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89459.X

文献号 : CN1133722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戈张文亮王文婷

申请人 : 温州医科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氮气条件下,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为反应原料,利用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通过自由基串联反应得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所述方法反应条件简单、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开拓了合成路线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氮气条件下,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为反应原料,利用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通过自由基串联反应得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的摩尔比为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30分钟。

说明书 :

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2‑氯‑3‑胺基萘醌作为核心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抗生素、抗氧化药物分子和候选抗癌药物中。2019年,Manetti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5,8‑二羟基‑
1,4‑萘醌衍生物,C‑2上由含氮的吗啉取代,能够识别TNBC的抗增殖药物。根据体外实验数
据表明,该化合物具有GPR55反向激动剂的抗增殖活性,并且不影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生
存能力,可更安全的用于癌症治疗(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9,10,402‑
406)。2020年,Bayrak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醌类化合物,鉴定并评估了化合物对不同
白血病细胞系(K562、Jurkat和MT‑2)的抗癌活性,发现2‑氯‑3芳胺基苯醌类化合物是一种
潜在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化合物(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2020,95,343‑
354)。2017年,Elaridi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萘醌酰肼类衍生物,通过人结肠癌
HCT‑116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物学评价表明,新型酰肼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Organic Communications,2017,10,122)。2017年,Liu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低毒性的2‑取
代氨基‑3‑氯‑1,4‑萘醌类衍生物,在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异种移植模型中表现出明
显的抗肿瘤效果。分子机制表明,化合物充当泛素蛋白连接酶Itch抑制剂,是用于进一步开
发靶向泛素E3连接酶的抑制剂,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先导化合物(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7,140,84)。
[0003] 目前,合成此类化合物方法都依赖于预官能团化合成砌块的操作,存在官能团兼容性差,合成步骤繁琐,不利于药物分子后期修饰等缺点,发展萘醌的直接双官能团方法可
以使合成更加线性化,为复杂小分子的后期修饰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0004] 最近,我们课题组利用原位生成的胺卤化试剂作为双官能团化试剂,实现了铜催化马来酰亚胺的胺卤化反应(Haloamines as Bifunctional Reagents for Oxidative 
Aminohalogenation of Maleimides,Organic Letters,2021,23,3669‑3673)。考虑到2‑
氯‑3胺基萘醌结构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因此,利用简便、易于处理的实验操作条
件、底物廉价易得的原料来制备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利用
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实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反应,至今未曾报道,仍存在继续进
行研究和探索的必要,这也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动力所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问题。
[0006]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7] 一种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氮气条件下,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为反应原料,利用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通过自由基串联反应得
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
[0008] 上述的反应过程,可用下述的反应式表示:
[0009]
[0010] 所述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的摩尔比为3∶3∶1。
[0011] (1)有机溶剂
[0012] 本发明中的反应溶剂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1,4‑二氧六烷、1,2‑二氯乙烷、乙腈、甲苯、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乙腈。
[0013] (2)反应温度
[0014]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反应温度为室温25℃。
[0015] (3)反应时间
[0016]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反应时间为30分钟。
[0017] (5)分离纯化
[001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步骤可为如下方法: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后加入乙酸乙酯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然后旋掉溶剂,将浓缩物通过
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液,浓缩后得到目标产物。
[0019] 本发明提供的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a)反应条件温和,快速;
[0021] b)利用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为双官能团化试剂;
[0022] c)实验操作简单,产率产率高;
[0023] 本发明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为反应原料,氮气条件下,利用原位生成的氯胺化试剂,通过自由基串联反应得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本发明反应原料廉价易
得、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的制备开拓了合成路线和方法,为双
取代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25] 以下实施例所给出的新化合物的数据和纯度均通过核磁共振鉴定。
[0026] 实施1:
[0027] 2‑氯‑3‑(2S,6R)‑2,6‑二甲基吗啉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28]
[002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顺式‑2,6‑二甲基吗啉(0.6mmol,3.0equiv)、抽气‑充
氮气置换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有
机溶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固体,熔
点为127‑128℃,收率94%,产物重量为57mg。
[003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31] 1H NMR(500MHz,CDCl3):δ8.16(dd,J=7.1,1.8Hz,1H),8.05(dd,J=7.1,1.8Hz,1H),7.75(pd,J=7.4,1.6Hz,2H),3.92(dqd,J=12.4,6.2,1.9Hz,2H),3.71(d,J=13.2Hz,
2H),3.11(dd,J=13.1,10.2Hz,2H),1.26(d,J=6.3Hz,6H);
[003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33] 13C NMR(125MHz,CDCl3):δ181.9,178.1,149.5,134.2,133.2,131.7,131.4,126.9,126.7,122.9,72.5,56.8,18.7;
[003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35] HRMS(ESI):calcd for C16H17NO3Cl[M+H]+306.0897,found 306.0894.
[0036] 实施2:
[0037] 2‑氯‑3‑(1‑甲烷磺酰哌嗪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38]
[003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1‑甲烷磺酰哌嗪(0.6mmol,3.0equiv)、抽气‑充氮气
置换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有机溶
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固体,熔点为
84‑85℃,收率87%,产物重量为61mg。
[004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41] 1H NMR(500MHz,CDCl3):δ8.15(d,J=7.0Hz,1H),8.05(d,J=8.5Hz,1H),7.74(pd,J=7.4,1.6Hz,2H),3.70(t,J=4.8Hz,4H),3.44(t,J=4.8Hz,4H),2.87(s,3H);
[004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43] 13C NMR(125MHz,CDCl3):δ181.8,178.1,149.7,134.4,133.6,131.5,131.3,127.1,126.8,125.5,50.8,46.5,34.8;
[004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45] HRMS(ESI):calcd for C15H15N2O4NaSCl[M+Na]+377.0339,found 377.0336.
[0046] 实施3:
[0047] 2‑氯‑3‑(3‑哌啶甲酸乙酯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48]
[004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3‑哌啶甲酸乙酯(0.6mmol,3.0equiv)、抽气‑充氮气
置换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有机溶
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液体,收率
91%,产物重量为63mg。
[005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51] 1H NMR(500MHz,CDCl3):δ8.14(dd,J=7.3,1.7Hz,1H),8.04(dd,J=7.1,1.9Hz,1H),7.71(pd,J=7.4,1.6Hz,2H),4.18(q,J=7.1Hz,2H),3.97‑3.93(m,1H),3.70‑3.65(m,
1H),3.48(dd,J=13.2,9.8Hz,1H),3.38(ddd,J=13.4,10.0,3.2Hz,1H),2.85(tt,J=9.9,
3.9Hz,1H),2.18(dt,J=8.7,4.7Hz,1H),1.96‑1.91(m,1H),1.80(tdd,J=10.6,6.5,
3.0Hz,2H),1.27(t,J=7.1Hz,3H);
[005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53] 13C NMR(125MHz,CDCl3):δ181.8,178.2,173.2,150.6,134.1,133.2,131.6,131.5,126.9,126.6,123.9,60.7,53.4,52.0,42.3,26.9,25.3,14.2;
[005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55] HRMS(ESI):calcd for C18H18NO4NaCl[M+Na]+370.0822,found 370.0815.
[0056] 实施4:
[0057] 2‑氯‑3‑(4‑哌啶甲酸甲酯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58]
[005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4‑哌啶甲酸甲酯(0.6mmol,3.0equiv)、抽气‑充氮气
置换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有机溶
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液体,收率
92%,产物重量为61mg。
[006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61] 1H NMR(500MHz,CDCl3):δ8.14(dd,J=7.3,1.7Hz,1H),8.04(dd,J=7.1,1.9Hz,1H),7.72(pd,J=7.4,1.6Hz,2H),3.87‑3.81(m,2H),3.76(s,1H),3.38(ddd,J=13.7,
10.9,3.1Hz,1H),2.65(tt,J=10.7,4.2Hz,0H),2.12‑1.96(m,4H);
[006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63] 13C NMR(125MHz,CDCl3):δ181.9,178.1,174.8,150.5,134.1,133.1,131.6,131.5,126.9,126.6,123.6,51.9,51.1,40.6,28.9;
[006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65] HRMS(ESI):calcd for C17H16NO4NaCl[M+Na]+356.0666,found 356.0666.
[0066] 实施5:
[0067] 2‑氯‑3‑(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68]
[006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4‑叔丁氧羰基氨基哌啶(0.6mmol,3.0equiv)、抽气‑
充氮气置换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
有机溶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固体,
熔点为109‑110℃,收率79%,产物重量为61mg。
[007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71] 1H NMR(500MHz,CDCl3):δ8.14(dd,J=7.3,1.7Hz,1H),8.04(dd,J=7.1,1.9Hz,1H),7.71(pd,J=7.4,1.6Hz,2H),4.59(brs,1H),3.85‑3.77(m,3H),3.40(ddd,J=13.8,
11.3,2.6Hz,2H),2.11(dd,J=12.8,3.7Hz,2H),1.72‑1.62(m,2H),1.49(s,9H);
[007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73] 13C NMR(125MHz,CDCl3):δ181.9,178.1,155.1,150.5,134.1,133.1,131.6,131.5,126.9,126.6,123.6,79.5,67.9,60.4,50.6,47.4,33.4,28.4;
[007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75] HRMS(ESI):calcd for C20H23N2O4NaCl[M+Na]+413.1244,found 413.1247.
[0076] 实施6:
[0077] 2‑氯‑3‑(4‑哌啶醇基)萘醌化合物的合成
[0078]
[0079] 在室温下,将萘醌(0.2mmol,1.0equiv)、N‑氯代丁二酰亚胺(0.6mmol,3.0equiv)和2mL乙腈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4‑羟基哌啶(0.6mmol,3.0equiv)、抽气‑充氮气置换
三次,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将有机相过滤至鸡心瓶,旋掉有机溶剂,经
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为9∶1),产物为紫黑色固体,熔点为88‑89
℃,收率81%,产物重量为47mg。
[0080]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数据如下:
[0081] 1H NMR(500MHz,CDCl3):δ8.14(dd,J=7.3,1.7Hz,1H),8.04(dd,J=7.1,1.9Hz,1H),7.71(pd,J=7.4,1.6Hz,2H),4.03(tt,J=8.3,3.9Hz,1H),3.84(dt,J=13.6,4.5Hz,
2H),3.43(ddd,J=13.0,9.2,3.2Hz,2H),2.11(ddt,J=13.6,7.1,4.0Hz,2H),1.81(dtd,J
=13.2,9.0,4.0Hz,3H);
[0082] 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数据如下:
[0083] 13C NMR(125MHz,CDCl3):δ182.0,178.2,150.6,134.1,133.2,131.7,131.5,126.9,126.6,123.3,67.2,49.1,35.3;
[0084] 所得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如下:
[0085] HRMS(ESI):calcd for C15H14NO3NaCl[M+Na]+314.0560,found 314.0561.
[0086] 由上述实施例1‑6可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时,能够以高产率、高纯度得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
[0087] 实施例7‑12
[0088] 除将其中的有机溶剂乙腈分别替换为如下的有机溶剂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而分别实施了实施7‑12,所使用有机溶剂和相应产物的收率如下表2所示。
[0089] 表2
[0090]编号 溶剂 反应产率(%)
实施例7 N,N‑二甲基甲酰胺 14
实施例8 二甲亚砜 21
实施例9 1,4‑二氧六烷 80
实施例10 1,2‑二氯乙烷 55
实施例11 甲苯 90
实施例12 四氢呋喃 78
[0091] 由上表2可看出,反应对反应溶剂不是很敏感,无论是强极性溶剂还是非极性溶剂,均能够顺利地进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非极性溶剂中,产物的产率较高,在乙腈溶
剂中,产物的产率是最高的。
[0092] 综上所述,由上述所有实施例可明确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合适的有机溶剂乙腈时,使得N‑氯代丁二酰亚胺、仲胺和萘醌,在氮气条件下,利用原位生成的胺氯化
试剂,通过自由基串联反应以高产率和高纯度合成得到2‑氯‑3‑胺基萘醌化合物,为该类化
合物的高效快捷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路线。
[009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科研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