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树复壮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196869.4

文献号 : CN1137489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晓杰王开勇张纯发张冀亢亚松郭宾武郝红旗梁瑞

申请人 : 北京京彩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京彩燕园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树木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松树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环状沟:在围绕树干的地面上开挖环状沟,环状沟的外径与树干的距离是树冠垂直投影半径的1/2~2/3,环状沟的深度为15‑20cm,宽度为5‑10cm;S2、复壮基质施加:将复壮基质填充到环状沟中,用原土压实,复壮基质包括菌根真菌。本申请的松树的复壮方法具有能改善苗圃内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松树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松树的抗逆性,改善其复壮效果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松树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挖环状沟:在围绕树干的地面上开挖环状沟,环状沟的外径与树干的距离是树冠重直投影半径的1/2‑2/3,环状沟的深度为15‑20cm,宽度为5‑10cm;

S2、复壮基质施加:将复壮基质填充到环状沟中,用原土压实,复壮基质由质量比1‑

1.5:1的缓释肥与菌根真菌复配而得,松树的直径记为H;

当H≤1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2‑0 3kg/棵:当10cm 2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1.5‑2kg/棵;

所述缓释肥由以下方法制成:

(1)将3‑5重量份介孔二氧化硅和1‑2重量份生物炭,搅拌均匀,挤压造粒,杀菌,制得载体颗粒,将载体颗粒与复合肥按照2‑3:1的质量比在18‑30C下发酵3‑5天,制得发酵料;

(2)将1‑2重量份活化腐植酸进行超微粉碎,与1.5‑2.5 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和发酵料按照0.5‑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挤压造粒,制成菌肥颗粒;

(3)将1‑2 重量份酒糟有机肥和2‑4 重量份稀释50‑100倍的木醋液混合,封闭放置8‑

10天,每2‑3天搅拌一次,烘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

(4)将1‑2重量份聚乙烯醇溶解,加入0.8‑1.2 重量份蚯蚓肥,混合均匀,形成包覆液,喷涂在步骤(3) 所得颗粒上,干燥,与步骤(2)所得菌肥颗粒混合,制成缓释肥;

所述菌根真菌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基质灭菌后和液体培养基按照1:2‑3 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形成营养基质,将菌根真菌菌丝切割成小块,接种在营养基质上,置于25‑28℃下通风避光培养1个月,菌根真菌菌丝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5‑10;

所述基质由质量比7:2‑2.5:0.5‑1的蛭石、玉米粉和鸡粪混合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树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为油松时,菌根真菌为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蘼、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混合物,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质量比为0.8‑1.2: 0.8‑1.2: 0.8‑1.2: 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树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为白皮松时,菌根真菌为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菌的混合物,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和土生空团菌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5‑4.5:2.8‑3.2:2.8‑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树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灭菌方法为:在80‑90℃下灭菌2‑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树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选自硫酸亚铁、磷酸铵和磷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

说明书 :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松树的复壮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松属植物作为森林的主要树种,应用较为广泛,在生产实践中,苗木在移栽后,大部分吸收根系损失,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和运输能力下降,营养吸收少、供给不足,树木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运转。
[0003] 土壤能供给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而苗圃土壤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苗圃内苗木生长的快慢,甚至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苗圃在长期的育苗管理以及苗木栽培养护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管理不善以及浇水施肥等活动对苗圃内土壤造成一定影响,如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出现盐渍化等问题,尤其是苗圃内土地经过连年种植后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苗圃土壤的生产潜力,导致苗木的根系发育受到抑制,苗圃内苗木对营养、水分等的吸收受到限制,苗木对外界的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
[0004] 移栽到苗圃内的松树复壮能力极差,缓苗慢,影响其整体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松树的抗逆性,松树质量严重下降,绿化难度增大,难以维持苗圃内松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0005]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松树移栽到苗圃内后,因苗圃内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不足,使得松树的复壮能力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改善苗圃内土壤肥力,提高移栽到苗圃内松树对土壤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松树的复壮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松树的复壮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松树的复壮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1、挖环状沟:在围绕树干的地面上开挖环状沟,环状沟的外径与树干的距离是树冠垂直投影半径的1/2~2/3,环状沟的深度为15‑20cm,宽度为5‑10cm;
[0010] S2、复壮基质施加:将复壮基质填充到环状沟中,用原土压实,复壮基质包括菌根真菌,松树的直径记为H;
[0011] 当H<1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2‑0.3kg/棵;
[0012] 当10cm<H≤15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6‑1kg/棵;
[0013] 当15cm<H≤2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1‑1.5kg/棵;
[0014] 当H>2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1.5‑2kg/棵。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菌根真菌作为松树的复壮基质,在不同直径的松树干周围进行施加,并控制施加量,因菌根真菌能显著改善松树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且松树根部存在的根际微生物能与菌根真菌协同作用,通过改变根际土壤微环境来调节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改善松树生长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松树在苗圃内的抗逆性,促进松树形态发育,改善松树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松树的生长。
[0016] 优选的,所述松树为油松时,菌根真菌为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混合物,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质量比为0.8‑1.2: 0.8‑1.2:0.8‑1.2:0.8‑1.2。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和球根白丝膜菌能与油松形成菌根,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强油松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促进又油松对环境中磷的吸收,从而促进油松生长,抑制猝倒病的发生,改善松树的抗病效果。
[0018] 优选的,所述松树为白皮松时,菌根真菌为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菌的混合物,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和土生空团菌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 3.5‑4.5:2.8‑3.2:2.8‑3.2。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和土生空团菌为白皮松的外生菌根真菌,菌根真菌的菌丝能侵入包括根内皮层以内的所有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和细胞内,根的薄壁这种具有同化、贮藏、吸收等机能,菌丝直接侵入这些组织,尤其根髓部,提高了根与菌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加强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菌丝能将吸收的养分和税额分直接输送至髓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
[0020] 优先的,所述菌根真菌采用如下方法制成:将基质灭菌后和液体培养基按照1:2‑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形成营养基质,将菌根真菌菌丝切割成小块,接种在营养基质上,置于25‑28℃下通风避光培养1个月,菌根真菌菌丝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5‑10。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灭菌后基质作为载体,以液体培养基作为营养物质,菌根真菌在避光环境下快速生长繁殖,且长势较强、菌丝密度致密,活性较高。
[0022] 优选的,所述基质为蛭石。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蛭石的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为菌根真菌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提高固定化效率。
[0024] 优选的,所述基质还包括玉米粉和鸡粪,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2.5:0.5‑1。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鸡粪和玉米粉与蛭石共混作为基质,鸡粪和玉米粉能为菌根真菌提供更适合的微环境,为菌根真菌提供其生长必须的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菌丝能持续不断的生长。
[0026] 优选的,所述基质的霉菌方法为:在80‑90℃下灭菌2‑3h。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基质在高温下消毒杀菌,能防止基质中细菌,影响真菌的生长。
[0028] 优选的,所述复壮基质中还包括缓释肥,缓释肥与菌根真菌的质量比为1‑1.5:1。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树生长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在移栽时施加普通肥料,肥效时间短,不能满足松树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需要反复施加,增加了成本,使用缓释肥,能达到即时和长效的肥力,提高养分利用率。
[0030] 所述缓释肥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3‑5重量份介孔二氧化硅和1‑2重量份生物炭,搅拌均匀,挤压造粒,杀菌,制得载体颗粒,将载体颗粒与复合肥按照2‑3:1的质量比在18‑30℃下发酵3‑5天,制得发酵料;
[0031] (2)将1‑2重量份活化腐植酸进行超微粉碎,与1.5‑2.5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和发酵料按照0.5‑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挤压造粒,制成菌肥颗粒;
[0032] (3)将1‑2重量份酒糟有机肥和2‑4重量份稀释50‑100倍的木醋液混合,封闭放置8‑10天,每2‑3天搅拌一次,烘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
[0033] (4)将1‑2重量份聚乙烯醇溶解,加入0.8‑1.2量份蚯蚓肥,混合均匀,形成包覆液,喷涂在步骤(3)所得颗粒上,干燥,与步骤(2)所得菌肥颗粒混合,制成缓释肥。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复合肥与由介孔二氧化硅和生物炭形成在载体颗粒混合,因介孔二氧化硅和生物炭存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便于复合肥在其表面负载;而活化腐植酸经超微粉碎后,粒径小,具有粘结作用,能将负载复合肥的载体颗粒粘结在一起,另外活化后的腐植酸分子量降低,官能团和水溶性增大,能促进生根梁,增强抗逆能力。
[0035] 因松树生长的最适宜pH值为6.5‑7.5,为微偏酸性或中性,本申请中用稀释的木醋液浸泡酒糟有机肥,使酒糟有机肥酸化,加入土壤中,能降低土壤的酸度,使土壤的酸度适合松树生长,酒糟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复合菌群,而稀释50‑100倍的木醋液不会影响菌群的生长繁殖,也不会造成土壤酸化。
[0036] 最后将含有蚯蚓肥的聚乙烯醇溶液喷涂在酸化后的酒糟有机肥上,聚乙烯醇在酸化酒糟有机肥上形成包覆膜,且包覆膜上粘附有蚯蚓肥,在土壤内,随着聚乙烯醇包覆膜的降解和缓释作用,内部包覆的酒糟有机肥逐渐释放,对土壤进行酸化改良,并不断增加土壤肥力,而粘附在包覆膜上的蚯蚓肥,其属于缓释肥,具有通气性强、排水性好、持水量高的优点,能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含有的微生物能阻碍有害菌虫的繁殖,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病率,且利用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延长了土壤肥效。
[0037] 优选的,所述复合肥选自硫酸亚铁、磷酸铵和磷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硫酸亚铁能补充植物体内的铁元素,还能促进其对氮和磷元素的吸收,使土壤中有机物分解加快,且硫酸亚铁呈酸性,能使土壤偏酸性,更适合松树生长;磷石膏含有丰富的可溶性钙、硫、磷和微量元素,能改善土壤板结,促进松树对氮的吸收。
[0039]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1、由于本申请采用在围绕树干的地面上挖环状沟,在环状沟内掩埋菌根真菌作为复壮基质,对移栽入苗圃内的松树进行复壮,由于菌根真菌能补充松树本身菌根的不足,改善松树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微生态环境酶,改变根际土壤微环境来调节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改善苗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松树的生长,提高松树新生叶中氮磷的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使移栽到苗圃内的松树快速复壮。
[0041]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和球根白丝膜菌作为复壮基质对油松进行复壮,使用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作为复壮基质对白皮松进行复壮,由于不同松树的根系发展情况不同,且不同菌根真菌表现适应时间不同,采用本申请中菌根真菌对白皮松和油松进行复壮,能有效促进油松和白皮松的生长。
[0042] 3、本申请优选向复壮基质中加入由介孔二氧化硅、生物炭、蚯蚓费、酒糟有机肥等制成的缓释肥,在土壤中缓慢释放,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土壤透气性,进一步改善松树的复壮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菌根真菌的制备例
[0044] 制备例1:将基质灭菌后和液体培养基按照1:2‑3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形成营养基质,将菌根真菌菌丝切割成小块,接种在营养基质上,置于25℃下通风避光培养1个月,装入无菌袋中,菌根真菌菌丝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5,基质为蛭石,基质的灭菌方法为:将蛭石在80℃下灭菌3h,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20g/L氯化钙、0.15g/L硫酸镁、 0.025g/L氯化钠、0.03g/L氯化铁、0.5g/L磷酸二氢钾、2.5g/L酒石酸铵、5g/L葡萄糖、麦芽汁2.5g/L、0.2g/L柠檬酸、0.025g/L维生素B1、1L蒸馏水,菌根真菌菌丝由以下方法培养制得:(1)菌块提取:取新鲜、未开伞、无损、无病虫害、无污染的真菌子实体,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块:剪去过长的菌柄,放入接种箱内消毒,用75%的酒精擦洗
2
菌盖、菌柄,然后用无菌刀从菌柄中间纵向切开,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挑取2cm的组织,菌根真菌为年盖牛肝菌;
[0045] (2)菌种接种活化;将菌块接种在MS培养基上,置于25℃下培养24h。
[0046] 制备例2‑7: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的选择如表1所示。
[0047] 实施例8‑14: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基质的选择如表1所示。
[0048] 表1制备例1‑14中基质和菌根真菌的选择制备例 基质 菌根真菌
制备例1 蛭石 粘盖牛肝菌
制备例2 蛭石 棕灰口蘑
制备例3 蛭石 浅黄根须腹菌
制备例4 蛭石 球根白丝膜菌
制备例5 蛭石 彩色豆马勃
制备例6 蛭石 褐环粘盖牛肝菌
制备例7 蛭石 土生空团菌
制备例8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粘盖牛肝菌
制备例9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棕灰口蘑
制备例10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浅黄根须腹菌
制备例11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球根白丝膜菌
制备例12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彩色豆马勃
制备例13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褐环粘盖牛肝菌
制备例14 蛭石、玉米粉和鸡粪的质量比为7:2:1 土生空团菌
[0049] 缓释肥的制备例
[0050] 制备例15‑19中介孔二氧化硅选自,编号为XFF29,型号为102971,直径为400nm;生物炭选自河南星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型号为xy‑002562;活化腐植酸选自侯马盛佳友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酒糟有机肥选自广东融泽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8;木醋液选自济南建军化工有限公司,货号为001;聚乙烯醇选自郑州飞腾化工有限公司,货号为24‑88;蚯蚓肥选自释迦传宁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x34。
[0051] 制备例15:(1)将300g介孔二氧化硅和100g生物炭,搅拌均匀,挤压造粒,杀菌,制得载体颗粒,将载体颗粒与复合肥按照2:1的质量比在18℃下发酵3天,制得发酵料,复合肥为硫酸亚铁;
[0052] (2)将100g活化腐植酸进行超微粉碎,与150g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和发酵料按照0.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挤压造粒,制成菌肥颗粒;
[0053] (3)将100g酒糟有机肥和200g稀释50倍的木醋液混合,封闭放置8天,每2天搅拌一次,烘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
[0054] (4)将100g聚乙烯醇溶解,加入80g蚯蚓肥,混合均匀,形成包覆液,喷涂在步骤(3)所得颗粒上,干燥,与步骤(2)所得菌肥颗粒混合,制成缓释肥。
[0055] 制备例16:(1)将500g介孔二氧化硅和200g生物炭,搅拌均匀,挤压造粒,杀菌,制得载体颗粒,将载体颗粒与复合肥按照3:1的质量比在30℃下发酵5天,制得发酵料,复合肥为硫酸亚铁;
[0056] (2)将200g活化腐植酸进行超微粉碎,与250g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和发酵料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挤压造粒,制成菌肥颗粒;
[0057] (3)将200g酒糟有机肥和400g稀释100倍的木醋液混合,封闭放置10天,每3天搅拌一次,烘干,浓缩干燥,制成颗粒;
[0058] (4)将200g聚乙烯醇溶解,加入120g蚯蚓肥,混合均匀,形成包覆液,喷涂在步骤(3) 所得颗粒上,干燥,与步骤(2)所得菌肥颗粒混合,制成缓释肥。
[0059] 制备例17:与制备例1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复合肥。
[0060] 制备例18:与制备例16的区别在于,未进行步骤(3),将聚乙烯醇和蚯蚓肥制成的包覆液,喷涂在步骤(2)制得的菌肥颗粒上。
[0061] 制备例19:与制备例16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未添加蚯蚓肥。
[0062] 实施例
[0063] 在进行松树复壮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如下:当H≤1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 0.2‑0.3kg/棵;当10cm<H≤15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6‑1kg/棵;当15cm<H≤20cm 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1‑1.5kg/棵;当H>20cm时,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1.5‑2kg/棵,在实施例中,以松树直径小于10cm为例。
[0064] 实施例1:一种松树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S1、挖环状沟:在围绕直径为9cm的油松树干的地面上开挖环状沟,环状头的外径与树干的距离是树冠垂直投影半径的2/3,环状沟的深度为20cm,宽度为10cm;
[0066] S2、复壮基质施加:将0.2kg复壮基质填充到环状沟中,用原土压实,复壮基质为菌根真菌,菌根真菌由制备例1制成的粘盖牛肝菌、制备例2制成的棕灰口蘑、制备例3的浅黄根须腹菌和制备例4制成的球根白丝膜菌混合制成,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质量比为1:1:1:1。
[0067] 实施例2: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由制备例8制成的粘盖牛肝菌、制备例9制成的棕灰口蘑、制备例10的浅黄根须腹菌和制备例11制成的球根白丝膜菌混合制成,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球根白丝膜菌的质量比为1:1:1:1。
[0068] 实施例3: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为浅黄根须腹菌。
[0069] 实施例4: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为球根白丝膜菌。
[0070] 实施例5: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由制备例11制成的球根白丝膜菌和制备例9制成的棕灰口蘑混合制成,球根白丝膜菌和棕灰口蘑的质量比为1:1。
[0071] 实施例6: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由制备例8制成的粘盖牛肝菌和制备例10制成的浅黄根须腹菌混合制成,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的质量比为1:1。
[0072] 实施例7: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为厚环粘盖牛肝菌。
[0073] 实施例8: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5制成。
[0074] 实施例9: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5:1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6制成。
[0075] 实施例10: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7制成。
[0076] 实施例11: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8制成。
[0077] 实施例12: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9制成。
[0078] 实施例13:一种松树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S1、挖环状沟:在围绕直径为11cm的白皮松树干的地面上开挖环状沟,环状头的外径与树干的距离是树冠垂直投影半径的1/2,环状沟的深度为15cm,宽度为5cm;
[0080] S2、复壮基质施加:将0.6kg复壮基质填充到环状沟中,用原土压实,复壮基质为菌根真菌,菌根真菌由制备例5制成的彩色豆马勃、制备例6制成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制备例7的土生空团菌混合制成,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菌、土生空团菌的质量比为4:3:3。
[0081] 实施例14: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由制备例12制成的彩色豆马勃、制备例13制成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制备例14的土生空团菌混合制成,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菌、土生空团菌的质量比为4:3:3。
[0082] 实施例15: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为彩色豆马勃。
[0083] 实施例16: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中为土生空团菌。
[0084] 实施例17: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中为质量比为1:1 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菌。
[0085] 实施例18: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中为质量比为3:4 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
[0086] 实施例19: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为厚环粘盖牛肝菌。
[0087] 实施例20: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 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5制成。
[0088] 实施例21: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5:1 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6制成。
[0089] 实施例22: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 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7制成。
[0090] 实施例23: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 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8制成。
[0091] 实施例24: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为质量比为1:1 的缓释肥和菌根真菌,缓释肥由制备例19制成。
[0092] 对比例
[0093] 对比例1: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1kg。
[0094] 对比例2: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采用兑水浇灌,菌根真菌与水的质量比为1:25。
[0095] 对比例3: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复壮基质的施加量为0.5kg。
[0096] 对比例4:一种松树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菌根真菌采用兑水浇灌,菌根真菌与水的质量比为1:25。
[0097] 性能检测试验
[0098] 一、油松的复壮效果检测
[0099] ①选取树干直为9cm的油松(选用北京市苗圃内生长2年以上苗木),平均分为15组,每组 10棵,移植到苗圃内,相邻两棵树的距离为4米,按照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2中的方法对第1‑14组油松进行复壮,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第15组油松作为对照组,保持浇水量、光照、通风和温度等培养条件一致,检测复壮油松前后,苗圃内深度为10‑30cm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并检测油松在生长24个月前后的地径、高度、新生枝条长度和新生针叶长,每组的测量结果取10棵油松的测量结果平均值,将复壮前后苗圃内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分别记录于表 2和表3中,将油松复壮前后的生长情况测量结果记录表4中。
[0100] ②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检测方法:
[0101] (1)有机质:按照NT/Y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检测》进行检测;
[0102] (2)有效磷:按照NY/T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进行检测;
[0103] (3)速效钾:按照NY/T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
[0104] (4)水解性氮:按照NY/T1228‑2015《森林土壤氮的测定》进行检测。
[0105] ③油松复壮前后生长情况检测方法如下:
[0106] 1、地径:测量油松距离地面0.1m处的直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到0.01cm;
[0107] 2、树高:从地径处测量至顶芽基部,使用塔尺测量,精确到1cm;
[0108] 3、新生枝条长度:用直尺量取新发枝条长度,每棵油松测量10次,取平均值,精确到1cm;
[0109] 4、新生针叶长度:用直尺量取每个针束的长度,每棵油松测量10次,取平均值,精确到0.1cm。
[0110] 表2复壮前苗圃内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
[0111]
[0112] 表3复壮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的土壤内营养元素含量
[0113]
[0114]
[0115] 复壮前,苗圃内10‑30cm处的土壤内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含量较低;实施例1中使用制备例1制成的粘盖牛肝菌、制备例2制成的棕灰口蘑、制备例3制成的浅黄根须腹菌和制备例4制成球根白丝膜菌混合制成的复壮基质,粘盖牛肝菌、棕灰口蘑、浅黄根须腹菌和球根白丝膜菌的质量比为1:1:1:1,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直径在10cm以内的油松进行复壮,复壮后24个月,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增长率分别为 95.6%、36.1%、20.2%和7.6%,土壤结构得以改善。
[0116]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使用制备例8制成的粘盖牛肝菌、制备例9制成的棕灰口蘑、制备例10制成的浅黄根须腹菌和制备例11制成球根白丝膜菌混合制成的复壮基质,相较于实施例1,复壮后,土壤中有机质等成分含量进一步增大,说明使用玉米粉、鸡粪和蛭石作为基质,能增大菌根真菌的活性增强。
[0117] 实施例3中单独使用浅黄根须腹菌,实施例6中使用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3复壮后土壤有机质等成分的增长值不及实施例6,说明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能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0118] 实施例4中单独使用球根白丝膜菌,实施例5中使用球根白丝膜菌和棕灰口蘑,实施例4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增长率分别为39.0%、8.4、6.5%和2.0%,实施例5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增长率分别为74.6%、15.5%、10.2%和5.7%,实施例5中对苗圃土壤的改善效果优于实施例3。
[0119] 实施例7中使用厚环粘盖牛肝菌,与实施例1相比,其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下降,且其效果不及实施例3中的浅黄根须腹菌和实施例4中的球根白丝膜菌。
[0120] 实施例8和实施例9中向复壮基质中还分别加入制备例15和制备例16制成的缓释肥,实施例8内苗圃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比复壮前增长了30g/kg、15.1mg/kg、 48.2mg/kg、37.94mg/kg,增长率比实施例2的增长率大,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更进一步。
[0121] 实施例10、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中分别使用制备例17、制备例18和制备例19制成的缓释肥,与实施例8相比,复壮后苗圃内土壤中有机质等物质的含量下降。
[0122] 对比例1中仅施加0.1kg复壮基质,对比例2中采用与水混合浇灌的方式施加复壮基质,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复壮后土壤内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下降。
[0123] 表4油松复壮前后的测量结果
[0124]
[0125] 续表4
[0126]
[0127] 结合实施例1‑12和表4中数据可知,实施例1中使用质量比为1:1:1:1的球根白丝膜菌、棕灰口蘑、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作为复壮基质,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直径为8cm的油松进行复壮,经过24个月的生长,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9.9%,另外油松的树高增长率达到30.2%以上,新生枝条长度和针叶长度的增长率达到30%以上,说明质量比为1:1:1:1的球根白丝膜菌、棕灰口蘑、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作为复壮基质,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油松进行复壮,能有效促进油松的根系、针束的生长,有利于油松移栽后的复壮效果。
[0128] 实施例2中使用玉米淀粉和鸡粪、蛭石作为菌根真菌的培养载体,制成的球根白丝膜菌、棕灰口蘑、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作为复壮基质,复壮后,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21.6%,另外新生枝条长度等检测项目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实施例1,说明玉米淀粉和鸡粪能进一步改善菌根真菌对土壤的改善效果。
[0129] 实施例3中仅使用浅黄根须腹菌,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5.3%,而实施例6中使用浅黄根须腹菌和粘盖牛肝菌,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8.3%,另外实施例3中树高、新发枝条长度以及新生针叶长度的增长效果并不及实施例6,而实施例6中油松生长趋势不如实施例1 和实施例2,说明浅黄根须腹菌和粘盖牛肝菌能配合提高油松的根系、地径和树高的增长,并促进新枝的生长。
[0130] 实施例4中仅使用球根白丝膜菌作为菌根真菌,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5.1%,而添加了球根白丝膜菌和棕灰口蘑的实施例5中,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7.5%,说明棕灰口蘑和球根白丝膜菌能配合促进油松的树干生长。
[0131] 实施例7中使用厚环粘盖牛肝菌,复壮后,油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3.1%,其对油松的促生长作用不及实施例1,且不及实施例3和实施例4。
[0132] 实施例8和实施例9与实施例2相比,向复壮基质中分别添加了由制备例15和制备例16制成的缓释肥,油松的地径、树高、新生枝条长度等均有所增大,实施例8中地径的增长率为28.1%,而实施例2中地径增长率为21.6%,说明实施例8中进一步增强了油松的复壮效果。
[0133] 实施例10‑12中分别使用制备例17、制备例18和制备例19制成的缓释肥,与实施例 8相比,油松的地径等有所下降,说明制备例17‑19制备的缓释肥对于油松的复壮效果不及制备例15。
[0134] 对比例1中对直径为8cm的油松施加复壮基质的量仅为0.1kg,复壮后,油松的生长状况不佳,树高、地径等情况不如实施例1。
[0135] 对比例2中采用与水混合浇灌的方式将复壮基质施加到油松根系处,复壮后,油松的根系发展不佳,生长力不及实施例1。
[0136] 对照组中未对油松进行任何复壮处理,油松生长较缓慢,针叶稀疏,针叶颜色浅绿,生长势明显不及复壮油松。
[0137] 二、白皮松的复壮效果检测:
[0138] ①选取树干直径为11cm的白皮松(选用北京市苗圃内生长2年以上苗木),平均分为15组,每组10棵,移植到苗圃内,相邻两棵树的距离为4米,按照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2中的方法对第1‑14组白皮松进行复壮,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第15组白皮松作为对照组,保持浇水量、光照、通风和温度等培养条件一致,检测复壮白皮松前后,苗圃内深度为10‑30cm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并检测白皮松在生长24个月前后的地径、高度、新生枝条长度、新生针叶长,每组的测量结果取10棵白皮松的测量结果平均值,将复壮前后苗圃内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分别记录于表5和表6中,将白皮松复壮前后的生长情况测量结果记录表7中。
[0139] ②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检测方法:
[0140] (1)有机质:按照NT/Y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检测》进行检测;
[0141] (2)有效磷:按照NY/T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进行检测;
[0142] (3)速效钾:按照NY/T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
[0143] (4)水解性氮:按照NY/T1228‑2015《森林土壤氮的测定》进行检测。
[0144] ③白皮松复壮前后生长情况检测方法如下:
[0145] 1、地径:测量白皮松距离地面0.1m处的直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到0.01cm;
[0146] 2、树高:从地径处测量至顶芽基部,使用塔尺测量,精确到1cm;
[0147] 3、新生枝条长度:用直尺量取新发枝条长度,每棵白皮松测量10次,取平均值,精确到1cm;
[0148] 4、新生针叶长度:用直尺量取每个针束的长度,每棵白皮松测量10次,取平均值,精确到 0.1cm。
[0149] 表5复壮前苗圃内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取样深度 有机质g/kg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水解性氮mg/kg
10‑30cm 24.4 17.8 125.7 80.26
[0150] 表6复壮后苗圃内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
[0151]
[0152]
[0153] 复壮前,苗圃内10‑30cm处的土壤内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含量较低;实施例13中使用制备例5制成的彩色豆马勃、制备例6制成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制备例7制成的土生空团菌混合制成的复壮基质,彩色豆马勃、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菌的质量比为 4:3:3,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直径为11cm的油松进行复壮,复壮后24个月,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的增长率分别为85.2%、37.1%、21.2%和12.6%,土壤结构得以改善。
[0154]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使用制备例12制成的彩色豆马勃、制备例13制成的褐环粘盖牛肝菌和制备例14制成的土生空团菌混合制成的复壮基质,相较于实施例13,复壮后,土壤中有机质等成分含量进一步增大,说明使用玉米粉、鸡粪和蛭石作为基质,能增大菌根真菌的活性增强。
[0155] 实施例15中单独使用彩色豆马勃,实施例18中使用彩色豆马勃和褐环粘盖牛肝菌,经过实施例15复壮后的土壤中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及实施例18,说明粘盖牛肝菌和浅黄根须腹菌能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0156] 实施例16中单独使用土生空团菌,实施例17中使用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实施例16中有机质等组分的含量比实施例17中小,说明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
[0157] 实施例19中使用厚环粘盖牛肝菌,与实施例13相比,其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下降,且其效果不及实施例15中的彩色豆马勃和实施例16中的土生空团菌。
[0158] 实施例20和实施例21中向复壮基质中还分别加入制备例15和制备例16制成的缓释肥,实施例20中,苗圃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比复壮前增长了28.4g/kg、 14.6mg/kg、50.1mg/kg、38.34mg/kg,各个营养元素的增长值比实施例13大,进一步增强了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
[0159] 实施例22、实施例23和实施例24中分别使用制备例17、制备例18和制备例19制成的缓释肥,与实施例20相比,复壮后苗圃内土壤中有机质等物质的含量下降。
[0160] 对比例3中,对白皮松仅施加0.5kg复壮基质,对比例4中采用与水混合浇灌的方式施加复壮基质,对比例1和对比例2土壤内各种营养元素在复壮后的增长率较小,改善效果不及实施例1。
[0161] 对照组未对土壤进行任何复壮处理,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下降,有机质和水解性氮的含量上升非常缓慢。
[0162] 表7白皮松复壮后生长情况检测
[0163]
[0164] 续表7
[0165]
[0166]
[0167] 结合实施例13‑24和表7数据可知,实施例13使用质量比为4:3:3的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作为复壮基质,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直径为11cm的白皮松进行复壮,经过24个月的生长,白皮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7.2%,树高增长率达到19.8%,新生枝条长度增长率为55.8%,新生针叶长度的增长率为35.3%,说明质量比为4:3:3的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作为复壮基质,并以环状沟掩埋的方式对白皮松进行复壮,能有效促进白皮松的根系、针束的生长,有利于白皮松移栽后的复壮效果。
[0168] 实施例14中使用玉米淀粉和鸡粪、蛭石作为菌根真菌的培养载体,制成的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作为复壮基质,复壮后,白皮松的地径增长率为17.8%,另外树高等检测项目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实施例13,说明玉米淀粉和鸡粪能进一步改善菌根真菌对土壤的改善效果。
[0169] 实施例15中仅使用彩色豆马勃,白皮松的地径增长率为4.7%,而实施例18中使用彩色豆马勃和褐环粘盖牛肝菌,白皮松的地径增长率为8.5%,另外实施例15中白皮松的树高和新生针叶长度的增长效果不及实施例18,而实施例15中白皮松生长趋势不如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说明彩色豆马勃和褐环粘盖牛肝菌能配合提高白皮松的根系、地径和树高的增长,并促进新枝的生长。
[0170] 实施例16中仅使用土生空团菌作为菌根真菌,白皮松的树高生长率为6.2%,而添加了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的实施例17中,白皮松的树高生长率为7.7%,说明土生空团菌和褐环粘盖牛肝菌能配合促进白皮松的树干生长。
[0171] 实施例19中使用厚环粘盖牛肝菌,复壮后,白皮松的地径增长率为4.6%,其对白皮松的促生长作用不及实施例1,且不及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
[0172] 实施例20和实施例21与实施例14相比,向复壮基质中分别添加了由制备例15和制备例16制成的缓释肥,白皮松的地径、树高、新生枝条长度等均有所增大,实施例20中地径的增长率为22.9%,而实施例14中地径增长率为17.8%,说明实施例20中进一步增强了白皮松的复壮效果。
[0173] 实施例22‑24中分别使用制备例17、制备例18和制备例19制成的缓释肥,与实施例 8相比,白皮松的地径、树高等有所下降,说明制备例17‑19制备的缓释肥对于白皮松的复壮效果不及制备例15。
[0174] 对比例3中对直径为11cm的白皮松施加复壮基质的量仅为0.5kg,复壮后,白皮松的生长状况不佳,树高、地径等情况不如实施例1。
[0175] 对比例4中采用与水混合浇灌的方式将复壮基质施加到白皮松根系处,复壮后,白皮松的根系发展不佳,生长力不及实施例1。
[0176] 对照组中未对白皮松进行任何复壮处理,地径在生长24个月后的增长率为4.3%,树高增长率为8.0%,与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相比,白皮松生长较缓慢。
[017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