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74885.5

文献号 : CN1135650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进

申请人 : 王进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汛装置,涉及防汛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若干个箱体单元横纵排列设置,箱体单元为空心结构,箱体单元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箱体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与箱体单元的内部相互连通,箱体单元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限位凹槽,箱体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箱体单元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口,箱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挡板,挡板能够封堵过流口。由若干个箱体单元组成,单个箱体单元的重量较沙包轻,方便搬运;拼合形成的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地挡水防汛。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箱体单元横纵排列设置,所述箱体单元为空心结构,所述箱体单元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箱体单元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箱体单元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箱体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所述箱体单元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口,所述箱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封堵过流口;

所述箱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箱体单元的一侧内壁形成夹层,所述夹层覆盖过流口,所述夹板开设有与过流口相对的连通孔,所述挡板设置在夹层内并能在夹层内升降移动,所述挡板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夹板,所述夹板开设有便于导向柱升降移动的让位槽,所述挡板的侧壁设置有位于过流口左侧的第一分段、位于过流口上侧的第二分段和位于过流口右侧的第三分段,所述夹层内设置有位于过流口下侧的第四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能够围合形成位于过流口外围的密封圈;所述夹层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挡板的侧壁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

所述夹板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板和位于升降板下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升降板与导向柱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的导流管能够通过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的进水口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内部,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能与导向柱接触并迫使导向柱向下移动;

所述升降板与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连杆,所述升降板、连杆与导向柱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升降移动,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开设有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导向柱的直径,所述密封块的上端设置有覆盖通槽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通槽的内壁相互适配,所述支撑块为空心结构,所述支撑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导向柱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的上端贯穿箱体单元的上端面,所述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还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开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靠近箱体单元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对箱体单元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口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格栅。

说明书 :

一种防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防汛是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抗洪防汛时,通常使用沙包或木板进行阻挡,但是沙包或木板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整体性效果差。沙包的重量大,将沙包运输到防汛地点,人工劳动强大;沙包与木板均存在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3] 为此,亟待一种防汛装置,由若干个箱体单元组成,单个箱体单元的重量较沙包轻,方便搬运;拼合形成的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地挡水防汛。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汛装置,由若干个箱体单元组成,单个箱体单元的重量较沙包轻,方便搬运;拼合形成的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地挡水防汛。
[0005]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的防汛装置,包括若干个箱体单元横纵排列设置,箱体单元为空心结构,箱体单元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箱体单元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与箱体单元的内部相互连通,箱体单元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限位凹槽,箱体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箱体单元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口,箱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挡板,挡板能够封堵过流口。
[0007]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箱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夹板,夹板与箱体单元的一侧内壁形成夹层,夹层覆盖过流口,夹板开设有与过流口相对的连通孔,挡板设置在夹层内并能在夹层内升降移动,挡板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贯穿夹板,夹板开设有便于导向柱升降移动的让位槽,挡板的侧壁设置有位于过流口左侧的第一分段、位于过流口上侧的第二分段和位于过流口右侧的第三分段,夹层内设置有位于过流口下侧的第四分段,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能够围合形成位于过流口外围的密封圈。
[0008]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夹层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挡板的侧壁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
[0009]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夹板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板和位于升降板下方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升降板与导向柱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的导流管能够通过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的进水口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内部,导流管的下端能与导向柱接触并迫使导向柱向下移动。
[0010]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升降板与导向柱之间还设置有连杆,升降板、连杆与导向柱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升降移动,导流管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开设有贯穿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宽度大于导向柱的直径,密封块的上端设置有覆盖通槽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与通槽的内壁相互适配,支撑块为空心结构,支撑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1]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支撑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导向柱对齐。
[0012]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限位凹槽的上端贯穿箱体单元的上端面,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
[0013]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还设置有导流块,导流块开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沿靠近箱体单元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0014]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对箱体单元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0015] 本发明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过流口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格栅。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7] 1、本发明的若干个箱体单元横纵排列设置,横向相邻的箱体单元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相互连接,纵向相邻的箱体单元通过导流管与进水口连接定位,进而实现若干个箱体单元连接后整体性,相比单个相对独立的沙包,拼合若干个箱体单元形成的整体的整体性更强,挡水效果更佳。箱体单元的侧壁设置有过流口、箱体单元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能够经过流口和进水口对箱体单元进行灌装,增加箱体单元的重量,箱体单元在搬运的过程中质量较轻,当箱体搬运到防汛点后再就地灌装水,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安装完毕后拆卸方便,直接从最上层逐层向下拆卸即可,方便重复使用。
[0018] 2、通过设置是夹板,对挡板的升降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使挡板仅能升降移动。在挡板的上端设置导向柱,通过导向柱对挡板施加向下移动的驱动力。在挡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当挡板向下移动到覆盖过流口时,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分别位于过流口的三侧,挡板的下端与第四分段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围合形成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过流口的围合,实现对挡板对过流口的封堵,使箱体单元内部形成相对密封的空腔。进一步的,在夹层的内壁设置滑槽,挡板设置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对挡板的升降移动路径起到进一步限制作用,保证挡板每次移动均能实现对过流口的完全封堵。
[0019] 3、设置在夹板外壁的升降板与导向柱相互连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挡板的初始状态位于过流口的上方,当竖直方向相邻的箱体单元进行装配时,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的导流管通过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的进水口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的内部,导流管的下端与导向柱相互接触,迫使导向柱向下移动,从而使挡板向下移动,完成挡板对过流口的封堵。
[0020] 4、在导流管的下端还设置有密封块,通槽与导流管内部的空腔相互连通,密封块的初始状态处于对通槽的封堵状态,即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内的积水不会马上通过导流管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内。保证位于上方的箱体具有足够大的重量,以使导向柱能够向下移动。当导向柱移动下限位置时,导流管能够继续向下移动,此时导向柱推动支撑块向上移动,定位板脱离密封块的上端面,开启通槽,使导流管内的积水能够通过支撑块的通孔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内部,实现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箱体单元的连通。即当水位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在灌注了足够的水后能够对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的过流口进行封堵,实现挡水的目的。当需要对箱体单元拼合形成的整体进行拆卸时,将最上方的箱体单元取下,位于下方的箱体的导向柱失去压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启过流口,使位于下方的箱体内的积水通过过流口溢出,降低箱体单元的重量,在将该箱体单元取下,相比每次都需要将灌装满水的箱体单元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取下,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21] 5、通过在支撑块的下端设置定位槽,对导向柱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导向柱顶升支撑块时发生随意晃动。
[0022] 6、限位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保证了箱体单元装配的便捷性,以及装配完毕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导流块能够对最下端的箱体单元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定位杆,增加最下端的箱体单元的抓地性,提高箱体单元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格栅能够有效避免水中的大块杂物通过过流口进入到箱体单元内部。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若干个箱体单元横纵排列设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2为箱体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3为箱体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0027] 图4夹板与箱体单元内部形成的夹层的内部示意图;
[0028] 图5为两个箱体单元沿竖直方向叠放时的剖面示意图;
[0029]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最下层的箱体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0031] 附图中,1‑箱体单元,101‑限位凹槽,102‑限位凸起,103‑过流口,104‑进水口,2‑导流管,3‑夹板,4‑挡板,401‑导向柱,402‑让位槽,5‑密封圈,501‑第一分段,502‑第二分段,503‑第三分段,504‑第四分段,6‑滑槽,7‑滑块,8‑升降板,9‑复位弹簧,10‑固定板,11‑连杆,12‑定位板,13‑支撑块,14‑密封块,15‑通槽,16‑导流块,17‑倾斜面,18‑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3]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4] 实施例1
[0035] 本发明的防汛装置,包括若干个箱体单元1横纵排列设置,箱体单元1为空心结构,箱体单元1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104,箱体单元1的下端设置有导流管2,导流管2与箱体单元1的内部相互连通,箱体单元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限位凹槽101,箱体单元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凹槽101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102,箱体单元1的侧壁开设有过流口103,箱体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挡板4,挡板4能够封堵过流口103。
[003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若干个箱体单元1横纵排列设置,横向相邻的箱体单元1通过限位凸起102和限位凹槽101相互连接,纵向相邻的箱体单元1通过导流管2与进水口104连接定位,进而实现若干个箱体单元1连接后整体性,相比单个相对独立的沙包,拼合若干个箱体单元1形成的整体的整体性更强,挡水效果更佳。箱体单元1的侧壁设置有过流口103、箱体单元1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104,能够经过流口103和进水口104对箱体单元1进行灌装,增加箱体单元1的重量,箱体单元1在搬运的过程中质量较轻,当箱体搬运到防汛点后再就地灌装水,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安装完毕后拆卸方便,直接从最上层逐层向下拆卸即可,方便重复使用。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箱体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夹板3,夹板3与箱体单元1的一侧内壁形成夹层,夹层覆盖过流口103,夹板3开设有与过流口103相对的连通孔,挡板4设置在夹层内并能在夹层内升降移动,挡板4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导向柱401,导向柱401贯穿夹板3,夹板3开设有便于导向柱401升降移动的让位槽402,挡板4的侧壁设置有位于过流口103左侧的第一分段501、位于过流口103上侧的第二分段502和位于过流口103右侧的第三分段503,夹层内设置有位于过流口103下侧的第四分段504,第一分段501、第二分段502、第三分段503和第四分段504能够围合形成位于过流口103外围的密封圈5。夹层的内壁设置有滑槽6,挡板4的侧壁设置有与滑槽6相互适配的滑块7。
[003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是夹板3,对挡板4的升降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使挡板4仅能升降移动。在挡板4的上端设置导向柱401,通过导向柱401对挡板4施加向下移动的驱动力。在挡板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分段501、第二分段502和第三分段503,当挡板4向下移动到覆盖过流口103时,第一分段501、第二分段502和第三分段503分别位于过流口103的三侧,挡板4的下端与第四分段504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第一分段501、第二分段502、第三分段503和第四分段504围合形成密封圈5,密封圈5位于过流口103的围合,实现对挡板4对过流口103的封堵,使箱体单元1内部形成相对密封的空腔。进一步的,在夹层的内壁设置滑槽6,挡板4设置与滑槽6相互适配的滑块7,对挡板4的升降移动路径起到进一步限制作用,保证挡板4每次移动均能实现对过流口103的完全封堵。
[0040] 实施例3
[0041]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夹板3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板8和位于升降板8下方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与升降板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升降板8与导向柱401相互连接,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1的导流管2能够通过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的进水口104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内部,导流管2的下端能与导向柱401接触并迫使导向柱
401向下移动。
[004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设置在夹板3外壁的升降板8与导向柱401相互连接,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挡板4的初始状态位于过流口103的上方,当竖直方向相邻的箱体单元1进行装配时,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1的导流管2通过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的进水口104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的内部,导流管2的下端与导向柱401相互接触,迫使导向柱401向下移动,从而使挡板4向下移动,完成挡板4对过流口103的封堵。
[0043] 实施例4
[004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升降板8与导向柱401之间还设置有连杆11,升降板8、连杆11与导向柱401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升降移动,导流管2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块14,密封块14开设有贯穿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的宽度大于导向柱401的直径,密封块14的上端设置有覆盖通槽15的定位板12,定位板1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与通槽15的内壁相互适配,支撑块13为空心结构,支撑块1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导流管2的下端还设置有密封块14,密封块14的初始状态处于对通槽15的封堵状态,即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1内的积水不会马上通过导流管2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内。保证位于上方的箱体具有足够大的重量,以使导向柱401能够向下移动。当导向柱401移动下限位置时,导流管2能够继续向下移动,此时导向柱401推动支撑块13向上移动,定位板12脱离密封块14的上端面,开启通槽15,使导流管2内的积水能够通过支撑块13的通孔进入到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内部,实现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箱体单元1的连通。即当水位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位于上方的箱体单元1在灌注了足够的水后能够对位于下方的箱体单元1的过流口103进行封堵,实现挡水的目的。当需要对箱体单元1拼合形成的整体进行拆卸时,将最上方的箱体单元1取下,位于下方的箱体的导向柱401失去压力,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开启过流口103,使位于下方的箱体内的积水通过过流口103溢出,降低箱体单元1的重量,在将该箱体单元1取下,相比每次都需要将灌装满水的箱体单元1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取下,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46] 实施例5
[004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支撑块13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导向柱401对齐。
[004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支撑块13的下端设置定位槽,对导向柱401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导向柱401顶升支撑块13时发生随意晃动。
[0049] 实施例6
[005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限位凹槽101的上端贯穿箱体单元1的上端面,限位凹槽101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1还设置有导流块16,导流块16开设有倾斜面17,倾斜面17沿靠近箱体单元1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位于最下层的箱体单元1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杆18,定位杆18对箱体单元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过流口103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格栅。
[005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限位凹槽101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或T字形,保证了箱体单元1装配的便捷性,以及装配完毕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导流块16能够对最下端的箱体单元1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定位杆18,增加最下端的箱体单元1的抓地性,提高箱体单元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格栅能够有效避免水中的大块杂物通过过流口103进入到箱体单元1内部。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