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541561.2

文献号 : CN1136367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殿芳谭兴刚王波余洪书曾敏俊刘文体陈建何磊

申请人 : 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包括输送装置、集成式预热风刀和热风泵送装置,集成式预热风刀包括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首端风刀、溶液导出部和尾端风刀,首端风刀和尾端风刀均连接热风泵送装置,首端风刀的出风通道和尾端风刀的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首端风刀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预热,通过尾端风刀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二次加热及保温,并对由镀膜溶液供应部释放至玻璃的上的镀膜溶液进行加热和吹散,以促进镀膜溶液在玻璃上快速且均匀地形成液态薄膜,从而利于镀膜质量的稳定以及提高镀膜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集成式预热风刀(2)和热风泵送装置(3),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2)包括沿所述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首端风刀(201)、溶液导出部(202)和尾端风刀(203),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均连接所述热风泵送装置(3),所述首端风刀(201)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出风通道均倾斜设置,所述首端风刀(201)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反;

还包括控制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首端风刀(201)、所述溶液导出部(202)和所述尾端风刀(203)与所述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的相对位置,并将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依据所述相对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热风泵送装置(3)以及所述溶液导出部(202)连接的镀膜溶液供应装置的启停;

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2)上转动安装有辅助涂辊(4),所述辅助涂辊(4)位于所述尾端风刀(203)的相对于所述首端风刀(201)的后方,所述辅助涂辊(4)突出于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2)朝向下方所述输送装置(1)的底部;

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底部且位于其出风通道的后方开设有用于安装有所述辅助涂辊(4)的升降孔(5),所述辅助涂辊(4)的两端均安装有轴承(6),两端所述轴承(6)之间通过位于所述辅助涂辊(4)正上方的水平联动梁(7)进行连接,所述升降孔(5)的槽壁上安装有弹性胶垫(8),所述水平联动梁(7)上通过所述弹性胶垫(8)安装在所述升降孔(5)的槽壁上;

所述水平联动梁(7)的底部开设有内径大于所述辅助涂辊(4)外径的弧形槽(9),所述弧形槽(9)的槽壁上嵌入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辅助涂辊(4)进行加热的电加热组件(10),所述轴承(6)通过端部滑块(1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平联动梁(7)的端部;

所述升降孔(5)两端的槽壁上均开设有销孔(12),所述销孔(12)贯穿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外壁,所述水平联动梁(7)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位于所述弧形槽(9)上方的条形孔(13),所述销孔(12)内插接安装有与所述条形孔(13)滑动配合的销钉(14),所述水平联动梁(7)通过所述销钉(14)固定并保持与所述弹性胶垫(8)的连接,且所述水平联动梁(7)通过所述条形孔(13)与所述销钉(14)的滑动配合来实现在所述升降孔(5)中进行升降,以自适应调节所述辅助涂辊(4)相对于所述输送装置(1)的高度;

所述首端风刀(201)的相对于所述升降孔(5)的前端安装有位于其出风通道前方的前导流板(15),所述前导流板(15)的朝向所述输送装置(1)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其前端和后端的稳流槽(16),所述稳流槽(16)的后端贯穿所述前导流板(15)与所述首端风刀(201)相连通,所述稳流槽(16)沿沿所述前导流板(15)的两侧方向间隔且相互平行的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稳流槽(16)之间形成稳流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2)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进行绑定的包围框架(204),以及用于将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固定在所述包围框架(204)上的多个固定螺栓(205),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后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螺栓(205)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相贴合的一侧外壁均开始有导液槽(2021),且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开设有所述导液槽(2021)的外壁相贴合以形成所述溶液导出部(202),且两侧所述导液槽(2021)对接并密封以形成所述溶液导出部(202)的出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风刀(201)和所述尾端风刀(203)均包括风刀刀体(2011)及开设有所述导液槽(2021)的导出部组成板(2012),所述风刀刀体(2011)的四周的壁体上开设有多个螺纹调节孔(18),所述螺纹调节孔(18)朝向所述导出部组成板(2012)的一端贯穿所述风刀刀体(2011)的外壁,所述螺纹调节孔(18)内插接安装有与其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调节螺杆(19),所述调节螺杆(19)的相对于所述螺纹调节孔(1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导出部组成板(20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风刀(201)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出风通道相对于所述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的倾斜角度均不大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导出部(202)的延伸线与所述尾端风刀(203)的延伸线在所述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的上方不相交。

说明书 :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玻璃镀膜主要采用辊涂镀膜工艺,即玻璃基板清洗后,采用辊涂工艺将镀膜溶液作用在玻璃表面,然后进行固化和钢化处理。因镀膜溶液为水性或有机溶剂型液体,在辊涂过程前,受到清洗后玻璃表面存在的水汽、水膜影响,镀膜后影响膜层与玻璃之间的附着力,在辊涂过程后,会受到溶液挥发不均匀,水性溶液不易挥发,溶液易吸收空气中水分等影响,会影响层膜均匀性膜面出现斑纹缺陷,也会导致镀膜玻璃的透光率下降、耐候性能下降。
[0003] 另一种工艺是在镀膜前和镀膜后采用轴流风机或风扇风吹玻璃表面,达到冷却玻璃和加速溶剂挥发的作用,但是该方式对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本身不能有效精准的控制吹风的温度及水分含量,只能冷却和加速挥发溶剂。且风扇吹风不均匀,易产生涡流导致膜面产生斑纹,导致生产的产品外观及性能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镀膜溶液与玻璃上形成镀膜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导致的镀膜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及方法,包括输送装置、集成式预热风刀和热风泵送装置,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包括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首端风刀、溶液导出部和尾端风刀,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均连接所述热风泵送装置,所述首端风刀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的出风通道均倾斜设置,所述首端风刀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的出风通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
[0007] 还包括控制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首端风刀、所述溶液导出部和所述尾端风刀与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的相对位置,并将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依据所述相对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热风泵送装置以及所述溶液导出部连接的镀膜溶液供应装置的启停。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上转动安装有辅助涂辊,所述辅助涂辊位于所述尾端风刀的相对于所述首端风刀的后方,所述辅助涂辊突出于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朝向下方所述输送装置的底部。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端风刀的底部且位于其出风通道的后方开设有用于安装有所述辅助涂辊的升降孔,所述辅助涂辊的两端均安装有轴承,两端所述轴承之间通过位于所述辅助涂辊正上方的水平联动梁进行连接,所述升降孔的槽壁上安装有弹性胶垫,所述水平联动梁上通过所述弹性胶垫安装在所述升降孔的槽壁上。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联动梁的底部开设有内径大于所述辅助涂辊外径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嵌入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辅助涂辊进行加热的电加热组件,所述轴承通过端部滑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平联动梁的端部。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孔两端的槽壁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贯穿所述尾端风刀的外壁,所述水平联动梁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位于所述弧形槽上方的条形孔,所述销孔内插接安装有与所述条形孔滑动配合的销钉,所述水平联动梁通过所述销钉固定并保持与所述弹性胶垫的连接,且所述水平横梁通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销钉的滑动配合来实现在所述升降孔中进行升降,以自适应调节所述辅助涂辊相对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高度。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首端风刀的相对于所述升降孔的前端安装有位于其出风通道前方的前导流板,所述前导流板的朝向所述输送装置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其前端和后端的稳流槽,所述稳流槽的后端贯穿所述前部与所述首端风刀相连通,所述稳流槽沿沿所述前导流板的两侧方向间隔且相互平行的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稳流槽之间形成稳流板。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式预热风刀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进行绑定的包围框架,以及用于将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固定在所述包围框架上的多个固定螺栓,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的后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螺栓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0014] 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相贴合的一侧外壁均开始有导液槽,且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的开设有所述导液槽的外壁相贴合以形成所述溶液导出部,且两侧所述导液槽对接并密封以形成所述溶液导出部的出液通道。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首端风刀和所述尾端风刀均包括风刀刀体及开设有所述导液槽的导出部组成板,所述风刀刀体的四周的壁体上开设有多个螺纹调节孔,所述螺纹调节孔朝向所述导出部组成板的一端贯穿所述风刀刀体的外壁,所述螺纹调节孔内插接安装有与其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相对于所述螺纹调节孔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导出部组成板上。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首端风刀的出风通道和所述尾端风刀的出风通道相对于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的倾斜角度均不大于45°。
[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液导出部的延伸线与所述尾端风刀的延伸线在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的上方不相交。
[001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19]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方法,包括:
[0020] S100、位置检测模块对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首端风刀、溶液导出部和尾端风刀与玻璃的相对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
[0021] S2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首端风刀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热风泵送装置向首端风刀泵送热气流,使热气流沿所述首端风刀向前倾斜的出风通道喷向下方的玻璃并对玻璃进行预热;
[0022] S3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溶液导出部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镀膜溶液供应装置向溶液导出部供应镀膜溶液,使镀膜溶液落在下方经过预热的玻璃上;
[0023] S4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尾端风刀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热风泵送装置向所述尾端风刀泵送热气流,使热气流沿所述尾端风刀向前倾斜的出风通道喷向下方的玻璃表面,以使玻璃表面的镀膜溶液均匀分散成液态薄膜。
[002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通过首端风刀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预热,通过尾端风刀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二次加热及保温,并对由镀膜溶液供应部释放至玻璃的上的镀膜溶液进行加热和吹散,以促进镀膜溶液在玻璃上快速且均匀地形成液态薄膜,且在前后两股呈气幕状的热气流的限定下,不仅避免了形成液态薄膜的区域受到外界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防止镀膜溶液向液态薄膜形成区域外发生飞溅的情况,从而利于镀膜质量的稳定以及提高镀膜质量。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预热风刀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尾端风刀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联动梁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33] 100‑控制模块;200‑位置检测模块;
[0034] 1‑输送装置;2‑集成式预热风刀;3‑热风泵送装置;4‑辅助涂辊;5‑升降孔;6‑轴承;7‑水平联动梁;8‑弹性胶垫;9‑弧形槽;10‑电加热组件;11‑端部滑块;12‑销孔;13‑条形孔;14‑销钉;15‑前导流板;16‑稳流槽;17‑稳流板;18‑螺纹调节孔;19‑调节螺杆;20‑镀膜溶液供应装置;
[0035] 201‑首端风刀;202‑溶液导出部;203‑尾端风刀;204‑包围框架;205‑固定螺栓;
[0036] 2011‑风刀刀体;2012‑导出部组成板;
[0037] 2021‑导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集成式预热风刀2和热风泵送装置3,集成式预热风刀2包括沿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首端风刀201、溶液导出部202和尾端风刀203,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均连接热风泵送装置3,且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均倾斜设置,且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倾斜方向与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反。
[0040] 热风泵送装置3通过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将适宜温度的热气流吹向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表面,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为由首端风刀201至尾端风刀203的方向,由向前倾斜设置的首端风刀201喷向玻璃表面的热气流沿玻璃表面向前运动并与玻璃换热。而经过首端风刀201处的被加热后的部分玻璃在输送装置1的输送下继续向后方运动,当被加热后的玻璃经过溶液导出部202的下方时,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供应的镀膜溶液通过溶液导出部202落在被加热后的玻璃的表面。随后,表面具有镀膜溶液的部分玻璃在输送装置1的输送下经过尾端风刀203的下方,尾端风刀203喷射出的呈气幕状的热气流将聚集在玻璃表面的镀膜溶液均匀的吹散开,使玻璃表面的镀膜溶液形成液态薄膜。而后,具有液态薄膜的部分玻璃在输送装置1的输送下运动至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后方,以使液态薄膜在玻璃的表面逐渐固化形成镀膜,并且,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对具有液态薄膜的部分玻璃具有加热作用,避免具有液态薄膜的玻璃在脱离集成式预热风刀2后,因玻璃和液态薄膜的温度下降过快而导致固化的镀膜发生龟裂或导致镀膜内部应力过大而镀膜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0041] 本发明将镀膜溶液引导向玻璃的镀膜溶液的镀膜溶液释放部202设置于首端风刀201与尾端风刀203之间,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喷射向前倾斜的呈气幕状的热气流,由首端风刀201喷出的热气流主要对玻璃进行预热,由尾端风刀203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二次加热及保温,并对由镀膜溶液供应部202释放至玻璃的上的镀膜溶液进行加热和吹散,以促进镀膜溶液在玻璃上快速且均匀地形成液态薄膜。并且,在前后两股呈气幕状的热气流的限定下,不仅避免了形成液态薄膜的区域受到外界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且防止镀膜溶液前在形成液态薄膜的区域外溅射而造成少量发生飞溅的镀膜溶液在形成液态薄膜前提前发生固化,不仅利于精确地控制镀膜溶液逐段的在液态薄膜形成区域内形成液态薄膜,且利于镀膜质量的稳定以及提高镀膜质量。
[0042] 需要说明的是,热风泵送装置3向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泵送的两股热气流的流速和温度,综合首端风刀201与溶液导出部202的距离、输送装置1的输送速度、玻璃基材预热温度标准、液态薄膜固化过程中的温度下降速率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究和设定。例如,首端风刀201与溶液导出部202距离较大、输送装置1的输送速度较小、玻璃基材要求的预热温度较低时,热风泵送装置3向首端风刀201泵送的热气流的温度和流速则可以相应降低,在满足玻璃镀膜前达到设定的预热温度的同时,有利于预加热系统以最佳的状态运行。而尾端风刀203流出的热气流,其流速的差别主要对镀膜溶液形成液态薄膜的时间、形成液态薄膜的厚度存在影响,例如,根据镀膜溶液的粘稠度和表面张力的增加而相适应的提高尾端风刀203流出的热气流的流速,以促进镀膜溶液形成液态薄膜,并且,也可通过增加热气流温度来减低镀膜溶液表面的张力,也可达到促进镀膜溶液形成液态薄膜的目的。而调节尾端风刀203流出的热气流的温度的主要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镀膜溶液、环境温度和玻璃基材调节热气流的温度,以缩短液态薄膜固化的时间并保证固化后的镀膜的性能。
[0043] 另外,预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首端风刀201、溶液导出部202和尾端风刀203与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的相对位置,并将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信号来控制热风泵送装置3以及溶液导出部202连接的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的启停。
[0044] 控制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的具体工作方式包括:
[0045] 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玻璃的前端到达(包括即将到达)首端风刀201的下方时,将第一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相对位置信号后控制热风泵送装置3启动,向首端风刀201泵送热气流(或向首端风刀201及尾端风刀203泵送热气流以减少二次信号采集和控制的环节),热气流由首端风刀201喷射向下方的玻璃,对即将进行镀膜的玻璃进行加热;
[0046] 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玻璃的前端达到(包括即将到达)溶液导出部202的下方时,位置检测模块将第二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二相对位置信号后控制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启动,使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供应的镀膜溶液通过与其连通溶液导出部202流向下方加热后的部分玻璃的表面;
[0047] 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玻璃的前端到达(包括即将到达)尾端风刀203的下方时,将第三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三相对位置信号后控制热风泵送装置3向尾端风刀203泵送热气流,热气流由尾端风刀203倾斜地喷射向下方的玻璃,对玻璃表面的镀膜溶液吹散成液态薄膜。
[0048] 以上的控制模块和位置检测模块的具体工作方式适用于对首个玻璃进行镀膜以及连续对多个玻璃进行镀膜的情况,而为了更好的适用于连续对多个玻璃进行镀膜的情况,还具有:
[0049] 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玻璃的尾端运动至尾端风刀203的后方后,将第四相对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第四相对位置信号后控制热风泵送装置3和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停止,并重复上述的流程。
[0050] 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优化的是,集成式预热风刀2上转动安装有辅助涂辊4,辅助涂辊4位于尾端风刀203的相对于首端风刀201的后方,辅助涂辊4突出于集成式预热风刀2朝向下方输送装置1的底部。
[0051] 因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底部需要与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表面间隔,辅助涂辊4突出于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底部以确保辅助涂辊4能够支撑在下方的玻璃上。经过尾端风刀203后的玻璃表面的液态薄膜可能存在被尾端风刀203喷射处的热气流干扰而出现波纹的情况,例如,尾端风刀203喷射的呈气幕装置的热气流的流速过快、流量过大、与玻璃的夹角过大等均可能造成液态薄膜出现波纹的情况。而辅助涂辊4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辅助涂辊4的修整和隔离作用,一方面,促进镀膜进一步的均匀分散、铺平,另一方面,通过辅助涂辊4的阻隔来避免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经过辅助涂辊4修正后的液态薄膜造成破坏,从而保证了镀膜的品质。
[0052] 在上述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有辅助涂辊4的升降孔5,辅助涂辊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6安装在升降孔5的槽壁上,且辅助涂辊4与轴承6转动配合,两端轴承6之间通过位于辅助涂辊4正上方的水平联动梁7进行连接,升降孔5的槽壁上安装有弹性胶垫8,水平联动梁7上通过弹性胶垫8与升降孔5的槽壁连接。
[0053] 水平联动梁7通过两端的轴承6来安装辅助涂辊4,一方面,便于对辅助涂辊4进行拆装,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辅助涂辊4能够与输送装置1上的玻璃表面相抵接,在辅助涂辊4的高度时,以辅助涂辊4的底部低于玻璃的上表面为标准,当玻璃的前端与辅助涂辊4抵接,玻璃克服具有弹性的弹性胶垫8的阻力沿辅助涂辊4呈圆弧状的前侧将辅助涂辊4顶起,从而确保辅助涂辊4能够与玻璃待镀膜的上表面抵接,且弹性胶垫8在玻璃与辅助涂辊4的接触的瞬间具有缓冲的作用,有利于延长辅助涂辊4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对玻璃的前端磕坏。
[0054] 并且,为避免辅助涂辊4与玻璃及液态薄膜存在较明显的温度差而导致镀膜溶液与玻璃结合不佳、镀膜溶液过早固化以及镀膜溶液在辅助涂辊4表面发生固化而影响镀膜平整性等情况发生,在水平联动梁7的底部开设有内径大于辅助涂辊4外径的弧形槽9,弧形槽9的槽壁上嵌入安装有用于对辅助涂辊4进行加热的电加热组件10,轴承6通过端部滑块11可拆卸安装在水平联动梁7的端部。
[0055] 电加热组件10为红外线加热灯管、电加热丝等具有加热功能的部件,电加热组件10与热风泵送装置3和镀膜溶液供应装置20同样的在镀膜前启动,通过电加热组件10对辅助涂辊4进行预热,辅助涂辊4的温度与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的温度相接近即可,以避免上述的因辅助涂辊4与镀膜溶液和玻璃存在较大温差而影响镀膜效果的弊端。
[0056] 升降孔5两端的槽壁上均开设有销孔12,销孔12贯穿尾端风刀203的外壁,水平联动梁7的两端均贯穿开设有位于弧形槽9上方的条形孔13,销孔12内插接安装有与条形孔13滑动配合的销钉14,水平联动梁7通过销钉14固定并保持与弹性胶垫8的连接,且水平横梁通过条形孔13与销钉14的滑动配合来实现在升降孔5中进行升降,以自适应调节辅助涂辊4相对于输送装置1的高度。
[0057] 并且,通过两端的销钉14与两端的条形孔13配合来限定两端条形孔13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始终如一,从而确保水平联动梁7的两端同步的进行升降,从而确保辅助涂辊4能够与玻璃的表面充分接触,防止辅助涂辊4的两端不同步的进行升降而存在的辅助涂辊4一端与玻璃接触而另一端位于玻璃上方的情况发生。
[0058] 在上述的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相对于升降孔5的前端安装有向前延伸的前导流板15,前导流板15的朝向输送装置1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其前端和后端的稳流槽16,稳流槽16的后端贯穿前部与首端风刀201相连通,稳流槽16沿沿前导流板15的两侧方向间隔且相互平行的设置有多个,相邻稳流槽16之间形成稳流板17。
[0059] 首端风刀201向前方倾斜喷射的热气流在接触到玻璃时,在玻璃与稳流板17的限制下,沿玻璃与稳流板17之间的间隙集中的先前运动,以避免热气流与玻璃接触后被反弹、扩散而影响热气流对玻璃的预热效果。而稳流板17底部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稳流板17防止了热气流向两侧进行扩散,有利于热气流集中地先前流动,从而利于增加首端风刀201对玻璃进行预热的范围和效果。
[0060] 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出风通道相对于输送装置1上的玻璃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以减小热气流与玻璃接触时受到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减小热气流与玻璃接触时的动能损耗,以利于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沿玻璃的表面向前流动。并且,有利于防止热气流与玻璃接触时气体沿玻璃的表面向后扩散,从而有利于防止首端风刀201喷射的热气流向后方扩散而与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发生干扰造成液态薄膜的形成受影响,以及利于防止尾端风刀203喷射的热气流向后方扩散而对形成的液态薄膜造成破坏。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溶液导出部202的延伸线与尾端风刀203的延伸线在输送装置1输送的玻璃的上方不相交,即由溶液导出部202流出的镀膜溶液直接下落至玻璃上,而不是落在尾端风刀203喷射的呈气幕状的热气流上,有利于镀膜溶液在玻璃的两侧方向上均匀的分布,避免因热气流的干扰而出现分布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0062] 进一步的,溶液导出部202所在的平面与尾端风刀20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以进一步防止镀膜溶液由溶液导出部202下落的过程中与尾端风刀203的热气流进行接触。
[0063] 集成式预热风刀2还包括用于将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进行绑定的包围框架204,以及用于将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固定在包围框架204上的多个固定螺栓205,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后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与固定螺栓205一一对应的螺纹孔,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相贴合的一侧外壁均开始有导液槽2021,且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开设有导液槽2021的外壁相贴合以形成溶液导出部202,且两侧导液槽2021对接并密封以形成溶液导出部202的出液通道。
[0064] 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结构与现有的风刀的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在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合并形成溶液导出部202的导液槽2021,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便于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拆装以及根据要求更换不同参数的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并且,需要对溶液导出部202的出液通道的内壁进行清理时,将固定螺栓205拆装并将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从包围框架204中取出,然后清理形成溶液导出部202的出液通道的导液槽2021即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灵活组配、拆装和日常检修维护。
[0065] 在上述实施例上进一步优化的是,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均包括风刀刀体2011及开设有导液槽2021的导出部组成板2012,风刀刀体2011的四周的壁体上开设有多个螺纹调节孔18,螺纹调节孔18朝向导出部组成板2012的一端贯穿风刀刀体2011的外壁,螺纹调节孔18内插接安装有与其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的调节螺杆19,调节螺杆19的相对于螺纹调节孔1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导出部组成板2012上。
[0066] 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9来调节风刀刀体2011与导出部组成板2012的距离,从而来调节风刀刀体2011的出风通道到导液槽2021以及溶液导出部202的距离,从而实现首端风刀201的出风通道以及尾端风刀203的出口相对于溶液导出部202的出液通道的距离调节,以进一步对集成式预热风刀2的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玻璃基材、镀膜溶液、环境温度等因素对预热环节的苛刻要求。
[0067] 本发明还挺供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方法,包括:
[0068] S100、位置检测模块对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首端风刀、溶液导出部和尾端风刀与玻璃的相对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
[0069] S2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首端风刀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热风泵送装置向首端风刀泵送热气流,使热气流沿所述首端风刀向前倾斜的出风通道喷向下方的玻璃并对玻璃进行预热;
[0070] S3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溶液导出部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镀膜溶液供应装置向溶液导出部供应镀膜溶液,使镀膜溶液落在下方经过预热的玻璃上;
[0071] S400、所述控制模块依据相对位置数据判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玻璃到达所述尾端风刀的作用区域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热风泵送装置向所述尾端风刀泵送热气流,使热气流沿所述尾端风刀向前倾斜的出风通道喷向下方的玻璃表面,以使玻璃表面的镀膜溶液均匀分散成液态薄膜。
[0072] 本发明将镀膜溶液引导向玻璃的镀膜溶液的镀膜溶液释放部202设置于首端风刀201与尾端风刀203之间,首端风刀201和尾端风刀203喷射向前倾斜的呈气幕状的热气流,由首端风刀201喷出的热气流主要对玻璃进行预热,由尾端风刀203喷出的热气流对玻璃进行二次加热及保温,并对由镀膜溶液供应部202释放至玻璃的上的镀膜溶液进行加热和吹散,以促进镀膜溶液在玻璃上快速且均匀地形成液态薄膜,且在前后两股呈气幕状的热气流的限定下,不仅避免了形成液态薄膜的区域受到外界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且在逐段形成液态薄膜的过程中,防止镀膜溶液前形成液态薄膜的区域外溅射而造成少量发生飞溅的镀膜溶液在形成液态薄膜前提前发生固化,从而利于镀膜质量的稳定以及提高镀膜质量。
[007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