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340271.8

文献号 : CN1139515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春华

申请人 : 深圳市大迈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结构件包括雾化芯组件及发热体;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部及导液部,发热体嵌设于雾化部的内部且雾化部为多孔材料制件;导液部设有壁部,壁部与雾化部相接触设置,壁部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将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上述雾化结构件,采用导液部及其壁部将需要雾化的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一方面雾化部通过导液部间接地接触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因此与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存在较长距离,能够避免高温导致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变质;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导液部将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因此具有输送量稳定的优点,从而确保了雾化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雾化气溶胶的一致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芯组件(110)及发热体(120);

所述雾化芯组件(110)包括雾化部(111)及导液部(112),所述发热体(120)嵌设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内部且所述雾化部(111)为多孔材料制件;

所述导液部(112)设有壁部(112A),所述壁部(112A)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112A)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

所述雾化部(111)具有内壁(114)及外壁(115),所述内壁(114)形成第一雾化面以及传输所述第一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一气道(191),所述外壁(115)形成第二雾化面,所述导液部(112)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形成传输所述第二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二气道(192);

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雾化部(111)于重力方向的最高位置,低于所述壁部(112A)通过毛细作用输送所述雾化介质的最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壁部(112A)于重力方向具有高于所述雾化部(11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112A)设有与所述雾化介质接触的吸液面(119),且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119)于重力方向高于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及/或,所述壁部(112A)设有分别与所述吸液面(119)及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的导流管道,或者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为一体式结构;及/或,所述雾化芯组件(110)于所述导液部(112)处设有防漏密封层(118),所述防漏密封层(118)用于防止所述雾化介质漏出所述导液部(112);及/或,所述防漏密封层(118)设置于所述导液部(112)除了所述吸液面(119)及所述接触位置之外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112A)于其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所述壁部(112A)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111)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112)还设有与所述壁部(112A)相连的杯底(112B),所述杯底(112B)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112A)通过所述杯底(112B)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112B)于其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所述杯底(112B)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111)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所述壁部(112A)与所述杯底(112B)形成大于等于90度的夹角;及/或,

所述杯底(112B)为具有中心的规则形状,且所述雾化部(111)位于所述杯底(112B)的中心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的中心区域,以将所述雾化介质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的两端;及/或,所述雾化部(111)具有圆筒形状,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根据毛细力与重力相互平衡的中心区域,以将所述雾化介质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的两端。

8.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结构件(200)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雾化结构件(100);

所述储液结构件(200)设有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储液腔(240),且所述导液部(112)设置为接触所述储液腔(240)中的所述雾化介质;

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通气管(150),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雾化部(111)连通以传输所述雾化部(111)所生成的气溶胶;

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密封上盖(130),所述密封上盖(130)开设有收容腔(134)、穿孔(132)及至少一个进液口(131),所述壁部(112A)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34)中,所述密封上盖(130)密封所述储液腔(240)以使所述储液腔(240)中的雾化介质仅通过所述进液口(131)接触所述导液部(112);所述通气管(150)设置为穿过所述穿孔(1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底座(170),所述底座(170)的固定端抵接所述储液结构件(200)及所述雾化部(111)或所述密封上盖(130),以配合安装所述雾化芯组件(110)或其所述雾化部(111),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用于安装电源;且所述底座(170)开设有进气口(171),所述进气口(171)与所述雾化芯组件(110)或其所述雾化部(111)的气道(190)流体连通;及/或,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电极组件(140),所述电极组件(140)连接所述发热体(120),所述电极组件(140)用于连接电源;及/或,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安装件(160),所述安装件(160)配合所述底座(170)共同固定所述电极组件(140);及/或,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底座套(180),所述底座套(18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上;及/或,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结构件(300),所述吸嘴结构件(300)与所述雾化部(111)所生成的气溶胶流体连通,或者所述吸嘴结构件(300)与所述气道(190)流体连通。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及权利要求8或9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用于供电。

说明书 :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供电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介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入的气雾;供电组件用于向雾化组件提供能量。
[0003] 但是传统电子雾化装置由于雾化位置设计问题,导致雾化时的热能容易传递到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因此存在雾化介质容易变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5] 一种雾化结构件,其包括雾化芯组件及发热体;
[0006] 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部及导液部,所述发热体嵌设于所述雾化部的内部且所述雾化部为多孔材料制件;
[0007] 所述导液部设有壁部,所述壁部与所述雾化部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
[0008] 上述雾化结构件,采用导液部及其壁部将需要雾化的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一方面雾化部通过导液部间接地接触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因此与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存在较长距离,能够避免高温导致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变质;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导液部将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因此具有输送量稳定的优点,从而确保了雾化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雾化气溶胶的一致性。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壁部于重力方向具有高于所述雾化部的位置。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雾化部于重力方向的最高位置,低于所述壁部通过毛细作用输送所述雾化介质的最高位置。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部设有与所述雾化介质接触的吸液面,且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于重力方向高于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的接触位置;及/或,
[0012] 所述壁部设有分别与所述吸液面及所述雾化部相接触设置的导流管道,或者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为一体式结构;及/或,
[0013] 所述雾化芯组件于所述导液部处设有防漏密封层,所述防漏密封层用于防止所述雾化介质漏出所述导液部;及/或,
[0014] 所述防漏密封层设置于所述导液部除了所述吸液面及所述接触位置之外的位置。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部于其与所述雾化部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
[0016] 所述壁部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还设有与所述壁部及相连的杯底,所述杯底与所述雾化部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通过所述杯底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底于其与所述雾化部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
[0019] 所述杯底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
[0020] 所述壁部与所述杯底形成大于等于90度的夹角;及/或,
[0021] 所述杯底为具有中心的规则形状,且所述雾化部位于所述杯底的中心区域。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的外壁的中心区域,以将所述雾化介质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的两端;及/或,
[0023] 所述雾化部具有圆筒形状,所述导液部与所述雾化部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的外壁根据毛细力与重力相互平衡的中心区域,以将所述雾化介质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的两端。
[00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储液结构件及任一项所述雾化结构件;
[0025] 所述储液结构件设有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储液腔,且所述导液部设置为接触所述储液腔中的所述雾化介质;
[0026] 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雾化部连通以传输所述雾化部所生成的气溶胶;
[0027] 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密封上盖,所述密封上盖开设有收容腔、穿孔及至少一个进液口,所述壁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密封上盖密封所述储液腔以使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介质仅通过所述进液口接触所述导液部;所述通气管设置为穿过所述穿孔。
[002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固定端抵接所述储液结构件及所述雾化部或所述密封上盖,以配合安装所述雾化芯组件或其所述雾化部,所述底座的连接端用于安装电源;且所述底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芯组件或其所述雾化部的气道流体连通;及/或,
[0029] 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发热体,所述电极组件用于连接电源;及/或,
[0030] 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配合所述底座共同固定所述电极组件;及/或,
[0031] 所述雾化结构件还包括底座套,所述底座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连接端上;及/或,
[0032]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结构件,所述吸嘴结构件与所述雾化部所生成的气溶胶流体连通,或者所述吸嘴结构件与所述气道流体连通。
[003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电源及任一项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用于供电。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顶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顶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3] 图9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底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0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底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1为本申请所述雾化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46] 图12为本申请所述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0048] 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D‑D方向剖视示意图。
[0049] 图15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0] 图16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1] 图17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2] 图18为图10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3] 图19为图18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4] 图20为图19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55] 图21为图12所示实施例进一步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6] 图22为图20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7] 图23为图20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8] 图24为本申请所述雾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59] 图25为图24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60] 附图标记:雾化结构件100、储液结构件200、吸嘴结构件300、重力方向G;
[0061] 雾化芯组件110、发热体120、密封上盖130、电极组件140、通气管150、安装件160、底座170、底座套180、气道190;
[0062] 雾化部111、导液部112、安装区113、内壁114、外壁115、第一端116、第二端117、防漏密封层118、吸液面119、壁部112A、杯底112B、进液口131、穿孔132、密封凸部133、收容腔134、电极芯141、电极压件142、电极座143、电极密封套144、绝缘导线管145、定位槽151、进气口171、固定端172、连接端173、第一气道191、第二气道192、主气道193、第一外管210、第二外管220、储液结构230、密封槽231、储液腔240、吸嘴310、开口311、封口塞320、吸嘴密封套330、定位凸部331、吸嘴内管340。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64]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6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6]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7]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6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结构件,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所述雾化结构件包括以下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雾化结构件,其包括雾化芯组件及发热体;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部及导液部,所述发热体嵌设于所述雾化部的内部且所述雾化部为多孔材料制件;所述导液部设有壁部,所述壁部与所述雾化部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上述雾化结构件,采用导液部及其壁部将需要雾化的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一方面雾化部通过导液部间接地接触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因此与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存在较长距离,能够避免高温导致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变质;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导液部将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因此具有输送量稳定的优点,从而确保了雾化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雾化气溶胶的一致性。
[006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雾化结构件的雾化芯组件如图1所示,其包括雾化部111及导液部112,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导液部112用于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述导液部112设有壁部
112A,所述壁部112A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112A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壁部112A于重力方向G具有高于所述雾化部111的位置,即所述壁部112A的最高处比所述雾化部111的第一端116亦即顶部更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壁部112A的最高处设有与所述雾化介质接触的吸液面119,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119于重力方向G全部高于所述第一端116。
[0070] 当多孔材料的空隙较小时,毛细作用比重力作用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116可以高于所述壁部112A的最高位置例如所述吸液面119,只需通过毛细力能够将所述雾化介质输送到所述第一端116即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雾化部111于重力方向的最高位置,低于所述壁部112A通过毛细作用输送所述雾化介质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
[007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雾化部111具有圆筒形状。进一步地,所述雾化部111为设有中空结构的多孔材料,亦可称为中空多孔体。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的孔径为100纳米至120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的孔径为1微米至100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的孔径为10微米至50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材质相同。所述多孔材料的材质为陶瓷或玻璃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的内部孔隙率为30%至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的内部孔隙率为50%至65%。
[007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雾化芯组件中的所述雾化部111具有内壁114及外壁115,所述内壁114形成第一雾化面以及传输所述第一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一气道191,所述外壁115形成第二雾化面,所述导液部112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形成传输所述第二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二气道192。对于具有所述壁部112A的实施例,所述导液部112的所述开口可以开设于所述壁部112A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部112A于其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所述壁部112A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111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述雾化部111为多孔材料制件,用于将所述导液部112输送的雾化介质通过毛细作用克服重力因素传输到所述雾化部111的第一端116,以及通过毛细作用及重力作用传输到所述雾化部111的第二端1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的中心区域,以将所述雾化介质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的两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雾化部
111的外壁115的受力平衡区域,所述受力平衡区域为毛细作用及重力作用的平衡区域,以使所述雾化介质在毛细作用及重力作用下能够均匀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的第一端116及第二端117。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确保雾化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雾化气溶胶的一致性。
[007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如图4及图5所示,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导液部112呈杯状结构,所述杯状结构设有相连的壁部112A及杯底112B,所述杯底112B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壁部112A用于与雾化介质接触,且通过所述杯底
112B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对于具有所述杯底112B的实施例,所述导液部112的所述开口可以开设于所述杯底112B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述杯底112B于其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形成了第二气道192;及/或,所述杯底112B于其邻近所述雾化部111处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使所述开口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流体连通;及/或,所述壁部112A与所述杯底112B形成大于等于90度的夹角;及/或,所述杯底112B为具有中心的规则形状,且所述雾化部111位于所述杯底112B的中心区域。在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壁部112A与所述杯底112B形成大于90度的夹角。
[0074]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即两者的连接面位于外壁115的中间区域,并将外壁115分为了上端和下端,即形成了上端区域及下端区域,为使上端和下端雾化生成的气溶胶连通,所述导液部112开设有连通上端和下端的开口以使其流体连通,开口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了提升传输效率,可以使开口开设在所述导液部112和外壁115连接的连接面,即开口和外壁115组成第二气道192。为了使雾化介质能够能顺畅的从所述导液部112传输到所述雾化部111,所述导液部112的导液面亦即吸液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连接面的水平高度。
[0075]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于所述雾化部111及所述导液部112之间形成有安装区113,所述安装区113用于配合安装其他结构例如密封上盖及/或通气管,以固定所述雾化芯组件及/或密封存放所述雾化介质的储液腔。
[0076]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导液部112设有与所述雾化介质接触的吸液面119,所述吸液面119用于将所述雾化介质通过所述导液部112内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所述吸液面119的水平高度要高于连接面的水平高度,以提高雾化介质的传输效率。对于多孔材料,所述吸液面119通过毛细作用将所述雾化介质从所述导液部112内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部112A设有与所述雾化介质接触的吸液面119,且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119于重力方向高于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119于重力方向高于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的接触位置;亦即在所述雾化芯组件处于使用状态下,所述吸液面119接触储液腔中的雾化介质,且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
111的接触位置,比所述吸液面119更低,以便于所述吸液面119将所述雾化介质通过所述导液部112内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
[007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部112A设有分别与所述吸液面119及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的导流管道,或者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为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雾化介质通过所述导液部112内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部112与雾化部111为一体式结构,且导液部112与雾化部111的连接面位于外壁115的中心区域,以确保烟油可以被均匀导向雾化部111的各区域。
[007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雾化芯组件110于所述导液部112处设有防漏密封层118,所述防漏密封层118用于防止所述雾化介质漏出所述导液部112;所述防漏密封层118设置于所述导液部112除了所述吸液面119及所述接触位置之外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密封层118也可只设置于所述杯底112B。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密封层118为涂层或片层。
[007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雾化结构件如图6所示,其包括雾化芯组件110及发热体120;所述雾化芯组件110包括雾化部111及导液部112,所述发热体120嵌设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内部且所述雾化部111为多孔材料制件;所述导液部112与所述雾化部111相接触设置,所述导液部112用于将雾化介质输送至所述雾化部111;即所述雾化部111内部嵌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导液部112与雾化部111接触并用于将雾化介质传递给雾化部111。
[0080] 请结合图6及图7,所述雾化部111具有内壁114及外壁115,通过所述发热体120的作用,所述内壁114形成第一雾化面以及传输所述第一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一气道191,所述外壁115形成第二雾化面。亦即所述雾化部111于其所述内壁114配合所述发热体
120形成第一雾化面,所述雾化部111于其所述外壁115配合所述发热体120形成第二雾化面。在图7或图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杯底112B为圆形,即所述具有中心的规则形状的一种,且所述雾化部111位于所述杯底112B的中心区域。请参阅图9或图10,所述导液部112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形成传输所述第二雾化面所生成气溶胶的第二气道192,开口的形状及数量不限,进一步地,所述导液部112均匀开设有至少三个开口,且各所述开口呈圆周分布。亦即所述雾化部111包括内壁114和外壁115,所述内壁114形成第一雾化面以及传递第一雾化面生成气溶胶的第一气道191,所述外壁115形成第二雾化面,所述导液部112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形成传递第二雾化面生成气溶胶的第二气道192,所述第二气道192根据所述开口的数量可以具有多个分支气道。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上述雾化结构件,巧妙设计了雾化部111的结构,一方面在内壁和外壁形成了两个雾化面,由于两个面都可以发生雾化反应,分别生成气溶胶,因此具有雾化气溶胶量大的优点;另一方面雾化部111通过导液部112间接地接触储液腔中未雾化的雾化介质,因此与储液腔的雾化介质存在较长距离,能够避免高温导致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变质,进一步地,在避免雾化介质受热的情况下,还具有如下优势:雾化介质为流体,该流体在受热情况下会改变其附着力,附着力的变化也会影响流体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导液部的毛细作用的效率,进而改变导液速率,因此避免雾化介质受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雾化介质的导出速率的均匀性;再一方面由于采用导液部112将雾化介质输送至雾化部111,因此具有输送量稳定的优点,从而确保了雾化的稳定性,结合避免雾化介质受热有利于确保雾化介质的导出速率的均匀性,进而保证了雾化气溶胶的一致性。
[0081]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为电阻发热体。所述发热体120连接于所述雾化结构件的电极组件,并在与电源连通时加热将所述雾化部111吸纳的雾化介质雾化,生成气溶胶。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为电阻加热元件,由金属或合金等导电材质制成。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设置于所述内壁114及所述外壁115之间,且所述发热体120与所述内壁114及所述外壁115均具有间隔。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具有均匀形状且所述发热体120与所述内壁114及所述外壁115均具有相同的间隔,以使所述发热体120对所述第一雾化面及所述第二雾化面具有均匀的加热作用。亦即所述发热体120相对于所述内壁114具有相同的第一距离,所述发热体120相对于所述外壁115具有相同的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亦即所述发热体120的纵向截面的中心线到外壁115和内壁114的距离相同,或者所述发热体120靠近外壁115一端的边缘到外壁115的距离与发热元件靠近内壁114一端的边缘到内壁114的距离相同。
[0082]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包括丝状结构、管状结构、螺旋结构、网状结构、片状结构及厚膜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热体120的形状不限于此,只需均匀放置于所述雾化部111达到稳定发热作用均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21所示,所述发热体120的形状为螺旋结构;另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发热体120的形状为圆筒状或直长条状。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120嵌入设置于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和内壁114之间,且均存在一定间距,以避免高温加热时壁厚过薄区域出现粉末化,影响雾化效果乃至于威胁用户健康。所述导液部112和所述雾化部111采用一体化设计,所述导液部112经由连接面将雾化介质首先传递至外壁115,最后通过陶瓷的毛细作用传递至整个所述雾化部111,相对而言外壁115区域的雾化介质饱和度会大于内壁114的雾化介质饱和度,同时为了内壁114和外壁115同时雾化,且尽量保持气溶胶的浓度一致性,将发热体120放置在外壁115和内壁114的中部或者是偏向于外壁115上部。
[0083] 在使用时,发热体120位于作为中空多孔体的所述雾化部111的内部,可在内壁114和外壁115均形成雾化面,同时一体设置的所述导液部112可将雾化介质例如烟油均匀传导至所述雾化部111内,内壁114形成的气溶胶通过中间气道即第一气道191排出,外壁115形成的气溶胶可通过所述导液部112和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之间的若干外围气道即第二气道192排出,由于所述雾化部111的两个雾化面都可以发生雾化反应,可有效提高雾化的气溶胶量,提升用户抽吸体验;同时雾化面与吸液面存在较长距离,能够避免高温导致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变质。
[008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雾化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储液结构件200及任一实施例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请结合图13及图14,所述储液结构件200设有用于容置雾化介质的储液腔240,且所述导液部112设置为接触所述储液腔240中的所述雾化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结构件300。所述吸嘴结构件300设置于所述储液结构件200上,所述储液结构件200设置于所述雾化结构件100上,所述雾化结构件100部分位于所述储液结构件200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结构件300与所述雾化部111所生成的气溶胶流体连通,或者所述吸嘴结构件300与所述气道190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结构件300设有吸嘴310及可拆卸地封盖所述吸嘴310的封口塞320;所述储液结构件200包括第一外管210、第二外管220及储液结构230,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外管210紧密结合所述雾化结构件100,所述储液结构23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外管220紧密结合所述吸嘴3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结构件300或其吸嘴310与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流体连通,或者,所述吸嘴结构件300或其吸嘴310与所述雾化结构件100的通气管150的主气道193流体连通。
[0085] 请结合图13,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底座170,所述底座170通过所述第一外管210紧密结合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且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储液结构230之外,用于安装给所述雾化结构件100供电的电源,且直接或间接实现导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底座套180,所述底座套18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上,以在非使用状态下例如运输状态下保护设于所述底座170内部的结构例如电极组件等。
为便于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套180为橡胶制件或硅胶制件,以便于快速地安装到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上或从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上拆除下来,以便于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接入电源例如电池或其电极接头等。
[0086] 各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开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均流体连通。进气口的数量不限,例如所述雾化装置可包括两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道190或其主气道193流体连通,例如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通气管150中的主气道193流体连通,以使形成的气溶胶经由所述通气管150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008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通气管150,所述通气管150的主气道193与所述第一气道191流体连通,且所述主气道193与所述第二气道192至少部分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7,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底座170,所述底座170的固定端172抵接所述储液结构件200及所述雾化部111或所述雾化结构件100的密封上盖130,以配合安装所述雾化结构件100或其所述雾化部111,所述底座170的连接端173用于安装电源;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底座170中;
请结合图21,所述底座170开设有进气口171,所述进气口171与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流体连通。
[008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5及图19,所述通气管150设有定位槽151,所述定位槽151用于配合定位安装所述吸嘴结构件300或其吸嘴密封套330。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对应于所述定位槽151设有定位凸部331,所述定位凸部331于所述定位槽151中紧密抵接所述通气管150,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安装定位,避免装入太浅或太深,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对于所述通气管150连接处的密封作用,配合其他结构共同密封所述储液结构件200的所述储液腔2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5及图17,所述吸嘴结构件300还设有吸嘴内管340,所述通气管150外套设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310,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310分别与所述通气管150相接触,且所述吸嘴310位于所述吸嘴密封套330的上方,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外套设所述吸嘴内管340;所述吸嘴310具有夹层,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内管34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夹层中,且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内管340位于所述吸嘴310及所述通气管150之间;所述吸嘴310的一延伸端位于所述吸嘴内管340及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外管220位于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之外,以使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外管220配合所述通气管150、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内管340共同紧密结合所述吸嘴310,亦即所述第二外管220、所述储液结构230、所述吸嘴310的一延伸端、所述吸嘴内管340、所述吸嘴密封套330及所述吸嘴310的另一延伸端顺序紧密套接于所述通气管150外,其中所述吸嘴密封套330有一部分直接套接于所述通气管150外,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在所述吸嘴结构件300及其吸嘴310处实现气道190贯通所述通气管150,另一方面有利于密封所述储液结构230的储液腔240,避免其中的雾化介质受热蒸发或者常温挥发而从连接所述吸嘴结构件300的一端散逸。
[008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及图18所示,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安装件160,所述安装件160配合所述底座170共同固定所述电极组件1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160的底部配合所述底座170的顶部共同固定所述电极组件140或其绝缘导线管145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160的外侧抵接所述底座170,且所述安装件160的内侧紧密抵接所述雾化部111,或者所述安装件160的内侧紧密抵接所述雾化部111及所述绝缘导线管145的一端,以配合所述底座170、所述储液结构230及所述第一外管210共同定位固定所述雾化部111及所述绝缘导线管145,这亦是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外管210紧密结合所述雾化结构件100的一种实现方式。
[0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4,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密封上盖130,请结合图20及图22,所述密封上盖130开设有穿孔132及至少一个进液口13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上盖130密封所述储液腔2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上盖130单独密封所述储液腔240或配合吸嘴结构件300共同密封所述储液腔240,以使所述储液腔240中的所述雾化介质仅通过所述进液口131接触所述导液部112;所述穿孔132用于穿过所述雾化结构件100的通气管1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0及图23,所述密封上盖130开设有收容腔134,所述导液部11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34中,所述密封上盖130密封所述储液腔240以使所述储液腔240中的雾化介质仅通过所述进液口131接触所述导液部112或其所述吸液面119。
[009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上盖130还设有密封凸部133,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对应设有密封槽231,所述密封槽231用于配合定位安装所述密封上盖130,所述密封凸部133于所述密封槽231中紧密抵接所述储液结构230,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安装定位,避免装入太浅或太深,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对于所述储液结构230连接处的密封作用,配合其他结构共同密封所述储液结构件200的所述储液腔240。对于储液腔的密封,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的重点,本申请亦不例外,由于所述通气管150贯穿所述储液腔240的设计,因此需要考虑解决所述储液结构230及所述储液腔240的两端密封问题,本申请一方面通过所述雾化结构件100的所述密封上盖130及所述底座170配合所述储液结构件200的所述第一外管210,两者紧密结合,即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外管210紧密结合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外管210通过所述储液结构230的一端向所述密封上盖130施加压力使其紧密套接于所述通气管150外,以免所述储液腔240中的雾化介质,经由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密封上盖130的间隙,漏入所述导液部112的开口所形成的所述第二气道192中,或者漏入所述雾化芯组件110的所述安装区113的缝隙中。这样的设计,即实现了对于所述储液结构230及所述储液腔240的一端有效密封。
[009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8,所述吸嘴结构件300的吸嘴310设有开口311,请结合图12及图14,所述开口311连通所述气道190,所述封口塞320可拆卸地封盖所述吸嘴310的所述开口311。这样的设计,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所述雾化装置,通过其吸嘴310从所述气道190获得所述第一雾化面及所述第二雾化面所生成的气溶胶。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开口311作为所述出气口。
[0093]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道的连通如图19及图20所示,气道190包括第一气道191、第二气道192及主气道193;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均连通于所述主气道193以供输出。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6,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雾化部111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得第二气道19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间隙与所述主气道193实现流体连通;即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雾化部111管径不同,且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雾化部111非接触设置,以在所述通气管150与所述雾化部11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导液部112的所述开口所形成的所述第二气道192的空间,该空间作为所述主气道193的一部分,即使得所述主气道193与所述第二气道192相连通。这是本申请的一个重要发明点,通过在所述雾化部111的内壁和外壁形成了两个雾化面,以及所述第一气道191及所述第二气道192,因此具有雾化气溶胶量大的优点。
[009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1及图22所示,所述发热体120的形状为螺旋结构,所述密封上盖130开设有供所述通气管150插入的穿孔132。所述底座170具有用于螺接的连接端173。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23及图25,所述雾化芯组件110的所述第二气道192由所述开口和所述外壁115共同形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所述发热体120间接地通过所述外壁115接触所述开口,直接在所述外壁115形成第二雾化面以传输所生成的气溶胶。
[009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电极组件140,请结合图25,所述电极组件140连接所述发热体120,所述电极组件140用于连接电源;请结合图16,所述电极组件140包括电极芯141、电极压件142、电极座143、电极密封套144及绝缘导线管145,请结合图24,所述电极芯141用于接入电源的电极或其接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芯141用于通过卡合、螺接或插接等方式接入电源的电极或其接头。所述电极压件
142可以接触所述电极芯141亦可与所述电极芯141非接触设置,所述电极压件142用于配合压住所述绝缘导线管145;例如所述电极压件142配合所述底座170共同固定所述绝缘导线管145。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线管145内部设有导线,外部设有绝缘层,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电极芯141及所述发热体120,用于使电源通过所述电极芯141加热所述发热体120。
[009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4及图24,所述电极芯141的底部通过所述底座170穿入电源的电极或其接头,所述电极密封套144套设于所述电极芯141外,例如所述电极密封套144套设于所述电极芯141上或套设于所述电极芯141的外侧壁上,即所述电极芯141的外侧壁上至少部分套设有所述电极密封套144;所述电极座143套设于所述电极密封套
144的外侧壁上,即所述电极密封套144的外侧壁上至少部分套设有所述电极座143,所述电极座143的外侧紧密抵接所述底座170以配合所述底座170固定所述电极密封套144及所述电极芯141,这样的设计,所述电极芯141除了通过所述底座170露置于外部以接入电源的电极或其接头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被所述电极座143及所述电极密封套144配合所述底座
170共同密封保护,同时亦保护了所述储液结构件200内部的所述雾化结构件100尤其是所述雾化芯组件110。
[009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25,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所述雾化结构件100亦即雾化芯,以及储液结构件200与通气管150,其中,所述储液结构件200用于存储雾化介质,例如烟油、香精、香料等;所述通气管150用于将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传递出以供抽吸;所述通气管150与第一气道191流体连通,所述通气管150内壁与所述雾化部111的外壁115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第二气道192至少部分流体连通,以使第二雾化面生成的气溶胶可以通过所述间隙进入所述通气管15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或其所述底座170还开设有进气口171,所述进气口171与所述雾化芯组件110或其所述雾化部111的气道190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71与所述第一气道191和第二气道192流体连通,用于在抽吸时提供空气将生成的气溶胶传递,并经通气管150输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或其所述雾化结构件100还包括密封上盖130,所述密封上盖130用于密封所述储液结构件200的所述储液腔240;所述密封上盖13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110上,并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31,所述进液口131连通到所述吸液面119;所述密封上盖130还设有用于供通气管150插入的穿孔132。所述密封上盖130收纳雾化芯组件110并开设有将雾化介质导向吸液面119的进液口131及形成进液通道,进液口13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即对应的吸液面119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009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电源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用于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具有电极,所述电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极组件140或其电极芯141。
[0099]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0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010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0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