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740742.8

文献号 : CN11347624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潘渝邹德庆徐良勇

申请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底板、多个万向轮、气缸和顶板,多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主体调节结构,所述主体调节结构包括多个安装箱、横板、第一正反转电机、齿轮、第一限位槽、固定板、齿条和半圆柱壳体,多个所述安装箱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横板安装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横板上,当患者位移到顶板的上方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万向轮对本发明进行位置调整,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更换的床体位置处,且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将患者平移到更换的床体上,对患者拨动较小,稳定性较强,方便且省力,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结构(1),所述承载结构(1)包括底板(10),多个万向轮(11),气缸(12)和顶板(13),多个所述万向轮(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0)的底部,所述气缸(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0)上,所述顶板(13)安装在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

主体调节结构(2),所述主体调节结构(2)包括多个安装箱(20)、横板(21)、第一正反转电机(22)、齿轮(23)、第一限位槽(24)、固定板(25)、齿条(26)和半圆柱壳体(27),多个所述安装箱(20)均安装在所述顶板(13)上,所述横板(21)安装在所述安装箱(20)的内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22)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横板(21)上,所述齿轮(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22)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一限位槽(24)开设于所述安装箱(20)的内部,所述固定板(25)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4)的内部,所述齿条(26)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5)上,所述半圆柱壳体(27)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5)的外部,所述齿轮(23)的外壁与所述齿条(26)的外壁啮合;

传动结构(3),所述传动结构(3)包括传送带(30)、多个第二正反转电机(31)和多个传动辊(32),多个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31)均安装在所述半圆柱壳体(27)的内部,所述传送带(30)绕接于所述传动辊(32)的外部,多个所述传动辊(32)均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31)的输出轴;

辅助调节结构(4),所述辅助调节结构(4)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槽(41)、固定块(42)和滚轮(43),所述第二限位槽(41)开设于顶板(13)的内部,所述固定块(42)固定安装于所述半圆柱壳体(27)的外部,所述滚轮(43)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42)的外部;

辅助限位结构(5),所述辅助限位结构(5)包括多个凹槽(50)、多个电磁铁(51)、多个套筒(52)和多个滑杆(53),多个所述凹槽(50)均开设于所述顶板(13)的外部,所述电磁铁(51)安装于所述凹槽(50)的内部,多个所述套筒(52)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0)上,所述滑杆(53)活动连接于所述套筒(52)的内部,所述滑杆(53)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顶板(13)的底部;

外部换床辅助结构(7),所述外部换床辅助结构(7)包括多个方形滑槽(70)、第一移动座(71)、固定座(72)、光杆(73)、第二移动座(74)、承载板(75)、第二螺栓(76)、第二螺纹通孔(77)、T形滑槽(78)、T形滑块(79)、方形安装板(701)、方形壳体(702)、方形杆体(703)、阻尼轴承(704)和挂环(705),所述方形滑槽(70)开设于所述安装箱(20)上,所述第一移动座(71)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滑槽(70)的内部,所述固定座(7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座(71)上,所述光杆(73)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72)的外部,所述第二移动座(74)滑动连接于所述光杆(73)的外部,所述承载板(7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座(74)上,所述第二螺纹通孔(77)开设于所述安装箱(20)上,所述第二螺栓(76)贯穿所述第一移动座(71)的外部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77)的内部,所述T形滑槽(78)开设于所述顶板(13)的外部,所述T形滑块(79)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滑槽(78)的内部,所述方形安装板(701)固定安装于所述T形滑块(79)的外部,所述方形壳体(702)固定安装于所述方形安装板(701)的外部,所述方形杆体(703)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壳体(702)的内部,所述阻尼轴承(704)安装于所述方形杆体(703)的外部,所述挂环(705)固定安装于所述方形杆体(703)的外部;所述固定板(25)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4)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5)远离所述半圆柱壳体(27)的一侧伸入所述安装箱(20)的内部;

所述固定块(42)与所述滚轮(4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滚轮(43)安装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42)上;

所述套筒(52)与所述滑杆(53)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3)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52)的内部;

所述固定块(42)和所述滚轮(43)均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的内部;

所述固定块(42)和所述滚轮(43)与所述第二限位槽(41)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42)和所述滚轮(4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1)的内部;

所述传动辊(32)的外壁与所述传送带(30)的内壁贴合;

所述套筒(52)和所述滑杆(53)的外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60);

所述第一螺纹通孔(6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1)。

说明书 :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病患来说,在住院期间由于检查或者其他的需求,需要更换病床以便于进行检查或护理,然而由于患者往往自身不能够进行移动,尤其是ICU的重症患者或骨折患者,其在转移病床的过程中,往往需要4‑6个医护工作者或家属的同时协同作用,才能勉强将患者平稳托起然后在转移至其他病床上,这个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配合要求很好,若出现一点力道不够或协同不到位,则会使得患者体位向一侧发生变化,使得患者产生不适感甚至会造成二次伤害;
[0003] 现有危重症患者护理换床时,为了避免对重症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需保持其身体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换床装置,大多将患者进行整个托起,托起后进行床位的转换,但是这种转换过程中,重症患者处于悬空状态,危险性较大,操作繁琐,换床时不方便,对人体也有较大的拨动。
[0004] 为此,提出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结构比较稳定,性能比较稳定,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对患者床位的转移较为稳定,比较方便且省力,在对患者进行床位转移时,可个根据患者床体高度和需要转移的床体高度进行自适应,便于患者的床位专利,转移过程中,对患者拨动较小,舒适性较好,且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人员进行辅助转移,避免患者转移时呈现悬空状态,实用性较好,减少重症患者床位转移时的危险性,操作方便,通过使用传送带对患者进行评议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底板、多个万向轮、气缸和顶板,多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0008] 主体调节结构,所述主体调节结构包括多个安装箱、横板、第一正反转电机、齿轮、第一限位槽、固定板、齿条和半圆柱壳体,多个所述安装箱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横板安装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横板上,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半圆柱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外部,所述齿轮的外壁与所述齿条的外壁啮合;
[0009] 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送带、多个第二正反转电机和多个传动辊,多个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均安装在所述半圆柱壳体的内部,所述传送带绕接于所述传动辊的外部,多个所述传动辊均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
[0010] 辅助调节结构、所述辅助调节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槽、固定块和滚轮,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于顶板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半圆柱壳体的外部,所述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外部;
[0011] 辅助限位结构,所述辅助限位结构包括多个凹槽、多个电磁铁、多个套筒和多个滑杆,多个所述凹槽均开设于所述顶板的外部,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内部,多个所述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底部;
[0012] 外部换床辅助结构,所述外部换床辅助结构包括多个方形滑槽、第一移动座、固定座、光杆、第二移动座、承载板、第二螺栓、第二螺纹通孔、T形滑槽、T形滑块、方形安装板、方形壳体、方形杆体、阻尼轴承和挂环,所述方形滑槽开设于所述安装箱上,所述第一移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光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第二移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光杆的外部,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安装箱上,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外部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的内部,所述T形滑槽开设于所述顶板的外部,所述T形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滑槽的内部,所述方形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T形滑块的外部,所述方形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方形安装板的外部,所述方形杆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所述阻尼轴承安装于所述方形杆体的外部,所述挂环固定安装于所述方形杆体的外部。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半圆柱壳体的一侧伸入所述安装箱的内部。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滚轮之间为通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安装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与所述滑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部。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内壁槽深大于所述电磁铁的外壁直径,所述电磁铁的外壁一侧与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平齐。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滚轮均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滚轮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0019]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辊的外壁与所述传送带的内壁贴合。
[0020]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和所述滑杆的外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
[0021] 作为优选,一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3] 1、本发明提出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气缸,气缸的启动会带动顶板和主体调节结构中的部件进行上下位置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床体高度,且将顶板与患者病床的床体对齐,并通过启动电磁铁将顶板与患者床体进行吸附固定,保证患者换床时的稳定性;
[0024] 2、在进行床体更换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齿轮进行旋转,通过齿轮配合齿条带动传动辊和传送带平移到患者床体上,同时重症患者只需要侧身将身体移动到传送带上,且通过启动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位于传送带上患者进行平移到指定位置,当患者位移到顶板的上方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万向轮对本发明进行位置调整,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更换的床体位置处,且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将患者平移到更换的床体上,对患者拨动较小,稳定性较强,方便且省力,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传动辊和传送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中半圆柱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图4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图5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图1中C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图3中D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中方形杆体和阻尼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中方形杆体和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中光杆和第二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
[0039] 1、承载结构;10、底板;11、万向轮;12、气缸;13、顶板;
[0040] 2、主体调节结构;20、安装箱;21、横板;22、第一正反转电机;23、齿轮;24、第一限位槽;25、固定板;26、齿条;27、半圆柱壳体;
[0041] 3、传动结构;30、传送带;31、第二正反转电机;32、传动辊;
[0042] 4、辅助调节结构;41、第二限位槽;42、固定块;43、滚轮;
[0043] 5、辅助限位结构;50、凹槽;51、电磁铁;52、套筒;53、滑杆。
[0044] 60、第一螺纹通孔;61、第一螺栓;
[0045] 7、外部换床辅助结构;70、方形滑槽;71、第一移动座;72、固定座;73、光杆;74、第二移动座;75、承载板;76、第二螺栓;77、第二螺纹通孔;78、T形滑槽;79、T形滑块;701、方形安装板;702、方形壳体;703、方形杆体;704、阻尼轴承;705、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8] 实施例1
[0049]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包括承载结构1、主体调节结构2、传动结构3、辅助调节结构4和辅助限位结构5。
[0050] 其中,如图1‑图3所示,承载结构1包括底板10、多个万向轮11、气缸12和顶板13,多个万向轮11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0的底部,气缸12固定安装在底板10上,顶板13安装在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
[0051] 其中,如图1‑图5所示,主体调节结构2包括多个安装箱20、横板21、第一正反转电机22、齿轮23、第一限位槽24、固定板25、齿条26和半圆柱壳体27,多个安装箱20均安装在顶板13上,横板21安装在安装箱20的内部,第一正反转电机22通过螺丝安装在横板21上,齿轮23固定安装在第一正反转电机22的输出轴端部,第一限位槽24开设于安装箱20的内部,固定板25活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24的内部,齿条26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5上,半圆柱壳体27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5的外部,齿轮23的外壁与齿条26的外壁啮合;
[0052] 其中,如图2‑图6所示、传动结构3包括传送带30、多个第二正反转电机31和多个传动辊32,多个第二正反转电机31均安装在半圆柱壳体27的内部,传送带30绕接于传动辊32的外部,多个传动辊32均安装在多个第二正反转电机31的输出轴;
[0053] 其中,如图4‑图7所示,辅助调节结构4包括多个第二限位槽41、固定块42和滚轮43,第二限位槽41开设于顶板13的内部,固定块42固定安装于半圆柱壳体27的外部,滚轮43活动连接于固定块42的外部;
[0054] 其中,如图4‑图8所示,辅助限位结构5包括多个凹槽50、多个电磁铁51、多个套筒52和多个滑杆53,多个凹槽50均开设于顶板13的外部,电磁铁51安装于凹槽50的内部,多个套筒52固定安装于底板10上,滑杆53活动连接于套筒52的内部,滑杆53的顶部固定安装于顶板13的底部;
[0055] 其中,如图3‑图12所示,外部换床辅助结构7,外部换床辅助结构7包括多个方形滑槽70、第一移动座71、固定座72、光杆73、第二移动座74、承载板75、第二螺栓76、第二螺纹通孔77、T形滑槽78、T形滑块79、方形安装板701、方形壳体702、方形杆体703、阻尼轴承704和挂环705,方形滑槽70开设于安装箱20上,第一移动座71滑动连接于方形滑槽70的内部,固定座72固定安装于第一移动座71上,光杆73固定安装于固定座72的外部,第二移动座74滑动连接于光杆73的外部,承载板75固定安装于第二移动座74上,第二螺纹通孔77开设于安装箱20上,第二螺栓76贯穿第一移动座71的外部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通孔77的内部,T形滑槽78开设于顶板13的外部,T形滑块79滑动连接于T形滑槽78的内部,方形安装板701固定安装于T形滑块79的外部,方形壳体702固定安装于方形安装板701的外部,方形杆体703滑动连接于方形壳体702的内部,阻尼轴承704安装于方形杆体703的外部,挂环705固定安装于方形杆体703的外部。
[005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结构1中设置的底板10用于承载主体调节结构2、传动结构3、辅助调节结构4和辅助限位结构5,且通过万向轮11的设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万向轮11将本发明移动到指定位置,且通过气缸12的设置,可以带动顶板13进行上下位置调整,顶板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床体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重症患者床体的更换,在主体调节结构2中,通过安装箱20和横板21安装第一正反转电机22,且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22安装齿轮23,在进行重症患者的换床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22,第一正反转电机22的转动会带动齿轮23进行转动,齿轮23的转动配合齿条26带动固定板25和半圆柱壳体27进行位置调整,半圆柱壳体27的位置调整会带动传动结构3中的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进行位置调整,将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移动到重症患者的病床上时,重症患者可以侧身将身体移动到传送带30上,同时通过启动第二正反转电机31,第二正反转电机31的启动会带动传送带30进行传动,传送带30的传动会辅助患者将身体整体移动到传送带30的中心处,将患者移动到传送带30的中心处后,工作人员通过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22将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重新调整到顶板13上,通过顶板13对患者进行支撑,避免患者处于悬空状态,且在进行床体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辅助限位结构5中的电磁铁51对需要更换的床体进行吸附,且通过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22和第二正反转电机31将位于传送带3O上的重症患者平移到新的床体上,便于工作人员对床体的更换,同时在进行换床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方形杆体703拉出方形壳体702的内部,并利用阻尼轴承704的阻力固定方形杆体703在方形壳体702内部的位置,且通过挂环705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挂设药水,同时通过T形滑槽78和T形滑块79的配合使用可以调整方形壳体702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在不同位置挂设输药瓶,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方形滑槽70调整第一移动座71的位置,第一移动座71的形状为凸字状,且可以通过将第二螺栓76螺纹连接入第二螺纹通孔77的内部,从而固定第一移动座71和固定座72的位置,且通过第一移动座71和固定座72安装光杆
73,并利用光杆73安装承载板75,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承载板75安装医疗设备,从而保证患者在进行换床处理时,医疗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使得医疗设备随着患者一同进行位置调整,减少医疗设备拔插时对患者的伤害。
[0057] 实施例2
[0058]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板25与第一限位槽24之间为滑动连接,固定板25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24的内部,固定板25远离半圆柱壳体27的一侧伸入安装箱20的内部。
[005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25与第一限位槽24之间的滑动连接,便于对半圆柱壳体27和传送带30的位置调整,同时固定板25伸入安装箱20的内部便于齿轮23与齿条26之间的啮合。
[0060] 实施例3
[0061]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块42与滚轮43之间为通轴承转动连接,滚轮43安装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于固定块42上。
[006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43于固定块4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便于滚轮43在第二限位槽41内部的移动。
[0063] 实施例4
[006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52与滑杆53之间为滑动连接,滑杆53滑动连接于套筒52的内部。
[006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53在套筒52内部的移动,便于对顶板13的支撑。
[0066] 实施例5
[006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50的内壁槽深大于电磁铁51的外壁直径,电磁铁51的外壁一侧与凹槽50的槽口相平齐。
[00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凹槽50对电磁铁51进行存放,同时电磁铁51的外壁一侧与凹槽50的槽口相平齐,便于电磁铁51对铁质床体的吸附。
[0069] 实施例6
[007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块42和滚轮43均位于第二限位槽41的内部。
[007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槽41为固定块42和滚轮43提供移动轨迹。
[0072] 实施例7
[007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块42和滚轮43与第二限位槽41之间为滑动连接,固定块42和滚轮43均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41的内部。
[007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42和滚轮43与第二限位槽41之间的滑动连接,便于固定块42和滚轮43带动半圆柱壳体27按照第二限位槽41的行径进行移动。
[0075] 实施例8
[007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辊32的外壁与传送带30的内壁贴合。
[007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辊32和传送带30的贴合便于传动辊32带动传送带30进行传动。
[0078] 实施例9
[0079]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52和滑杆53的外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60。
[0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通孔60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螺纹通孔60限制滑杆53在套筒52内部的位置。
[0081] 实施例10
[008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第一螺纹通孔6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61。
[008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螺栓61螺纹连接入第一螺纹通孔60的内部,从而限制滑杆53在套筒52内部的位置,对顶板13进行支撑。
[0084]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85] 在实际应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万向轮11将本发明移动到指定位置,并启动电磁铁51,电磁铁51的启动会对重症患者的铁质床体进行吸附,从而对本发明和患者床体之间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启动气缸12,气缸12的启动可以带动顶板13进行上下位置调整,且利用滑杆53在套筒52内部的移动对顶板13进行支撑,且顶板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床体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对重症患者床体的更换,在进行患者床体更换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22带动齿轮23进行转动,齿轮23的转动配合齿条26带动固定板25和半圆柱壳体27进行位置调整,半圆柱壳体27的位置调整会带动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进行位置调整,且将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调整到重症患者的病床上时,重症患者可以侧身将身体移动到传送带30上,同时通过启动第二正反转电机31,第二正反转电机31的启动会带动传动辊32进行转动,传动辊32的转动会带动传送带30进行传动,传送带30的传动会辅助患者将身体整体移动到传送带30的中心处,在传动辊32的外部贴合有橡胶层,增大传动辊32与传送带30之间摩擦力的同时,加强患者在传送带30上移动时的舒适性,将患者移动到传送带30的中心处后,工作人员通过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22将传送带30和传动辊32重新调整到顶板13上,通过顶板13对患者进行支撑,避免患者处于悬空状态,将患者调整到顶板13上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万向轮11将患者移动到指定床体处,将患者移动到指定床体处时,工作人员可再次启动第一正反转电机22和第二正反转电机31,使得第一正反转电机22和第二正反转电机31进行反转,从而将传送带30上的患者移动到指定床体上,对患者的拨动较小,加强患者床体转换时的舒适性。
[0086]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