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210001.5

文献号 : CN1138757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韩善捷韩宝瑜王梦馨潘铖

申请人 : 杭州茶菊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将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按比例组成诱集剂,对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具有显著诱集效应。这两种缨小蜂是茶园重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的卵寄生蜂,常年寄生率可达5%—75%,缨小蜂资源丰富。将载有该诱集剂的诱芯放置于茶梢之间缓释,可诱集和指引两种缨小蜂搜寻、寄生茶小绿叶蝉卵。于8月上旬使用诱集剂,每半月更换1次诱芯,直至12月,可将大量缨小蜂持续地诱集到茶园栖息、寄生和繁衍,9—12月份叶蝉虫口梯度式下降,翌年5月中旬—7月茶小绿叶蝉虫口显著降低,从而减免化学农药施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溶剂,制成总剂量为21mg—

63mg/mL的诱集剂,所述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1—2)∶(2—3)∶(48—58)∶(126—1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剂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

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2mg/mL、0.4mg/mL、0.6mg/mL、11.6mg/mL和

29.2mg/mL。

4.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诱集剂诱集和指引两种缨小蜂搜寻、寄生茶小绿叶蝉卵,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正己烷配制成总剂量为21mg—63mg诱集剂;所述的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1—2):(2—3):(48—58):(126—146);

2)将诱集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诱集剂诱芯,每个橡皮头上装载量为390—410μL,诱芯置于茶梢之间;

3)诱芯间距7—8m,每亩放置诱集剂诱芯10—15个,诱集和指引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到茶园中搜寻并寄生于茶小绿叶蝉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每诱集剂诱芯上载诱集剂之后,再上载10—

20μl的1—3mg/mL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作为稳定剂,以及上载20—40μl的液体石蜡作为缓释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剂诱芯固定于茶园茶梢上,置于茶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将诱集剂诱芯固定于茶园的时间为8月,每半月更换1次,直至12月。

8.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诱芯,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诱集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诱集剂诱芯,每个橡皮头上的装载量为390—410μL。

说明书 :

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涉及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及其应用,使用昆虫诱集剂诱集和指引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搜寻、寄生茶小绿叶蝉的卵。

背景技术

[0002]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是我国茶园最严重害虫,几十年来主要依靠施药防治。其每年发生的代数多,繁殖力强,抗药性强,常年致茶叶减产10%—15%,严重发生年份致茶叶减产50%以上。尤其是有机茶园禁用化学农药,但该害虫又严重发生,限制着我国有机茶的发展。但是,茶园生态系栖息繁殖着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这两种缨小蜂寄生于茶小绿叶蝉的卵,在浙江省杭州茶区、绍兴茶区寄生率5%—75%。在福建农林大学茶园中除了8月和12月的寄生率较低外,其它月份自然寄生率都在30%以上,10-11月寄生率最高达65%。故而缨小蜂资源比较丰富。
[0003] 通常茶小绿叶蝉种群在每年5月中旬—7月、9—11月形成2个虫口高峰。8月—12月在茶园中缓释诱集剂,持续诱集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至茶梢中搜寻、寄生叶蝉卵,持续繁殖扩大缨小蜂种群,制约9—11月份的叶蝉第2个虫口高峰,并在茶小绿叶蝉种群中越冬。翌年4月茶园中已有多的缨小蜂,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5中旬—7月份的茶小绿叶蝉第1个高峰。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茶梢气味、茶小绿叶蝉为害茶梢气味制成的缨小蜂诱集剂,于8—12月在茶园中持续缓释,诱集和指引茶园生态系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搜寻、寄生茶小绿叶蝉卵,致9—11月叶蝉虫口密度梯度式下降,翌年5—7月第1个叶蝉高峰期间叶蝉虫口显著下降。
[0005]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诱集剂,诱集剂制备方法如下:将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正己烷,配制成总剂量为21mg—63mg/mL的诱集剂;所述的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1—2)∶(2—3)∶(48—58)∶(126—146),五者之间质量比类似自然状态下叶蝉为害茶梢释放的这5种化合物之间的比例。
[0006] 优选的,所述诱集剂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2mg/mL、0.4mg/mL、0.6mg/mL、11.6mg/mL和29.2mg/mL,优选溶剂为正己烷。
[0007] 本发明还公开了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骨缨小蜂的诱集剂的应用,利用诱集剂诱集和指引两种缨小蜂搜寻、寄生茶小绿叶蝉卵,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0008] 1)将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正己烷配制成总剂量为21—63mg/mL诱集剂;所述的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1—2)∶(2—3)∶(48—58)∶(126—146);而且,这5种成分必须同时存在于诱集剂中;
[0009] 2)将诱集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诱集剂诱芯,每个橡皮头上的装载量为390—410μL,诱集剂诱芯固定于茶园茶梢之间;
[0010] 3)诱芯间距7—8m,每亩放置诱集剂诱芯10—15个,诱集和指引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到茶园中搜寻并寄生于茶小绿叶蝉卵。
[0011]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将诱集剂诱芯挂于茶园的时期为8上旬,每半月更换1次,直至12月份。
[0012] 优选的,所述诱集剂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2mg/mL、0.4mg/mL、0.6mg/mL、11.6mg/mL和29.2mg/mL,五种成分缺一不可。
[0013] 优选的,每诱集剂诱芯上载诱集剂之后,再上载10—20μl的1—3mg/mL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20—40μl的液体石蜡,分别作为稳定剂(即,抗氧化剂)和缓释剂,可将诱集效应的半衰期延长多日。
[0014]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诱芯,将所述的诱集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诱集剂诱芯,每个橡皮头上的装载量为390—410μL;诱集剂诱芯固定于茶梢层。
[0015] 本发明的方法中的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按比例溶于正己烷后散发叶蝉为害的茶梢气味;诱集方法、诱集剂和诱集剂诱芯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对茶树植株及茶园环境无污染。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诱集剂及其应用能有效地诱集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这两种缨小蜂寄生茶小绿叶蝉卵,从而控制该叶蝉,减免化学防治。
[0016] 说明书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施例中示出的4种诱集剂和E‑β‑法尼烯诱集的茶园2种缨小蜂的数量及差异图;
[0018] 图2为本实施中示出的缨小蜂诱集区与CK区的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差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6种备选诱集剂诱集缨小蜂的效果及其差异
[0020] 1材料和方法
[0021] 1.1诱芯配制
[0022] 备选诱集剂1(即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诱集剂):每mL溶液中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1mg/mL、0.2mg/mL、0.3mg/mL、5.8mg/mL和14.6mg/mL,小计21mg。
[0023] 备选诱集剂2:每mL溶液中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和紫苏烯的含量分别为0.32mg/mL、0.64mg/mL、0.96mg/mL和18.56mg/mL,小计20.48mg。
[0024] 备选诱集剂3:每mL溶液中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14mg/mL、0.28mg/mL、0.42mg/mL和20.44mg/mL,小计21.28mg。
[0025] 备选诱集剂4:每mL溶液中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11mg/mL、0.22mg/mL、6.38mg/mL和16.06mg/mL,小计22.77mg。
[0026] 备选诱集剂5:每mL溶液中含有芳樟醇、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11mg/mL、0.33mg/mL、6.38mg/mL和16.06mg/mL,小计22.88mg。
[0027] 备选诱集剂6:每mL溶液中含有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0.2mg/mL、0.3mg/mL、5.8mg/mL和14.6mg/mL,小计20.9mg。
[0028] 对照(CK):正己烷。
[0029] 选用橡皮头作为承载诱集剂的材料。分别在每个橡皮头的凹口载入390μL每种诱集剂或者正己烷,再用20μL液体石蜡封口。每个诱集剂诱芯或者正己烷芯附于1块素馨黄诱虫板上,诱虫板色彩在绝对色空间的亮度L=80.25,色度坐标a=3.82、b=84.12,长×宽为40cm×20cm。
[0030] 1.2试验方法
[0031] 2019年7月8日10:00—12:00,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选一片无公害茶园,分为7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处理,即:
[0032] 备选诱集剂1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1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3] 备选诱集剂2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2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4] 备选诱集剂3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3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5] 备选诱集剂4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4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6] 备选诱集剂5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5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7] 备选诱集剂6区:面积1亩,放置携带备选诱集剂6诱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8] 对照(CK):面积1亩,放置携带正己烷芯的素馨黄诱虫板10个,相互间距7—8m。
[0039] 2019年7月11日、14日、17日10:00—12:00,调查这7种处理的每块板上诱捕的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个数。前两次计数,即11日、14日计数之后,均更换诱虫板,并调整诱虫板的方向,以便诱捕来自不同方位的缨小蜂。
[0040] 采用方差分析(ANOVA)检验7种处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再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Duncan multiple‑range test)比较7种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0041] 2结果与分析
[0042] 从茶树气味中可以鉴定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和紫苏烯。从叶蝉为害茶树气味中鉴定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鉴定的这五种化合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2∶3∶58∶146;与正常茶树气味相比,叶蝉为害茶树气味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的含量大增。
[0043] 试验结果显示:备选诱集剂1由这5种成分组成,诱效最佳。依次剔除1个成分之后,诱效明显下降,尤其是剔除了E‑β‑法尼烯的备选诱集剂2,效果显著下降(表1)。因此认为:E‑β‑法尼烯是关键成分,缨小蜂诱集剂由5种成分构成,缺一不可。
[0044] 表1载有6种备选诱集剂或正己烷的诱虫板平均诱捕的缨小蜂个数(平均数±标准差)
[0045]
[0046] 注:同一列中带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数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0047] 实施例2 5种诱集剂诱集2种缨小蜂的效果及差异
[0048] 1材料与方法
[0049] 以正己烷为溶剂,基于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之间的比例1∶2∶3∶58∶146,配制以下4种诱集剂:
[0050] 每mL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分别为0.05mg、0.1mg、0.15mg、2.9mg、7.3mg的诱集剂1;
[0051] 每mL含有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分别为0.1mg、0.15mg、2.9mg、7.3mg的诱集剂2;
[0052] 每mL含有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和E‑β‑法尼烯分别为1mg、1.5mg和7.3mg的诱集剂3;
[0053] 每mL含有水杨酸甲酯和反‑2‑己烯醛为4mg、6mg的诱集剂4。
[0054] 此外,配制每mL含有10mg E‑β‑法尼烯的诱集剂。
[0055] 以正己烷为CK。
[0056] 分别吸取每种诱集剂或正己烷400μL载于1个橡皮头的凹口,再加20μL液体石蜡封口,制成诱芯,‑20℃低温保存备用。
[0057] 2019年9月28日,选浙江省武义县浙江更香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一片有机茶园,将每个诱集剂诱芯附于1块素馨黄粘板(L=80.25、a=3.82、b=84.12)上,每种诱集剂和CK皆重复10次。每块携带诱集剂或正己烷诱芯的素馨黄粘板分别绑在竹签上,竹签插入茶园,粘板底边略高于茶梢,60块粘板随机放在茶园,相互间距15m。每隔3日统计粘板上诱捕的2种缨小蜂个数,前两次计数之后更换粘板,调整粘板方向。连续统计3次。
[0058] 2结果和分析
[0059] 如图1所示,与CK(正己烷)相比,4种诱集剂和E‑β‑法尼烯在茶园中对于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皆具有显著引诱效应,标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柱状图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相比较而言,诱集剂4的诱效较差;诱集剂1诱效最强(与实施例1的结果一致),遂确定其作为缨小蜂诱集剂。
[0060] 实施例3诱集剂1(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有效地诱集2种缨小蜂控制茶小绿叶蝉
[0061] 1材料与方法
[0062] 配制实施例2的诱集剂1,上载于羊毛毡,每个羊毛毡诱芯含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分别为0.1mg、0.2mg、0.3mg、5.8mg和14.6mg,还含有100μL正己烷和1.5mg抗氧化剂Butylated hydroxytoluene,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2020年8月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梅家坞村选一片有机茶园,面积4亩,一分为二。一半用作CK,不施加任何治虫措施。另一半作为缨小蜂诱集区,将诱集剂1诱芯放置于茶丛上层茶梢之间,距离茶梢顶部10cm,相互间距8m;每隔半月更换1次,直至12月30日。从2020年9月2日起,每5天1次调查CK区、诱集区茶小绿叶蝉数量,直至2021年7月29日。
[0063] 每次调查时在每个区内按照棋盘式取样法选取10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米茶行。将1米茶行纵向一分为二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上、中、下3层,每层内随机选2支10cm茶枝调查叶蝉成虫和若虫个体数。统计分析这一阶段CK区与诱集区叶蝉虫口差异。
[0064] 2结果和分析
[0065] 如图2,茶园中9月上旬—11月上旬茶小绿叶蝉种群呈现第2个虫口高峰。在缨小蜂诱集区:从9月、10月至11月叶蝉虫口密度呈梯度下降;12月—翌年5月底,叶蝉种群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5月30日—7月29日是翌年第1个叶蝉虫口高峰期,但缨小蜂诱集区叶蝉密度低,与CK区叶蝉密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0066] 在不采取治虫措施的CK区:9月初—10月,CK区的叶蝉密度与诱集区的相当。11月初—1月初,CK区叶蝉密度偏高。翌年1月初—5月初,叶蝉密度明显高于诱集区。翌年5月10日—25日,为春茶采摘结束至夏茶开始采摘之间的休整期。此时茶树出现短暂的生长停滞,对茶园实施轻修剪,剪除3—5cm茶梢,刺激夏季茶梢萌发和剪平采摘面,叶蝉数量受到抑制。但是,5月底—7月底,CK区的叶蝉密度显著高于诱集区,茶小绿叶蝉严重为害茶梢。
[0067] 3结论
[0068] 茶小绿叶蝉世代多、繁殖力强、密度大,抗药性强、难以防治,然而,茶园中生存着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对其卵的寄生率较高;并且,叶蝉为害诱导的互利素吸引缨小蜂类。
[0069] 如果将茶梢气味、蝉害茶梢气味中互利素即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α‑法尼烯按照比例(1∶2∶3∶58∶146)配成诱集剂,在茶梢之间持续缓释,可以持续诱集大量缨小蜂,并寄生于茶梢嫩茎中的茶小绿叶蝉的卵内。一个时期之后缨小蜂可将茶小绿叶蝉控制于较低密度之下,从而减免化学农药施用。
[0070] 实施例4诱集剂1(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的诱集剂)与其它3种现有诱集剂引诱茶园中两种缨小蜂的效果差异
[0071] 1材料与方法
[0072] 诱集剂1:以正己烷为溶剂,基于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醛、紫苏烯和E‑β‑法尼烯之间的比例1∶2∶3∶58∶146,配制21mg/mL的诱集剂。
[0073] 诱集剂2:采用CN102177916B(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公开的成分组合:芳樟醇∶液体石蜡: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按照0.1:2:0.1:0.1比例,配制21mg/mL的引诱剂。
[0074] 诱集剂3:采用CN102318590B(一种诱集缨小蜂寄生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公开的成分组合:α‑法尼烯、顺‑茉莉酮、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醛按照1:1:1:1比例,配制21mg/mL的引诱剂。
[0075] 诱集剂4:采用CN104839192B(一种叶蝉三棒缨小蜂引诱剂制作方法)公开的成分组合:橙花醇、正戊醇、α‑松油烯、正己醇、α‑松油醇和蒈烯按照1:1:1:1:1:1比例,配制21mg/mL的引诱剂。
[0076] 以正己烷为CK。
[0077] 分别吸取每种诱集剂、正己烷400μL载于1个橡皮头的凹口,再加20μL液体石蜡封口,制成诱芯,‑20℃低温保存备用。
[0078] 2020年8月15日,选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一片有机茶园,将每个诱集剂诱芯、正己烷芯分别附于一块素馨黄粘板(L=80.25、a=3.82、b=84.12)上,每种诱集剂和CK皆重复10次。每块素馨黄粘板分别绑在竹签上,竹签插入茶园,粘板底边略高于茶梢,50块粘板随机放在茶园,相互间距10m。每隔3日统计粘板上诱捕的2种缨小蜂个数,前两次计数之后更换粘板,调整粘板方向。连续统计3次。
[0079] 2结果和分析
[0080] 如表2,与CK(正己烷)相比,4种诱集剂在茶园中对于叶蝉三棒缨小蜂和微小裂谷缨小蜂皆显示显著引诱效应(P<0.05)。四种引诱剂相比较而言,诱集剂1诱效最强,诱集剂2诱效较差,因为诱集剂2是针对水稻田稻虱缨小蜂的,而本发明针对茶园中2种缨小蜂。
[0081] 尽管诱集剂4含有6个成分,比诱集剂1还多了1个成分,但是其引诱效果还是比不上诱集剂1。这是因为,引诱效果与诱集剂中各个成分在一定比例下的协同作用相关,并非成分越多,引诱效果越好,必须探索出各个成分之间的最佳比例,诱集剂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0082] 表2载有4种诱集剂或CK的素馨黄诱虫板平均诱捕的2种缨小蜂个数(平均数±标准差)
[0083]
[0084]
[0085] 注:同一列中带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数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