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566230.0

文献号 : CN11395872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宏刚苏军胡殊

申请人 :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航油供应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作为独立安装的部件用于控制航油地井油栓的开闭,包括阀体和控制部,所述阀体具有连接地井油栓的控制管路的流体孔,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的往复运动来连通控制管路的对应支路实现开闭;其中,控制部内具有与阀芯联动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操作端和限位端,由外力作用于操作端移动活动件并在活动件移动至另一节点时由可活动的限位端提供限位效果;并在控制部或阀体内设有给活动件或阀芯提供复位力的复位弹簧,在外力作用于限位端失去对活动件的限制效果后由复位弹簧推动活动件或阀芯复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作为独立安装的部件用于控制航油地井油栓的开闭,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控制部(2),所述阀体(1)具有连接地井油栓的控制管路的流体孔(8),通过设置在阀体(1)内的阀芯(13)的往复运动来连通控制管路的对应支路实现开闭;

其中,控制部(2)内具有与阀芯(13)联动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操作端,控制部(2)上还设有限位件,由外力作用于操作端移动活动件并在活动件移动至另一节点时由可活动的限位件提供限位效果;

并在控制部(2)或阀体(1)内设有给活动件或阀芯(13)提供复位力的复位弹簧,在外力作用于限位件失去对活动件的限制效果后由复位弹簧推动活动件或阀芯(13)复位;

所述操作端为设置在控制部(2)上的推头(3),所述活动件为设置在控制部(2)内的推杆(12),所述推杆(12)端部与推头(3)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件为活动设置在控制部(2)上的拉杆(6),拉杆(6)通过设有的连杆与推杆(12)铰接,且拉杆(6)与连杆的铰接点处于推杆(12)轴线的外侧;

所述复位弹簧包括固定在控制部(2)上并拉拽拉杆(6)与连杆的铰接处垂直朝向推杆(12)轴线方向运动的复位拉簧(7);

当推杆(12)推动阀芯(13)动作时,拉杆(6)失去限制并由复位拉簧(7)拉动朝向推杆(12)轴线,当拉杆(6)与连杆的铰接处穿过推杆(12)轴线后被控制部(2)内壁限制,此时推杆(12)顶推到位并由连杆限制固定。

说明书 :

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航油供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 航空燃油是指一些专门为飞行器而设的燃油品种,质素比暖气系统和汽车所使用的燃油高,通常都含有不同的添加物以减低结冰和因高温而爆炸的风险。航空煤油密度适
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能迅速、稳定、连续、完全燃烧,且燃烧区域小,积碳量少,不易结
焦;低温流动性好,能满足寒冷低温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热安定性和抗氧
化安定性好,可以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洁净度高,无机械杂质及水分等有害物质,
硫含量尤其是硫醇性硫含量低,对机件腐蚀小。
[0003] 而航油加注方式有多种,包括采用具有储油罐的油罐车进行移动加油,但普遍现有方式是通过建设机场机坪管线加油系统来实现固定点位的地井加油作业,其稳定性和效
率较高。因为这种地井油管路加油速度快,不受加油量限制,使用便捷等特点,在大型机场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机坪地下管网中的燃油在泵房油泵压力的作用下,
通过机坪地井阀进入管线加油车的地井PCV接头,进油胶管,过滤/分离器,流量表,加油胶
管,稳压接头,飞机加油口,将洁净的燃油安全,足量地加注到飞机油箱中。加油地井的位置
设计合理,可以充分发挥管线加油系统的优势;反之,不但不能满足多机型飞机的加油需
要,甚至形同虚设,不能对飞机实施加油作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0004] 由于是需要航油车的管路不断与地井的阀门口连通,且航空燃油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要求,则在连接时一般都设置有单独的气控或液压控制的控制阀来实现地井阀
门的开闭。现有的控制阀多与地井阀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一旦这种控制阀出现问题,则需要
对整个地井阀进行更换。而现有的应用在其他领域的独立控制阀大都为电磁阀结构,这种
电磁阀结构没有设置足够的安全屏蔽设备(隔离栅等其他设备),本身直接应用在航空燃油
输油管路上就存在安全隐患,则手动控制的阀门才能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通过独立设计的结构,不仅能够与地井阀可拆卸连接,同时设有的控制部具有操作端和限位件结构,
实现高效的控制效果。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作为独立安装的部件用于控制航油地井油栓的开闭,包括阀体和控制部,所述阀体具有连接地井油栓的控制管路的
流体孔,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的往复运动来连通控制管路的对应支路实现开闭;
[0008] 其中,控制部内具有与阀芯联动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操作端,控制部上还设有限位件,由外力作用于操作端移动活动件并在活动件移动至另一节点时由可活动的限位
件提供限位效果;
[0009] 并在控制部或阀体内设有给活动件或阀芯提供复位力的复位弹簧,在外力作用于限位件失去对活动件的限制效果后由复位弹簧推动活动件或阀芯复位。
[00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地井进口内设有的地井阀是用于控制内部航空燃油输出的阀门,而安全控制阀则是与地井阀配合通过气动或液压动力源的方式动作,从而对地
井阀的开闭控制。而与地井阀连接的一般为航油加油车,航油加油车包括具有储罐和不具
备储罐两种类型,其中均设有输油管路。在输油管路上均设有航油过滤器和泵结构,有储罐
的车辆则由泵将储罐内的航油提出并通向航油过滤器中,而不具有储罐的车辆则直接将管
路连接地下输油管道,同样由泵提取航油进入航油过滤器中。
[0011] 本发明中的阀芯一般具有多个流体孔,而外部的控制管路并不进行限定,只需通过该控制阀来实现线路的改变,从而达到控制效果。
[0012] 由于需要提供手动控制端,则在该控制阀上设有一个独立的机械控制部与阀体配合,该控制部内具有的活动件与阀芯联动。所谓联动是指活动件与阀芯之间具有有形或无
形力传递方式,而无形的为磁力传动的方式,但一般通过机械结构间接或直接连接传动,而
任一侧受到的外力也会一并传输给另一部分。只是由于是独立的控制部结构,则在拆卸时
可直接或操作后将其取下,并与阀芯脱离连接进行更换,也不会对阀体内部的气密性造成
影响。
[0013] 还值得说明的是,控制部具有的操作端是主动部件,当阀芯处于初始状态时,此时地井阀为关闭状态。当工作人员打开地井后,并可通过工具或是脚踩等方式作用在控制部
露出的操作端上。由于控制阀本身体积不大,一般在20‑30cm长度范围,则内部设有的复位
弹簧所提供的阻力可由工作人员直接踩踏或推动实现对活动件的位移控制。
[0014] 活动件动作后会使阀芯联动,从而使阀芯连通状态发生改变,并在达到下一节点时形成另一个通道,即使地井阀打开的通道状态。为了提高操作效率,使得控制阀在不同节
点状态的转换时间较短,这种状态切换的方式主要依靠内部设置的复位弹簧和限位件。复
位弹簧始终提供改变状态的阻力,也就是从初始位置改变活动件或阀芯位置时,复位弹簧
提供反向阻力,当外力推动活动件联动阀芯克服阻力继续运动到另一节点处时,由限位件
将其限制在该节点处实现状态固定。
[0015] 本申请中的限位件同样具有可操作的部分,可通过外部结构或手动控制使其快速脱离限制。而失去限制的活动件‑阀芯联动体系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复位,从而恢复
之前的节点,也就是使地井阀处于关闭状态。
[0016]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阀芯与活动件直接接触联动。
[0017]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阀芯具有伸出阀体的端部,所述活动件与阀体伸出端传动连接并通过密封件阻止阀体内的
流体泄漏。
[0018]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部与阀体固定连接并内部连通,通过密封件阻止阀体内的流体泄漏;所述活动件伸入
阀体内部与阀芯传动连接。
[0019]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部具有与阀体内部腔体A连通的腔体B,所述活动件在腔体内并与阀芯的活动方向一
致。
[0020]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操作端为设置在控制部上的推头,所述活动件为设置在阀体内的推杆,所
述推杆端部与推头固定连接。
[0021]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部上活动设置有拉杆,所述限位件为设置在拉杆端部的限位端;
[0022] 在推杆上具有凹陷的卡段,通过限位端抵靠在卡段上实现限位;
[0023] 通过外力作用于拉杆使的限位端与卡段失去连接达到解锁效果。
[0024]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所述拉杆为与控制部转动连接的条形杆件,拉杆一侧端部的限位端的转臂长度小于另一侧连接
拉绳的端部的转臂;
[0025] 所述复位弹簧包括设置在控制部上使限位端始终贴合在推杆表面的拉力的复位拉簧;
[0026] 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内始终给阀芯提供复位力的复位压簧;
[0027] 外力作用在推头上使得推杆带动阀芯克服复位压簧弹力动作并使得限位端落入卡段内实现限位卡接,此时阀体内的油路发生改变。
[0028]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在推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在控制部上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动件,所述滑
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推杆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0029] 滑动件具有固定端,固定端一侧与外部的拉绳连接,另一侧与内部设有的复位拉簧连接;
[0030] 初始状态时由外力作用至推头上使推杆带动阀芯克服设置在阀体内的复位压簧弹力移动,失去限位效果的滑动件由复位拉簧和推杆共同作用向推杆方向移动,并在连杆
与推杆平行时实现自锁限位;
[0031] 当向外拉动拉绳使得滑动件移动失去自锁平衡后由复位压簧推动阀芯复位。
[0032] 值得说明的是,普通卡销式限位端能够满足快速限位和快速脱离的需求,但这种快速卡接限位的结构必然只能从单侧限位,长时间使用后,拉杆端部的限位端会因端部受
力而磨损,会影响后续使用。
[0033] 则通过设置为铰接,并通过滑块连杆配合整体滑动限位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分布复位弹簧的推力,同时在失去静力平衡的瞬间就会使活动件动作,从而卸力将压力转换为
斜向推力,从而降低摩擦力。
[0034]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为活动设置在控制部上的拉杆,拉杆通过设有的连杆与推杆铰接,且铰接点处于推
杆轴线的外侧;
[0035] 所述复位弹簧包括固定在控制部上并拉拽拉杆与连杆的铰接处垂直朝向推杆轴线方向运动的复位拉簧;
[0036] 当推杆推动阀芯动作时,拉杆失去限制并由复位拉簧拉动朝向推杆轴线,当拉杆与连杆的铰接处穿过推杆轴线后被控制部内壁限制,此时推杆顶推到位并由连杆限制固
定。
[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8]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独立控制阀结构,可与地井阀可拆卸连接,一旦控制阀或控制管路出现故障,可单独对控制阀和控制管路进行维护和更换,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同样
的,将控制部与阀体本身分离形成独立结构,也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并根据需求可提供多种
控制部的操控方式;
[0039] (2)本发明设置的具有两个控制端的控制部结构,通过活动件与复位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至少两个节点的快速转换,即地井阀开启和关闭状态;并在没有设置任何电子设
备的同时,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040] (3)本发明通过设有的不同限位端结构,在保证高效的阀芯节点转换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使用寿命,避免后期因材料磨损而导致卡接限位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装配时的俯视图;
[0042]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装配时的仰视图;
[004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装配时的侧视图;
[0044]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装配时的第一轴侧图;
[0045]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装配时的第二轴侧图;
[0046]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内部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47]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内部的结构轴侧示意图;
[0048]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用于展示剖切位置的第一示意图;
[0049] 图9是本发明图8中沿A‑A剖切线剖切后的截面示意图;
[0050]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整个控制阀用于展示剖切位置的第二示意图;
[0051] 图11是本发明图10中沿B‑B剖切线剖切后的截面示意图;
[0052]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拉杆与连杆作为限位件在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0053]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拉杆与连杆作为限位件在推出状态的示意图。
[0054] 图中:1‑阀体,2‑控制部,3‑推头,4‑固定部,4.1‑拉孔,5‑拉绳,6‑拉杆,6.1‑限位端,7‑复位拉簧,8‑流体孔,9‑限流件,10‑压绳端,11‑固定片,12‑推杆,12.1‑卡段,13‑阀
芯,14‑嵌套,15‑复位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0056]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57]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
围。
[0058]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59]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
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60]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
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6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62] 实施例1:
[0063]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如图1‑图11所示,整个阀门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加油地井井口内的阀门上的小体积控制阀。这种地井油阀具有较大的口径,能
够与加油车的管口卡接后连通,而通过控制阀和控制管路来实现地井阀的开闭。
[0064] 其中,控制管路设置在地井阀内,一般采用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而控制阀一般为三通阀门结构,由内部的阀芯13控制对应管道连通,从而达到开闭控制的效果。
[0065] 如图所示,整个控制阀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部分:控制部2和阀体1。图中可以看到,控制部2与阀体1均为柱体结构。
[0066] 控制部2和阀体1均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开设的内部腔体,而控制部2和阀体1的阀体1均具有一个对应的主要开口,当其通过螺栓以类似法兰连接时,两侧开口对齐并形成一
定的封闭效果。
[0067] 控制部2在内部腔体开口的一侧还设有另一个开口,并在该开口处套接一个可活动的推头3。所谓推头3是一个圆柱形体,其截面直径大于控制部2的截面直径。且推头3一侧
设有可容纳控制部2开口端面插入的凹槽,并在控制部2开口端面外延设有环形凹槽用于设
置橡胶圈提供一定的密封效果。
[0068] 在控制部2内设有一根可滑动的推杆12结构,该推杆12一端插入推头3的凹槽内并通过插销或螺栓实现固定连接,而推头3与控制部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可通过外力推动使
其沿控制部2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头3移动时会带动推杆12移动,而推杆12的另一端则与设
置在阀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阀芯13连接,由推杆12推动阀芯13移动,从而改变阀体1
内的连通方向。
[0069] 具体的,阀体1上设有三个与阀体1内腔体连通且轴线与腔体长度方向垂直的流体孔8,在其中一个流体孔8上设有限流件9。而阀芯13本身是一个长杆状金属结构,其外部还
套设有嵌套14,嵌套14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橡胶密封圈的环形槽。通过阀芯13在嵌套14内
的运动从而实现连通不同对流体孔8的效果。而图中可以看到,阀芯13的一侧端部具有突出
部,该突出部插入拉杆6的端部内,但仅为抵靠接近,并未实现卡接限位。
[0070] 而阀芯13的另一端设有与阀体1腔体内壁接触的复位压簧15,通过复位压簧15始终给阀芯13提供朝向控制部2运动的回复力,使得阀芯13一直抵住拉杆6使得推头3在未收
到外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与控制部2相距最远端。
[0071] 一般来说,通过将该控制阀竖向安装在地井阀一侧,然后通过人工踩踏推头3或使用工具或直接适应加油车管口特殊结构对接控制,并在确认具备输油条件后一直推动推头
3抵在控制部2上,从而持续输油过程。由于整个控制部2的体积较小,而复位弹簧的弹力较
小,通过踩踏的方式能够轻松的保持其持续处于开启状态。且由于需要脚踩等方式开启,一
旦移出外力作用,控制阀便会立即改变通道从而关闭地井阀。
[0072] 进一步地,由于航油加注过程较长,则本实施例中还在控制部2上设有专用于限制推杆12动作的限位件。控制部2曲面上设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开口,在开口上转动连接有一
根拉杆6,而在拉杆6的端部设有一个弧形端面的限位端6.1,限位端6.1插入腔体内并与推
杆12表面贴合。
[0073] 图9和图11的截面图中可以看到,推杆12的中部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环形卡段12.1,卡段12.1两侧具有两个环形的斜面。初始状态下,卡段12.1位于开口的外侧,此时由
于控制部2上设有的复位拉簧7的作用,使得拉杆6的限位端6.1始终贴合在拉杆6的表面。其
中,复位拉簧7的一端与拉杆6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控制部2与阀体1之间连接螺栓
上的固定片11连接固定。当移动推头3致使推杆12滑动时,卡段12.1部分向内移动,当限位
端6.1接触到卡段12.1斜面时,并一直与斜面贴合并最终与卡段12.1部分完全贴合。在图11
状态下,则是阀芯13处于开启地井阀的连通状态,此时推头3已经失去外力作用,而只有复
位压簧15给阀芯13提供向左的推力。而推杆12同样受到同样的推力作用,使得与之接触的
拉杆6的限位端6.1受力而推动拉杆6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但由于顺时针转动的限位端
6.1端部会继续向下移动,又由于推杆12的阻挡而无法转动,此时推杆12与拉杆6形成一个
静稳态锁定,从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
[0074] 进一步的,控制部2外部还设有一个门型的金属固定部4,在固定部4上具有一个拉孔4.1,从拉孔4.1中穿过一根金属编织的拉绳5,拉绳5一端通过压绳端10与拉杆6端部转动
连接。而同时在拉绳5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拉环,工作人员可通过拉环控制,在限位端6.1抵住
推杆12使其无法动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拉环轻松使得拉杆6逆时针转动。此时限位端
6.1沿斜面滑出卡段12.1,而拉杆6失去限制效果后会由复位压簧15推动立即复位,从而关
闭地井阀。
[0075] 实施例2:
[0076]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航油加注地井油栓控制阀,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采用相同的两部分结构:阀体1和控制部2,阀体1具有三通两出的管路,通过与加油地井内的地井阀的气
动控制线路连通实现地井阀的开闭控制。
[0077] 由于是气动的控制阀结构,且主要用于航空油料地井阀的控制,则采用电子控制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则一般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
[0078] 由于是气动控制,并具有快速状态改变的控制结构,则在实施例1中的拉杆6的限位端6.1与卡段12.1抵靠时,会受到较大的反馈力,且在限位端6.1与卡段12.1脱离接触时
推杆12会快速复位,长期使用时金属材料制成的限位端6.1也会存在磨损形变的情况,导致
其限位稳定性下降。
[0079] 本实施例对其卡接方式进行优化,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控制部2上同样设置有拉杆6,而拉杆6的端部通过连杆与推杆12铰接。
[0080] 复位弹簧中除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复位压簧15外,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控制部2外部的复位压簧15。当推杆12在初始位置时,也就是图12上部的状态图,拉杆6因由复位压簧15
限制而不动的推杆12限制,从而能够克服复位拉簧7拉力保持不动。
[0081] 图中可以看到,此时推杆12位于控制部2的内部管道中,可沿控制部2轴线方向滑动。而拉杆6与连杆则是单侧设置的方式,均处于推杆12的外部(为了提高稳定性,拉杆6和
连杆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图12和13为部分剖切的示意图,旨在对该结构进行示意。而控制
部2的内壁能够限制拉杆6只能沿其内壁方向垂直于推杆12轴线移动(这里的垂直移动主要
是由于复位拉簧7的拉力,图中未示出复位拉簧7,其设置在沿拉杆6的长度方向上,或以拉
杆6与连杆的铰接点左下方斜向拉动该铰接点,虽然推杆12运动带动连杆运动使得拉杆6失
去限制可向右运动,但复位拉簧7限制使其保持与控制部2的内壁贴合滑动状态)。
[0082] 当外力作用在推杆12使其动作时,推杆12开始顶推阀芯13运动改变状态,此时连杆同时动作使得拉杆6失去限位效果。复位拉簧7拉动拉杆6使其向下滑动,并在当连杆长度
与推杆12长度方向平行时,推杆12处于最大的伸出长度,此时已经处于过度推动状态。只有
在拉杆6被复位拉簧7持续向下拉动后,释放一侧的推头3使得推杆12稍微向左复位,此时由
于拉杆6继续向下并抵在控制部2的内壁上,从而达到图13的状态。此时由于控制部2内壁提
供一个限制效果,则在失去外力作用下,复位压簧15持续推动推杆12,但推杆12受到连杆传
递的限制力而保持稳定。
[0083] 这种状态下,通过外部的拉绳5将拉杆6向上拉动,使得推杆12稍微克服复位压簧15向右伸出一定程度后,当连杆与拉杆6的铰接点反向移动并越过推杆12轴线后,由弹力更
大的复位压簧15推动推杆12快速复位,并快速推动拉杆6向上运动并恢复初始状态,从而完
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快速状态切换的效果。
[0084]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限位结构利用连杆的力传递效果使得推杆12能够保持固定,同时在当拉杆6与连杆的铰接点越过轴线平面后便能够立即“解锁”并恢复初始状态,在避
免实施例1中限位端6.1单侧抵靠限位磨损的问题时,也能够实现快速的状态改变。
[0085] 还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使用寿命,在连杆与拉杆6的铰接处还设置有贴合在控制部2内壁上的滚轮,将滑动摩擦优化为滚动摩擦,从而进一步降低磨损损耗。、
[0086]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