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028356.2

文献号 : CN1134686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乃冈李传洋

申请人 :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属于区块链领域,用于解决个人/企业法人在办理业务时,仍需跨地域往返,无法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性;跨地域的数据交换难以推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将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统一上传至共享数据库,且采用授权标签的方式进行存储,从数据存储的角度上避免了数据泄漏,且本发明将服务机构进行场景判断,分为在链上机构和在链下机构,且在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时,通过离线设备的形式完成信息获取的授权,进而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从根本上实现了不同行业机构、服务机构间的信息互通问题,使得授权单位无需跨地域往返,可以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 :

1.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授权机构、授权单位以及共享数据库,所述授权机构用于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所述共享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身份标签,所述身份标签内填充身份信息后变更为授权标签,并获得授权标签编号j,j为正整数,j=1,2……m;

还包括离线设备,所述离线设备具有唯一离线编号i,i为正整数,i=1,2……n,且与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离线设备获取并存储一个具有授权标签编号的授权标签,生成唯一区块链号K;

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服务机构,所述服务机构用于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机构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场景判断过程,场景判断过程通过场景判别模块进行实现,所述场景判别模块与服务机构相连,所述场景判别模块用于得到服务机构的上链情况,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的结果为在链上机构和在链下机构;具体的,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结果的过程包括以下:场景判别模块进行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的连接情况判定;

所述连接情况的判定为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否有信息互通,信息互通分为实时信息互通以及历史信息互通;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实时信息互通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历史信息互通时,场景判定模块分别发送激活信号至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构成实时信息互通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无信息互通,表示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无实时信息互通,也无历史信息互通,即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

当授权单位到所述服务机构进行业务办理时,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服务机构在授权单位授权的前提下,发送信息提取信号至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与授权单位进行确认,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授权单位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授权单位通过离线设备与服务机构建立连接;

所述服务机构读取离线设备的唯一离线编号i,并同时获取区块链号K;利用数学运算的逆运算获取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j;

所述服务机构发送标签编号j至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调取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部的身份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单位为个人或者企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身份标签,所述身份标签分为空白标签以及授权标签;

所述授权机构将获取的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空白标签,并将身份信息填充至空白标签内部,当所述空白标签被身份信息填充时,空白标签发送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所述授权单位接收到授权信号时,授权单位返回可授权信号,当空白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后,空白标签自动变更为授权标签,并获得授权标签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空白标签设定信号反馈周期时间T,从空白标签发送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开始计时,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满足空白标签变更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识别单元,所述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授权单位进行信息识别,所述信息识别包括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授权单位为个人,则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若授权单位为企业时,则进行验证码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没有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表示授权失败,空白标签无法完成变更,则空白标签将临时存储在内部的身份信息删去。

说明书 :

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具体是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自然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办理购房,报销,结婚,贷款等事项时,都会被要求提供各种各样的证明,如单身证明、资产证明、结婚证明、健康证明、企业纳税证明等。遇到
这种情况时,人们需要往返于各个部门,甚至需要跨地域去寻找机构开具证明。当入职需要
进行身份认证的关键职位时,更需要调入人事档案,调档手续繁琐,大多需要往返两地办
理,一旦所需的证件遗漏,需要重新往返两地,十分麻烦。并且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
档案在哪里,也造成了档案丢失的可能。
[0003]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属于个人所有,数据的保管单位有很多,然而在数据使用时,作为数据的拥有者由于这种数据的托管问题,却无法正常,自主的使用数
据。
[0004]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包括授权机构、授权单位以及共享数据库,其中,所述授权单位为个人或者企业,所述授权机构用于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其中,当
授权单位为个人时,所述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及证件有效期等,当
所述的授权单位为企业时,所述的身份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法人、企业组织代码以及营
业执照编号;
[0008] 所述共享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身份标签,所述身份标签在获得认证之前内部不可长时间存储数据,所述身份标签分为空白标签以及授权标签,所述空白标签即为内部没有
进行身份信息填充的标签,所述授权机构用于将获取的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空白标
签,并将身份信息填充至空白标签内部,当所述空白标签被身份信息填充时,空白标签发送
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所述授权单位接收到授权信号时,授权单位返回可授权信号,当空白
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后,空白标签自动变更为授权标签,并获得授权标签编号;
[0009] 其中,所述授权单位拥有个人私钥;所述共享数据库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授权标签编号的授权标签填充内容;
[0010] 进一步地,空白标签设定信号反馈周期时间T,从空白标签发送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开始计时,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满足空白标签变更条件;
[0011] 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没有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表示授权失败,空白标签无法完成变更,则空白标签将临时存储在内部的身份信息删去;
[0012] 其中,所述共享数据库还连接有离线设备,所述离线设备具有唯一离线编号,当所述离线设备与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时,离线设备只能存储一个授权标签,且当离线设
备与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时,共享数据库获取离线设备的唯一离线编号,且同时获取
存储在共享数据库内部的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
[0013] 其中,将唯一离线编号标记为i,i为正整数,i=1,2……n;将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标记为j,j为正整数,j=1,2……m;
[0014] 利用复杂的计算方式将唯一离线编号i与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j进行数学运算,获取区块链号K,所述区块链号也是唯一的;
[0015] 进一步地,其中的复杂的计算方式存在很多种,计算方式满足生成的区块链号是唯一的即可。
[0016] 其中,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服务机构,所述服务机构用于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机构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场景判断过程,场景判断过程通过场景判别模块进行实现,所述场景判别模块与服务机构相连,所述场景判
别模块用于得到服务机构的上链情况,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的结果为在链上机构和在链
下机构;具体的,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结果的过程包括以下:
[0018] 场景判别模块进行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的连接情况判定;
[0019]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情况的判定为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否有信息互通,信息互通分为实时信息互通以及历史信息互通;
[0020]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实时信息互通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21]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历史信息互通时,场景判定模块分别发送激活信号至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构成实时信息互通
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22] 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无信息互通,表示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无实时信息互通,也无历史信息互通,即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
[0023] 当授权单位到所述服务机构进行业务办理时,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24] 进一步地,服务机构可在授权单位授权的前提下,发送信息提取信号至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与授权单位进行确认,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
身份信息,授权单位亦可以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0025] 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授权单位通过离线设备与服务机构建立连接;
[0026] 所述服务机构读取离线设备的唯一离线编号i,并同时获取区块链号K;利用数学运算的逆运算获取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j;
[0027] 所述服务机构发送标签编号j至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调取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部的身份信息;
[0028] 进一步地,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信息识别单元,所述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授权单位进行信息识别,所述信息识别包括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及指纹识
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29] 所述信息识别与服务机构相连接,当服务机构发送信息识别信号时;
[0030] 若授权单位为个人,则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31] 若授权单位为企业时,则进行验证码识别;
[0032] 识别成功后, 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授权单位亦可以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4] 本发明通过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将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统一上传至共享数据库,且采用授权标签的方式进行存储,从数据存储的角度上避免了数据泄漏,且本发明将服务
机构进行场景判断,分为在链上机构和在链下机构,且在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时,通过离
线设备的形式完成信息获取的授权,进而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从根本上实现了不同行业
机构、服务机构间的信息互通问题,使得授权单位无需跨地域往返,可以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性。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0038] 图1所示,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包括授权机构、授权单位以及共享数据库;
[0039] 实施例1:
[0040] 所述授权单位为个人,所述授权机构用于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所述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及证件有效期等;
[0041] 所述共享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身份标签,所述身份标签在获得认证之前内部不可长时间存储数据,所述身份标签分为空白标签以及授权标签,所述空白标签即为内部没有
进行身份信息填充的标签,所述授权机构用于将获取的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空白标
签,并将身份信息填充至空白标签内部,当所述空白标签被身份信息填充时,空白标签发送
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所述授权单位接收到授权信号时,授权单位返回可授权信号,当空白
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后,空白标签自动变更为授权标签,并获得授权标签编号;
[0042] 其中,所述授权单位拥有个人私钥;所述共享数据库还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授权标签编号的授权标签填充内容;
[0043]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空白标签设定信号反馈周期时间T,从空白标签发送授权信号至授权单位开始计时,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满足空白标签变更
条件;
[0044] 当在周期时间T内,空白标签没有接收到可授权信号,则表示授权失败,空白标签无法完成变更,则空白标签将临时存储在内部的身份信息删去;
[0045] 其中,所述共享数据库还连接有离线设备,所述离线设备具有唯一离线编号,当所述离线设备与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时,离线设备只能存储一个授权标签,且当离线设
备与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时,共享数据库获取离线设备的唯一离线编号,且同时获取
存储在共享数据库内部的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
[0046] 其中,将唯一离线编号标记为i,i为正整数,i=1,2……n;将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标记为j,j为正整数,j=1,2……m;
[0047] 利用复杂的计算方式将唯一离线编号i与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j进行数学运算,获取区块链号K,所述区块链号也是唯一的;
[0048]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其中的复杂的计算方式存在很多种,计算方式满足生成的区块链号是唯一的即可。
[0049] 其中,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服务机构,若干所述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相连,所述服务机构用于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
[005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服务机构读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场景判断过程,场景判断过程通过场景判别模块进行实现,所述场景判别模块与服务机构相连,所述
场景判别模块用于得到服务机构的上链情况,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的结果为在链上机构
和在链下机构;具体的,所述场景判别模块判定结果的过程包括以下:
[0051] 场景判别模块进行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的连接情况判定;
[0052]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情况的判定为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否有信息互通,信息互通分为实时信息互通以及历史信息互通;
[0053]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实时信息互通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54] 当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为历史信息互通时,场景判定模块分别发送激活信号至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构成实时信息互通
时,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55] 当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是无信息互通,表示服务机构与共享数据库无实时信息互通,也无历史信息互通,即表示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
[0056] 当授权单位到所述服务机构进行业务办理时,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上机构;
[0057] 服务机构可在授权单位授权的前提下,发送信息提取信号至共享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与授权单位进行确认,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
授权单位亦可以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0058] 若场景判别模块判定服务机构为在链下机构;授权单位通过离线设备与服务机构建立连接;
[0059] 所述服务机构读取离线设备的唯一离线编号i,并同时获取区块链号K;利用数学运算的逆运算获取授权标签的标签编号j;
[0060] 所述服务机构发送标签编号j至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调取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部的身份信息;
[0061]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信息识别单元,所述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授权单位进行信息识别,所述信息识别包括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
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62] 所述信息识别与服务机构相连接,当服务机构发送信息识别信号时;
[0063] 则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码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64] 识别成功后, 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授权单位亦可以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0065] 实施例2:
[0066] 当所述授权单位为企业时,所述授权机构用于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所述的身份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法人、企业组织代码以及营业执照编号;其余过程与实施例1
的过程相同;
[0067] 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基于区块链的档案离线存储系统还包括信息识别单元,所述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对授权单位进行信息识别,所述信息识别包括人脸识别、验证码
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68] 所述信息识别与服务机构相连接,当服务机构发送信息识别信号时;
[0069] 因为授权单位为企业,进行验证码识别;
[0070] 识别成功后, 确认后服务机构可通过共享数据库获取授权单位的身份信息,授权单位亦可以进行后续业务的办理。
[0071] 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
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0072]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
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
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
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目的。
[0073] 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0074]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
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关联图标记视为限
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75]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二等词语用
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007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