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76116.4

文献号 : CN1133771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春生王玲芳胡浪涛艾列富陈健

申请人 : 安庆师范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具体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第三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一组装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一个第一凸出部。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的设置,利用第一活动板上下移动,第二活动板上下和左右移动,以及长杆和十字压块的冂形运动路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轮旋转一周,即可以同时完成位于不同位置的主板、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装配,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传送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2)、第三组装机构(6)、第二组装机构(5)和第一组装机构(4);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主轴(201),所述主轴(201)的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4),所述第一凸轮(202)具有一个第一凸出部(203),所述第二凸轮(204)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凸出部(205),所述第一凸出部(203)和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205)对齐,所述第二凸轮(20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板(206),所述第二凸轮(204)推动第一活动板(206)的底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07),所述第一凸出部(203)靠近第一活动板(206)的一侧设置有弯板(208),所述弯板(208)的底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弯板(20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209),所述第二活动板(2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210),所述滑动轴(209)在滑轨(210)的内部滑动,所述弯板(208)靠近第一凸轮(202)的一侧设置有拉簧(211),所述拉簧(211)的两端分别与弯板(208)和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202)推动弯板(208)的中部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板(207)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长杆(212),所述长杆(2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4),所述第一活动板(206)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3),所述第二连接杆(214)的一端与长杆(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3)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206)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压块(215);

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轴(201)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组装机构(4)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U形板(41),所述U形板(41)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42),所述L形板(42)的底端位于U形板(41)的内部,所述U形板(41)的上方设置有与L形板(42)底端贴合设置的第一上料筒(44),所述第一上料筒(44)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筒(44)的上方设置有L形杆(43),所述L形杆(43)的上端与第二活动板(207)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43)的底端活动插接在L形板(42)的一侧;

所述第二组装机构(5)包括间歇上料盘(501),所述间歇上料盘(50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上料槽(503)和两个第一上料槽(502),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非间隔设置,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位于间歇上料盘(501)的上端,另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位于间歇上料盘(501)的底端,所述间歇上料盘(501)的中部开设有L形槽口(504),所述长杆(212)的底端穿过L形槽口(504)延伸至L形槽口(504)的下方,所述间歇上料盘(501)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501)上表面贴合的第二上料筒(506),所述间歇上料盘(501)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501)下表面贴合的落料筒(507),所述第二上料筒(506)和落料筒(507)均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落料筒(507)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片(508),所述间歇上料盘(50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框(509),所述限位板框(509)的一端具有U形限位腔(510),所述U形限位腔(510)插入间歇上料盘(501)边缘的内侧且位于第二上料筒(506)和落料筒(507)之间,所述间歇上料盘(50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板(505),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505)与间歇上料盘(501)的外侧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装机构(6)包括框架(63)和两个位于传送带(11)上方两侧的第三上料筒(61),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61)与机架(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61)的底部均活动插接有弹性块(62),所述框架(63)的上端与第一活动板(206)固定连接,所述框架(63)底部的两侧向中部倾斜设置且分别与两个弹性块(62)活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3)和第二连接杆(214)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弯板(208)上端最长水平位移的一半,所述第一活动板(206)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板(207)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水平移动轨迹的中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端部的一侧插接有限位杆(216),所述限位杆(216)的上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216)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17),所述弹簧(217)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顶壁和限位杆(216)压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16)一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凸轮(204)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一滚轮(218),所述弯板(208)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凸轮(202)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二滚轮(2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的前侧开设有燕尾槽(220),所述第一活动板(206)通过燕尾槽(220)与第二活动板(207)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的外侧具有若干个槽位(12)。

说明书 :

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计算机主板部件,它安装在组装箱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组装箱上还安装有各种端口,用于将各种周边设备连接在一起,计算机主板部件的性能好坏对电脑的总体指标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0003] 目前计算机主板部件由于主板与端口分布于各处,组装起来不便,从而多使用人工进行组装,较为麻烦。
[0004]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自动组装计算机主板部件。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第三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一组装机构;
[0008]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一个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凸轮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对齐,所述第二凸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凸轮推动第一活动板的底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凸出部靠近第一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底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弯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滑动轴在滑轨的内部滑动,所述弯板靠近第一凸轮的一侧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弯板和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推动弯板的中部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长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压块;
[0009] 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传动连接;
[0010] 所述第一组装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底端位于U形板的内部,所述U形板的上方设置有与L形板底端贴合设置的第一上料筒,所述第一上料筒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筒的上方设置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上端与第二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的底端活动插接在L形板的一侧;
[0011] 所述第二组装机构包括间歇上料盘,所述间歇上料盘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上料槽和两个第一上料槽,所述第二上料槽和第一上料槽非间隔设置,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和第一上料槽位于间歇上料盘的上端,另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和第一上料槽位于间歇上料盘的底端,所述间歇上料盘的中部开设有L形槽口,所述长杆的底端穿过L形槽口延伸至L形槽口的下方,所述间歇上料盘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上表面贴合的第二上料筒,所述间歇上料盘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下表面贴合的落料筒,所述第二上料筒和落料筒均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落料筒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间歇上料盘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框,所述限位板框的一端具有U形限位腔,所述U形限位腔插入间歇上料盘边缘的内侧且位于第二上料筒和落料筒之间,所述间歇上料盘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与间歇上料盘的外侧壁贴合。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三组装机构包括框架和两个位于传送带上方两侧的第三上料筒,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与机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的底部均活动插接有弹性块,所述框架的上端与第一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底部的两侧向中部倾斜设置且分别与两个弹性块活动插接。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弯板上端最长水平位移的一半,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板远离第二凸轮的一端水平移动轨迹的中线上。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端部的一侧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顶壁和限位杆压合。
[0015]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一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凸轮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一滚轮,所述弯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凸轮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二滚轮。
[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燕尾槽与第二活动板滑动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具有若干个槽位。
[0018]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9] 1、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的设置,利用第一活动板上下移动,第二活动板上下和左右移动,以及长杆和十字压块的冂形运动路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轮旋转一周,即可以同时完成位于不同位置的主板、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装配,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0020] 2、本发明通过长杆和十字压块来回移动时可旋转90度,可以使和两个第二上料筒垂直设置,从而装配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是垂直的,以适应使用时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的第一侧位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的第二侧位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驱动机构和第一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U形板和L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驱动机构和第二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第二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的第一侧位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第二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的第二侧位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第二组装机构的爆炸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长杆和间歇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1为本发明落料筒和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2为本发明驱动机构和第三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3为本发明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4为本发明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5为本发明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为:
[0037] 1机架、11传送带、12槽位、2驱动机构、201主轴、202第一凸轮、203第一凸出部、204第二凸轮、205第二凸出部、206第一活动板、207第二活动板、208弯板、209滑动轴、210滑轨、211拉簧、212长杆、213第一连接杆、214第二连接杆、215十字压块、216限位杆、217弹簧、218第一滚轮、219第二滚轮、220燕尾槽、3伺服电机、4第一组装机构、41U形板、42L形板、43L形杆、44第一上料筒、5第二组装机构、501间歇上料盘、502第一上料槽、503第二上料槽、504L形槽口、505弧形支撑板、506第二上料筒、507落料筒、508弹片、509限位板框、510U形限位腔、6第三组装机构、61第三上料筒、62弹性块、63框架、100组装箱、110主板组装口、111主板、120第一组装位、121第一端口、130第二组装位、131第二端口、140第三组装位、141第三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39]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004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板部件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2、第三组装机构6、第二组装机构5和第一组装机构4;
[0041]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主轴201,所述主轴201的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4,所述第一凸轮202具有一个第一凸出部203,所述第二凸轮204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凸出部205,所述第一凸出部203和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205对齐,所述第二凸轮20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板206,所述第二凸轮204推动第一活动板206的底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07,所述第一凸出部203靠近第一活动板206的一侧设置有弯板208,所述弯板208的底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弯板20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209,所述第二活动板2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210,所述滑动轴209在滑轨210的内部滑动,所述弯板208靠近第一凸轮202的一侧设置有拉簧211,所述拉簧211的两端分别与弯板208和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202推动弯板208的中部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板207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长杆212,所述长杆2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4,所述第一活动板206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3,所述第二连接杆214的一端与长杆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3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206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压块215;
[0042] 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轴201的一端传动连接;
[0043] 所述第一组装机构4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U形板41,所述U形板41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42,所述L形板42的底端位于U形板41的内部,所述U形板41的上方设置有与L形板42底端贴合设置的第一上料筒44,所述第一上料筒44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筒44的上方设置有L形杆43,所述L形杆43的上端与第二活动板207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43的底端活动插接在L形板42的一侧;
[0044] 所述第二组装机构5包括间歇上料盘501,所述间歇上料盘50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上料槽503和两个第一上料槽502,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非间隔设置,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位于间歇上料盘501的上端,另一对相邻所述第二上料槽503和第一上料槽502位于间歇上料盘501的底端,所述间歇上料盘501的中部开设有L形槽口504,所述长杆212的底端穿过L形槽口504延伸至L形槽口504的下方,所述间歇上料盘501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501上表面贴合的第二上料筒506,所述间歇上料盘501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间歇上料盘501下表面贴合的落料筒507,所述第二上料筒506和落料筒507均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落料筒507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片508,所述间歇上料盘50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框509,所述限位板框509的一端具有U形限位腔510,所述U形限位腔510插入间歇上料盘501边缘的内侧且位于第二上料筒506和落料筒507之间,所述间歇上料盘50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板505,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505与间歇上料盘501的外侧壁贴合。
[0045] 所述第三组装机构6包括框架63和两个位于传送带11上方两侧的第三上料筒61,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61与机架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上料筒61的底部均活动插接有弹性块62,所述框架63的上端与第一活动板206固定连接,所述框架63底部的两侧向中部倾斜设置且分别与两个弹性块62活动插接。
[0046] 所述第一连接杆213和第二连接杆214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弯板208上端最长水平位移的一半,所述第一活动板206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板207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水平移动轨迹的中线上。
[0047] 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端部的一侧插接有限位杆216,所述限位杆216的上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216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17,所述弹簧217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顶壁和限位杆216压合。
[0048] 所述限位杆216一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二凸轮204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一滚轮218,所述弯板208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凸轮202外侧壁贴合设置的第二滚轮219。
[0049] 所述第一活动板206的前侧开设有燕尾槽220,所述第一活动板206通过燕尾槽220与第二活动板207滑动连接。
[0050] 所述传送带11的外侧具有若干个槽位12。
[0051] 如图1‑15所示的,在使用时,伺服电机3通过主轴201带动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4转动,第二凸轮204可推动第一活动板206上下移动,第一凸轮202可推动弯板208摆动,弯板208可通过滑动轴209和滑轨210带动第二活动板207沿着燕尾槽220左右移动,第一凸出部203和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205对齐,在转动时,若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则:
[0052] 首先,第一滚轮218在未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上滚动,当从该第二凸出部205的一端滚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第一凸出部203通过第二滚轮219推动弯板208向右摆动,即在此过程中,第一活动板206保持不动,第二活动板207向右移动,也即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向右移动;
[0053] 然后,第一滚轮218离开未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并滚动到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上的过程中,第一凸出部203仍然与第二滚轮219接触,弯板208保持不动,即在此过程中,第二凸轮204先带动第一活动板206和第二活动板207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也即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先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
[0054] 其次,第一滚轮218在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上滚动,故第一活动板206保持不动,而此时第二滚轮219离开第一凸出部203,从而在拉簧211拉力的作用下,弯板208向左摆动,即在此过程中,第二活动板207向左移动,也即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向左移动;
[0055] 最后,第一滚轮218离开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并滚动到对齐的第二凸出部205上的过程中,第二滚轮219未与第一凸出部203接触,从而弯板208保持不动,即在此过程中,第二凸轮204先带动第一活动板206和第二活动板207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也即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是先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
[0056] 通过限位杆216和弹簧217的设置,在第一活动板206向下移动时,可以通过弹簧217的弹力使第一活动板206快速向下移动,而不至于只由于重力使其向下移动,避免第一滚轮218与第二凸轮204脱节;
[0057] 即回到了初始状态,由上述可知,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的移动轨迹为冂形;
[0058] 在第一上料筒44的内部放置主板111,在间歇上料盘501左侧的第二上料筒506内部放置第一端口121,在间歇上料盘501右侧的第二上料筒506内部放置第二端口131,在两个第三上料筒61的内部放置第三端口141,如图13所示,组装箱100的中部开设主板组装口110,主板组装口110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开设第一组装位120和第二组装位130,主板组装口
110的两侧均开设第三组装位140,主板111装配在主板组装口110的内部,第一端口121装配在第一组装位120的内部,第二端口131装配在第二组装位130的内部,第三端口141装配在第三组装位140的内部;
[0059] 操作时,在传送带11上的槽位12内部放置组装箱100;
[0060] (1)在初始状态时,长杆212位于L形槽口504的左侧:
[0061] ①上方的第二上料槽503与左侧第二上料筒506的底部重合,下端的第二上料槽503与左侧落料筒507的上端错开,此时,第二上料筒506内部的第一端口121通过第二上料槽503落入左侧U形限位腔510的内部;
[0062] ②上方的第一上料槽502与右侧第二上料筒506的底部错开,下端的第一上料槽502与右侧的落料筒507上端重合,若此时右侧U形限位腔510内部有一个第二端口131,则会通过第一上料槽502落入到右侧落料筒507的内部,初始状态在右侧落料筒507的内部预设一个第二端口131,该预设的一个第二端口131即相当于会落入的第二端口131,落入的第二端口131被弹片508挡住;
[0063] ③十字压块215的一端位于左侧落料筒507内部的上端;
[0064] ④L形板42的底端将第一上料筒44的底部挡住;
[0065] ⑤框架63位于最上的位置;
[0066] (2)首先,第二活动板207、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向右移动,长杆212向右移动时,由于L形槽口504的导向,使得间歇上料盘501转动90度:
[0067] ①上方的第二上料槽503与左侧的第二上料筒506错开,下方的第二上料槽503则与左侧落料筒507重合,左侧U形限位腔510内部的第一端口121落入到左侧落料筒507的内部被弹片508挡住;
[0068] ②上方的第一上料槽502与右侧的第二上料筒506重合,下方的第一上料槽502与右侧的落料筒507错开,右侧第二上料筒506内部的第二端口131从第一上料槽502落入到右侧U形限位腔510的内部,
[0069] ③十字压块215的一端移动至右侧落料筒507内部的上端;
[0070] ④第二活动板207带动L形杆43向右移动,L形杆43带动L形板42向右移动,从而L形板42可以移出第一上料筒44的底部,第一上料筒44内部的一个主板111落下到U形板41的内部;
[0071] ⑤框架63的位置保持不变;
[0072] (3)然后,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先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
[0073] ①两个第二上料槽503的位置保持不变;
[0074] ②两个第一上料槽502的位置保持不变;
[0075] ③十字压块215先向下移动,将右侧落料筒507内部的第二端口131向下推以脱离弹片508,从而将该第二端口131装配至第二组装位130的内部,然后十字压块215再向上移动;
[0076] ④L形板42保持不动,L形杆43相对于L形板42向下移动;
[0077] ⑤框架63先向下移动,框架63底部的两端带动两个弹性块62向中部移动,从而通过两个弹性块62可以将第三上料筒61底部的第三端口141推至第三组装位140的内部以进行装配,框架63再向上移动,两个弹性块62再向两侧移动,从而第三上料筒61内部的第三端口141下落,以备下一次装配;
[0078] (4)其次,第二活动板207、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向左移动,长杆212向左移动时,由于L形槽口504的导向,使得间歇上料盘501反向转动90度:
[0079] ①两个第二上料槽503的位置恢复至(1)中的位置,此时,左侧第二上料筒506内部的第一端口121通过第二上料槽503落入左侧U形限位腔510的内部;
[0080] ②两个第一上料槽502的位置恢复至(1)中的位置,第二端口131通过第一上料槽502落入到右侧落料筒507的内部被弹片508挡住;
[0081] ③十字压块215的一端移动至左侧落料筒507内部的上端;
[0082] ④第二活动板207带动L形杆43向左移动,L形杆43带动L形板42向左移动,从而L形板42的底端可以将落入到U形板41内部的主板111向左推,从而将主板111装配至主板组装口110的内部;
[0083] ⑤框架63的位置保持不变;
[0084] (5)最后,第一活动板206、第二活动板207、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先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
[0085] ①两个第二上料槽503的位置保持不变;
[0086] ②两个第一上料槽502的位置保持不变;
[0087] ③十字压块215先向下移动,将左侧落料筒507内部的第一端口121向下推以脱离弹片508,从而将该第一端口121装配至第一组装位120的内部,然后十字压块215再向上移动;
[0088] ④L形板42保持不动,L形杆43相对于L形板42向下移动;
[0089] ⑤框架63先向下移动,但由于第三组装位140内部已经装配有第三端口141,从而此时,弹性块62本生发生形变,而不会进行装配,弹性块62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为橡胶或乳胶材料;
[0090] 即完成装配,在上述(1)‑(5)装配的过程中,(3)中完成了第二端口131和第三端口141的装配,(4)中完成了主板111的装配,(5)中完成了第一端口121的装配;在(5)过程结束后,伺服电机3停止转动,驱动传送带11的电机转动,以将组装箱100输送至下一个工位;
[0091] 使第一连接杆213和第二连接杆214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弯板上端最长水平位移的一半,第一活动板206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位于第二活动板207远离第二凸轮204的一端水平移动轨迹的中线上;从而在上述过程中,第二活动板207相对于第一活动板206来回移动到左右两个极限位置时,第一连接杆213和第二连接杆214都是相互垂直的,也即是第二活动板207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会绕着长杆212的轴线转动90度;
[0092] 通过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来回移动时可旋转90度,可以使和两个第二上料筒506垂直设置,从而装配的第一端口121和第二端口131是垂直的,以适应使用时的需要;
[0093] 即通过驱动机构2、第一组装机构4、第二组装机构5和第三组装机构6的设置,利用第一活动板206上下移动,第二活动板207上下和左右移动,以及长杆212和十字压块215的冂形运动路径,第一凸出部203和第二凸轮204旋转一周,即可以同时完成位于不同位置的主板111、第一端口121、第二端口131和第三端口141的装配,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0094]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0095]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0096]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