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及汽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90015.5

文献号 : CN11342798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甦明俞建钊王志鑫

申请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及汽车,所述车窗包括:第一透光板、第二板及注塑件,第二板与所述第一透光板间隔设置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板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收容车载天线;注塑连接件,设于所述间隙,所述注塑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本申请提供的车窗及汽车能够降低制造难度与生产成本且达到全景天窗的外观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板为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层透光玻璃及至少一个中间膜,每相邻的两层透光玻璃之间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中间膜;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为单层玻璃,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透光板间隔设置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板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收容车载天线;及注塑连接件,设于所述间隙,所述注塑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与第四面;所述注塑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周侧壁围设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板,且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板间隔设置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间隙;所述收容槽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收容槽的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收容槽的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周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mm;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所述第一透光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mm;所述第三连接部沿垂直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在垂直所述第一透光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在垂直所述第二板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还包括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固定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保护部、第二保护部及第三保护部;所述第二保护部与所述第三保护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部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保护部固定于所述第三面上,所述第三保护部固定于所述第四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部沿垂直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二保护部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三保护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窗;所述汽车还包括车载天线、车身支架及粘接件,所述粘接件粘接于所述车窗与所述车身支架之间;所述车载天线贯穿所述车窗,用于拦截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所述汽车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

说明书 :

车窗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窗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便于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天窗可以开阔视野进而满足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常见的汽车天窗包括手动天窗、外滑式天窗、内藏式天窗、全景天窗、多功能天窗等类型。
[0003] 随着汽车消费升级和集成化技术的发展,汽车天窗越来越向低端车型普及,而且附件集成化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天窗中,车载天线通常是在车身外支架上开孔,进而将信号传导到车内设备。但是车身外支架制造工序复杂,且车身外支架的与天窗玻璃的外观色泽差异较大,无法实现汽车天窗外观全玻璃。
[0004]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制造难度且能实现全景天窗的外观效果的车窗及汽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制造难度且能实现全景天窗的外观效果的车窗及汽车。
[0006]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的成型方法,包括:
[0007] 第一透光板;
[0008] 第二板,与所述第一透光板间隔设置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板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收容车载天线;及
[0009] 注塑连接件,设于所述间隙,所述注塑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00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与第四面;所述注塑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面固定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板的周侧壁围设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板,且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板间隔设置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间隙;所述收容槽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收容槽的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收容槽的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周侧壁。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mm;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第一透光板到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m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所述第一透光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mm;所述第三连接部沿垂直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mm。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在垂直所述第一透光板的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mm。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板为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两层透光玻璃及至少一个中间膜,每相邻的两层透光玻璃之间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中间膜。
[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在垂直所述第二板方向上的延伸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mm。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为单层玻璃。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车窗还包括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固定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0019]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保护部、第二保护部及第三保护部;所述第二保护部与所述第三保护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部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保护部固定于所述第三面上,所述第三保护部固定于所述第四面上。
[0020]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部沿垂直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二保护部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上的延伸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所述第三保护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的厚度延伸大于或者等于1mm。
[0021]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车窗;所述汽车还包括车载天线、车身支架及粘接件,所述粘接件粘接于所述车窗与所述车身支架之间;所述车载天线贯穿所述车窗,用于拦截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所述汽车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
[0022] 相较于传统的金属外板、金属内板及夹层玻璃的车窗结构,本申请通过第一透光板与第二板注塑连接成一个整体,其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更方便、成本更低。由于第一透光板与第二板皆具有透光性,使得车窗达到全景的效果、用户使用体验感更好。由于第一透光板不适合开设车载天线的安装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板上开设车载天线的安装孔,在降低影响第一透光板的外观效果的同时,使得车窗安装车载天线更加便捷,实现车载天线位置的结构优化。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的剖面图;
[0026]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透光板的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透光板与第二板的装配图;
[0029]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板的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连接件的剖面图;
[0031]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板与保护套筒的装配图;
[0032] 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套筒的剖面图;
[0033]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的剖面图;
[0034]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透光板与第二板的装配图;
[0035] 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的剖面图;
[0036] 图1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板与保护套筒的装配图;
[0037] 图1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9] 下面以汽车天窗应用于汽车上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0040] 请参阅图1,汽车500包括车窗100、粘接件200、车身支架300及车载天线400,粘接件200粘接于车窗100与车身支架300之间,从而使车窗100与车身支架300固定连接,以实现汽车500全景天窗的效果。车载天线400贯穿并固定于车窗100上,用于拦截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500的接收机。通过车载天线400对载波进行解调,使得汽车500内部的接收机接收外部信号。
[0041]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提供的车窗100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汽车500等其他机车。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粘接件200的材质为白胶(PU胶水,聚氨脂树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接件20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U胶水等其他具有粘性的材料。
[0043]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车窗100包括第一透光板10、第二板20、注塑连接件30、天线盖40及保护套筒50。
[0044] 请参阅图3及图4,第一透光板10的周侧面围设形成收容腔11,收容腔11的开口位于透光板10的周侧面上。收容腔11用于收容第二板20,第二板20与收容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间隙60。
[0045]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第一透光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2和第二面13,第一面12朝向汽车500的外部设置,第二面13朝向汽车500的内部设置。第一透光板10沿第一面12的垂线方向上的厚度A小于或者等于5mm,以使第一透光板10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零件重量,降低车窗100的重量。第一透光板10包括但不限于多层玻璃等。收容腔11贯穿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
[0046]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板10为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可以理解,第一透光板10也可以为单层玻璃或者其他类型的透光板。
[0047] 请参阅图1、图5及图6,第二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21和第四面22,第三面21朝向汽车500的外部设置,第四面22朝向汽车500的内部设置。第二板20具有贯穿第三面21与第四面22的安装孔23。安装孔23用于汽车500在安装车载天线400时收容至少部分的车载天线400,车载天线400固定于第二板20上。第二板20沿第三面21的垂线方向上的厚度B小于或者等于5mm,以使第二板20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零件重量,降低车窗100的重量。
[0048]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板20为单层玻璃。可以理解的,第二板20包括但不限于单层玻璃、高光亮板等其他板材。单层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实现全景天窗的效果。高光亮板的外表面具有高亮的特性,耶能实现全景天窗的外观效果。
[0049] 请参阅图3及图5,注塑连接件30设于收容腔11的间隙60中,进而以使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通过注塑连接件30固定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0050] 请参阅图2、图5,注塑连接件30呈倒“T”字型,注塑连接件3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及第三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三连接部33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32靠近第三连接部3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33靠近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51] 第一连接部31夹设并固定连接于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间隙60中,以使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在第一透光板10朝向第二板20方向上固定。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透光板10抵持,且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透光板10的第二面13贴合,通过第二连接部32对第一透光板10支撑与固定,以使第一透光板10在垂直于第一透光板10的方向上固定。第三连接部33与第二板20抵持,且第三连接部33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贴合,通过第三连接部33对第二板20支撑与固定,以使第二板20在垂直于第二板20的方向上固定。
[0052] 通过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及第三连接部3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进而使得车窗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0053]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5及图7,第一连接部31沿第一透光板10到第二板20方向上的延伸长度C大于或者等于1mm,以保证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的连接处连接材料的强度,进而使得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第二连接部32沿第一透光板10到第二板20方向上的延伸长度D大于或者等于2mm,以保证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透光板10的第二面13的粘接面积,进而保证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透光板10之间的粘接强度。第三连接部33沿第一透光板10到第二板20方向上的延伸长度E大于或者等于2mm,以保证第三连接部33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的粘接面积,进而保证第三连接部33与第二板20之间的粘接强度。
[0054]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32沿第一透光板10到第二板20方向上的延伸长度D大于或者等于2.5mm且小于或者等于12mm,在保证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透光板10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同时,能够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而且还能减车窗100的重量。第三连接部33沿第一透光板10到第二板20方向上的延伸长度E大于或者等于2.5mm且小于或者等于12mm,在保证第三连接部33与第二板20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同时,能够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而且还能减车窗100的重量。
[0055] 请参阅图2、图5及图7,第二连接部32沿垂直第一透光板10的第二面13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F大于或者等于2mm,在第二连接部32固定于第一透光板10的第二面13时,通过第二连接部32支撑第一透光板10,以使第一透光板10靠近第二板20的一侧不会沿垂直第一透光板10的方向凹陷。第三连接部33沿垂直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G大于或者等于2mm,在第三连接部33固定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时,通过第三连接部33支撑第二板20,以使第二板20靠近第一透光板10的一侧不会沿垂直第二板20的方向凹陷。
[0056]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32沿垂直第一透光板10的第二面13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F大于或者等于2.5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第三连接部33沿垂直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的方向上的延伸长度G大于或者等于2.5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在保证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起到节省材料、减小占用空间的作用,而且还能减轻车窗100的重量。
[0057] 通过第二连接部32对第一透光板10的支撑及固定作用,以及第三连接部33对第二板20的支撑及固定作用,使得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的连接处不会沿垂直第一透光板10的方向凹陷,进而使得第一透光板10与第二板20在同一个平面内,以保证车窗100的平整度,进而保证车窗100的外观效果。同时,在车载天线400的安装过程中,由于车载天线400有一定的重量,通过第二连接部32支撑并固定第一透光板10,以及第三连接部33支撑并固定第二板20,以使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三连接部33有足够的强度支撑第一透光板10和第二板20。
[0058] 请参阅图1、图2及图8,保护套筒50呈中空的“工”字型,固定安装于安装孔23的内侧壁上,且保护套筒50的至少部分外侧壁与安装孔23的内侧壁贴合。保护套筒50用于保护固定车载天线400并减小车载天线400与第二板20之间的碰撞,进而保护第二板20的安全性能。
[0059] 保护套筒5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保护部51、第二保护部52及第三保护部53。第二保护部52与第三保护部53相对设置,第二保护部52与第三保护部53固定于第一保护部51的相对两端。保护套筒50具有沿保护套筒50的轴向(依次贯穿第一保护部51、第二保护部52及第三保护部53的中间通孔54,中间通孔54与安装孔23同轴设置。在汽车500安装车载天线400时,中间通孔54用于收容至少部分的车载天线400,保护套筒50用于固定车载天线400。
[0060] 第一保护部51呈圆环状,第一保护部51的外侧壁与安装孔23的内侧壁贴合并固定连接。通过圆环状的第一保护部51与安装孔23的内侧壁贴合并固定连接,防止车载天线400在安装的过程中与第二板20发生碰撞导致第二板20损坏,以使车载天线400的安装过程中安全性能更好。
[0061] 第二保护部52呈圆环状,第二保护部52固定于第一保护部51的一端并沿第一保护部51的径向延伸,第二保护部52靠近第一保护部51的伸出的部分与第二板20的第三面21贴合并固定连接。通过圆环状的第二保护部52固定于第二板20的第三面21形成安装孔23的周沿,防止聚集在第二板20的第三面21上的水流入安装孔23内,以对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形成防水保护。
[0062] 第三保护部53呈圆环状,第三保护部53固定于第一保护部51的另一端并沿第一保护部51的径向延伸,第三保护部53靠近第一保护部51的伸出的部分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贴合并固定连接。通过圆环状的第三保护部53固定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形成安装孔23的周沿,防止车载天线400在锁付的过程中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产生碰撞导致第二板20损坏,以使车载天线400的安装过程中安全性能更好。
[0063]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2、图8及图9,第一保护部51在安装孔23的径向上的延伸长度H大于或者等于1mm,第一保护部51用于防止车载天线400与第二板20之间碰撞导致第二板20损坏,提高第二板20的安全性能。
[0064]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保护部51在安装孔23的径向上的延伸长度H大于或者等于2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以保证第一保护部51包边安全的同时,降低材料用量,降低零件重量,进而减小车窗100的重量。
[0065] 第二保护部52在安装孔23的轴向上的延伸长度I大于或者等于1mm,以使第二保护部52远离第一保护部51的一端与第二板20的第三面21之间形成台阶结构,以阻挡第三面21上聚集的水,进而形成防水保护结构,以使第二板20的第三面21上的水不会通过安装孔23流入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
[0066]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保护部52在安装孔23的轴向上的延伸长度I大于或者等于2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在保证第二保护部52的防水功能的同时,降低材料的使用量,进而使得车窗100的重量减小。
[0067] 第三保护部53在安装孔23的轴向上的延伸长度J大于或者等于1mm,以使第三保护部53远离第一保护部51的一端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以防止车载天线400在锁付的过程中与第二板20的第四面22产生碰撞导致第二板20损坏,以使车载天线400的安装过程中安全性能更好。
[0068]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保护部53在安装孔23的轴向上的延伸长度J大于或者等于2.5mm且小于或者等于5mm,在保证第三保护部53在车载天线400的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的使用量,进而使得车窗100的重量减小。
[0069]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注塑连接件30的结构。
[0070] 请参阅图7、图10及图11,注塑连接件30缺少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注塑连接件30仅仅包括第一连接部31。降低材料的使用量,进而使得车窗100的重量减小。
[0071] 本申请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筒50的结构。
[0072] 请参阅图9、图12及图13,保护套筒50缺少第二保护部52和第三保护部53,保护套筒50仅仅包括第一保护部51。降低材料的使用量,进而使得车窗100的重量减小。
[0073] 本申请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注塑连接件30与保护套筒50。
[0074] 请参阅图7、图9及图14,注塑连接件30缺少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注塑连接件30仅仅包括第一连接部31。保护套筒50缺少第二保护部52和第三保护部53,保护套筒50仅仅包括第一保护部51。降低材料的使用量,进而使得车窗100的重量减小。
[0075] 以上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