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111603309.6

文献号 : CN1141338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吕新民

申请人 : 上海永冠众诚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发泡胶条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结构。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氢化石油树脂、聚异丁烯、云母粉、发泡剂、交联剂;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氢化石油树脂、聚异丁烯、云母粉混合,得到橡胶中间体;步骤2):投入发泡剂与交联剂,混合,得到待用料;步骤3):将待用料制备成片状成品。本申请具有改善结构噪音、提高阻尼作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三元乙丙橡胶:6‑15%;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8%;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6‑10%;

丙烯酸树脂:1‑4%,官能度≥3;

氢化石油树脂:7‑12%;

聚异丁烯:28‑36%;

云母粉:20‑30%;

有机发泡剂:5‑10%;

交联剂:0.01‑0.4%;

所述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云母粉为水云母、绢云母、黑云母、锂云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OBSH发泡剂、TSH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引发剂BPO、引发剂DTBP、引发剂DCP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的质量比为(2.5‑3.0):(6.5‑9.0):(23‑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云母粉为绢云母,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AC发泡剂与绢云母的质量比为2.8:8:25。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氢化石油树脂、云母粉、聚异丁烯混合密炼,搅拌均匀,得到橡胶中间体;

步骤2):向橡胶中间体内投入有机发泡剂与交联剂,混合密炼,搅拌均匀,控制温度<

70℃,得到待用料;

步骤3):按照实际需求,将待用料制备成一定厚度规格的片状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前,将云母粉放置在75‑85℃的条件下预烘8‑16h,去除水分。

7.一种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阻尼层(2)和约束层(3),基板(1)与阻尼层(2)固定连接,阻尼层(2)与约束层(3)固定连接,阻尼层(2)位于基板(1)与约束层(3)之间;阻尼层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

说明书 :

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

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发泡胶条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车身侧围的设计存在大量的封闭箱体加强梁结构,因而产生了空腔结构。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在侧围空腔内产生高速气流场,高速气流与空腔障碍物摩檫时,产生空腔钣金共振噪声,与此同时,高速气流对车外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胎噪等)也起到了传递作用,因此车身侧围空腔需要采用空腔填充密封技术进行阻断。
[0003] 目前,在车身空腔填充密封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热反应型产品,按制造工艺可分为注塑型和挤出型,如注塑型3D件和挤出型膨胀胶条。其主要用于阻断车身空腔,降低结构噪音、空腔气流在车体空腔中的传播,阻止水和灰尘进入车内,对车身的密封起到重要作用。空腔密封产品的应用可以降低车内高速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HV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结构C系统性能。
[0004] 相关技术中,注塑型3D产品由于模具费用较贵,且工艺复杂,目前正逐渐被挤出型膨胀胶条所取代。挤出型发泡型膨胀胶条多为双层结构的产品,分为发泡层与粘结层两层结构,粘结层主要起粘结作用,发泡层起密封作用。但由于粘结层不能够发泡,因此对于一些细小的缝隙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发泡层与基材没有粘结能力,使产品经常不能够完全密封空腔,降低了产品的降噪功能。
[0005] 车用阻尼片是一种用于减少车内震动,提升车厢舒适性的构件。车内的阻尼片主要分布在车箱内部面积较大、造型比较平整的金属板上,阻尼片利用其粘弹特性对金属板上产生的震动起到阻尼作用,同时对产生噪音的车身固有频率给予影响,以改善整车振动时产生的噪音,从而达到隔音减震的目的。
[0006] 在相关技术中,车用阻尼片多为沥青或丁基橡胶材料,都为非发泡材料,无法提供额外的吸音隔音性能。若将沥青、丁基橡胶材料替换为挤出型膨胀胶条,由于其双层结构,无法完全很好密封空腔,导致隔音降噪效果较差,且挤出型膨胀胶条的双层结构易出现胶层与胶层之间开裂的现象。因此,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改善结构噪音、提高阻尼作用,本申请提供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制备方法及阻尼结构。
[0008]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0010] 三元乙丙橡胶:6‑15%;
[001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8%;
[0012]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6‑10%;
[0013] 丙烯酸树脂:1‑4%,官能度≥3;
[0014] 氢化石油树脂:7‑12%;
[0015] 聚异丁烯:28‑36%;
[0016] 云母粉:20‑30%;
[0017] 有机发泡剂:5‑10%;
[0018] 交联剂:0.01‑0.4%。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化石油树脂具有混溶性优、软化点与树脂适宜、降低熔融粘度、良好相容性等性质;聚异丁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和多种高分子物质混合。在聚异丁烯、氢化石油树脂、三元乙丙橡胶的共同配合下,三者相容混合,提高了三元乙烯橡胶的增粘性、抗紫外线性能、增塑性,从而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粘性。
[0020] 云母粉中具有活性羟基,容易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链发生作用,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且其良好的分散性,不易沉淀,遍布整个体系,使基体分子链运动产生一种强化作用,从而升高基体材料的储能模量,有利于提高阻尼效果。
[0021] 当空腔体积一定时,发泡倍率越高,所需胶层厚度越薄,胶层过厚会导致胶层粘接时因内聚过大造成收缩,发生脱落现象,同时还会封堵一定体积的空腔。所以,对于同等厚度的胶条来说,发泡倍率较大的胶条填充效果更好。
[0022] 在有机发泡剂、云母粉与丙烯酸树脂的共同配合下,体系中大量泡沫生成,在发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熔体强度,使所生成的泡沫维持状态、不易塌陷。发泡倍率更高、膨胀效果更好的胶条运用到空腔时,由于胶条具有密集的泡孔、更薄的厚度,从而可以将空腔填满,同时起到吸音的作用。
[0023] 该产品为具有自粘型的膨胀胶条,粘在空腔内的部分即与其贴合,将空腔密封。且本申请的膨胀胶条,由于其特殊结构,不存在普通的双层结构挤出发泡型膨胀胶条中层与层之间开裂的情况,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0024]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定的双官能基丙烯酸酯、三官能基丙烯酸酯具有高反应性,高交联密度,良好的耐磨性、耐水性和耐老化性,其与其它原料发生交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整个体系的熔体强度,保持泡孔的形态。
[0026] 优选的,所述云母粉为水云母、绢云母、黑云母、锂云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片状结构的云母粉,加入后会使体系中聚合物链与云母粉之间的摩擦、云母粉与云母粉之间的摩擦增大,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同时通过提高聚合物层面之间的剪切形变,从而有效提高胶条的阻尼性能。
[0028] 优选的,所述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OBSH发泡剂、TSH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9]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引发剂BPO、引发剂DTBP、引发剂DCP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30]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的质量比为(2.5‑3.0):(6.5‑9.0):(23‑27)。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在该特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性能,本申请具有较高的可再现性和实施性。
[0032]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云母粉为绢云母,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AC发泡剂与绢云母的质量比为2.8:8:25。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特定的云母粉、有机发泡剂、丙烯酸树脂,并在特定的质量比下进行共同配合,起到了双重发泡的效果。
[0034] 第一重发泡是AC发泡剂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依托绢云母的片状结构,AC发泡剂稳定发泡,并且气体均匀分散在整个体系中。第二重发泡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交联剂受热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进攻带有不饱和双键的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自由基持续进攻不饱和双键形成分子链的持续增长,产生交联作用,促进AC发泡剂发挥作用。
[0035] 同时,分子链之间缠绕程度高,进一步提高了熔体强度。在三者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对体系冷却后,维持泡孔原状、不易塌陷的作用,使得产品在各个温度下都能保持较好的阻尼作用。由于发生了交联,分子链缠绕,进一步提高了绢云母与聚合物链之间的摩擦,使得绢云母在起到分散效果的同时还能增强阻尼作用。
[0036]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37]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步骤1):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氢化石油树脂、云母粉、聚异丁烯混合密炼,搅拌均匀,得到橡胶中间体;
[0039] 步骤2):向橡胶中间体内投入有机发泡剂与交联剂,混合密炼,搅拌均匀,控制温度<70℃,得到待用料;
[0040] 步骤3):按照实际需求,将待用料制备成一定厚度规格的片状成品。
[0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把除有机发泡剂、交联剂之外的原料混合在一起进行密炼,使各原料更好地混合成一体。然后再混入有机发泡剂、交联剂进行发泡,此时会激发第一重和第二重发泡,产生大量丰富泡沫,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发泡倍率、具有稳定的孔泡。按照该工艺制备出来的成品,具有较薄的厚度,可以将空腔完全填充,具有良好的阻尼作用。同时,产品具有密集的孔泡,从而具有更好的吸音效果。
[0042] 另外,控制温度<70℃是为了防止体系中的丙烯酸双键或者有机发泡剂提前分解,进一步保证后续各种原料可以充分反应。
[0043] 优选的,所述步骤1)前,将云母粉放置在75‑85℃的条件下预烘8‑16h,去除水分。
[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前将云母粉内含有的水分取出,有利于提高后续交联过程的反应程度,进一步提高胶条的发泡倍率。
[0045]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阻尼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46] 一种阻尼结构,包括基板、阻尼层和约束层,基板与阻尼层固定连接,阻尼层与约束层固定连接,阻尼层位于基板与约束层之间。
[004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板与约束层的材质为钢,当产生弯曲振动时,由于基板与约束层的弹性模量远大于阻尼层的弹性模量,因此基板与约束层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滑动,使得阻尼层剪切运动,从而使一部分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热能,起到更好的阻尼作用。
[0048]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9] 1、在有机发泡剂、云母粉与丙烯酸树脂的共同配合下,体系中大量泡沫生成,在发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熔体强度,使所生成的泡沫维持状态、不易塌陷。发泡倍率更高、膨胀效果更好的胶条运用到空腔时,由于胶条具有密集的泡孔、更薄的厚度,从而可以将空腔填满,同时起到吸音的作用。
[0050] 2、该产品为具有自粘型的膨胀胶条,粘在空腔内的部分即与其贴合,将空腔密封。且本申请的膨胀胶条,由于其特殊结构,不存在普通的双层结构挤出发泡型膨胀胶条中层与层之间开裂的情况,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0051] 3、选择特定的云母粉、有机发泡剂、丙烯酸树脂,并在特定的质量比下进行共同配合,起到了双重发泡的效果。在制备胶条时,产生大量气泡,且维持泡孔原状、不易塌陷。由于发生了交联,分子链缠绕,进一步提高了绢云母与聚合物链之间的摩擦,使得绢云母在起到分散效果的同时还能增强阻尼作用。

附图说明

[005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胶条结构剖视图。
[0053]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阻尼层;3、约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5] 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
[0056] 表1
[0057] 原料 型号 来源信息三元乙丙橡胶 X‑4010M 日本三井门尼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40W 杜邦化学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35BA40T 阿科玛
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EM265 长兴化学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TA 江苏新素新材料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CY‑D2 山东昌耀新材料
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 / 湖北垚烁泉化工
氢化石油树脂 C‑100W 伊斯曼
聚异丁烯 PB1400 韩国大林
AC发泡剂 / 索普
OBSH发泡剂 OBSH‑75 杜巴化学
TSH发泡剂 DC1576‑35‑8 德超化工
引发剂DTBP TrigonoxB 阿克苏
引发剂BPO BPO‑CH50 阿克苏
引发剂DCP / 国辰泰富化工
[0058] 实施例
[0059] 实施例1
[006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包括以下原料:6kg三元乙丙橡胶、8kg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k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kg丙烯酸树脂、7kg氢化石油树脂、36kg聚异丁烯、30kg云母粉、4.9kg有机发泡剂、0.1kg交联剂。
[0061] 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0062] 云母粉为水云母,目数为800目。
[0063] 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交联剂为引发剂DTBP。
[0064]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步骤1):将水云母放置在烘箱中预烘,去除水分,备用。工作人员可根据水云母的实际情况调整烘烤时间。在本实施例中,烘烤水云母12h,控制温度在80℃。
[0066] 步骤2):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氢化石油树脂、水云母、聚异丁烯依次加入密炼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橡胶中间体。
[0067] 步骤3):向橡胶中间体内投入AC发泡剂与引发剂DTBP,继续在密炼机中混合。在此过程中,控制体系温度保持在65℃。搅拌均匀后,得到待用料。
[0068] 步骤4):将待用料投料至挤出机内,按照实际需求调整成品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成品为2mm厚的片状。
[0069]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阻尼结构,包括基板1、阻尼层2和约束层3,基板1的其中一侧面与阻尼层2的其中一侧面粘合连接,阻尼层2的另一侧面与约束层3的其中一侧面粘合连接,阻尼层2位于基板1与约束层3之间。阻尼层2即为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
[0070] 实施例2‑3
[0071]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2] 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氢化石油树脂、聚异丁烯的用量不同。
[0073] 丙烯酸树脂、云母粉、有机发泡剂、交联剂的具体选择及用量不同。具体详见表2,实施例1的各项数据也汇总于表2。
[0074] 表2
[0075]
[0076]
[0077] 实施例4
[0078]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的质量比为2.5:6.5:27,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有机发泡剂为OBSH发泡剂,云母粉为水云母、黑云母的混合。各原料用量详见表3。
[0079] 实施例5
[0080]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的质量比为3.0:9.0:23,丙烯酸树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有机发泡剂为TSH发泡剂,云母粉为绢云母、锂云母的混合。各原料用量详见表3。
[0081] 表3
[0082]
[0083] 实施例6
[0084]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云母粉为绢云母,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AC发泡剂与绢云母的质量比为2.8:8:25,其余原料的用量也相应调整。
[0085] 具体为:10kg三元乙丙橡胶、6kg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8kg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2.8kg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kg氢化石油树脂、30kg聚异丁烯、25kg绢云母、8kgAC发泡剂、0.2kg引发剂BPO。
[0086] 对比例
[0087] 对比例1
[0088]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丙烯酸树脂替换为等重量的氢化石油树脂。
[0089] 对比例2
[0090]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云母粉替换为等重量的白炭黑。
[0091] 对比例3
[0092]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有机发泡剂替换为等重量的碳酸氢钠。
[0093] 对比例4
[0094]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树脂的使用量为8kg,云母粉的使用量为10kg,有机发泡剂的使用量为15.99kg。
[0095] 对比例5
[0096]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7] 三元乙丙橡胶的使用量为25kg;
[0098] 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使用量为0kg;
[0099] 氢化石油树脂的使用量为10kg;
[0100] 聚异丁烯的使用量为35.8kg;
[0101] 云母粉为800目的绢云母,使用量为10kg;
[0102] 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使用量为5kg;
[0103] 交联剂为引发剂BPO,使用量为0.2kg;
[0104]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使用量不变。
[0105] 对比例6
[0106]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对比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0107] 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使用量为2.8kg;
[0108] 聚异丁烯的使用量为33kg。
[0109] 对比例7
[0110] 一种车用夹心三明治结构自粘型阻尼发泡胶条,与对比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
[0111] 聚异丁烯的使用量为30kg;
[0112] 有机发泡剂的使用量为8kg。
[0113] 性能检测试验
[0114] 1、发泡倍率:
[0115] 检测实施例1‑6、对比例1‑7和市售膨胀胶条的发泡倍率,具体步骤如下:
[0116] (1)把装有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上,将读数清零,用金属丝将铁片悬挂在烧杯中,保证铁片全部没入水中,且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和侧壁,此时读数记作m1。
[0117] (2)将1g、厚度为2mm的片状样品贴在铁片上,用金属丝将贴有样品的铁片悬挂在烧杯中,保证铁片全部没入水中,且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和侧壁,此时读数记作m2。
[0118] (3)将贴有样品的铁片放入180℃的恒温干燥箱中烘烤20min,取出后待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测量,用金属丝将贴有样品的铁片悬挂在烧杯中,保证铁片全部没入水中,且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和侧壁,此时读数记作m3。
[0119] (4)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结果,三次测量取平均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0120]
[0121] 2、阻尼因子:
[0122] 将实施例1‑6、对比例1‑7和市售膨胀胶条裁剪为尺寸200mm×25mm×2mm的试片贴于尺寸215mm×25mm×0.8mm的2片钢板之间,用滚子来回滚动5次后,放置1h,按照(180℃±2℃)、20分钟的标准条件进行烘烤,冷却至室温放置24h;复合损耗因子试验方法按DINENISO6721规定进行。
[0123] 3、粘性测试:截取长80mm,宽25mm的试样,将试样放在油面钢板中央,用500g辊轮辊压一个来回,于室温垂直放置10min。垫上隔离纸用辊轮辊压一个来回,观察试样是否由滑动滑移,并在三分钟内将钢板从1米高度出垂直落向水泥地板,观察试样是否有移位、脱落现象。
[0124] 4、吸音测试:按照ASTM E 1050‑08的标准对实施例1‑6、对比例1‑7和市售胶条进行检测,方法参照B&K Impedance Measurement Tube for ASTM Type 3106A的规定进行。
[0125] 试验1‑4的检测数据详见表4。
[0126] 表4‑1
[0127]
[0128] 表4‑2
[0129]
[0130] 表4‑3
[0131]
[0132] 根据表4中实施例1‑3与市售膨胀胶条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1‑3的膨胀胶条的粘性远大于市售的,说明在氢化石油树脂、聚异丁烯、三元乙丙橡胶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投入范围内相互配合后,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粘性,具有自粘型的膨胀胶条可以与车身的钣金发生粘接作用,克服了普通双层膨胀胶条发泡层无法粘接、粘接层无法密封的缺陷。
[0133] 根据表4中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产品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1‑3的发泡倍率、各温度下的阻尼因子、粘性和吸音效果均优于对比例1‑3的,说明在整个体系中,云母粉、有机发泡剂、丙烯酸树脂缺一不可。根据实施例1‑3与对比例4‑5的检测数据对比,可以知晓即使是合理使用了云母粉、有机发泡剂与丙烯酸树脂,但三者使用量不在本申请特定的范围内,所制得的产品在阻尼、发泡方面也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
[0134] 根据表4中实施例4‑5与对比例4‑7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当丙烯酸树脂、有机发泡剂与云母粉的质量比为(2.5‑3.0):(6.5‑9.0):(23‑27)的投入比例下,所得到的产品具有更优秀的发泡和阻尼效果。
[0135] 根据表4中实施例1‑5与市售胶条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本申请的配方在合理范围内,性能数据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说明该配具有较高的可再现性和实施性。
[0136] 发明人发现,发泡倍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原因在于,发泡倍率越大,泡孔越大,更容易发生泡孔的破裂,导致通孔的存在,所以需要控制发泡倍率在一定范围内。
[0137] 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人发现,在丙烯酸树脂为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云母粉为绢云母,有机发泡剂为AC发泡剂,AC发泡剂与绢云母的质量比为2.8:8:25的情况下(即实施例6),所制得的产品在各个温度下的阻尼因子都较高,说明其在各个温度下都有较好的谐振效果,性能稳定,可以适应更多的情况。该实施例所制得的产品的发泡倍率可达到1000%左右,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013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