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872795.5

文献号 : CN1134828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艳婷米娇刘子豪陈镇李智

申请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上设有与进气歧管连接的进气管路,以及与排气歧管连接的排气管路;高压级增压器,其包括与排气管路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和高压级压气机;低压级增压器,其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连通的低压级涡轮机和低压级压气机;进气中冷器,其与高压级压气机连通;级间中冷器,其与低压级压气机连通,级间中冷器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本申请将低压级压气机排出的压缩气体依次经过级间中冷器和进气中冷器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高压级压气机再次压缩后经进气中冷器进行二次冷却,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进气温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上设有与进气歧管(11)连接的进气管路(13),以及与排气歧管(12)连接的排气管路(14);

高压级增压器(2),所述高压级增压器(2)包括与排气管路(14)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21),以及与高压级涡轮机(21)同轴连接的高压级压气机(22);

低压级增压器(3),所述低压级增压器(3)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21)连通的低压级涡轮机(31),以及与低压级涡轮机(31)同轴连接的低压级压气机(32);

进气中冷器(4),所述进气中冷器(4)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22)连通,所述进气中冷器(4)将所述高压级压气机(22)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11);

级间中冷器(5),所述级间中冷器(5)与所述低压级压气机(32)连通,所述级间中冷器(5)将所述低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所述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12)连接有EGR管道(8),所述EGR管道(8)上连接有EGR冷却器(7),所述EGR冷却器(7)将EGR管道(8)排出的废气进行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1)连接的发动机散热器(6),所述发动机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四通管(63)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EGR冷却器(7)和发动机(1)连接,所述级间中冷器(5)、EGR冷却器(7)和发动机(1)的出水口通过回水四通管(64)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6)的进水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中冷器(4)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第二冷却气道(42)和第三冷却气道(43);

所述第一冷却气道(41)的进气口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22)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气道(41)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13)连接;

所述第二冷却气道(42)的进气口与级间中冷器(5)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气道(42)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22)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三冷却气道(43)的进气口与EGR冷却器(7)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13)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气道(41)和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设有EGR混合器(9),所述EGR混合器(9)将第一冷却气道(41)排出的压缩空气和第三冷却气道(43)排出的废气进行混合后输入进气管路(1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设有防止第三冷却气道(43)内气体倒流的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GR管道(8)上设有控制EGR管道(8)开启和关闭的EGR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中冷器(4)为空‑空冷却的中冷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散热器(6),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三通管(61)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和发动机(1)连接,所述级间中冷器(5)和发动机(1)的出水口通过回水三通管(62)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6)的进水口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中冷器(4)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和第二冷却气道(42);

所述第一冷却气道(41)的进气口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22)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气道(41)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13)连接;

所述第二冷却气道(42)的进气口与级间中冷器(5)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气道(42)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22)的进气口连接。

说明书 :

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在车辆用柴油发动机中已采用了二级增压式排气涡轮增压器,其构成为将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串联地配置在废气的流路上,对利用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
低压压缩机进行了第一级加压的进气,利用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高压压缩机进行第二级加
压,并供给到发动机,其中,高压级增压器具有由自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的高压涡轮机,
低压级增压器具有由驱动该高压级增压器后的废气驱动的低压涡轮机。
[0003] 在具有该多级增压式排气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中,在发动机的中等速度运转区域、低速度运转区域,使高压级增压器及低压级增压器双方工作而进行二级增压,由此,有
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和过渡特性。另外,在发动机的高速度运转区域,使废气绕过高
压级增压器而进行低压级增压器的一级增压,由此,可以使用更高的压缩机效率,从而实现
匹配自由度高的稳定运转。
[0004] 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在提高混合气体密度的同时,势必带来气体温度的升高,温度的提升反过来对提高进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爆压、降低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以及
改善发动机低速性能起到反作用,因此在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之间加装级间中冷
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低压级增压器排出的气体温度在170℃左右,低压级增压器排出的气
体被从级间中冷器冷却后的温度在130℃左右。由于级间中冷器的冷却能力有限,导致对发
动机的进气量、空气燃油混合比和油耗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级间中冷器的冷却能力有限,导致对发动机的进气量、空燃比和油耗产生不利影响。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
[0007]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有与进气歧管连接的进气管路,以及与排气歧管连接的排气管路;
[0008] 高压级增压器,所述高压级增压器包括与排气管路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以及与高压级涡轮机同轴连接的高压级压气机;
[0009] 低压级增压器,所述低压级增压器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连通的低压级涡轮机,以及与低压级涡轮机同轴连接的低压级压气机;
[0010] 进气中冷器,所述进气中冷器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连通,所述进气中冷器将所述高压级压气机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输入进气歧管;
[0011] 级间中冷器,所述级间中冷器与所述低压级压气机连通,所述级间中冷器将所述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所述进气中冷器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
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歧管连接有EGR管道,所述EGR管道上连接有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将EGR管道排出的废气进行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散热器,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四通管分别与级间中冷器、EGR冷却器和发动机连接,所述级间中冷器、EGR冷
却器和发动机的出水口通过回水四通管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中冷器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第二冷却气道和第三冷却气道;
[0015] 所述第一冷却气道的进气口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气道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
[0016] 所述第二冷却气道的进气口与级间中冷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气道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的进气口连接;
[0017] 所述第三冷却气道的进气口与EGR冷却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冷却气道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气道和第三冷却气道的排气口设有EGR混合器,所述EGR混合器将第一冷却气道排出的压缩空气和第三冷却气道排出的废气进行混合后输入
进气管路。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冷却气道的排气口设有防止第三冷却气道内气体倒流的单向阀。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EGR管道上设有控制EGR管道开启和关闭的EGR阀。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中冷器为空‑空冷却的中冷器。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散热器,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三通管分别与级间中冷器和发动机连接,所述级间中冷器和发动机的出水口
通过回水三通管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中冷器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和第二冷却气道;
[0024] 所述第一冷却气道的进气口与所述高压级压气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气道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
[0025] 所述第二冷却气道的进气口与级间中冷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气道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的进气口连接。
[0026]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由于本申请的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设置了发动机,该发动机上设有与进气歧管连
接的进气管路,以及与排气歧管连接的排气管路;高压级增压器,该高压级增压器包括与排
气管路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以及与高压级涡轮同轴连接的高压级压气机;低压级增压器,
该低压级增压器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连通的低压级涡轮机,以及与低压级涡轮机同轴连接
的低压级压气机;进气中冷器,该进气中冷器与高压级压气机连通,进气中冷器将高压级压
气机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输入进气歧管;级间中冷器,该级间中冷器与低压级
压气机连通,级间中冷器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进气中冷器
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
[0028] 因此,本申请的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低压级增压器将新鲜空气经低压级压气机进行压缩,由低压级压气机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级间中冷器,级间中
冷器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进气中冷器将低压级压气机的压
缩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高压级压气机对低压级压气机的压缩气体再次压
缩,由高压级压气机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气中冷器,进气中冷器将高压级压气机的压缩
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输入进气歧管参与燃烧。本申请将低压级压气机排出的压缩气体
依次经过级间中冷器和进气中冷器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高压级压气机再次压缩后经进气
中冷器进行二次冷却,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进气温度,能够大大提高进气量和空气然后混
合比,降低发动机油耗。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3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
[0033] 1、发动机;11、进气歧管;12、排气歧管;13、进气管路;14、排气管路;
[0034] 2、高压级增压器;21、高压级涡轮机;22、高压级压气机;
[0035] 3、低压级增压器;31、低压级涡轮机;32、低压级压气机;
[0036] 4、进气中冷器;41、第一冷却气道;42、第二冷却气道;43、第三冷却气道;
[0037] 5、级间中冷器;6、发动机散热器;61、出水三通管;62、回水三通管;63、出水四通管;64、回水四通管;
[0038] 7、EGR冷却器;8、EGR管道;9、EGR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级间中冷器的冷却能力有限,导致对发动机的进气量、空燃比和油耗产生不利影
响。
[0041]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
[0042] 发动机1,该发动机1上设有与进气歧管11连接的进气管路13,进气管路13用于向发动机1内提供新鲜空气参与发动机缸内燃烧,以及与排气歧管12连接的排气管路14,排气
管路14用于排出发动机缸内燃烧产生的废气。
[0043] 高压级增压器2,该高压级增压器2包括与排气管路14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21,以及与高压级涡轮机21同轴连接的高压级压气机22。从发动机缸内排出的废气从排气管路14
进入高压级涡轮机21内驱动高压级涡轮机21高速转动,高压级涡轮机21带动高压级压气机
22同步转动,高压级压气机22将新鲜气体压缩后输入进气管路13,为发动机1燃烧提供充足
的空气。
[0044] 低压级增压器3,该低压级增压器3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21连通的低压级涡轮机31,以及与低压级涡轮机31同轴连接的低压级压气机32。从高压级涡轮机21排出的废气进
入低压级涡轮机31内驱动低压级涡轮机31高速转动,低压级涡轮机31带动低压级压气机32
同步转动,低压级压气机32将新鲜气体压缩后输入级间中冷器5进行冷却。
[0045] 进气中冷器4,该进气中冷器4与高压级压气机22连通,进气中冷器4将高压级压气机22压缩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11。进气中冷器4优选为空‑空冷
却的中冷器,由于高压级压气机22增压的压缩空气温度势必会升高,进气中冷器4作用在于
降低高压级压气机22增压后的压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1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
增加发动机1的功率。
[0046] 级间中冷器5,该级间中冷器5与低压级压气机32连通,级间中冷器5将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
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22。由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的压缩空气温度势必会升高,
级间中冷器5作用在于降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空气温度,级间中冷器5对低压级
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冷却后进入进气中冷器4再次冷却,以降低发动机1的热负荷,
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1的功率。
[0047] 本申请的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低压级增压器3将新鲜空气经低压级压气机32进行压缩,由低压级压气机32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级间中冷器5,级间中
冷器5将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
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22。
[0048] 高压级压气机22对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再次压缩,由高压级压气机22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4将高压级压气机22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冷
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11参与燃烧。
[0049] 本申请将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排出的压缩气体依次经过级间中冷器5和进气中冷器4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高压级压气机22再次压缩后经进气中冷器4进行二次冷却。本
申请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排出的压缩气体温度在170℃之内,级间中冷器5将低压级压
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冷却后的温度在130℃之内,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
后的压缩气体冷却后的温度在45℃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进气温度,能够大大提高进
气量和空气然后混合比,降低发动机油耗。
[00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与发动机1连
接的发动机散热器6,该发动机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出水三通管61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和
发动机1连接,级间中冷器5和发动机1的出水口通过回水三通管62与发动机散热器6的进水
口连接。
[0051] 本申请实施例将发动机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出水三通管61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和发动机1连接,利用发动机散热器6内的发动机冷却液对级间中冷器5内的低压级压气机
32增压后排出的压缩气体进行热交换,以降低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排出的压缩气体的
温度。从级间中冷器5流出的发动机冷却液和从发动机1流出的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回水三通
管62汇合后流入发动机散热器6内,发动机散热器6对流入的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以
循环利用。
[005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进气中冷器4设有
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和第二冷却气道42。第一冷却气道41的进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
22的排气口连接,第一冷却气道41的排气口与进气管路13连接。第二冷却气道42的进气口
与级间中冷器5的排气口连接,第二冷却气道42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机22的进气口连接。
[0053] 本申请实施例将进气中冷器4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和第二冷却气道42,第二冷却气道42用于流通和冷却由级间中冷器5冷却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
气体。由第二冷却气道42冷却后的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进入高压级压气机22
再次进行压缩,由高压级压气机22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气中冷器4的第一冷却气道41,第
一冷却气道41将高压级压气机22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
11参与燃烧。
[0054]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排气歧管12连接有
EGR管道8,在EGR管道8上连接有EGR冷却器7,EGR冷却器7将EGR管道8排出的废气进行冷却
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
[0055] 本申请实施例在发动机1的排气歧管12连接有EGR管道8,EGR管道8将发动机1排出的废气依次通过EGR冷却器7和进气中冷器4进行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进入发动机1再次
参与燃烧。EGR管道8排出的废气经过EGR冷却器7和进气中冷器4冷却降温后进入发动机1参
与燃烧,实现了对废气的降温,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缓解了发动机爆震的问题。
[0056]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与发动机1连
接的发动机散热器6,发动机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四通管63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EGR
冷却器7和发动机1连接,级间中冷器5、EGR冷却器7和发动机1的出水口通过回水四通管64
与发动机散热器6的进水口连接。
[0057] 本申请实施例将发动机散热器6的出水口通过出水四通管63分别与级间中冷器5、EGR冷却器7和发动机1连接,利用发动机散热器6内的发动机冷却液对级间中冷器5内的低
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排出的压缩气体进行热交换,以降低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排出的
压缩气体的温度。
[0058] 同时利用发动机散热器6内的发动机冷却液对EGR冷却器7内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以降低EGR管道8排出废气温度。从级间中冷器5流出的发动机冷却液、从EGR冷却器7流出的
发动机冷却液和从发动机1流出的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回水四通管64汇合后流入发动机散热
器6内,发动机散热器6对流入的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以循环利用。
[0059]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进气中冷器4设有
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第二冷却气道42和第三冷却气道43。第一冷却气道41的进气
口与高压级压气机22的排气口连接,第一冷却气道41的排气口与进气管路13连接。第二冷
却气道42的进气口与级间中冷器5的排气口连接,第二冷却气道42的排气口与高压级压气
机22的进气口连接。第三冷却气道43的进气口与EGR冷却器7的排气口连接,第三冷却气道
43的排气口与进气管路13连接。
[0060] 本申请实施例将进气中冷器4设置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气道41、第二冷却气道42和第三冷却气道43,第三冷却气道43用于流通和冷却由EGR冷却器7冷却后排出的废气,
由第三冷却气道43冷却后排出的废气进入进气管路13。第二冷却气道42用于流通和冷却由
级间中冷器5冷却后低压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由第二冷却气道42冷却后的低压
级压气机32增压后的压缩气体进入高压级压气机22再次进行压缩,由高压级压气机22排出
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气中冷器4的第一冷却气道41,第一冷却气道41将高压级压气机22增压
后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11参与燃烧。
[0061]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该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气道41和
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设有EGR混合器9,EGR混合器9将第一冷却气道41排出的压缩空气
和第三冷却气道43排出的废气进行混合后输入进气管路13。在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设
有防止第三冷却气道43内气体倒流的单向阀(图中未画出)。EGR管道8上设有控制EGR管道8
开启和关闭的EGR阀(图中未画出)。
[0062] 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冷却气道41和第三冷却气道43的排气口设有EGR混合器9,该EGR混合器9将第一冷却气道41排出的压缩空气与第三冷却气道43排出的废气进行充分混
合后一同进入进气管路13,进气管路13将混合气送入发动机1参与缸内燃烧。在第三冷却气
道43的排气口设有防止第三冷却气道43内气体倒流的单向阀,防止第一冷却气道41排出的
压缩空气的气压大于第三冷却气道43排出的废气的气压,导致废气在第三冷却气道43内倒
流,提高发动机的EGR率。EGR管道8上设有控制EGR管道8开启和关闭的EGR阀,通过EGR阀控
制EGR管道8开启和关闭,在需要进行废气再循环时打开EGR阀,在不需要进行废气再循环工
作时关闭EGR阀即可。
[0063] 工作原理
[006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由于本申请的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设置了发动机1,该发动机1上设有与进气歧管
11连接的进气管路13,以及与排气歧管12连接的排气管路14;高压级增压器2,该高压级增
压器2包括与排气管路14连通的高压级涡轮机21,以及与高压级涡轮机21同轴连接的高压
级压气机22;低压级增压器3,该低压级增压器3包括与高压级涡轮机21连通的低压级涡轮
机31,以及与低压级涡轮机31同轴连接的低压级压气机32;进气中冷器4,该进气中冷器4与
高压级压气机22连通,进气中冷器4将高压级压气机22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
输入进气歧管11;级间中冷器5,该级间中冷器5与低压级压气机32连通,级间中冷器5将低
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
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22。
[0065] 因此,本申请的两级增压发动机的分级式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低压级增压器3将新鲜空气经低压级压气机32进行压缩,由低压级压气机32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级间中冷器5,
级间中冷器5将低压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冷却后输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4将低压
级压气机32的压缩气体再次冷却后输入高压级压气机22。高压级压气机22对低压级压气机
32的压缩气体再次压缩,由高压级压气机22排出的压缩气体进入进气中冷器4,进气中冷器
4将高压级压气机22的压缩空气冷却后通过进气管路13输入进气歧管11参与燃烧。本申请
将低压级压气机32排出的压缩气体依次经过级间中冷器5和进气中冷器4进行冷却,然后再
进入高压级压气机22再次压缩后经进气中冷器进行二次冷却,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进气温
度,能够大大提高进气量和空气然后混合比,降低发动机油耗。
[006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
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
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6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
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
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
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8]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