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25069.0

文献号 : CN1134012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吕可建

申请人 : 新沂市铭达玻璃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底部两侧的型框、设置于所述型框底部的万向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右侧的把手;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部左侧的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活动件顶部的支撑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块顶部的安装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翻转件。本发明通过翻转组件和承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钢化玻璃进行移动,使其能够更加便利的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无需大量的人工搬运,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在钢化玻璃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效果,避免其从承接组件上脱落。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框(101)、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底部两侧的U型框(102)、设置于所述U型框(102)底部的万向轮(103),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右侧的把手(104);

翻转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的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内部左侧的活动件(201)、设置于所述活动件(201)顶部的支撑块(202)、设置于所述支撑块(202)顶部的安装槽(203),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3)内部的翻转件(204);

承接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翻转组件(200)的顶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件(204)顶部的连接块(301)、设置于所述连接块(301)顶部的调节件(302)、设置于所述调节件(302)顶部的承接板(303)、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侧面的凹槽(M);以及,限位组件(400),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的两侧,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侧面的驱动件(401)、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且与所述驱动件(401)配合的传动件(402)、设置于所述传动件(402)外侧的U型板(403)、设置于所述U型板(403)一侧的卡板(404),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侧面且与所述U型板(403)配合的限位板(405);

还包括放置组件(500),设置于所述活动件(201)的右侧,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内部的顶升件(501)、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顶部的放置框(502),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顶部右侧的挡板(503);

所述顶升件(501)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内部的活动框(501a)、设置于所述活动框(501a)顶部的限位框(501b),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框(501a)底部的第一推杆(501c),所述第一推杆(501c)的底端设置于所述U型框(102)的顶部;

所述驱动件(401)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侧面且位于所述凹槽(M)两侧的活动块(401a)、设置于所述活动块(401a)一侧且位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的连接杆(401b)、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且与所述连接杆(401b)配合的限位件(401c);

所述传动件(402)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01b)一侧的固定齿板(402a)、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且与所述固定齿板(402a)配合的第一齿轮(402b)、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402b)底部的第二齿轮(402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402c)外侧的连接环(402d),所述连接环(402d)的一侧与所述U型板(403)固定配合,所述连接环(402d)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402c)配合的齿条(402d‑a);

所述限位件(401c)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且与所述连接杆(401b)配合的两组限位块(401c‑a)、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01b)侧面且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401c‑a)之间的凸块(401c‑b),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块(401a)侧面的复位弹簧(401c‑c),所述复位弹簧(401c‑c)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401c‑a)固定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101)内部的活动板(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板(201a)侧面的第二推杆(201b),所述第二推杆(201b)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101)的内壁固定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204)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3)内部的蜗杆(204a)、设置于所述蜗杆(204a)一端的伺服电机(204b)、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3)内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扇形齿板(204c),所述扇形齿板(204c)与所述蜗杆(204a)配合,所述扇形齿板(204c)设置于所述连接块(301)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02)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块(301)顶部的第三推杆(302a)、设置于所述第三推杆(302a)顶端的连接板(302b),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b)顶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固定块(302c),所述固定块(302c)的顶部于所述承接板(303)固定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b)顶部的第一铰接座(302d)、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座(302d)顶部的伸缩件(302e),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303)底部的第二铰接座(302f),所述伸缩件(302e)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302f)配合。

说明书 :

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注意与玻璃钢区别开来,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在进行短距离的运输时一般是通过较多的人工进行搬运,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且在运输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倾倒或掉落,造成钢化玻璃损坏。

发明内容

[0003]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04]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5]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的运输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且安全性较低。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底部两侧的型框、设置于所述型框底部的万向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右侧的把手;翻转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部左侧的活动件、设置于所述活动件顶部的支撑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块顶部的安装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翻转件;承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转组件的顶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件顶部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顶部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顶部的承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的凹槽;以及,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承接板的两侧,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部且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传动件、设置于所述传动件外侧的型板、设置于所述型板一侧的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且与所述型板配合的限位板。
[0007]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放置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件的右侧,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部的顶升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顶部的放置框,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框顶部右侧的挡板。
[0008]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部的活动框、设置于所述活动框顶部的限位框,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框底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型框的顶部。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活动块、设置于所述活动块一侧且位于所述承接板底部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部且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限位件。
[0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一侧的固定齿板、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部且与所述固定齿板配合的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底部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外侧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与所述型板固定配合,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齿条。
[0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部且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两组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侧面且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的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块侧面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配合。
[0012]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内部的活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侧面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固定配合。
[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翻转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蜗杆、设置于所述蜗杆一端的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扇形齿板,所述扇形齿板与所述蜗杆配合,所述扇形齿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块的底部。
[0014]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块顶部的第三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推杆顶端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顶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于所述承接板固定配合。
[0015]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顶部的第一铰接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座顶部的伸缩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部的第二铰接座,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配合。
[0016]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翻转组件和承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钢化玻璃进行移动,使其能够更加便利的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无需大量的人工搬运,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在钢化玻璃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效果,避免其从承接组件上脱落。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 图1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9] 图2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支撑组件结构图。
[0020] 图3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顶升件结构图。
[0021] 图4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翻转组件与承接组件连接结构图。
[0022] 图5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承接组件另一个视角图。
[0023] 图6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限位组件与承接板连接结构图。
[0024] 图7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驱动件结构图。
[0025] 图8为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的传动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9] 实施例1
[0030] 参照图1、2、4、5和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基于高效的钢化玻璃运输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0、翻转组件200、承接组件300和限位组件400,通过翻转组件200和承接组件300之间的配合将钢化玻璃移动至支撑组件100上,即可方便同时运输多个钢化玻璃,无需大量人工,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限位组件400对钢化玻璃进行限位,避免其从承接组件300上脱落。
[0031] 具体的,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框101、设置于支撑框101底部两侧的U型框102、设置于U型框102底部的万向轮103,以及设置于支撑框101右侧的把手104,通过万向轮103和把手104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只需一到两名工作人员即可进行操作,使得钢化玻璃的运输更加方便,极大的降低了人力的成本。
[0032] 优选的,翻转组件200,设置于支撑框101的内部,包括设置于支撑框101内部左侧的活动件201、设置于活动件201顶部的支撑块202、设置于支撑块202顶部的安装槽203,以及设置于安装槽203内部的翻转件204,通过活动件201使得支撑块202和翻转件204能够在支撑框101的内部左右移动,从而方便调节放置钢化玻璃的位置,提高放置钢化玻璃的数量和准确度。
[0033] 较佳的,承接组件300,设置于翻转组件200的顶部,包括设置于翻转件204顶部的连接块301、设置于连接块301顶部的调节件302、设置于调节件302顶部的承接板303、以及设置于承接板303侧面的凹槽M,通过调节件302的设置对承接板303的角度及伸缩距离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将钢化玻璃更加便利的竖直堆叠放置在支撑框101的顶部,其中凹槽M的大小及深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在钢化玻璃放置的过程中承接板303与支撑框101的边缘发生撞击,造成其损坏。
[0034] 优选的,限位组件400,设置于承接板303的两侧,包括设置于承接板303侧面的驱动件401、设置于承接板303底部且与驱动件401配合的传动件402、设置于传动件402外侧的U型板403、设置于U型板403一侧的卡板404,以及设置于承接板303侧面且与U型板403配合的限位板405,在将钢化玻璃放置在承接板303上时,通过钢化玻璃的自重压动驱动件401,通过驱动件401和传动件402带动U型板403和卡板404向内侧移动,从而通过卡板404对钢化玻璃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在翻转和移动的过程中从承接板303的顶部掉落。
[0035] 在使用时,将待移动的钢化玻璃移动至承接板303上,钢化玻璃的放置一般是竖直堆叠或层叠在较高的板上,此时通过调节件302对承接板303的角度及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气就能够将钢化玻璃放置在承接板303上,然后通过调节件302和翻转件204之间的配合使得承接板303和钢化玻璃向右侧移动,此时通过钢化玻璃的自重压动驱动件401,通过驱动件401和传动件402带动U型板403和卡板404向内侧移动,从而通过卡板404对钢化玻璃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在翻转和移动的过程中从承接板303的顶部掉落,然后再次通过活动件201、调节件302和翻转件204之间的配合将钢化玻璃竖直堆叠在支撑框101上,堆放完成后,通过万向轮103和把手104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只需一到两名工作人员即可进行操作,使得钢化玻璃的运输更加方便,极大的降低了人力的成本。
[0036] 实施例2
[0037] 参照图1、3、7和8,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0038] 具体的,还包括放置组件500,设置于活动件201的右侧,包括设置于支撑框101内部的顶升件501、设置于支撑框101顶部的放置框502,以及设置于支撑框101顶部右侧的挡板503,通过放置框502对钢化玻璃进行限位,使得单块钢化玻璃的放置更加稳固,然后通过挡板503对钢化玻璃进行支撑,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
[0039] 优选的,顶升件501包括设置于支撑框101内部的活动框501a、设置于活动框501a顶部的限位框501b,以及设置于活动框501a底部的第一推杆501c,第一推杆501c的底端设置于U型框102的顶部,通过限位框501b进一步对钢化玻璃进行限位和支撑,使其安装更加稳固,且在将钢化玻璃放置在限位框501b上时,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整个向上顶起,使得钢化玻璃从承接板303上脱离,即可将钢化玻璃完全放置在限位框
501b内,避免在承接板303复位的过程中钢化玻璃发生偏移,承接板303复位后,再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复位,使得钢化玻璃的放置更加稳固。
[0040] 优选的,驱动件401包括设置于承接板303侧面且位于凹槽M两侧的活动块401a、设置于活动块401a一侧且位于承接板303底部的连接杆401b、设置于承接板303底部且与连接杆401b配合的限位件401c,通过限位件401c对活动块401a和连接杆401b进行限位,避免其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钢化玻璃的限位效果。
[0041] 较佳的,传动件402包括设置于连接杆401b一侧的固定齿板402a、设置于承接板303底部且与固定齿板402a配合的第一齿轮402b、设置于第一齿轮402b底部的第二齿轮
402c,以及设置于第二齿轮402c外侧的连接环402d,连接环402d的一侧与U型板403固定配合,连接环402d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齿轮402c配合的齿条402d‑a,活动块401a和连接杆
401b在移动时,通过固定齿板402a带动第一齿轮402b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402b带动第二齿轮402c转动,然后通过第二齿轮402c和齿条402d‑a带动连接环402d向内侧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环402d和U型板403带动卡板404向内侧移动,对钢化玻璃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在翻转移动的过程中从承接板303上脱落。
[0042] 较佳的,限位件401c包括设置于承接板303底部且与连接杆401b配合的两组限位块401c‑a、设置于连接杆401b侧面且位于两组限位块401c‑a之间的凸块401c‑b,以及设置于活动块401a侧面的复位弹簧401c‑c,复位弹簧401c‑c的一端与限位块401c‑a固定配合,通过限位块401c‑a对连接杆401b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通过凸块401c‑b对连接杆401b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其移动过多影响钢化玻璃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复位弹簧401c‑c在钢化玻璃放置好后推动活动块401a进行复位,从而方便其下一次的使用。
[0043] 在使用时,将待移动的钢化玻璃移动至承接板303上,钢化玻璃的放置一般是竖直堆叠或层叠在较高的板上,此时通过调节件302对承接板303的角度及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气就能够将钢化玻璃放置在承接板303上,然后通过调节件302和翻转件204之间的配合使得承接板303和钢化玻璃向右侧移动,此时通过钢化玻璃的自重压动活动块401a和连接杆401b移动,再通过固定齿板402a带动第一齿轮402b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402b带动第二齿轮402c转动,然后通过第二齿轮402c和齿条402d‑a带动连接环402d向内侧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环402d和U型板403带动卡板404向内侧移动,对钢化玻璃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在翻转移动的过程中从承接板303上脱落,此时通过限位块401c‑a对连接杆401b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通过凸块401c‑b对连接杆401b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其移动过多影响钢化玻璃的稳定性,此时即可将钢化玻璃放置在限位框501b上,通过限位框501b对钢化玻璃进行限位和支撑,使其安装更加稳固,且在将钢化玻璃放置在限位框501b上时,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整个向上顶起,使得钢化玻璃从承接板303上脱离,即可将钢化玻璃完全放置在限位框501b内,避免在承接板303复位的过程中钢化玻璃发生偏移,此时通过复位弹簧401c‑c在钢化玻璃放置好后推动活动块401a进行复位,从而方便其下一次的使用,承接板303复位后,再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复位,使得钢化玻璃的放置更加稳固。
[0044] 实施例3
[0045] 参照图4和图5,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0046] 具体的,活动件201包括设置于支撑框101内部的活动板201a,以及设置于活动板201a侧面的第二推杆201b,第二推杆201b的一端与支撑框101的内壁固定配合,在将钢化玻璃放置在承接板303上及调节承接板303的位置时,通过第二推杆201b推动活动板201a左右移动,即可调整承接板303的位置,方便钢化玻璃的移动和放置。
[0047] 较佳的,翻转件204包括设置于安装槽203内部的蜗杆204a、设置于蜗杆204a一端的伺服电机204b、设置于安装槽203内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扇形齿板204c,扇形齿板204c与蜗杆204a配合,扇形齿板204c设置于连接块301的底部,通过伺服电机204b带动蜗杆204a转动,再通过蜗杆204a带动扇形齿板204c转动,即可对承接板303的位置及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钢化玻璃的拿取效率。
[0048] 优选的,调节件302包括设置于连接块301顶部的第三推杆302a、设置于第三推杆302a顶端的连接板302b,以及设置于连接板302b顶部且与其转动配合的固定块302c,固定块302c的顶部于承接板303固定配合,通过第三推杆302a带动承接板303进行伸缩移动,进一步提高承接板303的行程,使得钢化玻璃能够放置在更远的限位框501b内,从而提高钢化玻璃堆叠的数量。
[0049] 优选的,调节件302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302b顶部的第一铰接座302d、设置于第一铰接座302d顶部的伸缩件302e,以及设置于承接板303底部的第二铰接座302f,伸缩件302e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302f配合,钢化玻璃一般都需要倾斜放置,避免在竖直放置时钢化玻璃发生倾倒,通过伸缩件302e推动承接板303的一侧发生倾斜,这时承接板303与支撑框101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从而方便直接将钢化玻璃进行倾斜放置,无需人工把持再将钢化玻璃倾倒,极大的提高了钢化玻璃的放置和运输效率,此时通过第一铰接座302d和第二铰接座302f对伸缩件302e进行限位,避免其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折弯。
[0050] 在使用时,将待移动的钢化玻璃移动至承接板303上,钢化玻璃的放置一般是竖直堆叠或层叠在较高的板上,此时通过第二推杆201b推动活动板201a左右移动,即可调整承接板303的位置,方便钢化玻璃的移动和放置,再通过伺服电机204b带动蜗杆204a转动,再通过蜗杆204a带动扇形齿板204c转动,即可对承接板303的位置及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钢化玻璃的拿取效率,此时通过钢化玻璃的自重压动活动块401a和连接杆401b移动,再通过固定齿板402a带动第一齿轮402b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402b带动第二齿轮402c转动,然后通过第二齿轮402c和齿条402d‑a带动连接环402d向内侧移动,即可通过连接环402d和U型板403带动卡板404向内侧移动,对钢化玻璃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在翻转移动的过程中从承接板303上脱落,此时通过限位块401c‑a对连接杆401b进行限位,避免其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通过凸块401c‑b对连接杆401b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其移动过多影响钢化玻璃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第三推杆302a带动承接板303进行伸缩移动,进一步提高承接板303的行程,使得钢化玻璃能够放置在更远的限位框501b内,从而提高钢化玻璃堆叠的数量,然后通过伸缩件302e推动承接板303的一侧发生倾斜,这时承接板303与支撑框101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从而方便直接将钢化玻璃进行倾斜放置,无需人工把持再将钢化玻璃倾倒,极大的提高了钢化玻璃的放置和运输效率,此时通过第一铰接座302d和第二铰接座302f对伸缩件302e进行限位,避免其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折弯,此时即可将钢化玻璃放置在限位框501b上,通过限位框501b对钢化玻璃进行限位和支撑,使其安装更加稳固,且在将钢化玻璃放置在限位框501b上时,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整个向上顶起,使得钢化玻璃从承接板303上脱离,即可将钢化玻璃完全放置在限位框501b内,避免在承接板303复位的过程中钢化玻璃发生偏移,此时通过复位弹簧401c‑c在钢化玻璃放置好后推动活动块401a进行复位,从而方便其下一次的使用,承接板303复位后,再通过第一推杆501c将活动框501a和限位框501b复位,使得钢化玻璃的放置更加稳固,然后反之上述操作即可将承接板303复位重复进行钢化玻璃的移动,堆放完成后,通过万向轮103和把手
104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只需一到两名工作人员即可进行操作,使得钢化玻璃的运输更加方便,极大的降低了人力的成本,其中活动板201a和活动框501a的侧面均设置有滑块,且支撑框101的内壁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槽,起到限位效果,避免其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0051]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