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005108.6

文献号 : CN11344370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许俊峰

申请人 : 南通市威士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属于真空泵领域,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包括真空泵,真空泵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阀,连接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出管和输水管,输水管上转动连接有预处理管,预处理管包括转筒,转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滤盘主体,预处理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插接有活动压管,生物质滤盘主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活动压管远离预处理管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法兰连接板,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水流输入真空泵前对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进行预处理,且预处理机构可自我维护和监测,不易产生因预处理机构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而导致水体被二次污染的情况。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包括真空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阀(2),所述连接阀(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出管(3)和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上转动连接有预处理管(5),所述预处理管(5)包括转筒(501),所述转筒(50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滤盘主体(6),所述转筒(5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生物质滤盘主体(6)相匹配的滑轨(502),相邻两个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6)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束缚线(503),所述弹性束缚线(503)沿滑轨(502)分布,所述连接阀(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与预处理管(5)之间连接有一对传动带(8),所述预处理管(5)远离输水管(4)的一端插接有活动压管(9),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0),所述活动压管(9)远离预处理管(5)的一端与电动推杆(10)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法兰连接板(11),所述法兰连接板(11)上固定连接有波纹导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6)包括薄壁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颗粒,所述生物质颗粒为附着有生物膜的EPP填料,所述薄壁蜂窝板的两端铺设有过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滤盘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所述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输入滤板(601)与输出滤板(602)上的透水孔交叉排布,所述输出滤板(60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制造工艺为:

A1,首先预制生物膜片:在薄壁蜂窝板内种植污水处理用微生物菌落,然后将薄壁蜂窝板表面整平;

A2,然后在薄壁蜂窝板上包覆过滤膜,构成生物质滤盘;

A3,最后再生物质滤盘的两端卡接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完成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蜂窝板与输入滤板(601)之间间距为纤维刺长度的1.5倍,所述EPP填料的平均半径大于纤维刺长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3)上安装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上安装有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与波纹导管(12)上的输入管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2)内安装有微生物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泵(1)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真空泵(1)、伺服电机、转轴(7)和电磁三通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导管(12)为弹性金属制成的金属波纹管,所述波纹导管(12)的长度大于活动压管(9)的可活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均由弹性金属薄片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

S1,使用波纹导管(12)接入污水管,然后开启真空泵(1),污水水流通过波纹导管(12)和活动压管(9)进入预处理管(5)内;

S2,通过预处理管(5)内的生物质滤盘主体(6)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并通过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微生物菌落和生物膜填料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S3,当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微生物过滤繁殖时,过滤膜鼓起并被输出滤板(602)上的纤维刺破,使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储存的微生物菌落释放;

S4,连接阀(2)内的微生物检测装置检测到2‑3次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则进行报警并通知维护人员,同时控制电磁三通阀,使水流循环回波纹导管(12)处。

说明书 :

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真空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0002] 在城市及居住人口密集地区,污水的收集多采用重力式管道收集方式,建筑物内 的污水流入室外窨井,污水管道按一定的坡度敷设,污水依靠重力沿管道输送到污水提升 
井,然后由泵站提升到污水处理设施,为防止管道内污水堵塞,管道敷设时往往需要采用一 
定的坡度,因此,污水管道一般埋深相对较深,工程投资高。
[000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村镇 住户之间位置相对分散,特别是在农村地形变化较大、河流多的情况下,如依靠传统的重力 
管道收集方式,管道敷设难度较大,管道实施较困难,有的根本无法实施,导致很多数村庄
的污水只能采取的随意排放方式,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水沟,对周围环境卫生和地表景 
观造成较大影响。
[0004] 近年来真空泵在污水收集处理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目前的真空泵在进行排污吸污处理时容易被污水中的污染物腐蚀从而降低装置使用寿命,所以需要
在真空泵对污水进行抽吸时对污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发明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相比现有真空泵,本设计在水流输入真空泵前对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进行预处理,
有效防止污水中的污染物对真空泵造成伤害,且预处理机构可自我维护和监测,不易产生
因预处理机构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而导致水体被二次污染的情况。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阀,所述连接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出管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转动连接有预处理管,所
述预处理管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滤盘主体,所
述转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生物质滤盘主体相匹配的滑轨,相邻两个所述生物质滤盘主
体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束缚线,所述弹性束缚线沿滑轨分布,所述连接阀的外壁上固定连
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
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预处理管之间连接有一对传动带,所述预处理管远离输水管的一
端插接有活动压管,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活动压管远
离预处理管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法兰连接板,所述法兰连接板上固
定连接有波纹导管,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水流输入真空泵前对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进行预处
理,有效防止污水中的污染物对真空泵造成伤害,且预处理机构可自我维护和监测,不易产
生因预处理机构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而导致水体被二次污染的情况。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包括薄壁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颗粒,所述生物质颗粒为附着有生物膜的EPP填料,所述薄壁蜂窝板的两
端铺设有过滤膜,在薄壁蜂窝板内固化生物膜填料和微生物菌落,而在微生物菌落过量繁
殖时过滤膜局部鼓起构成鼓包,当鼓包被纤维刺挤压后破裂,使微生物释放。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所述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输入滤板与输出滤板上的
透水孔交叉排布,所述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均由弹性金属薄片制成,所述输出滤板的内壁
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通过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进行初级拦截过滤,而当
生物质滤盘主体被活动压管挤压靠近时,输出滤板输出的水流先冲击下一级的输入滤板,
使其振动而受输入滤板阻断的水流部分回流反向冲击输出滤板,使输出滤板振动,实现输
入滤板和输出滤板振动来进行其上堵塞的污染物进行脱附。
[0012] 所述生物质滤盘主体的制造工艺为:
[0013] A1,首先预制生物膜片:在薄壁蜂窝板内种植污水处理用微生物菌落,然后将薄壁蜂窝板表面整平;
[0014] A2,然后在薄壁蜂窝板上包覆过滤膜,构成生物质滤盘;
[0015] A3,最后再生物质滤盘的两端卡接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完成生物质滤盘主体的制造。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薄壁蜂窝板与输入滤板之间间距为纤维刺长度的1.5倍,所述EPP填料的平均半径大于纤维刺长度的一半,防止输出滤板振动时纤维刺直接刺破薄壁蜂窝板
上的平整过滤膜。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上安装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上安装有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与波纹导管上的输入管相通。在检测到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即可
确定生物质滤盘主体堵塞且过滤功能下降,控制水流回流,使污水再次通过预处理管处理,
保证排出的污水净化度符合设定标准。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阀内安装有微生物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泵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真空泵、伺服电机、转轴和电磁三通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导管为弹性金属制成的金属波纹管,所述波纹导管的长度大于活动压管的可活动距离。
[0020] 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使用方法为:
[0021] S1,使用波纹导管接入污水管,然后开启真空泵,污水水流通过波纹导管和活动压管进入预处理管内;
[0022] S2,通过预处理管内的生物质滤盘主体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并通过生物质滤盘主体内的微生物菌落和生物膜填料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0023] S3,当生物质滤盘主体内的微生物过滤繁殖时,过滤膜鼓起并被输出滤板上的纤维刺破,使生物质滤盘主体内的储存的微生物菌落释放;
[0024] S4,连接阀内的微生物检测装置检测到2‑3次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则进行报警并通知维护人员,同时控制电磁三通阀,使水流循环回波纹导管处。
[0025] 3.有益效果
[0026]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7] (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水流输入真空泵前对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进行预处理,有效防止污水中的污染物对真空泵造成伤害,且预处理机构可自我维护和监测,不易产生因
预处理机构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而导致水体被二次污染的情况。
[0028] (2)生物质滤盘主体包括薄壁蜂窝板,蜂窝板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为附着有生物膜的EPP填料,薄壁蜂窝板的两端铺设有过滤膜,在薄壁
蜂窝板内固化生物膜填料和微生物菌落,而在微生物菌落过量繁殖时过滤膜局部鼓起构成
鼓包,当鼓包被纤维刺挤压后破裂,使微生物释放。
[0029] (3)生物质滤盘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输入滤板与输出滤板上的透水孔交叉排布,输入滤
板和输出滤板均由弹性金属薄片制成,输出滤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
刺,通过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进行初级拦截过滤,而当生物质滤盘主体被活动压管挤压靠
近时,输出滤板输出的水流先冲击下一级的输入滤板,使其振动而受输入滤板阻断的水流
部分回流反向冲击输出滤板,使输出滤板振动,实现输入滤板和输出滤板振动来进行其上
堵塞的污染物进行脱附。
[0030] (4)输出管上安装有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上安装有废水回流管,废水回流管与波纹导管上的输入管相通。在检测到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即可确定生物质滤盘主体
堵塞且过滤功能下降,控制水流回流,使污水再次通过预处理管处理,保证排出的污水净化
度符合设定标准。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立体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34]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压管按压生物质滤盘主体时剖视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38] 图8为本发明的活动压管按压生物质滤盘主体时俯视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0040] 图10为本发明的使用流程图。
[0041] 图中标号说明:
[0042] 1真空泵、2连接阀、3输出管、4输水管、5预处理管、501转筒、502滑轨、503弹性束缚线、6生物质滤盘主体、601输入滤板、602输出滤板、7转轴、8传动带、9活动压管、10电动推
杆、11法兰连接板、12波纹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本实施例1将结合公开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44]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
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
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
者物件。“上”、“下”、“ 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
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45] 实施例:
[0046] 请参阅图1‑4,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包括真空泵1,真空泵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阀2,连接阀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出管3和输水管4,输水管4上转动连接有预处
理管5,预处理管5包括转筒501,转筒50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生物质滤盘
主体6,转筒5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生物质滤盘主体6相匹配的滑轨502,相邻两个生物
质滤盘主体6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束缚线503,弹性束缚线503沿滑轨502分布,生物质滤盘
主体6包括薄壁蜂窝板,薄壁蜂窝板由防水树脂制成,薄壁蜂窝板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
布的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为附着有生物膜的EPP填料,薄壁蜂窝板的两端铺设有过滤
膜,在薄壁蜂窝板内固化生物膜填料和微生物菌落,而在微生物菌落过量繁殖时过滤膜局
部鼓起构成鼓包,当鼓包被纤维刺挤压后破裂,使微生物释放。
[0047] 请参阅图3‑6,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其中一个靠近活动压管9的输入滤板601与活动压管9转动连接,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
板602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输入滤板601与输出滤板602上的透水孔交叉排
布,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均由弹性金属薄片制成,输出滤板60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
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的外壁之间连接有与弹性束缚线503
相匹配的束线器,通过束线器作用保证多个生物质滤盘主体6堆叠自洁后再复位时相邻两
个生物质滤盘主体6间距保持不变,通过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进行初级拦截过滤,薄
壁蜂窝板与输入滤板601之间间距为纤维刺长度的1.5倍,EPP填料的平均半径大于纤维刺
长度的一半,防止输出滤板602振动时纤维刺直接刺破薄壁蜂窝板上的平整过滤膜。
[0048] 请参阅图7‑9,连接阀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与预处理管5之间连接有一对传
动带8,通过伺服电机、转轴7和传动带8的作用驱动预处理管5旋转,从而实现滤盘主体6剪
切水流,增强了水流与滤盘主体6的相互作用力,使滤盘主体6可更好的吸附水体中的污染
物,预处理管5远离输水管4的一端插接有活动压管9,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
有电动推杆10,活动压管9远离预处理管5的一端与电动推杆10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法
兰连接板11,法兰连接板11上固定连接有波纹导管12,波纹导管12为弹性金属制成的金属
波纹管,波纹导管12的长度大于活动压管9的可活动距离。
[0049] 请参阅图9,输出管3上安装有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上安装有废水回流管,废水回流管与波纹导管12上的输入管相通。在检测到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即可确定生物
质滤盘主体6堵塞且过滤功能下降,控制水流回流,使污水再次通过预处理管5处理,保证排
出的污水净化度符合设定标准。连接阀2内安装有微生物检测装置,真空泵1上安装有控制
器,真空泵1、伺服电机、转轴7和电磁三通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50] 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制造工艺为:
[0051] A1,在薄壁蜂窝板内种植污水处理用微生物菌落,然后将薄壁蜂窝板表面整平;
[0052] A2,然后在薄壁蜂窝板上包覆过滤膜,构成生物质滤盘;
[0053] A3,最后再生物质滤盘的两端卡接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完成生物质滤盘主体6的制造。
[0054] 请参阅图10,一种可进行污水循环处理的真空泵,其使用方法为:
[0055] S1,使用波纹导管12接入污水管,然后开启真空泵1,污水水流通过波纹导管12和活动压管9进入预处理管5内;
[0056] S2,通过预处理管5内的生物质滤盘主体6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并通过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微生物菌落和生物膜填料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0057] S3,当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微生物过滤繁殖时,过滤膜鼓起并被输出滤板602上的纤维刺破,使生物质滤盘主体6内的储存的微生物菌落释放;
[0058] S4,连接阀2内的微生物检测装置检测到2‑3次水流中微生物含量骤增时,则进行报警并通知维护人员,同时控制电磁三通阀,使水流循环回波纹导管12处。
[0059] 装置进行自维护过程中,可使电动推杆10驱动法兰连接板11带动活动压管9插入预处理管5内,使多个生物质滤盘主体6靠近并堆叠,输出滤板602输出的水流先冲击下一级
的输入滤板601,使其振动而受输入滤板601阻断的水流部分回流反向冲击输出滤板602,使
输出滤板602振动,实现输入滤板601和输出滤板602振动来进行其上堵塞的污染物进行脱
附。
[0060] 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水流输入真空泵前对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进行预处理,有效防止污水中的污染物对真空泵造成伤害,且预处理机构可自我维护和监测,不易产生因预处
理机构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而导致水体被二次污染的情况。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