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84748.8

文献号 : CN11338455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莉莉李珂郑广瑛

申请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共组装的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所述靶向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靶向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所述穿膜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可有效负载药物,能够实现在角膜的高量富集和渗透,并且能实现在细胞级别的精确定位,在眼底微环境通过酶切作用实现重新组装并滞留,实现了可控性释药的同时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以低剂量给药维持药物有效浓度,降低对眼组织的毒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共组装的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

所述靶向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靶向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

所述穿膜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

所述靶向部分为甘露糖;

所述靶向多肽的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分别与所述穿膜多肽的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相同;

所述响应酶切部分包括被功能酶剪切的多肽序列;

所述被功能酶剪切的多肽序列为RR、GFLG或AAN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组装滞留部分为多肽序列LVFF;

所述亲水部分包括亲水性多肽序列;

所述亲水性多肽序列为RTT、TR或RR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载体中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的摩尔质量比为1:(1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部分和酶切响应部分通过乙炔酸偶联。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靶向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进行连接得到靶向多肽,将所述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进行连接得到穿膜多肽,将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进行混合,得到所述药物递送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得到;所述亲水部分和响应酶切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得到;所述响应酶切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通过点击反应与所述靶向部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击反应包括叠氮‑炔的反应和/或巯基‑双键的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所述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得到穿膜多肽;

(2)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得到中间体,随后通过点击反应将靶向部分连接到所述中间体的响应酶切部分上,得到靶向多肽;

(3)将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进行混合,得到所述药物递送载体。

8.一种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和眼底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药物递送系统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稀释剂和/或赋形剂。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治疗眼后节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生理性血管生成在眼睛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正常视力不可或缺,与此不同的是,病理性的血管新生常见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疾病,常造成视力下降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视网膜出血、增殖和纤维化,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0003] 由于角膜屏障和血‑眼屏障的作用,单纯局部滴眼给药后,药物难以到达眼底微环境,而静脉给药到达眼底微环境的药物更是微乎其微,所以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玻璃体腔注射等有创方式治疗眼底疾病,而玻璃体腔注药维持药物有效浓度一般约为数小时,药效时间较短,且有时可因药物初始峰值浓度过高对眼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另外,重复性玻璃体内注射有感染眼内炎的风险,同时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缺少一种高效无创地针对眼后节进行药物定向递送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人们尝试开发药物递送载体以替代眼内注射。
[0004] CN109420178A公开了一种多价穿膜肽类生物大分子递送载体及其应用,所述递送载体由多臂聚乙二醇与穿膜肽或穿膜肽衍生物构建,所述递送载体具有章鱼样的柔性结构,可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基因自组装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可通过无创途径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向眼内或眼底的有效递送,并增加眼组织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摄取,但缺乏靶向性及长效滞留能力。
[0005] 合理的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应具有以下性质:1、眼表面驻留时间长,角膜穿透性好;2、精准靶向,提高药物定向递送至眼后节病变区域的效率;3、长久的滞留性使药物作用更长时间。
[0006]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精准、高效、无创且能长久滞留的药物载体,提高药物定向递送至眼后节病变区域的效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眼后节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药物载体包括穿膜多肽和靶向多肽,两条多肽能够进行共组装形成组装体,该组装体能够携带药物并形成纳米粒形式,其中的亲水部分与角膜相互作用,使纳米颗粒能够高效渗入眼底,靶向部分使纳米颗粒特异性识别眼底靶点,到达靶点后,响应酶切部分被酶切,组装滞留部分进行组装成纳米纤维并滞留,从而实现了载药高效入眼并在眼底微环境长效释放药物,大大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
[0008]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共组装的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所述靶向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靶向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所述穿膜多肽包括依次通过化学键偶联的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
[0010] 本发明中,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力、氢键、π‑π相互作用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可缔合形成多种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构,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结构上既有亲水基团也有疏水基团,通过改变和灵活调控这两部分的结构和比例,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如纳米纤维、纳米颗粒,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能够发生共组装形成组装体,该组装体可负载药物并形成纳米粒形式,其中的亲水部分与角膜相互作用,使纳米颗粒能够高效渗入眼底,靶向部分使纳米颗粒特异性识别眼底靶点,到达靶点后,响应酶切部分被酶切,组装滞留部分进行原位组装成纳米纤维并滞留,从而实现了载药高效入眼并在眼底微环境长效释放药物,大大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
[0011] 优选地,所述靶向多肽的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分别与所述穿膜多肽的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相同。
[0012] 根据本发明,靶向部分可根据治疗靶标进行选择,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0013] 优选地,所述靶向部分的受体包括M2型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或酪氨酸激酶受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4] 根据本发明,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靶向部分包括甘露糖。
[0015] 优选地,所述甘露糖与响应酶切部分连接前为乙酰基保护的叠氮甘露糖。
[0016] 优选地,所述受体包括M2型巨噬细胞表面的CD206受体。
[0017] 本发明中,所述靶向部分采用甘露糖,精准识别眼底新生血管微环境中高表达的M2型巨噬细胞,引导药物载体通过主动靶向结合作用在M2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富集,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高表达的相关酶进行分子剪切后,组装滞留部分重新组装,原位形成纤维组装体,实现药物载体的聚集滞留,长时间的释放药物,清除眼底微环境中的M2型巨噬细胞,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0018] 根据本发明,所述药物载体可根据治疗需求携带相应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万古霉素或环丙沙星等。
[0019] 优选地,所述响应酶切部分包括被功能酶剪切的多肽序列。
[0020] 优选地,所述功能酶包括组织蛋白酶B、豆荚蛋白酶或金属蛋白酶‑9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1] 优选地,所述被功能酶剪切的多肽序列包括RR、GFLG或AAN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2] 优选地,所述组装滞留部分包括多肽序列LVFF。
[0023] 优选地,所述亲水部分包括亲水性多肽序列。
[0024] 优选地,所述亲水部分带有正电荷。
[0025] 优选地,所述亲水性多肽序列包括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或丝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6] 优选地,所述亲水性多肽序列的氨基酸数量为1~5间的整数,包括但不限于2、3或4。
[0027] 优选地,所述亲水性多肽序列包括RTT、TR或RRR。
[0028] 优选地,所述药物递送载体中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的摩尔质量比为1:(10~100),包括但不限于1:11、1:12、1:13、1:14、1:15、1:20、1:30、1:40、1:50、1:60、1:70、1:75、
1:80、1:82、1:90、1:91、1:95、1:96、1:98或1:99。
[0029] 优选地,所述靶向部分和酶切响应部分通过乙炔酸偶联。
[003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药物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31] 将所述靶向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进行连接得到靶向多肽,将所述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进行连接得到穿膜多肽,将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进行混合,得到所述药物递送载体。
[0032] 优选地,所述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得到,所述亲水部分和响应酶切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得到;所述响应酶切部分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通过点击反应与所述靶向部分连接。
[0033] 优选地,所述点击反应包括叠氮‑炔的反应和/或巯基‑双键的反应。
[003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1)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所述亲水部分、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得到穿膜多肽;
[0036] (2)采用多肽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并连接响应酶切部分和组装滞留部分,得到中间体,随后通过点击反应将靶向部分连接到所述中间体的响应酶切部分上,得到靶向多肽;
[0037] (3)将所述靶向多肽和穿膜多肽进行混合,得到所述药物递送载体。
[0038]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眼底药物递送系统,所述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和眼底药物。
[0039] 优选地,所述眼底药物递送系统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稀释剂和/或赋形剂。
[0040]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药物递送载体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眼底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眼用药物中的应用。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 (1)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可有效负载药物,能够实现在角膜的高量富集和渗透,并且能实现在细胞级别的精确定位,在眼底微环境通过酶切作用实现重新组装并滞留,实现了可控性释药的同时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以低剂量给药维持药物有效浓度,降低对眼组织的毒性;
[0043] (2)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实现高效无创地针对眼后节进行药物定向递送,使患者脱离了手术带来的风险,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而药物递送载体在眼底环境的重新组装,延长了药物的作用,延长了患者的用药间隔,进一步降低了频繁点眼带来的可能的眼表炎症以及干眼症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4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穿膜肽的质谱结果图;
[004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透射电镜图;
[004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透射电镜图;
[004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透射电镜图;
[004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透射电镜图;
[004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粒径图;
[005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粒径图;
[005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粒径图;
[005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粒径图;
[005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细胞生存率检测图;
[0054]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的细胞生存率检测图;
[0055] 图12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紫外吸收峰的变化图;
[0056] 图13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图;
[0057] 图14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特异性酶剪切后形貌的变化图;
[0058] 图15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在M2型巨噬细胞表面靶向富集图;
[0059] 图16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在M2型巨噬细胞内的长效滞留图;
[0060] 图17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在c57小鼠角膜的浸润深度图;
[0061] 图18为本发明的药物载体在c57小鼠视网膜的浸润深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63]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64] 实施例1
[006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穿膜肽和靶向肽,以甘露糖(Mannose)为靶向部分,以GFLG为响应酶切部分,以LVFF序列为组装滞留部分,以RRR序列为亲水部分,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分子结构如式I(RRRGFLGLVFF)和II(Mannose‑GFLGLVFF)所示,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0066]
[0067]
[0068] 所述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溶液配制:脱保护溶剂为六氢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反应液为N‑甲基吗啉(NMM):DMF=1:24;茚三酮测试液为茚三酮、VC、苯酚各一滴;
[0070] (2)使用脱保护溶剂脱去Wang树脂(修饰密度为0.35mM)氨基端的Fmoc保护,并使用二氯甲烷(DCM)和DMF交替各洗三遍,取2mg清洗后树脂于试管中,茚三酮法检测阳性(深蓝色)后,准备接入第一个氨基酸(按目标序列),进入氨基酸缩合反应,将下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用NMM和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BTU)的DMF溶液进行活化,然后与脱保护的第一个氨基酸进行缩合反应,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所有氨基酸的缩合,用甲醇洗三遍收缩树脂,继续抽干18min;
[0071] (3)从反应器中取出合成完的树脂,用含有2.5%水和2.5%三异丙基硅烷的三氟乙酸溶液将合成好的多肽从树脂上脱除,同时脱除氨基酸的侧链保护,旋转蒸发法去除三氟乙酸,用无水乙醚沉淀多肽的粗产物,洗涤并干燥,最后选用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将多肽纯化,所得到的纯肽使用质谱(MS,electrospray)进行鉴定,所测量得到的分子量结果与目标分子量相同(图1),得到所述穿膜肽;
[0072] (4)通过点击(Click)反应连接乙酰基保护的叠氮甘露糖与连接己炔酸的响应酶切部分,反应试剂包括五水硫酸铜、抗坏血酸钠、DMF和六氢吡啶,然后使用体积比为4:1的水合肼和甲醇溶液脱去乙酰基,用DCM和DMF交替各洗三遍,并用甲醇洗三遍收缩树脂,裂解得到所述靶向肽;
[0073] (5)分别将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制备穿膜肽和靶向肽的二甲基亚砜(DMSO)良溶剂储存液,然后以10:1的摩尔质量比将二者混合,在350r/min搅拌1h,得到10mM溶液(根据穿膜肽浓度计算),在涡旋条件下,将10μL上述混合DMSO溶液缓慢加入1mL PBS缓冲液(pH7.4)中,进行共组装得到共组装溶液,即所述药物递送载体。
[0074] 实施例2
[007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穿膜肽和靶向肽,以甘露糖为靶向部分,以RR为响应酶切部分,以LVFF序列为组装滞留部分,以TR序列为亲水部分,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分子结构如式III(TRRRLVFF)和Ⅳ(Mannose‑RRLVFF)所示,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摩尔质量比为50:1。
[0076]
[0077]
[0078] 所述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仅需按序列不同将氨基酸替换以及调整多肽比例即可。
[0079] 实施例3
[008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穿膜肽和靶向肽,以甘露糖为靶向部分,以AAN为响应酶切部分,以LVFF序列为组装滞留部分,以RTT序列为亲水部分,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分子结构如式V(RTTAANLVFF)和Ⅵ(Mannose‑AANLVFF)所示,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摩尔质量比为50:1。
[0081]
[0082] 所述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仅需按序列不同将氨基酸替换即可。
[0083] 实施例4
[008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所述药物递送载体包括穿膜肽和靶向肽,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分子结构如式V(RTTAANLVFF)和Ⅵ(Mannose‑AANLVFF)所示,所述穿膜肽和靶向肽的摩尔质量比为100:1。
[0085] 所述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仅需将带穿膜肽和靶向肽的摩尔质量比调整为100:1。
[0086] 试验例1
[0087] 分别取5mM的实施例1‑4制备的药物载体,分别和阿霉素溶于DCM/MeOH/DMSO(2:2:1)的混合物中作为溶剂前驱体,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PBS缓冲液,用旋转蒸发器去除DCM和MeOH,以5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未包载的阿霉素,取上清液,得到包载药物的载体胶束,取10μL滴在230目的碳膜铜网上,等待10min使样品沉降在铜网上,然后用滤纸将多余的样品吸干,并用醋酸双氧铀溶液染色5min,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并用滤纸吸干,以清洗铜网,最后静置直到干燥,用透射电镜(TEM)实时CCD成像,并用纳米粒度仪检测粒径以及电位,成像结果如图2‑图5所示,粒径结果如图6‑图9所示。
[0088] 由图2‑图5可知,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包载阿霉素后形态为不同形态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本发明控制药物递送载体包载药物的形态为纳米颗粒时,能够使其更容易穿透角膜并渗透至眼底微环境。
[0089] 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不同的正电荷,其中,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电荷为18.6mV,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电荷为21.3mV,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电荷为14.2mV,实施例4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电荷为15.1mV。
[0090] 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并利用CCK‑8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
[0091] 由图10和图11可知,当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后携带电荷较高时,细胞毒性会随之升高,因此本发明控制药物载体携带电荷,进一步控制细胞毒性。
[0092] 试验例2药物递送载体包载性能测试
[0093] 分别取5mM的实施例1‑4制备的药物载体,分别按摩尔质量比为1:2、2:3、1:1、2:1、4:1和阿霉素溶于DCM/MeOH/DMSO(2:2:1)的混合物中作为溶剂前驱体,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PBS缓冲液,用旋转蒸发器去除DCM和MeOH,以5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未包载的阿霉素,取上清液,得到包载药物的载体胶束。取上述药物载体和阿霉素摩尔质量比为1:1的载体胶束为实验分子,分别以阿霉素和药物载体为对照,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吸光度的测定,结果如图12所示,并计算胶束中所含的药物,然后根据式(1)和式(2)分别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如图13所示。
[0094]
[0095]
[0096]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包载阿霉素后出现了和单纯阿霉素一样的紫外吸收峰,说明阿霉素被成功包载。
[0097]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
[0098] 试验例3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在细胞水平形貌转变能力测试
[0099] 在PBS中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药物递送载体与豆荚蛋白酶混合孵育24h,将酶切序列AAN替换为不能剪切的AAA序列,以RTTAAALVFF和Mannose‑AAALVFF作为对照分子,在相同条件下与豆荚蛋白酶混合孵育作为对照,分别于1h、4h、12h和24h拍摄透射电镜,结果如图14所示。
[0100] 由图14可知,与对照分子对比,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药物递送载体从纳米颗粒状态逐步转变为纳米纤维状态,而单纯具有主动靶向的药物载体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纳米颗粒形态的药物载体可以在豆荚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纳米纤维的形态。
[0101] 试验例4药物递送载体在细胞水平靶向性以及长效滞留性测试
[0102] 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药物递送载体在硅片上与IL‑4诱导RAW 264.7细胞(中国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培养中心,中国北京医学科学院)分化的M2型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h,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2h,然后分别用体积分数为50%、70%、80%、90%和100%乙醇依次脱水
15min,充分干燥后喷金20s进行扫描电镜拍摄,以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国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培养中心,中国北京医学科学院)共培养作为阴性对照,以单独培养的M2型巨噬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如图15所示。
[0103] 由图15可知,仅与药物载体共同培养的M2型巨噬细胞表面发现药物载体,表明本发明的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可以主动靶向M2型巨噬细胞,而对其他细胞如HUVECs无靶向性。
[0104] 将1mL M2型巨噬细胞密度为1×105个/mL的细胞悬液加入到共聚焦显微镜皿中,然后将其置于37℃培养箱中过夜贴壁培养。当细胞达到80%贴壁后,加入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药物载体,以加入试验例3所述的不可酶切的药物载体作为对照分子,每2h进行细胞换液模拟体内细胞代谢环境,取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16所示。
[0105] 由图16可知,与只具有主动靶向的药物载体相比,本发明的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可在M2型巨噬细胞里长效滞留。
[0106] 试验例5眼底药物递送载体在动物水平视网膜渗透性测试
[0107] 使用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药物载体包载阿霉素100μM对6周龄C57BL/6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点眼,每组6只,分别以相同含量的阿霉素和PBS点眼作为对照,每10min点5μL,点第3次后10min处死小鼠,取眼球置于雷根固定液中30min,准备固定好的眼球,依次浸入10%和20%蔗糖中脱水,每个蔗糖梯度4h,浸入30%蔗糖过夜直至眼球沉入底部,即脱水完成,将已经脱水好的小鼠眼球取出,小心放在已预冷好的冰冻切片的载物台上,反复滴加OCT包埋剂,直至将眼球完全包埋,在‑24℃进行冰冻切片,切片厚度为10μm,粘在涂过明胶铬钒的载玻片上,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观察荧光浸润深度及强度,结果如图17和图18所示,其中第一列DAPI为细胞核染料,通过它的荧光可观察到小鼠眼球组织的形态,第二列DOX即仅显示阿霉素荧光,阿霉素自身的荧光可代表实验分子(药物递送载体包载的阿霉素)所在位置,第三列Merge为前两列荧光的叠加显示图,通过此列可观察到实验分子具体在组内的浸润深度及分布范围。
[0108] 由图17和图18可知,将眼球矢状位冰冻切片后,通过DAPI染色试剂显示出角膜组织和视网膜组织的整体形态,由于阿霉素携带荧光,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拍摄可以发现,单纯阿霉素只停留在角膜上皮表面,而药物递送载体包载的阿霉素浸润渗透整个角膜,携载阿霉素的药物递送载体在眼底渗透视网膜达到神经节纤维层的量远高于单纯阿霉素,表明本发明的药物载体能够高效穿透眼组织到达眼底微环境。
[0109]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递送载体携带药物后(例如携带阿霉素),可停留富集在角膜表面并穿透眼组织到达眼底微环境,进一步通过特异性靶向部分精准识别眼底新生血管微环境中高表达的M2型巨噬细胞,通过主动靶向结合作用在M2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富集,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高表达的相关酶进行分子剪切,响应组装滞留部分重新组装,原位形成纤维组装体,实现了药物载体的聚集滞留,长时间的释放药物,清除眼底微环境中的M2型巨噬细胞,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0110]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