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236590.4

文献号 : CN1138329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志强赵景乐郭欣赵炳钦熊锡佳

申请人 : 广东广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打桩机将钢板桩打入地下;步骤二:在钢板桩上确定成孔位置,并做好标记;步骤三:将钢板桩上做标记的位置开设供锚索穿过的通孔;步骤四:钻机就位;步骤五:钻机驱动钻杆旋转,钻杆带动钻头前进,以使钻头和钻杆依次穿过通孔并插入岩体内;步骤六:钻头钻到底后,拆卸最后一节钻杆,并将锚索出入钻杆;步骤七:将浆液注入钻杆内,一边注浆一边将钻杆退出,待浆液至孔口20mm‑40mm时停止注浆;步骤八:剪断穿过钢板桩一端的锚索;步骤九:在钢板桩上安装夹持组件;步骤十:通过夹持组件夹持锚索伸出钢板桩的一端。本申请增加了锚索与钢板桩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打桩机将所有的钢板桩(1)打入地下;

步骤二:在所述钢板桩(1)上确定成孔位置,并做好标记;

步骤三:将钢板桩(1)上做标记的位置开设供锚索(2)穿过的通孔;

步骤四:钻机就位,保持平稳;

步骤五:钻机驱动钻杆旋转,所述钻杆带动钻头前进,以使所述钻头和所述钻杆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岩体内;

步骤六:钻头钻到底后,拆卸最后一节钻杆,并将锚索(2)出入钻杆;

步骤七:将浆液注入钻杆内,一边注浆一边将钻杆退出,待浆液至孔口20mm‑40mm时停止注浆;

步骤八:剪断穿过所述钢板桩(1)一端的所述锚索(2);

步骤九:在所述钢板桩(1)上安装夹持组件(3);

步骤十:通过所述夹持组件(3)夹持所述锚索(2)伸出所述钢板桩(1)的一端;

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定位件(31)和夹持件(32),所述定位件(31)包括安装块(311)和定位块(312),所述安装块(311)固定于所述钢板桩(1)上,所述定位块(312)固定于所述安装块(311)上;所述夹持件(32)包括固定连接的夹持块(321)和旋转块(322),所述旋转块(32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块(311)上;所述定位块(312)上开设有用于对锚索(2)进行定位的第一卡接槽(3121),所述夹持块(321)靠近所述定位块(31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锚索(2)进行定位的第二卡接槽(3211);所述安装块(3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夹持件(32)旋转的支撑组件(4);

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滑移块(41)和丝杆(42),所述滑移块(41)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411)和滑移部(412),所述安装块(311)上开设有滑移槽(3111),所述滑移部(412)与所述滑移槽(3111)滑移配合;所述丝杆(4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块(311)并位于所述滑移槽(3111)内,所述丝杆(42)与所述安装块(311)螺纹配合,所述丝杆(42)位于所述滑移槽(3111)内的一端与所述滑移部(412)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块(32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部(3221),所述支撑部(411)的其中一个侧壁抵接于所述驱动部(3221)的侧壁,所述支撑部(411)背离所述驱动部(3221)的侧壁抵接于所述安装块(31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1)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引孔(3113),多个所述穿引孔(3113)均与所述滑移槽(3111)相连通;所述安装块(311)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114),多个所述螺纹孔(3114)均与所述滑移槽(3111)相连通;所述穿引孔(3113)与所述螺纹孔(3114)一一对应;所述旋转块(322)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穿设有螺杆(3115),所述旋转块(322)与所述螺杆(3115)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11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3114)螺纹配合,所述螺杆(3115)的另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321)靠近所述安装块(311)的侧壁与所述安装块(311)之间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321)靠近所述安装块(3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圆角(3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21)靠近所述支撑部(4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圆角(3222),所述支撑部(411)靠近所述驱动部(32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圆角(4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1)上开设有定位槽(3112),所述定位块(312)与所述定位槽(3112)卡接配合,所述定位块(312)与所述安装块(3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2)远离所述滑移块(4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板桩(1)加锚索(2)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3121)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缘(3122),所述第二卡接槽(3211)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缘(3212)。

说明书 :

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
[0003] 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0004]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锚索的一端穿设于岩体内,锚索的另一端穿过钢板桩,锚索穿过钢板桩的一端套设有垫板,锚索穿过钢板桩的一端还螺纹配合有锚具,锚具和钢板桩分别抵接于垫板两个相对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钢板桩的固定。
[0005]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岩体对钢板有挤压作用,当锚具与锚索之间发生送松动时,从而解除锚具对锚索和钢板之间的固定作用,在岩体的挤压作用下,钢板桩容易朝向靠近基坑的方向倾斜。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增加锚索与钢板桩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申请提供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0007] 本申请提供的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步骤一:用打桩机将所有的钢板桩打入地下;
[0010] 步骤二:在所述钢板桩上确定成孔位置,并做好标记;
[0011] 步骤三:将钢板桩上做标记的位置开设供锚索穿过的通孔;
[0012] 步骤四:钻机就位,保持平稳;
[0013] 步骤五:钻机驱动钻杆旋转,所述钻杆带动钻头前进,以使所述钻头和所述钻杆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岩体内;
[0014] 步骤六:钻头钻到底后,拆卸最后一节钻杆,并将锚索出入钻杆;
[0015] 步骤七:将浆液注入钻杆内,一边注浆一边将钻杆慢慢退出,待浆液至孔口20mm‑40mm时停止注浆;
[0016] 步骤八:剪断穿过所述钢板桩一端的所述锚索;
[0017] 步骤九:在所述钢板桩上安装夹持组件;
[0018] 步骤十: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锚索伸出所述钢板桩的一端。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机将锚索插入岩体内,然后通过向岩体内注浆,从而将锚索固定于岩体内,然后通过该夹持组件将锚索伸出钢板桩的一端夹持住,从而将钢板和锚索连接在一起,增加了钢板与锚索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20]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定位件和夹持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块和定位块,所述安装块固定于所述钢板桩上,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夹持块和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对锚索进行定位的第一卡接槽,所述夹持块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锚索进行定位的第二卡接槽;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夹持件旋转的支撑组件。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锚索穿过钢板桩的一端与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然后通过支撑组件来驱动夹持件旋转,以使夹持块朝向靠近定位块的方向转动,当夹持块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使,夹持块上的第二卡接槽与锚索卡接配合,定位块和夹持块对锚索有夹持作用,从而将锚索伸出钢板桩的一端与钢板桩连接在一起;相比于背景技术中通过锚具将锚索与钢板桩连接在一起,增加了锚索与钢板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2]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移块和丝杆,所述滑移块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滑移部,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部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块并位于所述滑移槽内,所述丝杆与所述安装块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位于所述滑移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滑移部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块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部,所述支撑部的其中一个侧壁抵接于所述驱动部的侧壁,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侧壁抵接于所述安装块的表面。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块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时,工作人员通过旋转丝杆,丝杆带动滑移部在滑移槽内朝向靠近夹持块的方向滑动,滑移部带动支撑部朝向靠近夹持块的方向滑动,支撑部挤压驱动部的下表面,以使驱动部发生旋转,驱动部带动夹持块旋转,以使夹持块背离驱动部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锚索的固定作用;同时由于支撑部其中一个侧壁抵接于安装块的侧壁,支撑部另一个侧壁抵接于驱动部靠近安装块的侧壁,因此支撑部对驱动部有支撑作用,从而可以限制驱动部旋转,进而限制夹持块旋转,增加了夹持块和定位块夹持锚索的牢固性。
[0024]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引孔,多个所述穿引孔均与所述滑移槽相连通;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均与所述滑移槽相连通;所述穿引孔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旋转块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穿设有螺杆,所述旋转块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相对应的所述通孔。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穿引孔和螺纹孔,将螺杆安装于安装块上,从而可以根据锚索的粗细调节夹持块与定位块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对不同的锚索进行固定;同时螺杆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螺杆的便捷性。
[0026]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侧壁与所述安装块之间有间隙。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块与安装块之间有间隙,增大了夹持块的旋转角度。
[0028]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圆角。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角进一步增大了夹持块的旋转角度。
[0030]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圆角,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圆角。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支撑部滑移至驱动部与安装块之间时,第二圆角和第三圆角减小了支撑部与驱动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支撑部与驱动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工作人员将支撑部插入驱动部与安装块之间的便捷性。
[0032]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接配合,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对定位块有定位作用,增加了人员将定位块固定于安装块上的便捷性。
[0034] 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所述滑移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
[0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钮来旋转丝杆,具有省力作用。
[0036]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卡接槽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缘。
[00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凸缘增加了定位块与锚索之间的摩擦力,多个第二凸缘增加了夹持块与锚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定位块和夹持块夹持锚索的牢固性。
[0038]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9] 钻机将锚索插入岩体内,然后通过向岩体内注浆,从而将锚索固定于岩体内,然后通过该夹持组件将锚索伸出钢板桩的一端夹持住,从而将钢板和锚索连接在一起,增加了钢板与锚索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40] 工作人员将锚索穿过钢板桩的一端与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然后通过支撑组件来驱动夹持件旋转,以使夹持块朝向靠近定位块的方向转动,当夹持块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使,夹持块上的第二卡接槽与锚索卡接配合,定位块和夹持块对锚索有夹持作用,从而将锚索伸出钢板桩的一端与钢板桩连接在一起;相比于背景技术中通过锚具将锚索与钢板桩连接在一起,增加了锚索与钢板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1] 当夹持块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时,工作人员通过旋转丝杆,丝杆带动滑移部在滑移槽内朝向靠近夹持块的方向滑动,滑移部带动支撑部朝向靠近夹持块的方向滑动,支撑部挤压驱动部的下表面,以使驱动部发生旋转,驱动部带动夹持块旋转,以使夹持块背离驱动部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锚索的固定作用;同时由于支撑部其中一个侧壁抵接于安装块的侧壁,支撑部另一个侧壁抵接于驱动部靠近安装块的侧壁,因此支撑部对驱动部有支撑作用,从而可以限制驱动部旋转,进而限制夹持块旋转,增加了夹持块和定位块夹持锚索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4]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组件和支撑组件的半剖视图。
[0045] 附图标记说明:
[0046] 1、钢板桩;11、凹槽;2、锚索;3、夹持组件;31、定位件;311、安装块;3111、滑移槽;3112、定位槽;3113、穿引孔;3114、螺纹孔;3115、螺杆;3116、螺母;3117、固定部;312、定位块;3121、第一卡接槽;3122、第一凸缘;32、夹持件;321、夹持块;3211、第二卡接槽;3212、第二凸缘;3213、第一圆角;322、旋转块;3221、驱动部;3222、第二圆角;3223、旋转孔;4、支撑组件;41、滑移块;411、支撑部;412、滑移部;413、第三圆角;42、丝杆;43、旋钮;431、握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参照图1,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钢板桩1,相邻两个钢板桩1钢板桩1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使相邻的两个钢板桩1之间有相互牵制的作用。钢板桩1的形状以使钢板桩1的一侧形成凹槽11,凹槽11位于钢板桩1背离岩体的一侧的钢板桩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锚索2,锚索2的一端位于岩体内并与岩体固定连接,锚索2的另一端穿过钢板桩1上的通孔。锚索2呈倾斜设置,以使工作人员在注浆的过程中,浆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锚索2的长度方向流入岩体内。
[0049] 参照图2和图3,锚索2穿过钢板桩1上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锚索2的夹持组件3,夹持组件3包括定位件31和夹持件32,定位件31固定于钢板桩1上,夹持件32转动设置于定位件31上,定位件31和夹持件32用于夹持锚索2伸出于钢板桩1的一端,从而实现对锚索2的固定。
[0050]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定位件31包括安装块311和定位块312,安装块311的侧壁一体成型有三个固定部3117,每个固定部3117上均穿设有螺栓,每个螺栓均与钢板桩1螺纹配合,从而将安装块311固定于钢板桩1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安装块311的便捷性。安装块311上开设有定位槽3112,定位块312与定位槽3112卡接块卡接配合,安装块311上穿设有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均与定位块312螺纹配合,从而将定位块312固定于安装块311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递定位块312的便捷性。
[0051]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夹持件32包括一体成型的夹持块321和旋转块322,旋转块322转动设置于安装块311上。具体的,安装块311靠近夹持块321的侧壁开设有滑移槽3111,滑移槽3111沿竖直方向延伸,滑移槽3111的两端均呈封闭设置。安装块311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引孔3113,多个穿引孔3113均与滑移槽3111相连通;安装块311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114,多个螺纹孔3114均与滑移槽311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穿引孔3113与螺纹孔3114的数量均为三个,穿引孔3113与螺纹孔3114一一对应。旋转块322上开设有旋转孔3223,旋转孔3223内穿设有螺杆3115,旋转块322与螺杆3115转动连接。螺杆311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螺纹孔3114螺纹配合,螺杆3115的另一端穿过相对应的通孔。螺杆3115穿过通孔的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3116,螺母3116的侧壁抵接于安装块311的侧壁,增加了螺杆3115安装于安装块311上的牢固性。
[0052]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旋转块322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分别抵接于滑移槽311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内侧壁,滑移槽3111对旋转块322有导向作用,增加了旋转块322旋转的稳定性。夹持块321与安装块311之间有间隙,增大了夹持块321的旋转角度。夹持块321靠近安装块3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圆角3213,第一圆角3213进一步增大了夹持块321的旋转角度。
[0053] 参照图3,定位块312靠近夹持块32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卡接槽3121,夹持块321靠近定位块31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卡接槽3211。第一卡接槽3121与第二卡接槽3211可以为弧形槽、方形槽或其他任意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槽3121和第二卡接槽3211均为弧形槽。第一卡接槽3121与锚索2的一侧相适配,从而增加了定位块312与锚索2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二卡接槽3211与锚索2相对的一侧相适配,从而增加了夹持块321与锚索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定位块312和夹持块321夹持锚索2的牢固性。
[0054] 继续参照图3,第一卡接槽3121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缘3122,多个第一凸缘3122沿第一卡接槽31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第二卡接槽3211内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缘3212,多个第二凸缘3212沿第二卡接槽32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多个第一凸缘3122增加了定位块312与锚索2之间的摩擦力,多个第二凸缘3212增加了夹持块321与锚索2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定位块312和夹持块321夹持锚索2的牢固性。
[0055] 参照图2和图3,定位块3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夹持块321的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包括滑移块41和丝杆42,滑移块41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411和滑移部412,滑移部412与滑移槽3111滑移配合,且支撑部411靠近安装块311的侧壁抵接于安装块311的侧壁,增加了滑移部412滑移的稳定性。丝杆42的一端穿过安装块311并位于滑移槽3111内,丝杆42与安装块311螺纹配合,丝杆42位于滑移槽3111内的一端与滑移部412转动连接,丝杆42的另一端焊接有旋钮43,旋钮4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握持槽431,多个握持槽431呈周向均匀分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旋钮43来旋转丝杆42,丝杆42带动滑移部412朝向靠近或远离夹持块321的方向滑动,滑移部412带动支撑部411朝向靠近或远离夹持块321的方向移动,支撑部411对夹持块321有固定作用,增加了夹持块321和定位块312夹持锚索2的牢固性。
[0056]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夹持块321背离定位块312的侧壁一体成型有驱动部3221,支撑部411靠近驱动部3221的侧壁抵接于驱动部3221的侧壁,支撑部411远离驱动部3221的侧壁抵接于安装块311的侧壁,支撑部411对驱动部3221有限位作用,可以限制驱动部3221旋转,从而限制夹持块321旋转,进一步增加了夹持块321和定位块312夹持锚索2的牢固性。
[0057] 参照图2,驱动部3221靠近支撑部4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圆角3222,支撑部411靠近驱动部32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圆角413。工作人员将支撑部411滑移至驱动部3221与安装块311之间时,第二圆角3222和第三圆角413减小了支撑部411与驱动部32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支撑部411与驱动部3221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工作人员将支撑部411插入驱动部3221与安装块311之间的便捷性。
[0058]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深基坑钢板桩加锚索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9] 步骤一:用打桩机将所有的钢板桩1打入地下;
[0060] 步骤二:在钢板桩1上确定成孔位置,并做好标记;
[0061] 步骤三:将钢板桩1上做标记的位置开设供锚索2穿过的通孔;
[0062] 步骤四:钻机就位,保持平稳;
[0063] 步骤五:钻机驱动钻杆旋转,钻杆带动钻头前进,以使钻头和钻杆依次穿过通孔并插入岩体内;
[0064] 步骤六:钻头钻到底后,拆卸最后一节钻杆,并将锚索2出入钻杆;
[0065] 步骤七:将浆液注入钻杆内,一边注浆一边将钻杆慢慢退出,待浆液至孔口20mm‑40mm时停止注浆;
[0066] 步骤八:剪断穿过钢板桩1一端的锚索2;
[0067] 步骤九:在固定部3117上穿设三个螺栓,以使三个螺栓均与钢板桩1螺纹配合,从而将夹持组件3固定于钢板桩1上;
[0068] 步骤十:使锚索2伸出于钢板桩1的一端位于定位块312与夹持块321之间,将锚索2于定位块312上的第一卡接槽3121卡接配合,然后通过转动旋转块322,旋转块322带动夹持块321旋转,以使夹持块321的侧壁抵接于定位块312的侧壁,此时锚索2与第二卡接槽3211卡接配合,第一卡接槽3121和第二卡接槽3211形成锚索2穿过的空间。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转来旋转丝杆42,丝杆42带动滑移部412在滑移槽3111内朝向靠近夹持块321的方向滑动,滑移部412带动支撑部411朝向靠近夹持块321的方向滑动,以使支撑部411抵接于驱动部3221的侧壁,支撑部411对驱动部3221有支撑作用,从而对夹持块321有固定作用,增加了夹持块321和定位块312夹持锚索2的牢固性。
[006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