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20328.3

文献号 : CN1133317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秦永平郑天宇易梅芳魏淑娟

申请人 : 北京美神煦氰美啦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包括装置外壳和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外壳底端一体化设置有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外壳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顶端安装有瓶口固定夹,所述瓶口固定夹内部限位安装有液体储存瓶,所述液体储存瓶下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在循环组件内部。本发明通过动力组件从而实现对传动主轴的变速传动,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密封盖罩内部压力不均的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限解决了因内部压力不能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内部液体容易喷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 :

1.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包括装置外壳(1)和装置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底端一体化设置有装置底座(7),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组件(8),所述循环组件(8)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杆(3),所述固定支杆(3)顶端安装有瓶口固定夹(2),所述瓶口固定夹(2)内部限位安装有液体储存瓶(4),所述液体储存瓶(4)下端通过单向阀(5)连接在循环组件(8)内部,所述单向阀(5)底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0),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中空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9),所述动力组件(9)一端连接安装循环组件(8),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内部通过线缆信号连接有马达(905);

循环组件(8)包括有循环组件外壳(801),所述循环组件外壳(801)一体化安装在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上端,所述循环组件外壳(801)内部中心一体化设置有分离挡板(811),分离挡板(811)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三单向阀门(810),所述装置外壳(1)且位于循环组件外壳(80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压力注射管(804),每个所述压力注射管(804)内部活动安装有注射管顶柱(805),所述注射管顶柱(805)一端且在装置外壳(1)内部通过连接转杆(912)连接有动力组件(9);

动力组件(9)包括有电池安装槽(901)、动力组件外壳(910)、第二安装轴(919),所述电池安装槽(901)设有两个且分别开设在装置底座(7)底端,每个所述电池安装槽(901)内壁两端一体化安装有电源传输片(903),所述第二安装轴(919)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915),所述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且位于第二安装轴(919)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轴(917),所述第一安装轴(917)轴身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916),所述第三齿轮(916)和第二齿轮(915)进行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916)一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齿轮(914),所述第一齿轮(914)上侧和第五齿轮(921)进行啮合传动,所述第五齿轮(921)通过传动主轴(913)转动安装在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顶端,所述传动主轴(913)两端贯穿动力组件外壳(910)分别安装有偏心片(911),每个所述偏心片(911)外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连接转杆(912),两个所述连接转杆(912)位置对立,每个所述连接转杆(91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射管顶柱(805);

所述分离挡板(8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所述第二循环槽(809)内部连接有雾化喷头(10),所述循环组件外壳(801)远离装置外壳(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罩(803),所述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靠近密封盖罩(803)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喷水槽口(802);所述喷水槽口(802)分别贯穿设置在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内部,位于第一循环槽(806)所述喷水槽口(802)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807),位于第二循环槽(809)所述喷水槽口(802)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8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电源传输片(903)内部安装有电池(902),每个所述电池(902)通过电源传输片(903)传输至电源连接线(906)并和马达(905)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底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收缩杆(908),所述弹簧收缩杆(908)内侧均固定安装有马达定位夹(907),每个所述马达定位夹(907)之间限位固定有马达(905),所述马达(905)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9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905)通过若干固定螺栓(904)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外壳(910),所述动力组件外壳(910)两侧通过外壳固定架(909)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内部上端,所述传动转盘(920)设置在动力组件外壳(910)内部,所述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轴(919),所述第二安装轴(919)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918),所述第四齿轮(918)和传动转盘(920)进行啮合传动。

说明书 :

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容行业也随之重视,在美容行业需要使用不同仪器来辅助人员操作,其中需要面部清洗设备来辅助人员进行面部清理。
[0003] 但是,上述清洗设备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面部清洗设备在进行清洗时不够便捷,从而导致无法在不同地方进行清洗,并且现有清洗设备在清洗时其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清洗后的效果不佳需要额外时间进行二次清洗,还有在进行负压清洗时其内部不够稳定,从而导致其内部在进行清洗时发生液体溢出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使用体验随之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解决了负压清洗时其内部不够稳定的问题、清洗时不够便捷的问题和清洗时其效率不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 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包括装置外壳和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外壳底端一体化设置有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外壳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顶端安装有瓶口固定夹,所述瓶口固定夹内部限位安装有液体储存瓶,所述液体储存瓶下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在循环组件内部,所述单向阀底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中空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一端连接安装循环组件,所述装置外壳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部通过线缆信号连接有马达。
[0009] 作为优选,循环组件包括有循环组件外壳、喷水槽口、密封盖罩、压力注射管、注射管顶柱、第一循环槽、第一单向阀门、第二单向阀门、第二循环槽、第三单向阀门、分离挡板,所述循环组件外壳一体化安装在装置外壳一侧表面上端,所述循环组件外壳内部中心一体化设置有分离挡板,分离挡板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三单向阀门。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挡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槽和第二循环槽,所述第二循环槽内部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循环组件外壳远离装置外壳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罩,所述第一循环槽和第二循环槽靠近密封盖罩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喷水槽口。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槽口分别贯穿设置在第一循环槽和第二循环槽内部,位于第一循环槽所述喷水槽口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位于第二循环槽所述喷水槽口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外壳且位于循环组件外壳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压力注射管,每个所述压力注射管内部活动安装有注射管顶柱,所述注射管顶柱一端且在装置外壳内部通过连接转杆连接有动力组件。
[0013] 作为优选,动力组件包括有电池安装槽、电池、电源传输片、固定螺栓、马达、电源连接线、马达定位夹、弹簧收缩杆、外壳固定架、动力组件外壳、偏心片、连接转杆、传动主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安装轴、第四齿轮、第二安装轴、传动转盘、第五齿轮,所述电池安装槽设有两个且分别开设在装置底座底端,每个所述电池安装槽内壁两端一体化安装有电源传输片。
[0014] 作为优选,每两个所述电源传输片内部安装有电池,每个所述电池通过电源传输片传输至电源连接线并和马达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底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收缩杆,所述弹簧收缩杆内侧均固定安装有马达定位夹,每个所述马达定位夹之间限位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
[0015]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外壳,所述动力组件外壳两侧通过外壳固定架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内部上端,所述传动转盘设置在动力组件外壳内部,所述动力组件外壳内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传动转盘进行啮合传动。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轴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动力组件外壳内壁且位于第二安装轴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轴身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一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侧和第五齿轮进行啮合传动。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齿轮通过传动主轴转动安装在动力组件外壳内壁顶端,所述传动主轴两端贯穿动力组件外壳分别安装有偏心片,每个所述偏心片外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连接转杆,两个所述连接转杆位置对立,每个所述连接转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射管顶柱。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组件从而可以实现和动力组件的配合联动,并且通过循环组件实现对内部通过液体储存瓶内部的液体传输至雾化喷头并且转移至第二循环槽内部,之后通过连接转杆的活动带动注射管顶柱对内部空气和水分进行转移,首先在第二循环槽内部随后通过第二单向阀门对外喷出,并且再利用连接转杆的活动使得第一单向阀门对密封盖罩内部的水分进行回收,并传递至第一循环槽中之后利用第三单向阀门传递至第二循环槽完成一次循环,从而实现密封盖罩内部压力的平衡,从而确保本发明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因内部环境压力不均导致使用时发生影响;
[0020] 2通过动力组件从而可以进行动力的传输并且通过马达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并且第四齿轮和传动转盘进行啮合传动,还通过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安装在第二安装轴实现同步转动,随后依次通过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啮合传动,第一齿轮上侧和第五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对传动主轴的变速传动,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密封盖罩内部压力不均的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限解决了因内部压力不能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内部液体容易喷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2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2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2中D‑D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动力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动力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8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图8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装置外壳;2、瓶口固定夹;3、固定支杆;4、液体储存瓶;5、单向阀;6、控制面板;7、装置底座;8、循环组件;801、循环组件外壳;802、喷水槽口;803、密封盖罩;804、压力注射管;805、注射管顶柱;806、第一循环槽;807、第一单向阀门;808、第二单向阀门;809、第二循环槽;810、第三单向阀门;811、分离挡板;9、动力组件;901、电池安装槽;902、电池;903、电源传输片;904、固定螺栓;905、马达;906、电源连接线;907、马达定位夹;908、弹簧收缩杆;909、外壳固定架;910、动力组件外壳;911、偏心片;912、连接转杆;913、传动主轴;
914、第一齿轮;915、第二齿轮;916、第三齿轮;917、第一安装轴;918、第四齿轮;919、第二安装轴;920、传动转盘;921、第五齿轮;10、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实施例
[0034] 如图1‑10所示,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包括装置外壳1和装置底座7,装置外壳1底端一体化设置有装置底座7,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组件8,循环组件8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杆3,固定支杆3顶端安装有瓶口固定夹2,瓶口固定夹2内部限位安装有液体储存瓶4,液体储存瓶4下端通过单向阀5连接在循环组件8内部,单向阀5底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0,装置外壳1内部中空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9,动力组件9一端连接安装循环组件8,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内部通过线缆信号连接有马达905。
[003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组件8从而可以实现和动力组件9的配合联动,并且通过循环组件8实现对内部通过液体储存瓶4内部的液体传输至雾化喷头10并且转移至第二循环槽809内部,之后通过连接转杆912的活动带动注射管顶柱805对内部空气和水分进行转移,首先在第二循环槽809内部随后通过第二单向阀门808对外喷出,并且再利用连接转杆912的活动使得第一单向阀门807对密封盖罩803内部的水分进行回收,并传递至第一循环槽806中之后利用第三单向阀门810传递至第二循环槽809完成一次循环,从而实现密封盖罩803内部压力的平衡,从而确保本发明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因内部环境压力不均导致使用时发生影响;
[0036] 通过动力组件9从而可以进行动力的传输,并且通过马达905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920,并且第四齿轮918和传动转盘920进行啮合传动,还通过第四齿轮918和第二齿轮915均安装在第二安装轴919实现同步转动,随后依次通过第三齿轮916和第二齿轮915进行啮合传动,第一齿轮914上侧和第五齿轮921进行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对传动主轴913的变速传动,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密封盖罩803内部压力不均的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限解决了因内部压力不能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内部液体容易喷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
[0037]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组件8包括有循环组件外壳801、喷水槽口802、密封盖罩803、压力注射管804、注射管顶柱805、第一循环槽806、第一单向阀门807、第二单向阀门808、第二循环槽809、第三单向阀门810、分离挡板811,循环组件外壳801一体化安装在装置外壳1一侧表面上端,循环组件外壳801内部中心一体化设置有分离挡板811,分离挡板811之间贯穿安装有第三单向阀门810,分离挡板8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第二循环槽809内部连接有雾化喷头10,循环组件外壳801远离装置外壳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罩803,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靠近密封盖罩803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喷水槽口802。通过液体储存瓶4内部的液体传输至雾化喷头10并且转移至第二循环槽
809内部。
[0038]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喷水槽口802分别贯穿设置在第一循环槽806和第二循环槽809内部,位于第一循环槽806喷水槽口802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807,位于第二循环槽809喷水槽口802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808,装置外壳1且位于循环组件外壳80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压力注射管804,每个压力注射管804内部活动安装有注射管顶柱805,注射管顶柱805一端且在装置外壳1内部通过连接转杆912连接有动力组件9。通过连接转杆912的活动带动注射管顶柱805对内部空气和水分进行转移,首先在第二循环槽809内部随后通过第二单向阀门808对外喷出,并且再利用连接转杆912的活动使得第一单向阀门807对密封盖罩803内部的水分进行回收,并传递至第一循环槽806中之后利用第三单向阀门
810传递至第二循环槽809完成一次循环。
[0039] 动力组件9包括有电池安装槽901、电池902、电源传输片903、固定螺栓904、马达905、电源连接线906、马达定位夹907、弹簧收缩杆908、外壳固定架909、动力组件外壳910、偏心片911、连接转杆912、传动主轴913、第一齿轮914、第二齿轮915、第三齿轮916、第一安装轴917、第四齿轮918、第二安装轴919、传动转盘920、第五齿轮921,电池安装槽901设有两个且分别开设在装置底座7底端,每个电池安装槽901内壁两端一体化安装有电源传输片
903。通过控制面板6利用线缆和马达905进行连接从而对马达905进行控制转速和开关,在使用时利用弹簧收缩杆908内部设有弹簧并且进行对内的挤压,随之将马达定位夹907对马达905进行位置限定,从而确保本发明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之后再利用马达905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920,并且第四齿轮918和传动转盘920进行啮合传动。
[0040] 在具体设置时,每两个电源传输片903内部安装有电池902,每个电池902通过电源传输片903传输至电源连接线906并和马达905进行电性连接,装置外壳1底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收缩杆908,弹簧收缩杆908内侧均固定安装有马达定位夹907,每个马达定位夹907之间限位固定有马达905,马达905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920,马达905通过若干固定螺栓904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外壳910,动力组件外壳910两侧通过外壳固定架909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内部上端,传动转盘920设置在动力组件外壳910内部,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轴919,第二安装轴919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918,第四齿轮918和传动转盘920进行啮合传动。还通过第四齿轮918和第二齿轮915均安装在第二安装轴919实现同步转动,随后依次通过第三齿轮916和第二齿轮915进行啮合传动,第一齿轮
914上侧和第五齿轮921进行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对传动主轴913的变速传动,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密封盖罩803内部压力不均的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限解决了因内部压力不能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内部液体容易喷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
[004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轴919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915,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且位于第二安装轴919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轴917,第一安装轴917轴身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916,第三齿轮916和第二齿轮915进行啮合传动,第三齿轮916一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齿轮914,第一齿轮914上侧和第五齿轮921进行啮合传动,第五齿轮921通过传动主轴913转动安装在动力组件外壳910内壁顶端,传动主轴913两端贯穿动力组件外壳910分别安装有偏心片911,每个偏心片911外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连接转杆912,两个连接转杆912位置对立,每个连接转杆91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注射管顶柱805。通过传动主轴913的转动带动两侧偏心片911进行从动操作,之后通过偏心片911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转杆912,且两个连接转杆912对立设置,从而实现对两侧注射管顶柱805的控制,并且保持其为一个推出一个收回的操作,实现对液体的控制。
[0042] 该面部负压清洗导入仪的工作原理:
[0043] 使用时,首先将多个电池902安装在电池安装槽901内壁的电源传输片903之间,之后利用电源传输片903利用电源连接线906将电力传输至马达905,随后用手握住装置外壳1,随后将密封盖罩803放置在需要进行清洗的部位,随后使用控制面板6进行控制和调节,通过控制面板6利用线缆和马达905进行连接从而对马达905进行控制转速和开关,在使用时利用弹簧收缩杆908内部设有弹簧并且进行对内的挤压,随之将马达定位夹907对马达
905进行位置限定,从而确保本发明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之后再利用马达905输出端一体化设置有传动转盘920,并且第四齿轮918和传动转盘920进行啮合传动,还通过第四齿轮918和第二齿轮915均安装在第二安装轴919实现同步转动,随后依次通过第三齿轮916和第二齿轮915进行啮合传动,第一齿轮914上侧和第五齿轮921进行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对传动主轴913的变速传动,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密封盖罩803内部压力不均的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限解决了因内部压力不能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内部液体容易喷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使用体验;
[0044] 随后通过传动主轴913的转动带动两侧偏心片911进行从动操作,之后通过偏心片911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转杆912,且两个连接转杆912对立设置,从而实现对两侧注射管顶柱
805的控制,并且保持其为一个推出一个收回的操作,实现对液体的控制,通过液体储存瓶4内部的液体传输至雾化喷头10并且转移至第二循环槽809内部,之后通过连接转杆912的活动带动注射管顶柱805对内部空气和水分进行转移,首先在第二循环槽809内部随后通过第二单向阀门808对外喷出,并且再利用连接转杆912的活动使得第一单向阀门807对密封盖罩803内部的水分进行回收,并传递至第一循环槽806中之后利用第三单向阀门810传递至第二循环槽809完成一次循环,从而确保本发明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因内部环境压力不均导致使用时发生影响,完成后只需再次使用控制面板6关闭马达905即可完成对本发明的使用操作。
[0045] 需要说明的是,马达905具体的型号规格为B6225‑210KV。
[004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