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358455.7

文献号 : CN11391400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沈卫国倪森键叶明安水根妹

申请人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CN)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在普通编织结构上,按设计要求排列左右开口结构,左开口结构包括左开口编织结构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结构包括右开口编织结构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浮线结构右侧连接右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使右开口编织结构向左凸出,以及右开口编织结构右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左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左凸出的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左开口浮线结构左侧连接左开口编织结构。该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通过纱嘴编织方向设置编织仿绞花结构,通过纱线水洗缩率以及自然卷边效果形成立体绞花结构,且不需移针,因此全成型可以随意设置绞花大小,丰富了全成型组织的多样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编织结构上,按设计要求排列左右开口结构,其中,左开口结构包括左开口编织结构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结构包括右开口编织结构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浮线结构右侧连接右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使右开口编织结构向左凸出,以及右开口编织结构右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左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左凸出的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左开口浮线结构左侧连接左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形成左开口编织结构向右凸出,以及左开口编织结构左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右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右凸出的右侧编织条状组织;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和右侧编织条状组织相互组合而形成类绞花条状弯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完成以下步骤,步骤1: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其中,N≥1;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

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纱嘴右行在左侧普通编织区域最右侧前下针床针位集圈,并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

纱嘴左行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步骤2: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重复步骤1和步骤2,根据要求设置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右开口结构;

步骤3: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

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

纱嘴右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并在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最左侧针位集圈;

纱嘴左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线圈、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步骤4: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重复步骤3和步骤4,根据要求设置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左开口结构;循环设置右开口结构和左开口结构,完成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

说明书 :

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绞花组织是横机针织服装常见的花型之一,传统的全成型横机针织产品在制作效果绞花组织时,受到全成型编织结构影响,无法进行三绞三以上多针位移针的绞花结构,因此要完成大绞花组织需拆分动作完成,导致组织效果不够立体,较为单调,无法满足当下对全成型横机针织产品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通过纱嘴编织方向设置编织仿绞花结构,通过纱线水洗缩率以及自然卷边效果形成立体绞花结构,且不需移针,因此全成型可以随意设置绞花大小,丰富了全成型组织的多样性。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在普通编织结构上,按设计要求排列左右开口结构,其中,左开口结构包括左开口编织结构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结构包括右开口编织结构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浮线结构右侧连接右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使右开口编织结构向左凸出,以及右开口编织结构右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左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左凸出的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左开口浮线结构左侧连接左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形成左开口编织结构向右凸出,以及左开口编织结构左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右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右凸出的右侧编织条状组织;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和右侧编织条状组织相互组合而形成类绞花条状弯曲结构。由于浮线和编织线圈所使用的线径一般均较细,因此,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使右开口编织结构向左凸出,以及右开口编织结构右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左凸出而配合形成的向左凸出的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其外侧呈弧形状,同理,右侧编织条状组织其外侧呈弧形状。
[0005] 另外,普通编织结构可以是横机在全成型编织过程中的单面组织,罗文组织等公知的常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组织。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完成以下步骤,
[0007] 步骤1: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其中,N≥1;
[0008]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09] 纱嘴右行在左侧普通编织区域最右侧前下针床针位集圈,并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
[0010] 纱嘴左行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0011]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12] 步骤2: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13]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14]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15] 重复步骤1和步骤2,根据要求设置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右开口结构;
[0016] 步骤3: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17]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
[0018] 纱嘴右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并在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最左侧针位集圈;
[0019] 纱嘴左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线圈、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0020]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21] 步骤4: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22]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2N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23]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24] 重复步骤3和步骤4,根据要求设置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左开口结构;循环设置右开口结构和左开口结构,完成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
[0025] 采用以上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通过纱嘴编织方向设置编织仿绞花结构,通过纱线水洗缩率以及自然卷边效果形成立体绞花结构,且不需移针,因此全成型可以随意设置绞花大小,丰富了全成型组织的多样性。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编织方法的上述局限性,为全成型绞花组织效果开辟新路径。对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感、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针织产品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业实用性方面,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所有电脑横机。可满足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的编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在普通编织结构上,按设计要求排列左右开口结构,其中,左开口结构包括左开口编织结构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结构包括右开口编织结构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右开口浮线结构右侧连接右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使右开口编织结构向左凸出,以及右开口编织结构右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左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左凸出的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左开口浮线结构左侧连接左开口编织结构,利用浮线缩率大于编织线圈缩率形成左开口编织结构向右凸出,以及左开口编织结构左侧开口自然卷边向右凸出而配合形成向右凸出的右侧编织条状组织;左侧编织条状组织和右侧编织条状组织相互组合而形成类绞花条状弯曲结构。
[0030] 由于通过纱嘴编织方向设置编织仿绞花结构,通过纱线水洗缩率以及自然卷边效果形成立体绞花结构,且不需移针,因此全成型编织时可以随意设置绞花大小,丰富了全成型组织的多样性。
[0031] 为了更好表达并便于理解,如图2所示,
[0032] 一种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完成以下步骤,
[0033] 步骤1: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其中,N≥1;本实施例中,2N为8,即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8针位并将其中的偶数针位也就是2、4、6、8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34]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8针位中的偶数针位即2、4、6、8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35] 纱嘴右行在左侧普通编织区域最右侧前下针床针位集圈,并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7针位中的奇数线圈,即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1、3、5、7针位线圈;
[0036] 纱嘴左行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2N‑1针位中的奇数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即纱嘴左行编织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7针位中的1、3、5、7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0037]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38] 步骤2: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8针位并将其中的2、4、6、8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39]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8针位中的2、4、6、8针位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40]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41] 重复步骤1和步骤2,根据要求设置右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右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右开口结构;
[0042] 步骤3: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8针位并将其中的2、4、6、8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43] 纱嘴左行编织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7针位中的1、3、5、7针位线圈;
[0044] 纱嘴右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7针位中的1、3、5、7针位线圈,并在右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最左侧针位集圈;
[0045] 纱嘴左行编织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8针位中的2、4、6、8针位线圈、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和左侧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
[0046]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47] 步骤4:纱嘴右行编织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将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同时将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前下针床从左数8针位并将其中的2、4、6、8针位线圈翻至后上针床;
[0048] 纱嘴左行编织普通编织区域前下针床针位、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从左数8针位中的2、4、6、8针位和左开口浮线编织结构区域后上针床针位线圈;
[0049] 将后上针床针位线圈翻至前下针床;
[0050] 重复步骤3和步骤4,根据要求设置左开口编织结构区域和左开口浮线结构区域针数,完成左开口结构;循环设置右开口结构和左开口结构,完成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
[0051] 本发明提供的全成型仿绞花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通过纱嘴编织方向设置编织仿绞花结构,通过纱线水洗缩率以及自然卷边效果形成立体绞花结构,且不需移针,因此全成型可以随意设置绞花大小,丰富了全成型组织的多样性。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编织方法的上述局限性,为全成型绞花组织效果开辟新路径。对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感、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针织产品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业实用性方面,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所有电脑横机。可满足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0052]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