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418865.6

文献号 : CN1140447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爱党王佳莉田兆永王铁男李红岩

申请人 : 河北工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为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制备方法中,通过(1R,2R)‑1,2‑二苯基乙二胺与丙二酸衍生物反应得到含丙二酰胺结构单元的手性伯胺丙二酰化合物。本发明得到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具备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其特征为是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化合物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温度在15~35℃条件下,将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1)、(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二异丙基乙胺(DIPEA)、1‑羟基苯并三唑(HOBt)加入到THF中,反应4~8小时,即可生成酰胺化合物2;

其中,摩尔比为,化合物1:(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1‑羟基苯并三唑(HOBt):二异丙基乙胺(DIPEA)=1.0:1.0~2.0:1.2~2.0:1.2~2.0:2.0~4.0;每毫摩尔化合物1加入5~

10mLTHF;

所述的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1)的结构式为:

其中,R分别为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4‑氯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溴‑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或2‑甲基‑4‑甲氧基苯基;

(2)向化合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CF3COOH,室温下搅拌1~2小时,真空脱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碱化后得到化合物Ⅰ;

其中,每毫摩尔化合物2加入2~3mL CF3COOH及4~6mL二氯甲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为用作抗烟草花叶病毒剂。

说明书 :

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涉及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剂,具体地说是含有(1R,2R)‑1,2‑二苯基乙二胺骨架且含有丙二酰胺结构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对现代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烟草花叶病毒(TMV)作为一种病原体能对多种作物造成危害。据统计,它能侵染22种单子叶植物的约198种个体,能够造成大约5%到90%不等的损失(Hari,V.;Das,P.Ultra microscopic detection of plant viruses and their gene products.In plant disease virus control.Hadidi,A.;Khetarpal,R.K.;Koganezawa,H.,Eds.;APS Press:St.Paul,MN,1998:417‑427.)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化学农药能够彻底保护作物免受TMV的侵害。同样,也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治愈被TMV侵害的作物。虽然已有抗植物病毒药剂种类很多,如苯并噻二唑(BTH)、噻酰菌胺(TDL)、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TDLA)、DL‑β‑氨基丁酸(BABA)、病毒唑、宁南霉素、菲并吲哚里啶生物碱安托芬、病毒A、水杨酸、氨基寡糖素等,但现有这些抗植物病毒剂中实用化品种并不多,田间防治效果一般低于60%,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设计开发高效、低毒的抗植物病毒农药新品种意义非常重大。
[0003] CN104886051B公开了二溴丙二酰胺组合物及其作为杀生物剂的用途,可以抑制水系统或含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的生长;专利CN104522014B及文献【Aidang Lu,Ziwen Wang,Zhenghong Zhou,Jianxin Chen,Qingmin Wang.Application of“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in new drug development:Design,synthesis,antiviral activity,and SARs of thiourea derivatives.J.Agric.Food Chem.2015,63,1378‑1384.】公开了手性伯胺硫脲(见式一)用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方法;专利CN104522014B和CN105131033B及文献【Aidang Lu,Yuanyuan Ma,Ziwen Wang,Zhenghong Zhou,Qingmin Wang.Application of“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in drug design.Part 2:Design,synthesis,and structure‑activity pelationships of thiophosphoramide derivatives as novel antiviral and antifungal agents.J.Agric.Food Chem.2015,63,9435‑9440.】公开了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见式二)及其盐类衍生物(见式三)用于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应用。
[000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成简单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1R,2R)‑1,2‑二苯基乙二胺与丙二酸衍生物反应得到含丙二酰胺结构单元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
[0006]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通式Ⅰ,
[0007]
[0008] 上述化学结构式通式Ⅰ中,R代表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3,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2,4‑二氟苯基、2,3‑二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3,4‑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2,3‑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4‑氯苯基、5‑氯‑2‑氟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溴‑4‑甲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甲基‑4‑甲氧基苯基、2‑噻吩基、2‑呋喃基、2‑吡啶基、4‑吡啶基、甲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0009]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优选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化合物:
[0010]
[0011]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1)温度在15~35℃条件下,将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1)、(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二异丙基乙胺(DIPEA)、1‑羟基苯并三唑(HOBt)加入到THF中,反应4~8小时,即可生成酰胺化合物2;
[0013] 其中,摩尔比为,化合物1:(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1‑羟基苯并三唑(HOBt):二异丙基乙胺(DIPEA)=1.0:1.0~2.0:1.2~2.0:1.2~2.0:2.0~4.0;每毫摩尔化合物1加入5~10mL THF;
[0014] 所述的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1)的结构式为:
[0015]
[0016] 其中,R分别为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3,4‑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2,4‑二氟苯基、2,3‑二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3,4‑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2,3‑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4‑氯苯基、5‑氯‑2‑氟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溴‑4‑甲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甲基‑4‑甲氧基苯基、2‑噻吩基、2‑呋喃基、2‑吡啶基、4‑吡啶基、甲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0017] (2)向化合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CF3COOH,室温下搅拌1~2小时,真空脱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碱化后得到化合物Ⅰ;
[0018] 其中,每毫摩尔化合物2加入2~3mL CF3COOH及4~6mL二氯甲烷。
[0019]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用途,用作抗烟草花叶病毒剂。
[0020]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涉及的原料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二异丙基乙胺、1‑羟基苯并三唑、三氟乙酸等均由商购或利用文献方法简单转化即可获得,化学反应工艺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如下:
[0022] (1)本发明首次合成了具有化学结构式通式Ⅰ所示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尤其是具有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首次提供了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首次发现该类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具备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0023]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文献报道的方法使用麦氏酸(CAS:2033‑24‑1,59元/100克)与不同取代的苯胺(代表性化合物如:苯胺,CAS 62‑53‑3,34元/
500毫升;2‑氯苯胺,CAS 95‑51‑2,49元/100克;2‑甲基‑4‑甲氧基苯胺,CAS 102‑50‑1,59元/25克)在无溶剂下反应,一步即可以定量收率得到【Sanberk S.Atalay,Meerna Y.Assad,Taro Amagata,Weiming Wu.Mild,efficient,and 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4‑hydroxy‑2‑quinolinones.Tetrahedron Letters,2020,61(16),151778】,后续与(1R,
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反应后无需提纯直接用三氟乙酸处理后碱化,即可以大于90%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制备简单;对比文献【J.Agric.Food Chem.2015,63,
1378‑1384.】及专利CN104522014B公开的硫脲化合物中的高活性化合物手性伯胺硫脲化合物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异硫氰酸苯酯(CAS:103‑72‑0;阿拉丁试剂:123元/25毫升)、3,5‑双(三氟甲基)异硫氰酸苯酯(CAS:1645‑65‑4;阿拉丁试剂:1007元/25克)或异硫氰酸苄酯(CAS:622‑78‑6;阿拉丁试剂:264元/25克),价格相比要贵,而且合成中虽然可以通过滴加速度和反应温度降低双硫脲副产物的生成,但是不能避免,给分离提纯带来困难;对比专利CN104522014B和CN105131033B及文献[【J.Agric.Food Chem.2015,63,9435‑9440】公开含β‑硫代磷酰胺基胺类化合物,需要由二苯基氯化膦与硫粉(易制爆试剂)反应得到的重要中间体氯化二苯基硫磷,制备过程需要使用到易制爆试剂,存在潜在危险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化学结构式I‑1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反应式一:
[0026]
[0027]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1为[0028]
[0029]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0] 第一步,将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1.79g,10mmol)、(1R,2R)‑N‑叔丁氧羰基‑1,2‑二苯基乙二胺(3.12g,10mmol)、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30g,12mmol)、二异丙基乙胺(DIPEA,2.58g,20mmol)、1‑羟基苯并三唑(HOBt,1.62g,
12mmol)加入到50mL THF中,室温25度下搅拌8小时,反应完毕后真空脱溶,残留液用30mL二氯甲烷进行溶解并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有机相干燥后得到粗产物2,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31] 第二步,将上一步粗产品2溶解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0mL CF3COOH,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侯蒸馏出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然后用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碱化,有机相经干燥后真空脱溶脱去溶剂,残留液经柱层析提纯(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30:1),
1
得到3.5g淡黄色固体产物I‑1,收率为96%;经测定,该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36(s,1H),7.98(d,J=8.2Hz,1H),7.52(d,J=7.7Hz,2H),7.44–7.27(m,12H),
13
7.23–7.07(m,3H),5.18(dd,J=8.2,3.4Hz,1H),4.44(d,J=3.5Hz,1H),3.32(s,2H);C NMR(101MHz,CDCl3)δ167.5,165.3,141.8,139.9,137.8,128.9,128.8,128.5,127.7,
1
127.6,126.6,126.4,124.4,120.1,59.8,59.3,43.9;确定该产物为N‑((1R,2R)‑2‑氨基‑
3
1,2‑二苯基乙基)‑N‑苯基丙二酰胺。
[0032] 实施例2
[0033] 化学结构式I‑2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氟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4]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氟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2为
[0035]
[0036]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7] 第一步,除用3‑((4‑氟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38]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6%;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47(s,1H),
8.05(s,1H),7.42(dd,J=8.8,4.9Hz,2H),7.29(m,7.9Hz,11H),7.18(d,J=7.3Hz,1H),
6.95(t,J=8.5Hz,2H),5.13(dd,J=8.3,3.4Hz,1H),4.40(d,J=3.5Hz,1H),3.26(s,2H);
13
C NMR(101MHz,CDCl3)δ167.6,165.1,141.8,139.8,133.9,128.8,128.5,127.73,127.68,
1
126.6,126.4,121.8,121.7,115.6,115.4,59.7,59.3,43.8;确定该产物为N‑((1R,2R)‑2‑
3
氨基‑1,2‑二苯基乙基)‑N‑(4‑氟苯基)丙二酰胺。
[0039] 实施例3
[0040] 化学结构式I‑3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氯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1]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氯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3为
[0042]
[0043]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44] 第一步,除用3‑((2‑氯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45]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87%;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48(s,1H),
8.33(dd,J=8.2,1.5Hz,1H),7.54(d,J=8.3Hz,1H),7.42–7.30(m,8H),7.33–7.25(m,3H),
7.24(d,J=1.5Hz,1H),7.15(q,J=7.0Hz,2H),7.04(td,J=7.7,1.6Hz,1H),5.21(dd,J=
13
8.4,3.1Hz,1H),4.46(d,J=3.1Hz,1H),3.37(d,J=8.0Hz,2H);C NMR(101MHz,CDCl3)δ
167.1,164.9,141.7,139.7,134.6,129.2,128.8,128.6,127.7,127.6,127.4,126.4,
1
126.8,124.9,123.8,122.1,59.6,58.9,44.0;确定该产物为N‑((1R,2R)‑2‑氨基‑1,2‑二
3
苯基乙基)‑N‑(2‑氯苯基)丙二酰胺。
[0046] 实施例4
[0047] 化学结构式I‑4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氯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8]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氯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4为
[0049]
[0050]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51] 第一步,除用3‑((4‑氯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52]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87%;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46(s,1H),
7.76(d,J=8.1Hz,1H),7.43(s,1H),7.40(s,1H),7.36(t,J=7.2Hz,5H),7.34–7.26(m,
4H),7.23(m,4H),7.18(d,J=7.3Hz,1H),5.12(dd,J=8.2,3.2Hz,1H),4.42(d,J=3.2Hz,
13
1H),3.27(d,J=3.1Hz,2H);C NMR(101MHz,CDCl3)δ167.5,165.0,141.8,139.8,136.4,
129.3,129.0,128.9,128.6,127.8,127.7,126.5,126.3,121.2,59.6,59.2,43.8;确定该产
1 3
物为N‑((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4‑氯苯基)丙二酰胺。
[0053] 实施例5
[0054] 化学结构式I‑5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3‑溴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5]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3‑溴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5为
[0056]
[0057]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58] 第一步,除用3‑((3‑溴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59]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7%;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45(s,1H),
7.77(t,J=1.8Hz,1H),7.63(d,J=7.9Hz,1H),7.44–7.26(m,11H),7.24–7.12(m,4H),5.14
13
(dd,J=8.1,3.0Hz,1H),4.44(d,J=3.1Hz,1H),3.30(d,J=6.7Hz,2H);C NMR(101MHz,CDCl3)δ167.6,164.7,141.7,139.7,139.0,130.1,128.9,128.6,127.8,127.7,127.3,
1
126.4,126.3,123.0,122.5,118.5,59.6,59.2,43.6;确定该产物为N‑((1R,2R)‑2‑氨基‑
3
1,2‑二苯基乙基)‑N‑(3‑溴苯基)丙二酰胺。
[0060] 实施例6
[0061] 化学结构式I‑6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溴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2]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4‑溴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6为
[0063]
[0064]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65] 第一步,除用3‑((4‑溴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66]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8%;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47(s,1H),
7.74(d,J=8.1Hz,1H),7.41–7.32(m,9H),7.34–7.26(m,4H),7.27(s,1H),7.25(s,1H),
7.18(t,J=7.3Hz,1H),5.12(dd,J=8.2,3.2Hz,1H),4.42(d,J=3.2Hz,1H),3.27(d,J=
13
3.7Hz,2H);C NMR(101MHz,CDCl3)δ167.5,164.9,141.8,139.8,136.9,131.8,128.9,
1
128.6,127.8,127.7,126.4,126.3,121.6,116.9,59.6,59.2,43.8;确定该产物为N‑((1R,
3
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4‑溴苯基)丙二酰胺。
[0067] 实施例7
[0068] 化学结构式I‑7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溴‑4‑甲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9]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溴‑4‑甲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7为
[0070]
[0071]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72] 第一步,除用3‑((2‑溴‑4‑甲基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73]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5%;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19(s,1H),
8.09(d,J=8.3Hz,1H),7.81(d,J=8.4Hz,1H),7.41–7.28(m,8H),7.28(s,2H),7.24(s,
1H),7.16(q,J=7.3,6.7Hz,2H),7.09(d,J=8.4Hz,1H),5.22(dd,J=8.4,3.6Hz,1H),4.45
13
(d,J=3.7Hz,1H),3.38(s,2H),2.29(s,3H);C NMR(101MHz,CDCl3)δ167.1,165.0,141.5,
139.7,135.7,133.2,132.8,128.8,128.7,128.6,127.8,127.6,126.6,126.5,122.7,
1 3
114.3,59.7,58.9,44.0,20.6;确定该产物为N ‑((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 ‑(2‑溴‑4‑甲基苯基)丙二酰胺。
[0074] 实施例8
[0075] 化学结构式I‑8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6]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8为
[0077]
[0078]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79] 第一步,除用3‑((2‑甲基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80]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7%;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9.20(s,1H),
8.08(d,J=8.4Hz,1H),7.81(d,J=8.1Hz,1H),7.29(t,J=6.7Hz,5H),7.26–7.17(m,5H),
7.12(m,4H),7.02(t,J=7.4Hz,1H),5.16(dd,J=8.4,4.1Hz,1H),4.34(d,J=4.1Hz,1H),
13
3.36(s,2H),2.08(s,3H);C NMR(101MHz,CDCl3)δ168.0,165.1,141.7,139.8,135.7,
130.4,129.4,128.7,128.5,127.7,127.6,126.64,126.56,126.49,125.1,122.7,59.8,
1 3
59.3,43.6,17.8;确定该产物为N‑((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 ‑(2‑甲基苯基)丙二酰胺。
[0081] 实施例9
[0082] 化学结构式I‑9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3]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9为
[0084]
[0085]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86] 第一步,除用3‑((2‑甲氧基基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87]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96%;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8.92(s,1H),
8.35(d,J=7.9Hz,1H),8.10(d,J=7.4Hz,1H),7.36(d,J=7.7Hz,2H),7.32(d,J=4.4Hz,
4H),7.18m,6H),7.06(t,J=7.6Hz,1H),6.96(t,J=7.7Hz,1H),6.86(d,J=8.0Hz,1H),
5.19(dd,J=8.4,3.8Hz,1H),4.43(d,J=3.8Hz,1H),3.80(s,3H),3.37(d,J=4.3Hz,2H);
13
C NMR(101MHz,CDCl3)δ166.7,165.2,148.5,141.6,140.0,128.7,128.4,127.6,127.5,
1
127.3,126.7,126.5,124.3,120.9,120.3,110.1,59.8,59.0,55.8,44.6;确定该产物为N ‑
3
((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2‑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
[0088] 实施例10
[0089] 化学结构式I‑10所示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基‑4‑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90] N1‑((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基)‑N3‑(2‑甲基‑4‑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的化学结构式I‑10为
[0091]
[0092]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93] 第一步,除用3‑((2‑甲基‑4‑甲氧基基苯基)氨基)‑3‑氧代丙酸替代3‑氧代‑3‑(苯基氨基)丙酸外,其它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未经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
[0094] 第二步,将上一步所得粗品按照实施例1的实验步骤进行处理,得淡黄色固体,收1
率87%;经测定,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相关参数为:H NMR(400MHz,CDCl3)δ8.96(s,1H),
8.10(d,J=8.3Hz,1H),7.53(d,J=9.7Hz,1H),7.31(t,J=6.7Hz,4H),7.25(m,6H),7.16(t,J=7.2Hz,2H),6.68(d,J=7.0Hz,2H),5.15(dd,J=8.4,4.1Hz,1H),4.34(d,J=4.0Hz,
13
1H),3.75(s,3H),3.34(s,2H),2.06(s,3H);C NMR(101MHz,CDCl3)δ166.8,164.1,156.0,
140.7,138.8,131.1,127.6,127.5,127.4,126.6,126.5,125.5,125.4,123.8,114.8,
1
110.3,58.7,58.2,54.3,42.4,17.0;确定该产物为N‑((1R,2R)‑2‑氨基‑1,2‑二苯基乙
3
基)‑N‑(2‑甲基‑4‑甲氧基苯基)丙二酰胺。
[0095] 实施例11
[0096]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个体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测定,测定程序如下:
[0097] 第一步,烟草花叶病毒提纯及浓度测定:
[0098] 烟草花叶病毒提纯及浓度测定参照南开大学元素所生测室编制烟草花叶病毒SOP规范执行,病毒粗提液经2次聚乙二醇离心处理后,测定浓度为20μg/mL,4℃冷藏备用;
[0099] 第二步,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的配制:
[0100] 分别称量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5
化合物40mg作为原药,然后分别在该各个原药中加入DMF 0.4mL进行溶解,制得1×10μg/mL母液,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至测试浓度为500μg/mL或100μg/mL,由此配制得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另外取宁南霉素制剂直接兑水稀释作为对比物;
[0101] 第三步,离体作用:
[0102] 配置十份摩擦接种3–5叶期珊西烟叶片,分别用流水冲洗,病毒浓度为10μg/mL,收干后剪下,沿叶中脉对剖,左右半叶分别浸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吐温80水溶液及第二步配制得的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中,30min后取出,于常温光照条件下保湿培养,每3片叶为1次重复,重复3次,3天后记录病斑数,计算防效;
[0103] 第四步,活体保护作用:
[0104] 分别选十份长势均匀一致的3–5叶期珊西烟,分别全株喷雾施第二步配制得的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每处理3次重复,并设置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吐温80水溶液对照,24h后,叶面撒布500目金刚砂,用毛笔蘸取病毒液,在全叶面沿支脉方向轻擦2次,叶片下方用手掌支撑,病毒浓度10μg/mL,接种后用流水冲洗,3天后记录病斑数,计算防效;
[0105] 第五步,活体治疗作用:
[0106] 分别选十份长势均匀一致的3–5叶期珊西烟,分别用毛笔全叶接种病毒,病毒浓度为10μg/mL,接种后用流水冲洗,叶面收干后,全株喷雾施第二步配制的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每处理3次重复,并设置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吐温80水溶液对照,3天后记录病斑数,计算防效;
[0107] 第六步,活体钝化作用:
[0108] 分别选十份长势均匀一致的3–5叶期珊西烟,分别将第二步配制的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药剂溶液与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混合钝化30min后,摩擦接种,病毒浓度为20μg/mL,接种后即用流水冲洗,重复3次,设置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吐温80水溶液对照,3天后数病斑数,计算结果;
[0109] 上述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测定结果见表1。
[0110] 表1.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中的化学结构式I‑1~I‑10所示的个体化合物的抗TMV活性测试结果:
[0111]
[0112] 从表1中本发明的手性伯胺丙二酰胺化合物I表现出很好的抗TMV活性,化合物I‑1~I‑3、I‑6和I‑10在活体钝化、活体治疗和活体保护中抗TMV均超过了商品化品种病毒唑,特别化合物I‑3和I‑10在活体钝化、活体治疗和活体保护三种测试模式下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均超过50%,具备极大的开发价值。
[0113] 上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0114] 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原料和试剂均由商购获得,化学反应工艺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