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房屋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116004.2

文献号 : CN1138827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娄卫斌郑龙李未燕

申请人 : 宁波市天马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凹坑;底部与凹坑相适配的房屋主体;设置在凹坑底部的支撑台;安装在房屋主体底部且周侧环设有环形槽的底座;可拆卸式安装在支撑台上多个与环形槽相适配的限位板;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台之间用于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凹坑内对房屋主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本申请在使用时,增强房屋的抗震效果,提高房屋的安全系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权利要求 :

1.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基(1)上的凹坑(11);底部与凹坑(11)相适配的房屋主体(2);设置在凹坑(11)底部的支撑台(3);安装在房屋主体(2)底部且周侧环设有环形槽(22)的底座(21);可拆卸式安装在支撑台(3)上多个与环形槽(22)相适配的限位板(31);设置在底座(21)与支撑台(3)之间用于对房屋主体(2)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凹坑(11)内对房屋主体(2)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环设在支撑台(3)承载面上的多个缓冲槽(32);活动设置在缓冲槽(32)内的缓冲块(33);以及一端连接在缓冲槽(32)底壁、另一端固定在缓冲块(33)底部的缓冲弹簧(34),所述底座(21)的底端面设置成向支撑台(3)一侧凸出的弧形面(210),所述缓冲块(33)承载面设置为与弧形面(210)相适配的内曲面(330);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凹坑(11)底部周侧的多个支撑柱(4);螺纹套设在支撑柱(4)顶部的支撑筒(41);以及安装在支撑筒(41)远离支撑柱(4)一端的支撑盘(42),所述房屋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盘(42)相适配的定位槽(20),所述环形槽(22)靠近支撑台(3)的一侧设置有钩槽(220),所述限位板(31)远离支撑台(3)的一端设置有与钩槽(220)相适配的钩部(310);

所述凹坑(11)的相对两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底壁竖直安装有竖板(51),所述房屋主体(2)的两侧可拆卸式安装有条板(52),所述竖板(51)与条板(52)之间铰接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条(53),所述条板(52)与连接条(53)之间还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铰接在条板(52)靠近竖板(51)一侧的中间位置的减震杆(54);沿连接条(53)延伸方向开设在连接条(53)上供减震杆(54)穿过的条形通孔;以及套设在减震杆(54)上的减震弹簧(55);

所述竖板(51)的两侧安装有多个延伸方向与竖板(51)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伸缩杆(56),所述伸缩杆(56)远离竖板(51)的一端固定在容纳槽(5)的内壁上,且所述竖板(51)沿伸缩杆(56)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容纳槽(5)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56)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竖板(51)上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且用于夹持条板(52)的夹板(57),所述条板(52)的两侧设有与夹板(57)端部相嵌合的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7)远离竖板(51)的端部以及限位槽内壁均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

说明书 :

一种抗震房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房屋抗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其常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在修筑建筑物时,尤其是修筑比较高的建筑物时,大都会在建筑物的底部设置抗震结构。
[0003]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实际中也存在很多低矮的楼房,尤其是一些临时搭建的房屋,其修筑的比较粗糙,大都是由板材与框架搭建而成,这些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一般本身都缺乏抗震结构,安全系数比较低,在遇到地震时比较容易倒塌,对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房屋结构,能够增强房屋的抗震效果,提高房屋的安全系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房屋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凹坑;底部与凹坑相适配的房屋主体;设置在凹坑底部的支撑台;安装在房屋主体底部且周侧环设有环形槽的底座;可拆卸式安装在支撑台上多个与环形槽相适配的限位板;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台之间用于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凹坑内对房屋主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房屋主体的过程中,设置的凹坑可以对房屋主体的底部进行限制,再配合支撑装置的支撑,可以使得房屋主体很稳定的处于凹坑内,而设置的缓冲机构,可以在发生地震时,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减震,降低地震对房屋主体造成的损害,有效的提高了房屋主体的安全系数。
[0008]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环设在支撑台承载面上的多个缓冲槽;活动设置在缓冲槽内的缓冲块;以及一端连接在缓冲槽底壁、另一端固定在缓冲块底部的缓冲弹簧。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时,设置的缓冲弹簧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力,驱动缓冲块对房屋主体的底座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对房屋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降低地震给房屋主体带来的损害。
[0010]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底座的底端面设置成向支撑台一侧凸出的弧形面,所述缓冲块承载面设置为与弧形面相适配的内曲面。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时房屋主体晃动的过程中,设置的弧形面可以与缓冲块的内曲面相互贴合,可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既可以提高缓冲块对底座的缓冲效果,还能增加对底座的稳定支撑效果。
[0012]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凹坑底部周侧的多个支撑柱;螺纹套设在支撑柱顶部的支撑筒;以及安装在支撑筒远离支撑柱一端的支撑盘,所述房屋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盘相适配的定位槽。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房屋主体的底部进行支撑时,可以旋转支撑筒,使得支撑筒顶部的支撑盘旋转至定位槽内,定位槽就可以对支撑盘进行限制,从而实现稳定的对房屋主体支撑的作用。
[0014]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环形槽靠近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钩槽,所述限位板远离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与钩槽相适配的钩部。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板置于环形槽的过程中,随着支撑装置对底座的支撑顶起,可以使得限位板的钩部与环形槽的钩槽相互嵌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房屋主体的稳定性。
[0016]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凹坑的相对两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壁竖直安装有竖板,所述房屋主体的两侧可拆卸式安装有条板,所述竖板与条板之间铰接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条,所述条板与连接条之间还设有减震组件。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减震组件,可以对连接条以及条板进行缓冲减震,可以将缓冲效果通过条板传递给房屋主体,从而可以在上下缓冲的基础上对房屋主体的两侧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增加房屋主体抗震效果。
[0018]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铰接在条板靠近竖板一侧的中间位置的减震杆;沿连接条延伸方向开设在连接条上供减震杆穿过的条形通孔;以及套设在减震杆上的减震弹簧。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条随着条板摆动过程中,设置的减震杆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在条形通孔内进行滑运动,既可以对条板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不会影响条板的摆动。
[0020]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竖板的两侧安装有多个延伸方向与竖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竖板的一端固定在容纳槽的内壁上,且所述竖板沿伸缩杆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容纳槽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过程中,设置的压缩弹簧可以驱动竖板沿着伸缩杆的延伸方向滑动,竖板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整个减震组件也沿着伸缩杆的延伸方向滑动,使得压缩弹簧可以在减震组件以及缓冲机构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方向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缓冲房屋主体。
[0022]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竖板上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且用于夹持条板的夹板,所述条板的两侧设有与夹板端部相嵌合的限位槽。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夹板可以从两侧对条板进行夹持,以提高竖板与条板的整体稳定性,使得压缩弹簧的缓冲效果更好的传递给房屋主体。
[0024]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夹板远离竖板的端部以及限位槽内壁均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相互吸引的磁块,可以利用自身的吸附力,不仅可以快速的使得夹板与限位槽相互嵌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夹板对条板的夹持牢固性,减少夹板出现动松动的情况。
[0026]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 通过在房屋主体的底部与凹坑之间设置缓冲机构,在地震发生时,缓冲机构可以对房屋主体有效的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减少房屋主体受到的损失;
[0028] 通过设置竖板与条板,以及在两者之间设置减震组件,可以从其中两侧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减震,而设置的压缩弹簧与夹板,使得可以从另两侧对房屋主体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房屋主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11、凹坑;2、房屋主体;20、定位槽;21、底座;210、弧形面;22、环形槽;220、钩槽;3、支撑台;31、限位板;310、钩部;32、缓冲槽;33、缓冲块;330、内曲面;34、缓冲弹簧;4、支撑柱;41、支撑筒;42、支撑盘;5、容纳槽;51、竖板;52、条板;53、连接条;54、减震杆;55、减震弹簧;56、伸缩杆;57、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在地基1上安装有房屋主体2,在地基1上设置有凹坑11,凹坑11整体为矩形凹坑,且凹坑11可以与房屋主体2的底部相适配,以提高整个房屋主体2的稳定性。
[0034] 在凹坑1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支撑台3,在房屋主体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1,底座21的横截面呈T形,在底座21靠近支撑台3的一端周侧环设有环形槽22,在支撑台3的其中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截面呈L形的限位板31,在安装房屋主体2的过程中,设置的限位板31远离支撑台3的端部可以伸入底座21的环形槽22内。
[0035] 其中,在凹坑11内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房屋主体2底部的底座21,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凹坑11底壁周侧的多个支撑柱4,在支撑柱4远离凹坑11底部的一端螺纹套设有支撑筒41,在支撑筒4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盘42,支撑盘42整体为圆饼状,且为了提高房屋主体2的整体稳定性,在房屋主体2底部的底座21边缘设置有与支撑盘42相适配的定位槽20。
[0036] 当房屋主体2置于凹坑11内时,可以旋转支撑筒41,直至支撑筒41顶部的支撑盘42置于底座21的定位槽20内,此时,房屋主体2的底座21的底部会与支撑台3的支撑面相接触,从而可以提高房屋主体2的整体稳定性。
[0037] 在实际中,为了提高房屋主体2的抗震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底座21与支撑台3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台3承载面的多个缓冲槽32,缓冲槽32呈环形分布在支撑台3的承载面上,且在缓冲槽32内活动设置有缓冲块33,在缓冲块33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弹簧34,缓冲弹簧34远离缓冲块33的一端固定在缓冲槽32的底壁上。
[0038] 当发生地震时,缓冲弹簧34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作用力,对缓冲块33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块33可以将缓冲力传输给房屋主体2的底部,从而可以在上下方向增加房屋主体2的抗震效果。
[0039] 为了进一步增加房屋主体2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抗震效果,本实施例中,将底座21的底端面设置成向支撑台3一侧凸出的弧形面210,且缓冲块33的承载面设置为与弧形面210相适配的内曲面330,缓冲块33从四周对底座21的弧形面210进行贴合,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大缓冲块33与底座21底部的接触面积,以稳定的提高房屋主体2的缓冲效果。
[0040] 另外,在环形槽22靠近支撑台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钩槽220,而限位板31远离支撑台3的一端设置有与钩槽220相适配的钩部310,当缓冲块33对底座21施加向上的缓冲力时,钩部310可以牢固的勾在钩槽220内,从而限制房屋主体2的上下晃动。
[0041] 在实际地震中,房屋主体2势必也会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本实施中,在凹坑11的相对两内壁均设置有多个容纳槽5,在容纳槽5远离房屋主体2的一侧内壁竖直设置有竖板51,本实施例的竖板51为滑动安装在容纳槽5的内壁上,且竖板51的滑动方向与竖板5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竖板51的长度方向两侧安装有多个伸缩杆56,伸缩杆56远离竖板51的一端固定在容纳槽5的内壁上,且在伸缩杆56上还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容纳槽5的底壁相抵触、另一端与竖板51相抵触。
[0042] 此外,在竖板51远离容纳槽5的一侧铰接有两连接条53,两连接条53远离竖板51的一端铰接有条板52,需要说明的是,条板52与竖板51相互平行,两连接条53也相互平行,条板52可以通过插销固定在房屋主体2的两外侧,另外,在条板52与连接条53之间还设置有减震组件。
[0043] 当地震中房屋主体2水平晃动时,设置的压缩弹簧可以驱动竖板51沿着伸缩杆56的延伸方向晃动,以给房屋主体2沿着伸缩杆56延伸方向晃动的缓冲力,同时,减震组件可以给连接条53施加缓冲减震力,连接条53由于两端与竖板51以及条板52铰接,因此可以给房屋主体2沿垂直于伸缩杆56延伸方向晃动的缓冲力,通过此方案,即可从水平方向上对房屋主体2进行缓冲减震。
[0044] 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包括:铰接在条板52靠近竖板51一侧的减震杆54,且减震杆54位于两连接条53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上方的连接条53上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条5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且减震杆54远离条板52的一端活动穿过条形通孔,在减震杆54上还活动套设有减震弹簧55,减震弹簧55的一端与条板52相抵触、另一端与连接条53相抵触。
[0045] 当房屋主体2受到水平的力时,连接条53会有规律的摆动,此时,减震杆54会在条形通孔内滑动,而减震弹簧55就可以对连接条53施加缓冲减震的力,连接条53可以将此力传输给条板52,以传输给房屋主体2。
[0046] 此外,为了提高条板52的整体稳定性,在竖板51上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且用于夹持条板52的夹板57,而在条板52的两侧则开设有与夹板57端部相嵌合的限位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稳定的对房屋主体2进行缓冲减震,为了进一步提高夹板57对条板52的夹持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夹板57远离竖板51的端部以及限位槽内壁均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相互吸引的磁块可以利用自身的吸附力,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夹板57对条板52的夹持牢固性,还可以快速的使夹板57与限位槽相互嵌合,方便整个结构的组装。
[004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