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追踪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197381.3

文献号 : CN1138722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鸿韩建叶尚豪

申请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追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追踪器,包括外壳、无线充电模块、扬声器、天线和磁吸组件,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控制板、感应线圈和电池,感应线圈和电池分别电连接于控制板,电池上贯通设置有空腔;扬声器位于空腔内,信号连接于控制板;天线设置于电池与控制板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板和外界终端;磁吸组件贴靠外壳的内壁设置于外壳内。本发明的无线追踪器通过将扬声器设置于电池空腔的内部,减小无线追踪器的高度,使其体型更加轻薄,还利于扬声器发声;无线充电模块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简化充电操作;天线和扬声器配合控制板实现定位追踪和警报功能;磁吸组件使无线追踪器吸附在外界物体上,且充电时快速磁吸对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无线充电模块(2),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控制板(21)、感应线圈(22)和电池(23),所述感应线圈(22)和所述电池(23)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1),所述电池(23)上贯通设置有空腔(231);

扬声器(3),位于所述空腔(231)内,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1);

天线(4),设置于所述电池(23)与所述控制板(21)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板(21)和外界终端;

磁吸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

所述感应线圈(22)包括环形磁体(221)和设置于所述环形磁体(221)上的导线圈(222),所述导线圈(222)位于所述环形磁体(221)背离所述控制板(21)的一侧,所述磁吸组件位于所述环形磁体(221)的内腔中;

所述环形磁体(221)背离所述控制板(21)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置槽(2212),所述导线圈(22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2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2)上设置有限位槽(2211),所述天线(4)上设置限位部(41),所述限位部(41)容置于所述限位槽(22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线圈(22)内腔中的支撑件(51)和磁吸件(52),所述磁吸件(52)贴靠所述外壳(1)设置,所述支撑件(51)夹设于所述天线(4)和所述磁吸件(5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4)上设置有加固部(42),所述控制板(21)上设置有通孔(211),所述加固部(42)穿过所述通孔(211)抵靠所述支撑件(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支撑环(53)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环(53)上的多个磁体(54),所述支撑环(53)设置于所述天线(4)背离所述电池(23)的一侧,多个所述磁体(54)沿所述支撑环(53)的周向均匀排布形成一环形磁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的挂环(6),所述挂环(6)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61)和挂设部(62),所述连接部(61)连接于所述外壳(1)或所述控制板(21),所述挂设部(62)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6)与所述外壳(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腔体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粘结胶。

说明书 :

一种无线追踪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追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追踪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定位追踪技术的发展,追踪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针对容易丢失的小型物件、宠物、儿童、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或车辆等的位置追踪,追踪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追踪器不仅耗电快、需要定期更换纽扣电池,而且由于电量的限制,无法在追踪器上布置更多的功能,导致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追踪器的体积大且不便于固定在外界物体上,这就导致目前的追踪器不便于携带和固定,且对用于对小型物件的定位追踪使用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追踪器,便于携带和固定,功能多样且便于充电,也适用于对小型物件的定位追踪使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无线追踪器,包括:
[0006] 外壳;
[0007] 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板、感应线圈和电池,所述感应线圈和所述电池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电池上贯通设置有空腔;
[0008] 扬声器,位于所述空腔内,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0009] 天线,设置于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板和外界终端;
[0010] 磁吸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环形磁体和设置于所述环形磁体上的导线圈,所述导线圈位于所述环形磁体背离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所述磁吸组件位于所述环形磁体的内腔中。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磁体背离所述控制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导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天线上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容置于所述限位槽中。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线圈内腔中的支撑件和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贴靠所述外壳设置,所述支撑件夹设于所述天线和所述磁吸件之间。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上设置有加固部,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固部穿过所述通孔抵靠所述支撑件。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组件包括支撑环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环上的多个磁体,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天线背离所述电池的一侧,多个所述磁体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均匀排布形成一环形磁吸结构。
[0017]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挂环,所述挂环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挂设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壳或所述控制板,所述挂设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挂环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腔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粘结胶。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1] 本发明的无线追踪器,由设置于外壳内的无线充电模块、扬声器、用于定位追踪的天线以及用于磁吸固定的磁吸组件组成,其中,通过将扬声器设置于电池空腔的内部,减小无线追踪器纵向高度,使其体型更加轻薄,还利于扬声器发出声音;通过感应线圈将外界发射的电磁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控制板传输至电池以实现对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简化充电操作,无需定期更换电池;无线追踪器在使用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的电池能够与控制板之间传输电信号,以使控制板信号连接天线和扬声器,实现无线追踪器的定位追踪和警报功能;通过磁吸组件便于无线追踪器能够更加牢固地吸附在外界的磁吸结构或金属结构上,提升稳定性,也便于充电时将无线追踪器快速磁吸对位。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无线充电模块、天线和磁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无线充电模块、天线和磁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无线追踪器的外壳和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
[0030] 1‑外壳;11‑上壳体;12‑下壳体;13‑第二卡槽;
[0031] 2‑无线充电模块;21‑控制板;211‑通孔;22‑感应线圈;221‑环形磁体;2211‑限位槽;2212‑容置槽;2213‑第一卡槽;222‑导线圈;2221‑排线;23‑电池;231‑空腔;
[0032] 3‑扬声器;
[0033] 4‑天线;41‑限位部;42‑加固部;
[0034] 51‑支撑件;52‑磁吸件;53‑支撑环;54‑磁体;
[0035] 6‑挂环;61‑连接部;62‑挂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40] 实施例一
[004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追踪器,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模块2、扬声器3、天线4和磁吸组件,无线充电模块2包括设置于外壳1内的控制板21、感应线圈22和电池23,感应线圈22和电池23分别电连接于控制板21,电池23上贯通设置有空腔231;扬声器3位于空腔231的内部,信号连接于控制板21;天线4设置于电池23与控制板21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板21和外界终端;磁吸组件贴靠外壳1的内壁设置于外壳1内。
[0042] 本发明的无线追踪器,由设置于外壳1内的无线充电模2块、扬声器3、用于定位追踪的天线4以及用于磁吸固定的磁吸组件组成,其中,通过将扬声器3设置于电池23空腔231的内部,减小无线追踪器的高度,使其体型更加轻薄,还利于扬声器3发出声音;通过感应线圈22将外界发射的电磁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控制板21传输至电池23以实现对电池23进行充电,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简化充电操作,无需定期更换电池23;无线追踪器在使用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2的电池23能够与控制板21之间传输电信号,以使控制板21保持信号连接天线4和扬声器3,实现无线追踪器的定位追踪和警报功能;其中,天线4独立设置于电池23与控制板21之间,无需集成于控制板21上,有利于优化设计天线4,增强收发信号,且也便于控制板21上留存更多的空间布置电子元件;通过磁吸组件便于无线追踪器能够更加牢固地吸附在外界的磁吸结构或金属结构上,提升稳定性,也便于充电时将无线追踪器快速磁吸对位。
[0043] 可选地,电池23为一环形结构,电池23的内周面围设形成空腔231,扬声器3容置于空腔231内,且沿电池23的轴向,扬声器3的两端面分别与电池23的两端面齐平或位于空腔231内,以保证扬声器3只需占据空腔231内部的空间,减小无线追踪器的高度。
[0044] 参见图1和图2,感应线圈22包括环形磁体221和设置于环形磁体221上的导线圈222,导线圈222位于环形磁体221背离控制板21的一侧,且电连接于控制板21,实现磁吸定位无线充电;磁吸组件位于环形磁体221的内腔中,环形磁体221与磁吸组件配合,一方面便于充电时将无线追踪器快速磁吸对位,另一方面还能节省感应线圈22与磁吸组件占用外壳
1内的空间,减小无线追踪器的高度。
[0045] 可选地,环形磁体221为铁氧体或纳米晶,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磁体221可根据无线追踪器适用的场所选用铁氧体或纳米晶。铁氧体作为导磁材料使用时功耗低,适用于高频环境下的导磁材料,能够增大导磁率,提升电感品质。纳米晶具有极高的导磁性能,其运用于无线充电接收端时能够屏蔽电磁干扰,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充电效率,且纳米晶制备成型的环形磁体221厚度较薄,便于适用于体积小的产品,使无线追踪器的体型更加轻薄。
[0046] 参见图2和图3,环形磁体221背离控制板21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置槽2212,容置槽2212沿环形磁体221的周向贯通设置,导线圈222设置于容置槽2212中。容置槽2212的设置为导线圈222提供安装位置,导线圈222无需占用外壳1中其他的空间;也使得导线圈222与环形磁体221紧密贴合,减轻信号干扰。
[0047] 可选地,环形磁体221上设置有沿环形磁体221径向延伸的第一卡槽2213,第一卡槽2213一端连通容置槽2212,另一端连通环形磁体221的外周面,导线圈222上的排线2221穿过第一卡槽2213连接于控制板21。第一卡槽2213的设置避免排线2221发生晃动,保证导线圈222与控制板21电连接稳定。
[0048] 参见图1和图2,感应线圈22的环形磁体221上设置有限位槽2211,天线4上设置限位部41,限位部41容置于限位槽2211中,使得天线4和环形磁体221之间不会相对晃动或偏移,也能使得位于天线4和环形磁体221之间的控制板21保持稳定。
[0049] 可选地,限位槽2211和限位部41分别设置有多个,一个限位槽2211对应一个限位部41。
[0050] 参见图2和图3,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感应线圈22的环形磁体221内腔中的支撑件51和磁吸件52,磁吸件52贴靠外壳1设置,支撑件51夹设于天线4和磁吸件52之间,为磁吸件52提供一定的支撑和隔档作用,避免干扰天线4信号。可选地,磁吸件52为一中心磁体,例如磁吸件52呈圆柱状,支撑件51呈板状,使得磁吸组件的形状与感应线圈22内腔的形状相匹配,上述设置既能够充分利用感应线圈22的内腔,减小磁吸组件占用外壳1的空间,也能使得无线追踪器更牢固地吸附在外界的磁吸结构或金属结构上。
[0051] 参见图2和图3,天线4上设置有加固部42,加固部42包括凸环和呈夹角设置于凸环内的两个加固杆,控制板21上设置有圆形的通孔211,加固部42穿过通孔211抵靠支撑件51。通过加固部42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支承抵靠支撑件51,使得磁吸组件在外壳1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与限位部41配合对控制板2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控制板21径向偏移。
[0052]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追踪器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上的挂环6,挂环6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61和挂设部62,连接部61可拆卸地连接于外壳1,挂设部62位于外壳1的外侧。挂环6的设置便于用户将随身携带无线追踪器或将无线追踪器挂于外部物体上,提升无线追踪器的实用性。
[0053] 可选地,外壳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3,挂环6的连接部61为一卡扣,使得连接部61卡扣连接于第二卡槽13中。可选地,第二卡槽13可设置于外壳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以便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设置挂环6。参见图3,当第二卡槽13设置于外壳1的内表面上时,用户在外壳1封闭的情况下无法取下挂环6。当第二卡槽13设置于外壳1的外表面上时,用户可随时取下挂环6,同时节省外壳1内部的空间。
[0054] 可选地,外壳1上设置有螺纹孔,挂环6的连接部61可设置为一螺纹杆,挂设部62螺接于外壳1上,连接可靠且成本低。
[0055] 参见图3,外壳1包括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腔体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粘结胶。粘结胶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防水性,能够保护外壳1内部的元器件不受湿度和环境的侵蚀,同时能把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部。
[0056] 可选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焊接连接,防止外壳1被轻易打开,保证用户使用无线追踪器时的安全性。
[0057] 实施例二
[0058] 本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无线追踪器,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模块2、扬声器3、天线4和磁吸组件。
[0059]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感应线圈22内腔中的支撑环53和设置于支撑环53上的多个磁体54,支撑环53设置于天线4背离电池23的一侧,并与感应线圈22的环形磁体221同轴设置,多个磁体54沿支撑环53的周向均匀排布形成一环形磁吸结构。上述设置在起到将无线追踪器吸附固定于外界的磁吸结构或金属结构上,以及无线充电定位固定的同时,还能辅助收束磁力线,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0060] 实施例三
[0061] 本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无线追踪器,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模块2、扬声器3、天线4和磁吸组件。
[0062]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板21和感应线圈22位于天线4的中心,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感应线圈22外侧的支撑环53和设置于支撑环53上的多个磁体
54,支撑环53设置于天线4背离电池23的一侧,多个磁体54沿支撑环53的周向均匀排布形成一环形磁吸结构。上述设置灵活地布置感应线圈22和磁吸组件的位置,增大多个磁体54形成的环形磁吸结构的体积,以便进一步提升磁吸组件辅助收束磁力线的作用,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0063]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天线4上的限位部41和加固部42的位置及形状可根据感应线圈22和磁吸组件的位置进行设置,只需天线4上的加固部42正对支撑环53设置,天线4上的限位部41正对感应线圈22上的限位槽2211设置。
[0064] 可选地,支撑环53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每个磁体54对应放置于一个凹槽中,避免多个磁体54偏移。
[0065] 实施例四
[0066] 本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无线追踪器,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模块2、扬声器3、天线4和磁吸组件。
[006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挂环6的连接部61连接于控制板21。可选地,挂环6的连接部61与控制板21之间可选用焊接连接,将连接部61焊接连接于控制板21上的锡焊点即可,操作简单且有效保证挂环6与控制板21连接牢固性强;或挂环6的连接部61与控制板21之间可选用胶结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固定,胶结连接方式既便于操作,也能够通过加热和外力作用剥离胶黏剂,更换挂环6。
[0068] 实施例五
[0069] 本实施例五公开了一种无线追踪器,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模块2、扬声器3、天线4和磁吸组件。
[0070]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挂环6与外壳1一体成型,挂环6的连接部61连接于外壳1的外表面,挂环6的挂设部62可为一环形结构或带有孔眼的挂设结构,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使得外壳1和挂环6连接强度高,且加工效率高。可选地,沿朝向外壳1的方向,挂环6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增大挂环6的连接部61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71]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