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制备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497415.0

文献号 : CN1139125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海军曹杨万宏剑曹庆亮王俊王宁谢欣曹燕蕾周亚岭张楠楠

申请人 :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具有相比晶型A具有更优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用与长期地保存,且其还具有更理想的生物活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使用 Cu‑K辐射下的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得到的粉末衍射图在如下2θ 角有衍射峰:8.1°±0.2°、8.6°±0.2°、

12.3°±0.2°、17.2°±0.2°、19.1°±0.2°、23.7°±0.2°、24.4°±0.2°、25.1°±0.2°、26.4° ±0.2°、41.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如下2θ 角有衍射峰:13.4°±

0.2°、15.7°±0.2°、20.4°±0.2°、21.3°±0.2°、22.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波长3349cm‑1 ‑1 ‑1 ‑1

、2212cm 、1668cm 和1678cm 处的特性吸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重量百分含量至少为9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0‑50℃,苯甲亚胺酸乙酯和氰乙酸乙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搅拌反应,直到析出大量固体,分离得到晶型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吡啶、氨水、甲醇钠、乙醇钠、碳酸铵、乙酸铵、氯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将无定型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A或者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混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加热到

80‑120℃,使其完全溶解,然后以1‑20℃/h的速度降温,在固体析出前,加入晶型B的晶种,降到40‑50℃,保温搅拌12‑24小时,然后继续以1‑20℃/h的速度降温到室温,过滤,得到晶型B的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甲苯、氯苯、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 -二氯乙烷、丙酮、氰乙酸乙酯和苯甲亚胺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含有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植物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保护剂为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

说明书 :

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最早由Haller报道于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00, vol. 130, p. 
1592。专利CN1160318C将其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43, p. 388、 Pharmazie,1985, vol. 40, # 11, p. 799–80以及CN101417962均报道了
其制备的方法。这些方法产生的化合物呈无定型或者混合晶型状态。
[0003]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照CN101417962报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原药,用于含固体颗粒型液体制剂生产时,在一定的时间后,尤其在升高的
温度下储存时,存在分散的活性化合物颗粒的不可逆粒度增加,这对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
不利影响。
[0004] 为了以工业规模生产活性物质并为了活性物质的配制,在许多情况下,关于活性物质的晶型(也描述为晶型或多晶型物)或溶剂化物的可能存在的知识、该类晶型或溶剂化
物的特定性能及其制备方法的知识,均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一些活性物质可能以数种不
同的晶型存在,但也以无定型存在。多晶现象是用于这些情况的术语。多晶型物是化合物的
固体晶相,其特征在于在该固体中分子的特定均匀堆积和排列。尽管全球顶尖科研小组正
进行努力,活性物质晶型的存在可能性或性质仍是不可预测的并因此不可预见。一种活性
物质的不同晶型有时可能具有不同性能,例如在溶解性、蒸气压、溶解速率、对相变成不同
晶型的稳定性、研磨过程中的稳定性、悬浮稳定性、光学和机械性能、吸湿性、晶体形式和尺
寸、过滤性、密度、熔点、分解稳定性、颜色以及有时甚至还有化学反应性或生物活性上表现
出不同。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含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中,活性化合物颗粒的不可
逆粒度增加的问题。
[0006]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使用 Cu‑K辐射下的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得到的粉末衍射图在如下2θ 角有衍射峰:8.1°±0.2°、8.6°
±0.2°、12.3°±0.2°、17.2°±0.2°、19.1°±0.2°、23.7°±0.2°、24.4°±0.2°、25.1°±
0.2°、26.4° ±0.2°、41.4°±0.2°。
[0007] 本发明所述的晶型B,还包括在如下2θ 角有衍射峰:13.4°±0.2°、15.7°±0.2°、20.4°±0.2°、21.3°±0.2°、22.3°±0.2°。
[0008] 本发明所述的晶型B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在波长3349cm‑1、2212cm‑1、1668cm‑1‑1
和1678cm 处的特性吸收带。
[0009] 本发明所述的晶型B,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至少95%。
[001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晶型B,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在晶体B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大于99%。
[0011] 在0‑60℃,苯甲亚胺酸乙酯和氰乙酸乙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搅拌反应,直到析出大量固体,分离得到晶型B:
[0012] 。
[0013] 优选地,所述碱性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吡啶、氨水、甲醇钠、乙醇钠、碳酸铵、乙酸铵、氯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
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 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0‑50℃。
[0015] 优选地,苯甲亚胺酸乙酯与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8‑1.5:0.8‑1.5。
[0016] 优选地,碱性催化剂与苯甲亚胺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005‑0.05:1。
[0017] 优选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80‑150小时。
[001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晶体B的反应体系中含有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溶剂。
[0019] 本发明所述的生产上述的晶型B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将无定型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A或者2‑氰
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混晶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加热到80‑120℃,使其完全溶解,
然后以1‑20℃/h的速度降温,在固体析出前,加入晶型B的晶种,降到40‑50℃,保温搅拌12‑
24小时,然后继续以1‑20℃/h的速度降温到室温,过滤,得到晶型B的产品。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50℃‑60℃时,加入晶型B的晶种。
[002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甲苯、氯苯、二甲苯、甲基叔丁
基醚、乙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 -二氯乙烷、丙酮、氰乙酸乙酯和苯
甲亚胺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醇、氰乙酸乙酯或者苯甲亚胺酸乙酯。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植物保护剂,包含了上述的晶型B。
[0024]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有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植物保护剂,所述植物保护剂至少含有重量百分比为95%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
[0025]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保护剂,包含了含有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单剂以及含有其他活性组分的组合物。
[0026]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保护剂为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
[0027]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保护剂,至少包含了一种添加剂。
[0028] 优选地,所述植物保护剂的添加剂可以包括乳化剂、赋形剂、载体、稀释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着色剂、粘合剂以及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保护剂的活性成分杀虫剂、杀病原生物剂、植物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0030]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保护剂,其呈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种衣剂、缓释剂等。
[0031]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的晶型B具有相比晶型A具有更优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用与长期地保存,且其还具有更理想的生物活性。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晶型A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
[0033] 图2为晶型A的红外光谱图;
[0034] 图3为晶型B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
[0035] 图4为晶型B的红外光谱图;
[0036] 图5为晶型A‑1的25%悬浮剂热储前粒径;
[0037] 图6为晶型A‑1的25%悬浮剂热储后粒径;
[0038] 图7为晶型A‑2的25%悬浮剂热储前粒径;
[0039] 图8为晶型A‑2的25%悬浮剂热储后粒径;
[0040] 图9为晶型B‑1的25%悬浮剂热储前粒径;
[0041] 图10为晶型B‑1的25%悬浮剂热储后粒径;
[0042] 图11为晶型B‑2的25%悬浮剂热储前粒径;
[0043] 图12为晶型B‑2的25%悬浮剂热储后粒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列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0045]  对照例1:(参见CN 101417962)
[0046] 将220g氰乙酸乙酯溶于300mL乙醇的反应瓶中,将该反应瓶内温度控制在5 10℃,~
加入395g苯甲亚氨酸乙酯盐酸盐,在此温度下滴入适量的三乙胺,将反应液的pH值调到8
~
9,随后升温回流,回流5 6小时,缓慢冷却至室温,用冰浴冷至0 5℃,保持1小时,将固体滤
~ ~
出,得产品 397g,含量97.3%,收率为89.0%。熔点是122 124℃。经X‑射线衍射检测,为2‑氰
~
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A(晶型A)。
[0047] 将晶型A在25℃和Cu‑K辐射下的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显示出特征的2θ 值给出的下列反射,结果如图1所示:8.18°、11.92°、14.46°、16.40°、17.16°、18.70°、19.34°、
23.28°、24.70°、26.60°、27.56°、28.40°、41.76°。
[0048] 将晶型A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显示在波长3352cm‑1 、‑1 ‑1
2214cm 、1671cm  处的特性吸收带。
[0049] 实施例1: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制备
[0050] 将苯甲亚氨酸乙酯149g(1mol)、氰乙酸乙酯169.5g(1.5mol)、4‑二甲氨基吡啶1g加入到四口瓶中,控制反应温度0℃,搅拌反应48小时,有固体逐渐析出,继续搅拌反应150
小时,过滤,用50mL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白色砂状颗粒产品158g,含量99%,收率73.1%。经X‑
射线衍射检测,为晶型B。
[0051] 将晶型B在25℃和Cu‑K辐射下的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显示出特征的2θ 值给出的下列反射:8.12°、8.68°、12.32°、13.44°、15.72°、17.22°、19.14°、20.42°、21.34°、
22.32°、23.78°、24.48°、25.14°、26.48°、41.42°。
[0052] 将晶型B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测试,显示在波长3349cm‑1 、2212cm‑1、1668cm‑1和‑1
1678cm 处的特性吸收带。
[0053] 实施例2: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制备
[0054] 将苯甲亚氨酸乙酯223.5g(1.5mol)、氰乙酸乙酯113g(1mol)、5g三乙胺加入到四口瓶中,控制反应温度30℃,搅拌反应15小时,有固体逐渐析出,继续搅拌反应100小时,过
滤,用50mL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白色砂状颗粒产品141g,含量99%,收率65.3%。经X‑射线衍
射检测,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晶型B)。
[0055] 实施例3: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制备
[0056] 将苯甲亚氨酸乙酯149g(1mol)、氰乙酸乙酯113g(1mol)、5g三乙胺、50mL乙醇加入到四口瓶中,控制反应温度50℃,搅拌反应10小时,有固体逐渐析出,继续搅拌反应36小时,
过滤,用50mL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白色砂状颗粒产品142g,含量99%,收率65.7%。经X‑射线
衍射检测,为晶型B。
[0057] 将反应体系中的三乙胺用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吡啶、氨水、甲醇钠、乙醇钠、碳酸铵、乙酸铵、氯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钠
代替,其他条件不变,同样可以制得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
[0058] 实施例4: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制备
[0059] 将晶型A或混晶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产品150g和300mL乙醇加入到1000mL四口瓶,搅拌,加热到80℃,固体完全溶解。然后按照10℃/h的速度降温,当液温到
达60℃时,加入3g的晶型B产品作为晶种,继续降温到50℃,在此温度保温搅拌12小时,然后
继续按照10℃/h的速度降温到室温。过滤,50mL乙醇洗涤,烘干,得到108g白色固体。经X‑射
线衍射检测,为晶型B。
[0060] 实施例5: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晶型B的制备
[0061] 将晶型A或混晶的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产品150g和400mL甲苯加入到1000mL四口瓶,搅拌,加热到110℃,固体完全溶解。然后按照5℃/h的速度降温,当液温到
达60℃时,加入3g的晶型B产品作为晶种,继续按照5℃/h降温到40℃,在此温度保温搅拌12
小时,然后继续按照5℃/h的速度降温到室温。过滤,50mL甲苯洗涤,烘干,得到115g白色固
体。经X‑射线衍射检测,为晶型B。
[0062] 实施例6:晶型对剂型稳定性的影响
[0063] 按照以下组分制备25%悬浮剂: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25重量份(晶型A或者实施例3制备的晶型B)、润湿剂对甲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6重量份、分散剂烷基酚聚
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2重量份、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纳6重量份、防腐剂水杨酸钠1重量份、
防冻剂丙二醇2重量份、消泡剂硅油1重量份,水57重量份,按悬浮剂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分
别制备成25%晶型A的悬浮剂和25%晶型B的悬浮剂,加工结束后,用粒度仪进行颗粒粒度检
测,其中,每种晶型选取两个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对比实验。
[0064] 将样品按照《GB/T 19136‑2003 农药热贮稳定性测定方法》在54±2℃条件下,进行热贮14天,然后再次用用粒度仪进行颗粒粒度检测。
[0065] 检测结果如下:
[0066] 表1 25%晶型A悬浮剂与25%晶型B悬浮剂热贮结果
[0067]
[0068] 从表1和图5‑图12测试结果显示,晶型B制备的悬浮剂,稳定性明显高于晶型A制备的悬浮剂。
[0069] 实施例7:晶型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0070] 7.1试验剂量设计
[0071] 表2 测试药剂用量
[0072]
[0073] 7.2试验方法
[0074] 晶型A和晶型B的25%的悬浮剂,根据试验设计用无菌水逐级稀释。将测试药剂按照表2的浓度梯度,分别加入经灭菌并冷却至45℃左右的PDA培养基中混匀,每瓶培养基60mL,
平均倒入3个平皿,制成含药平板。
[0075] 采用菌丝长速率法。在含药平板中央接一小麦赤霉病菌[ Fusariumgraminearum]菌碟,菌丝朝下。25℃培养至空白对照菌落布满培养皿2/3以上时,测量各处
理的菌落直径。每个菌落按十字交叉法测量2次,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直径的大小。计算药
剂对菌体生长率的抑制。
[0076]
[0077] 7.3 试验结果
[0078] 表3 晶型A、晶型B 25% 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测定
[0079]
[0080] 从表3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晶型B制成的25%悬浮剂,在活性表现上,要优于晶型A制成的25%悬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