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散热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17234.2

文献号 : CN11336548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前刘方宇高阳巫跃凤宁洪燕

申请人 :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散热器,该液冷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在散热器本体内部形成有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其中,该冷却液流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然后,在散热子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有若干翅片单元,翅片单元具有沿冷却液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翅片,并且,散热子流道上前后相邻翅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以及增强了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内部流动时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从而解决了由于冷却液流道呈单一直线型导致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液冷板散热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增加冷却液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 :

1.一种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0);

冷却液流道(20),形成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0)的内部,所述冷却液流道(20)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所述冷却液流道(20)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21);

翅片单元(40),若干所述翅片单元(40)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于所述散热子流道(21),所述翅片单元(40)包括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个翅片(41);

其中,沿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翅片单元(40)的所述翅片(41)错位布置;

分液导流单元(30),设于所述冷却液流道(20);相对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迎向所述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分液尖端(31),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自所述分液尖端(31)并朝向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分叉延伸有第一分液导流面(33)和第二分液导流面(34);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背向所述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尖端(32),所述导流尖端(32)由第三分液导流面(35)和所述第一分液导流面(33)汇聚形成,其中,所述第三分液导流面(35)自所述第二分液导流面(34)的端部沿着所述散热子流道(21)的轴向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设于所述散热子流道(21)对应所述冷却液流入的端部,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用于使所述冷却液分流流入所述散热子流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液冷电子设备(50),所述液冷电子设备(50)包括呈阵列状布置的若干发热元件(51);其中,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的所述翅片单元(40)之间具有预定缝隙(43),所述预定缝隙(43)对应所述散热器本体(10)的表面避开所述发热元件(51);

所述翅片单元(40)中,相邻的所述翅片(41)以预定间距(42)并排设置,相邻的所述翅片单元(40)以所述预定间距(42)的一半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冷却液流道(20)的径向方向,

对应所述分液尖端(31)处的所述冷却液流道(20)被划分为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两条支路,

对应所述导流尖端(32)处的所述冷却液流道(20)被划分为第三宽度和第四宽度的两条支路,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二宽度的比值与所述第三宽度和所述第四宽度的比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子流道(21)端部的转角处,所述分液尖端(31)凸出于所述散热子流道(21)的侧壁(211)的延长线所囊括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子流道(21)沿第一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散热子流道(21)并排设置并串联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20),相邻的所述散热子流道(21)的端部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的联通子流道(22)联通,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包括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分液导流柱,其中,所述第一分液导流面(33)对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述第二分液导流面(34)和所述第三分液导流面(35)分别对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所述第一基板(11)上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基板(12)上设有第二凹槽(121);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1)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槽(111)内设有第一分液导流柱(112),所述第二凹槽(121)内设有第二分液导流柱(122),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112)与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122)呈镜像对称;

以使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二基板(12)相对地扣合时,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20),同时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112)与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122)形成所述分液导流单元(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20)的两端分别在所述散热器本体(10)的端面形成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所述进液口(13)安装有进液接头(15),所述出液口(14)安装有出液接头(16);

沿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1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深度;

沿所述第二凹槽(121)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12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凹槽(121)的深度。

说明书 :

液冷板散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采用液冷散热。
[0003] 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液冷散热方式是采用液冷板散热,例如,将布置有芯片等发热元件的算力板贴附在液冷板的一面或两面,然后冷却液从进口流入液冷板内部,流经
冷却液流道后再从出口流出,如此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对算力板的液冷散热。
[0004] 然而,上述方案中,该液冷板的冷却液流道通常呈直线型,流道单一,散热面积有限,这就导致液冷散热的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散热器,该液冷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在散热器本体内部形成有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用于
供冷却液循环流动;其中,该冷却液流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然后,在散热子流道上沿着
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有若干翅片单元,翅片单元具有沿冷却液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
翅片,并且,散热子流道上前后相邻翅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以及
增强了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内部流动时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
[0006] 也就是说,针对上述提及的散热子流道呈单一直线型时,冷却液在流经该散热子流道的过程中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该散热子
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前后错位的排列若干翅片单元,这样,一方面,该翅片单元的
翅片增加了液冷板散热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前后相邻
翅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这就导致冷却液在从前一个翅片单元流到后一个翅片单元
时,即在两相邻翅片单元之间形成一种较大的扰动,方便理解的,这种扰动增强了冷却液的
对流换热强度,进而加强了冷却液与翅片单元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解决了由于冷却液流
道呈单一直线型导致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液冷板散热
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增加冷却液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结构简单。
[00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板散热器,所述液冷板散热器包括:
[0008] 散热器本体;
[0009] 冷却液流道,形成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
[0010] 翅片单元,若干所述翅片单元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于所述散热子流道,所述翅片单元包括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个翅片;
[0011] 其中,沿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翅片单元的所述翅片错位布置。
[001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液冷电子设备,所述液冷电子设备包括呈阵列状布
置的若干发热元件;其中,
[0013] 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的所述翅片单元之间具有预定缝隙,所述预定缝隙对应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表面避开所述发热元件;
[0014] 所述翅片单元中,相邻的所述翅片以预定间距并排设置,相邻的所述翅片单元以所述预定间距的一半错位布置。
[0015]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6] 分液导流单元,设于所述冷却液流道;
[0017] 其中,所述分液导流单元设于所述散热子流道对应所述冷却液流入的端部,所述分液导流单元用于使所述冷却液分流流入所述散热子流道。
[0018]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液导流单元迎向所述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分液尖端,所述分液导流单元自所述分液尖端并朝向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
分叉延伸有第一分液导流面和第二分液导流面。
[0019]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液导流单元背向所述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尖端,所述导流尖端由第三分液导流面和所述第一分液导流面汇聚形
成,其中,所述第三分液导流面自所述第二分液导流面的端部沿着所述散热子流道的轴向
方向延伸。
[0020] 在一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径向方向,
[0021] 对应所述分液尖端处的所述冷却液流道被划分为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两条支路,
[0022] 对应所述导流尖端处的所述冷却液流道被划分为第三宽度和第四宽度的两条支路,
[0023]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二宽度的比值与所述第三宽度和所述第四宽度的比值相等。
[0024]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散热子流道端部的转角处,所述分液尖端凸出于所述散热子流道的侧壁的延长线所囊括的区域。
[00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散热子流道并排设置并串联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相邻的所述散热子流道的端部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的联通子
流道联通,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26] 所述分液导流单元包括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分液导流柱,其中,所述第一分液导流面对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述第二分液导流面和所述第三分液导流面分别对应所
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002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凹槽;
[0028]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分液导流柱,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分液导流柱,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与所述第二分液导流
柱呈镜像对称;
[0029] 以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地扣合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同时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与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形成所述分液导
流单元。
[003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分别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端面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安装有进液接头,所述出液口安装有出液接头;
[0031] 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0032] 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0033]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散热器,该液冷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在散热器本体内部形成有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其中,该冷却液流
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然后,在散热子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有若干翅片单
元,翅片单元具有沿冷却液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翅片,并且,散热子流道上前后相邻翅
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以及增强了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内部流动
时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
[0035] 也就是说,针对上述提及的散热子流道呈单一直线型时,冷却液在流经该散热子流道的过程中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该散热子
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前后错位的排列若干翅片单元,这样,一方面,该翅片单元的
翅片增加了液冷板散热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前后相邻
翅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这就导致冷却液在从前一个翅片单元流到后一个翅片单元
时,即在两相邻翅片单元之间形成一种较大的扰动,方便理解的,这种扰动增强了冷却液的
对流换热强度,进而加强了冷却液与翅片单元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解决了由于冷却液流
道呈单一直线型导致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液冷板散热
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增加冷却液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3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图1中所述散热器本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导流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41]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导流单元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翅片单元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0043]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翅片单元以所述预定间距的一半错位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垂直于纸面。
[0044]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子流道安装所述翅片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缝隙避开所述发热元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镜像对称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散热器安装所述液冷电子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导流柱和所述第二分液导流柱扣合后中间留有缝隙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压铆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5为对应图3中所述分液尖端和所述导流尖端将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划分为两条支路的情况。
[0052] 图16为对应图4中所述分液尖端和所述导流尖端将所述冷却液流道分别划分为两条支路的情况。
[0053] 其中,附图标记:
[0054] 10‑散热器本体,11‑第一基板,12‑第二基板,13‑进液口,14‑出液口,15‑进液接头,16‑出液接头,17‑压铆螺柱,
[0055] 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分液导流柱,
[0056] 121‑第二凹槽,122‑第二分液导流柱,
[0057] 20‑冷却液流道,21‑散热子流道,22‑联通子流道,
[0058] 211‑侧壁,
[0059] 30‑分液导流单元,31‑分液尖端,32‑导流尖端,33‑第一分液导流面,34‑第二分液导流面,35‑第三分液导流面,
[0060] 40‑翅片单元,41‑翅片,42‑预定间距,43‑预定缝隙,
[0061] 50‑液冷电子设备,51‑发热元件,
[0062]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0063] a‑联通子流道的宽度,b‑第一宽度,c‑第三宽度,d‑散热子流道的宽度,e‑第二分液导流面沿冷却液流向的长度,
[0064] M1‑第一支路,M2‑第二支路,M3‑第三支路,M4‑第四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
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0066] 请首先结合图1以及图6 图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散热器,该液冷板~
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0、冷却液流道20和翅片单元40;冷却液流道20形成于散热器本体
10的内部,冷却液流道20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该冷却液流道20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21;
若干翅片单元40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于散热子流道21,该翅片单元40包括沿着冷却
液的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个翅片41;其中,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翅片单元40的翅
片41错位布置。
[0067] 整体来说,方便理解的,液冷板散热器是这样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液冷散热的:液冷电子设备需要贴附在液冷板散热器上,然后,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进液口流入液冷板散
热器,在流经冷却液流道的同时与液冷电子设备发生热交换,即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液冷
散热,吸收热量后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再从出液口流出液冷板散热器并在外部释放热量,如
此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液冷散热。
[0068] 此外,上述液冷电子设备例如为算力板,算力板上布置有芯片等发热元件;该冷却液流道通常呈直线型,流道单一,散热面积有限,这就导致液冷散热的效率并不高。
[0069]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该液冷板散热器内部设有供冷却液循环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方便理解的,该散热子流道中流过的冷却液对算力板
上的芯片起主要的散热作用;然后,在该散热子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有若干翅
片单元,该翅片单元具有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翅片,例如参看图6和图8,
翅片沿第一方向X延伸,这样,冷却液从翅片之间流过,增大了液冷板散热器与冷却液的接
触面积,进而增大了散热面积;此外,请结合图6和图7,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前后相邻的
翅片单元之间呈错位布置;即,具体参看图7,将视野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后一个翅片单
元的翅片对应前一个翅片单元的两翅片之间的某一位置,方便理解的,这样,当冷却液流动
时,前后错位的翅片单元可以增加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内的扰动,提高了对流换热的强度,
加强了冷却液与翅片间的换热效果,提高了液冷散热效率。
[0070] 方便理解的,上述的翅片单元可以采用扣合式的翅片或者折叠型的翅片。
[007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散热器,该液冷板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在散热器本体内部形成有冷却液流道,该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循环流动;其中,该冷却液流
道包括若干散热子流道,然后,在散热子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排列有若干翅片单
元,翅片单元具有沿冷却液流动方向并排延伸的若干翅片,并且,散热子流道上前后相邻翅
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以及增强了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内部流动
时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
[0072] 也就是说,针对上述提及的散热子流道呈单一直线型时,冷却液在流经该散热子流道的过程中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该散热子
流道上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前后错位的排列若干翅片单元,这样,一方面,该翅片单元的
翅片增加了液冷板散热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前后相邻
翅片单元的翅片呈错位布置,这就导致冷却液在从前一个翅片单元流到后一个翅片单元
时,即在两相邻翅片单元之间形成一种较大的扰动,方便理解的,这种扰动增强了冷却液的
对流换热强度,进而加强了冷却液与翅片单元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解决了由于冷却液流
道呈单一直线型导致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液冷板散热
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增加冷却液的扰动提升了散热效率,结构简单。
[0073]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器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和/或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液冷电子设备50,液冷电子设备50包括呈阵列状布置的
若干发热元件51;其中,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的翅片单元40之间具有预定缝隙43,
该预定缝隙43对应散热器本体10的表面避开发热元件51;翅片单元40中,相邻的翅片41以
预定间距42并排设置,相邻的翅片单元40以该预定间距42的一半错位布置。
[0074] 具体的,参看图9,在散热子流道上,为保证前后错位的翅片单元对冷却液产生扰动,相邻的翅片单元之间应具有预定缝隙43;并且,正是由于该预定缝隙43处冷却液的扰
动,这会导致预定缝隙和翅片分别对应的散热器本体表面位置产生不同的冷却效果,由此,
为了保证对液冷电子设备液冷散热的均匀性,该预定缝隙43应避开液冷电子设备上的发热
元件51,例如预定缝隙所对应的液冷板散热器的表面区域不应设置芯片等。
[0075] 此外,针对上面所说的相邻翅片单元的翅片错位布置,具体结合图7,例如当翅片单元上的翅片以预定间距42并排设置时,相邻翅片单元可以以该预定间距42的一半错位布
置,即,将视野沿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后一个翅片单元的翅片对应前一个翅片单元两翅片
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实现较佳的扰流效果。
[0076] 上面描述了液冷板散热器中在散热子流道布置若干翅片单元的结构,下面将具体描述该散热子流道入液端的结构。
[0077]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液冷板散热器还包括分液导流单元30,分液导流单元30设于冷却液流道20;其中,该分液导流单元30设于散热子流道21对应冷却液流入的端部,该
分液导流单元30用于使冷却液分流流入散热子流道21。
[0078] 在对算力板液冷散热时,考虑到算力板上芯片的分布以及为了最大限度的吸收芯片产生的热量,该冷却液流道的宽度往往较宽,这样就导致冷却液在流经冷却液流道时并
不能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展开或铺开,或者说,在垂直于冷却液流动方向的截面上,冷却液的
温度分布并不均匀,从而会出现局部芯片温差偏大的情况。
[0079]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施例进一步在散热子流道对应冷却液流入的端部设有分液导流单元,请结合图1 图5,该分液导流单元即可在冷却液流入散热子流道之前对冷却液产生
~
分流的效果,从而促进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宽度方向分布的均匀性,避免了出现上述局部
芯片温差偏大的情况,提高了散热均匀性。
[0080]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请结合图1、图2,若干散热子流道例如可以并排设置,然后串联构成冷却液流道,分液导流单元由于需要设于散热子流道对应冷却液流入的端部,此
时,若干该分液导流单元分布在散热器本体的两端,并且在每一端均呈间隔布置;或者,另
一方面,能够理解的,若干散热子流道并排设置,然后并联构成冷却液流道,分液导流单元
由于需要设于散热子流道对应冷却液流入的端部,此时,若干分液导流单元分布在散热器
本体的一端。此外,方便理解的,为了实现对冷却液的分流效果,根据上述若干散热子流道
的布局,该分液导流单元可以呈多种形态(请参看图3、图4或者图5),下面将详细介绍,在此
不再赘述。
[0081] 针对上述提及的例如当散热子流道宽度较宽时,冷却液在流经该散热子流道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地在散热子流道的宽度方向展开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该散热
子流道的冷却液入口端设置分液导流单元,该分液导流单元能够对冷却液起到分液和导流
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了冷却液在流道宽度方向上分布不均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对算力板
整体的散热均匀性;即,解决了在冷却液循环流动过程中,由于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的宽度
方向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散热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有效避免了例如算力板上局部芯片温
差偏大的情况,实现了提高算力板整体散热均匀性的技术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0082]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看图1和图3,相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该分液导流单元30迎向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分液尖端31,分液导流单元30自分液尖端31并朝向冷却液的
流动方向分叉延伸有第一分液导流面33和第二分液导流面34。
[0083] 具体的,该分液导流单元迎向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分液尖端,并从分液尖端呈角度的延伸有第一分液导流面和第二分液导流面,这样,通过自分液尖端分叉延伸的两个分
液导流面即可实现对冷却液的分流效果。
[0084] 能够理解的,图1和图3为一种平面视图,设定该散热子流道的深度方向(即垂直于图1和图3的平面)为第三方向Z,那么,该分液尖端、第一分液导流面和第二分液导流面应沿
第三方向延伸从而构成一种楔形。
[0085]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看图1和图3,相对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分液导流单元30背向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尖端32,导流尖端32由第三分液导流面35和第一分液导流
面33汇聚形成,其中,第三分液导流面35自第二分液导流面34的端部沿着散热子流道21的
轴向方向延伸。
[0086] 具体的,该分液导流单元背向冷却液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尖端,并从导流尖端呈角度的延伸有第三分液导流面和上述的第一分液导流面;即,该分液导流单元垂直于第三方
向的截面例如呈一种三角形,三角形的长边对应第一分液导流面,然后三角形的两条短边
分别对应第二分液导流面和第三分液导流面。
[0087] 这样,通过将分液导流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成一种楔形尖端并且第三分液导流面沿散热子流道的轴向方向延伸,一方面,呈楔形的该分液尖端和导流尖端分别利于对冷却液
的分流和导流,另一方面,第三分液导流面沿散热子流道的轴向方向延伸可以保证在散热
子流道的入液端不会形成冷却液的真空区域,有效提高了冷却液在散热子流道宽度上的均
匀性。
[0088] 方便理解的,上述第一分液导流面和第二分液导流面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一分液导流面和第三分液导流面的之间的角度受多种规格尺寸的制约,例如分液导流单元的长度
大小、散热子流道的宽度,冷却液流道转角处的尺寸等。
[0089] 方便理解的,上述实施例分别描述了分液导流单元的分液尖端和导流尖端,至于分液尖端和导流尖端之间的形态应根据实际需要(例如转角的角度等)确定,譬如,参看图
1,当转角为一种直角时,该分液导流单元的第二分液导流面和第三分液导流面垂直,或者
参看图3,当转角为一种钝角时,该分液导流单元的第二分液导流面和第三分液导流面之间
的夹角为钝角。
[0090]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至少上述的第一分液导流面33和第二分液导流面34可以呈一种弧形的导流面,例如参看图5,此时构成分液尖端的两个弧形的分液导流面同样可以实
现分流效果。
[0091] 通常来说,该散热子流道对应冷却液流入的端部为冷却液流道的一种转角处,分液导流单元即设置在该转角处;并且,分液导流单元的分液尖端应迎向冷却液,然后该分液
导流单元的导流尖端应位于散热子流道的端面附近,这样可以产生较好的分流效果,即,分
液导流单元的导流尖端32不能过于突入散热子流道21中也不能距离散热子流道21的端面
过远,方便理解的,由于导流尖端对应的散热器本体表面通常不会设置发热元件,当该导流
尖端32过于突入散热子流道21中时,这会减少散热子流道21在散热器本体表面对应的散热
面积,进而减少了散热器本体上能够安装发热元件的面积;当导流尖端32距离散热子流道
21的端面过远时,又不能对即将流入散热子流道的冷却液产生分流效果。
[0092]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沿着冷却液流道的径向方向,对应分液尖端31处的冷却液流道20被划分为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两条支路,对应导流尖端32处的冷却液流道20被划
分为第三宽度和第四宽度的两条支路,其中,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比值与第三宽度和第
四宽度的比值相等。
[0093] 请具体结合图3 图5以及图15和图16,方便理解的,在冷却液流道的转角处,楔形~
的分液尖端将其所在位置的冷却液流道划分为外侧的第一支路M1和内侧的第二支路M2,第
一支路M1和第二支路M2的宽度分别为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同理,楔形的导流尖端将其所
在位置的冷却液流道划分为外侧的第三支路M3和内侧的第四支路M4,第三支路M3和第四支
路M4的宽度分别为第三宽度和第四宽度;其中,第一支路M1和第二支路M2宽度的比值与第
三支路M3和第四支路M4宽度的比值相等,即,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的比值与第三宽度和第
四宽度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沿着冷却液流道的径向方向(同时径向向内或同时径向向
外),该分液尖端和导流尖端按照相同的比例分割冷却液流道,从而保证冷却液的分布均匀
性。
[0094] 举例来说,请结合图4和图15,分液尖端将其所在位置的冷却液流道划分为外侧的第一支路M1和内侧的第二支路M2,第一支路M1和第二支路M2的宽度比值为1/3,即b/(a‑b)=
1/3,那么,导流尖端同样将其所在位置的冷却液流道(即散热子流道)划分为外侧的第三支
路M3和内侧的第四支路M4,第三支路M3和第四支路M4的宽度比值同样为1/3,即c/(d‑c)=1/
3。
[0095]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散热子流道21端部的转角处,分液尖端31凸出于散热子流道21的侧壁211的延长线所囊括的区域。
[0096] 请具体结合图3或图4,图3和图4中的虚线即为散热子流道侧壁的延长线,方便理解的,在散热子流道端部的转角处,该分液导流单元的分液尖端应凸出于散热子流道侧壁
的延长线所囊括的区域;换句话说,相对该散热子流道及其延长线所囊括的区域,该分液导
流单元的分液尖端应凸出于这一区域,并不被这一区域所覆盖,这样可以保证冷却液在流
入下一段散热子流道之前进行分流。
[0097] 举例来说,请结合图4,即为e+c大于d。
[0098]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子流道21沿第一方向X延伸,若干散热子流道21并排设置并串联形成冷却液流道20,相邻的散热子流道21的端部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Y的联通子
流道22联通,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分液导流单元30包括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分液
导流柱,其中,第一分液导流面33对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第二分液导流面34和第三分液导
流面35分别对应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0099] 本实施例中,参看图1和图4,具体的,该冷却液流道的一种通常设置为:散热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呈直线型延伸,若干散热子流道并排设置,然后相邻的散热子流道首尾之间
通过沿第二方向的联通子流道联通;即,散热子流道端部的转角为直角结构;此时,该分液
导流柱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上述第一分液导流
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对应第二分液导流面和第三分液导流面;此外,直角三角形
斜边的两端分别对应分液尖端和导流尖端,该分液尖端应凸出于散热子流道及其延长线所
囊括的区域,该导流尖端应位于散热子流道的端部附近,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沿散热
子流道的轴向方向延伸,即沿第一方向延伸,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第二方向延伸;
这样,该分液导流柱不仅可以实现对冷却液的分流和导向,还可以保证在直角转角处没有
冷却液滞留。
[0100] 方便理解的,上述图1 图5中虚线箭头的方向表示冷却液的流向。~
[0101]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散热器本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第一基板11上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二基板12上设有第二凹槽121;其中,第一凹槽111与第
二凹槽121呈镜像对称,第一凹槽111内设有第一分液导流柱112,第二凹槽121内设有第二
分液导流柱122,第一分液导流柱112与第二分液导流柱122呈镜像对称;以使在第一基板11
与第二基板12相对地扣合时,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形成冷却液流道20,同时第一分
液导流柱112与第二分液导流柱122形成分液导流单元30。
[0102]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该散热器本体是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扣合然后焊接形成的,即,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凹槽呈镜像对称设置,这
样,在两个基板扣合时,两个凹槽即可形成上述的冷却液流道。
[0103] 类似的,该分液导流单元是通过第一分液导流柱和第二分液导流柱扣合形成的,即,第一分液导流柱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分液导流柱设置在第二凹槽,两个分液导流柱及
其位置均呈镜像对称。
[0104] 方便理解的,相较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本体是一整块实体并通过挤压等形成冷却液流道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流道可通过在基板上冲压凹槽然后扣合形成,大大减轻了
散热器本体的重量,方便使用。
[0105] 此外,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未冲压凹槽的另一面即为上述的承载面,用于安装液冷电子设备,例如算力板等;具体的,请结合图12和图14,可在承载面上设置压铆螺柱17,
然后算力板固定孔通过压铆螺钉固定在该压铆螺柱上。
[0106]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液流道20的两端分别在散热器本体10的端面形成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进液口13安装有进液接头15,出液口14安装有出液接头16;沿第一凹槽
111的深度方向,第一分液导流柱112的高度低于第一凹槽111的深度;沿第二凹槽121的深
度方向,第二分液导流柱122的高度低于第二凹槽121的深度。
[0107]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结合图10和11,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分别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例如形成于散热器本体两个承载面之间的侧壁,然后,进液口和出液口
分别安装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
[0108] 另一方面,参看图13,该第一分液导流柱和第二分液导流柱的高度分别低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这样,当两个分液导流柱扣合对接时,沿第三方向,两个分液导流
柱之间留有缝隙,可供冷却液流过,防止对冷却液的流动产生较大的阻力。
[0109]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
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
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0110]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
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
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
“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
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0111]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0112]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
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
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0113]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