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09258.3

文献号 : CN1135628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标黎琪钱国余

申请人 : 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侧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两个L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设有盖板的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上设置有自动加料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水口,进水口贯穿壳体,所述进水口偏心连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端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该装置有效的防止水流会激起沉淀池中底部的沉淀,防止纳磁吸附后的沉淀堵塞住排污口,具有充分利用纳磁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11),两个侧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11),所述侧板(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2),两个L形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设有盖板的加料斗(13),所述加料斗(1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组件(4),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15),所述锥体(15)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水口(14),进水口(14)贯穿壳体(1),所述进水口(14)偏心连通有固定柱(17),所述固定柱(17)的底端端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固定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11)上,所述固定柱(17)的内部设置有撒料组件(2)和排污组件(3),所述壳体(1)的顶部壁板上设置有水槽(10),所述水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滤环(18),所述水槽(10)连通有出水口(19),所述撒料组件(2)与自动加料组件(4)传动连接;

所述撒料组件(2)包括连接板(20)、转动环(21)、斜板(22)、底柱(23)、排污架(24)、刮板(25)、转动柱(26)、菱形柱(27)、导管(28)和出料口(29),所述转动环(21)设有两个,转动环(21)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柱(17)的内部,两个转动环(2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22),所述进水口(14)与固定柱(17)的连通处位于斜板(22)的中线上,两个转动环(21)中位于底部的转动环(2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远离转动环(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柱(23);

两个转动环(21)中位于顶部的转动环(2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6),所述转动柱(26)的顶部与自动加料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柱(26)贯穿横梁(111),所述转动柱(26)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菱形柱(27),所述菱形柱(27)内设置有导管(28),所述导管(28)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出料口(29),所述菱形柱(27)内的导管(28)与自动加料组件(4)连通;

所述底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架(24),所述排污架(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25),所述刮板(25)与锥体(15)的内底部壁板滑动连接,所述排污架(24)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棒;

所述排污组件(3)包括立板(31)、转柱(32)、排污环槽(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第三齿轮(36)和螺旋杆(37),所述转柱(32)转动连接在固定柱(17)上,所述转柱(32)上设有多个立板(31),所述立板(31)的竖直方向的中线与斜板(22)在竖直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锥体(15)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污环槽(33),所述排污环槽(33)的底部壁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污环槽(33)的最底端与出料管(16)连通;

所述转柱(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二齿轮(35)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36),所述第三齿轮(3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37),所述螺旋杆(37)位于出料管(16)与排污环槽(33)的连通处;

所述自动加料组件(4)包括滑棒(40)、进料管(41)、转动棒(42)、丝杆(43)、活塞(44)、握把(45)、卡棒(46)、U形卡槽(47)、滑板(48)和弹簧(49),所述进料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料斗(13)的底部,进料管(41)的另一端与菱形柱(27)转动套接,所述进料管(41)连通有加料斗(13)的内部和导管(28),所述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设置有滑动的阀门,所述转动柱(26)的顶部设有一个凸起且该凸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棒(46);

所述卡棒(46)滑动连接有滑板(48),所述滑板(48)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滑棒(40),所述滑棒(40)上套接有弹簧(49),所述弹簧(4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棒(42)的内部壁板上和滑板(48)的顶部壁板上,所述卡棒(46)活动卡接U形卡槽(47),所述转动柱(26)通过卡棒(46)和U形卡槽(47)卡接有转动棒(42),所述U形卡槽(47)开设在转动棒(42)上;

所述转动棒(42)转动套接在进料管(41)的内部,转动棒(42)的直径小于进料管(41)的内径,所述转动棒(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43),所述丝杆(43)螺纹套接有活塞(44),所述丝杆(43)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握把(45),所述活塞(44)滑动连接在加料斗(13)的内部,所述活塞(44)与加料斗(13)滑动连接处的截面均为矩形。

说明书 :

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岸立式集装箱式结构,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污染物、色度、藻类、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是一套综合性的水体净化处理装置,装置内各工艺环节可以根据水体特点进行强化,对不同污染情况的水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净化处理。
[0003] 但是现有的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箱式结构,而在河中需要抽水对水体进行净化,水流会激起沉淀池中底部的沉淀,进而导致沉淀不完全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纳磁是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沉淀,纳磁吸附后的沉淀十分容易堵塞住排污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侧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两个L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设有盖板的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上设置有自动加料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水口,进水口贯穿壳体,所述进水口偏心连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端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上,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撒料组件和排污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壁板上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滤环,所述水槽连通有出水口,所述撒料组件与自动加料组件传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连接板、转动环、斜板、底柱、排污架、刮板、转动柱、菱形柱、导管和出料口,所述转动环设有两个,转动环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柱的内部,两个转动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所述进水口与固定柱的连通处位于斜板的中线上,两个转动环中位于底部的转动环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转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柱。
[0008] 优选的,所述两个转动环中位于顶部的转动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与自动加料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柱贯穿横梁,所述转动柱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菱形柱,所述菱形柱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出料口,所述菱形柱内的导管与自动加料组件连通。
[0009] 优选的,所述底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架,所述排污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与锥体的内底部壁板滑动连接,所述排污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棒。
[0010] 优选的,所述排污组件包括立板、转柱、排污环槽、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螺旋杆,所述转柱转动连接在固定柱上,所述转柱上设有多个立板,所述立板的竖直方向的中线与斜板在竖直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1] 优选的,所述锥体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污环槽,所述排污环槽的底部壁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污环槽的最底端与出料管连通。
[0012] 优选的,所述转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位于出料管与排污环槽的连通处。
[0013] 优选的,所述自动加料组件包括滑棒、进料管、转动棒、丝杆、活塞、握把、卡棒、U形卡槽、滑板和弹簧,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料斗的底部,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菱形柱转动套接,所述进料管连通有加料斗的内部和导管,所述转动柱的顶部设有一个凸起且该凸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棒。
[0014] 优选的,所述卡棒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滑棒,所述滑棒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棒的内部壁板上和滑板的顶部壁板上,所述卡棒活动卡接U形卡槽,所述转动柱通过卡棒和U形卡槽卡接有转动棒,所述U形卡槽开设在转动棒上。
[0015] 优选的,所述转动棒转动套接在进料管的内部,转动棒的直径小于进料管的内径,所述转动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套接有活塞,所述丝杆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加料斗的内部。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1、通过菱形柱的转动使得纳磁均匀分布,一方面防止纳磁在进入水中是激起水花,另一方面使得水中的沉淀更加彻底;通过刮板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沉淀后的污渍聚集在锥体的内底部而无法进入到排污环槽中;通过螺旋杆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排污环槽内的污泥无法排出的情况出现。
[0018] 2、通过立板与斜板的高度设计,使得立板与斜板对水的缓冲更加充分有效,同时水流对立板与斜板的冲击也更加准确,通过固定柱的设计,使得水流经过缓冲之后,会在固定柱中下降,进而通过固定柱底部的出水孔进入到壳体的底部,防止了水流激起底部的沉淀,导致沉淀不完全的情况出现。
[0019] 3、通过斜板和立板的设计,有效的对进水口输送进来的污水进行缓冲,一方面防止水流的冲击导致壳体内部的水形成涡旋,另一方面也为刮板和螺旋杆的转动提供了动力,转动环带动菱形柱的转动使得纳磁均匀的撒在壳体中,对水中的污渍进行有效的吸附沉淀,转动环转动还会对自动加料组件提供一个动力,使得纳磁更加充分的被利用。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两个转动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转动棒与转动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转动环与斜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壳体;10、水槽;11、侧板;111、横梁;12、L形杆;13、加料斗;14、进水口;15、锥体;16、出料管;17、固定柱;18、滤环;19、出水口;2、撒料组件;20、连接板;21、转动环;22、斜板;23、底柱;24、排污架;25、刮板;26、转动柱;27、菱形柱;28、导管;29、出料口;3、排污组件;31、立板;32、转柱;33、排污环槽;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第三齿轮;37、螺旋杆;4、自动加料组件;40、滑棒;41、进料管;42、转动棒;43、丝杆;44、活塞;45、握把;46、卡棒;
47、U形卡槽;48、滑板;4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纳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11,两个侧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11,侧板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2,两个L形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设有盖板的加料斗13,加料斗13上设置有自动加料组件4,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体15,锥体15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壳体1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的进水口14,进水口14贯穿壳体1,进水口14偏心连通有固定柱17,固定柱17的底端端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固定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11上,固定柱17的内部设置有撒料组件2和排污组件3,壳体1的顶部壁板上设置有水槽10,水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滤环18,水槽10连通有出水口19,撒料组件2与自动加料组件4传动连接,加料斗13中加有纳磁(纳米级磁性吸附剂)。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撒料组件2包括连接板20、转动环21、斜板22、底柱23、排污架24、刮板25、转动柱26、菱形柱27、导管28和出料口29,转动环21设有两个,转动环21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柱17的内部,两个转动环2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22,进水口14与固定柱17的连通处位于斜板22的中线上,两个转动环21中位于底部的转动环2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远离转动环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柱23,转动环21的设计有效的为菱形柱27的转动提供了动力,同时也能够使得菱形柱27将纳磁均匀的撒在壳体1中,对水中的污渍进行有效的吸附沉淀,转动环21转动还会对自动加料组件4提供一个动力,使得纳磁更加充分的被利用。
[003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转动环21中位于顶部的转动环2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6,转动柱26的顶部与自动加料组件4传动连接,转动柱26贯穿横梁111,转动柱26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有菱形柱27,菱形柱27内设置有导管28,导管28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出料口29,菱形柱27内的导管28与自动加料组件4连通,导管28和出料口29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将纳磁撒在壳体1中,通过菱形柱27的转动使得纳磁均匀分布,一方面防止纳磁在进入水中是激起水花,另一方面使得水中的沉淀更加彻底。
[003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架24,排污架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板25,刮板25与锥体15的内底部壁板滑动连接,排污架24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棒,通过刮板25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沉淀后的污渍聚集在锥体15的内底部而无法进入到排污环槽33中,通过排污架24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棒,有效的提高了排污架24的使用寿命,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远离。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排污组件3包括立板31、转柱32、排污环槽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第三齿轮36和螺旋杆37,转柱32转动连接在固定柱17上,转柱32上设有多个立板31,立板31的竖直方向的中线与斜板22在竖直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立板31与斜板22的高度设计,使得立板31与斜板22对水的缓冲更加充分有效,同时水流对立板31与斜板22的冲击也更加准确。
[003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锥体15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污环槽33,排污环槽33的底部壁板倾斜设置,排污环槽33的最底端与出料管16连通,通过排污环槽33的底部壁板倾斜设置,使得污渍沉淀聚集之后向最低端流动,同时由于排污环槽33上方的污泥的重力作用,使得污泥流动的更彻底,防止污泥留在排污环槽33的底部壁板上。
[003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柱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4,第一齿轮34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5,第二齿轮35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36,第三齿轮3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37,螺旋杆37位于出料管16与排污环槽33的连通处,通过螺旋杆37的设计,有效的防止了排污环槽33内的污泥无法排出的情况出现。
[003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自动加料组件4包括滑棒40、进料管41、转动棒42、丝杆43、活塞44、握把45、卡棒46、U形卡槽47、滑板48和弹簧49,进料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料斗13的底部,进料管41的另一端与菱形柱27转动套接,进料管41连通有加料斗13的内部和导管28,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设置有滑动的阀门,转动柱26的顶部设有一个凸起且该凸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棒46,通过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阀门的设计,使得在添加纳磁时,加料斗13中的纳磁不会进入到进料管41的内部。
[003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棒46滑动连接有滑板48,滑板48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滑棒40,滑棒40上套接有弹簧49,弹簧4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棒42的内部壁板上和滑板48的顶部壁板上,卡棒46活动卡接U形卡槽47,转动柱26通过卡棒46和U形卡槽47卡接有转动棒42,U形卡槽47开设在转动棒42上,通过卡棒46和U形卡槽47卡接的设计,使得转动柱26有效的带动丝杆43转动,进而使得活塞44下降,提高加料斗13中纳磁的使用效率。
[004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棒42转动套接在进料管41的内部,转动棒42的直径小于进料管41的内径,转动棒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43,丝杆43螺纹套接有活塞44,丝杆43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握把45,活塞44滑动连接在加料斗13的内部,活塞44与加料斗13滑动连接处的截面均为矩形,通过活塞44与加料斗13滑动连接处截面的矩形设计,使得丝杆43在转动时,活塞44能够有效的在加料斗13中滑动,进而提高纳磁进入到进料管41中的速率。
[0041] 本发明在使用时,污水经过一次沉淀池的氧化、二次沉淀池的微生物分解之后,污水通过进水口14进入到固定柱17中,水流进入之后会冲击斜板22,斜板22带动转动环21在固定柱17中进行转动,水流冲击过斜板22之后会冲击在立板31上,进而使得立板31带动转柱32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斜板22和立板31会对水流起到一个反冲击的作用,进而使得水流的流速更缓慢,同时固定柱17会有效的防止水流冲击壳体1内部上方的水,使得壳体1内部位于上方的水始终保持平稳,水流从进水口14中进入之后会先冲击斜板22,此时水流的流速会降低,降低流速的水流再冲击立板31,故而斜板22的转动速度会大于转柱32的转动速度,水流经过缓冲之后,会在固定柱17中下降,进而通过固定柱17底部的出水孔进入到壳体1的底部;通过斜板22和立板31的设计,有效的对进水口14输送进来的污水进行缓冲,一方面防止水流的冲击导致壳体1内部的水形成涡旋,另一方面也为刮板25和螺旋杆37的转动提供了动力。
[0042] 转动环21的转动会带动会带动转动柱2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柱26带动自动加料组件4中的卡棒46进行转动,由于卡棒46和U形卡槽47的卡接,转动柱26会带动转动棒42进行转动,转动棒42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丝杆43进行转动,丝杆43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44下降,活塞44下降会挤压位于加料斗13中的纳磁,纳磁被挤压之后会通过进料管41进入到导管28中;在转动柱26会带动转动棒42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柱26还会带动菱形柱27在横梁111上进行转动,菱形柱27的转动会使得进入到导管28中的纳磁因为转动惯性的作用向着菱形柱27的两端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纳磁会通过出料口29洒落在壳体1的内部,进而对壳体1中的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吸附,进而使得水中的污渍凝结沉淀,通过经过上述处理的水中形成数以万亿计的纳米级气泡,再利用大孔填料的吸附和生物作用,形成非曝气式生物滤池,对溶解性COD进行有效去除,进而达到有效去除悬浮污染物、色度、藻类、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0043] 在加料斗13中的纳磁用完之后,菱形柱27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向壳体1中洒落纳磁,此时通过打开加料斗13的盖板,然后通过按压握把45使得卡棒46通过挤压弹簧49使得卡棒46运动至U形卡槽47的水平端,进而转动握把45之后拔掉转动棒42,此时活塞44会随着丝杆
43一起被拔下,在这个过程中,活塞44会通过出料口29向加料斗13中吸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流动,还能够将导管28壁板上残留的纳磁刮下,进而使得导管28上残留的纳磁掉在壳体1中,提高了纳磁的利用率,在关闭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的阀门之后,然后通过向加料斗13内添加纳磁,通过转动活塞44使得活塞44运动至丝杆43顶部之后,将转动棒42重新插入进料管41中,此时把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的阀门打开,进而通过握把45按压转动棒42,进而使得卡棒46与U形卡槽47重新卡接,由于进料管41与加料斗13的连通处的阀门的存在,故而在添加纳磁时,加料斗13中的纳磁不会进入到进料管41的内部。
[0044] 纳磁将水中的污渍吸附之后会沉淀下去,污渍在沉淀之后会聚集在锥体15的内底板上,转动环21的转动也会带动连接板20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板20通过底柱23带动排污架24进行转动,排污架24的转动使得刮板25将锥体15内底部的污渍刮进排污环槽33的内部,而位于壳体1的顶部的水会通过滤环18进入到水槽10中,进而通过出水口19进行下一步的消毒净化,经过消毒净化之后,然后排入到河道中,在保证河道不影响原有排涝泄洪功能,满足河道断面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保证水体主要感官指标质量,消除水体黑臭,水体透明度不低于50cm,提高水体的感官效果,提升水体景观效果,有效的净化了河道水中的污染物。
[0045] 在立板31带动转柱32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转柱32带动第一齿轮34进行转动,第一齿轮34带动第二齿轮35进行转动,第二齿轮35进而带动第三齿轮3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三齿轮36带动螺旋杆37进行转动,沉淀在下落至排污环槽33,底部之后,由于重力作用,污渍会下落至排污环槽33的最底部,进而使得螺旋杆37的转动将污渍沉淀绞进出料管16中,通过抽污泵将污泥进行有效的收集,脱水后的低含水率污泥,达到一定重量后工作人员会前往收集污泥,并送至当地有资质处理企业进行后续处理,然后对污渍沉淀进行处理之后将污泥中的纳磁回收。
[0046]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