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78404.8

文献号 : CN1134224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志亮

申请人 : 默拓(苏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第一输出轴;减速器,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至少部分收容于外壳内的减速组件,减速组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外壳,减速组件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外壳固设于目标件上;以及连接法兰,设于减速组件靠近电机侧的近端上,连接法兰被配置为连接减速组件和电机壳体;其中,减速组件包括内壳和第二输出轴,内壳可旋转设于外壳内,连接法兰设于内壳靠近电机侧的近端上,并随内壳同步旋转;第二输出轴具有与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一运动状态和受外力作用停止转动的第二运动状态;内壳响应于第二输出轴由第一运动状向第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由相对外壳静止的状态转变为相对外壳转动的状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00),所述电机(100)包括电机壳体(120)和自所述电机壳体(120)内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体(120)外部的第一输出轴(110);

减速器(200),所述减速器(200)包括外壳(210)和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210)内的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210)上,所述减速组件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0)传动连接,所述外壳(210)固设于目标件上;以及连接法兰(300),设于所述减速组件靠近所述电机(100)侧的近端上,所述连接法兰(300)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减速组件和所述电机壳体(120);

其中,所述减速组件包括内壳(230)和第二输出轴(220),所述内壳(23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220)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内壳(230)可旋转设于所述外壳(210)内,所述连接法兰(300)设于所述内壳(230)靠近所述电机(100)侧的近端上,并随所述内壳(230)同步旋转;

所述第二输出轴(220)具有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0)同步转动的第一运动状态和受外力作用停止转动的第二运动状态;

所述内壳(230)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20)由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向所述第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由相对所述外壳(210)静止的状态转变为相对所述外壳(210)转动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内壳(230)内的至少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输出轴(11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220)分别与所述行星轮系连接;

其中,所述内壳(230)通过第一轴承组件(240)旋转设于所述外壳(210)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0)靠近所述电机(100)侧的近端开口设置,所述内壳(230)靠近所述电机(100)侧的近端通过所述外壳(210)近端的开口延伸至所述外壳(210)的外侧,以使所述连接法兰(30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30)内收容有两组行星轮系,所述两组行星轮系包括靠近所述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一行星轮系(250)和远离所述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二行星轮系(260);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系(250)为斜齿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行星轮系(260)为直齿行星轮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内壳(230)外侧的锥齿轮单元(270),所述锥齿轮单元(270)包括设于所述行星轮系输出端上的主动锥齿轮(271)和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20)上的被动锥齿轮(272),所述主动锥齿轮(271)和所述被动锥齿轮(272)相啮合;

其中,所述第二输出轴(220)通过一对第二轴承设于所述外壳(210)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30)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主壳体(231)、固设于所述主壳体(231)靠近所述电机(100)侧的近端的第一端盖(232)以及固设于所述主壳体(231)远离所述电机(100)侧的远端的第二端盖(233);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232)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输出轴(110)穿设至所述主壳体(231)内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233)上设有用于供所述行星轮系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主壳体(231)外侧的第二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250)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0)连接的第一太阳轮(251)、与所述第一太阳轮(251)啮合的多个第一行星轮(252)以及转动设有所述第一行星轮(252)的第一行星架(253);

所述第二行星轮系(260)包括与所述第一行星架(253)固定连接的第二太阳轮(261)、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61)啮合的多个第二行星轮(262)以及转动设有所述第二行星轮(262)的第二行星架(263);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232)上设有套筒结构(2321),所述套筒结构(232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252)啮合的第一齿部,所述主壳体(23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行星轮(262)啮合的第二齿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300)的外壁上凸设有外凸部(310),所述外凸部(310)位于所述外壳(210)的外侧;所述外凸部(310)上设有插孔(311),所述插孔(311)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出轴(110)的方向贯穿所述外凸部(310)设置;

其中,所述插孔(311)被配置为与外部锁销结构配合,所述锁销结构设于所述目标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远离所述减速器(200)侧的近端部设有自所述电机壳体(120)内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体(120)外侧的线缆(160),所述电机(10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线缆防护结构(150),所述线缆防护结构(150)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线缆(160)折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防护结构(150)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壳体(120)的外侧壁上的固定座(151),所述固定座(15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线缆(160)穿设的过线孔,所述固定座(15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过线孔处的弹性元件(152),所述弹性元件(152)套设于所述线缆(160)的外周;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52)靠近所述电机(100)的近端部侧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过线孔内,所述弹性元件(152)远离所述电机(100)的近端部侧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过线孔外侧。

说明书 :

一种电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主要由定子、转子、外壳、端盖等部分构成。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轴安装在转子中并随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并由此输出动力。
减速器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减速器本身并不会产生动力,其作用是利用齿轮大小的不同
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预设要求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
[0003]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外壳和减速器分别通过螺栓紧固于机架上,即电机的外壳和减速器之间相对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机和减速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形式。 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装置,其电机设于减速器上且能够相对减速器旋转,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形式灵活的优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自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体外部的第一输出轴;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外
壳内的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减速组件与所述第
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外壳固设于目标件上;以及连接法兰,设于所述减速组件靠近所述
电机侧的近端上,所述连接法兰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减速组件和所述电机壳体;其中,所述减
速组件包括内壳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内壳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内壳可旋
转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接法兰设于所述内壳靠近所述电机侧的近端上,并随所述内壳
同步旋转;所述第二输出轴具有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一运动状态和受外力作用
停止转动的第二运动状态;所述内壳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由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向所述第
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由相对所述外壳静止的状态转变为相对所述外壳转动的状态。
[0007]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内壳内的至少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分别与所述行星轮系连接;其中,所述内壳通过第一
轴承组件旋转设于所述外壳内。
[0008]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电机侧的近端开口设置,所述内壳靠近所述电机侧的近端通过所述外壳近端的开口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以使所述连接法兰位
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0009]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内收容有两组行星轮系,所述两组行星轮系包括靠近所述连接法兰侧的第一行星轮系和远离所述连接法兰侧的第二行星轮系;其中,所述
第一行星轮系为斜齿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为直齿行星轮系。
[0010]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内壳外侧的锥齿轮单元,所述锥齿轮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行星轮系输出端上的主动锥齿轮和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
被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所述被动锥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一对第
二轴承设于所述外壳上。
[0011]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主壳体、固设于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电机侧的近端的第一端盖以及固设于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电机侧的远端
的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输出轴穿设至所述主壳体内的第
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用于供所述行星轮系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主壳体外侧的第二
通孔。
[0012]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的多个第一行星轮以及转动设有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第一行星
架;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
啮合的多个第二行星轮以及转动设有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架;其中,所述第一端盖
上设有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的第一齿部,所述主
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的第二齿部。
[0013]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法兰的外壁上凸设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凸部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方向贯穿所
述外凸部设置;其中,所述插孔被配置为与外部锁销结构配合,所述锁销结构设于所述目标
件上。
[0014]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减速器侧的近端部设有自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体外侧的线缆,所述电机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线缆防护结构,所述线
缆防护结构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线缆折断。
[0015]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防护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线缆穿设的过线孔,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位于所述
过线孔处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线缆的外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靠近所述
电机的近端部侧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过线孔内,所述弹性元件远离所述电机的近端部侧的另
一端部延伸至所述过线孔外侧。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装置,其电机壳体通过连接法兰设于减速器的减速组件上,并随减速组件的旋转而旋转,电机壳体能够方便地调节自身的姿态,以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
境,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形式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电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1中减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1中减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图5中内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中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是本发明中第一环形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本发明中第二环形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2是本发明中线缆防护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3是本发明中下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4是本发明中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5是本发明中第一输出轴、转子架和磁铁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3] 图16是本发明中转子架和磁铁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
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5]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请参阅图1至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装置,包括:电机100,电机100包括电机壳体120和自电机壳体120内部延伸至电机壳体120外部的第一输出轴110;减速器200,
减速器200包括外壳210和至少部分收容于外壳210内的减速组件,减速组件以可旋转方式
安装于外壳210上,减速组件与第一输出轴110传动连接,外壳210固设于目标件(图未示)
上;以及连接法兰300,设于减速组件靠近电机100侧的近端上,连接法兰300被配置为连接
减速组件和电机壳体120;其中,减速组件包括内壳230和第二输出轴220,内壳230和第二输
出轴220之间传动连接,内壳230可旋转设于外壳210内,连接法兰300设于内壳230靠近电机
100侧的近端上,并随内壳230同步旋转;第二输出轴220具有与第一输出轴110同步转动的
第一运动状态和受外力作用停止转动的第二运动状态;内壳230响应于第二输出轴220由第
一运动状态向第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由相对外壳210静止的状态转变为相对外壳210转动
的状态。
[0037]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中的电机壳体120通过连接法兰300设于减速器200的减速组件上,并随减速组件的旋转而旋转,由此,电机壳体120具有一转动自由度,电机壳体120
能够方便地调节自身的姿态,以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形式灵活的优
点。
[0038]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外壳210呈内部中空设置,以形成用于收容减速组件的收容腔,内壳230通过第一轴承组件240旋转设于外壳210内。内壳230包括内部中
空且两端开口的主壳体231、固设于主壳体231靠近电机100侧的近端的第一端盖232以及固
设于主壳体231远离电机100侧的远端的第二端盖233。其中,第一端盖232上设有用于供第
一输出轴110穿设至主壳体231内的第一通孔,第二端盖233上设有用于供行星轮系的输出
端延伸至主壳体231外侧的第二通孔,连接法兰300上设有用于供第一输出轴110穿设的中
心孔320,优选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中心孔320同轴设置。
[0039]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所示,第一轴承组件240包括设于主壳体231的外壁与外壳210的内壁之间的滚针轴承241和深沟球轴承242,在沿主壳体23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
依次分布有上述滚针轴承241和深沟球轴承242。为了使得滚针轴承241和深沟球轴承242保
持在既定的位置处,第一轴承组件240还包括用于滚针轴承241和深沟球轴承242限位的限
位结构,上述限位结构包括套设于主壳体231的外壁上且位于滚针轴承241和深沟球轴承
242之间的分隔套环243、位于滚针轴承241靠近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一挡圈244以及位于深
沟球轴承242远离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二挡圈245,其中,第一挡圈244和第二挡圈245卡设于
外壳210的内壁或是内壳230的外壁上。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示,第二端盖233上设有
轴肩2331,以使第二端盖233上形成有细轴颈,深沟球轴承242套设于细轴颈上,其中,上述
细轴颈上还设有与第二挡圈245配合的第二卡槽2332,深沟球轴承242通过轴肩2331和第二
挡圈245限位在第二端盖233上。分隔套环243的一端部与上述深沟球轴承242抵靠、另一端
部与上述滚针轴承241抵靠。外壳21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挡圈244配合的第一卡槽,滚针轴
承241通过分隔套环243和第一挡圈244实现限位。
[0040] 进一步地,减速组件还包括收容于内壳230内的至少一行星轮系,第一输出轴110和第二输出轴220分别与行星轮系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输。为了达到预设的传动比,在本
发明中,内壳230内收容有两组行星轮系,两组行星轮系包括靠近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一行
星轮系250和远离连接法兰300侧的第二行星轮系260。在本发明中,两组行星轮系的减速比
的取值范围为30~40:1,优选的,两组行星轮系的减速比为35:1,其中,第一行星轮系250的
减速比为5:1,第二行星轮系260的减速比为7:1。
[0041] 请参阅图3和图4并结合图9所示,第一行星轮系250包括与第一输出轴110连接的第一太阳轮251、与第一太阳轮251啮合的多个第一行星轮252以及转动设有第一行星轮252
的第一行星架253。第二行星轮系260包括与第一行星架253固定连接的第二太阳轮261、与
第二太阳轮261啮合的多个第二行星轮262以及转动设有第二行星轮262的第二行星架263。
请参阅图8所示,第一端盖232上设有套筒结构2321,套筒结构232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行
星轮252啮合的第一齿部,主壳体231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行星轮262啮合的第二齿部。
[0042] 在本发明中,第一行星轮系250为斜齿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260为直齿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250为斜齿行星轮系是指:第一太阳轮251、第一行星轮252以及第一齿部
均为斜齿;第二行星轮系260为直齿行星轮系是指:第二太阳轮261、第二行星轮262以及第
二齿部均为直齿。在本发明中,将第一行星轮系250设为斜齿行星轮系、将第二行星轮系260
设为直齿行星轮系以及将第一齿部设于第一端盖232上、将第二齿部设于主壳体231的内壁
上,上述设置的用意是:用于减少第一行星轮系250和第二行星轮系260运动时产生的噪音。
[0043]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行星轮系250还包括第一环形隔片254,第一环形隔片254位于第一行星轮252与第一端盖232之间。其中,第一环形隔片254的外圈上
设有多个第一齿形翅片2541,第一齿形翅片2541与第一齿部的齿槽配合,以实现周向方向
上的限位,避免第一环形隔片254转动。第一环形隔片254用于防止第一行星轮252在转动过
程中其靠近第一端盖232侧的端面与第一端盖232发生摩擦,从而保障第一行星轮系250的
可靠运行。
[004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和图11所示,第二行星轮系260还包括第二环形隔片264,第二环形隔片264设于第二行星轮262靠近第一行星轮252侧,且位于第一行星架253和第二行
星轮262之间。其中,第二环形隔片264的内圈上设有多个第二齿形翅片2641,第二齿形翅片
2641与第二太阳轮261的齿槽配合,以实现周向方向上的限位,避免第二齿形翅片2641转
动。第二环形隔片264用于防止第二行星轮262在转动过程中其靠近第一行星架253侧的端
面与第一行星架253发生摩擦,从而保障第二行星轮系260的可靠运行。
[0045] 通常在设计时,第一行星轮252与第一环形隔片25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二行星轮262与第二环形隔片264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由于加工、安装误差等原因,两者
依然可能接触。因此,第一环形隔片254和第二环形隔片264采用铜或者其他自润滑材料制
成,其材料硬度被设置为小于第一行星轮252和第二行星轮262的材料硬度,第一行星轮252
和第二行星轮262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以使第一环形隔片254和第二环形隔片264相对于
第一行星轮252和第二行星轮262更易于磨损,在磨损后可产生间隙,保证正常运行。第一环
形隔片254和第二环形隔片264的厚度优选为0.2 0.5mm,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
[0046] 在本发明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所示,减速组件还包括位于内壳230外侧的锥齿轮单元270,锥齿轮单元270包括设于行星轮系输出端上的主动锥齿轮271和设于第二输出
轴220上的被动锥齿轮272,主动锥齿轮271和被动锥齿轮272相啮合。其中,锥齿轮单元270
位于外壳210内部,第二输出轴220通过一对第二轴承设于外壳210上,且第二输出轴220的
部分延伸至外壳210的外侧。可以理解地,第二输出轴220也可以位于外壳210内部,在这种
情况下,第二输出轴220上还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延伸至外壳210的外侧,连接轴与外壳210
之间设有轴承。锥齿轮单元270的减速比的取值范围为1~2:1,优选的,锥齿轮单元270的减
速比为1.5:1。
[0047] 具体地,请参阅图9所示,第二行星架263上设有沿其中心线方向延伸的中心轴2631,中心轴2631为行星轮系的输出端,中心轴2631通过第二通孔延伸至主壳体231的外
侧,中心轴2631的外壁和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一对第三轴承,主动锥齿轮271设于中心
轴2631上。
[0048]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的电机装置用于轨道交通的塞拉门(厢门)的打开和关闭,上述塞拉门在附图中未示意,为了确保乘客的人生安全,一般还配设有锁销结构(图未
示),锁销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机械结构使得塞拉门保持于打开状态或是关闭状态,以达到
双重保护的功能。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2所示,外壳210靠近电机100侧的近端开口设置,内
壳230靠近电机100侧的近端通过外壳210近端的开口延伸至外壳210的外侧,以使连接法兰
300位于外壳210的外侧。连接法兰300的外壁上凸设有外凸部310,外凸部310位于外壳210
的外侧;外凸部310上设有插孔311,插孔311沿平行于第一输出轴110的方向贯穿外凸部310
设置。其中,插孔311被配置为与外部锁销结构配合,锁销结构设于目标件上。
[0049] 具体地,锁销结构包括销轴和平面连杆机构,其中,销轴与平面连杆机构连接,且插设于插孔311内。平面连杆机构具有第一死点位置和第二死点位置,锁销结构利用平面连
杆机构的死点受力原理对塞拉门进行状态锁定。假设在平面连杆机构处于第一死点位置
时,塞拉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平面连杆机构处于第二死点位置时,塞拉门处于打开状态。上
述关闭状态是指塞拉门完全闭合的状态,上述打开状态是指塞拉门完全敞开的状态。在平
面连杆机构处于第一死点位置或是第二死点位置时,平面连杆机构能够通过销轴对连接法
兰300施加一作用力,上述作用力具有阻止连接法兰300、主壳体231和电机壳体120转动的
作用。在此,不对平面连杆机构的具体结构做出限定,只要满足上述要求的平面连杆机构均
可。
[0050] 在塞拉门由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运动时,第一输出轴110沿第一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太阳轮251沿第一方向转动,鉴于外啮合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内啮合齿轮的转动方向相
同的原理,第一行星轮252沿第二方向转动,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若第一
方向为顺时针运动,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运动,在第一行星轮25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
下,第一行星架253也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太阳轮261在第一行星架253的带动下沿第二方
向转动,第二行星轮262在第二太阳轮261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行星架263在第二
行星轮262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锥齿轮271、被动锥齿轮272和第二输出
轴220转动,此时,第二输出轴220处于第一运动状态(与第一输出轴110同步转动)。当塞拉
门关闭后,电机100的第一输出轴110继续转动,此时,第二输出轴220处于第二运动状态(受
外力作用停止转动);具体传动状态如下:第一输出轴110沿第一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太阳轮
251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行星轮252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行星架253也沿第二方向转动,
第二太阳轮261在第一行星架253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行星轮262在第二太阳轮
261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行星轮262不能带动第二行星架263转动,这是因
为塞拉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输出轴220在外力作用下不能转动,从而造成被动锥齿轮272、
主动锥齿轮271和第二行星架263均不能转动,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第二行星轮262与主壳体
231内壁上的第二齿部存在啮合关系,第二行星轮262产生的扭矩能够克服平面连杆机构施
加于主壳体231上的作用力,带动主壳体231沿第一方向转动,主壳体231转动后进而带动连
接法兰300和电机壳体120转动,连接法兰300通过销轴驱使平面连杆机构由第二死点位置
运动至第一死点位置,从而实现塞拉门关闭状态的锁定,实现双重保护的功能。
[0051] 可以理解地,塞拉门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运动时,第一输出轴110沿第二方向转动,在经由第一太阳轮251、第一行星轮252、第一行星架253、第二太阳轮261、第二行星轮
262、第二行星架263和锥齿轮单元270后由第二输出轴220输出动力,此为第二输出轴220的
第一运动状态(与第一输出轴110同步转动)。当塞拉门打开后,电机100的第一输出轴110继
续转动,此时,第二输出轴220处于第二运动状态(受外力作用停止转动);具体传动状态如
下:第一输出轴110沿第二方向转动,当动力传输至第二行星轮262时,由于动力不能再通过
第二行星架263传输,此时,第二行星轮262产生的扭矩能够克服平面连杆机构施加于主壳
体231上的作用力,带动主壳体231沿第二方向转动,主壳体231转动后带动连接法兰300和
电机壳体120转动,连接法兰300通过销轴驱使平面连杆机构由第一死点位置运动至第二死
点位置,使得塞拉门锁定于打开状态。
[0052]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0远离减速器200侧的近端部设有自电机壳体120内部延伸至电机壳体120外侧的线缆160,电机10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线缆防护结
构150,线缆防护结构150被配置为防止线缆160折断。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示,线缆防护结
构150包括固设于电机壳体120的外侧壁上的固定座151,固定座151上设有用于供线缆160
穿设的过线孔,固定座151上还设有位于过线孔处的弹性元件152,弹性元件152套设于线缆
160的外周。弹性元件152靠近电机100的近端部侧的一端部位于过线孔内,弹性元件152远
离电机100的近端部侧的另一端部延伸至过线孔外侧。在使用过程中,若不设置上述线缆防
护结构150,线缆160易在电机100远离减速器200侧的近端部处折断,通过设置线缆防护结
构150能够有效避免线缆160因多次弯折而造成的折断问题。线缆防护结构150中的弹性元
件152能够避免线缆160过度弯折,即限制了线缆160的弯折幅度,有效延长了线缆160的使
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0053] 具体地,固定座151分体设置,包括固设于电机壳体120的外侧壁上的下座体1511、可拆卸设于下座体1511上的盖体1512,其中,下座体1511上设有开口槽1513,盖体1512和开
口槽1513围设形成上述过线孔。弹性元件152优选为可变螺距的弹簧,在沿弹性元件152的
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方向上,弹性元件152的螺距呈增大的态势。
[0054]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线缆160按功能区分为两束引出线,其中,一束引出线为动力部分线缆160,另一束为控制部分线缆160,由此,可以防止因为动力部分的电流过大而对控
制部分造成干扰,且不易造成混乱,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的接线。
[0055]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电机壳体120内还设有固设于第一输出轴110上的转子架130、固设于转子架130上的多个磁铁140,上述第一输出轴110、转子架130和
磁铁140形成了电机100的转子组件。
[0056] 转子架13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磁铁140的凹槽131,磁铁140可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凹槽131内,凹槽131与磁铁140一一对应设置,凹槽131和磁铁140的数
量可以视情况选择,本实施例中,凹槽131和磁铁140的数量为8个。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转子
架130的外周面设置凹槽131,使得磁铁140部分嵌入在转子架130内部,从而能够在不占用
电机壳体120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增大磁铁140的厚度,提高磁铁140的磁场强度。
[0057] 进一步地,多个凹槽131以转子架130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于转子架130的外周面上,其中,转子架130的轴线与第一输出轴110的旋转轴线重合。凹槽131的截面为轴对称
图形,上述截面为垂直于转子架130的轴线的截面。每个凹槽131均具有对称平面M,各个凹
槽131的对称平面M均经过转子架130的轴线,磁铁140在安装至凹槽131内后,关于对称平面
M对称。相邻两个凹槽131的对称平面M之间的夹角相同,以使得磁铁140均匀分布。
[0058] 凹槽131包括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对称分布,且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优选为钝角,以使得磁铁140具有
更大的宽度B,从而缩小相邻两个磁铁140之间的间隔,由此,磁铁140之间具有更好的连续
性。优选的,夹角A为135°,第一槽面1311与相邻凹槽131的第二槽面1312之间的夹角C为
90°。
[0059] 磁铁140包括与第一槽面1311对应的第一表面141以及与第二槽面1312对应的第二表面142,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与夹角A大小相同,以使得安
装时,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能够分别与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贴合。在本发
明中,通过设置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能够增大磁铁140与转子架130的贴合面积,
从而使得磁铁140粘接在转子架130上后更为牢固,不易松脱,有利于保证电机100运行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还具有安装引导的作用,以便于磁铁
140在凹槽131内的安装。
[0060] 磁铁14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之间的第一弧面143和第二弧面144,第一弧面143位于第二弧面144的外侧,其中,第一弧面143朝向远离凹槽131的方向
凸起,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磁铁140的厚度,通过控制第一弧面143的曲率,能够调节磁铁
140的厚度,从而控制磁铁140的磁力。在本发明中,由于磁铁140嵌设于转子架130内,因此,
磁铁140能够做得较厚,且不影响或者不过分影响转子组件的尺寸,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增
大磁铁140的厚度,进而增大其磁力。
[0061] 在本发明中,第二弧面144朝向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1312的交汇处凸出,为了防止磁铁140安装时其第二弧面144与凹槽131之间发生干涉,在第一槽面1311和第二槽面
1312的交汇处设有凹陷的避让槽1313。由此,在安装时,磁铁140的第二弧面144形成的凸端
部收容于避让槽1313内,能够减少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进一步保证磁铁140和凹槽131可靠
贴合;另外,避让槽1313还能够容纳更多的胶水,从而提高磁铁140与转子架130连接的牢固
性。
[0062] 转子架130上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散热通道132,散热通道132贯穿转子架130设置,用于转子组件的散热。转子架130上设有用于供第一输出轴110穿设的贯穿孔
133,为了便于将转子架130安装至第一输出轴110上,贯穿孔133的孔壁上设有朝向贯穿孔
133的中心方向凸出用于与第一输出轴110过盈配合的安装凸沿N。其中,安装凸沿N的数量
至少设有两个,且安装凸沿N之间对称分布。安装凸沿N有效减少了第一输出轴110与贯穿孔
133的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第一输出轴110安装更为方便。
[0063]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