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80039565.4

文献号 : CN1140730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立振刘涛李文岩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应用于接收端的重组与重排序通过不同层实现的场景。其中,该方法可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时,根据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并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采用本申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质量动态调整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缩短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缩短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与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相关,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2比特或18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一次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周期性地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5或7‑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包括:在所述重排序定时器以所述初始时长启动并超时时,所述终端设备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5或7‑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噪比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缩短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缩短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与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相关,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2比特或18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一次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周期性地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1‑15或17‑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重排序定时器以所述初始时长启动并超时时,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1‑15或17‑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噪比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21.一种数据重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23.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包含所述芯片的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

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层2(layer 2,L2)结构可包括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MAC层下行主要负责匹配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行纠错;RLC层下行主要负责通过重传反馈进行纠错(适用于(acknowledged mode,AM)模式),重组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对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进行重排序;PDCP层下行主要负责头部解压缩,解密和完整性保护。
[0003]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L2结构也可包括MAC层、RLC层和PDCP层。不过在NR系统中,RLC层下行不对RLC PDU进行重排序,PDCP层除了可以负责头部解压缩,解密和完整性保护之外,还可以负责数据重排序,例如在非切换场景和双连接场景下PDCP层可负责数据重排序。
[0004] 可见,LTE系统中,重组和重排序均在RLC层;而NR系统中,重组在RLC层,重排序在PDCP层。重组和重排序涉及不同的层,可能会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因此,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06]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的重组与重排序通过不同层实现的场景。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处理器或芯片等)执行。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0007]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08] 本申请第一方面,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信号质量,动态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0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与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序列号的不同比特长度对应不同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与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终端设备通过映射关系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实现简便。
[0010] 其中,映射关系可以是预配置或自定义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是映射表。
[00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与信号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缩短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并将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所述初始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直接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可能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依然过长,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缩短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映射关系中的等级相邻,这是使得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不会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相差太大,避免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过短。
[00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阈值与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相关,序列号的比12
特长度信息为12比特或18比特。例如,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2比特,那么阈值可以是2
18
的三分之二;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比特,那么阈值可以是2 的三分之二。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可通过信号测量过程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将测量获得的信号质量上报至所述终端设备的层2,以便所述终端设备的层2根据上述映射关系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01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可获取一次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无需多次获取,可节省功耗和信令开销。所述终端设备可将其在静止状态下获得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上报至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映射关系更新网络设备侧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周期性地获取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以便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实时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可周期性地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001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以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所指示的时长启动并超时的情况下,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这样可以避免重排序定时器的工作冲突。
[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信号质量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噪比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0019]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的重组与重排序通过不同层实现的场景。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处理器或芯片等)执行。示例性的,以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0020] 网络设备根据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21] 本申请第二方面,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信号质量,动态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22]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过程,可参考第一方面中,终端设备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过程。
[002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以便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可周期性上报,表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可上报一次,表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
[002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所述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以便所述终端设备获知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所述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初始时长,即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即在更新之前所使用的时长。
[0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以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启动并超时的情况下,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这样可以避免重排序定时器的工作冲突。
[0026]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
[002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的,
[0028]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
[0029]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
[0031] 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示例性的,
[0032]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33]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使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总线等电路硬件模块。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0034]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0035] 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携带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根据所述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所述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36]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0037]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0038]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LTE系统中的L2结构的示意图;
[0040] 图2为NR系统中的L2结构的示意图;
[0041] 图3为NR PDCP重排序的一种示例图;
[0042] 图4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4]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5]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介绍。
[0048] (1)LTE系统中的L2结构
[0049] LTE系统中的L2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包括MAC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MAC层下行主要负责匹配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通过HARQ进行纠错。RLC层下行主要负责通过重传反馈进行纠错,重组RLC SDU,对RLC PDU进行重排序。PDCP层下行主要负责头部解压缩(例如可靠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解密和完整性保护。
[0050] 可以理解的是,LTE系统中,数据包的重组和重排序均在RLC层,即RLC层可同时实现数据包的重组和重排序。
[0051] (2)NR系统中的L2结构
[0052] NR系统中的L2结构可参见图2所示,包括MAC层、RLC层、PDCP层和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其中,MAC层可参见LTE系统中MAC层的描述。RLC层下行主要负责通过重传反馈进行纠错,重组RLC SDU,但是不对RLC PDU进行重排序。PDCP层下行主要负责头部解压缩(例如可靠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解密和完整性保护,还可以负责数据包重排序。
[0053] 可以理解的是,NR系统中,数据包的重组在RLC层,数据包的重排序在PDCP层。即数据包的重组与重排序通过不同的层实现。
[0054] 其中,NR系统中,重组涉及重组(reassembly)定时器,重排序涉及重排序(reorder)定时器。两种定时器设置不合理,将会导致数据传输时无法适用时间的问题,从而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55] 示例性的,可参见图3所示的NR PDCP重排序示例图。图3中,PDCP接收窗口,表示PDCP层用于接收PDCP数据包的窗口,PDCP层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PDCP数据包。RX_DELIV即NPDCP RX_DELIV,表示第一个未递交至PDCP层的协议上层但仍在等待的PDCP数据包(例如PDCP SDU)的计数(count)值,初始值为0,用于指示下一个待递交至PDCP层的协议上层的PDCP数据包的计数(count)值。RX_NEXT即NPDCP RX_NEXT,用于指示PDCP层下一个接收的PDCP数据包的count值。RX_NEXT+window_size表示NPDCP RX_NEXT+NPDCP window_size,NPDCP window_size表示NR系统中的PDCP层的重排序窗口。
[0056] 当PDCP层接收到一个PDCP数据包,如果该数据包被完全接收,或者如果RCVD_COUNT<RX_DELIV,则丢弃这个PDCP数据包。其中,RCVD_COUNT表示PDCP层当前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count值。
[0057] 如果这个PDCP数据包未被丢弃,则PDCP层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0058] 1)如果RCVD_COUNT>=RX_NEXT,那么将RX_NEXT更新为RCVD_COUNT+1;
[0059] 2)如果RCVD_COUNT=RX_DELIV,那么递交所有RCVD_COUNT相关的连续接收的PDCP数据包,将RX_DELIV更新为下一个未连续接收的PDCP数据包的count值;
[0060] 3)如果reorder定时器在运行,RX_DELIV>=RX_REORD,那么停止并重置reorder定时器;其中,RX_REORD表示触发PDCP reorder定时器的count值的下一个。
[0061] 4)如果reorder定时器没有在运行,RX_DELIV<RX_NEXT,那么将RX_REORD更新为RX_NEXT,并启动reorder定时器;
[0062] 5)如果reorder定时器超时,那么递交所有小于RX_REORD的PDCP数据包,以及与RX_REORD相关的连续接收的PDCP数据包,并将RX_DELIV更新为第一个未递交的PDCP数据包的count值。
[0063] NR系统中,在移动过程中质量较高的信号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如果接收端使用过长的重排序定时器,很可能使得PDCP层进行长时间无意义的等待,进而导致数据包丢失,增加数据处理时延;甚至可能使得RLC接收窗口滑动过快,导致PDCP接收窗口与RLC接收窗口错开,进而导致接收端无法接收后续的数据包,导致数据传输效率受损。
[0064] NR系统中,在移动过程中信号质量变差的情况下,如果接收端使用过短的重排序定时器,可能会导致PDCP层迅速的更新窗口和递交接收的数据,如果PDCP接收窗口滑动过快,RLC层的空洞还未来得及进行ARQ重传,PDCP接收窗口已经跳过,后续即使RLC层进行重传,接收端的PDCP层也不再进行接收,进而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下。
[0065] 其中,接收端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0066] 由此可见,重组和重排序通过不同层实现,在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下,会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还影响数据传输效率。
[0067]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及通信装置,可以动态、灵活地更新重排序定时器,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0068] 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于NR系统中重组在RLC层,重排序在PDCP层的场景,还可以应用于重组和重排序在不同层的系统。
[0069]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4.5G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或者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NR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时延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系统,一体化接入回传(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系统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组织制定相关的通信系统。
[0070]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也可称为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穿戴式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智能汽车(smart vehicle)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例如处理器。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71]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终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0072] 在本申请中,终端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是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中的终端。本申请的终端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可以实施本申请的方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车联网,例如车辆联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车辆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 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等。
[007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络中能够和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其中,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5G中的基站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基站,其中,5G中的基站还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例如处理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74] 请参见图4,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401和网络设备402。图4所示的设备的形态和数量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0075] 按照传输方向的不同,从终端设备401到网络设备402的传输链路记为上行链路(uplink,UL),从网络设备402到终端设备401的传输链路记为下行链路(downlink,DL)。相类似地,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可简记为上行数据传输或上行传输,下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可简记为下行数据传输或下行传输。
[0076] 网络设备402可通过集成或外接的天线设备,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位于网络设备402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401,均可以接入网络设备402。一个网络设备402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cell)。每个小区具有一个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该身份证明也被称为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cell ID)。从无线资源的角度看,一个小区是下行无线资源,以及与其配对的上行无线资源(非必需)的组合。
[0077] 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402向终端设备401传输下行数据的场景下,终端设备4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402的配置消息(例如,RRC重配置消息),根据配置消息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以及数据承载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的比特长度信息;根据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与终端设备401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终端设备401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具体的,终端设备401可在PDCP层,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78] 终端设备401不再固定使用网络设备402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而是根据信号质量和SN的比特长度信息重新确定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使得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可以自适应调整,有利于增强下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79] 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1向网络设备402传输上行数据的场景下,网络设备402根据配置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401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其中,终端设备401的信号质量可由终端设备401向网络设备402上报。网络设备402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具体的,网络设备402可在PDCP层,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080] 网络设备402不再固定使用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而是根据信号质量和SN的比特长度信息重新确定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使得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可以自适应调整,有利于增强上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081]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排序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1为例进行介绍,终端设备1可以是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
[0082]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0083] 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的,终端设备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
[0084] 网络设备在执行步骤501之前,可为终端设备1配置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初始时长也可以理解为配置时长。或,网络设备上预配置有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将预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作为终端设备1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0085] 网络设备在执行步骤501之前,还可以为终端设备1配置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数据承载即建立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承载,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或PDCP承载等。SN的比特长度信息可以是18比特(bit)或12bit。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也可以是预配置的。
[0086]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在终端设备1接入网络设备的过程中,向终端设备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0087]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在终端设备1建立数据承载或DRB的过程中,向终端设备1发送RRC重配置消息。在建立数据承载或数据无线承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可启动数据传输,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88] 其中,RRC重配置消息携带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1配置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以及数据承载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数据承载可以当前已建立的数据承载,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请求建立的数据承载。
[0089] RRC重配置消息可包括数据无线承载模式增加列表(DataRadioBearer‑ToAddModList),该列表包括多个ToAddMod,一个ToAddMod包括DRB标识(identifier,ID)、该DRB ID对应的PDCP参数和RLC参数等。PDCP参数包括SN的比特长度信息,以及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t‑reordering),t‑reordering可以理解为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终端设备1可通过当前已建立的数据承载的ID,或请求建立的数据承载的ID,从ToAddMod List中获取该数据承载的ID对应的PDCP参数,从该PDCP参数中获取该数据承载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和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0090] RRC重配置消息可以理解为RRC层消息,终端设备1的RRC层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时,可将该RRC重配置消息传递至终端设备1的层2。或终端设备1的RRC层从RRC重配置消息中获取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将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传递至终端设备1的层2。
[0091] 502,终端设备1根据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092] 终端设备1在获取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数据承载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的情况下,可根据SN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093] 其中,信号质量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信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中的一项或多项。信号质量的好坏通常可以影响数据传输的性能,例如RSRP越高表示信号质量越好,信号质量越好,数据传输越容易成功,终端设备能够顺序接收PDCP数据包的概率越大,重排序的工作量越小,这时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可设置较短。
[0094] 终端设备1的物理层可通过对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得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信号质量也可以描述为测量结果等。终端设备1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信号质量,具体如何获得信号质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终端设备1的物理层将其获得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传递至终端设备1的层2,以便终端设备1的层2根据SN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更新终端设备1侧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095] 终端设备1处于静止状态,那么终端设备1可获取一次来自终端设备1的物理层的信号质量。
[0096] 终端设备1处于移动状态,那么终端设备1可周期性地获取来自终端设备1的物理层的信号质量,具体周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终端设备1周期性地获取信号质量,若相邻两次确定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不相同,那么可分别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例如,SN比特长度为18bit,终端设备在第一个周期获取的信号质量为‑115db,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260ms;在第二个周期获取的信号质量为‑90db,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140ms。
[0097] 终端设备1处于静止状态或移动状态,可根据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和SN的比特长度信息,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或者,终端设备1可根据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和SN的比特长度信息确定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缩短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并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终端设备1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009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根据SN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其中,映射关系例如为映射表,在映射表中查找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初始时长更新为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终端设备可预配置或自己定义,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表。
[0099] 示例性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bit时,RSRP值与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之间的映射表可如下表1所示。例如,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为140ms,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bit,终端设备获得的RSRP值为‑80db,那么由表1可确定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100ms。
[0100]
[0101]
[0102] 表1
[0103] 示例性的,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2bit时,RSRP值与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之间的映射表可如下表2所示。
[0104]RSRP值 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大于‑85分贝(db) 100ms
‑86~‑95db 140ms
‑96~‑110db 180ms
‑111~‑120db 220ms
小于‑120db 260ms
[0105] 表2
[0106] 由表1和表2可知,RSRP值越大,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就越短,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表1和表2所示的映射表中的各个数值为经验值,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0107]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根据SN的比特长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与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缩短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并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缩短后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其中,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是映18
射表。其中,阈值与SN比特长度有关,若SN比特长度为18bit,那么阈值可以是2 的三分之
12
二;若SN比特长度为12bit,那么阈值可以是2 的三分之二。缩短后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在映射表中的等级与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的等级相邻,例如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为220ms,那么缩短后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为
180ms,表2中220ms与180ms相邻,或者180ms为220ms的上一个等级或下一个等级。
[0108] 例如,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为140ms,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bit,终端设备获得的RSRP值为‑115db,那么由表1可确定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为260ms;此时18
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2 的三分之二,那么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220ms。
[0109] 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超过阈值时,通过查表获得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可能还是过长,因此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比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短且在表中相邻的时长,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0110] PDCP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PDCP数据包的数量未超过阈值,那么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0111] 503,终端设备1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即终端设备在PDCP层采用重排序定时器的另一个时长(与初始时长不同),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112] 例如,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为140ms,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bit,终端设备1获得的RSRP值为‑80db,那么由表1可确定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100ms,那么终端设备1在PDCP层采用100ms的重排序定时器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终端设备1采用100ms的重排序定时器进行重排序,相比采用140ms的重排序定时器进行重排序,可减少PDCP接收窗口与RLC接收窗口错开的概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0113] 再例如,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为100ms,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8bit,终端设备1获得的RSRP值为‑130db,那么由表1可确定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为130ms,那么终端设备1在PDCP层采用130ms的重排序定时器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终端设备1采用130ms的重排序定时器进行重排序,相比采用100ms的重排序定时器进行重排序,可避免PDCP接收窗口滑动过快,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0114] 可选的,终端设备1在重排序定时器以初始时长启动并超时的情况下,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并以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重排序。例如,可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初始时长更新为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对应的时长。
[0115] 可选的,对于处于移动状态的终端设备1,在终端设备1以某个时长启动并超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由该时长更新为另一个时长。例如,SN的比特长度信息为12bit,终端设备在第一个周期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140ms,重排序定时器以140ms的进行重排序,在第二个周期移动到了信号较好的区域,终端设备在140ms的重排序定时器超时之后,可将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更新为100ms,重排序定时器以100ms的进行重排序。
[0116]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可根据其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并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重排序,实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动态调整,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0117]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排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0118] 601,网络设备根据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和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
[0119] 网络设备在执行步骤601之前可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1。
[0120] 网络设备在执行步骤601之前,配置网络设备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以及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1之间的数据承载的序列号的比特长度信息。
[0121] 网络设备侧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与终端设备1侧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0122] 步骤6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2的具体描述。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可通过终端设备1上报。终端设备1可以上报一次或周期性上报,视终端设备1的静止状态或移动状态而定。
[0123] 602,网络设备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对数据承载对应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
[0124] 步骤6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3的具体描述。
[0125]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1信号质量更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并根据更新后的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进行重排序,实现重排序定时器的时长的动态调整,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0126]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相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
[0127]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
[0128] 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0129] 在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处理模块701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2和步骤503;收发模块702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1。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
[0130] 在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处理模块701用于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1和步骤602;收发模块702用于实现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1。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的终端设备1的信号质量。
[0131] 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知晓无线通信系统预定义的配置,包括系统支持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以及系统规定的无线资源配置等,比如无线电的频段和载波的基本配置。载波是符合系统规定的一段频率范围。这段频率范围可由载波的中心频率(记为载频)和载波的带宽共同确定。这些系统预定义的配置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协议的一部分,或者通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间的交互确定。相关标准协议的内容,可能会预先存储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存储器中,或者体现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硬件电路或软件代码。
[0132] 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支持NR的RAT。具体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采用相同的空口参数、编码方案和调制方案等,并基于系统规定的无线资源相互通信。
[0133]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多个组件,例如:应用子系统,内存(memory),大容量存储器(massive storge),基带子系统,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rgreted circuit,RFIC),射频前端(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RFFE)器件,以及天线(antenna,ANT)。这些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互联总线或其他电连接方式耦合。
[0134] 图8中,ANT_1表示第一天线,ANT_N表示第N天线,N为大于1的正整数。Tx表示发送路径,Rx表示接收路径,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路径。每条路径均可以表示一个信号处理通道。其中,FBRx表示反馈接收路径,PRx表示主接收路径,DRx表示分集接收路径。HB表示高频,LB表示低频,两者是指频率的相对高低。BB表示基带。应理解,图8中的标记和组件仅为示意目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其他的实现方式。例如,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路径,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0135] 其中,应用子系统可作为通信装置的主控制系统或主计算系统,用于运行主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管理整个通信装置的软硬件资源,并可为用户提供用户操作界面。此外,应用子系统中也可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例如基带子系统)相关的驱动软件。
[0136] 应用子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多个处理器可以多个相同类型的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处理器组合。本申请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用途的处理器,也可以是为特定领域设计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处理器也可以是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音频信号处理器(audio signal processor,ASP),以及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专门设计的AI处理器。AI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张量处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以及被称为AI引擎的处理器。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2和步骤503,或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1和步骤602。
[0137] 图8中,射频集成电路(包括RFIC 1,以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RFIC 2)和射频前端器件可以共同组成射频子系统。根据信号的接收或发送路径的不同,射频子系统也可以分为射频接收通道(RF receive path)和射频发射通道(RF transmit path)。其中,射频接收通道可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对该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滤波和下变频)以得到基带信号,并传递给基带子系统。射频发送通道可接收来自基带子系统的基带信号,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如上变频、放大和滤波)以得到射频信号,并最终通过天线将该射频信号辐射到空间中。射频集成电路可以被称为射频处理芯片或射频芯片。
[0138] 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射频集成电路和天线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或信息等,以及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或信息等。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射频集成电路和天线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501,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或信息等,以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消息或信息等。
[0139] 具体地,射频子系统可包括天线开关,天线调谐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混频器(mixer),本地振荡器(local oscillator,LO)、滤波器(filter)等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可以根据需要集成到一个或多个芯片中。射频集成电路可以被称为射频处理芯片或射频芯片。射频前端器件也可以是独立的芯片。射频芯片有时也被称为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或收发机(transceiver)。随着技术的演进,天线有时也可以认为是射频子系统的一部分,并可集成到射频子系统的芯片中。天线、射频前端器件和射频芯片都可以单独制造和销售。当然,射频子系统也可以基于功耗和性能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器件或者不同的集成方式。例如,将属于射频前端的部分器件集成在射频芯片中,甚至将天线和射频前端器件都集成射频芯片中,该射频芯片也可以称为射频天线模组或天线模组。
[0140] 与射频子系统主要完成射频信号处理类似,顾名思义,基带子系统主要完成对基带信号的处理。基带子系统可以从基带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数据比特,或者将信息或数据比特转换为待发送的基带信号。这些信息或数据比特可以是表示语音、文本、视频等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据。例如,基带子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调制和解调,编码和解码等信号处理操作。
[0141] 此外,由于射频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基带子系统处理的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无线通信设备中还需要有模数转换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器件可以设置在基带子系统中,也可以设置在射频子系统中。模数转换器件包括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以及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
[0142] 与应用子系统类似,基带子系统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此外,基带子系统还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硬件加速器(hardware accelerator,HAC)。硬件加速器可用于专门完成一些处理开销较大的子功能,如数据包(data packet)的组装和解析,数据包的加解密等。这些子功能采用通用功能的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但是因为性能或成本的考量,采用硬件加速器可能更加合适。在具体的实现中,硬件加速器主要是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ed intergated circuit,ASIC)来实现。当然,硬件加速器中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对简单的处理器,如MCU。
[0143]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带子系统和射频子系统共同组成通信子系统,为通信装置提供无线通信功能。通常,基带子系统负责管理通信子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并且可配置射频子系统的工作参数。基带子系统的处理器中可以运行通信子系统的子操作系统,该子操作系统往往是嵌入式操作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例如VxWorks操作系统或高通公司的QuRT系统。
[0144] 基带子系统可以集成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该芯片可称为基带处理芯片或基带芯片。基带子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芯片,该芯片可被称调制解调器(modem)或modem芯片。基带子系统可以按照modem芯片为单位来制造和销售。modem芯片有时也被称为基带处理器或移动处理器。此外,基带子系统也可以进一步集成在更大的芯片中,以更大的芯片为单位来制造和销售。这个更大的芯片可以称为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或简称为SoC芯片。基带子系统的软件组件可以在芯片出厂前内置在芯片的硬件组件中,也可以在芯片出厂后从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导入到芯片的硬件组件中,或者还可以通过网络以在线方式下载和更新这些软件组件。
[0145] 此外,该通信装置中还包括存储器,例如图8中的内存和大容量存储器。此外,在应用子系统和基带子系统中,还可以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缓存。具体实现中,存储器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易失性存储器是指当电源供应中断后,内部存放的数据便会丢失的存储器。目前,易失性存储器主要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包括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是指即使电源供应中断,内部存放的数据也不会因此丢失的存储器。常见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光盘、磁盘以及基于闪存(flash memory)技术的各种存储器等。通常来说,内存和缓存可以选用易失性存储器,大容量存储器可以选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
[014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014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48]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