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0945665.X

文献号 : CN11367987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智慧刘琦

申请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液体皮肤,包括以下组分:成膜剂和溶剂;所述成膜剂包括以下组分:酯/醇溶性聚合物或聚合物水分散体;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酯类溶剂、去离子水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成膜剂和溶剂的液体皮肤,成功地制备得到可覆盖各种形状伤口或溃疡的液体皮肤,使用方便,且干燥后暂时起到类似皮肤的屏障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液体皮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合物水分散体50‑70份、溶剂

20‑50份、增塑剂0‑5份、功能性组分0‑10份;

所述聚合物水分散体为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去离子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ε‑己内酯)多元醇5‑30份、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2‑10份、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0.1‑10份、催化剂0.1‑2份、酯/酮类溶剂50‑90份、羟基硅油5‑10份、水50‑9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皮肤,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组分包括增稠组分、抗菌组分、抗炎组分、远红外光无机材料组分、消光材料、促愈合组分、抑制疤痕形成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包括脂肪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碳酸酯类、磷酸酯类、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皮肤,其特征在于,如下(a)‑(d)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b)所述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包括双羟甲基丙酸、双羟甲基丁酸、聚氧乙烯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c)所述催化剂包含叔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d)所述酯/酮类溶剂包含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皮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增塑剂、功能性组分、溶剂溶于聚合物水分散体中,得到所述液体皮肤。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皮肤在制备治疗伤口覆盖、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溃疡、过敏皮肤部位覆盖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液体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体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天然屏障,可以保护肌体内部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侵袭。当皮肤受到机械、物理或化学伤害时会产生结构和功能破坏,如烧烫伤、晒伤、日常切割伤、磨损、擦伤、手术创伤、战争创伤、细菌感染或糖尿病足溃疡等。另一方面,对于神经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炎症,皮肤在局部会出现瘙痒,局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异常,产生炎症,后续还会产生皮肤破损。皮肤伤口、创面或炎性溃疡一旦形成,人体某些部位就失去了第一道天然屏障,细菌等病原体微生物或其他过敏源就可能透过伤口部位入侵,造成细菌感染等。因此,及时保护和修复伤口或创面至关重要。
[0003] 在日常生活中,小伤口的处理使用最多的是商品名位“创可贴”或“创口贴”的固体绑带或固体伤口敷料。但固体绑带或固体伤口敷料由于其固有特点,不能用在关节部位,不防水、不透气、且不美观。虽然国内市场上出现了泰邦(云南白药集团)等品牌的透明防水性“创口贴”,但其本质还是固体创口贴或固体绷带,其接触伤口部位还是不透明的。另外,固体“创可贴”受其固有形状的限制,较大伤口往往需要使用多个固体“创可贴”,使用非常不便。对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患者往往需要在患处先涂一层抗炎软膏或凝胶,之后再用“创可贴”捆绑固定。
[0004] 近年来,液体伤口敷料即液体“创可贴”的研究蓬勃发展。相比于固体伤口敷料,液体伤口敷料适形性好,能够覆盖各种不同形状的伤口或溃疡,能够快速成膜,使伤口迅速与外界隔离,形成阻水、阻菌、隔离过敏源的隔离屏障,在结构和功能上起到“类皮肤”、“新皮肤”或“第二皮肤”的作用。但很多液体伤口敷料形成的保护膜防水能力不足,或缺乏抗菌、抗炎、消光、抑制疤痕形成或淡化疤痕等功能。典型的如CN202010131446.3介绍的“一种液体伤口喷剂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磺胺嘧啶银、利多卡因、壳聚糖、聚乙烯醇、乙醇、防腐剂和纯化水等原料组分,虽然有长效抑菌性和止血性,但聚乙烯醇是水溶性高分子,温度稍微提高,容易发生吸水溶胀而脱落;如CN106943619A介绍的“一种液体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为:聚乙二醇、丙三醇、海藻提取物和芦荟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抑菌的双重功能,所用聚乙二醇、丙三醇、海藻提取物、芦荟胶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难以起到防水作用。另一方面,如专利CN201910846021.8介绍的“液体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使用了大量的乙酸乙酯和乙醇,成膜时间短,但这类有机溶剂用在伤口部位还会带来刺痛感。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液体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干燥成膜后能在结构和功能上起到类似皮肤的隔离屏障作用和促愈合等功能。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皮肤,包括以下组分:成膜剂和溶剂;所述成膜剂包括以下组分:酯/醇溶性聚合物或聚合物水分散体;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酯类溶剂、去离子水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成膜剂和溶剂的液体皮肤,成功地制备得到可覆盖各种形状伤口/溃疡的流动性的液体皮肤,使用方便,且干燥后暂时起到类似皮肤的屏障作用。
[0007] 优选地,所述的液体皮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酯/醇溶性聚合物10‑30份、溶剂60‑85份、增塑剂1‑2份、功能性组分2‑10份。本发明通过对成膜剂的组分选择,能够调节所引入的功能组分,本发明描述的液体皮肤还能提供诸如抗菌、抗炎、改善伤口部位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或抑制疤痕形成的功能。
[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液体皮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合物水分散体50‑70份、溶剂20‑50份、增塑剂0‑5份、功能性组分0‑10份。本发明通过对成膜剂的组分选择,能够调节所引入的功能组分,本发明描述的液体皮肤还能提供诸如抗菌、抗炎、改善伤口部位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或抑制疤痕形成的功能。本发明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本发明所述液体皮肤在上述重量份选择下,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的包容性更好,可以更好地调节所引入的功能组分。
[000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液体皮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合物水分散体60‑70份、溶剂20‑40份、增塑剂0‑5份、功能性组分3‑5份。本发明所述液体皮肤在上述重量份选择下,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的包容性达到最佳,可以更好地调节所引入的功能组分。
[0010]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组分包括增稠组分、抗菌组分、抗炎组分、远红外光无机材料组分、消光材料、促愈合组分、抑制疤痕形成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包括脂肪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碳酸酯类、磷酸酯类、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功能组分可通过共混方式引入体系,或通过聚合及后续键合方式引入到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本发明所提供的功能组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带有羟基(‑OH)或双键(C=C)的反应性基团的功能组分和不带有反应性基团的功能组分。
[001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增稠组分包括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菌组分包括季铵盐小分子、各种聚季铵盐、聚六亚甲基胍、抗菌金属、金属氧化物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炎组分包括氧化锌、稀土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3、维生素B5、乙酰水杨酸盐、非乙酰水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远红外光无机材料组分包括远红外陶瓷粉;所述消光材料包括无机消光材料、有机消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促愈合组分包括维生素类、氧化锌、柠檬酸、单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制疤痕形成组分包括硅酮类材料、丝素蛋白、鸸鹋油、维生素E、泛醇、洋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光材料包括纳米到微米级的二氧化硅、氧化锌聚甲基脲消光粉、有机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制疤痕形成组分包括二甲基硅油(如二甲基硅油350‑1000、道康宁DC8194、道康宁DC9041、道康宁DC1403等)、乙烯基硅油(粘度10‑1000mPa.s)、医用硅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3] 本发明通过覆盖在伤口/溃疡皮肤部位,通过远红外稀土陶瓷粉等改善伤口/溃疡皮肤部位血液微循环;覆盖在疤痕部位,通过祛疤功能组分淡化已形成疤痕的功能;覆盖在伤口/溃疡皮肤部位,通过祛疤功能组分促进无疤痕愈合。
[0014] 优选地,所述酯/醇溶性聚合物包括乙基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酯类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5]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水分散体为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去离子水中的至少一种。根据聚合物低温成膜效果,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比聚丙烯酸酯乳液成膜性更好,且聚氨酯水分散体能避免溶剂带来的刺激性。
[0016] 优选地,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5‑30份、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2‑10份、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0.1‑10份、催化剂0.1‑2份、酯/酮类溶剂50‑90份、功能组分0‑10份、水50‑90份。
[0017] 进一步优选地,如下(a)‑(d)中的至少一种:
[0018] (a)所述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包括聚乙二醇(PEG200‑3000)、聚醚多元醇(分子量200‑2000Da)、聚(ε‑己内酯)多元醇(分子量500‑3000Da)、聚碳酸酯多元醇(分子量500‑2000Da)中的至少一种;
[0019] (b)所述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至少一种;
[0020] (c)所述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包括双羟甲基丙酸、双羟甲基丁酸、AAS盐、聚氧乙烯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1] (d)所述催化剂包含叔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叔胺类催化剂包含三乙胺、三乙醇胺、DMEA、N,N‑二甲基环己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金属催化剂包含丁基锂、有机锡类、烷基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2] (e)所述酯/酮类溶剂包含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Da;所述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为双羟甲基丙酸、AAS盐、聚氧乙烯三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三乙醇胺、丁基锂、有机锡类中的至少一种。
[0024] 优选地,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 (1)将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催化剂、功能组分加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后的得到第一混合液;
[0026] (2)将第一混合液与酯/酮类溶剂混合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
[0027] (3)将第二混合液分散于水中,减压除去酯/酮类溶剂,得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
[0028]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60‑80℃;所述步骤(2)中,混合反应的时间为1‑4h,所述步骤(2)中混合反应后,可以加入少量胺类或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反应5‑10min,目的是使最终制备得到的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强度更高;所述步骤(3)中,分散速度大于1000转/分钟,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除去酯/酮类溶剂。
[0029]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功能组分必须为带有羟基(‑OH)的反应性基团,将该功能组份聚合到聚合物链段上,不参与反应的功能组分通过在液体皮肤的制备时以共混的方式加入。
[0030] 优选地,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5‑15份、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4‑8份、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5‑7份、催化剂0.1‑1份、酯/酮类溶剂50‑60份、功能组分5‑7份、水60‑80份。
[0031]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包括酯/醇溶性聚合物的液体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 (1)将酯/醇溶性聚合物、溶剂混合均匀、加热,制备得到混合物A;
[0033] (2)将增塑剂、功能性组分溶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分散均匀,得到所述液体皮肤。
[0034]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25‑150℃,混合搅拌的时间为0.1‑240h;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30‑80℃;混合搅拌的时间为0.1‑10h。
[0035]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液体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增塑剂、功能性组分、溶剂溶于聚合物水分散体中,得到所述液体皮肤。
[0036]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液体皮肤在在制备治疗伤口覆盖、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溃疡、过敏皮肤部位覆盖药物中的应用。
[003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相对于固体创可贴/敷料,通过改变敷料的流动状态,成功地制备得到可覆盖各种形状的伤口/溃疡的流动性的液体皮肤,使用方便,且干燥后暂时起到类似皮肤的屏障作用。(2)相对于固体创可贴敷料和水凝胶敷料,本发明描述的液体皮肤防水透气、隔离细菌。(3)除了提供类似皮肤的屏障作用外,通过调节所引入的功能组分,本发明描述的液体皮肤还能提供诸如抗菌、抗炎、改善伤口部位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或抑制疤痕形成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1图;
[0039] 图2为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1覆盖伤口图;
[0040] 图3为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的阻菌性试验结果图;
[0041] 其中,(A)为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加入铺有琼脂凝胶的96孔板(96孔板为耐溶剂的聚丙烯材质)中成膜图;(B)为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的形态图;(C)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在有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保护膜的琼脂凝胶的96孔板内生长7天后的图;(D)将液体皮肤膜揭掉后的96孔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3] 本发明设置实施例和对比例,实施例1‑3为包括酯/醇溶性聚合物的液体皮肤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具体选择如表1所示;实施例4‑12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液体皮肤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具体选择如表2、3所示;
[0044] 表1包括酯/醇溶性聚合物的液体皮肤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
[0045]
[0046] 表2包括聚合物水分散体‑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液体皮肤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
[0047]
[0048]
[0049] 表3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
[0050]
[0051]
[005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3] (1)将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含羧基、磺酸盐或聚氧乙烯的多元醇、催化剂、功能组分加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后的得到第一混合液;
[0054] (2)将第一混合液与酯/酮类溶剂混合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
[0055] (3)将第二混合液分散于水中,减压除去酯/酮类溶剂,得到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
[0056]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包括酯/醇溶性聚合物的液体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7] (1)将酯/醇溶性聚合物、溶剂混合均匀、加热,制备得到混合物A;
[0058] (2)将增塑剂、功能性组分溶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分散均匀,得到所述液体皮肤。
[0059]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包括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液体皮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增塑剂、功能性组分、溶剂溶于聚合物水分散体中,得到所述液体皮肤。
[0060] 同时,本发明设置对比例1‑7,具体对比例1‑5设置如下表4所示,对比例6‑7设置如下表5、表6所示:
[0061] 对比例1与实施例6进行单独对比,仅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中——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分子量100;其余组分、重量份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0062] 对比例2与实施例6进行单独对比,仅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中——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分子量500;其余组分、重量份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0063] 对比例3与实施例6进行单独对比,仅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中——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重量份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其余组分、重量份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0064] 对比例4与实施例6进行单独对比,仅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中——脂肪族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重量份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其余组分、重量份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0065] 对比例5与实施例6进行单独对比,仅脂肪族多元异氰酸酯中——HDI重量份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其余组分、重量份及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0066] 表4对比例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
[0067]
[0068]
[0069]
[0070] 表5包括聚合物水分散体‑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液体皮肤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0071]
[0072] 表6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组分和重量份选择
[0073]
[0074]
[0075] 本发明对比例例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6] (1)将丙烯酸脂类单体、含双键功能单体、功能组分、一半乳化剂、一半引发剂、一半去离子水混合,得到预乳化液;
[0077] (2)将剩余乳化剂、引发剂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后滴加步骤(1)中得到的预乳化液反应3‑5h,后继续升温至80‑85℃保温0.5‑1.5h,得到第三混合液;
[0078] (3)将溶有引发剂的少量去离子水滴加至步骤(2)中得到的第三混合液,反应0.5‑1h后降温至50℃以下,保温—后过滤出料,得到聚丙烯酸酯乳液。
[0079] 试验例1细胞毒性试验
[0080] 试验过程:参照方法参考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5‑2003ISO 10993‑5‑1999;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丝线临床应用的重要指标,我们采用细胞计数kit‑8(CCK‑8)法测定不同液体皮肤的细胞毒性;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并分别将100μg/mL的液体皮肤沉浸在培养基中1、3、7天。之后直接用含有
10%CCK8的培养基进行替换,37℃孵育2小时后,用酶标仪测定450nm处的吸光度。并分别测定三组用作重复试验,数据取平均值。
[0081] 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0082] 表7实施例、对比例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0083]
[0084] 吸光度反映的是细胞存活率的大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使用醇/酯溶性聚合物和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实施例HSF的杀灭率均不超过20%,浸泡7天后对细胞的负面影响也不大。这说明该液体皮肤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而使用聚丙烯酸乳液的实施例HSF的杀灭率相比较大,适用面较窄。
[0085] 试验例2刺激性试验
[0086] 受试物: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液体皮肤
[0087] 阴性对照:空白对照
[0088] 受试者:共30人,男8人,女22人,年龄22至35岁,平均年龄28±1岁,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
[0089] 斑贴测试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贴测试器材,以封闭性斑贴试验方法,将受试物约0.020g‑0.025g(固体)或0.020mL‑0.025mL(液体)置于斑试器内,外用低致敏胶带贴敷于受试者手臂,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分别于去除后0.5、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
[0090] 斑贴测试标准:
[0091] 表8斑贴测试标准
[0092]
[0093] 试验结果:斑贴实验结果发现,实施例1‑3制备的的液体皮肤,志愿者使用后,少部分出现有微弱红斑;实施例4‑12制备的液体皮肤,志愿者使用后,均为阴性反应。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包含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液体皮肤无任何刺激反应。
[0094] 试验例3成膜速度试验
[0095] 试验过程:在基膜中央绘制4.5cm*4.5cm目标区域,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涂至目标区域,厚度100微米,置37℃烘箱中,通过透明玻璃观察目标区域成膜情况,记录表干时间;
[0096] 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0097] 表9成膜时间
[0098]
[0099]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酯/醇溶性聚合物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成膜时间短,但与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制备的液体皮肤来说,会产生些微刺激性,给人体带来刺痛感,大部分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无刺激性的产品,如果对成膜时间有要求的消费者,可以选择酯/醇溶性聚合物。少量添加醇类溶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加快干燥,如卡波姆、聚乙二醇这类保湿性强的组分加入过多会大大延长表干时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皮肤,成膜时间100秒以内。从表9成膜时间的结果来看,对比例的成膜时间与实施例相比有明显的差距。选用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时,倘若组分的选择不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最终也会影响成膜时间,本发明各组分之间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0100] 试验例4阻水性试验
[0101] 试验方法: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实验方法第3部分:阻水性[0102] 检测手段:把PTFE培养皿放在平的台面上,用10mL量筒取供试品8mL,缓慢倒入PTFE培养皿中,待溶剂完全挥发后,揭膜进行测试,即样品。根据YY/T 0471.3‑2004标准规定的阻水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2.2条要求:能承受500mm静水压300s的能力。
[0103] 试验结果:如表10所示
[0104] 表10实施例、对比例的阻水性试验结果
[0105]
[0106]
[0107] 由试验结果,我们可知,实施例组的液体敷料在患者表面的阻水性表现良好,根据YY/T 0471.3‑2004标准规定的阻水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符合2.2条要求。对比例1和对比例3的液体敷料,均不能满足要求。
[0108] 试验例5阻菌性试验
[0109] 试验方法:GB/T 19633.1‑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YY/T 0471.5‑2017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阻菌性
[0110] 在铺有琼脂凝胶的96孔板中加入液体皮肤溶液成膜(96孔板为耐溶剂的聚丙烯材质);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一接种环,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24h,将培养的菌液稀释至5×107cfu/ml。取经处理后的成膜样品,于净化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将样品膜置于放有营养琼脂凝胶表面,完全接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取菌液0.5ml(内含5×107cfu/ml),滴于样品膜上放30~35℃培养1天、3天和7天后,观察琼脂凝胶上细菌生长情况;
[0111] 图3中(A)为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加入铺有琼脂凝胶的96孔板(96孔板为耐溶剂的聚丙烯材质)中成膜图;(B)为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的形态图;(C)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在有实施例6制备的液体皮肤保护膜的琼脂凝胶的96孔板内生长7天后的图;(D)将液体皮肤膜揭掉后的96孔板图;可见绝大部分细菌不能穿透液体皮肤膜在琼脂凝胶上生长;本发明其余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液体皮肤的图的阻菌情况与实施例6类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0112] 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0113] 表11实施例细菌生长情况
[0114]
[0115] 注:+表示无法计数‑表示无菌生长
[0116] 由上表可知对比例1‑5在7天后在琼脂凝胶上都观察到金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实施例1‑12在7天后在琼脂凝胶上未观察到金色葡萄球菌生长,因此基于脂肪族聚氨酯水分散体制备的的液体皮肤成膜后能有效隔离细菌生长,具有很好的阻菌性,基于酯/醇溶性聚合物制备的的液体皮肤成膜后能有效隔离细菌生长,具有很好的阻菌性。
[0117]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