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02148.2

文献号 : CN1133318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学建张晓彪汪志峰

申请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充气枕,充气枕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连接有固定旋钮;底座转动连接有撑开旋钮,撑开旋钮上固定有螺旋导轨,底座上设有径向滑槽,径向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板,螺旋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动板与滑块连接,滑动板上设有横向滑槽,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固定有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连接桩;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连接有撑开爪。本方案中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以径向滑槽为中心进行等角度分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撑开爪使切口两侧暴露程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引流管放置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连接有调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有充气枕,充气枕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之间设有第三弧形杆,第三弧形杆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引流固定组件,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底座,第三弧形杆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底座转动连接有撑开旋钮,撑开旋钮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导轨,底座沿半径方向上设有径向滑槽,径向滑槽位于第三弧形杆的延长线上,径向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板,螺旋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动板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径向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滑动板上设有与径向滑槽垂直的横向滑槽,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固定有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连接桩;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连接有撑爪组件,撑爪组件包括撑开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爪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滑动连接的移动环,移动环与撑开爪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固定组件包括与第三弧形杆滑动连接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锁紧旋钮,移动座连接有活动夹头,活动夹头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头与移动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中部的截面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枕上固定有硅胶垫,固定轴端部与硅胶垫固定。

说明书 :

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领域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现有的神经外科脑颅手术
时,由于头部神经线较为密集,需要将后颅脑撑开操作,而且进行手术操作时脑部会出现积
液,需要通过引流设备将积液引出体外。目前常用乳突撑开器和撑开钳来进行撑开,两侧的
撑开爪通过中部的铰接点来平衡施力。不过实际情况下,由于两侧软组织存在差异,或由于
医生开刀深度不一致,可能会造成引流位置两侧撑开后的暴露程度不一致,一侧暴露过小,
会影响并妨碍引流管的放置,另一侧暴露过大,会增加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撑开爪使切口两侧暴露程度不一致的问题。
[0004] 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有充气枕,充气枕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杆和
第二弧形杆,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底座,底座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螺
纹连接有固定旋钮;底座转动连接有撑开旋钮,撑开旋钮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导轨,底座沿半
径方向上设有径向滑槽,径向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板,螺旋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动板与
滑块连接,滑动板上设有与径向滑槽垂直的横向滑槽,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固定
有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连接桩;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连接有撑爪组件,撑爪组
件包括撑开爪。
[0005] 有益效果:病人的头颅放置充气枕上后,调整充气枕的充气量,以调节充气枕托起的高度;转动固定旋钮,固定旋钮的端部抵在头颅上,与充气枕共同作用,以完成底座与头
颅的固定。然后再转动撑开旋钮,可以使滑动板沿径向滑槽向底座的中心靠近,在该过程
中,横向滑槽通过连接桩向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施加力矩,使得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
形杆相对底座进行旋转,而由于横向滑槽限定连接桩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因此,第一弧形杆
和第二弧形杆会向相反的方向,且以径向滑槽为中心等角度地分开。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
形杆分开时带动撑爪组件运动,从而实现撑开操作。相对现有技术,由于本方案中第一弧形
杆和第二弧形杆相对径向滑槽分开的角度时刻相同,因此,只要径向滑槽对应引流管的放
置位置进行固定,那么在引流管放置位置的两侧,撑开爪撑开后的暴露程度是相同的,避免
了现有技术中两侧暴露程度不同,影响引流管放置的问题。同时本方案中第一弧形杆和第
二弧形杆转动后撤销外力,不会发生移动,保证了稳定性。
[0006] 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之间设有第三弧形杆,第三弧形杆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三弧形杆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引流固定组件。为了保证引流固定组件
一直处于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的中间位置,可将第三弧形杆对应径向滑槽设置,引流
管放置完成后用引流固定组件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发生移动。
[0007] 进一步,所述撑爪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滑动连接的移动环,移动环与撑开爪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移动环可在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进行轴向滑
动,根据引流管放置位置来进行调整,提高适用范围。
[0008] 进一步,所述引流固定组件包括与第三弧形杆滑动连接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锁紧旋钮,移动座连接有活动夹头,活动夹头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卡槽。移动座与第三
弧形杆滑动连接,便于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活动夹头位置调整好后,锁紧旋钮可将移动座
固定在第三弧形杆,利于保证引流管放置后的稳定性。
[0009] 进一步,所述活动夹头与移动座转动连接。活动夹头相对移动座转动,可改变卡槽的轴向方向,即改变引流管与第三弧形杆之间的夹角,在移动座很接近于引流管放置位置
时,可直接施加外力转动活动夹头,以使引流管末端处于引流位置,从而不需要松开锁紧旋
钮调整移动座位置,提高了灵活性和效率。具体地,活动夹头与移动座之间的转动为自紧
式,只有施加外力才能发生相对转动。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中部的截面呈圆形。这样移动环和移动座除了可在第一弧形杆、第二弧形杆和第三弧形杆上进行轴向滑动,还可在其圆
周方向上进行转动,以实现适应性调节的作用,更具操作的灵活性。
[0011] 进一步,所述充气枕上固定有硅胶垫,固定轴端部与硅胶垫固定。相对与头颅直接接触充气枕,硅胶垫更具舒适性。
[0012]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与滑块之间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滑块固定,与底座轴向滑动连接,其端部可与连接块相抵。这样在进行撑开操作时,可直接先用手向两侧施力来分开第
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然后再转动撑开旋钮,滑块向连接块靠近,限位杆与连接块相抵
后,可限制连接块的位置,继续转动撑开旋钮,还可对撑开程度进行微调,操作更为省力和
快速,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背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座的仰视示意图。
[0017] 图5为图4中去除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引流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机架10、调节槽11、调节旋钮12、调节板20、充气枕21、硅胶垫22、固定轴23、转环一231、转环二232、第一弧形杆31、第二弧形杆32、第三弧形杆33、撑爪组件34、移动环
341、连接杆342、撑开爪343、引流固定组件35、移动座351、锁紧旋钮352、活动夹头353、卡槽
36、底座40、撑开旋钮41、螺旋导轨42、滑动板43、径向滑槽44、连接轴45、横向滑槽46、连接
桩47、连接块48、滑块49、延伸板50、固定旋钮51、限位杆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如下:
[0023] 实施例一
[002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0,机架10连接有调节板20,调节板20上固定有充气枕21,充气枕21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枕21的上表面固定
有硅胶垫22,如图3所示,硅胶垫22的边缘处设有固定轴23,固定轴23的上、下端分别与硅胶
垫22和充气枕21固定。固定轴23上套设有转环一231和转环二232,转环一231和转环二232
均与固定轴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环一231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杆31,转环二232固定连
接有第二弧形杆32。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之间设有第三弧形杆33,第三弧形杆33
的下端与固定轴23固定连接。
[0025]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弧形杆31、第二弧形杆32的上端连接有底座40,第三弧形杆33的上端与底座40边缘固定连接,底座40背向第三弧形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50,延
伸板50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旋钮51。结合图4和图5所示,底座40的底面上固定有连接轴45,连
接轴45与固定轴23同轴线设置,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的端部均与连接轴45转动连
接。底座40沿半径方向上开设有径向滑槽44,径向滑槽44位于第三弧形杆33的延长线上,径
向滑槽44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3,滑动板43上开设有横向滑槽46,横向滑槽46与径向滑槽44
垂直,如图4所示,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桩47,两连接桩47与
横向滑槽46配合并滑动连接。滑动板43向底座40的圆心方向移动时,可通过横向滑槽46和
连接桩47带动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向两侧分开。
[0026] 底座40上转动连接有撑开旋钮41,如图6所示,底座40内部设有腔室,撑开旋钮41位于腔室内的一端固定有螺旋导轨42,螺旋导轨42轨迹如图5虚线所示。螺旋导轨42滑动连
接有滑块49,滑动板43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8,连接块48与径向滑槽44滑动连接,滑块49与连
接块48之间固定连接。
[0027] 如图2所示,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上均连接有撑爪组件34,撑爪组件34包括移动环341,移动环341套在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的中部上,可沿第一弧形杆31
和第二弧形杆32轴向滑动。第一弧形杆31、第二弧形杆32和第三弧形杆33中部位置处的截
面呈圆形,截面呈圆形的部分至少占弧形杆总长度的一半,因此移动环341除了轴向滑动,
还可在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上进行转动。移动环341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42,连接
杆342端部固定有撑开爪343。
[0028] 第三弧形杆33上设有引流固定组件35,如图7所示,引流固定组件35包括与第三弧形杆33滑动连接的移动座351,移动座35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可与
第三弧形杆33相抵的锁紧旋钮352,锁紧旋钮352与第三弧形杆33相抵可实现移动座351与
第三弧形杆33的固定。移动座351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上固定有活动夹头353,活动
夹头353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卡槽36,调节轴与移动座351之间设有橡胶材质的自紧
圈,自紧圈可增加调节轴与移动座351之间的摩擦,降低无外力作用下时活动夹头353的活
动性。
[0029] 引流所用的吸泵等设备可固定在机架10上。具体工作时,将病人的头部放于硅胶垫22上,对充气枕21充气,调整充气量,以调节充气枕21托起的高度。旋转固定旋钮51,固定
旋钮51抵在病人的头部,与充气枕21共同作用,实现了底座40与头颅的固定。然后医生将两
个撑开爪343放入切口内,再转动撑开旋钮41,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转动撑开旋钮41过程
中,螺旋导轨42通过连接块48和滑块49带动滑动板43向底座40的中心靠拢。滑动板43上的
横向滑槽46通过连接桩47作用于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使得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
弧形杆32以第三弧形杆33为中心向两侧等角度分开,分开过程中,因为头颅固定,第一弧形
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近似围绕病人头部作环绕运动,以此通过撑开爪343拉动切口处的组
织而实现后颅撑开,撑开的大小由转动撑开旋钮41的圈数来控制。
[0030] 后续调整引流固定组件35在第三弧形杆33上的位置,将引流管端部放入颅内需要引流的位置,再转动移动座351和活动夹头353到可与引流管适配的角度,通过锁紧旋钮352
固定移动座351的位置和角度,最后将引流管放入卡槽36内进行固定,即可进行引流操作。
[0031] 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调节板2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进行调节。实现方式是在机架10上开设调节槽11,调节槽11内滑动连接有平移轴,平移轴一端与调节板20固定,另
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12,调节板20的两端均设置有平移轴。调节旋钮12锁紧的情况下,
调节旋钮12与机架10抵紧,调节板20与机架10之间固定。调节旋钮12松开的情况下,调节旋
钮12与机架10未抵紧,调节板20可改变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移动环341轴向滑动调节的
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撑开爪343与引流处相对位置的调节方式,提高调节的灵活性,同时
调节板20还可通过平移轴沿调节槽11滑动,以便于改变调节板20离手术床的距离。
[0032] 实施例二:
[0033] 与实施一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连接块48与滑块49之间设有限位杆60,底座40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限位杆60与该通孔轴向滑动连接。滑块49上开设有螺纹孔,限位杆60中部
设有螺纹段,螺纹段与滑块49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限位杆60的左端可与连接块48相抵。
[0034] 这样在进行撑开时,医生可直接用两只手分别抓住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来进行分开,由于滑动板43上横向滑槽46的限制,第一弧形杆31和第二弧形杆32仍是以第
三弧形杆33为中心,撑开过程中,滑动板43和连接块48向底座40的中心靠拢。然后转动撑开
旋钮41,在螺旋导轨42作用下,以及限位杆60的限位作用下,滑块49和限位杆60向底座40的
中心靠拢,直至限位杆60的端部与连接块48相抵,相对实施例一,操作更为省力和快速。同
时还可在此基础上继续转动撑开旋钮41,滑块49通过限位杆60推动连接块48向底座40中心
移动,实现撑开程度的微调作用。
[0035]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