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84271.3

文献号 : CN11339692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蔡元保杨祥燕黄强庞新华李季东李冰

申请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岩白菜内酯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或溴菌腈二元复配而成。本发明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由二种有效成分复配而成,可以延缓澳洲坚果炭疽病对复配药剂的抗药性产生,降低单独施用岩白菜内酯带来的风险,同时可以对岩白菜内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由岩白菜内酯与

吡唑醚菌酯二元复配而成,所述岩白菜内酯和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1‑10:20‑1。

说明书 :

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澳洲坚果,别名夏威夷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坚果属植物,其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澳洲坚果病虫害较
多,病害30多种,虫害300多种,在病害中比较严重为立枯病、根腐病、花疫病、炭疽病、溃烂
病和灰霉病。其中炭疽病主要危害澳洲坚果的叶子、嫩梢和果实,表现为澳洲坚果的嫩梢枯
死、嫩叶枯黄,且表面出现黑色斑块,幼果及果壳呈黑褐色,并逐渐发展成黑色的分生孢子
器,影响澳洲坚果的产量和质量。化学药剂是防治炭疽病常见手段,但长期施用单一化学药
剂会使炭疽病产生抗药性,目前炭疽病对现有化学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果农为
了提高防治效果通常会加大化学药剂的施用剂量,这样会加快抗药性的产生,同时也会带
来农药残留的问题。
[0003] 王雪莲,李敏敏等,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柑橘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发现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岩白菜内酯对柑橘炭疽病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为7.2766
μg/mL。可见,利用岩白菜内酯可有效防止炭疽病。同其化学药剂一样,如果长期单一施用该
有效成分,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
[0004] 将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研制农药新品种的一种有效快捷方式。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增效和拮抗。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发
现将岩白菜内酯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或溴菌腈二元复配时,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会
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这对于保护岩白菜内酯药剂,延缓病害的抗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0005]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以克服长期单一施用岩白菜内酯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的缺点。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岩白菜内酯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或溴菌腈二元复配而成。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岩白菜内酯和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比为1‑10:20‑1。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岩白菜内酯和氟吡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30:15‑1。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岩白菜内酯和溴菌腈的质量比为1‑40:40‑1。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在进行二元复配时,增效作用明显,与单一药剂相比,提高了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
和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澳洲坚果的农药残留。
[0013] (2)本发明防治澳洲坚果炭疽病的杀菌组合物由二种有效成分复配而成,可以延缓澳洲坚果炭疽病对复配药剂的抗药性产生,降低单独施用岩白菜内酯带来的风险,同时
可以对岩白菜内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5] 实施例:岩白菜内酯复配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16] 供试药剂:98.8%岩白菜内酯原药、98%吡唑醚菌酯原药、96%氟吡菌酰胺原药和95%溴菌腈原药
[0017] 供试病菌: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采自澳洲坚果炭疽病发病部位,在实验室内分离纯化
[0018] 试验方法:参考《NY/T 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
[0019] 1.将原药用乙醇溶解,用0.1%吐温‑80稀释分别配制单剂母液,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多个梯度质量浓度,备用;
[0020] 2.在无菌的条件下将预先融化的PDA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均。然后等量倒入4个直径为9cm
的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同时设只含乙醇和0.1%吐温‑80的空白对照处理,每个处理3
个重复。
[0021] 3.在无菌的条件下,用直径为5mm的灭菌打孔器在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菌落边缘打孔,制成直径为5mm的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
盖后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
[0022] 4.待空白对照菌落的直径达培养皿直径的2/3以上时,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以此计算各处理的菌丝生长抑制率,
用DPS软件对药剂浓度的数值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处理药剂的EC50,
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23] 菌丝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5)‑(药剂处理菌落直径‑5)]/[(空白对照菌落直径‑5)]×100;
[0024]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0025]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26]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27] 按照联合作用划分标准:
[0028] 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29] 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
[0030] 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31] 实验结果见表1‑3。
[0032] 表1岩白菜内酯和吡唑醚菌酯复配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3] 药剂名称及配比 EC50(mg/L) ATI TTI CTC岩白菜内酯 9.84 100 ‑‑ ‑‑
吡唑醚菌酯 4.43 222.12 ‑‑ ‑‑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20 3.43 286.88 216.31 132.63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16 3.17 310.41 214.94 144.42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12 2.94 334.69 212.73 157.33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8 2.27 433.48 205.88 207.85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4 1.93 509.84 197.70 257.89
岩白菜内酯1:吡唑醚菌酯1 1.66 592.77 161.06 368.04
岩白菜内酯2:吡唑醚菌酯1 4.83 203.73 140.71 144.79
岩白菜内酯4:吡唑醚菌酯1 5.92 166.22 124.42 133.59
岩白菜内酯6:吡唑醚菌酯1 3.17 310.41 117.45 264.30
岩白菜内酯8:吡唑醚菌酯1 2.88 341.67 113.57 300.84
岩白菜内酯10:吡唑醚菌酯1 4.17 235.97 111.10 212.39
[0034]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岩白菜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10:20‑1的范围内对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20,增效作用明显。
[0035] 表2岩白菜内酯和氟吡菌酰胺复配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6]药剂名称及配比 EC50(mg/L) ATI TTI CTC
岩白菜内酯 9.84 100.00 ‑‑ ‑‑
氟吡菌酰胺 3.29 299.09 ‑‑ ‑‑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15 1.93 509.84 286.65 177.87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12 1.85 531.89 283.77 187.44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9 1.66 592.77 279.18 212.33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7 1.53 643.14 274.20 234.55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5 1.35 728.89 265.91 274.11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3 1.19 826.89 249.32 331.66
岩白菜内酯1:氟吡菌酰胺1 2.83 347.70 199.54 174.25
岩白菜内酯5:氟吡菌酰胺1 3.91 251.66 133.18 188.96
岩白菜内酯10:氟吡菌酰胺1 4.22 233.18 118.10 197.44
岩白菜内酯15:氟吡菌酰胺1 5.51 178.58 112.44 158.82
岩白菜内酯20:氟吡菌酰胺1 4.88 201.64 109.48 184.18
岩白菜内酯25:氟吡菌酰胺1 3.46 284.39 107.66 264.17
岩白菜内酯30:氟吡菌酰胺1 4.42 222.62 106.42 209.19
[0037]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岩白菜内酯与氟吡菌酰胺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30:15‑1的范围内对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20,增效作用明显。
[0038] 表3岩白菜内酯和溴菌腈复配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39]
[0040]
[0041]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岩白菜内酯与溴菌腈复配后在质量比为1‑40:40‑1的范围内对对澳洲坚果炭疽病病原菌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20,增效作用明显。
[0042] 从表1‑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岩白菜内酯与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或溴菌腈复配后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对澳洲坚果炭疽病均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3] 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
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