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892439.X

文献号 : CN1135039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星宇连江生黄安

申请人 : 东莞市速力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称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包括承重座,所述承重座的中部开设有受力腔体,所述承重座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研磨层,所述燕尾槽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该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通过设置恒温装置,当需要加热承重座时,由加热棒对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加热,当需要冷却承重座时,由水泵将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冷排接收来自出液口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后再次流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冷却,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不具有恒温功能,在面临高温时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包括承重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座(1)的中部开设有受力腔体(11),所述承重座(1)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研磨层(13),所述燕尾槽(12)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螺纹连接有可调平衡柱(15),所述承重座(1)的外表面粘接有缓冲胶(16);

所述受力腔体(11)的内顶壁设置有平衡条(27),所述平衡条(27)的底部镶嵌有平衡块(23),所述平衡块(23)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片(28),所述绝缘片(28)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电片(22),所述导电片(22)的下表面连接有石英晶体(21),所述石英晶体(21)的下表面连接有垫条(2),所述垫条(2)下表面与所述受力腔体(11)的内底壁连接,所述平衡块(23)的顶端呈凹状,所述可调平衡柱(15)的底端呈半圆凸状,所述可调平衡柱(15)的底部镶嵌在所述平衡块(23)的上表面,所述受力腔体(11)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25),所述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25)均卡接有密封板(26),所述密封板(26)的侧表面涂有密封防水胶;

所述承重座(1)的顶部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锁死研磨层(13),使其不易脱落;

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1)进行冷却或加热;

所述受力腔体(11)内部设置有智能温控装置,由智能温控装置控制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1)进行冷却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与所述燕尾槽(12)形状相同,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与燕尾槽(12)滑动插接,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开设有锁死槽(3),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涂有密封防水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装置包括锁口(4),所述锁口(4)呈对称分布的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顶部侧表面,所述锁口(4)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锁条(41),所述锁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42),所述锁条(41)与所述固定条(42)的夹角为九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口(4)的内壁开设有卡孔(5),所述锁条(4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手(51),所述卡手(51)的表面与所述卡孔(5)的内壁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座(6),所述恒温座(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1),所述恒温座(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冷排(62),所述储液箱(6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排(62)固定连通,所述储液箱(61)的底部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水泵(63),所述储液箱(6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棒(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进液口(7)和出液口(71),所述进液口(7)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侧表面,所述出液口(71)也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侧表面,所述进液口(7)的内壁与所述出液口(71)的内壁固定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3)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口(7)固定连通,所述出液口(71)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箱(61)固定连通,所述恒温座(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PLC控制模块(8)和无线接收模块(81),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81)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分别与所述冷排(62)、所述水泵(63)和所述加热棒(64)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连接市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第一卡块(9),所述第一卡块(9)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卡槽(24)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一卡块(9)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模块(91)、无线发射模块(92)和温度传感器(93),所述温度传感器(93)与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91)电连接,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91)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9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卡块(10),所述第二卡块(10)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卡槽(25)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卡块(10)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1),所述蓄电池(101)与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91)电连接。

说明书 :

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称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石英称重传感器在高速公路或国、省道的道路上安装以后,为恢复原始路面平整性,同时,原始路面考虑排水有倾斜度的关系,石英称重传感器安装后,要用大型研磨
机把安装于马路上的石英称重传感器高于路面的部份进行打磨处理,与之于路面绝对平
整。
[0003] 现有的各厂商在生产时,研磨层都是用胶水直接粘在石英传感器承重座的表面,经过雨水、冰冻、风蚀、路面高温、车辆不断的碾压、震动的过程,大约安装三个月就陆续有
发生研磨层脱落飞出的现象,研磨层脱落后,传感器低于路面无信号产生(研磨层脱落即报
废),研磨层脱落的路面将形成最少为:高12mm×宽45mm以上长度不等的凹槽,容易致使高
速行驶的车辆轮胎冲击凹槽爆胎,会对过往车辆造成不小的损害。此外英材料本身对温度
的敏感性,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所处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的研磨层容易脱落,导致对过往车辆造成不小的损害和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不具有恒温功能在面临高温或低温时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技术问
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包括承重座,所述承重座的中部开设有受力腔体,所述承重座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研磨层,所述燕
尾槽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可调平衡柱,所述承重座的外表面粘接
有缓冲胶;
[0006] 所述承重座的顶部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锁死研磨层,使其不易脱落;
[0007] 所述承重座的底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进行冷却或加热;
[0008] 所述受力腔体内部设置有智能温控装置,由智能温控装置控制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进行冷却或加热。
[0009] 优选地,所述受力腔体的内顶壁设置有平衡条,所述平衡条的底部镶嵌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下
表面连接有石英晶体,所述石英晶体的下表面连接有垫条,所述垫条下表面与所述受力腔
体的内底壁连接,所述平衡块的顶端呈凹状,所述可调平衡柱的底端呈半圆凸状,所述可调
平衡柱的底部镶嵌在所述平衡块的上表面,所述受力腔体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
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卡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侧表面涂有密封防水胶;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调平衡柱的底端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的凹槽契合,并通过可调平衡柱压紧平衡块对石英晶体标定,通过密封板卡接受力腔体的两端并通过防水胶密
封,能防止雨水进入传感器。
[0011] 优选地,所述研磨层的底部与所述燕尾槽形状相同,所述研磨层的底部与燕尾槽滑动插接,所述研磨层的底部开设有锁死槽,所述研磨层的底部涂有密封防水胶;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研磨层的底部形状与燕尾槽相同,在研磨层滑动插入后不易脱离,通过密封胶密封,防止雨水从螺纹孔进入受力腔体。
[0013] 优选地,所述锁死装置包括锁口,所述锁口呈对称分布的开设在所述承重座顶部侧表面,所述锁口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锁条,所述锁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
述锁条与所述固定条的夹角为九十度;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大小与锁死槽相同,通过旋转锁条将固定条卡入锁死槽,进而卡住研磨层。
[0015] 优选地,所述锁口的内壁开设有卡孔,所述锁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手,所述卡手的表面与所述卡孔的内壁卡接;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条,并将锁条上的卡手插入卡孔,当锁条转动九十度卡入锁口后,固定条亦会转动九十度插入锁槽,进而对研磨层进行固定,使其更加不易脱落。
[0017]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座,所述恒温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恒温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冷排,所述储液箱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排固定连通,所述
储液箱的底部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储液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棒;
[001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承重座进行加热时,由水泵将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冷排接收来自出液口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后再次流入承
重座对其进行散热,当需要对承重座加热时,由加热棒对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
由水泵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加热。
[0019]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开设在所述承重座的底部侧表面,所述出液口也开设在所述承重座的底部侧表面,所述进液口的内壁与所述出液
口的内壁固定连通;
[00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恒温液泵入进液口后,在整个称重座的底部流动对其进行冷却或加热,最后再通过出液口流出。
[0021] 优选地,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口固定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箱固定连通,所述恒温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PLC控制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二
PLC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冷排、所述水
泵和所述加热棒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连接市电;
[002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过来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信号并传递给第二PLC控制模块,再由第二PLC控制模块控制水泵将储液箱内部的恒温
液通过管道泵入进液口。
[0023] 优选地,所述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一卡块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和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与所
述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
[00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温度传感器收集受力腔体内的温度数据并传递给第一PLC控制模块,当温度低于22度时,由第一PLC控制模块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
发射信号给第二PLC控制模块,并由第二PLC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棒对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进
行加热,并由水泵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加热,当温度高于28度时,由第一
PLC控制模块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发射信号给第二PLC控制模块,并由第
二PLC控制模块控制冷排启动,由水泵将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冷排接收来自出
液口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后再次流入承重座对其进行散热。
[0025] 优选地,所述智能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卡块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
PLC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蓄电池为第一PLC控制模块供电。
[0027]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0028] 1、通过设置恒温装置,当需要加热承重座时,由加热棒对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加热,当需要冷却承重座时,由水
泵将储液箱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冷排接收来自出液口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
流入储液箱后再次流入承重座对其进行冷却,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不具有恒
温功能,在面临高温时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
[0029] 2、通过设置智能温控装置,当温度传感器温度低于22度时,由加热棒加热恒温液对承重座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温度高于28度时,由冷排对恒温液进行冷却,再由冷却后
的恒温液对承重座进行冷却,使得承重座处于度恒温的状态。
[0030] 3、通过设置锁死装置,研磨层的底部与燕尾槽契合,使研磨层不易脱离承重座,通过转动锁条,并将锁条上的卡手插入卡孔,当锁条转动九十度卡入锁口后,固定条亦会转动
九十度插入锁槽,进而对研磨层进行固定,使其更加不易脱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石英称重
传感器的研磨层容易脱落,导致对过往车辆造成不小的损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储液箱结构的立体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锁条结构的立体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承重座结构的剖视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第一卡块结构的立体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研磨层结构的立体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承重座结构的立体图;
[0038]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第二卡块结构的立体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储液箱结构的剖视图;
[0040]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的感温线结构的立体图。
[0041] 图中:1、承重座;11、受力腔体;12、燕尾槽;13、研磨层;14、螺纹孔;15、可调平衡柱;16、缓冲胶;2、垫条;21、石英晶体;22、导电片;23、平衡块;24、第一卡槽;25、第二卡槽;
26、密封板;27、平衡条;28、绝缘片;3、锁死槽;4、锁口;41、锁条;42、固定条;5、卡孔;51、卡
手;6、恒温座;61、储液箱;62、冷排;63、水泵;64、加热棒;7、进液口;71、出液口;8、第二PLC
控制模块;81、无线接收模块;9、第一卡块;91、第一PLC控制模块;92、无线发射模块;93、温
度传感器;10、第二卡块;101、蓄电池;102、感温线;103、温控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3] 参照图1‑10,一种恒温石英动态传感器,包括承重座1,所述承重座1的中部开设有受力腔体11,所述承重座1的顶部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研磨层
13,所述燕尾槽12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螺纹连接有可调平衡柱15,所述承
重座1的外表面粘接有缓冲胶16;
[0044] 所述承重座1的顶部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锁死研磨层13,使其不易脱落;
[0045] 进一步地,为了使研磨层不易脱离承重座,所述锁死装置包括锁口4,所述锁口4呈对称分布的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顶部侧表面,所述锁口4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锁条
41,所述锁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42,所述锁条41与所述固定条42的夹角为九十度;
固定条42大小与锁死槽3相同,通过旋转锁条41将固定条42卡入锁死槽3,进而卡住研磨层
13。
[0046] 进一步地,为了使研磨层能固定在承重座上不易分离,所述锁口4的内壁开设有卡孔5,所述锁条4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手51,所述卡手51的表面与所述卡孔5的内壁卡
接;转动锁条41,并将锁条41上的卡手51插入卡孔5,当锁条41转动九十度卡入锁口4后,固
定条42亦会转动九十度插入锁槽,进而对研磨层13进行固定,使其更加不易脱落。
[0047] 通过设置锁死装置,研磨层13的底部与燕尾槽12契合,使研磨层13不易脱离承重座1,通过转动锁条41,并将锁条41上的卡手51插入卡孔5,当锁条41转动九十度卡入锁口4
后,固定条42亦会转动九十度插入锁槽,进而对研磨层13进行固定,使其更加不易脱落,有
效解决了现有的石英称重传感器的研磨层13容易脱落,导致对过往车辆造成不小的损害的
技术问题。
[0048] 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1进行冷却或加热;
[0049] 进一步地,为了使恒温液流入承重座1循环对其散热和加热,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座6,所述恒温座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1,所述恒温座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冷排
62,所述储液箱6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排62固定连通,所述储液箱61的底部侧表面固
定连通有水泵63,所述储液箱6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加热棒64;当需要对承重座1进行加热
时,由水泵63将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7,冷排62接收来自出液口71的恒温液,
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61后再次流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散热,当需要对承重座1加
热时,由加热棒64对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63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
承重座1对其进行加热。
[0050] 进一步地,为了对受力腔体进行降温,所述恒温装置包括进液口7和出液口71,所述进液口7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侧表面,所述出液口71也开设在所述承重座1的底部
侧表面,所述进液口7的内壁与所述出液口71的内壁固定连通;水泵63将恒温液泵入进液口
7后,在整个承重座1的底部流动对其进行冷却或加热,最后再通过出液口71流出。
[0051]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恒温液流入承重座1进行冷却或加热,所述水泵63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口7固定连通,所述出液口71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箱61固定连通,所述恒温座6的
表面设置有第二PLC控制模块8和无线接收模块81,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与所述无线接收
模块81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分别与所述冷排62、所述水泵63和所述加热棒64电
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连接市电;由无线接收模块81接收无线发射模块92发射过来
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信号并传递给第二PLC控制模块8,再由第二PLC控制模块8控制水泵63
将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通过管道泵入进液口7。
[0052] 通过设置恒温装置,当需要加热承重座1时,由加热棒64对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63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加热,当需要冷却承重座1
时,由水泵63将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7,冷排62接收来自出液口71的恒温液,
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61后再次流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冷却,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石
英称重传感器不具有恒温功能,在面临高温时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
[0053] 所述受力腔体11内部设置有智能温控装置,由智能温控装置控制恒温装置对所述承重座1进行冷却或加热。
[0054]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受力腔体智能恒温,所述智能温控装置包括第一卡块9,所述第一卡块9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卡槽24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一卡块9的侧表面固定安
装有第一PLC控制模块91、无线发射模块92和温度传感器93,所述温度传感器93与所述第一
PLC控制模块91电连接,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91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92电连接;由温度传
感器93收集受力腔体11内的温度数据并传递给第一PLC控制模块91,当温度低于22度时,由
第一PLC控制模块91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2和无线接收模块81发射信号给第二PLC控制
模块8,并由第二PLC控制模块8控制加热棒64对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
63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加热,当温度高于28度时,由第一PLC控制模块
91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2和无线接收模块81发射信号给第二PLC控制模块8,并由第二
PLC控制模块8控制冷排62启动,由水泵63将储液箱61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7,冷排62接
收来自出液口71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储液箱61后再次流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
冷却。
[0055] 进一步地,为了智能温控装置能独立工作,所述智能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卡块10,所述第二卡块10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卡槽25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卡块10的侧表面固
定安装有蓄电池101,所述蓄电池101与所述第一PLC控制模块91电连接。由蓄电池为第一
PLC控制模块供电。
[0056] 通过设置智能温控装置,当温度传感器93温度低于22度时,由加热棒64加热恒温液对承重座1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93温度高于28度时,由冷排62对恒温液进行冷却,再
由冷却后的恒温液对承重座1进行冷却,使得承重座1处于25度恒温的状态。
[0057] 进一步地,为了承重座的处于密封防水状态,所述受力腔体11的内顶壁设置有平衡条27,所述平衡条27的底部镶嵌有平衡块23,所述平衡块23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片28,所
述绝缘片28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电片22,所述导电片22的下表面连接有石英晶体21,所述石
英晶体21的下表面连接有垫条2,所述垫条2下表面与所述受力腔体11的内底壁连接,所述
平衡块23的顶端呈凹状,所述可调平衡柱15的底端呈半圆凸状,所述可调平衡柱15的底部
镶嵌在所述平衡块23的上表面,所述受力腔体11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
25,所述第一卡槽24和第二卡槽25均卡接有密封板26,所述密封板26的侧表面涂有密封防
水胶;可调平衡柱15的底端与平衡块23的上表面的凹槽契合,并通过可调平衡柱15压紧平
衡块23对石英晶体21标定,通过密封板26卡接受力腔体11的两端并通过防水胶密封,能防
止雨水进入传感器。
[0058] 进一步地,为了使研磨层不易脱离承重座,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与所述燕尾槽12形状相同,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与燕尾槽12滑动插接,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开设有锁死槽
3,所述研磨层13的底部涂有密封防水胶;研磨层13的底部形状与燕尾槽12相同,在研磨层
13滑动插入后不易脱离,通过密封胶密封,防止雨水从螺纹孔14进入受力腔体11。
[0059] 进一步地,上述的温控装置还可以替换为感温线102,所述感温线102的通过固线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卡块9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卡块9与所述第一卡槽24的内壁滑动卡
接,所述感温线102与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模块8电连接有温控
表103,所述感温线102贯穿所述密封板26并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感温线102均匀分布在受
力腔体11的内部,对温度的感知更加精确,通过感温线102将温度数据直接传递给第二PLC
控制模块8并通过温控表103显示出来,再由第二PLC控制模块8控制水泵63对承重座1进行
加热或冷却。
[0060] 工作原理:将压电石英晶体21放入受力腔体11内,通过可调平衡柱15压紧标定,在将研磨层13插入燕尾槽12,研磨层13在完全插入后,转动锁条41,并将锁条41上的卡手51插
入卡孔5,当锁条41转动九十度卡入锁口4后,固定条42亦会转动九十度插入锁槽,进而对研
磨层13进行固定,使其不易脱落。
[0061] 在工作时,由温度传感器93感知受力腔体11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第一PLC控制模块91,当温度低于22度时,由第一PLC控制模块91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2和无
线接收模块81发射信号给第二PLC控制模块8,并由第二PLC控制模块8控制加热棒64对储液
箱61内部的恒温液进行加热,并由水泵63将加热后的恒温液泵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加热,当
温度高于28度时,由第一PLC控制模块91控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2和无线接收模块81发射
信号给第二PLC控制模块8,并由第二PLC控制模块8控制冷排62启动,由水泵63将储液箱61
内部的恒温液泵入进液口7,冷排62接收来自出液口71的恒温液,并对其进行冷却,再流入
储液箱61后再次流入承重座1对其进行冷却,使得承重座1内部处于一个25度恒温的状态。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