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387146.2

文献号 : CN1140569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彭高亮李崔盟刘世伟何俊程枫

申请人 : 哈工大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包括:一级平台;二级平台,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铰接;三级平台,所述三级平台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且可在第一驱动装置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二级平台旋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的连接所述二级平台的一端铰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一级平台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一级平台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第一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连接。本申请的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结构紧凑、搭建时间短、机动性强,适应性强。

权利要求 :

1.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级平台;

二级平台,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铰接;

三级平台,所述三级平台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且可在第一驱动装置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二级平台旋转;

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的连接所述二级平台的一端铰接;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一级平台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一级平台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

第一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支架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装卸载装置还包括末端斜坡跑道,所述末端斜坡跑道铰接设置在所述三级平台的远离二级平台的一端;

所述装卸装置在运输状态时,第二驱动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支架保持在初始水平位置,二级平台、三级平台、末端斜坡跑道均处于初始折叠状态;

所述装卸装置在工作状态时,二级平台和三级平台完成对接,末端斜坡跑道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收回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的一级平台跑道,所述一级平台跑道包括间隔开的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被装载的车辆左右两侧的轮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一级平台跑道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二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空隙中,所述支架在水平状态为放置于所述空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耳座,用于与所述二级平台的铰接耳座连接;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耳座,用于与所述支架上的铰接耳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平台上还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可在驱动部件作用下上下移动,以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平台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二级平台跑道,以及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平台跑道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二级平台跑道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电机驱动的卷筒,以及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三级平台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平台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以及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第二连接架,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支撑耳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钢丝绳的末端。

说明书 :

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装卸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铁路平板车主要用于运输大型货物、重载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等。
[0003] 在民用运输领域,当平板车目的地为偏远车站或港口码头时,由于其大多无配套站台,而要搭建这样一个标准的铁路装卸站台,不仅需要大量的器材,而且其总体重量过重,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众多,耗费时间也比较长。
[0004] 在军用领域,当今我军的作战部队重型武器通常采用的长距离运输方式也是通过铁路平板车进行运输,但是铁路平车运载的重型武器到达目的地后,同样需要搭建标准的铁路装卸站台将重型武器进行卸载,特别时在野战情况下,则需要在铁路支线野外卸载,但是要搭建这样一个野战情况下的铁路装卸站台,同样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同时考虑到整支部队在将重型武器全部卸载的时间,这样的时长在战时是不允许的。
[0005] 针对国内已有的铁路运输装卸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02551U的用于铁路平板车的架桥装置,其采用架设装置带动站台板总成移动到底盘车的后端,通过起重吊臂的动作,把站台板总成搭接在铁路平板车上,这种方式会造成站台板总成的长度受到限制,进而引起搭建后长度收到限制。
[0006] 我军也曾使用过多款依靠人工搭建的应急站台,这些产品虽然也能够实现大型货物的装卸载,但是由于其依靠人工搭建,一方面则需要大量人力,需要首先对其安装人员进行预先培训,同时其搭建时间过长,搭建后的拆卸时间也较长,使其机动性受到影响,因此其难以满足战时需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任一不足,而设计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通过将铁路平车上的铁路平板进行翻转运动,搭建成能承受大型货物载荷的,具有一定空间尺寸的装卸载设备;任务完成后,在驱动系统作用下,依次将该系统撤收成便于运输的折叠状态,并锁紧。同时优化设计既能适应不同铁路平车车型,又能满足其机动性,真正实现搭建过程中的高效可靠。
[0008]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包括:
[0009] 一级平台;
[0010] 二级平台,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铰接;
[0011] 三级平台,所述三级平台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铰接,且可在第一驱动装置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二级平台旋转;
[0012] 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的连接所述二级平台的一端铰接;
[0013]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一级平台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一级平台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
[0014] 第一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二级平台的第二端连接。
[001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支架的第二端连接。
[001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的一级平台跑道,所述一级平台跑道包括间隔开的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被装载的车辆左右两侧的轮胎。
[001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两条一级平台跑道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二卷扬机构设置在所述空隙中,所述支架在水平状态为放置于所述空隙中。
[001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耳座,用于与所述二级平台的铰接耳座连接;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耳座,用于与所述支架上的铰接耳座连接。
[001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上还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可在驱动部件作用下上下移动,以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
[002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二级平台跑道,以及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002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跑道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平台跑道的顶面。
[002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电机驱动的卷筒,以及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三级平台固定连接[002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以及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第二连接架,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支撑耳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钢丝绳的末端。
[0024]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5] 1、结构紧凑。本发明充分利用各部件的结构合理设计,采用“剪刀翻折式”机构,提升了折展比,既能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又能保证铁路运输的结构紧凑性。
[0026] 2、搭建时间短,机动性强。本发明采用液压缸与卷扬机驱动,整体搭建时间大大缩短,和人力搭建的临时站台相比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同时省去了人力搭建的培训过程;在战时其能够满足大型货物的快速装卸载,机动性强。
[0027] 3、适应性强。经过对各重载铁路平车车型系列无论从长度,宽度、载重以及搭建后的坡度方面的计算后,均满足规定参数要求,因此本发明对其他重载铁路平车车型同样具有适应性。
[0028] 4、应用场景广泛。由于采用两折翻折架设的方式,搭建后有较长使用长度,不仅适用于偏远车站架设站台,也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港口码头架设临时站台,能满足大多数情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整体视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一级平台结构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二级平台结构图;
[0032] 图4是本发明三级平台结构图;
[0033] 图5是本发明支架结构图;
[0034] 图6是二级平台和三级平台连接视图;
[0035] 图7是图6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
[0036] 图8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运输状态视图;
[0037] 图9是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二级、三级平台竖直状态视图;
[0038] 图10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二级、三级平台下方中间状态视图;
[0039] 图11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二级、三级平台完成对接状态视图;
[0040] 图12是本发明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工作状态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通过火车轮系结构可在铁路10上运行。包括:
[0043] 一级平台100;
[0044] 二级平台200,所述二级平台200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100铰接;
[0045] 三级平台300,所述三级平台300与所述二级平台200的第二端铰接,且可在第一驱动装置205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二级平台200旋转;
[0046] 支架400,所述支架400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100的连接所述二级平台200的一端铰接;
[0047] 第二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一级平台100和所述支架400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架400相对于所述一级平台100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
[0048] 第一卷扬机构402,设置在所述支架40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通过钢丝绳与所述二级平台200的第二端连接。
[0049]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
[0050] 通过将铁路平车上的多级平台进行翻转运动,搭建成能承受大型货物载荷的,具有一定空间尺寸的装卸载设备;任务完成后,在驱动装置作用下,依次将该系统撤收成便于运输的折叠状态,并锁紧。既能适应不同铁路平车车型,又能满足其机动性,真正实现搭建过程中的高效可靠。
[005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100上设置有第二卷扬机构103,通过钢丝绳与支架400的第二端连接。采用这样的方案,能够提高支架在竖直状态的稳定性,在支架通过钢丝绳对第二平台及第三平台加拉力时,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
[005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三卷扬机构205。
[005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100包括平台本体101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101上的一级平台跑道102,一级平台跑道102包括间隔开的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被装载的车辆左右两侧的轮胎。所述两条一级平台跑道102之间形成有空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卷扬机构103设置在所述空隙中。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400在水平状态为放置于所述空隙中。
[0054] 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第二卷扬机构103或者所述支架400被容纳于所述空隙,不影响所述第二平台200的折叠,减小了整个装备折叠后的尺寸,实现了小型化。
[005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跑道102包括相邻接的一斜坡段和一水平段,其中,所述斜坡段设置在远离所述二级平台设置,所述斜坡段顶部高度与所述水平段的高度一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设置有辅助斜面结构,所述辅助斜面结构设置在所述斜坡段远离水平段的末端,方便被载重车辆的通行。
[005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耳座104,用于与所述二级平台的铰接耳座203连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耳座104,用于与所述支架上的铰接耳座404连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和第二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同轴设置,或者第二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相比于第一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更靠近所述二级平台。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支架400的第一端尽量靠近所述二级平台,在支架400长度同等情况下,竖直状态时,所述支架400的第二端(顶端)和所述二级平台200之间的钢丝绳相对于水平的夹角更大,这样在支撑时,支架400收到的水平分力更小,提高了支架400的支撑稳定性。
[005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平台100上还设置有支撑腿105,所述支撑腿105可在驱动部件作用下上下移动,以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在支撑位置,所述支撑腿105与地基接触,在收起状态,所述支撑腿不影响所述装卸载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腿105至少设置在所述一级平台100的与所述二级平台200连接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支撑腿105紧邻所述第一铰接耳座104设置。更优选地,在竖直状态下,所述支架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腿105和最接近的车轮之间。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支架400的受力分别通过车轮和支架105传递到地面时,不会造成一级平台受到以车轮的为支点的力矩,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5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2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以及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之间的第一连接架201。在二级平台200完全展开时,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与所述一级平台跑道102的水平段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201优选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桁架结构可以为多个。
[005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200设置有多个第二支腿2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支腿204为可升降支腿,例如可升降液压缸支腿。
[006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平台跑道202的顶面。所述可升降支腿204设置在U型结构内部,例如,所述可升降支腿204包括一伸缩轴部和一个脚部,其中所述伸缩轴部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连接,在伸缩轴部的动作下,所述脚部可在收入和伸出所述倒U型结构之间移动。
[006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5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之间的空隙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200还包括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之间的第一驱动装置支架206,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5。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5不超出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表面设置,所述第二支腿204在收回状态下,也不超出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表面设置,减小了整个设备所占据的空间,实现了整个装置的紧凑化和小型化。
[006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5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电机驱动的卷筒,以及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600,所述钢丝绳688的另一端与三级平台固定连接。
[006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200上设置有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用于与三级平台连接。所述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设置在所述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上,具体地,设置在倒U型结构的两侧壁的上。
[006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倒U型结构在靠近所述三级平台300的一端2021包括一与二级跑道顶面垂直的竖直面和与所述竖直面连接的倾斜面,所述竖直面和倾斜面构成一钝角结构。所述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在所述二级平台200和三级平台300展开状态下,所述竖直面用于与所述三级平台接触,实现稳固支撑。
[0065]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5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电机驱动的卷筒,以及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600,所述钢丝绳688的另一端与三级平台固定连接。
[006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3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以及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第二连接架301。在三级平台300完全展开时,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与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的对齐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架301优选为桁架结构,并且所述桁架结构可以为多个。
[006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200设置有多个第三支腿30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支腿303为可升降支腿,例如可升降液压缸支腿。
[006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平台跑道302的顶面。所述可升降支腿303设置在U型结构内部,例如,所述可升降支腿303包括一伸缩轴部和一个脚部,其中所述伸缩轴部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连接,在伸缩轴部的动作下,所述脚部可在收入和伸出所述倒U型结构之间移动。
[006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支撑耳座304,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600的末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耳座304包括一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上的吊耳,所述横梁两端与所述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固定连接。
[007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300还包括钢丝绳导轮306,所述钢丝绳导轮306设置在所述三级平台300的靠近二级平台200的一端。所述钢丝绳导轮306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空隙中。在一个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300还包括导轮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钢丝绳导轮306。
[0071] 工作时,二级平台200上的卷扬钢丝绳绕600过三级平台300的钢丝绳导轮306,使钢丝绳600另一端连接在三级平台300的支撑耳座304上,当二级平台200和三级平台300展开实现对接时,二级平台200上的卷扬机205工作,钢丝绳600缩短,绕过三级平台300的钢丝绳导轮306,牵引三级平台支撑耳座304,进而牵引三级平台300与二级平台200对接,而回复到折叠的过程为上述的逆过程
[0072] 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钢丝绳导轮不超出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表面设置,所述第三支腿303在收回状态下,也不超出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表面设置,减小了整个设备所占据的空间,实现了整个装置的紧凑化和小型化。
[007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300还包括三级平台旋转耳座305,用于与二级平台200的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可转动连接。所述三级平台旋转耳座305设置在所述两条二级平台跑道302上,具体地,设置在倒U型结构的两侧壁的上。
[007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倒U型结构在靠近所述二级平台200的一端3021包括一与二级跑道顶面垂直的竖直面和与所述竖直面连接的倾斜面,所述竖直面和倾斜面构成一钝角结构。所述三级平台旋转耳座305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0075] 采用这样的方案,在所述二级平台200和三级平台300展开状态下,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一端2021的竖直面与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一端3021的竖直面接触,实现稳固支撑。在折叠状态下,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和三级平台跑道302的底面接触,所述两个平台跑道的倾斜面之间的空隙设置旋转耳座,不会对所述二级平台200和三级平台300的折叠构成干涉,而且能够实现稳固连接。
[007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的轴孔的中心设置在所述竖直面与二级平台跑道202的底面的延长面相交位置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级平台旋转耳座305的轴孔的中心设置在所述竖直面与二级平台跑道302的底面的延长面相交位置处。采用这样的方案,在二级平台200和三级平台300通过转动实现折叠和展开时,非常方便实现了所述二级平台、三级平台的竖直面的直接接触和所述平台跑道底面的直接接触,无需额外设计各平面的角度关系,简化了设计方案,并提供了稳定的展开支撑和收起。
[0077]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400为龙门支架。例如,包括支架主体401,所述支架主体401包括两根长杆和设置在两根长杆之间的多根短连接杆。一个方案中,所述短连接杆包括多根垂直于两根长杆的平杆和倾斜连接在相邻两根平行短杆不同端之间的斜杆,所述斜杆交替为向不同方向倾斜。
[007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设置在所述支架400第二端的平杆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400上设置有支架卷扬耳座403,所述第二卷扬机构103的钢丝绳的末端与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设置在所述支架400第二端的平杆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和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均设置在所述平杆的中心位置处,具体地,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平杆的顶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平杆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007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为升降液压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二驱动装置500。例如,设置两个升降液压缸,分别于所述支架400的两根长杆之一连接。在一个方案中,所述支架400还包括驱动装置耳座405,用于与液压缸500末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耳座405,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杆与平杆连接位置处。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支架的承力能力。
[0080]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能够减少杆件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并且能够保证受力在支架的中心位置,避免了造成支架400左右受力不均而导致的弯曲、变形或损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强度。
[008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装卸载装置还包括末端斜坡跑道700,所述末端斜坡跑道铰接设置在所述三级平台的远离二级平台的一端。
[0082] 实施例1:
[0083]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装卸载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所述装卸载装置包括,
[0084] 一级平台100,所述一级平台100包括平台本体101、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101上的一级平台跑道102和第二卷扬机构103,一级平台跑道102包括间隔开的两条,分别用于支撑被装载的车辆左右两侧的轮胎。所述两条一级平台跑道102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二卷扬机构103设置在所述空隙中;所述一级平台跑道102包括相邻接的一斜坡段和一水平段,其中,所述斜坡段设置在远离所述二级平台设置,所述斜坡段顶部高度与所述水平段的高度一致;在所述斜坡段远离水平段的末端还设置有辅助斜面结构;所述一级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耳座104和第二铰接耳座104,分别用于与二级平台的铰接耳座203和支架上的铰接耳座404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和第二铰接耳座104的铰轴孔同轴设置。所述一级平台100上还设置有支撑腿105,所述支撑腿105可在驱动部件作用下上下移动,以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在支撑位置,所述支撑腿105与地基接触,在收起状态,所述支撑腿不影响所述装卸载装置的运行
[0085] 二级平台200,所述二级平台200的第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100的铰接;所述二级平台2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以及设置在两条二级平台跑道202之间的第一连接架201,所述二级平台200设置有多个第二支腿204;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其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平台跑道202的顶面。所述可升降支腿204包括一伸缩轴部和一个脚部,其中所述伸缩轴部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连接,在伸缩轴部的动作下,所述脚部可在收入和伸出所述倒U型结构之间移动。所述二级平台200上设置有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用于与三级平台连接。所述倒U型结构在靠近所述三级平台300的一端2021包括一与二级跑道顶面垂直的竖直面和与所述竖直面连接的倾斜面,所述竖直面和倾斜面构成一钝角结构。所述二级平台旋转耳座207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0086] 三级平台300,所述三级平台300与所述二级平台200的第二端铰接,且可在第一驱动装置205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二级平台200旋转。所述三级平台3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以及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第二连接架301。在三级平台300完全展开时,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与所述二级平台跑道202的对齐设置。所述三级平台跑道302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倒U型结构包括一顶壁和两侧壁,所述顶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平台跑道302的顶面。所述可升降支腿303包括一伸缩轴部和一个脚部,其中所述伸缩轴部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连接,在伸缩轴部的动作下,所述脚部可在收入和伸出所述倒U型结构之间移动。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支撑耳座304,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600的末端。所述支撑耳座304包括一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上的吊耳,所述横梁两端与所述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平台300还包括钢丝绳导轮306,所述钢丝绳导轮306设置在所述三级平台300的靠近二级平台200的一端。所述钢丝绳导轮306设置在两条三级平台跑道302之间的空隙中。
[0087] 支架400,所述支架400一端与所述一级平台100连接所述二级平台200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架400包括支架主体401,所述支架主体401包括两根长杆和设置在两根长杆之间的多根短连接杆。所述短连接杆包括多根垂直于两根长杆的平杆和倾斜连接在相邻两根平行短杆不同端之间的斜杆,所述斜杆交替为向不同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设置在所述支架400第二端的平杆上。所述支架400上设置有支架卷扬耳座403,所述第二卷扬机构103的钢丝绳的末端与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构402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平杆的顶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架卷扬耳座403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平杆的侧面的中心位置处。
[0088] 第二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一级平台100和所述支架400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架400相对于所述一级平台100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之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为升降液压缸,设置两个升降液压缸,分别于所述支架400的两根长杆之一连接。所述支架400还包括驱动装置耳座405,用于与液压缸500末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耳座405,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杆与平杆连接位置处。
[0089] 所述装卸载装置还包括末端斜坡跑道700,所述末端斜坡跑道铰接设置在所述三级平台的远离二级平台的一端
[0090] 如图所示,展示了本发明装卸载装置的工作过程,在初始状态,即运输状态,如图8所示,此时升降液压缸500处于收缩状态,龙门支架400也保持在初始水平位置,二级平台200、三级平台300、末端斜坡跑道700均处于初始折叠状态。
[0091] 如图9所示,该状态为二三级平台竖直状态,即龙门支架400在升降液压缸500的带动下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相当于整个装卸载装置工作过程的中间节点位置,在此位置之后的一段时间,龙门支架400将保持竖直位置不动。
[0092] 如图10所示,该状态为二三级平台下放到中间状态,该状态即龙门支架400保持竖直状态不动,龙门支架400上的第一卷扬机构402工作,钢丝绳在重力作用下伸长,二级平台200缓缓放下,同时二级平台200上的第三卷扬机构205工作,将钢丝绳600缩短,带动三级平台300翻转,进而逐渐与二级平台200进行对接,在此过程中,一级平台100上的第二卷扬机构103工作,始终拉着龙门支架400,使其保持稳定。
[0093] 如图11,该状态为二三级平台完成对接状态,即二级平台200在龙门支架400上第一卷扬机402的作用下,从竖直位置逐渐翻转到最终位置,同时,二级平台200上的液压支腿204放下,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另外,三级平台300在二级平台200上第三卷扬机205的作用下最终翻转到与二级平台200对接的状态,而三级平台300上的液压支腿303也放下,与地面接触起支撑作用。同时末端斜坡跑道700手动放下,与地面接触。
[0094] 如图12,该状态即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搭建的最终状态,龙门支架400在液压缸500的作用下收回,从竖直位置逐渐运动到初始位置,最终装卸载装置搭建完成。
[0095] 以上为一种大型货物铁路平车装卸载装置的展开过程,当车辆驶离铁路平车之后,该装置的收回过程为展开的逆过程,首先龙门支架400在液压缸500的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然后二级平台200在龙门支架400的第一卷扬机402的作用下从最终位置逐渐回归到竖直位置,三级平台300也在二级平台200的第三卷扬机205的作用下翻转到初始状态,液压支腿303收回,最终在升降液压缸500的作用下,龙门支架400也回归到初始水平位置,二级平台200、三级平台300、末端斜坡跑道700均回归到初始折叠状态。
[0096]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