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72805.8

文献号 : CN1133209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军曾玮游志峰吴新生

申请人 : 北京巴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属于机场运输设备领域。输送系统包括姿态调整装置、输送装置和翻转装置。姿态调整装置用于承接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并调整目标件的姿态。输送装置设置于姿态调整装置的下游,输送装置用于将经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移送至翻转装置。翻转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下游,翻转装置用于翻转目标件,以将目标件翻转至竖直状态。采用这种输送系统在机场对行李箱进行输送时便于对行李箱进行自动化分拣和运输,提高了机场行李箱的处理效率,且能够降低行李箱损坏和丢失的风险。此外,通过输送系统将行李箱输送至机场转盘上后呈现竖直状态,便于乘客寻找和提取,从而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有利于机场的长期发展。

权利要求 :

1.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姿态调整装置、输送装置和翻转装置;

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用于承接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并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的下游,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经所述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翻转装置;

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游,所述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所述目标件,以将所述目标件翻转至竖直状态;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第四传送带和防倾覆组件;

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游,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承接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目标件并翻转所述目标件,所述翻转机构还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

所述第四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下游,所述第四传送带用于转移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

所述防倾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传送带靠近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所述防倾覆组件用于在所述翻转机构将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时阻止所述目标件倾倒;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翻转件、第一驱动件和移送组件;

所述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翻转件用于承接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目标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以将所述目标件翻转至所述竖直状态;

所述移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转件上,所述移送组件用于推动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姿态调整装置上,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件的姿态信号,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姿态信号并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调整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带;

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移送至所述调整机构;

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经所述调整机构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

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将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输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机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

所述旋转组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相对所述机架升降;

所述旋转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传送带输送的所述目标件,并带动所述目标件转动,以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执行机构和挡板机构;

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翻转装置;

所述执行机构和所述挡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三传送带将所述目标件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推动所述目标件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抵靠于所述挡板机构,以调整所述目标件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用于获取目标件到达所述预设位置的到位信号;

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响应于所述到位信号并停止运行;

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响应于所述到位信号并推动所述目标件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具有供所述目标件抵靠的多个滚筒;

多个所述滚筒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翻转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所述翻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板体用于承接所述目标件,且供所述目标件滑动至所述第二板体;

当所述翻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板体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搭接于所述第四传送带;

所述移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说明书 :

一种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机场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技术有着飞跃性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出行选择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从而导致行李箱的托运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对于行李箱的托运、分拣以及转运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行李箱在机场的处理效率较低,以造成处理时间较长,且极容易出现消费者的行李箱损坏和丢失的现象,进而常常导致消费者的满意度较低,不利于机场的长远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以改善现有的机场在行李箱处理中效率较低且行李箱容易出现损坏和丢失的问题。
[0004]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姿态调整装置、输送装置和翻转装置;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用于承接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并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的下游,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经所述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游,所述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所述目标件,以将所述目标件翻转至竖直状态。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系统设置有姿态调整装置、输送装置和翻转装置,通过姿态调整装置承接单件分离设备分离的目标件后对目标件进行姿态调整,以使目标件呈统一姿态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翻转装置,从而便于翻转装置对目标件进行翻转,以将目标件翻转至竖直状态。采用这种输送系统在机场对行李箱进行输送时便于对行李箱进行自动化分拣和运输,提高了机场行李箱的处理效率,且能够降低行李箱损坏和丢失的风险。此外,通过输送系统将行李箱输送至机场转盘上后呈现竖直状态,便于乘客寻找和提取,从而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有利于机场的长期发展。
[0006]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姿态调整装置上,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件的姿态信号,所述姿态调整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姿态信号并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姿态调整装置上设置识别模块能够对输送至姿态调整装置上的目标件的姿态进行识别,从而获取目标件的姿态信号,以使姿态调整装置能够根据该姿态信号对目标件进行调整,采用这种结构的输送系统一方面实现了姿态调整装置对目标件的自动化调整,无需人工进行干涉,节省了人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姿态调整装置对目标件进行调整的准确度,以提高姿态调整精度。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调整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移送至所述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经所述调整机构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将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输送装置。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整机构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与单件分离设备和输送装置相连,以通过第一传送带能够将单件分离设备分离后的目标件移送至调整机构上,然后通过转移机构能够将经调整机构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转移至第二传送带上,以使第二传送带能够将姿态调整后的目标件移送至输送装置上,从而实现目标件的姿态调整和转移。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机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相对所述机架升降;所述旋转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传送带输送的所述目标件,并带动所述目标件转动,以调整所述目标件的姿态。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整机构设置有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能够承接第一传送带输送的目标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旋转组件相对机架升起后,旋转组件能够带动目标件转动,从而实现对目标件的姿态的调整,然后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旋转组件相对机架下降,以使转移机构能够将位于旋转组件上的目标件转移至第二传送带上,这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控制和实现。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执行机构和挡板机构;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所述目标件移送至所述翻转装置;所述执行机构和所述挡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三传送带将所述目标件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推动所述目标件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抵靠于所述挡板机构,以调整所述目标件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与姿态调整装置和翻转装置相连,以实现将经姿态调整装置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移送至翻转装置进行翻转,且第三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执行机构和挡板机构,当目标件通过第三传送带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执行机构能够推动目标件沿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使目标件抵靠在挡板机构上,从而使得每个目标件向一侧对齐且均从同一个位置移送至翻转机构,实现了目标件的位置调整,以便于翻转装置对目标件进行承接和翻转。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获取目标件到达所述预设位置的到位信号;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响应于所述到位信号并停止运行;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响应于所述到位信号并推动所述目标件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
[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机构能够获取目标件在第三传送带上到达预设位置的到位信号,以使第三传送带和执行机构能够响应于该到位信号后对目标件进行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目标件的位置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高目标件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的准确度,降低人工干涉带来的风险。
[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机构具有供所述目标件抵靠的多个滚筒;多个所述滚筒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布。
[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挡板机构上设置供目标件抵靠的多个滚筒,以减小目标件与挡板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减少挡板机构对目标件的磨损。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第四传送带和防倾覆组件;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游,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承接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目标件并翻转所述目标件,所述翻转机构还用于将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所述第四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的下游,所述第四传送带用于转移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所述防倾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传送带靠近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所述防倾覆组件用于在所述翻转机构将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时阻止所述目标件倾倒。
[00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翻转装置设置有第四传送带,通过翻转机构将目标件进行翻转后,还能够通过翻转机构将翻转后的目标件转移至第四传送带上,采用这种输送系统在机场对行李箱进行输送时通过第四传送带能够将翻转后的行李箱转移至机场的转盘处,以便于乘客认取。此外,第四传送带靠近翻转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防倾覆组件,从而能够降低目标件在转移到第四传送带上时出现倾倒的风险。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翻转件、第一驱动件和移送组件;所述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翻转件用于承接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所述目标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以将所述目标件翻转至所述竖直状态;所述移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转件上,所述移送组件用于推动翻转后的所述目标件转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
[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翻转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上,且翻转件能够承接输送装置输送的目标件,从而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翻转件相对基座转动能够实现对目标件的翻转,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此外,翻转件上设置有移送组件,以便于在翻转件对目标件进行翻转后通过移送组件将目标件转移至第四传送带上。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件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翻转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翻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板体用于承接所述目标件,且供所述目标件滑动至所述第二板体;当所述翻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板体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搭接于所述第四传送带;所述移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翻转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使翻转件呈L型结构,当翻转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体用于承接目标件并供目标件滑动,第二板体用于承接从第一板体滑下的目标件,也就是说,翻转件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板体从倾斜状态切换至竖直状态,第二板体从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在承接目标件后配合将目标件翻转至竖直状态,采用这种结构的翻转件一方面能够缩短目标件的翻转路程,节省翻转时间,且能够消除目标件的异性特征,适应范围较广,另一方面便于移送组件将目标件从第二板体上转移至第四传送带上。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系统的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2所示的姿态调整装置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所示的输送系统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图4所示的输送装置的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图1所示的输送系统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图6所示的翻转装置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标:100‑输送系统;10‑姿态调整装置;11‑第一传送带;12‑调整机构;121‑机架;122‑升降组件;1221‑升降台;1222‑第二驱动件;123‑旋转组件;1231‑旋转台;1232‑第三驱动件;13‑转移机构;131‑第一推板;132‑第四驱动件;14‑第二传送带;20‑输送装置;21‑第三传送带;22‑执行机构;221‑第一安装箱;222‑第二推板;223‑第五驱动件;224‑导向杆;
225‑滑轮;23‑挡板机构;231‑滚筒;24‑检测机构;30‑翻转装置;31‑翻转机构;311‑基座;
312‑翻转件;3121‑第一板体;3122‑第二板体;3123‑缓冲垫;313‑第一驱动件;314‑移送组件;3141‑第二安装箱;3142‑第三推板;32‑第四传送带;33‑防倾覆组件;331‑安装架;332‑挡刷;40‑目标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7]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 实施例
[00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行李箱在机场的处理效率较低,以造成处理时间较长,且极容易出现消费者的行李箱损坏和丢失的现象,进而常常导致消费者的满意度较低,不利于机场的长远发展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输送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0040] 如图1所示,输送系统100包括姿态调整装置10、输送装置20和翻转装置30。姿态调整装置10用于承接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40并调整目标件40的姿态。输送装置20设置于姿态调整装置10的下游,输送装置20用于将经姿态调整装置10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翻转装置30。翻转装置30设置于输送装置20的下游,翻转装置30用于翻转目标件40,以将目标件40翻转至竖直状态。单件分离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1] 输送系统100设置有姿态调整装置10、输送装置20和翻转装置30,通过姿态调整装置10承接单件分离设备分离的目标件40后对目标件40进行姿态调整,以使目标件40呈统一姿态通过输送装置20输送至翻转装置30,从而便于翻转装置30对目标件40进行翻转,以将目标件40翻转至竖直状态。采用这种输送系统100在机场对行李箱进行输送时便于对行李箱进行自动化分拣和运输,提高了机场行李箱的处理效率,且能够降低行李箱损坏和丢失的风险。此外,通过输送系统100将行李箱输送至机场转盘上后呈现竖直状态,便于乘客寻找和提取,从而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有利于机场的长期发展。
[0042] 其中,输送系统100还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设置于姿态调整装置10上,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件40的姿态信号,姿态调整装置10用于响应于姿态信号并调整目标件40的姿态。通过在姿态调整装置10上设置识别模块能够对输送至姿态调整装置10上的目标件40的姿态进行识别,从而获取目标件40的姿态信号,以使姿态调整装置10能够根据该姿态信号对目标件40进行调整,采用这种结构的输送系统100一方面实现了姿态调整装置10对目标件40的自动化调整,无需人工进行干涉,节省了人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姿态调整装置10对目标件40进行调整的准确度,以提高姿态调整精度。
[0043] 示例性的,识别模块可以是安装在姿态调整装置10上的CCD相机、单目相机、多目相机或红外线传感器等中的一种。
[0044] 进一步地,输送系统100还包括控制模块,且姿态调整装置10、输送装置20和翻转装置30上均设置有多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能够获取行李箱的信息和状态,从而使得控制模块通过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能够控制姿态调整装置10、输送装置20和翻转装置30进行协同作业,以完成对行李箱的自动化输送和翻转。
[0045]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姿态调整装置10包括第一传送带11、调整机构12、转移机构13和第二传送带14。第一传送带11用于将单件分离设备输送的目标件40移送至调整机构12。调整机构12用于调整目标件40的姿态。转移机构13用于将经调整机构12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二传送带14。第二传送带14用于将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输送装置20。
[0046] 调整机构12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4与单件分离设备和输送装置20相连,以通过第一传送带11能够将单件分离设备分离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调整机构12上,然后通过转移机构13能够将经调整机构12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二传送带14上,以使第二传送带14能够将姿态调整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输送装置20上,从而实现目标件40的姿态调整和转移。
[0047] 示例性的,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4均为皮带输送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4也可以为滚辊输送带或板链输送带等。
[0048]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调整机构12包括机架121、升降组件122和旋转组件123。旋转组件123通过升降组件122连接于机架121,升降组件122用于驱动旋转组件123相对机架121升降。旋转组件123用于承接第一传送带11输送的目标件40,并带动目标件40转动,以调整目标件40的姿态。旋转组件123能够承接第一传送带11输送的目标件40,通过升降组件122驱动旋转组件123相对机架121升起后,旋转组件123能够带动目标件40转动,从而实现对目标件40的姿态的调整,然后通过升降组件122带动旋转组件123相对机架121下降,以使转移机构13能够将位于旋转组件123上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二传送带14上,这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控制和实现。
[0049] 其中,升降组件122包括升降台1221和多个第二驱动件1222,升降台122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121,旋转组件123安装于升降台1221上,第二驱动件1222安装于机架121上,多个第二驱动件1222用于配合驱动升降台1221升降。
[0050] 示例性的,升降台1221为圆盘状结构,多个第二驱动件1222周向间隔布置于升降台1221,第二驱动件122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机架121上,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于升降台1221,以带动升降台1221进行升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222也可以为气缸、电动推杆等。
[0051]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123包括旋转台1231和第三驱动件1232,旋转台1231可转动地设置于升降台1221上,旋转台1231用于承接目标件40,第三驱动件1232用于驱动旋转台1231相对升降台1221转动,以调整目标件40的姿态。
[0052] 示例性的,第三驱动件1232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安装于升降台1221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连接于旋转台1231,以带动旋转台1231相对升降台1221转动。当然第三驱动件123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1232也可以为液压马达等。
[0053] 可选地,如图2所示,转移机构13包括第一推板131和第四驱动件132。第一推板131沿第二传送带14的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121,第四驱动件132用于驱动第一推板131相对机架121移动,以将位于旋转台1231上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二传送带14。
[0054] 其中,第四驱动件13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132为多个,示例性的,第四驱动件132为两个,两个第四驱动件132沿第一推板13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机架121上,两个第四驱动件132用于配合驱动第一推板131沿第二传动带的输送方向移动。
[0055] 示例性的,第四驱动件132为电动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132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等。
[0056]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输送装置20包括第三传送带21、执行机构22和挡板机构23。第三传送带21用于将姿态调整装置10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翻转装置30。执行机构22和挡板机构23分别设置于第三传送带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执行机构22用于在第三传送带21将目标件40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推动目标件40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抵靠于挡板机构23,以调整目标件40在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0057] 第三传送带21的两端分别与姿态调整装置10和翻转装置30相连,以实现将经姿态调整装置10调整姿态后的目标件40移送至翻转装置30进行翻转,且第三传送带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执行机构22和挡板机构23,当目标件40通过第三传送带21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执行机构22能够推动目标件40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使目标件40抵靠在挡板机构23上,从而使得每个目标件40向一侧对齐且均从同一个位置移送至翻转机构31,实现了目标件40的位置调整,以便于翻转装置30对目标件40进行承接和翻转。
[0058] 示例性的,第三传送带21为皮带输送带,挡板机构23和执行机构22分别安装于皮带输送带两侧的固定架上。
[0059] 其中,挡板机构23具有供目标件40抵靠的多个滚筒231。多个滚筒231沿第三传送带21的输送方向排布。通过在挡板机构23上设置供目标件40抵靠的多个滚筒231,以减小目标件40与挡板机构2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减少挡板机构23对目标件40的磨损。
[0060]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执行机构22包括第一安装箱221、第二推板222和第五驱动件223,第一安装箱221固定于第三传送带21的固定架上,第一安装箱221具有第一开口,第二推板222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箱221的第一开口处,第五驱动件223设置于第一安装箱221内,第五驱动件223用于驱动第二推板222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移动,以推动目标件40抵靠于挡板机构23。
[0061] 其中,第二推板222上设置有导向杆224,第一安装箱221的内顶壁上设置有滑轮225,滑轮225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箱221的内顶壁,滑轮225与第一安装箱221的内顶壁之间形成供导向杆224插入的导向通道,导向杆224可移动地插设于该导向通道内,以实现第二推板222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箱221。采用这种结构的第二推板222一方面通过导向杆224起到了导向和定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滑轮225实现导向杆224可移动地插设于导向通道内,以减少导向杆224的磨损。
[0062] 示例性的,第五驱动件223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于第一安装箱221内,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推板222,以驱动第二推板222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移动。可选地,第五驱动件223为两个,两个第五驱动件223沿第二推板22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第一安装箱221内,两个第五驱动件223用于配合驱动第二推板222移动,以增加执行机构22的稳定性。
[0063] 可选地,如图4所示,输送装置20还包括检测机构24。检测机构24用于获取目标件40到达预设位置的到位信号。第三传送带21用于响应于到位信号并停止运行。执行机构22用于响应于到位信号并推动目标件40沿第三传送带21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检测机构24能够获取目标件40在第三传送带21上到达预设位置的到位信号,以使第三传送带21和执行机构22能够响应于该到位信号后对目标件40进行位置调整,当目标件40的位置调整结束后,第三传送带21继续带动目标件40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目标件40的位置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提高目标件40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的准确度,降低人工干涉带来的风险。
[0064] 示例性的,检测机构24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或工业相机等。
[0065]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翻转装置30包括翻转机构31、第四传送带32和防倾覆组件33。翻转机构31设置于输送装置20的下游,翻转机构31用于承接输送装置20输送的目标件40并翻转目标件40,翻转机构31还用于将翻转后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第四传送带32设置于翻转机构31的下游,第四传送带32用于转移翻转后的目标件40。防倾覆组件33设置于第四传送带32靠近翻转机构31的一端,防倾覆组件33用于在翻转机构31将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时阻止目标件40倾倒。
[0066] 翻转装置30设置有第四传送带32,通过翻转机构31将目标件40进行翻转后,还能够通过翻转机构31将翻转后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采用这种输送系统100在机场对行李箱进行输送时通过第四传送带32能够将翻转后的行李箱转移至机场的转盘处,以便于乘客认取。此外,第四传送带32靠近翻转机构31的一端还设置有防倾覆组件33,从而能够降低目标件40在转移到第四传送带32上时出现倾倒的风险。
[0067] 示例性的,第四传送带32为皮带输送带。
[0068] 进一步地,结合图6和图7所示,翻转机构31包括基座311、翻转件312、第一驱动件313和移送组件314。翻转件312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311,翻转件312用于承接输送装置20输送的目标件40,第一驱动件313用于驱动翻转件312相对基座311转动,以将目标件40翻转至竖直状态。移送组件314设置于翻转件312上,移送组件314用于推动翻转后的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通过将翻转件312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311上,且翻转件312能够承接输送装置20输送的目标件40,从而通过第一驱动件313驱动翻转件312相对基座311转动能够实现对目标件40的翻转,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此外,翻转件312上设置有移送组件314,以便于在翻转件312对目标件40进行翻转后通过移送组件314将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
[0069] 其中,翻转件312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的第一板体3121和第二板体3122。翻转件31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驱动件313用于驱动翻转件3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翻转件31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体3121用于承接目标件40,且供目标件40滑动至第二板体3122。当翻转件31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板体3121呈竖直状态,且第二板体3122远离第一板体3121的一端搭接于第四传送带32。移送组件314设置于第一板体3121上。
[0070] 翻转件312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3121和第二板体3122,以使翻转件312呈L型结构,当翻转件31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体3121用于承接目标件40并供目标件40滑动,第二板体3122用于承接从第一板体3121滑下的目标件40,也就是说,翻转件312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板体3121从倾斜状态切换至竖直状态,第二板体3122从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在承接目标件40后配合将目标件40翻转至竖直状态,采用这种结构的翻转件312一方面能够缩短目标件40的翻转路程,节省翻转时间,且能够消除目标件40的异性特征,适应范围较广,另一方面便于移送组件314将目标件40从第二板体3122上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
[0071] 优选地,当翻转件31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体3121与基座311呈45度夹角布置。
[0072] 可选地,基座311呈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板体3121靠近第二板体3122的一端铰接于基座311上,以实现翻转件312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311。示例性的,第一驱动件313包括双联推杆电机、双联推杆动力轴和双联电动推杆,双联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基座311和第一板体3121远离第二板体3122的一端,双联推杆电机通过双联推杆动力轴与双联电动推杆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板体3121相对基座311转动,从而实现翻转件3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第一驱动件313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一板体3121且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翻转件312的转动轴线重合,以驱动翻转件312相对基座311转动。
[0073] 可选地,第二板体3122上还可以设置有供目标件40抵靠的缓冲垫3123,以降低目标件40从第一板体3121滑落至第二板体3122上时出现损坏的风险。
[0074] 示例性的,缓冲垫3123为橡胶垫。
[0075] 本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6和图7所示,移送组件314设置于第一板体3121上,移送组件314包括第二安装箱3141、第三推板3142和第六驱动件。第一板体3121上开设有推板口,第二安装箱3141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安装箱3141安装于第一板体3121远离第二板体3122的一侧且第一板体3121的推板口与第二安装箱3141的第二开口连通,第三推板3142沿第二板体3122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箱3141的第二开口处,第六驱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箱3141内,第六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三推板3142移动,以将翻转后的目标件40推动至第四传送带32上。
[0076] 示例性的,第六驱动件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于第二安装箱3141内,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口伸出于第二安装箱3141且穿过推板口后连接于第三推板3142,以驱动第三推板3142沿第二板体3122的延伸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六驱动件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等。
[0077] 可选地,防倾覆组件33包括安装架331和挡刷332。安装架331安装于第四传送带32靠近翻转机构31的一端。挡刷332设置于安装架331上,挡刷332用于在移送组件314将目标件40转移至第四传送带32上时供目标件40抵靠,以阻止目标件40倾倒。挡刷332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78] 示例性的,安装架331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挡刷332。
[0079]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