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886520.7

文献号 : CN1134754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如芳杨亮彭招兰吴雪松周青杨伟刚周小卿

申请人 : 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牌泡果荠的人工栽培技术,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所述人工栽培技术为:选择高度为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康粗壮幼苗;种植场地需确保土壤的湿润,土壤中的水需漫过幼苗的根部,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土壤中的水需保持流动性;将幼苗的根部完全埋入土壤中,夏季保持环境温度在28℃‑32℃,冬季保持环境温度在‑3℃‑5℃,起始种植时间选择在二月底或三月初;4月份‑6月份幼苗处于营养期,吸收营养长成小苗,并将小苗上部分的径叶剪断,此时,小苗根部膨大,根茎迅速生长,夏季需搭建遮阳棚,确保双牌泡果荠能接受到足够的光合作用。本发明旨在采用组培和人工栽培技术,以实现对双牌泡果荠进行种植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具体步骤如下:所述人工栽培技术为:

S1、幼苗的选取:选择高度为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康粗壮幼苗;

S2、场地的选择:种植场地需确保土壤的湿润,土壤中的水需漫过幼苗的根部,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土壤中的水需保持流动性;

S3、种植栽培:将步骤S1中选取的幼苗移栽入步骤S2选取的土壤中,将幼苗的根部完全埋入土壤中,夏季保持环境温度在28℃‑32℃,冬季保持环境温度在‑3℃‑5℃,起始种植时间选择在二月底或三月初;

S4、幼苗栽培:栽培过程中需保持水质纯净,4月份‑6月份幼苗处于营养期,吸收营养长成小苗,并将小苗上部分的径叶剪断,此时,小苗根部膨大,根茎迅速生长,并开花结果,夏季需搭建遮阳棚,确保双牌泡果荠能接受到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根部逐渐生长;

所述组培方法为:

S1、外植体采集:取多年生双牌泡果荠的母株当年萌发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所述外植体切成带至少一个腋芽的小段,清洗消毒,备用;

S2、腋芽诱导:首先将步骤S1中得到的外植体接种至

MS+6‑BA1.0mg/L+IAA0.3mg/L和MS+6‑BA1.5mg/L+IAA0.3mg/L的培养基中,待腋芽成长至0.5cm‑3cm的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接种至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15天‑20天,出现丛状小芽团;

S3、增殖培养:将步骤S2中的丛状小芽团分切成3‑5个芽/团,转入MS+6‑BA0.1mg/L+IAA0.1mg/L的增殖培养基中30天,以3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续代,续代一次将产生5‑8个子芽,续代3‑5代后,从芽团上选取高于2.5cm的粗壮单株,再转入MS生根培养基中,40天‑45天后95%的子芽均可完成生根形成幼苗,所述幼苗的叶片呈绿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2中设置有水循环装置和水恒温装置,以确保水的流动性和恒温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移栽后需使用浓度为0.1%的营养液进行浇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在温度达到35℃以上时,搭建所述遮阳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的小苗开花后花呈淡紫红色,果实直径为1cm‑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包括块茎和须根,所述须根生长于所述块茎的外周,所述块茎和所述须根均可食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块茎成长至1kg‑

2kg或直径为7cm‑8cm时,挖出所述双牌泡果荠进行食用或入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块茎外周边生长有小茎块,将所述小茎块挑下移栽至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2中选取的土壤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1中的消毒步骤具体为: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再用无菌水在振荡器上振荡清洗

30min‑50min;再用酒精浸润0.3min‑0.8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0.1%‑0.2%的升汞消毒6min‑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腋芽成长至0.5cm‑3cm的愈伤组织后,需先将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中暗培养18天‑

25天,使基部呈浅绿色后在接入所述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3中所述芽的生根高度为0.4cm‑0.6c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牌泡果荠的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需放入荫棚炼苗1天,使其适应环境温度后,再进行移栽。

说明书 :

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双牌泡果荠为十字花科泡果荠属,双牌泡果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须茎野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溪流或灌木林下。双牌泡果荠的根部每年的11月可采挖生吃或做成腌制食品,它属于药膳同源的一种吃食,有较强的辛辣味,具有抑菌杀虫,防腐抗癌等功效,对于有点患感冒鼻塞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是一种难得的绿色健康食品,并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0003] 现有双牌泡果荠均为自然生长,且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溪流下,并未发现人工种植或人工培植的成功案例,由于双牌泡果荠具有极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所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如何对双牌泡果荠进行人工栽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旨在采用组培和人工栽培技术,以实现对双牌泡果荠进行种植的目的。
[0005] 为实现所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0007] 所述人工栽培技术为:
[0008] S1、幼苗的选取:选择高度为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康粗壮幼苗;
[0009] S2、场地的选择:种植场地需确保土壤的湿润,土壤中的水需漫过幼苗的根部,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土壤中的水需保持流动性;
[0010] S3、种植栽培:将步骤S1中选取的幼苗移栽入步骤S2选取的土壤中,将幼苗的根部完全埋入土壤中,夏季保持环境温度在28℃‑32℃,冬季保持环境温度在‑3℃‑5℃,起始种植时间选择在二月底或三月初;
[0011] S4、幼苗栽培:栽培过程中需保持水质纯净,4月份‑6月份幼苗处于营养期,吸收营养长成小苗,并将小苗上部分的径叶剪断,此时,小苗根部膨大,根茎迅速生长,并开花结果,夏季需搭建遮阳棚,确保双牌泡果荠能接受到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根部逐渐生长;
[0012] 所述组培方法为:
[0013] S1、外植体采集:取多年生双牌泡果荠的母株当年萌发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所述外植体切成带至少一个腋芽的小段,清洗消毒,备用;
[0014] S2、腋芽诱导:首先将步骤S1中得到的外植体接种至MS+6‑BA1.0mg/L+IAA0.3mg/L和MS+6‑BA1.5mg/L+IAA0.3mg/L的培养基中,待腋芽成长至0.5cm‑3cm的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接种至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15天‑20天,出现丛状小芽团;
[0015] S3、增殖培养:将步骤S2中的丛状小芽团分切成3‑5个芽/团,转入MS+6‑BA0.1mg/L+IAA0.1mg/L的增殖培养基中30天,以3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续代,续代一次将产生5‑8个子芽,续代3‑5代后,从芽团上选取高于2.5cm的粗壮单株,再转入MS生根培养基中,40天‑45天后95%的子芽均可完成生根形成幼苗,所述幼苗的叶片呈绿色。
[0016]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2中设置有水循环装置和水恒温装置,以确保水的流动性和恒温性。
[0017]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移栽后需使用浓度为0.1%的营养液进行浇灌。
[0018]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在温度达到35℃以上时,搭建所述遮阳棚。
[0019]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的花呈淡紫红色,果实直径为1cm‑2cm。
[0020] 可选地,待冬季时,所述双牌泡果荠的根部生长硕大,上部分花叶呈枯萎状态。
[0021] 可选地,所述根部包括块茎和须根,所述须根生长于所述块茎的外周,所述块茎和所述须根均可食用。
[0022] 可选地,当所述块茎成长至1kg‑2kg或直径为7cm‑8cm时,挖出所述双牌泡果荠进行食用或入药。
[0023] 可选地,所述块茎外周边生长有小茎块,将所述小茎块挑下移栽至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2中选取的土壤中。
[0024] 可选地,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的消毒步骤具体为: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再用无菌水在振荡器上振荡清洗30min‑50min;再用酒精浸润0.3min‑0.8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0.1%‑0.2%的升汞消毒6min‑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0025] 可选地,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腋芽成长至0.5cm‑3cm的愈伤组织后,需先将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中暗培养18天‑25天,使基部呈浅绿色后在接入所述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
[0026] 可选地,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芽的生根高度为0.4cm‑0.6cm。
[0027] 可选地,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需放入荫棚炼苗约1天,使其适应环境温度后,再进行移栽。
[002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双牌泡果荠进行人工培养,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在于栽培环境和场地的选择,首先选择高度在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壮幼苗,其次对于栽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苛,需要有流动的水,且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幼苗根部需完全浸没于水中,以保证幼苗种植后其根部能够得到流水的不断冲刷,使根部始终保持洁净。且在栽培过程中,夏季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8℃‑32℃,当温度过高时应搭建遮阳棚,使双牌泡果荠能接收到足够的光合作用,冬季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5℃,避免其受冻。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除了上部分茎叶在生长外,其根部也在迅速生长膨大,等到上部分的花叶枯萎后,即可挖出根部进行食用或药用。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幼苗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获得的,具体地,选用多年生的母株当年萌发的茎段置于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一过程需要进行腋芽的诱导、芽团的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方式,才能获得需要的幼苗,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可进行大量的幼苗繁殖,以供栽培所需。双牌泡果荠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但由于其生气条件严苛,目前并没有发现有人进行种植,本发明研发了一种针对双牌泡果荠的人工栽培技术,实现在平地或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也能进行种植,使人们随时都可以用上双牌泡果荠,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双牌泡果荠的组培诱导芽;
[0030] 图2为本发明双牌泡果荠的初种植苗;
[0031] 图3为本发明双牌泡果荠种植2个月后的状态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双牌泡果荠种植10个月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牌泡果荠的人工培养技术,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0036] 所述人工栽培技术为:
[0037] S1、幼苗的选取:选择高度为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康粗壮幼苗;
[0038] S2、场地的选择:种植场地需确保土壤的湿润,土壤中的水需漫过幼苗的根部,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土壤中的水需保持流动性;
[0039] S3、种植栽培:将步骤S1中选取的幼苗移栽入步骤S2选取的土壤中,将幼苗的根部完全埋入土壤中,夏季保持环境温度在28℃‑32℃,冬季保持环境温度在‑3℃‑5℃,起始种植时间选择在二月底或三月初;
[0040] S4、幼苗栽培:栽培过程中需保持水质纯净,4月份‑6月份幼苗处于营养期,吸收营养长成小苗,并将小苗上部分的径叶剪断,此时,小苗根部膨大,根茎迅速生长,并开花结果,夏季需搭建遮阳棚,确保双牌泡果荠能接受到足够的光合作用,使根部逐渐生长;
[0041] 所述组培方法为:
[0042] S1、外植体采集:取多年生双牌泡果荠的母株当年萌发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将所述外植体切成带至少一个腋芽的小段,清洗消毒,备用;
[0043] S2、腋芽诱导:首先将步骤S1中得到的外植体接种至MS+6‑BA1.0mg/L+IAA0.3mg/L和MS+6‑BA1.5mg/L+IAA0.3mg/L的培养基中,待腋芽成长至0.5cm‑3cm的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接种至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15天‑20天,出现丛状小芽团;
[0044] S3、增殖培养:将步骤S2中的丛状小芽团分切成3‑5个芽/团,转入MS+6‑BA0.1mg/L+IAA0.1mg/L的增殖培养基中30天,以3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续代,续代一次将产生5‑8个子芽,续代3‑5代后,从芽团上选取高于2.5cm的粗壮单株,再转入MS生根培养基中,40天‑45天后95%的子芽均可完成生根形成幼苗,所述幼苗的叶片呈绿色。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双牌泡果荠为十字花科泡果荠属。一至二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厘米,基部分枝,具纵棱槽。花淡紫红色,短角果长约1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根茎直立,从基部分枝,具纵棱槽,有时基部带蓝紫色。基生叶为单叶,叶片近圆形,长宽1~1.5厘米,边缘3~5浅至深裂,裂片具不整齐圆齿,叶柄长2~3厘米;下部茎生叶叶片近圆形。双牌泡果荠的根部每年的11月可采挖生吃或做成腌制食品,属于药膳同源的一种吃食,有较强的辛辣味,具有抑菌杀虫,防腐抗癌等功效,对于有点患感冒鼻塞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是一种难得的绿色健康食品,并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双牌泡果荠的生长条件十分严苛,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溪流或灌木林下,所以,针对该产品发明人研发了一种栽培技术,可实现在我们现有的环境下进行栽种。
[0046] 具体地,栽培时选择高度为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康粗壮幼苗,挑选优良的幼苗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幼苗在栽培过程中需确保其根部保持洁净,所以栽培时,幼苗的根部需完全浸没在水中,并且保证水具有一定的活性,即需要流动的水,且水温需控制在15℃‑20℃,如此,方可增加双牌泡果荠栽培的存活率。可以理解地,要确保水温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且水具有流动性,栽培时可通过水循环装置来促使水的流动,同时设置恒温和加热装置,对水温进行控制,当然,还需保证水的纯净,可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及更换。进一步地,也可以选择在小溪流水口或泉水口进行种植,只要能够达到双牌泡果荠种植所需的条件即可。
[004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双牌泡果荠进行培养栽培,包括组培方法和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在于栽培环境和场地的选择,首先选择高度在8cm‑10cm,且根部须根至少五根的健壮幼苗,其次对于栽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苛,需要有流动的水,且水温保持在15℃‑20℃,并且幼苗根部需完全浸没于水中,以保证幼苗种植后其根部能够得到流水的不断冲刷,使根部始终保持洁净。且在栽培过程中,夏季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8℃‑32℃,当温度过高时应搭建遮阳棚,使双牌泡果荠能接收到足够的光合作用,冬季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5℃,避免其受冻。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除了上部分茎叶在生长外,其根部也在迅速生长膨大,等到上部分的花叶枯萎后,即可挖出根部进行食用或药用。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幼苗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技术获得的,具体地,选用多年生的母株当年萌发的茎段置于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一过程需要进行腋芽的诱导、芽团的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方式,才能获得需要的幼苗,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可进行大量的幼苗繁殖,以供栽培所需。双牌泡果荠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但由于其生气条件严苛,目前并没有发现有人进行种植,本发明研发了一种针对双牌泡果荠的人工栽培技术,实现在平地或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也能进行种植,使人们随时都可以用上双牌泡果荠,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0048]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2中设置有水循环装置和水恒温装置,以确保水的流动性和恒温性。
[0049] 由于栽培过程中需保持水质纯净,且水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增加双牌泡果荠的存活率,所以通过水循环装置使水保持流动性,同时水恒温装置可确保水的温度在一个恒定范围。由于水是循环的,所以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更换。
[0050]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移栽后需使用浓度为0.1%的营养液进行浇灌。
[0051] 对刚栽培的幼苗添加营养液可提高幼苗地方存活率,使幼苗更加快速的成长,营养液的添加时间可视情况而定,可以仅在第一次种殖后添加,当后期生长稳定了就无需添加。
[0052] 可选地,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在温度达到35℃以上时,搭建所述遮阳棚。所述人工栽培技术的步骤S4中的小苗开花后花呈淡紫红色,果实直径为1cm‑2cm。待冬季时,所述双牌泡果荠的根部生长硕大,上部分花叶呈枯萎状态。
[0053] 当温度过高时,太阳直射,双牌泡果荠光合作用减弱,叶片容易变黄,所以,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需搭建遮阳棚,避免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幼苗逐步长成小苗后,会开花结果,其花色为淡紫色,且为十字型结构花瓣,果实直径在1cm‑2cm之间,此时,根部继续吸收营养,逐步生长膨大,而花瓣和果实将逐步凋落。
[0054] 本实施例中,所述根部包括块茎和须根,所述须根生长于所述块茎的外周,所述块茎和所述须根均可食用。当所述块茎成长至1kg‑2kg或直径为7cm‑8cm时,挖出所述双牌泡果荠进行食用或入药。
[0055] 值得一提地,双牌泡果荠的根部具有极大的用途,其根部的块茎和须根可以切碎进行食用或药用,食用方式可以是腌制或炒熟吃,药用的方式可以将其用于泡酒,可以使酒不起白,且具有抗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粉碎熬制入药,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均可以起到治疗支气管炎对对对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等块茎成长至一定的大小后再进行挖出,如此可以增强双牌泡果荠的食用和药用效果,具体的,待块茎成长至1kg‑2kg或直径大小为7cm‑8cm时,挖出使用效果较佳。双牌泡果荠从种植到成熟,需经历较长的花果同期节段,试验结果见表1:
[0056]
[0057]
[0058] 表1双牌泡果荠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
[0059]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的消毒步骤具体为:取出外植体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再用无菌水在振荡器上振荡清洗30min‑50min;再用酒精浸润0.3min‑0.8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0.1%‑0.2%的升汞消毒6min‑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用滤纸吸干水分。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腋芽成长至0.5cm‑
3cm的愈伤组织后,需先将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中暗培养18天‑25天,使基部呈浅绿色后在接入所述MS+6‑BA0.2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2中所述芽的生根高度为0.4cm‑0.6cm。所述组培方法的步骤S3中所述幼苗需放入荫棚炼苗约1天,使其适应环境温度后,再进行移栽。
[0060] 需要说明地,本发明采用茎段作为诱导对象,易于获取,保证了周期短,生根率高,易成活。取多年生优良双牌泡果荠母株当年萌发的嫩枝条,切成约1cm长带腋芽的小段。注意不可用生锈的手术刀并要减少伤口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否则茎段会由于多酚氧化酶等的氧化作用而切口褐化,增加制种难度。采回的茎段用密闭容器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约12h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再用无菌水在振荡器上振荡清洗30min以上。后用70%的酒精浸润约0.5min,无菌水冲洗2‑3次。再视材料大小,老嫩程度分别用0.1%的升汞消毒6‑10min和0.2%的升汞消毒8‑12min,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滤纸吸干水后接种至MS基本培养基中,经过40天后消毒成功的腋芽生长至约0.5cm‑3cm。将腋芽挑下接种至MS+6‑BA2.0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约20天后其基部形成淡黄偏绿色,疏密程度适中的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把愈伤组织接入MS+6‑BA0.3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约15天后出现丛状小芽。30天后把芽团分切成3‑5个芽/团进行继代培养。从芽团上选取高于2.5cm的粗壮单株,将其茎段分成0.3cm一段的节段,再转入MS+6‑BA0.8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中,使其成团扩繁生长,以5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扩繁,其中粗壮单株每株茎段可分成4‑7个节段,增殖倍数可扩增至9.0‑12.0倍。最后将扩繁后的粗壮单芽挑下,接入1/2MS+IAA0.3mg/L的生根培养基中15—20天后根开始萌动,40—45天后有95%的苗生出2‑3条长
0.4‑0.6cm的根即完成幼苗的繁殖。
[006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