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成像的方法及终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95845.X

文献号 : CN11347297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海燕叶海水苏蔚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距成像方法及终端,涉及拍照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被摄物在距离图像传感器较近时成像质量较低的问题。终端包括摄像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和处理器,摄像模组从物侧到像侧包括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其中,镜头,用于支持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清晰成像。镜头驱动装置,用于当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其中,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与终端的最近对焦距离相关。处理器,用于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输入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拍摄指令用于拍摄对焦后的图片。输出部件,用于输出拍摄的图片。

权利要求 :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N枚镜片,所述N的取值为5至8区间中的任一整数,所述镜头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100º,所述镜头的光圈取值范围为F2.4~F1.8,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0mm 20mm,所述镜头的半像高与所述镜头的TTL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

0.6,所述TTL为所述镜头中从物侧到像侧的第一枚镜片L1到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所述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的取值范围为0.03 0.43,所述垂轴放大率是指沿~垂直光轴方向,成像尺寸与物体实际尺寸的比值;

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镜头驱动装置,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沿着所述镜头的光轴移动;

所述镜头在边缘视场具有负畸变,且负畸变大于或等于‑30%,所述负畸变是指所述镜头在所述边缘视场的垂轴放大率小于所述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最近对焦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 5cm,所述最近对焦距离是指被摄物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能够清晰成像时,所述~被摄物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最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的取值范围为1/3.06 1/2.78英寸。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从物侧到像侧的第一枚镜片L1和第二枚镜片L2之间设置有光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6枚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从物侧到像侧的所述第一枚镜片L1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枚镜片L2的光焦度为正,第三枚镜片L3的光焦度为负,第四枚镜片L4的光焦度为正,第五枚镜片L5的光焦度为正,第六枚镜片L6的光焦度为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镜片的材质为塑胶或玻璃,或者为塑胶和玻璃的混合材质。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摄像头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和处理器,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

所述输入部件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被摄物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输出部件用于输出拍摄后生成的图片或视频;

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使得所述终端对所述被摄物进行对焦;

所述镜头包括N枚镜片,所述N的取值为5至8区间中的任一整数,所述镜头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100º,所述镜头的光圈取值范围为F2.4~F1.8;

所述镜头的半像高与所述镜头的TTL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0.6,所述TTL为所述镜头中从物侧到像侧的第一枚镜片L1到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所述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的取值范围为0.03 0.43,所述垂轴放大率是指沿~垂直光轴方向,成像尺寸与物体实际尺寸的比值;

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0mm 20mm;

~

所述镜头在边缘视场具有负畸变,且负畸变大于或等于‑30%,所述负畸变是指所述镜头在所述边缘视场的垂轴放大率小于所述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中的第一枚镜片L1和第二枚镜片L2之间设置有光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的取值范围为1/3.06 1/2.78英寸。

~

12.一种微距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启动相机,显示预览界面;

所述终端进入微距拍摄模式;

所述终端对被摄物进行对焦;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拍摄所述被摄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入微距拍摄模式包括:当所述被摄物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所述终端自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范围取值在1cm至5c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入微距拍摄模式包括:当所述被摄物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自动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所述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范围取值在1cm至5cm之间;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微距拍摄模式的指令,所述终端进入所述微距拍摄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入微距拍摄模式包括:显示第一按钮;

接收用户点击所述第一按钮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终端进入所述微距拍摄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进入微距拍摄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微距拍摄界面提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被摄物进行对焦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焦操作,响应于所述对焦操作对所述被摄物进行对焦。

说明书 :

微距成像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终端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距成像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摄像头拍摄静态照片或者摄录动态视频。目前,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设计方式分为定焦设计和变焦设计。其中,定焦设计中,摄像头的焦距为确定值,例如,摄像头的焦距可为27mm或者30mm或者54mm或者其他数值。在变焦设计中,摄像头的焦距可调整。在一般使用场景中,为了使摄像头在距离被摄物无穷远和近距离下均能对焦,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范围通常在7cm以上。
[0003] 在许多应用场景中,用户需拍摄近距离的图片,比如,用户想拍摄距离镜头很近的小虫的图片。然而,对于更近的对焦距离,比如1~5cm,现有智能终端的摄像头成像模糊,获得的图像品质较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能够在诸如1~5cm对焦距离的拍摄场景中获得高质量成像。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摄像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和处理器,摄像模组从物侧到像侧包括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
[0007] 其中,镜头,用于支持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清晰成像。镜头驱动装置,用于当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其中,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与终端的最近对焦距离相关。处理器,用于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输入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拍摄指令用于拍摄对焦后的图片。输出部件,用于输出拍摄的图片。如此,当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处理器能够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成功对焦。
[0008]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微距范围为1~5cm。
[0009] 可选的,镜头为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视场FOV大于或等于100°,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
[0010] 可选的,超广角镜头在边缘视场具有负畸变,且负畸变大于或等于‑30%,超广角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的范围为0.03~0.43。
[0011] 可选的,超广角镜头中镜片数目的范围为5~8,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的范围为1/3.06~1/2.78。
[001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镜头为内调焦镜头。处理器,还用于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013] 可选的,内调焦镜头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的镜片,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与内调焦镜头的焦距相关联。
[0014] 处理器,用于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具体可以实现为:用于调整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015] 可选的,光焦度可变镜片的折射率与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相关。
[0016] 处理器,用于调整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具体可以实现为:用于控制输入到光焦度可变镜片的电流或电压,以改变光焦度可变镜片的折射率,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
[0017] 或者,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形状与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相关。
[0018] 相应的,处理器,用于调整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具体可以实现为:用于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
[0019] 可选的,光焦度可变的镜片为电致材质的镜片或者可形变镜片。
[0020] 如此,可以通过为光焦度可变镜片施加电场改变其折射率,或者通过驱动装置推动、挤压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进而改变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如此,能够使得终端支持在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较近时清晰成像。
[002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还包括镜片驱动装置。内调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依次排列的n个镜片,n个镜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每一可移动镜片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可移动镜片为相对镜头沿光轴的位置可变的镜片,可移动镜片沿光轴的相对位置与内调焦镜头的焦距相关。
[0022] 镜片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内调焦镜头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023] 如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镜片驱动装置的驱动,镜头中可移动镜片之间沿光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也就是,镜头中镜片之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由此,整个镜头的光学特性,比如焦距可能发生变化。即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态调整镜头中镜片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镜头的焦距,进而使得终端在微距下能够成较为清晰的像。
[0024]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终端包括摄像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和处理器,摄像模组从物侧到像侧包括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其中,镜头支持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清晰成像。该方法包括:
[0025] 若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处理器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输入部件接收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拍摄指令用于拍摄对焦后的图片,之后,输出部件输出拍摄的图片。
[0026]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之后,终端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0027] 输出部件输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微距拍摄。
[002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方法,终端可检测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微距,在满足微距时,终端中的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完成对焦,进而在微距下能够拍摄较为清晰的成像。
[002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微距范围为1~5cm。
[003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镜头为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视场FOV大于或等于100°,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
[0031] 可选的,超广角镜头在边缘视场具有负畸变,且负畸变大于或等于‑30%,超广角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的范围为0.03~0.43。
[0032] 可选的,超广角镜头中镜片数目的范围为5~8,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的范围为1/3.06~1/2.78。
[003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镜头为内调焦镜头。处理器控制镜头驱动装置,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具体可以实现为:处理器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驱动内调焦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并且控制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以使得内调焦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
[0034] 可选的,终端通过处理器控制输入到光焦度可变镜片的电流或电压,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或者,终端通过处理器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当然,终端处理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发生变化,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0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方法,当终端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满足微距时,终端可通过控制镜片的形变或者折射率来改变镜片的光焦度,进而调整镜头的焦距,并且,可通过镜头驱动装置完成对焦,从而在微距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在终端上的设置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与镜头的连接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超广角镜头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视场的示意图;
[0042] 图7为现有手机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在微距范围内拍摄的图片;
[0043]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微距范围内拍摄的图片;
[0044]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微距范围内拍摄的图片;
[0045]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内调焦镜头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6]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内调焦镜头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7]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方法流程图;
[0048]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方法流程图;
[0049]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方法流程图;
[0050]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场景示意图一;
[0051]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场景示意图二;
[0052]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的场景示意图三。
[0053] 附图标记说明:
[0054] 1‑镜头,
[0055] 2‑音圈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进行说明:
[0057] 视场(Field of view,FOV):参见图6,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摄物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视场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越大,视野就越大。也就是说,在视场内的物体可以通过镜头被拍摄,在视场外的物体不可视。图6中,ab为可视范围的直径,c点为可视范围的中心,oc为物距,ω为视场。
[0058] 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指的是图像传感器中感光元件的尺寸。
[0059] 等效焦距:由于不同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同样的镜头搭配不同的感光元件使用,其成像效果是不同的,为了方便理解和表述,将不同镜头的焦距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换算成标准相机的等效焦距,其中,标准相机可以为全画幅相机。将不同镜头的焦距转化为标准相机的等效焦距的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0060] 景深:指的是摄像模组完成对焦时,被摄物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的清楚、锐利范围,成像的清楚范围越大,景深越深,成像的清楚范围越小,景深越浅。此外,景深与背景虚化效果相关。通常,浅景深对应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深景深对应较差的背景虚化效果。
[0061]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6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是包含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或者其他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具有触敏表面(例如触控面板)的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而是具有触敏表面(例如触控面板)的台式计算机等。
[006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100。下面以手机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0064] 如图1所示,手机1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射频(RF)电路102、存储器103、触摸屏104、蓝牙装置1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6、Wi‑Fi装置107、定位装置108、音频电路109、外设接口110以及电源装置111等部件。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1中未示出)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0065]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0066] 处理器101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手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应用程序(简称App),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示例性的,处理器101可用于控制调整摄像模组中镜头的焦距。关于处理器控制调整镜头焦距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后文。处理器101,还用于控制摄像模组中的镜头驱动装置,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并且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以使得镜头对被摄物完成对焦。
[0067] 射频电路102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射频电路102可以将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102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等。
[0068] 存储器1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3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机100时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1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各种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iOS操作系统,谷歌公司所开发的Android操作系统等。
[0069] 手机可以包括输入部件和输入部件。其中,输入部件可接收用户对手机的输入操作,比如,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操作,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等。输出部件可将手机内部的数据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比如,手机通过输出部件输出语音、输出界面等。示例性的,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可集成在一起。比如,作为一种可能,触摸屏104中集成了输入部件触控板104‑1和输出部件显示屏104‑2。触摸屏104可以包括触控板104‑1和显示屏104‑2。其中,触控板104‑1可作为输入部件,采集手机100的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控板104‑1上或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101。
[0070] 其中,用户在触控板104‑1附近的触摸事件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悬浮触控可以是指,用户无需为了选择、移动或拖动目标(例如图标等)而直接接触触控板,而只需用户位于终端附近以便执行所想要的功能。在悬浮触控的应用场景下,术语“触摸”、“接触”等不会暗示用于直接接触触摸屏,而是附近或接近的接触。
[0071] 具体的,可以在触控板104‑1内设置两种电容式传感器,即互电容传感器和自电容传感器,这两种电容传感器可以交替地阵列排布在触控板104‑1上。其中,互电容传感器用于实现正常传统的多点触控,即检测用户接触触控板104‑1时的手势。而自电容传感器能够产生比互电容更为强大的信号,从而检测到距离触控板104‑1更远的手指感应。因此,当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悬停时,由于自电容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要比互电容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大,使得手机100可以检测到在屏幕上方,例如,距离触控板104‑1上方20mm处用户的手势。
[0072] 可选的,能够进行悬浮触控的触控板104‑1可以采用电容式、红外光感以及超声波等实现。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来实现触控板104‑1。显示屏104‑2可作为输出部件,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104‑2。
触控板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04‑2之上,当触控板10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后,传送给处理器1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可以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屏104‑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0073] 虽然在图1中,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板104‑1与显示屏104‑2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0074] 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104是由多层的材料堆叠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只展示出了触控板(层)和显示屏(层),其他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予记载。另外,在本发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板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04‑2之上,并且触控板104‑1的尺寸大于显示屏104‑2的尺寸,使得显示屏104‑2全部覆盖在触控板104‑1下面,或者,上述触控板104‑1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也即用户在手机100正面的触摸均能被手机感知,这样就可以实现手机正面的全触控体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板104‑1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显示屏104‑2也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这样在手机的正面就能够实现无边框的结构。
[0075]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诸如触控板104‑1的输入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拍摄指令用于指示终端拍摄对焦后的图片。诸如显示屏104‑2的输出部件,用于输出对焦后所拍摄的图片。比如,参见图15中(d),用户通过触摸点击触控板104‑1选择拍照选项1505,以输入拍摄指令,进而,终端在对焦后拍摄图片,并由显示屏104‑2输出终端对焦后所拍摄图片。
[007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例如,可以在手机100的背面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或者在手机100的正面(例如触摸屏104的下方)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又例如,可以在触摸屏104中配置指纹采集器件112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采集器件112可以与触摸屏104集成在一起来实现手机100的指纹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采集器件112配置在触摸屏104中,可以是触摸屏104的一部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在触摸屏104中。另外,该指纹采集器件112还可以被实现为全面板指纹采集器件。因此,可以把触摸屏104看成是任何位置都可以进行指纹识别的一个面板。该指纹采集器件112可以将采集到的指纹发送给处理器101,以便处理器101对该指纹进行处理(例如指纹验证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采集器件112的主要部件是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感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式、电容式、压电式或超声波传感技术等。
[0077]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蓝牙装置105,用于实现手机100与其他短距离的终端(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装置105可以是集成电路或者蓝牙芯片等。
[0078]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6,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触摸屏104的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的电源。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图像传感器可设置在摄像模组115中,用于将摄像模组115的拍摄的画面转换为电信号。示例性的,电荷耦合器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CCD)图像传感器具有高解析度(High Resolution),即可感测以及识别精细物体,并且,具有较大感光面积(Large Field of View)。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省电的特性,能够降低手机在拍摄静态照片或动态视频时的功耗。
[0079] 此外,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0080] Wi‑Fi装置107,用于为手机100提供遵循Wi‑Fi相关标准协议的网络接入,手机100可以通过Wi‑Fi装置107接入到Wi‑Fi接入点,进而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Wi‑Fi装置107也可以作为Wi‑Fi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其他终端提供Wi‑Fi网络接入。
[0081] 定位装置108,用于为手机100提供地理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定位装置108具体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定位装置108在接收到上述定位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1进行处理,或者发送给存储器103进行保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还可以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GPS)的接收器,AGPS系统通过作为辅助定位服务器来协助定位装置108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例如手机100的定位装置108(即GPS接收器)通信而提供定位协助。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也可以是基于Wi‑Fi接入点的定位技术。由于每一个Wi‑Fi接入点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终端在开启Wi‑Fi的情况下即可扫描并收集周围的Wi‑Fi接入点的广播信号,因此可以获取到Wi‑Fi接入点广播出来的MAC地址。终端将这些能够标示Wi‑Fi接入点的数据(例如MAC地址)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位置服务器,由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每一个Wi‑Fi接入点的地理位置,并结合Wi‑Fi广播信号的强弱程度,计算出该终端的地理位置并发送到该终端的定位装置108中。
[0082] 音频电路109、扬声器113、麦克风114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9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3,由扬声器113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14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9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2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3,以便进一步处理。
[0083] 外设接口110,用于为外部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外接显示器、外部存储器、用户识别模块卡等)提供各种接口。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与鼠标连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卡卡槽上的金属触点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进行连接。外设接口110可以被用来将上述外部的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耦接到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3。
[0084]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装置111(比如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处理器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111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0085]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模组115,摄像模组115可以是终端的摄像头。用于拍摄静态照片或者动态视频等。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摄像模组115从物侧到像侧包括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摄像模组115的详细说明可参见下文实施例。
[0086] 尽管图1中并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0087] 如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进行详细说明。下文主要以终端为手机进行举例说明,在此统一说明,下文不再赘述。参见图2,以手机200为例,手机200中的摄像模组201可以为图2所示的后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手机背面的顶端。当然,摄像模组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设置在手机内部,当用户有拍摄需求时,弹出摄像模组,以进行拍摄。
[0088]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中摄像模组的示例性结构。摄像模组201从物侧到像侧包括镜头301、镜头驱动装置302以及图像传感器303。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各个部件仅仅是示例性的部件,部件的实际形状和大小、尺寸并不局限于图3中所列的情况。
[0089] 其中,物侧指的是被拍摄物体(简称被摄物)的一侧,像侧指的是图像传感器成像的一侧。镜头驱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音圈马达、压电陶瓷、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图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及的CCD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
[0090] 镜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与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相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马达的驱动行程能够使得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的范围为1~5cm。
[0091] 其中,对焦距离指的是物像之间的距离,即被摄物到镜头的距离与镜头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之和,也就是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最近对焦距离指的是被摄物对焦的最近对焦距离。被摄物对焦指的是被摄物能够在图像传感器上成较为清晰的像,即,最近对焦距离为能够成较清晰像时,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最近距离。
[0092] 以镜头驱动装置为马达为例,当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距离较近,比如为1cm时,马达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一定的行程(比如移动400um),使得被摄物在距离图像传感器1cm时对焦。当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比如为7cm时,马达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一定的行程(比如移动50um),使得被摄物在距离图像传感器7cm时对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马达的驱动行程能够使得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的范围为1~5cm。也就是,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在1~5cm范围内时,被摄物能够对焦,即被摄物可在图像传感器上成较为清晰的像。
[009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镜头驱动装置主要用于沿光轴推动镜头,并将镜头沿光轴推到最佳的成像位置。当终端中设置不同的镜头时,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可能有所不同。示例性的,终端设置有镜头1,镜头驱动装置的行程范围为0~400um,如此,在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1~5cm时,镜头驱动装置可将镜头沿光轴推到最佳成像位置。又例如,终端设置有镜头2,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范围为0~300um,如此,在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1~5cm时,镜头驱动装置可将镜头沿光轴推到最佳成像位置。可见,针对不同的镜头,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行程范围也可能有所不同。
[0094] 可以理解的是,镜头驱动装置与镜头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连接。以音圈马达为例,可选的,镜头与音圈马达之间可以采用如图4中(a)所示的螺牙互嵌式结构连接。具体的,这种结构主要依靠音圈马达2和镜头1之间的螺牙相互配合,形成初步结合力,之后从螺牙互嵌式结构的上端通过点胶固定,从而使镜头1的外表面和音圈马达2的内表面固定,使镜头1和音圈马达2结合在一起。或者,镜头1与音圈马达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4中(b)所示的无螺牙光面结构连接,关于无螺牙光面结构连接的具体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当然,镜头与音圈马达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并且,MEMS、压电陶瓷各自与镜头的连接关系也可参见现有技术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009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支持被摄物在距离图像传感器1~5cm时能够成较清晰的像,可以使用如下3种镜头中的至少一种:
[0096] 情况1:镜头为定焦的超广角镜头。
[0097] 示例性的,超广角镜头的视场(Field of view,FOV)大于或等于100°,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
[0098]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设置不同的镜头,可实现微距成像。其中,不同镜头的具体参数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当镜头的参数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参数范围内时,终端可实现微距成像。比如,当超广角镜头的FOV为110°、等效焦距为15mm时,可通过调整超广角镜头的其他参数,比如曲率、折射率等实现终端的微距成像。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距成像指的是,被摄物在距离图像传感器1~5cm时能够成较清晰的像,此处统一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0099]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超广角镜头的结构。该超广角镜头由6枚镜片构成。其中,从物侧到像侧的第一片镜片L1的光焦度为负,第二片镜片L2的光焦度为正。L1和L2之间设置有光阑STO。第三片镜片L3的光焦度为负,第四片镜片L4的光焦度为正,第五片镜片L5的光焦度为正,第六片镜片L6的光焦度为负。该超广角镜头的FOV数值可以为为100°,也可以为大于100°的某一数值,该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可以是10~20mm中的某一数值。定义第一片镜片L1到图像传感器303的距离为总长度(Total Track Length,TTL),镜头的半像高为IH,IH/TTL的范围为0.5~0.6。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超广角镜头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和其他数目的镜片,比如,超广角镜头由5枚镜片构成,且从物侧到像侧各个镜片的光焦度、曲率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超广角镜头还可以采用现有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超广角镜头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制。
[01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较短(10~20mm),因此,可获得更短的最近对焦距离,也就是,在镜头距离被摄物的距离较近时,也能够成功对焦,获得高质量、高清晰度的成像。
[0101] 参见图7,图7中(a)为现有手机在微距(比如被摄物距离镜头5cm)时拍摄的图像,成像较为模糊。图7中(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在微距时拍摄的图像,图7中(b)中,小虫和树叶的细节被拍摄的较为清晰。
[0102] 此外,在镜头距离被摄物的距离较近时,由于对焦距离较近,所拍摄图像的景深较浅,使得所拍摄图像获得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0103]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所拍摄的画面,该画面具有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0104] 可选的,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的范围为0.03~0.43。镜头在边缘视场具有负畸变,且负畸变大于或等于‑30%。
[0105] 其中,垂轴放大率指的是垂直光轴方向的放大率,其数值为成像尺寸与物体实际尺寸沿垂直光轴方向的比值。边缘视场为0.8~1之间的视场。具体的,参见图6,将整个可视范围划分为N个部分,最大可视范围记为1,中心视场记为0,0.8~1为边缘视场,即α、β为边缘视场。负畸变指的是,镜头在边缘视场的垂轴放大率小于镜头在中心视场的垂轴放大率。如此,摄像模组在拍摄微缩景观时,边缘视场较低的放大率相当于拍摄宏观景观时因物距增大带来的放大率降低,使得摄像模组能够拍摄出透视效果较好的图像。
[0106]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所拍摄的画面,其中,微观景物(桌面上的几个小玩偶)与宏观景物(图9中的建筑物等)具有较好的透视效果,使得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0107] 可选的,镜头中镜片数目的范围为5~8,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尺寸的范围为1/3.06~1/2.78。可选的,镜片的材质为塑胶或玻璃,或者为塑胶和玻璃的混合材质。可选的,镜头的光圈范围为F2.4~F1.8。
[0108] 情况2:镜头为内调焦镜头。且该内调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依次排列的n个镜片,n个镜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每一可移动镜片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可移动镜片指的是相对镜头沿光轴的位置可变的镜片,可移动镜片沿光轴的位置与内调焦镜头的焦距相关。
[0109] 情况2中,终端还包括镜片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内调焦镜头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110] 可选的,镜片驱动装置可以为音圈马达、MEMS、压电陶瓷。
[0111] 可选的,镜头驱动装置在驱动可移动镜片进行移动时,同一可移动镜片组中的可移动镜片之间沿光轴的相对位置不变,即镜头驱动装置将可移动镜片组作为一个整体,对可移动镜片组这一整体沿光轴进行移动。比如,镜头驱动装置驱动可移动镜片组中的第一镜片沿着光轴向物侧移动100um,相应的,驱动同一可移动镜片组中的第二镜片也沿着光轴向物侧移动100um。不同可移动镜片组之间的沿光轴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可以不同。比如,图10中,驱动L2、L3沿光轴向物侧移动,且移动距离为距离1,驱动L4沿光轴向像侧移动,且移动距离为距离2。不同可移动镜片组之间沿光轴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也可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可移动镜片组的具体移动规律不做限定。
[0112] 其中,可移动镜片可与镜片驱动装置采用某种方式进行连接,比如,可移动镜片可通过点胶方式与镜片驱动装置连接。当然,可移动镜片与镜片驱动装置的连接方式还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示例性的,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的内调焦镜头。其中,镜片驱动装置为马达,n取值为6,这6片镜片中,可移动镜片L2、可移动镜片L3构成可移动镜片组,L4为另一个可移动镜片组。其中,可移动镜片L2、L3与马达通过点胶相结合,可移动镜片L4与马达之间也通过点胶相结合。相应的,马达可驱动L2、L3、L4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与内调焦镜头发生相对移动。
[01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镜片驱动装置的驱动,镜头中可移动镜片之间沿光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也就是,镜头中镜片之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由此,整个镜头的光学特性,比如焦距可能发生变化。即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态调整镜头中镜片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镜头的焦距,进而使得终端在微距下能够成较为清晰的像。
[0114] 需要说明的是,镜头驱动装置推动可移动镜片与上述提及的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是不同的过程。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中可移动镜片沿光轴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变镜头中镜片之间的间距,以调整镜头的焦距。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其目的是通过镜头沿光轴的移动,调整物距和像距,以确定被摄物能够清晰成像时镜头的最佳位置。
[0115] 其中,图10仅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调焦镜头的一个示例,在实际使用中,镜头包括的镜片数目、具体哪一个或哪几个镜片为可移动镜片,可另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0116] 情况3:镜头为内调焦镜头。参见图11,该内调焦镜头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的镜片(比如图11中的镜片L1、L4),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与镜头的焦距相关联。
[0117] 其中,光焦度用于表征光学器件对入射平行光束的屈折本领。光焦度越大,平行光束屈折程度越显著。光焦度大于0时,屈折是会聚性的,光焦度小于0时,屈折是发散性的。
[0118] 光焦度可变镜片在电场(例如变化的电流或电压)作用下的形状可变,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形状与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相关,或者,光焦度可变的镜片在电场作用下的折射率可变,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折射率与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相关。
[0119] 相应的,终端中的处理器,可通过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形变或折射率,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可选的,处理器,用于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具体可以实现为:处理器控制输入到光焦度可变镜片的电流或电压,以改变光焦度可变镜片的折射率,以达到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目的,从而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或者,处理器,用于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具体还可以实现为:处理器,用于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以达到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的目的,从而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这里,处理器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具体可以使处理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推动、挤压镜片发生形变。
[0120] 可选的,光焦度可变的镜片为电致材质的镜片或者可形变镜片。其中,该电致材质指的是在电场作用下折射率可变的材质。该可形变镜片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发生形变。驱动装置可以是马达、MEMS等。当然,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材质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为其他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01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为诸如L1、L4这类光焦度可变的镜片施加电场,改变镜片的光焦度,进而调整整个镜头的焦距,使得终端在微距时能够成较清晰的像。
[0122]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比如,在镜头301和图像传感器303之间设置红外截止滤光片304,用于滤除环境光中的近红外和紫外光波段。可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厚度为0.11mm或0.21mm,红外截止滤光片的材料为树脂或蓝玻璃。当然,红外截止滤光片还可以为其他材料,和/或具有其他厚度的滤光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滤光片的材质和厚度不进行限制。
[012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距成像方法,参见图12,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情况1所示终端,终端设置有摄像模组、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摄像模组从物侧至像侧设置有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镜头为超广角镜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24] S1201、输入部件接收用户输入的开启相机的操作,以开启相机。
[0125] 示例性的,输入部件可为触控板104‑1,参见图15中(a),用户触摸点击屏幕上显示的相机图标1501,触控板104‑1采集用户输入的开启相机操作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给处理器做进一步处理,以开启相机。参见图15中(b)所示,为终端的相机界面1502。该界面可由终端的显示屏104‑2显示给用户。
[0126] S1202、处理器检测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0127] (可选的)S1203、终端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输出部件输出第一界面1504,第一界面1504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微距拍摄。
[0128] 其中,微距范围指的是1~5cm。
[0129] 可选的,终端处理器101使用激光测距方式,测量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的具体原理和过程可参见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或者,处理器101采集图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当成像较为模糊时可初步判定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距离较近。
[0130] 可选的,处理器101将所测量距离反馈给镜头驱动装置。
[0131] 参见图15,在开启终端的相机后,若终端检测到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微距,如图15中(c)所示,终端输出部件,即显示屏104‑2输出第一界面1504,以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微距拍摄,以获得较好的近距离拍摄成像质量。
[0132] S1204、输入部件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终端开启微距拍摄。
[0133] 如图15中(c)所示,显示屏104‑2显示选项“是”、“否”,用户可通过输入部件输入第一操作,比如通过图1所示触控板104‑1触摸选项“是”。可选的,触控板104‑1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即用户点击选项“是”)发送给诸如处理器处理。
[0134] 可选的,当用户通过诸如触控板104‑1触摸选项“否”,终端可确定用户的真实拍摄意图并非微距拍摄,此时,终端可使用现有方法拍摄图片。
[0135] S1205、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镜头驱动装置驱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对被摄物进行对焦。
[0136] 示例性的,终端可自动对被摄物进行对焦,即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一操作,确定开启微距拍摄后,终端的处理器可控制镜头驱动装置,进而镜头驱动装置驱动超广角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完成对焦过程。终端还可以接收用户在手机界面上输入的对焦操作,并根据该对焦操作进行调整超广角镜头沿着光轴的位置。比如,参见图15中(d),用户可通过触摸显示屏中显示的小虫来进行焦点选择操作,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之后,将小虫作为焦点,并调整超广角镜头沿着光轴的位置。
[0137] S1206、输入部件接收用户输入的拍摄指令,以指示终端拍摄对焦后的图片。
[0138] 示例性的,参见图15中(d)所示,假设用户想在微距时拍摄静态照片,则用户通过触控板104‑1点击拍照选项1505输入拍摄指令,假设用户想在微距时摄录动态视频,则用户通过触控板104‑1点击摄录选项1506输入拍摄指令。
[0139] 当然,参见图17中(a)所示,若终端已开启“声控拍照”,则用户可通过诸如麦克风的输入部件录入语音,以输入拍摄指令。或者,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输入部件,其他方式输入拍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140] S1207、输出部件输出对焦后拍摄的图片。
[0141] 参见图15中(d),用户可通过触控板104‑1点击拍照选项1505,触发终端在微距下拍摄图片,并由输出部件,比如显示屏104‑2输出微距下拍摄的图片。
[0142] 当然,在终端检测到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处于微距范围内时,还可以不输出图15中(c)所示的第一界面1504,而是自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并通过镜头驱动装置驱动超广角镜头,完成对焦,之后,拍摄并输出对焦后的图片,也就是说,图12中,S1203和S1204为可选步骤。
[01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方法,终端可检测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微距,在满足微距时,终端中的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完成对焦,进而在微距下能够拍摄较为清晰的成像。
[014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情况2所示的终端。终端设置有摄像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摄像模组从物侧至像侧设置有内调焦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内调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依次排列的n个镜片,n个镜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每一可移动镜片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可移动镜片为相对镜头沿光轴的位置可变的镜片,可移动镜片沿光轴的位置与镜头的焦距相关。参见图13,该方法包括步骤S1201至S1204、S1301、S1302、S1206和S1207:
[0145] 其中,S1201至S1204的描述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0146] S1301、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镜片驱动装置驱动内调焦镜头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镜片组沿着光轴移动,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147] 以镜头驱动装置为马达为例,参见图10,马达可驱动L2、L3构成的可移动镜片组沿着光轴向物侧移动,从而调整镜头的焦距。
[0148] S1302、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镜头驱动装置驱动内调焦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对被摄物进行对焦。
[0149] S1206和S1207的描述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01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方法,当终端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满足微距时,终端中的镜头驱动装置可驱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移动镜片沿着光轴移动,以动态调整镜头的焦距,并且,能够在微距时通过镜头驱动装置推动镜头沿着光轴移动,完成对焦,使得在微距时也能够成像清晰。
[015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微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情况3所示终端。终端设置有摄像模组、输入部件、输出部件以及处理器,摄像模组从物侧至像侧设置有镜头、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镜头为内调焦镜头,内调焦镜头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的镜片,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与内调焦镜头的焦距相关联。参见图14,该方法包括步骤S1201至S1204、S1401、S1402、S1206和S1207:
[0152] 其中,S1201至S1204的描述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0153] S1401、处理器控制调整内调焦镜头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光焦度可变的镜片的光焦度,以调整镜头的焦距。
[0154] 可选的,终端通过处理器控制输入到光焦度可变镜片的电流或电压,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或者,终端通过处理器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发生形变,以调整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当然,终端处理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光焦度可变镜片的光焦度发生变化,以调整内调焦镜头的焦距。
[0155] S1402、处理器控制镜头驱动装置,以使得镜头驱动装置驱动内调焦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对被摄物进行对焦。
[0156] S1206和S1207的描述可参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015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距成像方法,当终端检测到被摄物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满足微距时,终端可通过控制镜片的形变或者折射率来改变镜片的光焦度,进而调整镜头的焦距,并且,可通过镜头驱动装置完成对焦,从而在微距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
[0158] 参见图16,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开启终端的相机之后,如图16中(a)所示,用户可通过点击模式选项1503,触发终端跳转至图16中(b)所示的模式选择界面1601,之后,在模式选择界面1601,用户可点击微距拍摄选项1602,触发终端执行微距成像。可选的,具有上述情况1所示结构的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微距拍摄选项1602后,可执行上述S1205至S1207。具有上述情况2所示结构的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微距拍摄选项1602后,可执行上述S1301、S1302、S1206、S1207。具有诸如上述情况3所示结构的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微距拍摄选项1602后,可执行上述S1401、S1402、S1206、S1207。
[0159] 当然,终端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跳转至模式选择界面1601,比如,接收到用户在1502相机界面中的左滑操作时,跳转至模式选择界面1601,本申请实施例对进入模式选择界面的方式不进行限定。
[0160] 可选的,在有些场景中,用户可能并不了解微距拍摄的实际拍摄效果,这种情况下,终端可向用户提示微距拍摄的效果,或者其他微距拍摄的信息。如图16(b)所示,用户选择开启微距拍摄,此时,终端可输出界面提示,比如,弹出提示框“微距拍摄可支持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1~5cm时的清晰成像”,并且,提示框可设置选项“是”、“否”,当用户触摸“是”,终端可确定用户拍摄的真实意图是微距拍摄,由此,终端执行上述微距拍摄方法。
[0161] 此外,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预先设置终端的微距拍摄功能。比如,如图17中(a)所示,在设置界面1701,用户可通过点击微距拍摄开启选项1702开启微距拍摄功能。可选的,在终端开启微距拍摄功能后,终端可以执行上述微距成像方法,在终端未开启微距拍摄功能时,终端不具备执行上述微距成像方法的权限。当用户想实现微距拍摄时,若图17中(a)所示的1702为关闭,则终端可输出提示界面,提示用户开启微距拍摄功能,使得终端在微距时可成清晰的像。
[0162]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设置界面1701,比如,终端接收到用户在相机界面1502的右滑操作时,可跳转至设置界面1502。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进入设置界面的方式不进行限制。进而,终端可保存用户在设置界面进行的设置,后续,当用户开启相机时,若终端检测到被摄物距离图像传感器较近,则终端可执行上述的微距成像方法,实现微距下的清晰成像。
[016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