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222727.0

文献号 : CN1138467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飞

申请人 : 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架、支撑板和幕墙组件,所述的外墙墙面上预埋安装有龙骨架,龙骨架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为铝型材,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通风槽,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幕墙组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为了起到通风的效果,通常在幕墙外侧设置有通风散热口,导致幕墙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够有效地对室内进行隔音,影响室内居中的舒适程度,同时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幕墙的调节效果差,不能够准确的对幕墙进行通风调节,而且幕墙的调节效果单一,调节后的稳定效果差,幕墙容易发生晃动的现象,影响幕墙的后续使用效果等难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架(1)、支撑板(2)和幕墙组件(3),其特征在于:外墙墙面上预埋安装有龙骨架(1),龙骨架(1)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为铝型材,支撑板(2)中部设置有通风槽,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幕墙组件(3),其中:所述的幕墙组件(3)包括横梁板(31)、外幕墙单元(32)、导向架(33)、驱动单元(34)、内幕墙单元(35)和格栅板(36),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对称安装有横梁板(31),横梁板(31)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导向架(33),导向架(33)对称布置,支撑板(2)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外幕墙单元(32),外幕墙单元(3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板(2)之间,外幕墙单元(32)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导向架(33)相连接,导向架(33)呈弧形结构,导向架(33)内部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架(33)与外幕墙单元(32)同轴线,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的导向架(33)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34),驱动单元(34)与外幕墙单元(32)下端相连接,支撑板(2)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内幕墙单元(35),内幕墙单元(35)后侧面上对称安装有格栅板(36);

所述的外幕墙单元(32)包括固定框架(321)、外幕墙玻璃(322)和遮光机构(323),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框架(321),固定框架(321)呈矩形中空结构,固定框架(321)外侧通过销轴与支撑板(2)相连接,固定框架(321)内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外幕墙玻璃(322),固定框架(321)内部后侧均匀安装有遮光机构(323),遮光机构(323)与导向架(33)相对应;

所述的遮光机构(323)包括遮光板(3231)、转动轴(3232)、转动齿轮(3233)和齿形板(3234),所述的固定框架(321)内部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转动轴(3232),转动轴(3232)上安装有遮光板(3231),遮光板(3231)呈矩形结构,相邻的遮光板(3231)搭接设置,转动轴(3232)上端安装有转动齿轮(3233),转动齿轮(3233)为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内壁上安装有齿形板(3234),齿形板(3234)呈弧形结构,齿形板(3234)上均匀设置有与转动齿轮(3233)相啮合的卡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单元(34)包括电动滑块(341)、移动块(342)和弧形架(343),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的导向架(33)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有弧形架(343),弧形架(343)外侧与外幕墙单元(32)相连接,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中部的导向架(33)内部安装有电动滑块(341),电动滑块(341)呈弧形结构,电动滑块(341)上端通过移动块(342)与弧形架(34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幕墙单元(35)包括安装板(351)、内幕墙玻璃(352)和百叶窗(353),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安装板(351),安装板(351)中部为空心结构,安装板(351)中部安装有内幕墙玻璃(352),安装板(35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百叶窗(3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窗(353)内均匀设有倾斜布置的扇叶,扇叶为铝合金材质,位于内幕墙玻璃(352)上端的扇叶倾斜向下布置,位于内幕墙玻璃(352)下端的扇叶倾斜向上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光板(3231)为塑料材质,遮光板(3231)表面贴附有镀铝复合膜,且遮光板(3231)端部设置有防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架(321)为铝合金材质,固定框架(321)外侧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密封板(3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3211)为铰接板,铰接板呈矩形结构,铰接板中部与固定框架(321)同轴转动,铰接板数量为多个,内侧的铰接板与固定框架(321)相连接,外侧的铰接板与支撑板(2)相连接,铰接板之间对称设置有扇形弹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板(31)为多个隔板可拆卸拼接而成,隔板内部均匀填充有隔音、保温、防火材料。

说明书 :

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0002]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 随着建筑幕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建筑幕墙行业中的翘楚。
[0004] 建筑幕墙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1、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为了起到通风的效果,通常在幕墙外侧设置有通风散热口,导致幕墙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够有效地对室内进行隔音,影响室内居中的舒适程度;2、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幕墙的调节效果差,不能够准确的对幕墙进行通风调节,而且幕墙的调节效果单一,调节后的稳定效果差,影响幕墙的后续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为了起到通风的效果,通常在幕墙外侧设置有通风散热口,导致幕墙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够有效地对室内进行隔音,影响室内居中的舒适程度,同时现有的幕墙在使用时,幕墙的调节效果差,不能够准确的对幕墙进行通风调节,而且幕墙的调节效果单一,调节后的稳定效果差,幕墙容易发生晃动的现象,影响幕墙的后续使用效果等难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架、支撑板和幕墙组件,外墙墙面上预埋安装有龙骨架,龙骨架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为铝型材,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通风槽,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幕墙组件,幕墙组件采用双层式设计,双层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室内的隔音效果,同时当外层的幕墙打开一定的倾角时,即可实现室内循环通风的功能,通风槽可以实现相邻幕墙组件相连通的作用,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
[0009] 所述的幕墙组件包括横梁板、外幕墙单元、导向架、驱动单元、内幕墙单元和格栅板,所述的支撑板之间对称安装有横梁板,横梁板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导向架,导向架对称布置,支撑板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外幕墙单元,外幕墙单元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板之间,外幕墙单元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导向架相连接,导向架呈弧形结构,导向架内部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架与外幕墙单元同轴线,位于支撑板之间下端的导向架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外幕墙单元下端相连接,支撑板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内幕墙单元,内幕墙单元后侧面上对称安装有格栅板,内幕墙单元位于支撑板上的通风槽内侧,使得气流在通风槽内循环时,内幕墙单元仍可以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
[0010] 所述的外幕墙单元包括固定框架、外幕墙玻璃和遮光机构,所述的支撑板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呈矩形中空结构,固定框架外侧通过销轴与支撑板相连接,固定框架内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外幕墙玻璃,固定框架内部后侧均匀安装有遮光机构,遮光机构与导向架相对应。
[0011] 所述的遮光机构包括遮光板、转动轴、转动齿轮和齿形板,所述的固定框架内部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有遮光板,遮光板呈矩形结构,相邻的遮光板搭接设置,转动轴上端安装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为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内壁上安装有齿形板,齿形板呈弧形结构,齿形板上均匀设置有与转动齿轮相啮合的卡齿。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滑块、移动块和弧形架,位于支撑板之间下端的导向架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有弧形架,弧形架外侧与外幕墙单元相连接,位于支撑板之间下端中部的导向架内部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呈弧形结构,电动滑块上端通过移动块与弧形架相连接,弧形架与导向架同轴线,弧形架为钢制耐磨材料制成,使得弧形架可以有效地起到稳固的作用。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内幕墙单元包括安装板、内幕墙玻璃和百叶窗,所述的支撑板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为空心结构,安装板中部安装有内幕墙玻璃,安装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百叶窗。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百叶窗内均匀设有倾斜布置的扇叶,扇叶为铝合金材质,位于内幕墙玻璃上端的扇叶倾斜向下布置,位于内幕墙玻璃下端的扇叶倾斜向上布置。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遮光板为塑料材质,遮光板表面贴附有镀铝复合膜,且遮光板端部设置有防护垫,防护垫为柔性材质。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框架为铝合金材质,固定框架外侧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固定框架内部。
[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密封板为铰接板,铰接板呈矩形结构,铰接板中部与固定框架同轴转动,铰接板数量为多个,内侧的铰接板与固定框架相连接,外侧的铰接板与支撑板相连接,铰接板之间对称设置有扇形弹性垫,密封板为折扇结构原理,使得铰接板闭合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铰接板在展开时可以起到挡雨的作用。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横梁板为多个隔板可拆卸拼接而成,隔板内部均匀填充有隔音、保温、防火材料。
[0019] (三)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幕墙结构采用双层式设计,当外侧幕墙闭合时,幕墙组件可以有效地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当外层幕墙打开时,幕墙组件可以有效地起到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散热的效果,保持空气的清新度;
[0021] 2.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外幕墙单元采用可转动式设计,当驱动单元带动外幕墙单元进行角度转动时,外幕墙单元上端逐渐向内倾斜,同时外幕墙单元内部的遮光机构逐渐发生翻转,使得外幕墙单元可以有效地进行采光,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0022] 3.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其内幕墙单元位于支撑板上的通风槽内侧,使得气流在通风槽内循环时,内幕墙单元仍可以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同时内幕墙单元上的百叶窗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气流进行导向的作用,利于室内其他循环流通。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支撑板与外幕墙单元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横梁板、外幕墙单元、导向架与驱动单元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密封板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组合安装的状态示意图;
[0032] 图9是本发明空气循环流通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4]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智能通风建筑幕墙,包括龙骨架1、支撑板2和幕墙组件3,外墙墙面上预埋安装有龙骨架1,龙骨架1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为铝型材,支撑板2中部设置有通风槽,两个支撑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幕墙组件3,幕墙组件3采用双层式设计,双层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室内的隔音效果,同时当外层的幕墙打开一定的倾角时,即可实现室内循环通风的功能,通风槽可以实现相邻幕墙组件3相连通的作用,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
[0035] 所述的幕墙组件3包括横梁板31、外幕墙单元32、导向架33、驱动单元34、内幕墙单元35和格栅板36,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对称安装有横梁板31,横梁板31内侧面上均匀安装有导向架33,导向架33对称布置,支撑板2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外幕墙单元32,外幕墙单元3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板2之间,外幕墙单元32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导向架33相连接,导向架33呈弧形结构,导向架33内部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架33与外幕墙单元32同轴线,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的导向架33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34,驱动单元34与外幕墙单元32下端相连接,支撑板2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内幕墙单元35,内幕墙单元35后侧面上对称安装有格栅板36,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时,驱动单元34开始工作,驱动单元34带动外幕墙单元32下端向外转动,同时外幕墙单元32上端沿导向架33向内转动,使得外幕墙单元32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改变转动的角度实现室外气体流通的效率,室外的空气经倾斜的外幕墙单元32上端流入室内,再经外幕墙单元32下端流出,进而可以实现可以置换室内的混浊空气的功能,保持空气的清新度。
[0036] 所述的横梁板31为多个隔板可拆卸拼接而成,隔板内部均匀填充有隔音、保温、防火材料。
[0037] 所述的外幕墙单元32包括固定框架321、外幕墙玻璃322和遮光机构323,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内部前侧设置有固定框架321,固定框架321呈矩形中空结构,固定框架321外侧通过销轴与支撑板2相连接,固定框架321内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外幕墙玻璃322,固定框架321内部后侧均匀安装有遮光机构323,遮光机构323与导向架33相对应,具体工作时,外幕墙玻璃322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321内部前侧,遮光机构323安装在固定框架321内部后侧,当固定框架321受力发生转动时,固定框架321带动外幕墙玻璃322进行转动的同时遮光机构323打开,遮光机构323、导向架33与驱动单元34之间联动式设计,进而可以智能化的对室内通风采光的效果进行准确调节。
[0038] 所述的固定框架321为铝合金材质,固定框架321外侧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密封板3211,密封板3211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部潮湿空气进入固定框架321内部,固定框架321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密封橡胶,密封橡胶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但密封橡胶不与导向架33发生干涉。
[0039] 所述的密封板3211为铰接板,铰接板呈矩形结构,铰接板中部与固定框架321同轴转动,铰接板数量为多个,内侧的铰接板与固定框架321相连接,外侧的铰接板与支撑板2相连接,铰接板之间对称设置有扇形弹性垫,密封板3211为折扇结构原理,具体工作时,当固定框架321发生转动时,固定框架321带动铰接板逐渐发生转动,铰接板之间的弹性垫展开,弹性垫起到防潲雨的作用。
[0040] 所述的遮光机构323包括遮光板3231、转动轴3232、转动齿轮3233和齿形板3234,所述的固定框架321内部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转动轴3232,转动轴3232上安装有遮光板3231,遮光板3231呈矩形结构,相邻的遮光板3231搭接设置,转动轴3232上端安装有转动齿轮3233,转动齿轮3233为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内壁上安装有齿形板3234,齿形板3234呈弧形结构,齿形板3234上均匀设置有与转动齿轮3233相啮合的卡齿,具体工作时,当驱动单元
34带动固定框架321进行转动时,固定框架321外侧的转动齿轮3233与齿形板3234准确啮合,使得固定框架321转动的同时转动轴3232进行自转,转动轴3232可以带动遮光板3231分离,进而可以实现采光的效果。
[0041] 所述的遮光板3231为塑料材质,遮光板3231表面贴附有镀铝复合膜,且遮光板3231端部设置有防护垫,镀铝复合膜可以有效地起到反光的作用,减少光线照射到室内,同时可以防止热量堆积,进而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遮光板3231内侧的防护垫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遮光板3231转动时与外幕墙玻璃322发生刮擦的现象,避免外幕墙玻璃
322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的现象。
[0042] 所述的驱动单元34包括电动滑块341、移动块342和弧形架343,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的导向架33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有弧形架343,弧形架343外侧与外幕墙单元32相连接,位于支撑板2之间下端中部的导向架33内部安装有电动滑块341,电动滑块341呈弧形结构,电动滑块341上端通过移动块342与弧形架343相连接,具体工作时,弧形架
343起到支撑与调节的作用,当电动滑块341带动移动块342运动时,移动块342通过弧形架
343带动固定框架321进行转动,当移动块342运动到最左侧时,弧形架343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防止外幕墙单元32受力发生晃动的现象,保证外幕墙单元32安装的稳定性。
[0043] 所述的内幕墙单元35包括安装板351、内幕墙玻璃352和百叶窗353,所述的支撑板2之间内部后侧安装有安装板351,安装板351中部为空心结构,安装板351中部安装有内幕墙玻璃352,安装板35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百叶窗353,具体工作时,内幕墙玻璃352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当外幕墙单元32转动时,室外空气经百叶窗353进入到室内中,百叶窗353起到气流导向的作用。
[0044] 所述的百叶窗353内均匀设有倾斜布置的扇叶,扇叶为铝合金材质,位于内幕墙玻璃352上端的扇叶倾斜向下布置,位于内幕墙玻璃352下端的扇叶倾斜向上布置,具体工作时,扇叶的倾斜布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气体的循环流动性,利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度。
[0045] 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工作步骤:
[0046] S1、幕墙安装:首先将龙骨架1均匀安装在外墙墙面上,然后固定间距安装支撑板2,相邻的支撑板2之间逐一安装幕墙组件3;
[0047] S2、幕墙通风:驱动单元34带动外幕墙单元32下端向外转动,同时外幕墙单元32上端沿导向架33向内转动,使得外幕墙单元32转动一定角度,室外的空气经倾斜的外幕墙单元32上端流入室内,再经外幕墙单元32下端流出,进而可以实现可以置换室内的混浊空气的功能,保持空气的清新度;
[0048] S3、幕墙保温隔音:驱动单元34带动外幕墙单元32复原,外幕墙单元32可以准确的与横梁板31与支撑板2之间准确密封,保证幕墙的防雨、隔音的效果。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