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92807.6

文献号 : CN11341537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曾庆杰

申请人 : 徐州耀武机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包括车厢体,所述车厢体底面设有固定结构,且车厢体通过固定结构连接于电动车的车架上,且固定结构包括滑移单元;所述滑移单元包括电动气缸、U形架和滑行架;所述滑行架呈U形状,滑行架的两端设有延伸杆,延伸杆的一端固接于滑行架的端部,延伸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U形架端部的滑孔内,且延伸杆的另一端固接于电动气缸的输出端,电动气缸安装于滑孔内底部,并电性连接电动三轮车的控制器;所述滑行架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梯形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中间的横梁上转动连接液压缸的底部,液压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车厢体的内底。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包括车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1)底面设有固定结构,且车厢体(1)通过固定结构连接于电动车的车架上,且固定结构包括滑移单元;

所述滑移单元包括电动气缸(2)、U形架(3)和滑行架(4);所述滑行架(4)呈U形状,滑行架(4)的两端设有延伸杆(5),延伸杆(5)的一端固接于滑行架(4)的端部,延伸杆(5)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U形架(3)端部的滑孔(6)内,且延伸杆(5)的另一端固接于电动气缸(2)的输出端,电动气缸(2)安装于滑孔(6)内底部,并电性连接电动三轮车的控制器;

所述滑行架(4)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梯形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中间的横梁上转动连接液压缸(61)的底部,液压缸(6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车厢体(1)的内底面;

所述延伸杆(5)的底部侧壁上开设凹部(7),凹部(7)内设有顶杆(8),顶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部(7)的内侧壁上,顶杆(8)的另一端通过卡合单元连接在凹部(7)内;所述卡合单元包括一号弹簧(9)、卡合杆(10)和钩子(11);所述延伸杆(5)的另一端侧壁开设一号腰形孔(12),卡合杆(10)的中部通过一号弹簧(9)连接在一号腰形孔(12)内,卡合杆(10)的两端凸出一号腰形孔(12)的孔端,卡合杆(10)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孔(6)内壁,卡合杆(10)的端部固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端部弧形面插入顶杆(8)另一端开设的插孔(14)内;所述U形架(3)的端部固接钩子(11),钩子(11)的端面贴附于延伸杆(5)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的另一端开设延伸孔(15),延伸孔(15)内设有延长杆(16)和推杆(17),顶杆(8)的侧壁开设通槽(18),通槽(18)贯穿至延伸孔(15),通槽(18)一侧均匀开设多个阶梯孔位(19);所述推杆(17)的一端设有固定销(20),固定销(20)滑动连接于通槽(18)内,推杆(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1)的一端面,固定板(21)的另一端面转动连接有延长杆(16)的一端,延长杆(16)滑动连接在延伸孔(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16)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相邻延长杆(16)的另一端相互贴附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主动齿(22)、从动齿(23)、主动轴(24)、从动轴(25)、收卷轮(26)、拉绳(27)、转动板(28)和顶出杆(29);所述主动轴(24)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滑行架(4)的端部,主动轴(24)的中部固接主动齿(22),主动齿(22)的两侧固接车厢体(1)的后端下表面;所述主动齿(22)啮合从动齿(23),从动齿(23)固接于从动轴(25)的中部,从动轴(25)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滑行架(4)的端部,从动齿(23)的两侧固接收卷轮(26),收卷轮(26)卷绕拉绳(27)的一端,拉绳(27)的另一端连接于顶出杆(29)的一端;所述顶出杆(29)的一端通过一号拉簧(30)滑动连接于转动板(28)内部开设的顶出孔(31)内,转动板(28)的端部转动连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转动板(28)上开设绳孔(32),绳孔(32)内转动连接有固定轮(33),拉绳(27)的另一端贯穿绳孔(32)绕过固定轮(33)并固接于顶出杆(29)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架(4)的端部开设二号腰形孔(34),从动轴(25)的端部滑动连接于二号腰形孔(34)内,从动轴(25)的端部设有U形杆(35),U形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轴(25)的端部,U形杆(35)的另一端插入滑行架(4)外端部外侧开设的卡孔(36)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体(1)的底面对称设有弹性夹板(37),弹性夹板(37)的一端固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弹性夹板(37)的另一端向外翻卷,弹性夹板(37)的凸出弧形面贴附挤压在转动板(28)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29)包括一号楔形块(38)、二号楔形块(39)、二号拉簧(40)和L形杆(41);所述一号楔形块(38)对称固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所述顶出杆(29)内部对称开设L形孔(42),顶出杆(29)侧壁开设伸缩孔(43),二号楔形块(39)贯穿伸缩孔(43),并通过二号拉簧(40)连接于L形孔(42)内侧壁,二号楔形块(39)的端部固接于L形杆(41),二号楔形块(39)的斜面贴附于 一号楔形块(38)的斜面;所述L形孔(42)内滑动连接L形杆(41),L形杆(41)的端部伸出L形孔(42)的孔端,L形杆(41)的端部与顶出杆(29)的端部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8)的另一端固接有限位块(44),转动板(28)与车厢体(1)底板面转动连接位置处开设限位槽(45),限位槽(45)配合于限位块(44);U形架(3)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有滚轮(46),且滑行架(4)通过滚轮(46)滑动连接在U形架(3)上。

说明书 :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对于电池续航方面有质的突破,从传统的方块状的铅酸电池,逐渐取用电量更大,安全性更高的锂电池板;以及我国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视,越来越
多的传统柴油机自卸车被电力驱动的电动三轮车所取代,同时越来越多的自卸电动三轮车
上配备了锂电池板,减少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0003] 根据2019103373016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固定架本体两侧设安装槽,中部设第一滑槽,两者间连通第二滑槽;安装槽的后端和第一滑槽的后端均延伸至穿通固定架
本体的后端;车厢下方设安装凸条,其容置于安装槽内;安装凸条上设安装孔;第一滑槽内
滑设主控制杆,其前端与第一滑槽的前端相抵靠,其后端设固定翅片,第一滑槽的后端设翅
片槽,固定翅片容置于翅片槽内;第一滑槽尾端螺合固定帽,主控制杆的尾端与固定帽相抵
靠;主控制杆的尾端设柄槽和手柄;第二滑槽内滑设固定杆,其一端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杆
的另一端与主控制杆铰接;且连杆位于固定架本体的上方;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至安装孔内。
本发明可以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车厢,更加灵活。
[0004] 而现有的自卸电动三轮车,在使用时,装卸物料作业功能有限,受到卸料地点位置的限制,卸料位置点前有阻碍物体,电动三轮车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卸料位置点有凹陷
泥坑,一旦电动三轮车的车轮陷入泥坑内,后期电动三轮车难以爬升出来。
[0005]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自卸电动三轮车,在使用时,装卸物料作业功能有限,受到卸料地点位置的限制,卸料位置点前有阻碍物体,电动三轮车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卸料
位置点有凹陷泥坑,一旦电动三轮车的车轮陷入泥坑内,后期电动三轮车难以爬升出来的
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包括车厢体,所述车厢体底面设有固定结构,且车厢体通过固定结构连接于电动车
的车架上,且固定结构包括滑移单元;所述滑移单元包括电动气缸、U形架和滑行架;所述滑
行架呈U形状,滑行架的两端设有延伸杆,延伸杆的一端固接于滑行架的端部,延伸杆的另
一端滑动连接在U形架端部的滑孔内,且延伸杆的另一端固接于电动气缸的输出端,电动气
缸安装于滑孔内底部,并电性连接电动三轮车的控制器;
[0008] 所述滑行架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梯形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中间的横梁上转动连接液压缸的底部,液压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车厢体的内底面;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对于电池
续航方面有质的突破,从传统的方块状的铅酸电池,逐渐取用电量更大,安全性更高的锂电
池板;以及我国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柴油机自卸车被电力驱动的电动
三轮车所取代,同时越来越多的自卸电动三轮车上配备了锂电池板,减少对环境空气的影
响;而现有的自卸电动三轮车,在使用时,装卸物料作业功能有限,受到卸料地点位置的限
制,卸料位置点前有阻碍物体,电动三轮车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卸料位置点有凹陷泥
坑,一旦电动三轮车的车轮陷入泥坑内,后期电动三轮车难以爬升出来,针对上述问题,通
过设计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该车厢固定架可使得车厢体向卸料位置点移动,将车
厢体的卸料口置于卸料位置点处;首先驱动电动气缸,两个电动气缸推动延伸杆,延伸杆带
动滑行架在U形架上移动,同时滑行架带动车厢体向卸料位置点移动,待移动卸料口置于卸
料位置点上方时,在驱动液压缸,液压缸将车厢体缓慢顶起,车厢体内的物料逐渐倾倒至于
卸料位置点,待卸料结束后,液压缸带动车厢体复位,电动气缸将延伸杆拉回至初始位置;
上述过程,实现车厢体的后移,解决了电动三轮车卸料时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陷入泥坑
的问题,使得车厢体的卸料口移动至卸料点,保证物料成功卸至制定位置点,同时给操作人
员卸料作业带来方便,既不需要清除地面上阻碍物体,也不另需再填埋泥坑的密封,节省卸
料时间,提高效率;
[0009] 所述延伸杆的底部侧壁上开设凹部,凹部内设有顶杆,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部的内侧壁上,顶杆的另一端通过卡合单元连接在凹部内;所述卡合单元包括一号弹簧、卡
合杆和钩子;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侧壁开设一号腰形孔,卡合杆的中部通过一号弹簧连接
在一号腰形孔内,卡合杆的两端凸出一号腰形孔的孔端,卡合杆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孔内
壁,卡合杆的端部固接有插杆,插杆的端部弧形面插入顶杆另一端开设的插孔内;所述U形
架的端部固接钩子,钩子的端面贴附于延伸杆的侧壁;延伸杆在逐渐伸出滑孔的过程中,延
伸杆的凹部部位首先脱离滑孔,然后钩子勾住卡合杆,卡合杆带动插杆脱离插孔并挤压一
号弹簧,同时顶杆在自身重力下,绕其转动连接点转动,顶杆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当车厢
翻转升起卸料时,物料的重心集中于电动三轮车的后端,此时可能会出现电动三轮车后翻
的危险,而通过顶杆,顶杆顶在地面上,将电动三轮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
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生,避免卸料危险的发生,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
[0010]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开设延伸孔,延伸孔内设有延长杆和推杆,顶杆的侧壁开设通槽,通槽贯穿至延伸孔,通槽一侧均匀开设多个阶梯孔位;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固定
销,固定销滑动连接于通槽内,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的一端面,固定板的另一端
面转动连接有延长杆的一端,延长杆滑动连接在延伸孔内;若卸料位置点与电动三轮车之
间的地面上有凹坑,顶杆的另一端未能接触地面,此时可通过延长杆,延长顶杆的长度;首
先将固定销抠出阶梯孔位,然后推动推杆,推杆将延长杆推出延伸孔,延长杆的另一端抵触
在地面上,然后将固定销转动至此时同高度的阶梯孔位内,实现顶杆的延长,保证顶杆对电
动三轮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生,避免卸料危险的
发生,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
[0011]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相邻延长杆的另一端相互贴附一起;延长杆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在延伸孔孔端面积有限的情况,充分利用延伸孔孔端
面积,使得延长杆的另一端面积较大化设置,增大延长杆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面,减少延长
杆另一端凹陷于地面的深度,保证顶杆的长度延伸。
[0012]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主动齿、从动齿、主动轴、从动轴、收卷轮、拉绳、转动板和顶出杆;所述主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滑行架的端部,
主动轴的中部固接主动齿,主动齿的两侧固接车厢体的后端下表面;所述主动齿啮合从动
齿,从动齿固接于从动轴的中部,从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滑行架的端部,从动齿的两侧固
接收卷轮,收卷轮卷绕拉绳的一端,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顶出杆的一端;所述顶出杆的一端
通过一号拉簧滑动连接于转动板内部开设的顶出孔内,转动板的端部转动连接于车厢体的
底板面,转动板上开设绳孔,绳孔内转动连接有固定轮,拉绳的另一端贯穿绳孔绕过固定轮
并固接于顶出杆的一端;车厢体翻转卸料过程中,车厢体通过主动杆带动主动齿转动,主动
齿搓动从动齿转动,同时,从动齿通过从动杆带动收卷轮卷绕拉绳,拉绳拉动顶出杆,顶出
杆逐渐伸出顶出孔,顶出杆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并将电动三轮车顶起,后车轮处于悬空状
态,此时现场操作人员通过为后车轮下方填埋碎石块后者泥土,将车后轮下方的凹坑填塞
满,待卸料结束后,后车轮不再陷入与凹坑内,便于电动三轮车脱离凹坑;当车厢体复位过
程中,拉绳逐渐松弛,同时一号拉簧拉动顶出杆复位,减少地面物体对顶出单元的可能性。
[0013] 优选的,所述滑行架的端部开设二号腰形孔,从动轴的端部滑动连接于二号腰形孔内,从动轴的端部设有U形杆,U形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轴的端部,U形杆的另一端插
入滑行架外端部外侧开设的卡孔内;当电动三轮车顺利移动至卸料位置点,即卸料位置点
地面平整,且无阻碍物,此时不需要调节车厢体后移,也不需要顶出杆伸出,若顶出杆伸出,
电动三轮车后端翘起,影响车厢体的倾斜角度将降低,影响物料的自行滑离车厢体;拉动U
形杆,将U形杆的另一端插入电动三轮车靠前的卡孔内,同时从动杆在U形杆的拉扯下,从动
杆向电动三轮车前端移动,从动杆上的从动齿脱落主动齿,此时车厢体上升翻卷时,从动齿
为静置状态,即顶出单元处于不工作状态,保证车厢体的倾斜卸料角度。
[0014] 优选的,所述车厢体的底面对称设有弹性夹板,弹性夹板的一端固接于车厢体的底板面,弹性夹板的另一端向外翻卷,弹性夹板的凸出弧形面贴附挤压在转动板上;卸料作
业结束后,车厢体复位,然后转动转动板,将转动板向车厢体底面靠接,然后转动板嵌入两
个弹性夹板之间,使得转动板水平置于车厢体的底面,防止电动三轮车在移动时,路面上的
障碍物与转动板发生碰撞,造成顶出单元损坏现象的发生,以及车厢体上升翻卷时,转动板
自行脱离两个弹性夹板,转动板依靠自行重力向下转动置于地面上。
[0015] 优选的,所述顶出杆包括一号楔形块、二号楔形块、二号拉簧和L形杆;所述一号楔形块对称固接于车厢体的底板面;所述顶出杆内部对称开设L形孔,顶出杆侧壁开设伸缩
孔,二号楔形块贯穿伸缩孔,并通过二号拉簧连接于L形孔内侧壁,二号楔形块的端部固接
于L形杆,二号楔形块的斜面贴附与一号楔形块的斜面;所述L形孔内滑动连接L形杆,L形杆
的端部伸出L形孔的孔端,L形杆的端部与顶出杆的端部齐平;转动板嵌入两个弹性夹板之
间过程中,二号楔形块的斜面与一号楔形块的斜面贴附挤压,二号楔形块将L形杆挤压缩入
L形孔内,防止L形杆的端部抵触在滑行架上;转动板脱落弹性夹板后,在二号拉簧的拉力作
用下,二号楔形块伸出伸缩孔,同时L形杆的端部伸出L形孔,增大顶出杆端部与地面的接触
面,减少顶出杆凹陷地面的深度,保证车轮从凹坑内抬升高度。
[0016]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固接有限位块,转动板与车厢体底板面转动连接位置处开设限位槽,限位槽配合于限位块;转动板依靠自身重力转动至竖直状态,同时限位块
与限位槽的内侧壁贴附挤压,防止转动板转动角度大于90度后,转动板失去其上顶车体的
作用。
[0017]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8] 1.本发明通过固定结构,实现车厢体的后移,解决了电动三轮车卸料时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陷入泥坑的问题,使得车厢体的卸料口移动至卸料点,保证物料成功卸至制
定位置点,同时给操作人员卸料作业带来方便,既不需要清除地面上阻碍物体,也不另需再
填埋泥坑的密封,节省卸料时间,提高效率。
[0019] 2.本发明通过顶出单元,车厢体翻转卸料过程中,车厢体通过主动杆带动主动齿转动,主动齿搓动从动齿转动,同时,从动齿通过从动杆带动收卷轮卷绕拉绳,拉绳拉动顶
出杆,顶出杆逐渐伸出顶出孔,顶出杆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并将电动三轮车顶起,后车轮
处于悬空状态,此时现场操作人员通过为后车轮下方填埋碎石块后者泥土,将车后轮下方
的凹坑填塞满,待卸料结束后,后车轮不再陷入与凹坑内,便于电动三轮车脱离凹坑。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图;
[0022]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3] 图3本发明的第二立体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25]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6] 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中转动板的剖视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中顶杆的端面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中滚轮与滑行架的配合图;
[0031] 图中:车厢体1、电动气缸2、U形架3、滑行架4、延伸杆5、滑孔6、凹部7、顶杆8、一号弹簧9、卡合杆10、钩子11、一号腰形孔12、插杆13、插孔14、延伸孔15、延长杆16、推杆17、通
槽18、阶梯孔位19、固定销20、固定板21、主动齿22、从动齿23、主动轴24、从动轴25、收卷轮
26、拉绳27、转动板28、顶出杆29、一号拉簧30、顶出孔31、绳孔32、固定轮33、二号腰形孔34、
U形杆35、卡孔36、弹性夹板37、一号楔形块38、二号楔形块39、二号拉簧40、L形杆41、L形孔
42、伸缩孔43、限位块44、限位槽45、滚轮46。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参照图1‑9,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包括车厢体1,所述车厢体1底面设有固定结构,且车厢体1通过固定结构连接于电动车的车架上,且固定结构包括滑移单元;所述
滑移单元包括电动气缸2、U形架3和滑行架4;所述滑行架4呈U形状,滑行架4的两端设有延
伸杆5,延伸杆5的一端固接于滑行架4的端部,延伸杆5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U形架3端部的
滑孔6内,且延伸杆5的另一端固接于电动气缸2的输出端,电动气缸2安装于滑孔6内底部,
并电性连接电动三轮车的控制器;
[0035] 所述滑行架4内侧壁之间固接有梯形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中间的横梁上转动连接液压缸61的底部,液压缸6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车厢体1的内底面;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对于电池续航方面有质的突破,从传统的方块状的铅酸电池,逐渐取用电量更大,安全性更
高的锂电池板;以及我国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柴油机自卸车被电力驱
动的电动三轮车所取代,同时越来越多的自卸电动三轮车上配备了锂电池板,减少对环境
空气的影响;而现有的自卸电动三轮车,在使用时,装卸物料作业功能有限,受到卸料地点
位置的限制,卸料位置点前有阻碍物体,电动三轮车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卸料位置点有
凹陷泥坑,一旦电动三轮车的车轮陷入泥坑内,后期电动三轮车难以爬升出来,针对上述问
题,通过设计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固定架,该车厢固定架可使得车厢体1向卸料位置点移
动,将车厢体1的卸料口置于卸料位置点处;首先驱动电动气缸2,两个电动气缸2推动延伸
杆5,延伸杆5带动滑行架4在U形架3上移动,同时滑行架4带动车厢体1向卸料位置点移动,
待移动卸料口置于卸料位置点上方时,在驱动液压缸61,液压缸61将车厢体1缓慢顶起,车
厢体1内的物料逐渐倾倒至于卸料位置点,待卸料结束后,液压缸61带动车厢体1复位,电动
气缸2将延伸杆5拉回至初始位置;上述过程,实现车厢体1的后移,解决了电动三轮车卸料
时难以越过阻碍物体,或者陷入泥坑的问题,使得车厢体1的卸料口移动至卸料点,保证物
料成功卸至制定位置点,同时给操作人员卸料作业带来方便,既不需要清除地面上阻碍物
体,也不另需再填埋泥坑的密封,节省卸料时间,提高效率;
[0036] 所述延伸杆5的底部侧壁上开设凹部7,凹部7内设有顶杆8,顶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凹部7的内侧壁上,顶杆8的另一端通过卡合单元连接在凹部7内;所述卡合单元包括一号
弹簧9、卡合杆10和钩子11;所述延伸杆5的另一端侧壁开设一号腰形孔12,卡合杆10的中部
通过一号弹簧9连接在一号腰形孔12内,卡合杆10的两端凸出一号腰形孔12的孔端,卡合杆
10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滑孔6内壁,卡合杆10的端部固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端部弧形面插入
顶杆8另一端开设的插孔14内;所述U形架3的端部固接钩子11,钩子11的端面贴附于延伸杆
5的侧壁;延伸杆5在逐渐伸出滑孔6的过程中,延伸杆5的凹部7部位首先脱离滑孔6,然后钩
子11勾住卡合杆10,卡合杆10带动插杆13脱离插孔14并挤压一号弹簧9,同时顶杆8在自身
重力下,绕其转动连接点转动,顶杆8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当车厢翻转升起卸料时,物料的
重心集中于电动三轮车的后端,此时可能会出现电动三轮车后翻的危险,而通过顶杆8,顶
杆8顶在地面上,将电动三轮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
生,避免卸料危险的发生,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
[0037] 所述顶杆8的另一端开设延伸孔15,延伸孔15内设有延长杆16和推杆17,顶杆8的侧壁开设通槽18,通槽18贯穿至延伸孔15,通槽18一侧均匀开设多个阶梯孔位19;所述推杆
17的一端设有固定销20,固定销20滑动连接于通槽18内,推杆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
板21的一端面,固定板21的另一端面转动连接有延长杆16的一端,延长杆16滑动连接在延
伸孔15内;若卸料位置点与电动三轮车之间的地面上有凹坑,顶杆8的另一端未能接触地
面,此时可通过延长杆16,延长顶杆8的长度;首先将固定销20抠出阶梯孔位19,然后推动推
杆17,推杆17将延长杆16推出延伸孔15,延长杆16的另一端抵触在地面上,然后将固定销20
转动至此时同高度的阶梯孔位19内,实现顶杆8的延长,保证顶杆8对电动三轮车与地面之
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生,避免卸料危险的发生,保证现场操作
人员的安全。
[0038] 所述延长杆16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相邻延长杆16的另一端相互贴附一起;延长杆16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在延伸孔15孔端面积有限的情况,充分利用延伸孔15
孔端面积,使得延长杆16的另一端面积较大化设置,增大延长杆16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面,
减少延长杆16另一端凹陷于地面的深度,保证顶杆8的长度延伸。
[0039] 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主动齿22、从动齿23、主动轴24、从动轴25、收卷轮26、拉绳27、转动板28和顶出杆29;所述主动轴24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滑
行架4的端部,主动轴24的中部固接主动齿22,主动齿22的两侧固接车厢体1的后端下表面;
所述主动齿22啮合从动齿23,从动齿23固接于从动轴25的中部,从动轴25的端部转动连接
于滑行架4的端部,从动齿23的两侧固接收卷轮26,收卷轮26卷绕拉绳27的一端,拉绳27的
另一端连接于顶出杆29的一端;所述顶出杆29的一端通过一号拉簧30滑动连接于转动板28
内部开设的顶出孔31内,转动板28的端部转动连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转动板28上开设绳
孔32,绳孔32内转动连接有固定轮33,拉绳27的另一端贯穿绳孔32绕过固定轮33并固接于
顶出杆29的一端;车厢体1翻转卸料过程中,车厢体1通过主动杆带动主动齿22转动,主动齿
22搓动从动齿23转动,同时,从动齿23通过从动杆带动收卷轮26卷绕拉绳27,拉绳27拉动顶
出杆29,顶出杆29逐渐伸出顶出孔,顶出杆29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并将电动三轮车顶起,
后车轮处于悬空状态,此时现场操作人员通过为后车轮下方填埋碎石块后者泥土,将车后
轮下方的凹坑填塞满,待卸料结束后,后车轮不再陷入与凹坑内,便于电动三轮车脱离凹
坑;当车厢体1复位过程中,拉绳27逐渐松弛,同时一号拉簧30拉动顶出杆29复位,减少地面
物体对顶出单元的可能性。
[0040] 所述滑行架4的端部开设二号腰形孔34,从动轴25的端部滑动连接于二号腰形孔34内,从动轴25的端部设有U形杆35,U形杆3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轴25的端部,U形杆35
的另一端插入滑行架4外端部外侧开设的卡孔36内;当电动三轮车顺利移动至卸料位置点,
即卸料位置点地面平整,且无阻碍物,此时不需要调节车厢体1后移,也不需要顶出杆29伸
出,若顶出杆29伸出,电动三轮车后端翘起,影响车厢体1的倾斜角度将降低,影响物料的自
行滑离车厢体1;拉动U形杆35,将U形杆35的另一端插入电动三轮车靠前的卡孔36内,同时
从动杆在U形杆35的拉扯下,从动杆向电动三轮车前端移动,从动杆上的从动齿23脱落主动
齿22,此时车厢体1上升翻卷时,从动齿23为静置状态,即顶出单元处于不工作状态,保证车
厢体1的倾斜卸料角度。
[0041] 所述车厢体1的底面对称设有弹性夹板37,弹性夹板37的一端固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弹性夹板37的另一端向外翻卷,弹性夹板37的凸出弧形面贴附挤压在转动板28上;卸
料作业结束后,车厢体1复位,然后转动转动板28,将转动板28向车厢体1底面靠接,然后转
动板28嵌入两个弹性夹板37之间,使得转动板28水平置于车厢体1的底面,防止电动三轮车
在移动时,路面上的障碍物与转动板28发生碰撞,造成顶出单元损坏现象的发生,以及车厢
体1上升翻卷时,转动板28自行脱离两个弹性夹板37,转动板28依靠自行重力向下转动置于
地面上。
[0042] 所述顶出杆29包括一号楔形块38、二号楔形块39、二号拉簧40和L形杆41;所述一号楔形块38对称固接于车厢体1的底板面;所述顶出杆29内部对称开设L形孔42,顶出杆29
侧壁开设伸缩孔43,二号楔形块39贯穿伸缩孔43,并通过二号拉簧40连接于L形孔42内侧
壁,二号楔形块39的端部固接于L形杆41,二号楔形块39的斜面贴附与一号楔形块38的斜
面;所述L形孔42内滑动连接L形杆41,L形杆41的端部伸出L形孔42的孔端,L形杆41的端部
与顶出杆29的端部齐平;转动板28嵌入两个弹性夹板37之间过程中,二号楔形块39的斜面
与一号楔形块38的斜面贴附挤压,二号楔形块39将L形杆41挤压缩入L形孔42内,防止L形杆
41的端部抵触在滑行架4上;转动板28脱落弹性夹板37后,在二号拉簧40的拉力作用下,二
号楔形块39伸出伸缩孔43,同时L形杆41的端部伸出L形孔42,增大顶出杆29端部与地面的
接触面,减少顶出杆29凹陷地面的深度,保证车轮从凹坑内抬升高度。
[0043] 所述转动板28的另一端固接有限位块44,转动板28与车厢体1底板面转动连接位置处开设限位槽45,限位槽45配合于限位块44;转动板28依靠自身重力转动至竖直状态,同
时限位块44与限位槽45的内侧壁贴附挤压,防止转动板28转动角度大于90度后,转动板28
失去其上顶车体的作用
[0044] 实施例二:
[0045] 参照图10,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U形架3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有滚轮46,且滑行架4通过滚轮46滑动连接在U形架3上;滑行架4通过滚轮
46滑动连接在U形架3上,减小滑行架4与U形架3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滑行架4在U形架3上的
移动顺畅性,同时减小电动气缸2作业时的功率,延长电动气缸2的使用寿命。
[0046] 工作原理:首先驱动电动气缸2,两个电动气缸2推动延伸杆5,延伸杆5带动滑行架4在U形架3上移动,同时滑行架4带动车厢体1向卸料位置点移动,待移动卸料口置于卸料位
置点上方时,在驱动液压缸61,液压缸61将车厢体1缓慢顶起,车厢体1内的物料逐渐倾倒至
于卸料位置点,待卸料结束后,液压缸61带动车厢体1复位,电动气缸2将延伸杆5拉回至初
始位置;延伸杆5在逐渐伸出滑孔6的过程中,延伸杆5的凹部7部位首先脱离滑孔6,然后钩
子11勾住卡合杆10,卡合杆10带动插杆13脱离插孔14并挤压一号弹簧9,同时顶杆8在自身
重力下,绕其转动连接点转动,顶杆8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当车厢翻转升起卸料时,物料的
重心集中于电动三轮车的后端,此时可能会出现电动三轮车后翻的危险,而通过顶杆8,顶
杆8顶在地面上,将电动三轮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
生,避免卸料危险的发生,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若卸料位置点与电动三轮车之间的地
面上有凹坑,顶杆8的另一端未能接触地面,此时可通过延长杆16,延长顶杆8的长度;首先
将固定销20抠出阶梯孔位19,然后推动推杆17,推杆17将延长杆16推出延伸孔15,延长杆16
的另一端抵触在地面上,然后将固定销20转动至此时同高度的阶梯孔位19内,实现顶杆8的
延长,保证顶杆8对电动三轮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制,防止电动三轮车后翻事故的发
生,避免卸料危险的发生,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延长杆16的另一端呈等腰三角形状,
在延伸孔15孔端面积有限的情况,充分利用延伸孔15孔端面积,使得延长杆16的另一端面
积较大化设置,增大延长杆16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面,减少延长杆16另一端凹陷于地面的
深度,保证顶杆8的长度延伸;车厢体1翻转卸料过程中,车厢体1通过主动杆带动主动齿22
转动,主动齿22搓动从动齿23转动,同时,从动齿23通过从动杆带动收卷轮26卷绕拉绳27,
拉绳27拉动顶出杆29,顶出杆29逐渐伸出顶出孔,顶出杆29的另一端顶在地面上,并将电动
三轮车顶起,后车轮处于悬空状态,此时现场操作人员通过为后车轮下方填埋碎石块后者
泥土,将车后轮下方的凹坑填塞满,待卸料结束后,后车轮不再陷入与凹坑内,便于电动三
轮车脱离凹坑;当车厢体1复位过程中,拉绳27逐渐松弛,同时一号拉簧30拉动顶出杆29复
位,减少地面物体对顶出单元的可能性;当电动三轮车顺利移动至卸料位置点,即卸料位置
点地面平整,且无阻碍物,此时不需要调节车厢体1后移,也不需要顶出杆29伸出,若顶出杆
29伸出,电动三轮车后端翘起,影响车厢体1的倾斜角度将降低,影响物料的自行滑离车厢
体1;拉动U形杆35,将U形杆35的另一端插入电动三轮车靠前的卡孔36内,同时从动杆在U形
杆35的拉扯下,从动杆向电动三轮车前端移动,从动杆上的从动齿23脱落主动齿22,此时车
厢体1上升翻卷时,从动齿23为静置状态,即顶出单元处于不工作状态,保证车厢体1的倾斜
卸料角度;卸料作业结束后,车厢体1复位,然后转动转动板28,将转动板28向车厢体1底面
靠接,然后转动板28嵌入两个弹性夹板37之间,使得转动板28水平置于车厢体1的底面,防
止电动三轮车在移动时,路面上的障碍物与转动板28发生碰撞,造成顶出单元损坏现象的
发生,以及车厢体1上升翻卷时,转动板28自行脱离两个弹性夹板37,转动板28依靠自行重
力向下转动置于地面上;转动板28嵌入两个弹性夹板37之间过程中,二号楔形块39的斜面
与一号楔形块38的斜面贴附挤压,二号楔形块39将L形杆41挤压缩入L形孔42内,防止L形杆
41的端部抵触在滑行架4上;转动板28脱落弹性夹板37后,在二号拉簧40的拉力作用下,二
号楔形块39伸出伸缩孔43,同时L形杆41的端部伸出L形孔42,增大顶出杆29端部与地面的
接触面,减少顶出杆29凹陷地面的深度,保证车轮从凹坑内抬升高度;转动板28依靠自身重
力转动至竖直状态,同时限位块44与限位槽45的内侧壁贴附挤压,防止转动板28转动角度
大于90度后,转动板28失去其上顶车体的作用。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