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30005.4

文献号 : CN1135452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松张荣华刘俊仙卢曼曼谭芳邓智年王维赞刘红坚刘丽敏庞天黄成丰

申请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所述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2种植800‑1000株;②移栽大田时,栽培的行距为1.2‑1.4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000株以上、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以上;④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本发明方法具有直接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

权利要求 :

1.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所述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

(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

2

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种植800‑1000株;

②移栽大田时,栽培的行距为1.2‑1.4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

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000株以上、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以上;

④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

所述步骤②中,移栽时每株苗淋定根水0.5‑1.0L,其中定根水含0.2vt.%‑0.4vt.%磷酸二氢钾、缩节胺100‑500ppm;

所述基质中泥土和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3:1,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多效唑溶液的量为50‑100ml,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生物菌溶液30‑50ml,其中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000‑2000ppm,生物菌溶液的浓度为每克生物菌加水稀释100‑150倍后的浓度;

所述基质含有生物菌,生物菌重量比为1:2‑3的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为:将泥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喷淋多效唑溶液,搅拌均匀,再喷生物菌溶液,搅拌均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株假植苗移栽大田时叶龄8‑12叶且苗假茎高度为15‑3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株假植苗大田管理,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000‑7000株、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保证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以上。

说明书 :

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广为种植,种植面积占我国糖料作物总面积90%左右,蔗糖产量占我国食糖产量90%以上,对促进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一直采用茎芽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严重影响到优良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这就使得甘蔗品种推广速度慢,良种更新速度滞后;同时甘蔗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后,易遭受病害侵害,其中甘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病源物的反复侵染,造成甘蔗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宿根年限缩短,严重危胁甘蔗种植产业。甘蔗组织培养是一种高效的繁殖技术,也是获得甘蔗无毒种苗的有效途径,甘蔗组培苗产业要求高,繁殖速度和对市场需求品种反应快,苗脱毒优质,苗生产不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甘蔗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用甘蔗组培苗主要是用于繁育种茎,应用种茎生产原料蔗鲜有将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直接栽培,获得原料蔗。
[0003] 此外,甘蔗用种量大,按每亩用量0.7吨、年新植300万亩计,每年需用蔗种210万吨,繁育210万吨蔗种需要近40万亩耕地,且40万亩耕地若用于生产原料蔗可产糖40万吨左右。若以组培苗单株栽培原料蔗,工厂化育苗,按单株育苗每亩培育15万株、大田用种1000株计,年新植300万亩原料蔗需30亿株苗,只需2万亩育苗场地。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其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以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直接栽培原料蔗,且原料蔗宿根年限短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7] (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
[0008] (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
[0009] 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2种植800‑1000株;
[0010] ②移栽大田时,栽培的行距为1.2‑1.4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
[0011] 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000株以上、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保证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以上。
[0012] ④单株假植苗移栽后,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期间,注意对褐斑病、虎斑病及蚜虫、蓟马、螟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单株假植苗大田管理,中耕、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鼠等防治与常规生产相同。
[0013] 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机械种植时,应用80‑120匹动力机械开沟、施肥、种植、淋定根水一次完成;人工种植时,机械整地开沟后,按种植规格人工定植,以阴雨天种植较好。
[0014] 甘蔗组培单株小苗培育为:取甘蔗的茎尖作为外植体,经过消毒后进行诱导培育、增殖培育和生根培育得到甘蔗组培单株小苗。
[0015] 为了获得健壮的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本发明所述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通过这些原料的配伍,能够增加甘蔗在土壤里面的节数,增加侧芽量,且能够粗壮根部,提高有效茎数,延长宿根年限。
[0016] 本发明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为:将泥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喷淋多效唑溶液,搅拌均匀,再喷生物菌溶液,搅拌均匀。本发明的基质的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0017]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基质原料配伍获得最佳的协同效果,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基质中泥土和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3:1,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多效唑溶液的量为50‑100ml,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生物菌溶液30‑50ml,其中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000‑2000ppm,生物菌溶液的浓度为每克生物菌加水稀释100‑150倍后的浓度。在基质中,添加的多效唑浓度过高、量过多,会抑制甘蔗组培单株小苗的生长,如果多效唑浓度过低、喷适量不够,缩节的效果不佳,不能够增壮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根部,后期有效茎数量降低,达不到延长宿根年限的目的,也不能实现直接以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培原料蔗。
[0018] 本发明所述基质含有生物菌,生物菌重量比为1:2‑3的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在基质中,添加生物菌,促进基质有机质的增加,同时依靠生物菌同基质中现有的微生物结合,产生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促进甘蔗组培单株小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得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更为粗壮,解决直接用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来栽培原料蔗,并延长原料蔗宿根年限的技术问题。
[0019]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单株小苗的成活率,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单株假植苗移栽大田时叶龄8‑12叶且苗假茎高度为15‑30cm。
[0020]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单株小苗的成活率,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步骤②中,移栽时每株苗淋定根水0.5‑1.0L,其中定根水含0.2vt.%‑0.4vt.%磷酸二氢钾、缩节胺100‑500ppm,通过浇定根水,能够提高甘蔗组培单株小苗的成活率,而且可以能够增加甘蔗在土壤里面的节数,增加侧芽量,且能够粗壮根部。
[0021] 为了保证甘蔗组培单株小苗较好成长,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单株假植苗大田管理,当蔗田分蘖苗数达5000‑7000株、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保证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以上。
[0022]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1、本发明能够直接以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种植原料蔗,不需要经过将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种植种蔗后,再种原料蔗,大大缩短出产值周期,且简化了种植步骤。
[0024] 2、通过本发明的基质种植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能够增加甘蔗在土壤里面的节数,增加侧芽量,且能够粗壮根部,移栽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后,能够防止甘蔗倒伏,提高甘蔗宿根质量,再结合每年收割后给宿根施腐熟鸡粪,延长甘蔗宿根年限2年左右,降低甘蔗的种植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8] (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
[0029] (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
[0030] 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2种植1000株;
[0031] ②移栽大田时,单株假植苗的叶龄为8‑12叶且苗假茎高度为30cm,栽培行距为1.2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移栽时每株苗淋定根水1.0L,其中定根水含0.2vt.%磷酸二氢钾、缩节胺100ppm;
[0032] 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7000株、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甘蔗有效茎数在6000株;
[0033] ④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获得原料蔗,收割原料蔗后,按照每篼宿根施0.8kg腐熟鸡粪;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期间,注意对褐斑病、虎斑病及蚜虫、蓟马、螟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株假植苗大田管理,中耕、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鼠等防治与常规生产相同。
[0034] 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生物菌重量比为1:2的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基质中泥土和泥炭土的重量比为3:1,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多效唑溶液的量为50ml,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生物菌溶液30ml,其中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000ppm,生物菌溶液的浓度为每克生物菌加水稀释100倍后的浓度。基质的制备方法为:将泥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喷淋多效唑溶液,搅拌均匀,再喷生物菌溶液,搅拌均匀。
[0035] 实施例2
[0036] 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7] (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
[0038] (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
[0039] 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2种植1000株;
[0040] ②移栽大田时,单株假植苗的叶龄为8‑12叶且苗假茎高度为15cm,栽培行距为1.4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移栽时每株苗淋定根水0.5L,其中定根水含0.4vt.%磷酸二氢钾、缩节胺500ppm;
[0041] 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500株、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甘蔗有效茎数在5000株;
[0042] ④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获得原料蔗,收割原料蔗后,按照每篼宿根施0.8kg腐熟鸡粪;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期间,注意对褐斑病、虎斑病及蚜虫、蓟马、螟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株假植苗大田管理,中耕、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鼠等防治与常规生产相同。
[0043] 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生物菌重量比为1:3的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基质中泥土和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1,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多效唑溶液的量为100ml,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生物菌溶液50ml,其中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2000ppm,生物菌溶液的浓度为每克生物菌加水稀释150倍后的浓度。基质的制备方法为:将泥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喷淋多效唑溶液,搅拌均匀,再喷生物菌溶液,搅拌均匀。
[0044] 实施例3
[0045] 一种应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46] (1)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将具有独立根系甘蔗组培单株小苗栽入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壮苗;
[0047] (2)单株假植苗大田种植及管理:
[0048] ①大田种植时间为冬春季节,每667m2种植900株;
[0049] ②移栽大田时,单株假植苗的叶龄为8‑12叶且苗假茎平均高度为25cm,平均栽培行距为1.3米,移栽后淋足定根水,移栽时每株苗淋定根水0.8L,其中定根水含0.3vt.%磷酸二氢钾、缩节胺300ppm;
[0050] ③当蔗田分蘖苗数达6000株、且分蘖蔗苗叶片达7‑10叶时进行大培土,甘蔗有效茎数在5500株;
[0051] ④按照常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获得原料蔗,获得原料蔗,收割原料蔗后,按照每篼宿根施0.8kg腐熟鸡粪;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培育期间,注意对褐斑病、虎斑病及蚜虫、蓟马、螟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株假植苗大田管理,中耕、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鼠等防治与常规生产相同。
[0052] 基质为泥土、泥炭土、生物菌溶液和多效唑溶液的混合物,生物菌重量比为1:2.5的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基质中泥土和泥炭土的重量比为2.5:1,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多效唑溶液的量为80ml,每千克的泥土和泥炭土混合物喷施生物菌溶液40ml,其中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500ppm,生物菌溶液的浓度为每克生物菌加水稀释125倍后的浓度。基质的制备方法为:将泥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喷淋多效唑溶液,搅拌均匀,再喷生物菌溶液,搅拌均匀。
[0053] 对比例1
[005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基质中不含多效唑,其余同实施例3。
[0055] 对比例2
[0056]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基质中不含生物菌,其余同实施例3。
[0057] 对比例3
[0058]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收割前一年原料蔗后,宿根不施腐熟鸡粪,其余同实施例3。
[0059] 对比例4
[0060]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基质中不含多效唑和生物菌,收割前一年原料蔗后,宿根不施腐熟鸡粪,其余同实施例3。
[0061] 对比例5
[0062]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将枯草芽孢杆菌换成地衣芽孢杆菌,其余同实施例3。
[0063] 试验案例1
[0064] (1)试验的设计、材料与方法
[0065] 试验地点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大院试验地,试验地为第1年的宿根蔗,品种为新台糖22号,面积2公顷,试验时间为2017年2月29日‑2020年12月28日。试验设6个处理,试验3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20行,行长20m,行距1m,具体处理如下:
[0066] 处理1:按照实施例3方法进行种植;
[0067] 处理2:按对比例1方法进行种植;
[0068] 处理3:按对比例2方法进行种植;
[0069] 处理4:按对比例3方法进行种植;
[0070] 处理5:按对比例4方法进行种植;
[0071] 处理6:按对比例5方法进行种植。
[0072] 其管理条件相同,具体田间管理按照当地习惯进行。试验过程调查各个处理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茎长、茎径等性状,具体结果见表1。
[0073] 表1各处理主要指标
[0074]
[0075]
[0076] 从表1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直接以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产量不但高,而且能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处理2中的基质中不含多效唑,原料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均比较低,而且茎径较小、茎长较短,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不利于提高原料蔗的质量和产量,而且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下降较快,不利于延长原料蔗的宿根年限;处理3中的基质中不含生物菌,其料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均比较低,而且茎径较小、茎长较短,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不利于提高原料蔗的质量和产量,而且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下降较快,不利于延长原料蔗的宿根年限;从处理4中可知,收割前一年原料蔗后,宿根不施腐熟鸡粪,同样不利于原料蔗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而且也不很好延长原料蔗的宿根年限;处理5中基质中不含多效唑和生物菌,收割前一年原料蔗后,宿根不施腐熟鸡粪,从数据可知,原料蔗的产量极低,经济效益不高;处理6中,生物菌的组成中将枯草芽孢杆菌换成地衣芽孢杆菌后,原料蔗的萌芽率、发株率、分蘖率均比较低,而且茎径较小、茎长较短,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下降较快,说明本发明的生物菌种EM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甘蔗生长,延长原料蔗宿根年限。而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用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直接栽培原料蔗,得到的原料蔗茎粗茎长,而且产量高,在栽培的第四年,原料蔗的产量下降不多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直接以甘蔗组培单株假植苗栽培原料蔗,产量不但高,而且能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
[0077]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