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和安装工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896749.4

文献号 : CN11410211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明骆达郭琳孔祥洪

申请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螺纹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和安装工具。本发明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包括:利用安装工具将螺纹件支撑于机械装置的第一装置的安装孔内;基于螺纹件实现第一装置与机械装置的第二装置的固定。基于此,在组装过程中,工人无需再一直扶着螺纹件,从而可以减少工人体力消耗,并可以解放工人双手,方便工人操作,进而能有效提高机械装置的组装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安装工具(20)的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分别与螺纹件(106)和与所述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接触,将所述螺纹件(106)支撑于机械装置(10)的第一装置(101)的安装孔(101a)内;

基于所述螺纹件(106)实现所述第一装置(101)与所述机械装置(10)的第二装置(102)的固定;和将所述安装工具(20)从所述第一装置(101)的第一腔(101c)中取出;

其中,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中取出包括:

拉动所述安装工具(20)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或所述第二支撑件(2)上的牵拉件(4),使所述第一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并将所述安装工具(20)拉至所述第一腔(101c)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螺纹件(106)实现第一装置(101)和机械装置(10)的第二装置(102)的固定包括:将所述第二装置(102)放至所述第一装置(101)上,使所述螺纹件(106)从所述第二装置(102)的连接孔(102a)中穿出,并将螺母(107)旋至所述螺纹件(1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在利用所述安装工具(20)将所述螺纹件(106)支撑于所述安装孔(101a)内之前,将所述安装工具(20)放入所述第一装置(101)的第一腔(101c)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在拉动所述牵拉件(4)之前,将所述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所述第一装置(101)的开口(101b)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安装工具(20)将所述螺纹件(106)支撑于所述安装孔(101a)内时,将所述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所述第一装置(101)的开口(101b)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装置(10)为转子盘(10a),所述第一装置(101)为第一盘鼓(103),所述第二装置(102)为第二盘鼓(104)。

7.一种安装工具(20),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1),用于支撑螺纹件(106);

第二支撑件(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可转动地连接;和

牵拉件(4),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或所述第二支撑件(2)上,并在被拉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工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1)的表面为弧面(21);和/或,所述第一支撑件(1)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2)的表面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工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2)由非硬质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工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上设有插槽(14),所述第二支撑件(2)插入所述插槽(14)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工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4)为柔性件(4a)。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工具(2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4)的自由端设有拉环(43)。

说明书 :

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和安装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螺纹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和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一些机械装置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需要由螺栓等螺纹件连接。组装过程中,一般先将机械装置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放在一起,然后将螺栓等螺纹件送入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对应的安装孔中,之后再将螺母套至螺纹件上并拧紧。
[0003] 上述组装方式的问题在于,组装效率有待提高。因为,在螺栓等螺纹件被螺母拧紧之前,需要由工人一直扶着螺纹件,耗费体力,操作不便,且放置螺纹件过程中,视线容易受到遮挡,影响放置准确性和快速性。
[0004] 上述问题在螺纹件安装位置位于转子盘等机械装置的狭窄深腔中时更加明显。因为,狭窄深腔会导致工人手扶螺纹件时耗费更多的体力,同时也会造成可视性进一步变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机械装置的组装效率。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其包括:
[0007] 利用安装工具将螺纹件支撑于机械装置的第一装置的安装孔内;
[0008] 基于螺纹件实现第一装置与机械装置的第二装置的固定。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安装工具将螺纹件支撑于机械装置的第一装置的安装孔内包括:
[0010] 使安装工具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与螺纹件和与螺纹件相对的表面接触,将螺纹件支撑于第一装置的安装孔内。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螺纹件实现第一装置和机械装置的第二装置的固定包括:
[0012] 将第二装置放至第一装置上,使螺纹件从第二装置的连接孔中穿出,并将螺母至螺纹件上。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
[0014] 在利用安装工具将螺纹件支撑于安装孔内之前,将安装工具放入第一装置的第一腔内。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
[0016] 在基于螺纹件实现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固定之后,将安装工具从第一装置的第一腔中取出。
[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安装工具从第一腔中取出包括:
[0018] 拉动安装工具的连接于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上的牵拉件,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并将安装工具拉至第一腔外部。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
[0020] 在拉动牵拉件之前,将牵拉件的自由端放到第一装置的开口处。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安装工具将螺纹件支撑于安装孔内时,将牵拉件的自由端放到第一装置的开口处。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为转子盘,第一装置为第一盘鼓,第二装置为第二盘鼓。
[0023]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安装工具,其包括:
[0024] 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螺纹件;和
[0025] 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的远离第一支撑件的表面为弧面;和/或,第一支撑件的远离第二支撑件的表面为平面。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由非硬质材料制成。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上设有插槽,第二支撑件插入插槽中,并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0029]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还包括牵拉件,牵拉件连接于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上,并在被拉动时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为柔性件。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的自由端设有拉环。
[0032] 通过在螺纹件将机械装置的第二装置与第一装置固定在一起之前,利用安装工具预先将螺纹件支撑于第一装置的安装孔内,使得在组装过程中,工人无需再一直扶着螺纹件,从而可以减少工人体力消耗,并可以解放工人双手,方便工人操作,进而能有效提高机械装置的组装效率。
[0033]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机械装置为转子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将螺纹件预先支撑于第一装置的安装孔中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螺纹件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固定在一起的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将安装工具从机械装置中取出时的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0040] 图6为图5所示安装工具的支撑装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处于共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图5所示安装工具的支撑装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处于非共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0043] 图中:
[0044] 10、机械装置;20、安装工具;
[0045] 10a、转子盘;101、第一装置;102、第二装置;103、第一盘鼓;104、第二盘鼓;105、盘体;106、螺纹件;107、螺母;108、盘腔;101a、安装孔;101b、开口;101c、第一腔;102a、连接孔;102b、第二腔;106a、螺栓;
[0046] 20a支撑装置;
[0047] 1、第一支撑件;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第三支撑部;14、插槽;
[0048] 2、第二支撑件;21、弧面;
[0049] 3、凸耳;31、通孔;
[0050] 4、牵拉件;4a、柔性件;41、软索;43、拉环;
[0051] 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3]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5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5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6]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57]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对机械装置的结构予以说明。
[0058] 在本发明中,机械装置10是指组装过程中需要用到螺栓106a等螺纹件106的机械结构部件。
[0059] 图1示出了机械装置10的一种结构。参照图1,机械装置10包括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等不同组成部分。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之间通过螺栓106a等螺纹件106连接。第一装置101上设有安装孔101a。第二装置102上设有连接孔102a。连接孔102a与安装孔101a一一对应。组装时,螺纹件106插入安装孔101a和对应的连接孔102a中。在螺纹件106为螺栓106a时,在插入安装孔101a和对应的连接孔102a中的螺纹件106上拧上螺母107,即可实现对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的连接固定。
[0060] 其中,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可以为单一部件,也可以为两个以上部件的组合。当第一装置101或第二装置102为两个以上部件的组合时,第一装置101或第二装置102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等非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也可以同样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0061] 例如,参照图1和图2,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10具体为转子盘10a。此时,第一装置101具体为第一盘鼓103。第二装置102具体为第二盘鼓104。第一盘鼓103和第二盘鼓104之间通过周向布置的多个螺纹件106连接固定。其中,第一盘鼓103具体只包括一个盘体105。而第二盘鼓104具体包括多个盘体105,且第二装置102的多个盘体105之间具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但作为变型,第二盘鼓104的多个盘体105中也可以至少两个盘体105之间采用螺纹件106连接,或者,第二盘鼓104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盘体,再或者,第一盘鼓103也可以包括不止一个盘体105。
[0062] 其中,转子盘10a是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例如高压压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级盘鼓内部均设有腔,例如,在图1中,第一盘鼓103和第二盘鼓104内分别设有第一腔101c和第二腔102b,且第一腔101c和第二第一腔102b连通,使得转子盘10a成为一种具有盘腔108的机械装置10。
[0063] 并且,参照图1,转子盘10a的盘腔108为狭窄深腔。具体地,如图1所示,转子盘10a的盘心直径 较小,螺纹件106安装位置与盘心之间的距离A较大(A大于 ),相邻盘鼓轴向距离L2较小,螺纹件106安装位置与转子盘10a后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L1较大,是一种典型的深腔狭窄空间。
[0064] 相关技术中,在对转子盘10a进行组装时,工人需要从盘心将螺纹件106送达安装孔101a处,且安装过程中需一直用手扶住螺纹件106,以免螺纹件106在第一盘鼓103和第二盘鼓104固定好之前从安装孔101a中脱出。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时,由于组装过程中,工人需要长时间保持手扶螺纹件106的姿态,极耗体力,且安装空间狭小,可视性较差,工人在放置螺纹件106时,难以准确判断安装孔101a的位置,只能凭借手感确定放置是否到位,加之螺纹件106数量又多,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整圈螺纹件106的安装,导致转子盘10a的组装效率较低,组装周期较长。
[0065]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及安装工具,以提高机械装置,尤其是转子盘等具有狭窄深腔且螺纹件安装位置位于狭窄深腔中的机械装置的组装效率。
[0066] 图2‑8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和安装工具。
[0067] 参照图2‑4以及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装置组装方法包括:
[0068] 步骤S102、利用安装工具20将螺纹件106支撑于机械装置10的第一装置101的安装孔101a内;
[0069] 步骤S103、基于螺纹件106实现第一装置101与机械装置10的第二装置102的固定。
[0070] 先利用安装工具20将螺纹件106支撑于第一装置101的安装孔101a内,之后再基于螺纹件106对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进行固定,使得在固定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的过程中,螺纹件106已经被安装工具20支撑,而无需再由工人一直手扶,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人的体力耗费,另一方面还可以解放工人的手,使原本用于扶持螺纹件106的手能腾出来做其他工作,因此,有利于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0071] 其中,基于螺纹件106对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的固定,可以通过将螺母107拧至螺纹件106上来实现。
[0072] 例如,参照图3,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包括:
[0073] 将第二装置102放至第一装置101上,使螺纹件106从第二装置102的连接孔102a中穿出,并将螺母107拧至螺纹件106上。
[0074] 在第二装置102被放至第一装置101上之前,即利用安装工具20预先将螺纹件106支撑于安装孔101a中,与先放第二装置102,再将螺纹件106插入安装孔101a中的方式相比,可以避免第二装置102在螺纹件106放置过程中遮挡视线,影响螺纹件106的放置准确性和放置效率,因此,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0075] 上述利用安装工具20对螺纹件106进行预先支撑固定,减少工人体力消耗,以及改善操作可视性等效果,在机械装置10具有狭窄深腔且螺纹件106安装位置位于狭窄深腔中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这一点后续也将结合机械装置10为转子盘10a时的情况予以进一步说明。
[0076] 安装工具20在上述组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5‑7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20的结构。
[0077] 参照图5‑7,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20包括支撑装置20a,支撑装置20a包括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第一支撑件1用于支撑螺纹件106。第二支撑件2与第一支撑件1连接,并用于在第一支撑件1支撑螺纹件106时,对第一支撑件1进行支撑。换句话说,第二支撑件2通过支撑第一支撑件1,来间接支撑螺纹件106。
[0078] 基于上述设置,参照图2和图3,在对螺纹件106进行支撑时,第一支撑件1与螺纹件6接触,第二支撑件2则与和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接触,使得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共同作用下,螺纹件106被顶在安装孔101a中,不会从安装孔101a中掉出,实现支撑装置
20a对螺纹件106的支撑。
[0079] 可见,基于所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前述步骤S102包括:
[0080] 使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分别与螺纹件106和与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接触,将螺纹件106支撑于第一装置101的安装孔101a内。
[0081] 其中,参照图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的远离第二支撑件2的表面为平面。第二支撑件2的远离第一支撑件1的表面为弧面21。
[0082] 第一支撑件1的远离第二支撑件2的表面即为第一支撑部11的第一端端面,是用于与螺纹件106接触的表面。将该表面设置为平面,有利于实现第一支撑件1与螺纹件106之间更充分的接触,实现对螺纹件件106更平稳的支撑。
[0083] 第二支撑件2的远离第一支撑件1的表面,实际上是第二支撑件2的与和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接触的表面。将该表面设置为弧面21,例如圆弧面,有利于引导第一支撑件1更平缓地顶紧螺纹件106。
[0084] 应当理解,与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可以为第一装置1的表面,也可以为支撑第一装置1的地面或桌面等其他表面。例如,参照图2和图3,在螺纹件106安装位置位于机械装置10的盘腔108中,第一装置1具有第一腔101c时,与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可以为第一装置1的与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
[0085] 另外,参照图2和图8,在螺纹件106的安装位置位于机械装置10的盘腔108中,第一装置1具有第一腔101c时,在利用安装工具20将螺纹件106支撑于安装孔101a内之前,可以先将安装工具20放入第一装置101的第一腔101c内,换句话说,在步骤S102之前,机械装置组装方法还包括:
[0086] 步骤S101、将安装工具20放入第一装置101的第一腔101c内。
[0087] 另外,参照图4和图8,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固定完成之后,还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内取出,也即,在步骤S103之后,机械装置方法还包括:
[0088] 步骤S104、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中取出。
[0089] 在第一装置101和第二装置102固定好后,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中取出,一方面可以使安装工具20与机械装置10脱离,避免安装工具20增加机械装置10的重量,或影响机械装置10的性能;另一方面还缩短对安装工具20的占用时间,由于取出的安装工具20可以进一步用于其他组成部分,或其他机械装置10的组装过程,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并减少所用安装工具20的数量。
[0090] 其中,安装工具20可以从第一装置101的开口101b处取出。具体地,可以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的远离第二装置102的一端的开口101b处取出,因为,从第一腔101c的远离第二装置102的一端的开口101b处取出安装工具20时,安装工具20无需经过第二装置102,取出路径更短,取出效率更高。
[0091] 而为了方便安装工具20在第一腔101c中的取放,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被设置为与第一支撑件1可转动地连接。
[0092] 例如,参照图5‑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上设有插槽14,第二支撑件2插入插槽14中,并与第一支撑件1转动连接。
[0093] 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包括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第一支撑部11的第一端用于与螺纹件106接触。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彼此间隔地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二支撑部12与第三支撑部13之间形成插槽14。第二支撑件2插入第二支撑部12与第三支撑部13之间的插槽14中,并通过销轴5与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支撑件
2通过销轴5与第一支撑件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之间形成可转关节。
[0094] 其中,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整体大致呈立方体形,成为块状结构,此时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也可分别被称为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0095] 由于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之间转动连接,因此,二者可以通过相对转动,在共线状态和非共线状态之间切换,改变支撑装置20a的姿态,使支撑装置20a展开或收拢,长度发生改变。
[0096] 其中,参照图6,共线状态是指,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之间反向平行的情况,此时,二者之间的角度为180°,支撑装置20a处于展开状态。参照图7,非共线状态是指,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之间非反向平行的情况,此时,二者之间的角度小于180°,支撑装置20a处于非展开状态,即处于收拢状态,或处于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的状态。
[0097] 进一步比较图6和图7可知,将支撑装置20a在共线状态的长度计为H1,并将支撑装置20a在非共线状态的长度计为H2,显然,H1大于H2。可见,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设置为可相对转动的,可以使支撑装置20a长度可调。
[0098] 长度可调的支撑装置20a,便于安装工具20进出第一腔101c。
[0099] 其中,参照图2和图4,在需要将安装工具20放入第一腔101c时,可以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之间转动至非共线状态,缩短支撑装置20a的长度,使安装工具20能以较短的长度进入第一腔101c中,由于此时安装工具20不易与第一支撑装置101发生干涉,因此,可以更加顺利快速地完成安装工具20的放入操作。
[0100] 当安装工具20在第一腔101c中放置到位后,参照图2,可以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转动至共线状态,增大支撑装置20a的长度,使第一支撑件1与螺纹件106抵接,且第二支撑件2与第一装置1的和螺纹件106相对的表面抵接,此时,安装工具20恰好支撑在螺纹件106与第一装置101的和支撑件106相对的表面之间,可以将螺纹件106可靠地顶在安装孔101a中,以便于如图3所示,在后续的旋拧螺母107等过程中,省去对螺纹件106的手扶操作,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0101] 而在第一装置101与第二装置102固定好之后,参照图4,又可以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转动至非共线状态,例如将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转动至彼此垂直的位置,减小支撑装置20a的长度,以免安装工具20在取出过程中与第一装置101发生磕碰,这不仅可以实现安装工具20更快速的取出,同时还可以避免安装工具20和第一装置101因磕碰而发损坏。
[0102] 可见,基于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安装工具20既可以满足螺纹件106的支撑需求,实现对螺纹件106的可靠顶紧,并且还可以满足狭窄空腔内的取放需求,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取放过程。
[0103] 其中,第一支撑件1和/或第二支撑件2可以采用非硬质材料(例如塑料等非硬质合金材料)制成,以进一步降低安装工具20取放过程中损伤机械装置10的风险。
[0104] 而为了方便实现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相对转动,参照图5‑7,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工具20还包括连接于支撑装置20a上的牵拉件4。该牵拉件4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或第二支撑件2上,并在被拉动时带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或第二支撑件2上设有凸耳3,牵拉件4连接于凸耳3上。更具体地,凸耳3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或第二支撑件2的侧面上,且凸耳3上设有通孔31,牵拉件4通过与通孔
31配合,例如,栓系在通孔31中,实现与凸耳3的连接。
[0105] 基于上述设置,只需拉动牵拉件4,即可使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改变支撑装置20a的姿态,实现对支撑装置20a长度的调节,简单方便。
[0106] 并且,所设置的牵拉件4,还使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中的取出更加方便。因为,在需要取出安装工具20时,可以通过拉动牵拉件4,将安装工具20拉至第一腔室101c外部。此时,前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
[0107] 拉动安装工具20的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或第二支撑件2上的牵拉件4,使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并将安装工具20拉至第一腔101c外部。
[0108] 其中,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4连接于第二支撑件2上。由于第二支撑件2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更远离第二装置102,将牵拉件4连接于第二支撑件2上,更便于通过牵拉件4将安装工具20从远离第二装置102的一侧拉出,且牵拉件4的长度可以相对短一些。
[0109] 为了方便拉动牵拉件4,参照图5,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4的自由端设有拉环43。由于拉环43更便于工人抓握和施力,因此,可以使对牵拉件4的拉动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0110] 其中,牵拉件4可以为软索41等柔性件4a,以进一步方便安装工具20的取放。例如,参照图2,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安装工具20将螺纹件106支撑于安装孔101a内时,将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第一装置101的开口101b处。这样,在拉动牵拉件4,将安装工具20取出之前,牵拉件4的自由端已经位于第一装置101的开口101b处,从开口101b处露出,不受遮挡,使得在需要取出安装工具时,直接拉动牵拉件4即可,无需再将手伸至第一腔101c内部寻找牵拉件4,因此,更便于安装工具20的取出。并且,在利用安装工具20将螺纹件106支撑于安装孔
101a内时,即将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开口101b处,操作也较方便省时,尤其在第二装置102后放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第二装置102的遮挡,因此,能够更加方便地将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开口101b处。
[0111] 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工具20,不仅便于实现螺纹件106在深腔内的预先固定,还便于在使用完毕后从狭小深腔内取出,从而可以通过降低螺纹件106的安装难度,提高螺纹件106的安装效率,来降低机械装置10的组装难度,提高机械装置10的组装效率。
[0112] 同时,安装工具20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0113] 为了更清楚地体现本发明的方案,接下来结合图2‑4,以转子盘10a基于安装工具20的组装过程为例,对基于安装工具20的组装方法予以进一步地说明。
[0114] 参照图2‑4,一些实施例中,转子盘10a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组装:
[0115] (1)首先,如图2所示,通过安装工具20将螺栓106a支撑于第一盘鼓103的安装孔101a中,并在螺栓106a被顶紧后,将牵拉件4的自由端放到第一盘鼓103盘心的开口101b内。
该过程中,第一盘鼓103的设有安装孔101a的一端朝上,第一盘鼓103盘心的开口101b朝下。
在顶紧螺栓106a时,安装工具20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纵向轴线均沿着上下方向,其中,第一支撑件1在上,与螺栓106a抵接,第二支撑件2在下,与第一盘鼓103的位于螺栓106下方的表面的抵接。
[0116] (2)之后,如图3所示,将第二盘鼓104放到第一盘鼓103上,使各螺栓106a由下至上地从第二盘鼓104的连接孔102a中穿出,然后将螺母107拧至各螺栓106a上,实现第一盘鼓103与第二盘鼓104的固定。
[0117] (3)然后,如图4所示,逐一拉动外露在第一盘鼓103盘心开口101b处的牵拉件4,使第二支撑件2与第一支撑件1相对转动,改变支撑装置20a的姿态,缩短支撑装置20a的长度,顺利解除安装工具20对螺栓106a的支撑,之后继续拉动牵拉件4,将安装工具20从第一腔101c中拉出。
[0118] 基于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对第一盘鼓103和第二盘鼓104的组装。如果转子盘10a还具有与第二盘鼓104通过螺栓106a连接的其他盘鼓,则可以在第二盘鼓104与其他盘鼓之间重复上述“支撑(即步骤(1))——固定(即步骤(2))——拉动取出(即步骤(3))”操作,直至完成整个转子盘10a的组装。
[0119]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安装工具20在第二盘鼓104安装之前预先将螺栓106a固定于第一盘鼓103的安装孔101a内,因此,螺栓106a放置过程可视,可以避免工人凭手感盲放螺栓106a所带来的问题,能有效提高螺栓106a的放置效率,降低螺栓106a的安装难度,缩短螺栓106a的安装周期。
[0120] 并且,由于在放置第二盘鼓104及拧紧螺母107的过程中,安装工具20一直支撑于螺栓106a下方,工人无需再手扶螺栓106a,因此,还能避免工人因长时间手扶螺栓106a所造成的体力耗费较大的问题,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螺栓106a的安装周期。
[0121] 另外,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使得安装工具20的长度可调,能同时满足螺栓顶紧和从狭窄盘腔内取出的要求。
[0122] 并且,通过牵拉件4来控制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相对转动,实现安装工具20的取出,操作也较为简单。
[0123] 由上述过程可知,基于本发明的安装工具20和方法,在组装转子盘10a时,工人无需再在不可视状态下放置螺栓106a,也无需再长时间手扶螺栓106a,省时省力,能够实现更加简单高效的组装过程。
[01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