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07415.2

文献号 : CN1134456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叶聪陈一文刘波庭孙志伍刘毅陈鹏蔡维国王煊紫

申请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属于沟槽施工技术领域,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待雨水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警报装置便可发出警报,避免所述封堵气囊从雨水管道中挤出,导致污水堆积。此外,设有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通过重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拉森板桩在跳打时是否倾斜,待拉森板桩略微倾斜时,便可进行警报提醒,进而对拉森板桩进行校准;与此同时,所述拉森板桩的内支撑呈网状设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也采用了刚性支撑与柔性支撑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消除由于温度等影响产生的误差,也可以承受和化解大弯矩、大偏差等不利因素对结构整体的偏斜、局部弯矩、扭矩等。

权利要求 :

1.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导流封堵:对待挖掘区域的上游雨水管道与下游雨水管道均通过封堵装置进行封堵,并将所述封堵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之后布设水泵抽排导流;所述封堵装置能够测量雨水管道内的实时水压,待所述雨水管道内实时水压超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后,所述封堵装置发出语音警报;

S2、平整场地及探测放线:

①路面破除及地下管线一次探测:

采用风镐对待挖掘区域路面进行人工破除,路面破除深度为0.8m 1.6m;所述风镐破除~路面的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确定地下管线具体位置;之后在避开所述地下管线至少0.5m位置处固定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之后通过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跳打拉森钢板桩,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能够防止所述拉森板桩在跳打时倾斜;所述拉森钢板桩四排设置,四排所述拉森板桩呈矩形分布,所述拉森板桩之间设有呈网状布置的内支撑结构;

②测量放样: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定位出所述地下管线走向以及周边建筑物相对位置;

③人工开挖及地下管线二次探测:采用风镐进行人工开挖,开挖深度为0.5m~1m;在开挖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二次探测;

④检查井测量放样:根据所述地下管线二次探测的结果放出检查井具体位置;

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限位座、第二警报装置、第二控制装置、上侧千斤顶、下侧千斤顶、支撑座;所述空腔呈矩形设置,且所述空腔形状与所述拉森板桩形状相适配;所述空腔的不同内侧壁均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拉森板桩外侧壁;所述上侧千斤顶与所述下侧千斤顶均与所述支撑座侧面固定,所述支撑座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拉森板桩位于所述上侧千斤顶输出端与下侧千斤顶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警报装置、所述重力传感器、所述上侧千斤顶、所述下侧千斤顶电连接;

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围檩、设置在多个所述围檩之间的第一矩形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内的第二矩形支撑架、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所述围檩与每排所述拉森钢板桩固设,且多个所述围檩首尾相连形成呈矩形设置的边框;所述第一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另一端与所述边框的边角连接;所述第二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三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杆身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另一端与所述拉森钢板桩桩身连接;

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每一个边角均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数量为多个,杆身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杆之间铰接;

S3、对检查井进行施工:

①井圈梁施工:对检查井的井圈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直至井圈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0%强度,浇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振动器振捣密实②人工开挖井内第一层: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一层土方,之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

③第一层井筒结构施工:井筒首先进行钢筋绑扎,之后再进行支模过程,在支模过程中使用的内模板与外模板均采用覆膜胶合板,所述内模板的支护采用井内钢管脚手架进行内支撑固定;之后对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溜槽方式直接入仓;随后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拆模;

④人工开挖井内第二层:待第一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二层土方,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二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⑤第二层井筒结构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

⑥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待第二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土方,直至井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挖土;随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三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⑦第三层井筒结构及底板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之后对井底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⑧地下管线保护及检查井井壁检查:待第三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对老雨水管管道与井壁进行检查;之后对老雨水管道与井筒侧壁进行注浆处理;

S4、检查井井筒、井盖施工及路面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充气气囊、水压传感器、第一警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所述充气气囊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第一警报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所述充气气囊另一端连接有水压传感器;所述水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过弹性导线连接;所述弹性导线一端与所述水压传感器连接,所述弹性导线另一端穿过所述充气气囊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导线呈弹簧状设置;所述弹性导线与所述充气气囊侧壁交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第一警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内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可折叠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多个太阳能单板,多个太阳能单板之间通过橡胶层连接形成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太阳能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橡胶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挖土次序采用盆式开挖法,尺寸误差为3cm。

说明书 :

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沟槽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的正常进行离不开雨水管道对雨水的排放。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地下雨水管道网络也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但这也面临着地下新旧雨水管道的接驳。新旧雨水管道接驳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大、对周边影响大,通常会面临着施工现场地理位置、施工作业面场地面积、施工地地质结构等的考验。
[0003] 在新旧雨水管道接驳工程中,通常包括检查井施工工程,对检查井施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倒挂井壁施工法,简单地说就是像向下挖井一样,边开挖边支护。
[0004] 上述内容存在缺陷:目前的倒挂井壁方法只适用于普遍通用情况,还没有一种是适合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检查井施工前会使用封堵气囊对上下游的雨水管道进行封堵导流,但是目前的封堵气囊只能进行封堵,无法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若雨水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封堵气囊有极大可能从雨水管道中挤出,导致污水堆积;目前现有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是直接跳打拉森板桩,当拉森板桩倾斜角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时,人们才会察觉拉森板桩倾斜了,此时需要将倾斜的拉森板桩重新拔起后再插入,耗时耗力,十分不便;拉森板桩跳打后,会承受来自土层侧向压力,因此需要内支撑,目前拉森板桩内支撑采用一道钢管支撑(含工字钢围檩及牛腿),但是这种支撑方式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导流封堵:对待挖掘区域的上游雨水管道与下游雨水管道均通过封堵装置进行封堵,并将所述封堵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之后布设水泵抽排导流;所述封堵装置能够测量雨水管道内的实时水压,待所述雨水管道内实时水压超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后,所述封堵装置发出语音警报;
[0009] S2、平整场地及探测放线:
[0010] ①路面破除及地下管线一次探测:
[0011] 采用风镐对待挖掘区域路面进行人工破除,路面破除深度为0.8m~1.6m;所述风镐破除路面的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确定地下管线具体位置;之后在避开所述地下管线至少0.5m位置处固定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之后通过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跳打拉森钢板桩,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能够防止所述拉森板桩在跳打时倾斜;所述拉森钢板桩四排设置,四排所述拉森板桩呈矩形分布,所述拉森板桩之间设有呈网状布置的内支撑结构;
[0012] ②测量放样: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定位出所述地下管线走向以及周边建筑物相对位置;
[0013] ③人工开挖及地下管线二次探测:采用风镐进行人工开挖,开挖深度为0.5m~1m;在开挖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二次探测;
[0014] ④检查井测量放样:根据所述地下管线二次探测的结果放出检查井具体位置;
[0015] S3、对检查井进行施工:
[0016] ①井圈梁施工:对检查井的井圈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直至井圈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0%强度,浇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振动器振捣密实
[0017] ②人工开挖井内第一层: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一层土方,之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
[0018] ③第一层井筒结构施工:井筒首先进行钢筋绑扎,之后再进行支模过程,在支模过程中使用的内模板与外模板均采用覆膜胶合板,所述内模板的支护采用井内钢管脚手架进行内支撑固定;之后对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溜槽方式直接入仓;随后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拆模;
[0019] ④人工开井内挖第二层:待第一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二层土方,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二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0020] ⑤第二层井筒结构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
[0021] ⑥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待第二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土方,直至井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挖土;随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三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0022] ⑦第三层井筒结构及底板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之后对井底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0023] ⑧地下管线保护及检查井井壁检查:待第三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对老雨水管管道与井壁进行检查;之后可对老雨水管道与井筒侧壁进行注浆处理;
[0024] S4、检查井井筒、井盖施工及路面恢复。
[0025]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在地下密集管线群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待雨水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警报装置便可发出警报,避免所述封堵气囊从雨水管道中挤出,导致污水堆积。与此同时,设有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通过重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拉森板桩在跳打时是否倾斜,待拉森板桩略微倾斜时,便可进行警报提醒,进而对拉森板桩进行校准。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充气气囊、水压传感器、第一警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所述充气气囊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第一警报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所述充气气囊另一端连接有水压传感器;所述水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通过弹性导线连接;所述弹性导线一端与所述水压传感器连接,所述弹性导线另一端穿过所述充气气囊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导线呈弹簧状设置;所述弹性导线与所述充气其囊侧壁交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第一警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0027] 所述充气气囊可放置到所述雨水管道内时,之后通过所述充气口对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充气。所述导线弹簧呈弹簧装设置,随着所述充气气囊越来越鼓,所述导线弹簧也会慢慢拉伸开来。所述水压传感器朝向接近污水的一端,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探测。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内设有预设值,当所述水压传感器的水压到达预设值后,所述第一警报装置即可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所述充气气囊进行加固。加固方式可采用继续向所述充气其囊内充气方式进行。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内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可折叠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多个太阳能单板,多个太阳能单板之间通过橡胶层连接形成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太阳能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橡胶层内。
[0029] 太阳能板能够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提供电源,进而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运行提供能源。所述太阳能板可折叠设计,能够节省空间,便于携带。
[0030] 所述密封橡胶层能够进行密封加固,防止所述弹性导线与所述充气气囊侧壁之间松动,进而产生漏气现象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限位座、第二警报装置、第二控制装置、上侧千斤顶、下侧千斤顶、支撑座;所述空腔呈矩形设置,且所述空腔形状与所述拉森板桩形状相适配;所述空腔的不同内侧壁均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拉森板桩外侧壁;所述上侧千斤顶与所述下侧千斤顶均与所述支撑座侧面固定,所述支撑座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拉森板桩位于所述上侧千斤顶输出端与下侧千斤顶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警报装置、所述重力传感器、所述上侧千斤顶、所述下侧千斤顶电连接。
[0032] 拉森板桩在跳打时,需要通过空腔穿过所述限位座,之后进行跳打。若拉森板桩发生倾斜时,会在所述限位座内侧壁上产生压力。所述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相应方位的压力数值。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内设有预设压力数值,当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测到压力数值超过预设压力数值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将会控制所述上侧千斤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侧千斤的输出端伸出,进而对所述拉森板桩的倾斜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小于预设压力数值后,所述上侧千斤顶的输出端与所述下侧千斤顶的输出端均收缩,所述拉森板桩继续跳打。
[0033]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围檩、设置在多个所述围檩之间的第一矩形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内的第二矩形支撑架、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所述围檩与每排所述拉森钢板桩固设,且多个所述围檩首尾相连形成呈矩形设置的边框;
所述第一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另一端与所述边框的边角连接;所述第二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边角连接;所述第三斜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杆身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另一端与所述拉森钢板桩桩身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所述内支撑可以呈网状设置,这使得所述内支撑结构更加的稳定。
[003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每一个边角均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数量为多个,杆身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杆之间铰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内支撑结构采用刚性支撑方式,本内支撑结构的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杆之间采用铰接,进而使得本支撑架构采用了柔性支撑方式,能够消除由于温度等影响产生的误差,也可以承受和化解大弯矩、大偏差等不利因素对结构整体的偏斜、局部弯矩、扭矩等。
[0035] 进一步的,挖土次序采用盆式开挖法,尺寸误差为3cm。采用盆式开挖法可以使周边的土坡对侧向土层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侧向土层的变形。盆式开挖法的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但本发明中设有小龙门吊,可以通过所述小龙门吊垂直出土。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在地下密集管线群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待雨水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警报装置便可发出警报,避免所述封堵气囊从雨水管道中挤出,导致污水堆积。与此同时,设有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通过重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拉森板桩在跳打时是否倾斜,待拉森板桩略微倾斜时,便可进行警报提醒,进而对拉森板桩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位本发明拉森板桩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内支撑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拉森板桩、第一斜杆、第三斜杆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封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1、限位座;2、第二警报装置;3、第二控制装置;4、上侧千斤顶;5、下侧千斤顶;6、支撑座;7、第一矩形支撑架;8、第二矩形支撑架;9、第一斜杆;10、第二斜杆;11、第三斜杆;12、围檩;13、拉森板桩;14、充气气囊;15、水压传感器;16、第一警报装置;17、第一控制装置;18、弹性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地下密集管线群中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S1、导流封堵:对待挖掘区域的上游雨水管道与下游雨水管道均通过封堵装置进行封堵,并将所述封堵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之后布设水泵抽排导流;所述封堵装置能够测量雨水管道内的实时水压,待所述雨水管道内实时水压超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后,所述封堵装置发出语音警报;
[0046] S2、平整场地及探测放线:
[0047] ①路面破除及地下管线一次探测:
[0048] 采用风镐对待挖掘区域路面进行人工破除,路面破除深度为0.8m~1.6m,本实施例中路面破除深度为1m;所述风镐破除路面的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确定燃气管道、光纤、电缆、老雨水管道等地下管线具体位置;之后在避开所述地下管线至少0.5m位置处固定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之后通过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跳打拉森钢板桩,所述拉森板桩桩长6m。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能够防止所述拉森板桩13在跳打时倾斜;所述拉森钢板桩四排设置,四排所述拉森板桩13呈矩形分布,所述拉森板桩13之间设有呈网状布置的内支撑结构。本发明基槽采用分层人工开挖,每层30cm。遇到管线采用架空保护,即管线两端做支墩保护,一天两次监测管线变形。
[0049] ②测量放样: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定位出所述地下管线走向以及周边建筑物相对位置;
[0050] ③人工开挖及地下管线二次探测:采用风镐进行人工开挖,开挖深度为0.5m~1m;在开挖过程中,通过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二次探测;
[0051] ④检查井测量放样:根据所述地下管线二次探测的结果放出检查井具体位置;
[0052] S3、对检查井进行施工:
[0053] 本实施例的检查井长3.3m,宽2.48m,深3.64m,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06MS201‑3)。
[0054] ①井圈梁施工:对检查井的井圈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直至井圈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0%强度,浇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振动器振捣密实。若施工期间雨水较多,可在井口搭设防雨棚,井四周设挡水坎(采用沙袋挡水),施工中注意井内渗水,现场配2台水泵(1用1备)进行定期抽排井内积水。
[0055] ②人工开挖井内第一层: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一层土方,之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所述小龙门吊为3t小龙门吊,主钩的额定起重量是3t。
[0056] ③第一层井筒结构施工:井筒首先进行钢筋绑扎,之后再进行支模过程,在支模过程中使用的内模板与外模板均采用覆膜胶合板,所述内模板的支护采用井内钢管脚手架进行内支撑固定;之后对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溜槽方式直接入仓;之后采用混凝土振动器振捣密实,混凝土振动器在振捣过程中避免触碰钢筋、模板。随后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拆模;
[0057] ④人工开井内挖第二层:待第一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人工开挖井内的第二层土方,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二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0058] ⑤第二层井筒结构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
[0059] ⑥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待第二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人工开挖井内第三层土方,直至井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挖土;随后采用小龙门吊垂直出土,并且使用小龙门吊运输材料;之后进行第三层井筒的垂直度复核;
[0060] ⑦第三层井筒结构及底板施工:重复S3中的步骤③,之后对井底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0061] ⑧地下管线保护及检查井井壁检查:待第三层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对老雨水管管道与井壁进行检查;之后可对老雨水管道与井筒侧壁进行注浆处理;
[0062] S4、检查井井筒、井盖施工及路面恢复。
[0063] 检查井在开挖时,第一层挖深为1m,混凝土作为井筒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循环,即挖好一层施工一节井筒护壁。一般土层每节高度1m左右,在流砂、淤泥区段每节高度不宜大于0.5m,特殊地质井内下挖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
[0064] 井内护壁混凝土钢筋笼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水平钢筋(加劲箍、螺旋箍筋)与纵向钢筋交接处均焊牢。钢筋笼外侧设混凝土垫块,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
[0065] 检查井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风镐或者是铁锹进行挖取,一边挖一边需要探明是否有地下管线,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扩底部分采取先挖井内圆柱体,再按护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吊桶内,小龙门吊垂直运输至地面,采用挖掘机装车,运输至监理指定的弃土场。
[0066] 检查井中线控制是第一节混凝土井筒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钢卷尺测井四周。
[0067] 人工挖井的施工允许偏差:
[0068] ①井孔尺寸偏差≤±20mm;
[0069] ②井孔位置的水平偏差≤50mm;
[0070] ③井孔的垂直度偏差≤井长的1/100。
[0071]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在地下密集管线群接驳的倒挂井壁施工方法,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待雨水管道内的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所述警报装置便可发出警报,避免所述封堵气囊从雨水管道中挤出,导致污水堆积。与此同时,设有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通过重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拉森板桩13在跳打时是否倾斜,待拉森板桩13略微倾斜时,便可进行警报提醒,进而对拉森板桩13进行校准。
[0072]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充气气囊14、水压传感器15、第一警报装置16、第一控制装置17。所述充气气囊14一端设有充气口、所述第一警报装置16、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所述充气气囊14另一端连接有水压传感器15;所述水压传感器15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通过弹性导线18连接;所述弹性导线18一端与所述水压传感器15连接,所述弹性导线18另一端穿过所述充气气囊14侧壁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连接;所述弹性导线18呈弹簧状设置;所述弹性导线18与所述充气其囊侧壁交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第一警报装置16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电连接。
[0073] 所述充气气囊14可放置到所述雨水管道内时,之后通过所述充气口对所述充气气囊14进行充气。所述导线弹簧呈弹簧装设置,随着所述充气气囊14越来越鼓,所述导线弹簧也会慢慢拉伸开来。所述水压传感器15朝向接近污水的一端,能够对雨水管道内的水压进行实时探测。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内设有预设值,当所述水压传感器15的水压到达预设值后,所述第一警报装置16即可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所述充气气囊14进行加固。加固方式可采用继续向所述充气其囊内充气方式进行。
[007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内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可折叠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多个太阳能单板,多个太阳能单板之间通过橡胶层连接形成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太阳能单板之间还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橡胶层内。
[0075] 太阳能板能够为所述太阳能电池提供电源,进而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的运行提供能源。所述太阳能板可折叠设计,能够节省空间,便于携带。
[0076] 所述密封橡胶层能够进行密封加固,防止所述弹性导线18与所述充气气囊14侧壁之间松动,进而产生漏气现象。
[0077] 进一步的,所述拉森板桩防倾斜装置包括设有空腔的限位座1、第二警报装置2、第二控制装置3、上侧千斤顶4、下侧千斤顶5、支撑座6;所述空腔呈矩形设置,且所述空腔形状与所述拉森板桩13形状相适配;所述空腔的不同内侧壁均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拉森板桩13外侧壁;所述上侧千斤顶4与所述下侧千斤顶5均与所述支撑座6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支撑座6底端固设有插锚,所述插锚插在土层中;所述支撑座6铰接设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在土层中,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支撑座6底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拉森板桩13位于所述上侧千斤顶4输出端与下侧千斤顶5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与所述第二警报装置2、所述重力传感器、所述上侧千斤顶4、所述下侧千斤顶5电连接。
[0078] 拉森板桩13在跳打时,需要通过空腔穿过所述限位座1,之后进行跳打。若拉森板桩13发生倾斜时,会在所述限位座1内侧壁上产生压力。所述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相应方位的压力数值。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内设有预设压力数值,当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测到压力数值超过预设压力数值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将会控制所述上侧千斤顶4的输出端与所述下侧千斤的输出端伸出,进而对所述拉森板桩13的倾斜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小于预设压力数值后,所述上侧千斤顶4的输出端与所述下侧千斤顶5的输出端均收缩,所述拉森板桩13继续跳打。
[0079]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围檩12、设置在多个所述围檩12之间的第一矩形支撑架7、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7内的第二矩形支撑架8、第一斜杆9、第二斜杆10、第三斜杆11。所述围檩12与每排所述拉森板桩13固设,且多个所述围檩12首尾相连形成呈矩形设置的边框;所述第一斜杆9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7边角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9另一端与所述边框的边角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10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7边角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1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支撑架8边角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11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9杆身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11另一端与所述拉森钢板桩桩身焊接固定连接。上述内支撑结构的设置,使得内支撑结构更加的稳定。
[008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支撑架7每一个边角均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10;所述第二斜杆10的数量为多个,杆身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杆10之间铰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内支撑结构采用刚性支撑方式,本内支撑结构的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二斜杆10之间采用铰接,进而使得本支撑架构采用了柔性支撑方式,能够消除由于温度等影响产生的误差,也可以承受和化解大弯矩、大偏差等不利因素对结构整体的偏斜、局部弯矩、扭矩等。
[0081] 进一步的,挖土次序采用盆式开挖法,尺寸误差为3cm。采用盆式开挖法可以使周边的土坡对侧向土层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侧向土层的变形。盆式开挖法的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但本发明中设有小龙门吊,可以通过所述小龙门吊垂直出土。
[0082] 工作人员上下井必须使用小龙门吊之类的合格机械设备和钢丝绳,要有自动卡紧保护装置,井口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井口出土绞盘必须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坚韧麻绳或尼龙绳,结构牢固,有安全的制动和吊钩装置。井孔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测井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坚持井下作业排风抽水先行,施工中不断向孔内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必要时抽、送同时进行。井口应设置围栏,井下设半边井的安全网,井内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挖孔暂停施工时井口应用盖板盖好。井下施工照明采用安全行灯,电压不得高于36伏,供电给井下的用电设备的线路必须装漏电保护装置。井下通迅联络要畅通,施工时保证井口有人,井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观察,检查井下是否存在塌方,涌水和流砂现象以及空气污染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通知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安全作业区,严禁在井口周围1m范围内堆放原材料和土方。
[008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