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及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681858.9

文献号 : CN11343109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景肖波辛永刚

申请人 : 北京冠翔时代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涉及防水卷材铺设技术的领域,包括连接件和两根夹紧杆,两根夹紧杆分别安装于连接件的两端位置处,且连接件与两根夹紧杆之间共同构成“U”形的夹具,夹紧杆具有弹性。本申请具有可以减少地下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受到损伤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和两根夹紧杆(2),两根夹紧杆(2)分别安装于连接件(1)的两端位置处,且连接件(1)与两根夹紧杆(2)之间共同构成“U”形的夹具,夹紧杆(2)具有弹性;所述连接件(1)包括中间部(11)和两个调节部(12),中间部(11)包括中间管(111),中间管(111)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多个沿中间管(111)长度方向布设的压紧板(112),多个压紧板(112)围绕中间管(111)的轴线间隔设置,压紧板(112)朝向中间管(111)轴线的一面固接有弹性垫(1121);两个调节部(12)分别位于中间部(11)的两端位置处,且调节部(12)为杆状结构,调节部(12)的一端伸入到多个压紧板(112)之间;中间管(111)上设置有两组压紧组件(3),两组压紧组件(3)分别位于中间管(111)的两端位置处,压紧组件(3)包括同轴且一体设置的调节螺母(31)和调节管(32),调节螺母(31)和调节管(32)均套设于中间管(111),调节管(32)位于调节螺母(31)朝向调节部(12)的一侧,调节螺母(31)与中间管(111)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管(32)与中间管(111)之间为滑移连接,调节管(32)套设于多个压紧板(112)的外围,多个压紧板(112)上的弹性垫(1121)夹紧调节部(12);两根所述夹紧杆(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包括中间件(41)和两根推杆(42),中间件(41)包括沿中间管(111)轴线方向布设的主体管(411)和两根调节杆(412),两根调节杆(412)分别位于主体管(411)的两端位置处,调节杆(412)穿设于主体管(411)内,调节杆(412)与主体管(411)之间为螺纹连接,主体管(411)位于中间管(111)背离夹紧杆(2)的一侧,两根推杆(42)分别与两根调节杆(412)一一对应,推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至调节杆(412),两根推杆(42)远离调节杆(412)的一端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两根推杆(42)分别与两根夹紧杆(2)一一对应,且推杆(42)远离调节杆(412)的一端铰接有滑移件(421),滑移件(421)与夹紧杆(2)滑移连接;所述推杆(42)与调节杆(412)之间设置有连接座(5),连接座(5)包括座体(51)和旋转块(52),座体(51)固定连接至调节杆(412),座体(51)内设置有圆形的空腔(511),座体(51)背离调节杆(412)的一面开设有与空腔(511)连通的连接孔(512),旋转块(52)包括第一部(521)和第二部(522),第一部(521)与空腔(511)适配,且第一部(521)滑移连接于空腔(511)内,第二部(522)滑移连接于连接孔(512)内,推杆(42)朝向调节杆(412)的一端固接于旋转块(52)的第一部(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夹紧杆(2)远离连接件(1)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为杆状结构,两根夹紧杆(2)分别固接在连接件(1)的两端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421)设置为与夹紧杆(2)适配的环状结构,且滑移件(421)套设于夹紧杆(2),滑移件(421)与夹紧杆(2)之间为滑移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2)上开设有沿调节部(12)长度方向布设的安装孔(121),两根推杆(42)分别与两根推杆(42)上的安装孔(121)一一对应,推杆(42)穿过安装孔(1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的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防水卷材(8)铺设至砖胎模(7)以内的垫层(6)上方区域;

S2、将防水卷材(8)的顶部使用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进行固定;

S3、在防水卷材(8)以上的区域浇筑混凝土;

S4、在混凝土浇筑至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的位置时,将夹具于砖胎模(7)和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处移除;

S5、混凝土继续施工直至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在防水卷材(8)以上的区域绑扎钢筋笼。

说明书 :

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及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铺设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及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下工程防水一般包括底板、外墙、顶板三个部位,各部位防水分阶段施工但需要相互间形成可靠的连接并形成整体。底板防水施工时一般在外围边界处采用(砖或砌块)砌体作为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称为砖胎模(亦称保护墙、导墙)。
[0003] 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地下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包括垫层6、砖胎模7、防水卷材8。在进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当砖胎模7修砌完毕后,工作人员会在垫层6以上以及砖胎模7以内铺装防水卷材8,在防水卷材8铺设的过程中,防水卷材8顶部的边沿需要进行固定,参照图2和图3,相关技术中防水卷材8顶部边沿位置处的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用水泥钉81、压块或者是胶粘的方式将防水卷材8的顶部与砖胎模7的顶部位置进行固定,待防水卷材8的顶部边沿被固定好后,工作人员会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待混凝土冷却后形成与防水卷材8结合在一起的混凝土层9。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预铺卷材内侧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终凝并增长强度的过程中,因混凝土自身固有的特性,其体积会有轻微收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混凝土层9最外边界向其内部轻微移动的现象,而新浇筑的混凝土层9与其外侧预铺防水卷材8已经粘合为一个整体,必然试图牵拉着防水卷材8向混凝土侧移动。
[0005] 因前期卷材甩槎时已经被压、钉、粘于砖胎模上,即砖胎模7将阻止卷材向混凝土层9内侧移动,而预铺防水卷材是一般指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反粘TPO防水卷材等,其构造特征为由下表面高分子(HDPE或TPO等塑料)片材、高分子自粘胶、上表面材料(天然砂、合成砂或耐候涂层等)构成,由此,一种多界面间的“拔河”效应出现:混凝土与高分子自粘胶界面(包含着卷材的上表面材料)、高分子自粘胶与高分子片材界面、高分子片材与砖胎膜界面。
[0006] 事实上,从最终结果看,高分子自粘胶与高分子片材界面恰恰是最弱的界面:虽是满粘,但因高分子片材表面状态、极性等方面的原因,在外力作用下会逐渐剥离并分层——所需外力可以很小,只要持续时间足够长即可,而且不可避免。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刚好提供了能促成这种剥离、分层的外力,使得防水卷材受到损伤,这样就比较容易导致地下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通过水泥钉、压块或者是胶粘的方式将防水卷材的顶部边沿与砖胎模进行固定的方式比较容易导致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
[0008]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的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包括连接件和两根夹紧杆,两根夹紧杆分别安装于连接件的两端位置处,且连接件与两根夹紧杆之间共同构成“U”形的夹具,夹紧杆具有弹性。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将防水卷材铺设至砖胎模以内垫层以上的区域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夹具将防水卷材的顶部边沿临时固定于砖胎模,待混凝土浇筑至接近夹具位置时,将夹具取下后继续混凝土的浇筑,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后续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层产生体积收缩,混凝土层可以带动防水卷材进行充分的移动,而由于夹具已经撤除故防水卷材在随混凝土层进移动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较小,从而减少了防水卷材的损伤。
[0011] 可选的,两根所述夹紧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夹具对防水卷材和砖胎模的较近效果更好。
[0013]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杆状结构,两根夹紧杆分别固接在连接件的两端位置处。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将两根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连接件为杆状结构,故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夹具的制作成本。
[0015]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中间部和两个调节部,中间部包括中间管,中间管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多个沿中间管长度方向布设的压紧板,多个压紧板围绕中间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压紧板朝向中间管轴线的一面固接有弹性垫,两个调节部分别位于中间部的两端位置处,且调节部为杆状结构,调节部的一端伸入到多个压紧板之间;中间管上设置有两组压紧组件,两组压紧组件分别位于中间管的两端位置处,压紧组件包括同轴且一体设置的调节螺母和调节管,调节螺母和调节管均套设于中间管,调节管位于调节螺母朝向调节部的一侧,调节螺母与中间管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管与中间管之间为滑移连接,调节管套设于多个压紧板的外围,多个压紧板上的弹性垫夹紧调节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工况调节夹具整体的长度,在夹具长度调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旋拧调节螺母使调节管脱离压紧板,之后调节调节部在中间部的伸入量,之后通过旋拧调节螺母将调节部重新固定即可。
[0017] 可选的,两根所述夹紧杆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中间件和两根推杆,中间件包括沿中间管轴线方向布设的主体管和两根调节杆,两根调节杆分别位于主体管的两端位置处,调节杆穿设于主体管内,调节杆与主体管之间为螺纹连接,主体管位于中间管背离夹紧杆的一侧,两根推杆分别与两根调节杆一一对应,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至调节杆,两根推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两根分别与两根夹紧杆一一对应,且推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铰接有滑移件,滑移件与夹紧杆滑移连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对两根夹紧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这样便于人们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和砖胎模进行固定,具体来说,工作人员通过用手握持中间管和主体管,使主体管朝向中间管的方向运动,在主体管运动的过程中,两根推杆会推动两根夹紧杆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根夹紧杆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
[0019] 可选的,所述滑移件设置为与夹紧杆适配的环状结构,且滑移件套设于夹紧杆,滑移件与夹紧杆之间为滑移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件只能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使得滑移件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0021] 可选的,所述调节部上开设有沿调节部长度方向布设的安装孔,两根推杆分别与两根推杆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推杆穿过安装孔。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可以在推杆运动的过程中对推杆进行限位,从而调节组件在对夹紧杆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0023] 可选的,所述推杆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包括座体和旋转块,座体固定连接至调节杆,座体内设置有圆形的空腔,座体背离调节杆的一面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连接孔,旋转块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与空腔适配,且第一部滑移连接于空腔内,第二部滑移连接于连接孔内,推杆朝向调节杆的一端固接于旋转块的第一部。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通过连接座实现了与调节杆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连接座的座体固定在调节杆上,这样当工作人员在通过旋转调节杆来改变调节杆在主体管内的伸入量时,可以通过座体对调节杆进行旋转,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调整调节杆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0025]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利用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进行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施工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6] 包括以下步骤:
[0027] S1、将防水卷材铺设至砖胎模以内的垫层上方区域;
[0028] S2、将防水卷材的顶部使用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进行固定;
[0029] S3、在防水卷材以上的区域浇筑混凝土;
[0030] S4、在混凝土浇筑至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的位置时,将夹具于砖胎模和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处移除;
[0031] S5、混凝土继续施工直至完成。
[00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工作人员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顶部与转胎模之间进行固定,待混凝土接近施工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夹具移除,然后继续混凝土的施工,直至混凝土施工完毕,这样在混凝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由于解除了夹具对于防水卷材的限制,防水卷材可以随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移动而进行充分的移动,故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于防水卷材的损伤。
[0033]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在防水卷材以上的区域绑扎钢筋笼。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
[003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6] 1.通过设计一款夹具,使得工作人员在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可以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和砖胎模进行临时固定,当混凝土层浇筑至夹具位置时,将夹具移除后继续混凝土层的浇筑直至完成,待混凝土层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由于夹具被移除,使得防水卷材在随混凝土层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顺畅,从而使得防水卷材所受的损伤更小;
[0037] 2.通过在夹具上设置调节组件,使得工作人员在调节夹具内两根夹紧杆之间夹具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0038] 3.通过提供一种利用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进行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施工的方法,使得防水卷材在转胎模位置处的施工时,防水卷材所受的损伤更小,进而使得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相关技术中防水卷材的铺设示意图。
[0040] 图2是相关技术中地下防水结构中采用水泥钉对防水卷材和砖胎膜进行固定时的截面图。
[0041] 图3是相关技术中地下防水结构中采用压块对防水卷材和砖胎膜进行固定时的截面图。
[0042]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夹具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夹具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夹具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45]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凸显中间部结构的示意图。
[0046]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连接座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47]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48]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件;11、中间部;111、中间管;112、压紧板;1121、弹性垫;12、调节部;121、安装孔;2、夹紧杆;3、压紧组件;31、调节螺母;32、调节管;4、调节组件;41、中间件;411、主体管;412、调节杆;42、推杆;421、滑移件;5、连接座;51、座体;511、空腔;512、连接孔;52、旋转块;521、第一部;522、第二部;6、垫层;7、砖胎模;8、防水卷材;81、水泥钉;81、压块;9、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结合附图4‑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参照图4,夹具包括连接件1和两根夹紧杆2,两个夹紧杆2分别位于连接件1的两端位置处,夹紧杆2具有弹性。连接件1和两根夹紧杆2共同构成“U”形的夹具。为了使夹具的夹紧效果更好,两根夹紧杆2远离连接件1的一端向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0051] 实施例1
[0052] 参照图4和图5,连接件1为杆状结构,连接件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夹紧杆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夹具可以由钢筋直接弯折而成。
[0053]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地下防水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将防水卷材8铺设至垫层6以上砖胎模7以内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个夹具将防水卷材8顶部的边沿位置与砖胎模7进行临时夹紧固定,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夹具卸下,这样防水卷材8与砖胎模7之间的固定效果被解除,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如果出现体积轻微的收缩则可以带动防水卷材8进行同步运动,防水卷材8在随混凝土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夹具已经被拆除,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防水卷材8所受的损伤。
[0054] 实施例2
[0055] 参照图6和图7,连接件1包括中间部11和两个调节部12,中间部11包括截面为圆形的中间管111,中间管111的两端位置处均一体设置有多个沿中间管111长度方向布设的压紧板112,压紧板112的横截面为弧线形,且压紧板112横截面的弧度与中间管111的弧度适配,中间管111同一端位置处的多个压紧板112围绕中间管111的轴线均匀布设,压紧板112的内侧面上固接有与压紧板112弧度适配的弹性垫1121。
[0056] 中间管111上设置有两组压紧组件3,两个压紧组件3分别位于中间管111的两端位置处,压紧组件3包括一体设置的调节螺母31和调节管32,调节螺母31和调节管32同轴设置,调节螺母31套设于中间管111,且调节螺母31与中间管111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管32套设于中间管111,且调节管32与中间管111之间为滑移连接,两个调节螺母31位于两根调节管32之间。
[0057] 调节部12为截面是圆形的杆状结构,两个调节部12分别位于中间管111的两端位置处,且两个调节部12均与中间管111同轴设置,调节部12的一端穿设于多个压紧板112之间,工作人员通过旋拧调节螺母31使调节管32套设于多个压紧板112的外围,在调节管32的作用下,压紧板112上的弹性垫1121压紧调节部12从而形成对于调节部12的固定;两个夹紧杆2分别与两个调节部12一一对应,夹紧杆2固定安装至调节部12背离中间管111的一端位置处。
[0058] 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调整调节部12在中间管111内的伸入量,从而完成对于连接件1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夹具可以在多种工况下进行使用。
[0059] 为了使压紧板112对于调节部12的固定效果更好,弹性垫1121朝向调节部12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对应的调节部12的外周面上也设置有防滑纹路。这样在多个压紧板112对于调节部12形成固定后,弹性垫1121和调节部12上的防滑纹路可以使得弹性垫1121与调节部12之间的摩擦力更大,进而使得多个压紧板112对于调节部12的固定效果更好。
[0060] 参照图6和图8,两个夹紧杆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夹紧杆2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包括中间件41和两个推杆42,中间件41与连接件1平行设置,且中间件41位于连接件1远离夹紧杆2的一侧,中间件41、连接件1和两根夹紧杆2共面设置。
[0061] 中间件41包括主体管411和两根调节杆412,主体管411的截面为圆形,两根调节杆412分别位于主体管411的两端位置处,调节杆412穿设于主体管411内,且调节杆412与主体管411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两根调节杆412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从主体管411的两端伸出。
[0062] 两根推杆42分别与两个调节杆412一一对应,推杆42的一端与调节杆412伸出主体管41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根推杆42背离调节杆412的一端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
[0063] 两个调节部12上均开设有沿调节部12长度方向布设的安装孔121,两根推杆42分别与两个安装孔121一一对应,推杆42背离调节杆412的一端穿过安装孔121,且推杆42穿过安装孔121的一端铰接有滑移件421,滑移件421设置为与夹紧杆2适配的环状结构,滑移件421套设于夹紧杆2,滑移件421与夹紧杆之间设置为滑移连接。
[0064] 工作人员在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8和砖胎模7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握持中间管111和主体管411,然后向下按压主体管411使两根夹紧杆2朝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根夹紧杆2之间的间距增大,待两根夹紧杆2之间的间距调整至合适的间距后,工作人员将夹具夹设于砖胎膜和防水卷材8,而后解除对主体管411的限制,夹紧杆2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对砖胎膜和防水卷材8形成夹紧固定。这样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对防水卷材8和砖胎模7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0065] 而且当夹具的整体长度需要调整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首先通过旋拧调节螺母31使得调节管32脱离对压紧板112的限制,进而使压紧板112脱离对调节部12的限制,而后旋拧调节杆412来改变调节杆412在主体管411内的伸出量,待连接件1的长度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旋拧调节螺母31使得多块压紧板112重新对调节部12形成固定即可。
[0066] 参照图6和图8,具体来说,推杆42朝向调节杆41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5,推杆42通过连接座5与调节杆412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座5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座体51和与座体51配合使用的旋转块52,座体51同轴固接在调节杆412伸出主体管411的一端,座体51内部设置有圆形的空腔511,空腔511与座体51同轴。座体51背离调节杆412的一面开设有圆形且与空腔511连通的连接孔512。旋转块52包括第一部521和第二部522,第一部521与空腔511适配,第二部522与连接孔512适配,第一部521嵌设于座体51的空腔511内,且第一部521与空腔511之间设置为滑移连接,第二部522嵌设于连接孔512内,且第二部522与连接孔512之间设置为滑移连接,推杆42固接在旋转块52的第二部522上。
[0067]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于调节杆412的旋拧,调节杆41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防滑条纹。
[0068]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进行防水卷材8固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用手握持主体管411和中间管111上,而后用力使主体管411朝向中间管111运动,在主体管411运动的过程中,主体管411两端的推杆42会推动两根夹紧杆2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待两根夹紧杆2之间的间距调整至合适的间距后,工作人员用夹具将防水卷材8和砖胎模7固定。
[0069] 当面对不同厚度的砖胎模7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旋拧中间管111上的调节螺母31,使压紧板112解除对调节部12的限制,而后再旋拧连接座5来改变调节杆412在主体管
411内的伸入量,从而改变夹具整体的长度,当夹具整体的长度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旋拧调节螺母31的方式将调节部12的状态固定即可。
[0070] 参照图9,一种利用防水卷材铺设用夹具进行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1] S1、防水卷材8的铺设;
[0072] 将防水卷材8铺设至垫层6以上砖胎模7以内的区域,使卷材顶部的边沿与砖胎模7大致等高。
[0073] S2、将防水卷材8的顶部使用夹具进行固定;
[0074] 工作人员调节两个夹具内两根夹紧杆2之间的间距后,用夹具将防水卷材8的顶部与砖胎模7之间进行夹紧固定,同时在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8和砖胎模7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按照一定的间距(100mm‑2000mm)间隔设置多个夹具。
[0075] S3、混凝土浇筑;
[0076] 待工作人员使用夹具将防水卷材8顶部与砖胎模7之间固定完毕后,在防水卷材8以上的区域内绑扎钢筋笼,在防水卷材8以上的区域浇筑混凝土层9,在混凝凝土层浇筑的过程中持续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0077] S4、移去防水卷材8顶部与砖胎模7之间的夹具;
[0078] 当底板混凝土浇筑至接近或达到目标高度时,将前期放置在防水卷材8顶部用于对防水卷材8和砖胎模7进行固定的夹具移除。
[0079] S5、混凝土继续施工直至完成。
[0080]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卷材在砖胎模部位的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工作人员使用夹具对防水卷材8顶部与砖胎模7顶部进行固定,待混凝土接近夹具时,工作人员将夹具移除,然后继续混凝土的施工,直至混凝土施工完毕,这样在混凝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由于解除了夹具对于防水卷材8的限制,防水卷材8可以随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移动而进行充分的移动,故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于防水卷材8的损伤。
[008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