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182659.X

文献号 : CN11381897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娄宇李乾芳宫克长张发家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将空滤器的主进气管道和汽车ECU的冷却管路交汇点布置在空滤器进气口处,通过第一分流部、第二分流部建立两个独立的通道,主进气管道的气流和冷却管路的气流平行的通过空滤器滤芯,而后在空滤器出气口汇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高速气流交汇产生的紊流,且能够保证气流均匀性的同时,降低进气阻力和进气噪声等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滤器(3)、空滤器(3)的主进气管道(1)、冷却管路(2)、第一分流部(4)和第二分流部(6),所述冷却管路(2)的一端连接汽车ECU,所述第一分流部(4)分别与主进气管道(1)和冷却管路(2)插接,并与空滤器(3)卡接,所述第二分流部(6)设于所述空滤器(3)内;

所述第一分流部(4)包括与进气口(51)卡接的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上方设有贯穿设置的用以与主进气管道(1)连接的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所述壳体(41)的下方设于与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分隔的容纳腔(43),所述容纳腔(43)的底部贯穿设有用以与冷却管路(2)连接的接气道(45),主进气管道插接孔 (42)的进气设定方向为水平方向,接气道(45)的进气设定方向为竖直方向;

所述空滤器(3)包括从空滤器上壳体(8)、空滤器下壳体(5)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空滤滤芯(7),所述空滤器下壳体(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51),所述第一分流部(4)与所述进气口(51)卡接,所述第二分流部(6)设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5)内;

主进气管道(1)内的气体和冷却管路(2)内的气体会被第一分流部(4)分离,进入空滤器下壳体(5)内,空滤器下壳体(5)内同样被第二分流部(6)分隔成两个独立通道,第二分流部(6)通至空滤滤芯(7)处,经空滤滤芯(7)过滤后的两股气体几乎平行向上流出,最终在空滤器上壳体(8)出气口处交汇并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部(6)与所述空滤滤芯(7)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部(6)为设有圆弧面(61)的防护板结构,该结构的上方为圆弧面(61),该结构的底部设有水平伸出的用以与空滤器下壳体(5)的内部焊接的连接板(62),所述圆弧面(61)的两侧与空滤器下壳体(5)焊接,所述圆弧面(61)与空滤器下壳体(5)的边缘处、容纳腔(43)围成用以将冷却管路(2)进入的气体保持独立送气的独立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部(6)的高度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5)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上壳体(8)通过螺钉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形状、尺寸与主进气管道(1)的连接处的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左右两侧的对应壳体(41)上设有用以与主进气管道(1)实现稳固连接的卡口(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气道(45)为空心圆柱管道结构,所述接气道(45)的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冷却管路(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接气道(45)的连接口外侧的对应壳体(41)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冷却管路(2)实现稳固连接的卡扣(46)。

说明书 :

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进气系统(一般包含空气滤清器总成、空滤器进气管、消音器和发动机进气软管等)是汽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期定义主要是用来去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中所含的悬浮颗粒杂质。
[0003] 随着客户对汽车高动力、多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机舱内部件越来越紧凑,零部件多功能集成已成为了趋势,进气系统功能也被重新定义,包括过滤、降噪、冷却、曲轴箱气体交互、泄压阀气体导入及碳罐脱附气体交互等,这些功能多涉及两股以上气流交汇,目前的设计均是使用类似三通管的结构,使气体最终汇入主管道,进入发动机燃烧。
[0004] 然而现今发动机多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其进气流量大,导致进气系统内的流速高,高速气流在交汇时极易产生紊流,导致:
[0005] (1)气流均匀性差,进气系统的流量传感器无检测。
[0006] (2)进气阻力及进气噪声增大,影响整车动力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 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包括空滤器、空滤器的主进气管道、冷却管路、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连接汽车ECU,所述第一分流部分别与主进气管道和冷却管路插接,并与空滤器卡接,所述第二分流部设于所述空滤器内。
[0010] 所述空滤器包括从空滤器上壳体、空滤器下壳体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空滤滤芯,所述空滤器下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分流部与所述进气口卡接,所述第二分流部设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内。
[0011] 所述第一分流部包括与所述进气口卡接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贯穿设置的用于与主进气管道连接的主进气管道插接孔,所述壳体的下方设于与主进气管道插接孔分隔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贯穿设有用以与冷却管路连接的接气道。
[0012] 所述第二分流部与所述空滤滤芯过盈配合。
[0013] 所述第二分流部为设有圆弧面的防护板结构,该结构的上方为圆弧面,该结构的底部设有水平伸出的用以与空滤器下壳体的内部焊接的连接板,所述圆弧面的两侧与空滤器下壳体焊接,所述圆弧面与空滤器下壳体的边缘处、容纳腔围成用以将冷却管路进入的气体保持独立送气的独立空间。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流部的高度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的高度相同。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空滤器上壳体通过螺钉与所述空滤器下壳体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气管道插接孔的进气设定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接气道的进气方向为竖直方向。
[0017]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气管道插接孔的形状、尺寸与主进气管道的连接处的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主进气管道插接孔的左右两侧的对应壳体上设有用以与主进气管道实现稳固连接的卡口。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接气道为空心圆柱管道结构,所述接气道的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冷却管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接气道的连接口外侧的对应壳体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冷却管路实现稳固连接的卡扣。
[0019]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空滤器的主进气管道和汽车ECU的冷却管路交汇点布置在空滤器进气口处;通过第一分流部、第二分流部建立两个独立的通道,主进气管道的气流和冷却管路的气流平行的通过空滤器滤芯,而后在空滤器出气口汇合,可有效的避免紊流,从而解决高速气流交汇产生的紊流问题,且能够保证气流均匀性的同时,降低进气阻力和进气噪声。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空滤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第一分流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第一分流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空滤器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空滤器下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中第二分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号所示:
[0028] 1、主进气管道,2、冷却管路,3、空滤器,4、第一分流部,41、壳体,42、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3、容纳腔,44、卡口,45、接气道,46、卡扣,5、空滤器下壳体,51、进气口,6、第二分流部,61、圆弧面,62、连接板,7、空滤滤芯,8、空滤器上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
[003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进气分流装置,包括第一分流部4、第二分流部6、空滤器3、空滤器3的主进气管道1以及冷却管路2。冷却管路2的一端连接汽车ECU。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分流部4分别与主进气管道1的另一端和冷却管路2的另一端插接,并和空滤器3卡接。
[0032] 如图3、图4所示,第一分流部4包括壳体41,壳体41的上方设有贯穿壳体41的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该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形状、尺寸与主进气管道1的连接处的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左右两侧的对应壳体41位置上设有用于与主进气管道1实现固定连接的卡口44。主进气管道1的连接口处通过安装对应卡扣,通过与卡口44配合实现与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连接。
[0033] 壳体41的下方设有容纳腔43,该容纳腔43不与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相连接、相贯通。容纳腔43的底部贯穿设有用于与冷却管路2相互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定的接气道45,接气道45为空心圆柱管道结构,其截面的形状、尺寸与冷却管路2的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接气道45的连接口的外侧的对应壳体41位置上设有用于与冷却管路2实现固定连接的卡扣46,冷却管路2的连接口处通过安装对应卡口,通过与卡扣46配合实现与接气道45的连接。
[0034]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主进气管道插接孔42的进气设定方向为水平方向,接气道45的进气方向则为竖直上下方向。
[0035] 如图2、5所示,空滤器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空滤器上壳体8、空滤滤芯7和空滤器下壳体5。
[0036] 空滤器下壳体5的底部设有进气口51,该进气口51与壳体41卡接,该进气口51的尺寸、形状与壳体41的尺寸、形状相匹配。第二分流部6设置在空气滤下壳体5内,具体地,如图6、7所示,第二分流部6为设有圆弧面61的防护板结构,该结构的上方为圆弧面61,底部设有水平伸出的连接板62,用于与空滤器下壳体5的内部焊接,圆弧面61的两侧与空滤器下壳体
5焊接,且圆弧面61与空滤器下壳体5的边缘处、容纳腔43围成独立空间,用于将冷却管路2进入的气体再次保持独立送气。
[0037] 第二分流部6的高度与空滤器下壳体5的高度相同。空滤滤芯7放置在空滤器下壳体5上,空滤器上壳体8依靠螺钉与空滤器下壳体5连接,并压紧空滤滤芯7,实现空滤滤芯7的连接孔与第二分流部6的过盈配合,二者实现零距离配合。
[0038] 通过第一分流部4和第二分流部6的设计,首先,主进气管道1内的气体和冷却管路2内的气体会被第一分流部4分离,进入空滤器下壳体5内。空滤器下壳体5内同样被第二分流部6分隔成两个独立通道,第二分流部6通至空滤滤芯7处,经空滤滤芯7过滤后的两股气体几乎平行向上流出,最终在空滤器上壳体8出气口处交汇并流出。
[0039] 本发明将空滤器的进气管(主进气管道)和汽车ECU的冷却管路交汇点布置在空滤器进气口处。通过建立两个独立的通道,主进气管道的气流和冷却管路的气流平行的通过空滤器滤芯,而后在空滤器出气口汇合,可有效的避免紊流,从而解决高速气流交汇产生的紊流问题,且能够保证气流均匀性的同时,降低进气阻力和进气噪声。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