单元和引导部件。光学部件由来自光源的光照射。显示单元由穿过光学部件的光照射。引导部件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在沿着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一体形成,并且在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显示单元的侧面相向,第二侧面与光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在沿着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设置于第一侧面外侧。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由来自于所述光源的光照射;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由穿过所述光学部件的光照射;和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定位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相向,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在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通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和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面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连接部分被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在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的从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向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面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在:在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从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向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面到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侧面到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的后方的后框架,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从后框架侧抵接所述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抵接面,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和所述后框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包括从所述后框架侧依次叠层的反射片、扩散板和光学片,并且所述反射片、所述扩散板和所述光学片布置成其各个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抵接面与所述反射片抵接,

所述反射片设置成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反射片和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延伸而增大,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后框架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沿着所述反射片延伸的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具有沿着所述反射片延伸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形成为沿着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的角部的L形状,并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角部中的至少两个上角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方的前边框,并且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前边框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所述后框架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二者,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二侧面但未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和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面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和所述第一定位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合部,并且所述光学部件和所述第一定位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抵接的一侧的端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的另一侧的端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有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抵接的一侧的端面和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的另一侧的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的前方并且与所述光学部件抵接。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由来自于所述光源的光照射;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由穿过所述光学部件的光照射;

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相向,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沿着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定位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方的前边框和设置在所述光学部件的后方的后框架,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前边框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所述后框架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通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面和所述光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面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连接部分被倒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光学部件抵接,从而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光学部件抵接,从而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光学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

说明书 :

显示装置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2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027834的 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2020‑027834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申 请。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用于 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的定位部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通常,显示装置配备有用于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的定位部件(例如, 参见国际公开WO 2014/069405(专利文献1))。
[0005]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显示设备,其具备:液晶显示面板;光源单元; 导光板;扩散板;和面板底架,上述面板底架具有反射从导光板发射的光的 反射板,并支撑扩散板和
液晶显示面板。
[0006]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显示设备在与扩散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的侧面 垂直的方向上减小了面板底架的尺寸,并且在发射板的后面布置光源和其它 组件,以实现显示设
备的更窄的框架。

发明内容

[0007] 然而,与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一样,当用于在与其 侧面垂直的方向上定位扩散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的面板底架的尺寸减小以实现 更窄的框架时,扩散
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面板底架的重叠余量(overlap allowance)也减小。若重叠余量
减少,则扩散板和液晶显示面板在运输途中 有可能从面板底架脱落。若扩散板和液晶显示
面板脱落,则显示装置将有缺 陷。另外,若扩散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的重叠余量减小,则从倾
斜方向观察显 示屏时,由扩散板的侧面或其他光学部件引起的亮线或暗线将在显示屏上
可 见。若由扩散板的侧面或其他光学部件引起的亮线或暗线可见,则显示质量 下降。
[0008]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防止显示装置的显示 质量劣化,并且即使当实现较窄的框架时也能够防止显示装置变得有缺陷。
[0009] (1)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显示装置具备:光 源、光学部件、显示单元和引导部件。光学部件由来自光源的光照射。显示 单元由穿过光学部件的光
照射。引导部件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 述第一定位部在沿着显示单元的显示面
的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 上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一体形成,并且在显示
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 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
侧面与显 示单元的侧面相向,第二侧面与光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在沿着显示单元 的
显示面的方向上设置于第一侧面外侧。
[0010] 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引导部 件。如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显示单元 的侧面,第二侧面与光
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在沿着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 方向上设置于第一侧面外侧。根据该
结构,与光学部件的侧面相向的第二侧 面设置在与显示单元的侧面相向的第一侧面的外
侧。因此,与第一侧面和第 二侧面被设置在相同位置的结构相比,光学部件的侧面能够被
定位于更外侧。 因此,当光学部件被放置于引导部件时,光学部件和引导部件彼此抵接的
部 分的长度能够增加,因此光学部件相对于引导部件的重叠余量能够增加。因 此,即使光
学部件在运输途中发生移位,也能够防止光学部件和显示单元从 引导部件脱落。另外,光
学部件的侧面能够被定位于更外侧,因此即使由于 光学部件的侧面引起了亮线或暗线,光
学部件的侧面也能够定位于亮线或暗 线在显示屏上不可见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显
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劣化, 并且即使当实现较窄的框架时也能够防止显示装置变得有缺陷。
在此,重叠 余量例如是当光学部件被放置在引导部件上时光学部件和引导部件彼此重叠 
的部分在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换而言之,重叠余量例如 意味着光学部
件和引导部件彼此抵接的部分在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 上的长度。
[0011] (2)根据上述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的侧面在沿着显示单 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具体地,在沿着显示 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
上,光学部件的侧面能够设置在比第一侧面更靠第二侧 面侧。根据该结构,与光学部件的
侧面设置在与第一侧面大致相等或者比第 一侧面更靠内侧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光学部件
的侧面能够被放置于更外侧。 因此,当光学部件被放置于引导部件时,光学部件和引导部
件彼此抵接的部 分的长度能够增加,因此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能够增加。因此,能够更稳
定 地放置光学部件和显示单元。另外,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能够增加,因此能 够进一步防
止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由于光学部件在运输途中的移位而脱落, 并且进一步防止由光学
部件的侧面引起的亮线或暗线在显示屏上可见。其结 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显示装置的显
示质量变得劣化并且进一步防止显示装 置变得有缺陷。
[0012] (3)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的侧面的从与第 二侧面相向的第二定位部的面朝向第二侧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第二定位部在 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
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在此,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是光学 部件和引导部件彼此抵接的部分在
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上的长度。 换而言之,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是光学部件的侧
面朝向第二侧面突出的突出 量和第二定位部在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的
总长度。因此, 若光学部件的侧面朝向第二侧面的突出量配置为大于第二定位部在垂直于
显 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则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即光学部件和引导部 件彼此抵
接的部分的长度能够至少为第二定位部在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 方向上的厚度的两
倍,因此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能够容易地增加。其结果是, 能够容易地防止显示装置的显
示质量变得劣化。
[0013] (4)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二侧面设置在:在沿着 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向上,从与第二侧面相向的第二定位部的面到第二侧 面的距离大于从第一
侧面到第二侧面的距离的位置。根据该结构,例如,当 由树脂成型模具来制造引导部件时,
与第二侧面相向的第二定位部的面设置 得比第一侧面更靠内侧,因此当释放对应于第一
侧面的树脂成型模具时,能 够防止第二侧面与对应于第一侧面的树脂成型模具的干涉。因
此,当由树脂 成型模具来制造引导部件时,能够容易地释放树脂成型模具。其结果是,能 
够容易地制造第二侧面设置在第一侧面的外侧的引导部件。
[0014] (5)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具备:包括设 置在光学部件的后方的后框架的壳体。具体而言,后框架例如能够设置在光 学部件的背面侧。第二
定位部具有在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从后框架侧抵接 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抵接面。第二
定位部设置在光学部件和后框架之间。根 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光学部件直接与后框架抵
接。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组 装中光学部件与后框架抵接而在光学部件上造成的划痕。
[0015] (6)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包括从后框架侧 依次叠层的反射片、扩散板和光学片。反射片、扩散板和光学片布置成其各 个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向。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反射片、扩散板和光学片的各 个侧面布置成与第二侧面相向,能够可
靠地确保光学部件的重叠余量。
[0016] (7)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抵接面与反射片 抵接。反射片设置成在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的反射片和显示单元之间的距 离随着朝向显示单元
的中心延伸而增大。第二定位部在反射片和后框架之间 的位置处具有沿着反射片延伸的
延伸部。根据该结构,由于延伸部沿着反射 片延伸,例如,即使当反射片受到冲击时,也能
够通过延伸部防止反射片的 偏转或翘曲。另外,与延伸部未设置在第二定位部的结构相
比,能够更好地 防止光学部件从引导部件脱落。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显示装置的显
示 质量变得劣化并且进一步防止显示装置变得有缺陷。
[0017] (8)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延伸部具有沿着反射片延 伸的倾斜面。根据该结构,通过倾斜面能够容易地防止反射片的其中以角度 布置反射片的部分的偏
转或翘曲。
[0018] (9)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引导部件形成为沿着显示 单元和光学部件的角部的L形状,并且设置于壳体的角部中的至少两个上角 部。根据该结构,例如,
与引导部件形成为框架形状的结构相比,引导部件 的尺寸能够减小,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
确保组装中的操作。另外,与引导部 件形成为框架形状的结构不同,其还能够应用于边缘
照明型显示装置,并且 因此能够提高选择用于显示装置的照明类型的自由度。
[0019] (10)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显示 单元的前方的前边框。具体而言,前边框能够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前面侧。引 导部件在显示单元的厚
度方向上具有与前边框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后框架 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根据该结构,由
于引导部件与前边框和后框架二者抵接, 因此与引导部件仅与前边框或者后框架之一抵
接的结构相比,能够稳定地设 置引导部件。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设置光学部件和显示单
元。
[0020] (11)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 过在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和光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面连 接。第一连接面和第一
侧面之间的连接部分被倒角。根据该结构,与连接部 分未被倒角的结构相比,当将光学部
件和显示单元附接到引导部件时,能够 防止光学部件和显示单元卡在连接部分中。其结果
是,光学部件和显示单元 能够容易地组装。
[0021] (12)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区 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二者,第二区域设置有 第二侧面但未设置第一
侧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在垂直于显示单 元的侧面和光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
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面连接。根据该结构, 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第二连接面连接,
因此能够容易地一体形成引 导部件。
[0022] (13)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部件和第一定位部 中的一个设置有卡合部。光学部件和第一定位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卡合部 卡合的被卡合部。根据
该结构,光学部件能够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固定到 第一定位部。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
防止光学部件在运输途中等从引导部件 脱落。
[0023] (14)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具备:设置 在显示单元的侧面和第一侧面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具有与显 示单元的侧面抵接的一
侧的端面和与第一侧面抵接的另一侧的端面。根据该 结构,显示单元能够通过第一弹性部
件牢固地定位。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 防止显示单元从引导部件脱落。
[0024] (15)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还具备:设置 在光学部件的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具有与光 学部件的侧面抵接的一
侧的端面和与第二侧面抵接的另一侧的端面。根据该 结构,光学部件能够通过第二弹性部
件牢固地定位。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 防止光学部件从引导部件脱落。
[0025] (16)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显示单元设置在光学部 件的前方并且与光学部件抵接。具体而言,显示单元能够设置在与光学部件 抵接的光学部件的前面
侧。根据该结构,与显示单元不与光学部件抵接的结 构相比,能够防止显示装置的尺寸在
厚度方向上增大。其结果是,显示装置 能够做得更薄。
[0026] (17)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显示装置具备: 光源、光学部件、显示单元引导部件和壳体。光学部件由来自光源的光照射。 显示单元由穿过光学部
件的光照射。引导部件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 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
与显示单元的侧面相向,第二侧面与光 学部件的侧面相向,并且设置在第一侧面外侧。第
一定位部在沿着显示单元 的显示面的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壳体包括设置在
显示单元的前 方的前边框和设置在光学部件的后方的后框架。具体而言,例如,前边框能 
够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前面侧,并且后框架能够设置在光学部件的背面侧。引 导部件在显示
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与前边框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后框架 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0027] 根据第二方面的显示装置具备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包括在沿着显示单元 的显示面的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的第一定位部。如上所述,在显 示单元的厚度方向
上,引导部件具有与前边框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后框架 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根据该结
构,与通过上述第一方面的显示装置同样地, 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实现较窄的框架时,也
能够防止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劣 化,并且防止显示装置变得有缺陷的显示装置。另外,由
于引导部件和前边 框和后框架二者抵接,因此与引导部件仅与前边框和后框架中的一个
抵接的 结构相比,能够更稳固地设置引导部件。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设置光学部 件和显
示单元。
[0028] (18)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引导部件还包括第二定 位部,第二定位部通过在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与光学部件抵接,从而在显 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
位显示单元和光学部件。
[0029] (19)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壳体通过在显示单元的 厚度方向上与光学部件抵接,从而在显示单元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和 光学部件。
[0030] (20)根据上述任一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引导部件的第一定位部 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
[003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实现较窄的框架时,也能够防止显示 装置的显示质量变得劣化,并且防止显示装置变得有缺陷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32] 现在参考构成本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0033]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整体正面立体图。
[0034]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5]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0036] 图4是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引导部件已附接的状态下的后 框架的角部的放大图。
[0037] 图5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38] 图6是沿700‑7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39] 图7是沿800‑8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40] 图8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41] 图9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42] 图10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43] 图11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的截面图。
[0044] 图12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0045] 图13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0046] 图14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0047] 图15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0048] 图16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0049] 图17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0050] 图18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0051] 图19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视装置的截 面图。
[0052] 图20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0053] 图21是沿600‑600线截取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电视装置 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现在参照附图对选择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本公开,对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仅用于说明,而不是为了 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0055] 第一实施方式
[0056] 参照图1至图7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100的结构。电视装 置100是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示例。
[0057] 如图1和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100具有:光源1、光 学部件2、显示单元3、至少一个引导部件4(图1中为两个)、壳体和遮光 部件7。
[0058] 在此,在本公开中,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另外,从显示单 元3的后侧或背面侧指向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侧(前侧)的方向是Z1方 向,其相反方向是Z2方向。在垂
直于Z方向的假想平面中,垂直方向是Y 方向,并且从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侧观察的左右
方向或水平方向是X方 向。在Y方向上,上方向为Y1方向,下方向为Y2方向。在X方向上,左 
方向为X1方向,右方向为X2方向。在此,Z方向是本公开的“显示单元的 厚度方向”的示例。X方向和Y方向是本公开的“沿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的方 向”、“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的方向”
以及“垂直于显示单元的侧面和光 学部件的侧面的方向”的示例。
[0059] 壳体包括后框架5和前边框6。后框架5由金属部件形成。后框架5设 置在光学部件2的背面侧(Z2方向侧)。具体而言,后框架5至少部分设置 在光学部件2的后方以从光学部
件2的后方整体覆盖光学部件2的后面。后 框架5形成电视装置100的后面。前边框6安装在
显示单元3的周围。显示 单元3的被前边框6包围和覆盖的部分内部的区域是图像显示区
域。前边框 6由树脂或其它材料形成。具体而言,前边框6形成为限定开口的矩形框架, 显
示单元3的图像显示区域通过该开口露出。前边框6和显示单元3的图像 显示区域形成电视
装置100的前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内侧表示沿着显示单 元3的显示面3a并且朝向显示单元
3的中心的方向。另外,外侧表示沿着显 示单元3的显示面3a并且离开显示单元3的中心的
方向。
[0060] 光源1设置于后框架5。光源1配置成朝向扩散板2b发射光。光源1具 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多个LED在显示单元3的长度方向(X方向) 上以直线布置。该实施方式中的光源
1是所谓的背光型或直下式光源。更具 体地,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源1具有多
个(图3中为三个) 背光条,每个背光条在后框架5上沿X方向延伸。在每个背光条上,多个 
LED以直线布置。
[0061] 光学部件2在Z方向上设置在显示单元3和后框架5之间。从Z方向观 察,光学部件2形成为矩形平板的形状。光学部件2由来自光源1的光照射。 光学部件2包括从后框架5侧依
次叠层的反射片2a、扩散板2b、光学片2c 和光学片2d。反射片2a以其外周部与扩散板2b抵
接的方式叠层。光学片2c 叠层在扩散板2b的前面侧(Z1方向侧)上,使其整个表面与扩散板
2b抵接。 光学片2d叠层在光学片2c的前面侧(Z1方向侧)上,使其整个表面与光学 片2c抵
接。
[0062] 反射片2a被配置为将来自光源1的光的一部分向扩散板2b反射。在所 示实施方式中,光源1的多个LED设置成穿过反射片2a的孔,以通过来自 光源1的多个LED的光照射扩散
板2b。另外,反射片2a朝向扩散板2b反 射来自光源1的多个LED的光。反射片2a设置成使得
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 方向(Z方向)上反射片2a与显示单元3之间的距离随着向显示单元3的
中 心延伸或接近而增大。具体而言,反射片2a以反射片2a与扩散板2b之间的 角度为倾斜
角θ1的方式倾斜设置(参照图5)。倾斜角θ1是从扩散板2b到 后框架5侧的方向(Z2方向)的
角度。换而言之,倾斜角θ1为扩散板2b的 后面与反射片2a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
[0063] 扩散板2b由树脂或其它材料形成。扩散板2b设置在反射片2a和光学片 2c之间,并且配置成扩散来自光源1的光。
[0064] 通过扩散板2b所扩散的光照射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光学片2c和光 学片2d被配置成调节光的偏振方向和控制光的扩散,并且用光照射显示单元 3。
[0065] 显示单元3形成为矩形平板的形状。从Z方向观察,显示单元3形成为 比光学部件2小。具体而言,显示单元3在X方向上具有比光学部件2小的  整体尺寸(overall 
dimension),并且在Y方向上具有比光学部件2小的整体 尺寸。显示单元3由穿过光学部件2
的光照射。另外,显示单元3被配置为 通过改变液晶等相对于透射通过光学部件2的光的透
射率来显示图像。显示 单元3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单元。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3具
有侧面 30a。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一个侧面30a示出为平行于ZX平面 的平坦面。
然而,侧面30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曲面或锥形面。进一 步,显示单元3还具有与YZ平
面平行的另一个侧面30a。
[0066] 引导部件4配置成定位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引导部件4由树脂形 成。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引导部件4设置于壳体的角部中的上侧(Y1 方向侧)的至少两个角部。引
导部件4独立地形成为分开的部件。每个引导 部件4一体地形成为一体的整体部件。引导部
件4彼此相同,因此,下面将 仅说明其中一个引导部件4的详细结构。
[0067]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引导部件60设置于壳体的角部中的下 侧(Y2方向侧)的两个角部。支撑引导部件60由树脂形成。支撑引导部件 60配置成定位光学部件2和
显示单元3。支撑引导部件60还配置成支撑光学 部件2和显示单元3。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支
撑引导部件60独立地形成为分 开的部件。每个支撑引导部件60一体地形成为一体的整体
部件。
[0068]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引导部件4设置于壳体的上侧(Y1方向侧) 的两个角部,两个支撑引导构件60设置于壳体的下侧(Y2方向侧)的两个 角部。
[0069] 遮光部件7在Z方向上设置在显示单元3和前边框6之间。遮光部件7 形成为框架形状。遮光部件7设置成防止从光源1照射的光从显示单元3和 前边框6之间漏出。遮光部件7
由基于发泡的部件形成。遮光部件7包括例 如聚乙烯或聚苯乙烯。
[0070] 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4形成为沿着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的角部的L形状。引导部件4包括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第一定位部4a和 第二定位部4b设置在引导部件4
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边上。第一定位部4a 和第二定位部4b还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Y方向上
延伸的边上。因此,在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引导部件4具有一对第一定位部4a和一对第
二定位 部4b。
[0071] 第一定位部4a配置成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上定位显示 单元3和光学部件2。具体而言,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边 上的第一定位部4a配置成在Y
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另外, 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Y方向上延伸的边上的第
一定位部4a配置成在X方 向上定位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第一定位部4a具有第一侧面
40a和第二 侧面40b。另外,第一定位部4a包括设置有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二 者的
第一区域R1和设置有第二侧面40b但不设置第一侧面40a的一对第二 区域R2。特别地,如图
3所示,对于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Y方向上延伸 的边上的第一定位部4a,第一区域R1在Y方
向上位于一对第二区域R2之 间,并且对于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边上的第
一定位部4a, 第一区域R1在X方向上位于一对第二区域R2之间。
[0072] 第一侧面40a配置成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上定位显示单 元3。第二侧面40b配置成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上定位光学 部件2。第一侧面40a和第
二侧面40b通过第一连接面43连接。在所示实施 方式中,第一连接面43在垂直于显示单元3
的显示面30a(参照图5)和光 学部件2的侧面的方向上,或者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
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连接面43是连接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的部分的Z2方向侧的后 
面。下面将详细说明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的具体结构。
[0073] 第二定位部4b与第一定位部4a一体地形成。第二定位部4b配置成在显 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第二定位 部4b具有延伸部42。延伸部42
具有倾斜面42a。下面将讨论延伸部42和倾 斜面42a的详细结构。
[0074] 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通过第二连接面44连接。在所示实施方 式中,第二连接面44在垂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和光学部件2的侧面的 方向上或者在沿着显示单
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上,从第一定位部4a延伸 至第二定位部4b。即,第二定位部4b通过第
二连接面44与第一定位部4a 连接而与第一定位部4a一体地形成。特别地,在所示实施方式
中,引导部件 4具有在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第二连接面 44
形成中间部分的前面。
[0075]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面44的第一区域R1中设 置有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穿过引导部件4的孔45。具体而 言,孔45设置于在第一定位部
4a和第二定位部4b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并 且在第二连接面44上具有开口边缘。通过在第
二连接面44上设置孔45,例 如,当用树脂成型模具来制造引导部件4时,用于第一区域R1的
树脂成型 模具能够插通孔45。因此,能够抑制用于制造引导部件4的树脂成型模具的 结构
的复杂性。
[0076] 参照图4至图7,说明以下结构:电视装置100在包括引导部件4的第 一区域R1的位置的截面中的结构、电视装置100在包括引导部件4的第二 区域R2的位置的截面中的结构
和电视装置100在不包括引导部件4的位置 的截面中的结构。
[0077] 图4是安装于后框架5的引导部件4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在X方向上 延伸的边。参照图4的沿600‑600线截取的截面图、沿700‑700线截取的截 面图和沿800‑800线截取的截
面图,说明电视装置100在包括引导部件4的 第一区域R1的位置的截面中的结构、电视装置
100在包括引导部件4的第 二区域R2的位置的截面中的结构以及电视装置100在不包括引
导部件4的 位置的截面中的结构。在此,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包括X方 向或者
Y方向。换而言之,当考虑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边 上的第一定位部4a和第
二定位部4b时,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 为Y方向。当考虑设置在引导部件4的在Y
方向上延伸的边上的第一定位部 4a和第二定位部4b时,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
为X方向。取决 于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设置的边,垂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 的
方向也是X方向或Y方向。
[0078] 在图5至图7中,说明引导部件4中的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定位部4a 和第二定位部4b。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如上所述,将沿着显示单元3的 显示面3a的方向描述为Y方
向。在图5至7中也将垂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 面30a的方向描述为Y方向。在引导部件4中,引
导部件4的沿Y方向延伸 的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具有与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
部4a和 第二定位部4b相同的形状,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将省略图示和说明。
[0079] (包括引导部件的第一区域的位置的截面图)
[0080] 如图5所示,第一侧面40a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相向。在图5所示 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40a为沿着X方向的面。第一侧面40a相对于显示单 元3布置,在第一侧面40a和显示
单元3的侧面30a之间有间隙。即,第一 侧面40a配置成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
上定位显示单元3,并 为制造显示单元3的制造误差和电视装置100的组装中的公差留有余
地。
[0081] 第二侧面40b与光学部件2的侧面相向。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 侧面40b为沿着X方向的面。即,第二侧面40b与以下侧面中的每一个相向, 上述侧面为:反射片2a的侧面
20a、扩散板2b的侧面20b、光学片2c的侧 面20c和光学片2d的侧面20d。具体地,第二侧面
40b设置在:从第二侧面 40b到反射片2a的侧面20a的距离、从第二侧面40b到扩散板2b的侧
面20b 的距离、从第二侧面40b到光学片2c的侧面20c的距离以及从第二侧面40b 到光学片
2d的侧面20d的距离都彼此相等的位置。具体地,在所示的实施方 式中,反射片2a、扩散板
2b、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的外周具有相同的尺寸 和形状,并且侧面20a、20b、20c和20d在Y
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彼此 一致。因此,侧面20a、20b、20c和20d形成光学部件2的侧面。在
所示的 实施方式中,侧面20a、20b、20c和20d示出为平行于ZX平面的平坦面。 当然,侧面
20a、20b、20c和20d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曲面或锥形面。 此外,侧面20a、20b、20c和
20d在Y方向(或X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彼此 不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侧面20a、20b、20c和20d 能够统称为光学部件2的侧面。第二侧面40b在Y方向上设置在第一
侧面40a 的外侧。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侧面40b相对于光学部件2布置,在 第二侧面
40b与光学部件2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即,第二侧面40b配置成 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
3a的方向上定位光学部件2,在制造光学部件2 时留有制造误差的余地。
[0082] 反射片2a的侧面20a、扩散板2b的侧面20b、光学片2c的侧面20c和 光学片2d的侧面20d沿Y方向设置在比第一侧面40a更靠第二侧面40b侧。 换而言之,反射片2a的侧面20a、
扩散板2b的侧面20b、光学片2c的侧面 20c和光学片2d的侧面20d在Y方向上位于第一侧面
40a和第二侧面40b之 间。
[0083] 第一定位部4a在Z方向上具有与前边框6抵接的第一抵接面40c和与后 框架5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0d。具体地,如图5所示,后框架5具有具有平 坦部分的外周部。引导部件4布
置于后框架5的平坦部分,以使第一定位部 4a和第二定位部4b与后框架5的平坦部分的前
面或内部抵接。另外,前边 框6具有前部分。引导部件4相对于前边框6设置成使得第一定位
部4a与前 边框6的前部分的后面或内部抵接。即,引导部件4夹在前边框6和后框架 5之间,
使得引导部件4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直接与后框 架5的内部或前面以及前边
框6的内部或后面抵接。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抵接面40c从第一侧面40a的前边缘向
外侧(图5中的Y1方向)延伸, 并且第二抵接面40d从第二侧面40b的后边缘向外侧(图5中的
Y1方向) 延伸。
[0084] 第二定位部4b设置成比第一定位部4a更靠近显示单元3的中心。第二 定位部4b具有主支撑部和从主支撑部向内侧(Y2方向)和向后侧(Z2方向) 延伸的延伸部42。主支撑部
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具有与光 学部件2抵接的光学部件抵接面41a。第二定
位部4b设置在光学部件2和后 框架5之间的位置。光学部件抵接面41a从后框架5侧(Z2方向
侧)抵接光 学部件2。具体地,光学部件抵接面41a从后框架5侧(Z2方向侧)抵接反 射片2a。
光学部件抵接面41a形成第二定位部4b的主支撑部的前面,其与 光学部件2的后面(反射片
2a的后面)直接抵接。第二定位部4b的主支撑 部也具有与后框架5的前面直接抵接的后面。
因此,第二定位部4b的主支撑 部夹在光学部件2和后框架5之间,以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
向(Z方向) 上相对于后框架5定位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特别地,如图5和6所示, 第二定
位部4b的主支撑部布置成从Z方向观察时,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 都与第二定位部4b的主
支撑部重叠。换而言之,第二定位部4b的主支撑部 位于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的正下方。
也如图5所示,第二定位部4b的主 支撑部在Y方向上具有厚度D2。因此,光学部件抵接面41a
是在第二定位 部4b的Z1侧的前面,其在Y1方向上从第二定位部4b的内侧端部(Y2方 向侧)
延伸厚度D2。
[0085] 中间部分的第二连接面44也从后框架5侧(Z2方向侧)与反射片2a抵 接。即,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在Z方向上由光学部件抵接面41a和第二 连接面44二者定位。第二连接
面44是连接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 的中间部分的前面,具有尺寸或距离D3。
[0086] 遮光部件7设置在显示单元3和前边框6之间。即,遮光部件7具有: 防止光从显示单元3和前边框6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功能以及在Z1方向侧定 位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的功
能。
[0087] 光学部件2的侧面的从与第二侧面40b相向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 朝向第二侧面40b突出的突出量D1大于Y方向上第二定位部4b的主支撑部 的厚度D2。
[0088] 第二侧面40b设置在:在Y方向上,从与第二侧面40b相向的第二定位 部4b的面41b到第二侧面40b的距离D3大于从第一侧面40a到第二侧面40b 的距离D4的位置。即,当由树
脂形成引导部件4时,能够防止距离D4的包 括第一侧面40a的部分变成所谓的底切(under 
cut)。与第二侧面40b相向 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是孔45的内周面。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
中,与第 二侧面40b相向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是孔45在Y2方向侧的内周面。 另外,如图
5所示,第一连接面43在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之间延伸 了距离D4。在所示实施方式
中,距离D4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突出量D1和 距离D4之和大于距离D3。因此,在所示的实施
方式中,第一连接面43在Z 方向上设置为与光学部件2(光学片20d)的前面相向。换而言之,
第一连接 面43布置成从Z方向观察时与光学部件2重叠。然而,距离D4也能够设置 成从Z方
向观察时第一连接面43不与光学部件2重叠。
[0089] 如图5所示,延伸部42具有倾斜面42a和突出部42b。延伸部42设置 在反射片2a和后框架5之间的位置。延伸部42形成为沿着反射片2a延伸。
[0090] 延伸部42具有沿着反射片2a延伸的倾斜面42a。倾斜面42a具有沿着 反射片2a延伸的平板形状。倾斜面42a设置成防止反射片2a翘曲超过预定 角度。倾斜面42a以倾斜角θ2
的角度倾斜。倾斜角θ2为从扩散板2b朝向后 框架5侧的方向的角度。换而言之,倾斜角θ2是
在扩散板2b的后面和延伸 部42的倾斜面42a之间的角度。倾斜角θ2是大于或等于反射片2a
的倾斜角 θ1的角度。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基本上等于倾斜角θ1的角度示出。
[0091] 突出部42b从倾斜面42a的Z2方向侧的端部向Z2方向突出。通过设置 突出部42b,能够增大第二定位部4b的沿600‑600线截取的截面的截面积, 从而增大第二定位部4b的机
械强度。
[0092] 显示单元3设置在光学部件2的前面侧(Z1方向侧)以使显示单元3与 光学部件2抵接。具体地,显示单元3设置成直接与光学片2d抵接。即,在 该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和显
示单元3彼此抵接地叠层(直接叠层)。
[0093] (包含引导部件的第二区域的部分的位置的截面图)
[0094] 如图6所示,在引导部件4的第二区域R2中,第一定位部4a并未设置 第一侧面40a,而仅设置有第二侧面40b。在引导部件4的第二区域R2中, 第二连接面44不具有孔45。因此,
引导部件4的第二区域R2的沿700‑700 线截取的截面图是包括第二连接面44,并且第一定
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 连接的截面。
[0095] (不包括引导部件的位置的截面图)
[0096] 如图7所示,在不包括引导部件4的位置,后框架5具有弯曲的形状以 与光学部件2抵接。具体地,在沿800‑800线截取的截面中,后框架5与光 学部件2抵接的面的Z方向位置
与沿700‑700线截取的截面和沿600‑600截 取的截面中的第二定位部4b的Z方向位置一致。
换而言之,在安装有引导 部件4的后框架5中形成有由第二定位部4b的厚度在Z方向压下的
凹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后框架5定位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
[0097]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009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0099]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视装置100具备:光源1、光学部件2、 显示单元3以及引导部件4。光学部件2由来自光源1的光照射。显示单元3 由穿过光学部件2的光照射。
引导部件4具有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 4b,第一定位部4a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
3a的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3 和光学部件2,第二定位部4b与第一定位部4a一体形成,并且在
显示单元3 的厚度方向上定位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第一定位部4a具有第一侧面40a 和
第二侧面40b,第一侧面40a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相向,第二侧面40b 与光学部件2的侧面
相向,并且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显示面3a的方向设置于 第一侧面40a外侧。根据该结构,与
光学部件2的侧面相向的第二侧面40b 设置在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相向的第一侧面40a
的外侧,因此,与第一 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设置在相同位置的结构相比,光学部件2的侧
面能 够定位得更靠外侧。因此,当光学部件2放置于引导部件4时,光学部件2 和引导部件4
彼此抵接的部分的长度能够增加,因此光学部件2的重叠余量 能够增加。因此,即使光学部
件2在运输途中移位,也能够防止光学部件2 和显示单元3从引导部件4脱落。另外,由于光
学部件2的侧面能够定位于 更外侧,因此即使光学部件2的侧面引起了亮线或暗线,光学部
件2的侧面 也能够定位于亮线或暗线在显示屏上不可见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显 示
装置100的显示质量变得劣化,并且即使当实现较窄的框架时也能够防止 显示装置100变
得有缺陷。
[0100]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部件2的侧面在沿着显示单元3的 显示面3a的方向上设置于比第一侧面40a更靠第二侧面40b侧。根据该结构, 与光学部件2的侧面设置
在与第一侧面大致相等或者比第一侧面40a更靠内 侧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光学部件2的侧
面能够放置于更外侧。因此,当光学 部件2放置于引导部件4时,光学部件2和引导部件4彼
此抵接的部分的长 度能够增加,因此光学部件2的重叠余量能够增加。因此,能够更稳定地
放 置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另外,由于光学部件2的重叠余量能够增加, 因此能够进一
步防止显示单元3和光学部件2因光学部件在运输途中的移位 而脱落,并且进一步防止由
光学部件2的侧面引起的亮线或暗线在显示屏上 可见。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显示装
置100的显示质量变得劣化并且进 一步防止显示装置100变得有缺陷。
[010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部件2的侧面的从与第二侧面40b 相向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朝向第二侧面40b突出的突出量D1大于第二 定位部4b在垂直于显示单元
3的侧面30a的方向上的厚度D2。在此,光学 部件2的重叠余量是光学部件2和引导部件4彼
此抵接的部分在垂直于显示 单元3的侧面30a的方向上的长度。换而言之,光学部件2的重
叠余量是在 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垂直的方向上朝向第二侧面40b突出的光学部件2 的
侧面的突出量D1和第二定位部4b的厚度D2的总长度。因此,如果朝向 第二侧面40b突出的
光学部件2的侧面的突出量D1配置成在垂直于显示单 元3的侧面30a的方向上大于第二定
位部4b的厚度D2,则作为光学部件2 和引导部件4彼此抵接的部分的长度的光学部件2的重
叠余量能够至少是第 二定位部4b在垂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的方向上的厚度D2的两
倍,因 此能够容易地增加光学部件2的重叠余量。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防止电视 装置100
的显示质量变得劣化。
[010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侧面40b设置在:在沿着显示单元 3的显示面3a的方向上,从与第二侧面40b相向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 到第二侧面40b的距离D3大于
从第一侧面40a到第二侧面40b的距离D4 的位置。根据该结构,例如,当使用树脂成型模具
制造引导部件4时,与第 二侧面40b相向的第二定位部4b的面41b设置在比第一侧面40a更
靠内侧的 位置,因此,当释放与第一侧面40a对应的树脂成型模具时,能够防止第二 侧面
40b与对应于第一侧面40a的树脂成型模具干涉。因此,当使用树脂成 型模具制造引导部件
4时,树脂成型模具能够容易地释放。其结果是,能够 容易地制造第二侧面40b设置在第一
侧面40a的外侧的引导部件4。
[010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视装置100具备壳体,其包括设置在 光学部件2的背侧的后框架5。第二定位部4b具有光学部件抵接面41a,其 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上
与光学部件2抵接。第二定位部4b设置在光学部 件2和后框架5之间的位置。光学部件抵接
面41a从后框架5侧抵接光学部 件2。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光学部件2与后框架5直接抵接。
其结果是, 能够防止在组装过程中光学部件2抵接后框架5而在光学部件2上引起的划 伤
或其它损坏。
[0104]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部件2包括从后框架5侧依次叠层 的反射片2a、扩散板2b和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反射片2a、扩散板2b、 以及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布置
成其各个侧面与第二侧面40b相向的。根据 该结构,通过将反射片2a、扩散板2b以及光学片
2c和光学片2d的各个侧 面设布置与第二侧面40b相向,能够可靠地确保光学部件2的重叠
余量。
[0105]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学部件抵接面41a与反射片2a抵接。 反射片2a设置成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上反射片2a和显示单元3之间的 距离随着朝向显示单元3的
中心延伸而增大。第二定位部4b在反射片2a和 后框架5之间的位置处具有沿着反射片2a延
伸的延伸部42。根据该结构, 由于延伸部42沿着反射片2a延伸,例如,即使当反射片2a受到
冲击时,也 能够通过延伸部42防止反射片2a的偏转或翘曲。另外,与延伸部42未设置 在第
二定位部4b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好地防止光学部件2从引导部件4脱落。 其结果是,能够进
一步防止显示装置100的显示质量变得劣化并且进一步防 止显示装置100变得有缺陷。
[0106]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延伸部42具有沿着反射片2a延伸的倾 斜面42a。根据该结构,通过倾斜面42a能够容易地防止反射片2a以角度布 置的部分的偏转或翘曲。
[0107]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引导部件4形成为沿着显示单元3和光 学部件2的角部的L形状,并且设置于壳体的角部中的至少两个上角部。根 据该结构,例如,与引导部
件4形成为框架形状的结构相比,引导部件4的 尺寸能够减小,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组
装期间的操作。另外,与引导部 件4形成为框架形状的结构不同,其还能够应用于边缘照明
型显示装置,从 而能够提高所选择的光源1的自由度。
[0108]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单元3的前面侧 的前边框6。引导部件4在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与前边框6抵接的 第一抵接面40c和与后框架
5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0d。根据该结构,由于引 导部件4与前边框6和后框架5二者抵接,因此
与引导部件4仅与前边框6 或者后框架5之一抵接的结构相比,能够稳定地设置引导部件4。
其结果是, 能够稳定地设置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
[0109]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定位部4a包括第一区域R1和第二 区域R2,第一区域R1设置有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二者,第二区域 R2设置有第二侧面40b但未设
置第一侧面40a。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 部4b通过在垂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和光学
部件2的侧面的方向上延伸 的第二抵接面44连接。根据该结构,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
部4b通过第 二连接面44连接,因此引导部件4能够容易地形成为一体。
[0110]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显示单元3设置在光学部件2的前面,与光 学部件2抵接。根据该结构,与显示单元3不与光学部件2抵接的结构相比, 能够防止显示装置100的
尺寸在厚度方向上增大。其结果是,显示装置100 能够制造地更薄。第二实施方式
[0111] 接着,参照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对于由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视装 置200提供的引导部件14,第一连接面43与第一侧面40a之间的连接部分 或角部40e被倒角。对于与第
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为了 简洁起见,将省略详细描述。
[0112] 如图8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方 式的显示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引导部件14代替引导部件4。根据第 二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14
包括第一定位部14a和第二定位部4b。第一定位 部14a具有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第
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通 过第一连接面43连接。在第一连接面43和第一侧面40a之间的
连接部分40e 被倒角。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由圆50环绕的位置处,第一连接面43 和第
一侧面40a之间的连接部分40e被C‑倒角。由于第二定位部4b具有与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的结构,为了简洁起见,将省略对第二定位部4b 的详细描述。
[0113]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14]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0115]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0116]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通过在垂 直于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和光学部件2的侧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面 43连接。在第一连接面43和
第一侧面40a之间的连接部分40e被倒角。根 据该结构,与连接部分40e未被倒角的结构相
比,当将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 元3附接到引导部件4时,能够防止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被
卡在连接部 分40e中。其结果是,光学部件2和显示单元3能够容易地被组装。
[0117]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18] 第三实施方式
[0119] 接着,参照图9,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该第三实施 方式的电视装置300所设置的光学部件2和第一定位部24a中的一个具有卡 合部46a,光学部件2和第一
定位部24a中的另一个具有与卡合部46a卡合 的被卡合部47a。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
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为了简 洁起见,将省略详细描述。
[0120] 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300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 电视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扩散板12a和引导部件24来代替扩散板 2b和引导部件4。
[0121]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卡合部46a在Y1方向侧设置于扩散板12a的侧面。 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卡合部46a具有从扩散板12a的Y1方向侧的 侧面向第二侧面40b突出的形
状。具体地,卡合部46a具有在X方向上沿着 扩散板12a的侧面延伸的突起。在所示实施方式
中,卡合部46a在Z方向上 的厚度小于扩散板12a在Z方向上的厚度。如图9所示,卡合部46a
相对于 反射片2a、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的侧面,在Y1方向上突出。
[0122] 第三实施方式的引导部件24包括第一定位部24a和第二定位部4b。第 一定位部24a包括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40b。第一侧面40a和第二侧面 40b通过第一连接面43连
接。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侧面40b设 置有被卡合部47a。被卡合部47a设置在与
卡合部46a卡合的位置。被卡合 部47a具有凹状形状。具体地,被卡合部47a在第二侧面40b
上具有沿着X 方向延伸的凹陷或者凹槽。被卡合部47a的尺寸设计成容纳卡合部46a。特 别
地,被卡合部47a在Z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卡合部46a在Z方向上的厚度。 被卡合部47a能够是
沿Y方向贯穿第二侧面40b的通孔。
[0123] 通过将设置在扩散板12a中的卡合部46a插入设置在第二侧面40b中的 被卡合部47a,扩散板12a和第二侧面40b彼此卡合。根据该结构,光学部 件2和引导部件24能够彼此
卡合。在此,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当卡合部46a 与被卡合部47a卡合时,卡合部46a能够配合
到被卡合部47a中,使得卡合 部46a与被卡合部47a抵接,或者能够带有间隙或间隔地插入
被卡合部47a 中。
[0124]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说明了设置在沿着X方向的端部的引导部件24 的第一定位部24a和沿着X方向与第二侧面40b相向的扩散板12a的侧面。 因此,卡合部46a具有从扩
散板12a的Y1方向侧的侧面向第二侧面40b突 出的形状,并且被卡合部47a设置为与第二侧
面40b的卡合部46a卡合。对 于设置在沿Y方向的边上的引导部件24的第一定位部24a,卡合
部46a具有 从扩散板12a的沿X1方向(或X2方向)的侧面向沿Y方向的第二侧面40b 突出的
形状。被卡合部47a还设置在沿Y方向与第二侧面40b的卡合部46a 卡合的位置。
[0125]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26]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0127]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0128]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扩散板12a设置有卡合部46a。第二侧 面40b设置有与卡合部46a卡合的被卡合部47a。根据该结构,光学部件2 能够通过卡合部46a和被卡合部
47a安装至第一定位部4a。其结果是,能够 可靠地防止光学部件2在运输等中从引导部件4
脱落。
[0129]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30] 第四实施方式
[0131] 接着,参照图10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对于该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 400,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视装置100的结构之外,还设置了第一弹性部 件8。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为了简洁起见,将 省略详细描述。
[0132] 如图1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0具有设置在显示单元3的侧 面30a和第一侧面40a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8。第一弹性部件8具有与显示 单元3的侧面30a抵接的一侧
(Y2方向侧)的端面和与第一侧面40a抵接的 另一侧(Y1方向侧)的端面。
[0133] 第一弹性部件8由具有高耐磨性的部件形成。第一弹性部件8例如由弹 性体形成。弹性体包括例如硅氧烷基树脂。
[0134]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35]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0136]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0137]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显示装置400具备设置在显示单元3的 侧面30a和第一侧面40a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8。第一弹性部件8具有与显 示单元3的侧面30a抵接的一
侧的端面和与第一侧面40a抵接的另一侧的端 面。根据该结构,显示单元3的位置能够由第
一弹性部件8固定。其结果是, 能够可靠地防止显示单元3从引导部件4脱落。
[0138] 第四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39] 第五实施方式
[0140] 接着,参照图11,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500。在第五实施方式 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视装置100的结构之外,还设置了第二弹性部 件9。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为了简洁起见,将 省略详细描述。
[0141] 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视装置500具有设置在光学部件2的侧 面和第二侧面40b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9。第二弹性部件9具有与光学部件2 的侧面抵接的一侧(Y2方
向侧)的端面和与第二侧面40b抵接的另一侧(Y1 方向侧)的端面。
[0142] 第二弹性部件9由具有高耐磨性的部件形成。第二弹性部件9例如由弹 性体形成。弹性体包括例如硅氧烷基树脂。
[0143]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0仅具 有第二弹性部件9,而不具有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部件8。 然而,电视装置500能够配
置成:在显示单元3的侧面30a和第一侧面40a 之间的侧面之间具有第一弹性部件8,并且在
光学部件2的侧面和第二侧面 40b之间具有第二弹性部件9。
[0144] 第五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45]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0146]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能够达到以下的效果。
[0147]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视装置500具备设置在光学部件2的 侧面和第二侧面40b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9。第二弹性部件9具有与光学部 件2的侧面30a抵接的一侧的
端面和与第二侧面40b抵接的另一侧的端面。 根据该结构,光学部件2的位置能够通过第二
弹性部件9固定。其结果是, 能够可靠地防止光学部件2从引导部件4脱落。
[0148] 第五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同。
[0149] 变形例
[0150] 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限制性的。本 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实施方式的以上说明来指示,包括在权 利要求的等效含义和
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变形例)。
[0151] 例如,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电视装置 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电视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
[015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延伸部42在Z2方向侧不比第二抵接面 40d延伸得更远的结构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在图12所 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
变形例的电视装置101中那样,能够将延伸部342 配置为比第二抵接面40d更在Z2方向侧延
伸。具体地,如图12所示,延伸 部342设置于引导部件34的第二定位部34a,延伸部342比第
二抵接面40d 更在Z2方向侧延伸。根据该结构,与延伸部42不比第二抵接面40d更在Z2 方
向侧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延伸部342的倾斜面342a变长,从而能够增 大通过延伸部342
防止反射片2a的偏转或翘曲的区域。因此,通过延伸部 342能够更好地防止反射片2a的偏
转或翘曲。进一步,与延伸部42不比第 二抵接面40d更在Z2方向侧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进
一步防止光学部件2 从引导部件4脱落。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显示质量的劣化。
[015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延伸部42的倾斜面42a的倾斜角恒定的 结构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延伸部42的倾斜面42a的倾斜角不 必恒定。具体地,如图13所
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在电视装 置102上设置有引导部件35的延伸部352,
并且该延伸部352具有不同倾斜 角的倾斜面352a和倾斜面352b。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
倾斜面352a以 倾斜角θ2倾斜。倾斜面352b以大于倾斜角θ2的倾斜角θ3倾斜。
[015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延伸部42具有平坦倾斜面42a的结构的 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延伸部能够具有不是平坦面的倾斜面。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根
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在电视装置103 上设置有引导部件36的延伸部362,并且该
延伸部362具有向反射片2a突 出的曲面即倾斜面362a。
[015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4具有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 位部4b的结构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根据第一 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引
导部件37能够被设置到电视装置104。引导部件 37被配置成不具有第二定位部,但是配置
成具有第一定位部4a。即,引导部 件37配置成仅具有第一定位部4a。当引导部件37不具有
第二定位部时,如 图15所示,光学部件2能够通过弯曲后框架5以使后框架5与光学部件2 
抵接从而定位在Z方向上。
[0156]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4的延伸部42具有沿着第一区 域R1和第二区域R2延伸的倾斜面42a的结构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 此。例如,如图16所示,在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中,引导部件38的 延伸部382能够具有多个肋382b以及连接这
些肋382b的连接部382c,多个 肋382b分别具有倾斜面382a。可选地,引导部件38的延伸部
382能够被配 置成仅具有肋382b而不具有连接部382c。
[0157]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4具有L形状的结构的示例,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7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中, 引导部件39a能够具有框
架形状。具体地,引导部件39a整体地形成为框架 形状的一体的整体部件。当引导部件39a
具有框架形状时,第一定位部4a 和第二定位部4b能够设置在壳体的角部的上侧(Y1方向
侧)上的至少两个 位置处。具体地,利用引导部件39a,至少在区域51和52中的每一个中, 
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能够设置在X方向的边和Y方向的边上。
[0158]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4具有L形状的结构的示例,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8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中, 引导部件39b能够由各自
具有线性形状的四个分开的部件形成。当引导部件 39b由各自具有线性形状的四个分开的
部件形成时,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 位部4b能够设置在壳体的角部的上侧(Y1方向侧)上
的至少两个位置处。 具体地,利用引导部件39b,至少在区域53至56中的每个区域中,能够
设 置第一定位部4a和第二定位部4b。
[0159]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4设置于壳体的角部的至少两 个上角部的结构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引导部件4能够设置于壳体 的两个下角部,或者壳体
的四个上下角部。
[0160]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部件14的第一侧面40a和第一连接 面43之间的连接部分40e被C‑倒角的结构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9所示,第二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引导部件15能够具有连接部 分40e。连接部分40e将第一定位部15a的
第一侧面40a连接到第一连接面 43,并且在由圆55环绕的位置处被R‑倒角。
[0161]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卡合部46a设置在扩散板12a的Y1 方向侧的侧面并且将被卡合部47a设置在第二侧面40b的结构的示例,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
图20所示,引导部件25能够被设置到第三实施 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电视装置301。具体地,
在引导部件25的第一定位部25a 的第二侧面40b上设置有卡合部46b,并且在扩散板12b的
Y1方向侧的侧面 上设置有被卡合部47b。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说明了设置在沿X方向的 
边上的引导部件25的第一定位部25a和在扩散板12b的沿X方向的与第二 侧面40b相向的侧
面。因此,卡合部46b具有从扩散板12b的Y1方向侧的 侧面向第二侧面40b突出的形状,被卡
合部47b设置为与第二侧面40b的卡 合部46b卡合。对于设置在沿Y方向的边上的引导部件
25的第一定位部25a, 卡合部46b具有从扩散板12b的X1方向(或X2方向)的侧面向沿Y方向 
的第二侧面40b突出的形状。被卡合部47b还设置在沿Y方向与第二侧面40b 的卡合部46b卡
合的位置。
[0162]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卡合部46a设置在扩散板12a的Y1 方向侧的侧面并且将被卡合部47a设置在第二侧面40b的结构的示例,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
图21所示,引导部件26能够被设置到第三实施 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电视装置302。具体地,
从第一定位部26a的第一连接 面43向Z2方向突出的卡合部46c设置在引导部件26上,并且
与卡合部46c 卡合的被卡合部47c设置在光学片12c和光学片12d上。特别地,如图21 所示,
卡合部46c具有从第一连接面43向Z2方向突出的突起。被卡合部47c 包括形成在光学片12c
和光学片12d中的每一个上的孔。具体地,如图21 所示,孔形成于光学片12c和光学片12d的
相对于反射片2a和扩散板2b的 侧面向外侧(Y1方向侧)突出的端部。进一步,光学片12c和
光学片12d 的端部能够被形成于引导部件26的第一定位部26a的空间或者凹部所容纳。 根
据该结构,光学部件2和引导部件26通过将卡合部46c的突起插入被卡合 部47c的孔中而彼
此卡合。
[0163]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是从第二侧面40b到反射片2a、扩散板 2b(12b)、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的侧面20a、20b、20c和20d的距离全都 彼此相等的结构的示例,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从第二侧面40b到反 射片2a、扩散板2b(12b)、光学片2c和光学片2d
的侧面20a、20b、20c 和20d的距离不必都彼此相等,只要确保光学部件2的重叠余量即可。
换而 言之,从第二侧面40b到反射片2a、扩散板2b(12b)、光学片2c和光学片 2d的侧面20a、
20b、20c和20d的距离能够彼此不相同。
[0164]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贯穿显示单元3的厚度方向的孔 45被设置于第二连接面44的第一区域R1的结构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 此。第二连接面44能够配
置成不具有孔45。
[0165] 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光源1为背光类型的示例,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光源1能够是边缘发光型。
[0166]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旨 在为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述特征,元件、组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 但不排除其他未述特征、元件、组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内容 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例如术语
“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此 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部分”、“区间”、“部”、“部件”或“元 件”当以单数使用时可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0167] 如本文中所用,如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前”、“后”、 “上”、“下”、“上面”、“下面”、“向上”、“向下”、“顶”、“底”、 “侧”、“竖直”、“水平”、“垂直”和“横向”以及其它类似方向术语 指的是处于竖直位置的电视装置或显示装置的这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电 视装置或显示装置的这些方向术语应当相对于水平表面上处于直立位置的电 视装置或显示
装置来解释。术语“左”和“右”用于指示从电视装置或显示 装置的前面观察时的右,以及从电视装置或显示装置的前面观察时的左。
[0168] 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附接至”或“附接的”包括其中通过将元件直 接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结构;通过将元件固 定到中间部件(一个或多
个)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结构,中间 部件又固定到另一个元件;以及其中一
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的结构, 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这一定义
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 的词语,例如,“联接”、“连接”、“耦合”、“安装”、“粘结”、“固 定”及其派生词。最后,如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 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饰术语的偏差量,其使最终结果没有显著改变。
[0169] 虽然仅选择了选定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是从本发明公开中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 范围的情况下,能够
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各种 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
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改变,只要这些改 变基本上不影响它们的预期功能。除非另外特别
说明,所示的彼此直接连接 或抵接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部件,只要改变
基本上不影响 它们的预期功能。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元件执行,反之亦然,除非另 
有特别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不 需要在特定实
施方式中同时存在所有优点。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每个特征,单 独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
当被认为是申请人对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 括由这些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
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 述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
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的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