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66447.X

文献号 : CN1133042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肖振卫董美辰朱羽硕李文圃侯亚威王会浩冯修承郭凯琴

申请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肾病药物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以苏叶黄连汤配合麸炒枳实、莪术、党参、黄芪、生地黄、肉苁蓉、杜仲、火麻仁、柏子仁、当归、甘草等药物组成,以健脾益气、调中降浊为主,升降并用,攻补兼施,诸药合用,对降低血肌酐、改善慢性肾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紫苏叶3‑9份,黄连6‑12份,麸炒枳实9‑15份,莪术9‑18份,党参15‑30份,黄芪25‑35份,生地黄15‑20份,肉苁蓉10‑15份,杜仲10‑15份,火麻仁10‑20份,柏子仁10‑15份,当归9‑12份,甘草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紫苏叶6份,黄连9份,麸炒枳实12份,莪术15份,党参18份,黄芪25份,生地黄18份,肉苁蓉12份,杜仲12份,火麻仁15份,柏子仁15份,当归12份,甘草6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之后加水至没过药面2‑3指为止,浸泡一小时,大火煮沸,之后文火煎熬40分钟,将药汁过滤出备用,向药渣内再次加水,至没过药渣面1‑2指为止,大火煮沸,之后文火煎熬20分钟,将药汁滤出后与上次药汁合并即得。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肾病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肾实质损害进行性恶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出现与之相关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以血肌酐的升高为典型表现。慢性肾衰竭的患病率高达2.59%,一旦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必
须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因此
延缓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衰竭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0003] 目前西医对于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并没有十分理想的疗法。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的慢性肾脏病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慢性肾脏
病防治的措施主要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血压血糖控制、预防感
染、贫血管理、纠正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措施。而对于降低血肌酐的治疗,
西医常用药用炭片治疗,但存在如下不良反应:1.可出现恶心,2.长期服用可出现便秘等易
加重患者不适。
[0004] 中成药方面目前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强推荐的中成药为尿毒清颗粒,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疗效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填
补现有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上的空白,成为我国中医工作者的难题,也是研究的方
向所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之处,本发明的发明人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从脾胃的生理功能,再到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结合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使用健脾益气、调中降浊
为原则的方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符合中医脾虚湿浊证病机特点的患者时,尤以改善恶心、
乏力等症状显著,降血肌酐效果明显。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该组
合物以苏叶黄连汤配合麸炒枳实、莪术、党参、黄芪、生地黄、肉苁蓉、杜仲、火麻仁、柏子仁、
当归、甘草等药物组成,以健脾益气、调中降浊为主,升降并用,攻补兼施,诸药合用,对降低
血肌酐、改善慢性肾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0006]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浊毒内蕴。从临床表现看,慢性肾衰竭多见恶心、呕吐,纳差,乏力,大便干结,怕冷,尿中见蛋白尿、血尿,毒素(血肌酐为观察指
标)水平高等表现,这些临床表现提示给我们脾胃升降失常实际上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机
制。
[0007] 生理上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脾胃为仓廪之官,在体为肉,开窍于口。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受纳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为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
百骸皆赖以养。脾又具有益气、统血、主肌肉四肢等重要生理功能。故古人合称脾胃为“后天
之本”。
[0008] 脾的功能主要为运化,胃的功能主要是受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
糟粕才得以下行。脾胃亦为人体气机运行的枢纽。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
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运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反之,胃失和降,
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
[0009] 慢性肾衰竭病人属中医“虚劳”范畴,先后天皆衰败是主因。脾不运则胃不纳,脾不升则胃不降,故临床表现常见恶心、呕吐。精微物质下流,见蛋白尿、血尿,毒素反而留存体
内,一是表明脾不统血而血中成分外流,二也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的另一个体现。
[0010]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脾和湿邪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生湿浊,湿邪多困脾。脾病的虚证和实证是相对的。脾虚失运,水湿潴留,多属本虚标实,无论虚实寒热诸证,均可出现
湿之兼证,因而治疗时应结合病情,参以燥湿、利湿、逐水、化湿之品,湿去则脾运自复。
[0011] 从精气血津液理论角度看,脾以运化功能为主,属动性,需要“气”这种物质状态多,所以临床上常见的是脾气虚和脾阳虚。慢性肾衰竭病人多表现怕冷、乏力,属脾阳不足
多见。
[0012]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
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
响,互为因果。脾病影响血分的少,慢性肾衰竭因为是久病,脏腑气血之间相互影响,会有血
瘀的病理机制出现。
[0013]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最终发现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当抓主要环节、主要矛盾,基于此发明人认为调整脾胃升降失常是关键。临床中脾虚湿浊证的患者较多,故应在辨证
施治的基础上重视治脾,脾气充足、健运,升清降浊之功得复,气血充足,气机运行通畅,则
有利于湿浊、瘀血、浊毒的祛除,血肌酐才能得降,上述为发明人提出的治疗机理,并将其应
用到具体治疗过程中:
[0014] 在上述治疗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药物作用机理,发明人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0016] 紫苏叶3‑9份,黄连6‑12份,麸炒枳实9‑15份,莪术9‑18份,党参15‑30份,黄芪25‑35份,生地黄15‑20份,肉苁蓉10‑15份,杜仲10‑15份,火麻仁10‑20份,柏子仁10‑15份,当归
9‑12份,甘草3‑6份;
[0017] 上述用量范围内可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用量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导致组方所围绕的病机主次发生变化。
[0018]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具体的用药机理如下:
[0019] 上述技术方案是从胡遵达教授原始方剂苏叶黄连汤加味中化裁而来,原方构成药物是紫苏叶、黄连、麸炒枳实、莪术、大黄,其中紫苏叶轻清,性上浮,助脾气上浮,黄连苦燥,
厚肠胃,降胃气,二药合用,一温一寒,一宣一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宣通调和,使升降恒
常,胃气自和。麸炒枳实降肠胃之气,大黄攻下通便,助黄连降胃气,莪术活血化瘀。
[0020] 发明人认为上述现有方剂中的大黄号称“将军”,荡涤肠中积滞,破气之力强,破气即伤气,久用脾胃之气必重伤,临床上也能见到大黄出现黑肠病的副作用,为了去除这种副
作用,发明人最终改良了上述基础方剂,去大黄,加火麻仁、柏子仁。
[0021] 上述基础方剂中降胃之力重,升脾药物少,而从本病机理上来看,脾虚是主要的,脾升则胃自降。因此发明人决定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充养后天之本,健脾气,脾旺复升发
之性,治本;而选用肉苁蓉、杜仲补肾阳,助参芪补脾阳,配清补之生地,取阴中求阳之意;除
此之外,选择用火麻仁、柏子仁润肠通便,给浊毒以通路,加强降浊作用;还综合利用莪术活
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调肝以健脾,甘草调和诸药,最终获得了上述最终的技术方案。
[0022] 针对每味药物更为具体的中西方药物机理如下:
[0023]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神农本草经》曰:“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辟恶气。”紫苏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如紫苏醛、紫苏甙、木樨草素等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抑制肾小球膜细
胞增殖等;
[0024]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珍珠囊药性赋》云“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止中部见血,六也。”小檗碱、黄连碱
等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研究显示黄连可以抗菌、抗炎,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
用。动物试验显示黄连碱能实现保护肾脏的作用通过降低CRF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TGF‑β1
及PAI‑1的表达下调。黄连煎剂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病变,降低肾小管上
皮细胞肿胀坏死的水平;紫苏叶黄连合用,一温一寒,一宣一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宣通
调和,使升降恒常,胃气自和;
[0025] 麸炒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中品收载,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麸炒可以缓和峻烈之性,增强散积消痞之力。枳实的主要有效成
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成分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实提取物能够抗氧化、抗
菌、镇痛,并能够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增加肾血流量;
[0026]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莪术味微苦……为化瘀血之要药。”莪术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多糖类、甾醇类、生物碱类等,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莪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肾组织纤维化、降血糖以及抗氧化等。莪术油可
通过降低TGF‑β的表达,阻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分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损害,
抗肾纤维化;
[0027]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本草从新》载其:“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甚为平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多糖可调节免疫反应,加强机体免
疫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党参水提物可以保护肾脏组织;
[0028]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本草汇言》谓之:“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之
云:“为其补气之功最优……名之曰耆也”。多糖、皂苷、黄酮类等是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其
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等能够保护足细胞,使肾病的发展进程延缓。黄芪甲苷能够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纤维化;
[0029]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和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黄所含化学成分有梓醇、多种氨基酸、甘露醇及菜油甾醇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环烯醚萜苷对
AGEs和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值具有抑制作用,其苷类、挥发油类等物质能够提升
机体免疫力,保护肾脏。生地的有效成分醇苷及其衍生物有弱的利尿作用;
[0030]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擅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本草经疏》云:“肉苁蓉,滋润补精血之要药……益肾肝补精血之效也。”李时珍曰:“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
容之号”,肉苁蓉活性成分有多糖和苷类等,张涛等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肉苁蓉多糖能通过增
加细胞因子释放和提高人单核细胞白细胞(THP‑1)的吞噬力,从而调节免疫功能;
[0031]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神农本草经》:“杜仲味辛平,主腰膝痛,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杜仲的水提液和乙醇提液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
能;据报道,杜仲叶提取物可加快毛细血管再生,改善促进局部微循环。其活性成分桃叶珊
瑚苷可以促进利尿,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中枢,加快尿酸的去除;
[0032]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擅润燥滑肠。《本草述》言“麻子仁,非血药而有化血之液,不益气而有行气之用”。近代药理研究显示,火麻仁具有抗炎作用;
[0033]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柏实,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耳目聪明。”《本草纲目》:“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
神。”柏子仁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萜类和多糖等,有肠推进作用;
[0034] 当归: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诸病虚冷者......宜用之”。当归含有多糖、黄酮类等有效成
分。当归多糖作用于造血系统,具有增强免疫和补血的功效。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能够降低
尿白蛋白含量,从而维护足细胞裂孔膜结构完整性,具有保护大鼠肾脏足细胞的功能;
[0035] 甘草:甘,平。归心、肺、胃和脾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研究表明,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酸多糖等,具有抗
炎、抗过敏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作用。
[0036] 更进一步的,发明人对上述的药物组分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最终获得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0037] 紫苏叶6份,黄连9份,麸炒枳实12份,莪术15份,党参18份,黄芪25份,生地黄18份,肉苁蓉12份,杜仲12份,火麻仁15份,柏子仁15份,当归12份,甘草6份。
[0038] 在上述药物组成的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如下:
[0039] 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之后加水至没过药面2‑3指为止,浸泡一小时,大火煮沸,之后文火煎熬40分钟,将药汁过滤出备用,向药渣内再次加水,至没过药渣面1‑2
指为止,大火煮沸,之后文火煎熬20分钟,将药汁滤出后与上次药汁合并即得。
[0040] 利用上述组方和制备方法获得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疗效是十分显著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与现在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
版)强推荐的中成药尿毒清颗粒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疗效,不仅降血肌酐、
尿素氮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在降低尿酸、改善贫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从理论到临床效果都有明显优势。
[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苏叶黄连汤为基础,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依据病证结合理论,获得了专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以健脾益气、调中降浊为主,升降并用,攻补
兼施,诸药合用,对降低血肌酐、改善慢性肾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0042] 具体实施情况
[0043]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下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
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0044] 实施例1
[004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物制得:
[0046] 紫苏叶6g,黄连9g,麸炒枳实12g,莪术15g,党参18g,黄芪25g,生地黄18g,肉苁蓉12g,杜仲12g,火麻仁15g,柏子仁15g,当归12g,甘草6g。
[0047]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48] (1)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混合均匀,加入1200ml冷水,浸泡1小时;
[0049] (2)将混合好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文火煎煮4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50]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550ml热水混合后进行煎煮,所述的热水是温度为80℃的纯净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煮20分钟后再次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51]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即得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煎液。
[0052] 实施例2
[005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物制得:
[0054] 紫苏叶3g,黄连6g,麸炒枳实9g,莪术9g,党参15g,黄芪25g,生地黄15g,肉苁蓉10g,杜仲10g,火麻仁10g,柏子仁10g,当归9g,甘草3g。
[0055]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56] (1)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混合均匀,加入900ml冷水,浸泡1小时;
[0057] (2)将混合好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文火煎煮4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58]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400ml热水混合后进行煎煮,所述的热水是温度为80℃的纯净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煮20分钟后再次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59]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即得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煎液。
[0060] 实施例3
[006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物制得:
[0062] 紫苏叶9g,黄连12g,麸炒枳实15g,莪术18g,党参30g,黄芪35g,生地黄20g,肉苁蓉15g,杜仲15g,火麻仁20g,柏子仁15g,当归12g,甘草6g。
[0063]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64] (1)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混合均匀,加入1500ml冷水,浸泡1小时;
[0065] (2)将混合好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文火煎煮4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66]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600ml热水混合后进行煎煮,所述的热水是温度为80℃的纯净水,大火煮沸,文火煎煮20分钟后再次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0067]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即得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煎液。
[0068] 实验例
[0069] 1.临床资料
[0070] 1.1研究对象来源及样本量:
[0071] 研究选取对象:2018年9月‑2020年12月山东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病人。2
样本量估算:根据公式N=2*[(α+β)×σ/δ] ,估算所需最小样本量为60例,本次实验例共纳
入60例患者。
[0072] 1.2诊断标准:
[0073] 1.2.1西医诊断标准:
[0074] 参照2012年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西医诊断标准。(1)出现肾脏损伤标志大于3个月;(2)或者eGFR<
2
60ml/(min·1.73m)大于3个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5年版)中对慢性
肾衰竭的定义:CRF仅代表CKD患者中GFR下降、有异常表现的那一部分患者。该指南所指的
2 2
CRF包括CKD的3期[GFR 30‑59mL/(min·1.73m)]、4期[GFR 15‑29mL/(min·1.73m)]和5期
2
[GFR<15mL/(min·1.73m)]的非透析患者。
[0075]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期诊断标准依照2012年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标准(见表1),本实验例选取CKD3‑5期的非透析患者。
[0076] 用CKD‑EPI2009Scr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0077] 女性:Scr≤62,eGFR=144×(Scr/62)‑0.329×(0.993)age;Scr>62,eGFR=144×‑1.209 age
(Scr/62) ×(0.993) ;
[0078] 男性:Scr≤80,eGFR=141×(Scr/80)‑0.411×(0.993)age;Scr>80,eGFR=141×‑1.209 age
(Scr/80) ×(0.993) ;
[0079] 表1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
[0080]
[0081]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0082] 参照“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见附录1)证候诊断标准,结合各项得分情况。
[0083] 附录1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
[0084] 姓名:性别:年龄:病程:
[0085] 尊敬的病友:
[0086] 您好!为了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您的病情,请将您近两周以来的一些主观感受如实填写。并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前划“√”。感谢您的配合,祝您早日康复!
[0087] 1.您近期有恶心的感觉吗?
[0088] ①根本没有 ②有,较轻 ③有,一般 ④比较严重 ⑤很严重
[0089] 2.您有饮食减少、不想吃饭的感觉吗?
[0090] ①根本没有 ②有,较轻 ③有,一般 ④比较严重 ⑤很严重
[0091] 3.您有上腹部或腹部胀满不适的感觉吗?
[0092] ①根本没有 ②有,较轻 ③有,一般 ④比较严重 ⑤很严重
[0093] 4.您有精神困倦、肢体懈怠乏力的感觉吗?
[0094] ①根本没有 ②有,较轻 ③有,一般 ④比较严重 ⑤很严重
[0095] 5.您有肢体沉重、活动不利的感觉吗?
[0096] ①根本没有 ②有,较轻 ③有,一般 ④比较严重 ⑤很严重
[0097] 以下内容由医生填写:(请划“√”)
[0098] 6.面色萎黄          ①无    ②有
[0099] 7.舌体胖,有齿痕     ①无    ②有
[0100] 8.舌色淡            ①无    ②有
[0101] 9.舌苔腻            ①无    ②有
[0102] 10.脉濡             ①无    ②有
[0103] 11.脉缓             ①无    ②有
[0104] 辨证结果:
[0105] 脾虚湿浊证:□是 □否
[0106] 调查员签名:
[0107] 调查日期:
[0108] 根据发明人前期临床综合调查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与慢性肾衰竭相关的各症状综合权重系数如下:(见表2)
[0109] 表2各症状综合权重系数
[0110]
[0111] 发明人通过前期临床综合调查中获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根据最佳界点理论,确定慢性肾衰竭中医脾虚湿浊证的诊断阈值为:194.5。
[0112] (1)脾虚湿浊证:以Y代表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证候积分:
[0113] Y=3食少纳呆+15倦怠乏力+8脘腹胀满+7恶心+11身体困重+7面色萎黄+14舌体胖有齿痕+11舌质淡+12苔腻+7脉濡+4脉缓(证候积分诊断阈值Y=194.5)
[0114] (症状条目的量化,以1‑5分别代表:“根本没有”计1分,“较轻”计2分,“一般”计3分,“比较严重”计4分,“很严重”计5分;舌脉条目的量化,采用二值化处理:“有”计3分,“无”
计1分)
[0115] (脾虚条目: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脘腹胀满;湿浊条目:恶心、身体困重;舌脉条目: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苔腻、脉濡、脉缓)
[0116] 证候确定:具脾虚指标(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脘腹胀满)和湿浊指标(恶心、身体困重)至少各一项,各指标积分和≥194.5,即可辨证为脾虚湿浊证。
[0117] (2)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轻、中、重度分级诊断标准:证候积分∈[234,256)者为轻度,证候积分∈[256,274.5)者为中度,证候积分∈[274.5,+∞)者为重度。
[0118] 1.3病例选择标准
[0119] 1.3.1纳入标准:
[0120] (1)符合慢性肾脏病3‑5期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3)中医辨证由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诊断为符合脾虚湿浊证。(4)依从性好,能够真实客
观填写调查问卷。(5)了解并同意参加本实验例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0121] 1.3.2排除标准:
[0122] (1)已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不能理解和配合完成调查者。(3)妊娠或哺乳期女性。(4)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者。(5)目前在使用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6)正在接受或近几个月内接受过其他临床试验研究患
者。
[0123] 1.3.3剔除和脱落标准:
[0124] (1)患者失访。(2)患者自行退出。(3)患者未遵从研究方案要求。(4)患者在研究过程出现不良反应事件。
[0125] 2.研究方法:
[0126] 2.1研究设计:
[0127] 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肾脏病3‑5期未透析患者中诊为脾虚湿浊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通过实施例1的
药物组合物治疗(应用实施例1的工艺和用量煎煮获得药液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
100ml)和尿毒清颗粒对比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慢
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变化、实验值指标变化及生存质量量表
(SF‑36)的评分变化。疗程结束后将全部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
理,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
[0128] 2.2治疗方法:
[0129] 常规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低脂饮食;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因素:控制蛋白尿,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感染;治疗并发
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防治肾性贫血、矿物质和骨异常等;避免过于劳累,禁止
使用肾毒性药物。
[0130] 分组治疗:
[0131] (1)试验组:
[0132] 应用实施例1的工艺和用量煎煮获得药液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100ml。
[0133] (2)对照组: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73256,5g/袋,开水冲服,4次/d(早中晚各1袋冲服,睡前2袋冲服。)
[0134] 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时间均为4周,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改善情况及记录其不良反应。
[0135] 2.3观察指标:
[0136] (1)慢性肾衰竭(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得分情况。
[0137] (2)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记录1次)
[0138] ①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
[0139] ②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
[0140] ③其他:血清钾(K)、血清钙(Ca)、血清磷(P)、24h尿蛋白定量(24UPQ)。
[0141] (3)生存质量量表(SF‑36)得分情况。(见附录2)
[0142] (4)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大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在治疗期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0143] 以上症状及指标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记录一次。
[0144] 附录2 SF‑36健康调查简表
[0145] 姓名:性别:年龄:病程:
[0146] 1、总体来讲,您的健康状况是:
[0147] ①非常好 ②很好 ③好 ④一般 ⑤差
[0148] 2、跟1年以前比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是:
[0149] ①比1年前好多了 ②比1年前好一些 ③跟1年前差不多 ④比1年前差一些⑤比1年前差多了
[0150]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和5)
[0151] 健康和日常活动
[0152] 3、以下这些问题都和日常活动有关。请您想一想,您的健康状况是否限制了这些活动?如果有限制,程度如何?(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
[0153] (1)重体力活动。如跑步举重、参加剧烈运动等:
[0154]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55] (2)适度的活动。如移动一张桌子、扫地、打太极拳、做简单体操等:
[0156]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57] (3)手提日用品。如买菜、购物等:
[0158]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59] (4)上几层楼梯:
[0160]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61] (5)上一层楼梯:
[0162]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63] (6)弯腰、屈膝、下蹲:
[0164]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65] (7)步行1500米以上的路程:
[0166]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67] (8)步行1000米的路程:
[0168]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69] (9)步行100米的路程:
[0170]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71] (10)自己洗澡、穿衣:
[0172] ①限制很大 ②有些限制 ③毫无限制
[0173] 4、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而出现以下这些问题?(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下同)
[0174] (1)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时间:
[0175] ①是 ②不是
[0176] (2)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
[0177] ①是 ②不是
[0178] (3)想要干的工作或活动种类受到限制:
[0179] ①是 ②不是
[0180] (4)完成工作或其他活动困难增多(比如需要额外的努力):
[0181] ①是 ②不是
[0182] 5、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情绪的原因(如压抑或忧虑)而出现以下这些问题?(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下同)
[0183] (1)减少了工作或活动时间:
[0184] ①是 ②不是
[0185] (2)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
[0186] ①是 ②不是
[0187] (3)干事情不如平时仔细:
[0188] ①是 ②不是
[0189] 6、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健康或情绪不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您与家人、朋友、邻居或集体的正常社会交往?(权重或得分依次为5,4,3,2,1)
[0190] ①完全没有影响 ②有一点影响 ③中等影响 ④影响很大 ⑤影响非常大7、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有身体疼痛吗?
[0191] ①完全没有疼痛 ②有一点疼痛 ③中等疼痛 ④严重疼痛 ⑤很严重疼痛
[0192]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5.4,4.2,3.1,2.2,1)
[0193] 8、在过去4个星期里,您的身体疼痛影响了您的工作和家务吗?
[0194] ①完全没有影响 ②有一点影响 ③中等影响 ④影响很大 ⑤影响非常大
[0195] (如果7无8无,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4.75,3.5,2.25,1.0;如果为7有8无,则为5,4,3,2,1)
[0196] 您的感觉
[0197] 9、以下这些问题是关于过去1个月里您自己的感觉,对每一条问题所说的事情,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0198] (1)您觉得生活充实:
[0199]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00]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01]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5,4,3,2,1)
[0202] (2)您是一个敏感的人:
[0203]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04]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05]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6)
[0206] (3)您的情绪非常不好,什么事都不能使您高兴起来:
[0207]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08]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09]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6)
[0210] (4)您的心理很平静:
[0211]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12]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13]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5,4,3,2,1)
[0214] (5)您做事精力充沛:
[0215]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16]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17]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5,4,3,2,1)
[0218] (6)您的情绪低落:
[0219]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20]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21]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6)
[0222] (7)您觉得筋疲力尽:
[0223]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24]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25]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6)
[0226] (8)您是个快乐的人:
[0227]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28]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29]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6,5,4,3,2,1)
[0230] (9)您感觉厌烦:
[0231]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32]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33]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6)
[0234] 10、不健康影响了您的社会活动(如走亲访友):
[0235] ①所有的时间 ②大部分时间 ③比较多时间 ④一部分时间
[0236] ⑤小部分时间 ⑥没有这种感觉
[0237]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
[0238] 总体健康情况
[0239] 11、请看下列每一条问题,哪一种答案最符合您的情况?
[0240] (1)我好象比别人容易生病:
[0241] ①绝对正确 ②大部分正确 ③不能肯定 ④大部分错误 ⑤绝对错误
[0242]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
[0243] (2)我跟周围人一样健康:
[0244] ①绝对正确 ②大部分正确 ③不能肯定 ④大部分错误 ⑤绝对错误
[0245]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5,4,3,2,1)
[0246] (3)我认为我的健康状况在变坏:
[0247] ①绝对正确 ②大部分正确 ③不能肯定 ④大部分错误 ⑤绝对错误
[0248]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1,2,3,4,5)
[0249] (4)我的健康状况非常好:
[0250] ①绝对正确 ②大部分正确 ③不能肯定 ④大部分错误 ⑤绝对错误
[0251] (权重或得分依次为5,4,3,2,1)
[0252] 2.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0253] (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慢性肾脏病(脾虚湿浊证)诊断量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变化。
[0254]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0255] 痊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
[0256] 显效:患者症状减轻较为明显,6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
[0257] 有效:患者症状有所减轻,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
[0258] 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0259] 注: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四周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0260] (2)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0261] 显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症状积分减少≥60%;②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20%;③血肌酐(Scr)降低≥20%。
[0262] 有效:①症状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但<60%;②Ccr增加≥10%;③Scr降低≥10%。
[0263] 稳定: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②Ccr无降低或增加<10%;③Scr无增加,或增加<10%。
[0264] 无效:①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②Ccr降低;③Scr增加。
[0265] 以上判定标准,均为①项必备,②③项具备其中1项,即可判定。
[0266] 2.5安全性评价标准:
[0267] 1级:安全,未出现不良反应。
[0268] 2级:比较安全,不良反应轻微,无需处理可继续用药。
[0269] 3级:有安全性问题,但不良反应不严重,处理后可继续用药。
[0270] 4级:有严重安全性问题,处理后不能继续用药。
[0271] 2.6数据统计处理:
[0272] 本实验例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数值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组间治疗
前、治疗后的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
2
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分类资料采用X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0.01<P<0.05则认为所检验的数据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1则认为差异非常显著。
[0273] 3.结果与分析
[0274] 3.1一般资料
[0275] 所有患者均来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有病例脱落。其中,试验组男性14例,
女性16例,年龄在36‑8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66.40±9.91)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20例,
年龄在40‑79周岁之间,平均年龄(60.60±11.94)岁;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P=0.292),年
龄(P=0.169),病程(P=0.37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3、4、5)
[0276] 表3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0277]
[0278] 表4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0279]
[0280] 表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0281]
[0282] 3.2实验室指标比较
[0283] 3.2.1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的比较(Scr、BUN、UA)
[0284]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cr、BUN、UA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Scr、BUN均降低(P<0.05),试验组UA降低(P<0.05),对照组UA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Scr、BUN、UA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具体见表6、7。
[0285] 表6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比较(Scr、BUN、UA)
[0286]
[0287] 注:治疗前两组Scr、BUN、UA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628、0.680、0.875。
[0288] 表7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比较(Scr、BUN、UA)
[0289]
[0290] 3.2.2治疗前后两组Hb、Alb比较
[0291]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Alb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Hb、Alb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b、Alb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
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b、Alb均高于对照组,Hb有统计学差异(P<0.05),Alb有显著统计
学差异(P<0.01)。具体见表8、9。
[0292] 表8治疗前两组Hb、Alb
[0293]
[0294] 注:治疗前两组Hb、Alb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622、0.344。
[0295] 表9治疗后两组Hb、Alb
[0296]
[0297]
[0298] 3.2.3治疗前后两组K、Ca、P比较
[0299] 治疗前,两组患者K、Ca、P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Ca均升高、P均降低(P<0.05),试验组K降低(P<0.05),对照组K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0、11。
[0300] 表10治疗前两组K、Ca、P
[0301]
[0302] 注:治疗前两组K、Ca、P组间比较P值分别为0.071、0.900、0.322。
[0303] 表11治疗后两组K、Ca、P
[0304]
[0305] 3.2.4治疗前后两组24UPQ比较
[0306] 治疗前,两组患者24UPQ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24UPQ降低(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
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2、13。
[0307] 表12治疗前两组24UPQ
[0308]
[0309] 表13治疗后两组24UPQ
[0310]
[0311] 3.3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的比较
[0312] 表14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0313]
[0314]
[031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P<0.01。
[0316] 3.4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0317] 表1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0318]
[031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0320]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达到86.67%,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为46.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见表15)。
[0321] 3.5两组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调查简表积分
[0322] 表16两组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
[0323]
[0324]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P<0.01。
[0325]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
(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七个维度方面疗效显著(P<0.01),精力(VT)维度较治
疗前有明显疗效(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如表16所示。
[0326] 3.6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
[0327] 表17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0328]
[032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0330]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6.6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见表17)。
[0331] 3.7安全性评价
[0332]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适症状,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故两药安全性均较好,安全性评价为1级。
[0333] 具体病例
[0334] 1.李某,男,25岁,山东聊城人,2020年1月因“乏力7年余”于我院门诊就诊,时症见:乏力,身体困重,恶心,脘腹胀满,无呕吐,腰酸,纳一般,眠可,大便日1行,质黏,排便不
爽,舌淡红有齿痕,苔白,脉濡。查血肌酐161.0μmol/L,尿素氮8.40mmol/L,尿酸538.0μmol/
L。给予实施例1获得的药物,每日1剂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100ml;服用4周后复查血
肌酐107.2μmol/L,尿素氮6.80mmol/L,尿酸433.0μmol/L。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为233分,生
存质量评分108分,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评分为172分,生存质量评分为119分。
[0335] 2.刘某,女,44岁,山东聊城人,2021年1月因“查体发现血肌酐升高3月”于我院门诊就诊,时症见:全身乏力,腰酸怕冷,久坐时明显,无恶心,纳可,眠差多梦,大便日1行,舌
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查血肌酐253.4μmol/L,尿素氮12.29mmol/L,二氧化碳
17.9mmol/L。给予实施例1获得的药物,每日1剂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100ml;服用2
周后复查血肌酐180.9μmol/L,尿素氮9.93mmol/L,二氧化碳18.3mmol/L;服用4周后复查血
肌酐159.0μmol/L,尿素氮9.93mmol/L,二氧化碳18.1mmol/L。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为265
分,生存质量评分103.8分,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评分为182分,生存质量评分为123分。
[0336] 可见,本发明所获得的专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组合物,以健脾益气、调中降浊为主,升降并用,攻补兼施,诸药合用,对降低血肌酐、改善慢性肾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