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递送的新型可电离脂质及其LNP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210114477.7

文献号 : CN1141493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郝婧王庆彬闫胜勇王浩猛严志红刘健宇学峰邱东旭林美娜郭军熊艳丽朱涛赵宣

申请人 : 天津键凯科技有限公司康希诺(上海)生物研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核酸递送的新型可电离脂质及其LNP组合物,可以高效稳定的将生物活性物质递送至靶细胞或器官。以本发明脂质化合物作为阳离子脂质制得的mRNA LNP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和转染效率,在实验动物体内可引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

权利要求 :

1.一种脂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或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在制备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RNA或DNA,所述的递送系统为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在制备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所述的RNA为mRN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为mRNA疫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疫苗为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选自:诺如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巨细胞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柯萨奇病毒、肠病毒、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流感病毒、马尔堡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病毒、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为SARS‑CoV‑2。

8.一种脂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质组合物包含生物活性物质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化合物,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RNA或DNA。

9.一种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包含生物活性物质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化合物,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RNA或DN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中还包含聚乙二醇脂质、甾族脂质和中性脂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脂质选自:2‑[(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酰胺(ALC‑0159)、1,2‑二肉豆蔻酰基‑sn‑甘油甲氧基聚乙二醇(PEG‑DMG)、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PEG‑DSPE)、PEG‑二甾醇基甘油(PEG‑DSG)、PEG‑二棕榈油基、PEG‑二油基、PEG‑二硬脂基、PEG‑二酰基甘油酰胺(PEG‑DAG)、PEG‑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DPPE)或PEG‑1,2‑二肉豆蔻酰基氧基丙基‑3‑胺(PEG‑c‑DMA);

和/或,所述的中性脂质选自: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C)、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PPC)、1,2‑二油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DOPE)、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DPPE)、1,2‑二肉豆蔻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DMPE)、

2‑二油酰基‑sn‑甘油‑3‑磷酸‑(1'‑rac‑甘油) (DOPG)、油酰磷脂酰胆碱(POPC)、1‑棕榈酰基‑2‑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OPE);

和/或,所述的甾族脂质选自:燕麦甾醇、β‑谷甾醇、菜子甾醇、麦角骨化醇、菜油甾醇、胆甾烷醇、胆固醇、粪甾醇、脱氢胆固醇、链甾醇、二氢麦角骨化醇、二氢胆固醇、二氢麦角甾醇、黑海甾醇、表胆甾醇、麦角甾醇、岩藻甾醇、六氢光甾醇、羟基胆固醇;羊毛甾醇、光甾醇、海藻甾醇、谷甾烷醇、谷甾醇、豆甾烷醇、豆甾醇、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12.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脂质组合物或者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mRNA或siRNA,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含mRNA或siRNA的药物组合物。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核酸递送的新型可电离脂质及其LNP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酸递送的新型可电离脂质以及在生物活性物质递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使之表达, 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也指将核酸导入细胞内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基
因沉默)或增加目的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作为现代医
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疾病治疗的新方法,逐步在医疗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利
用“表达某种基因”、“表达某种蛋白”进行治疗主要通过质粒DNA、 mRNA的导入来实现,利用
“抑制某种基因”进行治疗则主要通过siRNA 或微小RNA(microRNA, miRNA)(即RNAi技术)
来实现。
[0003] 基于siRNA、mRNA的基因治疗手段具有其他类型核酸药物所没有的独特优势,然而mRNA和siRNA开发的共同难点就是如何将其有效地递送到靶部位的细胞中去。
[0004] 目前递送核酸的系统多采用不同种类的脂质化合物递送方式,例如脂质纳米颗粒LNP(lipid nanoparticle)、GalNac、LPP(lipopolyplexes)等。LNP一般由四种脂质通过一
定的比例制备而成,通常这四种脂质包含阳离子脂质、中性脂质、甾类脂质和聚合物缀合脂
质。其中,阳离子脂质体带正电荷,与内涵体中带负电荷的膜脂质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膜脂
质由内涵体的腔外翻转到腔内,与正电荷形成中性电子对, 基因药物脱离阳离子脂质体进
入细胞核。
[0005] 专利文献CN110352071A和CN1882693A公开了阳离子脂质化合物及应用脂质制备得到脂质纳米颗粒或脂质混合物,用于将生物活性物质递送至体内。
[0006] 专利文献US20200197510A1公开了呼吸道病毒核糖核酸疫苗和组合疫苗,以及使用疫苗和包含疫苗的组合物的方法。
[0007] 尽管现有技术已经报道了一系列阳离子脂质化合物,但是仍然需要提供具有高效和稳定递送性能的脂质化合物。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脂质化合物,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结构:
[0009]
[0010] 其中:
[0011] 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为‑O(C=O)O‑或‑NRa‑,并且
[0012] L1或L2中的另一个为‑O‑、‑O(C=O)O‑、‑(C=O)NRa‑、‑NRa(C=O)‑、‑NRa‑、‑O(C=O)‑、‑(C=O)O‑、‑C(=O)‑、‑S(O)x‑、‑S‑S‑、‑C(=O)S‑、‑SC(=O)‑、‑NRaC(=O)NRa‑、‑OC
(=O)NRa‑或‑NRaC(=O)O‑;
[0013] G1和G2各自独立地为未取代的C1‑C12亚烷基或C1‑C12亚烯基;
[0014] G3为C1‑C24亚烷基、C1‑C24亚烯基、C3‑C8亚环烷基、C3‑C8亚环烯基;
[0015] Ra为H或C1‑C12烃基;
[0016]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6‑C24烷基或C6‑C24烯基;
[0017] R3为H、OH、OR4、CN、‑C(=O)OR4、‑OC(=O)R4或–NR5C(=O)R4;
[0018] R4为C1‑C12烃基;
[0019] R5为H或C1‑C6烃基;
[0020] x为0、1或2。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的Ra为H或C1‑C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特别是H。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结构中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O(C=O)O‑和‑NH‑。
[0023]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结构中L1和L2为‑O(C=O)O‑,或者,L1和L2为‑NH‑。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结构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具有以下结构:
[0025]
[0026] 其中,R7a和R7b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H或C1‑C12烃基;
[0027] 并且,a为2至12的整数(例如2、3、4、5、6、7、8、9、10、11、12),优选的,a为8至12的整数;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Ⅱ结构中R7a、R7b和a各自被选择为使得R1和R2各自独立地包含6至20个碳原子。
[0029]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Ⅱ结构中至少一次出现的R7a为H,优选的,R7a在每次出现时为H。
[0030]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Ⅱ结构中至少一次出现的R7b为C1‑C8烃基,特别是C1‑C8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己基或正辛基。
[0031]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结构中R1或R2或两者具有以下结构之一:
[0032] 。
[0033]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IA):
[0034]
[0035]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A结构中R6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H、OH或C1‑C24烃基;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A结构中n为1至15的整数(例如1、2、3、4、5、6、7、8、9、10、11、12、13、14、15)。
[0037]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IB):
[0038]
[0039] 其中y和z各自独立地为1至12的整数。
[0040]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B结构中n为2至12的整数,优选的,n为2、3、4、5或6。
[0041]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B结构中y和z各自独立地为2至10的整数(例如2、3、4、5、6、7、8、9、10),优选的,为4至9的整数。
[0042] 进一步的,所述的式IA结构中R6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H、OH或C1‑C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特别是H。
[0043] 进一步的,所述的R5为H或C1‑C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特别是H。
[0044] 进一步的,所述的R4为C1‑C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
[0045] 进一步的,所述的R3选自:H、OH、OCH3、OCH2CH3、CN、‑C(=O)OCH3、‑C(=O)OCH2CH3、‑OC(=O)CH3、‑OC(=O)CH2CH3、‑NHC(=O)CH3、‑NHC(=O)CH2CH3。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脂质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0047]
[0048] 。
[0049] 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在递送生物活性物质至细胞或器官的应用。
[0050] 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在制备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0051]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为小分子化合物、核酸、寡肽等。优选的,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核酸。
[0052]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DNA或RNA。
[0053] 进一步的,所述DNA包括非编码DNA(反义DNA)或编码DNA。
[0054] 进一步的,所述RNA包括反义RNA、saRNA、mRNA、lncRNA、miRNA、siRNA、piRNA、gRNA、tsRNA等。
[0055] 进一步的,所述核酸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炎症、纤维化疾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精神性病症、血液病、染色体疾病、遗传病、结缔组织疾病、消化性疾病、耳鼻喉疾病、内
分泌疾病、眼病、生殖性疾病、心脏病、肾病、肺病、代谢性病症、口部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新
生儿筛查、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皮肤疾病等。
[0056]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用于递送siRNA至细胞或器官的应用。
[0057]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用于制备脂质或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
[0058]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用于递送mRNA疫苗至细胞或器官的应用。
[0059]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脂质化合物用于制备mRNA疫苗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疫苗可以用于预防癌症、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所述的病毒包括但不限于:
诺如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巨细胞病毒、登革热病
毒、寨卡病毒、柯萨奇病毒、肠病毒、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流感病毒、马
尔堡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病毒、轮状病毒、麻疹病毒等。在本发明的一
个实施例中,所述mRNA疫苗为SARS‑CoV‑2 mRNA疫苗。
[0060] 本发明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脂质组合物,所述的脂质组合物包含生物活性物质和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
[0061] 进一步的,所述的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例如加热法、逆向蒸发法,或者混合法。
[0062]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法包括将脂质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加入到生物活性物质的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并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所述混合溶液。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温度为
25℃‑100℃。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时间为10分钟‑24小时。
[0063] 进一步的,所述的逆向蒸发法包括将生物活性物质的水溶液与脂质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进行混合以得到混合溶液。
[0064] 本发明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脂质纳米颗粒,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包含生物活性物质和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
[0065] 进一步的,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中还包含聚乙二醇脂质、甾族脂质和中性脂质。
[0066]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乙二醇脂质选自2‑[(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酰胺(ALC‑0159)、1,2‑二肉豆蔻酰基‑sn‑甘油甲氧基聚乙二醇(PEG‑DMG)、1,2‑二硬脂酰基‑
sn‑甘油基‑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PEG‑DSPE)、PEG‑二甾醇基甘油(PEG‑
DSG)、PEG‑二棕榈油基、PEG‑二油基、PEG‑二硬脂基、PEG‑二酰基甘油酰胺(PEG‑DAG)、PEG‑
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EG‑DPPE)或PEG‑1,2‑二肉豆蔻酰基氧基丙基‑3‑胺(PEG‑c‑
DMA)。
[0067]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性脂质选自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SPC)、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 (DPPC)、1,2‑二油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DOPE)、1,
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DPPE)、1,2‑二肉豆蔻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DMPE)、2‑二油酰基‑sn‑甘油‑3‑磷酸‑(1'‑rac‑甘油) (DOPG)、油酰磷脂酰胆碱(POPC)、1‑
棕榈酰基‑2‑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POPE)。
[0068] 进一步的,所述的甾族脂质选自燕麦甾醇、β‑谷甾醇、菜子甾醇、麦角骨化醇、菜油甾醇、胆甾烷醇、胆固醇、粪甾醇、脱氢胆固醇、链甾醇、二氢麦角骨化醇、二氢胆固醇、二氢
麦角甾醇、黑海甾醇、表胆甾醇、麦角甾醇、岩藻甾醇、六氢光甾醇、羟基胆固醇;羊毛甾醇、
光甾醇、海藻甾醇、谷甾烷醇、谷甾醇、豆甾烷醇、豆甾醇、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脱氧胆
酸和石胆酸。
[0069]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中聚乙二醇脂质为ALC‑0159,和/或,甾族脂质为胆固醇,和/或,中性脂质为DSPC。
[0070]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中聚乙二醇脂质为DMG‑PEG2000,和/或,甾族脂质为胆固醇,和/或,中性脂质为DSPC。
[007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脂质纳米颗粒中,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为
[0072] 。
[0073]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中,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中性脂质、甾族脂质、聚乙二醇脂质的摩尔比为(40‑60):(5‑20):(30‑50):(0.5‑5),优选为(45‑55):
(8‑12):(35‑45):(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摩尔比为49:10:39.5:1.5。
[0074] 本发明的脂质纳米颗粒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脂质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例如高压乳匀法、乳化沉淀法、超声分散法等。
[0075] 本发明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组合物或者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76] 本发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是载体、佐剂、稀释剂等。
[0077] 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组合物、脂质纳米颗粒或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口服、吸入或注射的方式递送所述生物活性物质。
[0078] 本发明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递送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向有需要的人群施用本发明所述的脂质混合物、本发明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或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
物。
[0079]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制成PEG‑脂质/阳离子脂质/中性脂质/甾族脂质‑mRNA纳米颗粒(LNP),显示本发明所述的脂质化合物作为阳离子脂质的mRNA LNP具有较佳
的稳定性和转染效率,在实验动物体内可引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

附图说明

[0080] 图1所示为样品1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1] 图2所示为样品2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2] 图3所示为样品3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3] 图4所示为样品4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4] 图5所示为样品5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5] 图6所示为样品6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6] 图7所示为样品7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7] 图8所示为样品8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8] 图9所示为样品9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89] 图10所示为样品10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90] 图11所示为样品11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91] 图12所示为样品12的Zeta电位检测谱图。
[0092] 图13所示为样品1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3] 图14所示为样品2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4] 图15所示为样品3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5] 图16所示为样品4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6] 图17所示为样品5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7] 图18所示为样品6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8] 图19所示为样品7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099] 图20所示为样品8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100] 图21所示为样品9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101] 图22所示为样品10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102] 图23所示为样品11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103] 图24所示为样品12的平均粒径检测谱图。
[0104] 图25所示为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的包封率。
[0105] 图26所示为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的平均粒径。
[0106] 图27所示为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的PDI。
[0107] 图28所示为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体外表达结果。
[0108] 图29所示为一免14天后的S蛋白特异性抗体滴度(LOG值)。数据显著性通过图基法多重比较分析。
[0109] 图30所示为二免14天后的S蛋白特异性抗体滴度(LOG值)。数据显著性通过图基法多重比较分析。
[0110] 图31所示为二免14天后用原始毒株RBD蛋白检测的4组混合样品稀释不同倍数后的抑制率。其中ELISA检测包板用蛋白为ACE2‑Fc,竞争用蛋白为原始毒株的RBD蛋白。
[0111] 图32所示为二免14天后用Beta变异株RBD蛋白检测的4组混合样品稀释不同倍数后的抑制率。其中ELISA检测包板用蛋白为ACE2‑Fc,竞争用蛋白为Beta变异株的RBD蛋白。
[0112] 图33所示为ICS(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N为阴性对照组。ns指用基法多重比较分析后发现无显著性
差异,****指p值小于0.0001。
[0113] 图34所示为ICS法检测特异性CD4+T细胞免疫应答。N为阴性对照组。ns指用基法多重比较分析后发现无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01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15] 本发明术语 “核酸”是指呈单链或双链形式的含有至少两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的聚合物,并且包括DNA、RNA及其杂交物。
[0116] 本发明术语“脂质”是指一组有机化合物,其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的酯,并且通常以难溶于水但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为特征。
[0117] 本发明术语“阳离子脂质”是指能够带正电的脂质分子。
[0118] 本发明术语“中性脂质”术语是指不带电荷的、非磷酸甘油酯的脂质分子。
[0119] 本发明术语“聚乙二醇脂质”是指包含脂质部分和聚乙二醇部分的分子。
[0120] 本发明术语“脂质纳米颗粒”是指具有至少一个纳米量级尺寸的颗粒,其包含至少一种脂质。
[0121] 本发明术语“疫苗”是指适合于应用于动物(包括人)的组合物,在施用后诱导免疫应答,其强度足以最低限度地帮助预防、改善或治愈起因于由微生物感染的临床疾病。
[0122] 本发明术语“递送系统”是指调控生物活性成分在空间、时间及剂量在生物体内分布的制剂或组合物。
[0123] 实施例1 化合物1的合成
[0124]
[0125] 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a)的合成
[0126]
[0127] 将6‑溴正己醇(0.91g,5.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90g,7.5mmol),再分批次加入对硝基氯甲酸苯酯(1.20g,6.0mmol),反应室温搅拌3h,在
此反应液中加入2‑己基癸醇(1.36g,5.6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
成后,加入20mL二氯甲烷稀释,然后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
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a(1.53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
68%。
[0128] MS m/z (ESI): 449.3 [M+1]
[0129] 化合物1的合成
[0130]
[0131]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4‑氨基‑1‑丁醇(89.2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
℃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
到产物1(454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55%。
[0132] MS m/z (ESI): 826.9 [M+1]
[0133]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13 (t, 4H, J= 6.6Hz), 4.05 (d, 4H, J= 5.7Hz), 3.56‑3.55 (m, 2H), 2.47‑2.42 (m, 6H), 1.72‑1.67 (m, 10H), 1.53‑1.48 
(m, 8H), 1.45‑1.28 (m, 52H), 0.69 (t, 12H, J= 6.2Hz)
[0134] 实施例2 化合物2的合成
[0135]
[0136] 7‑溴庚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2a)的合成
[0137]
[0138] 将7‑溴庚醇(0.98g,5.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1.22g,10mmol),再分批次加入对硝基氯甲酸苯酯(1.11g,5.5mmol),反应室温搅拌3h,在此反应液
中加入9‑羟基十七醇(1.44g,5.6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成后,加
入20mL二氯甲烷稀释,然后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
缩,柱层析分离得到7‑溴庚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2a(1.50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5%。
[0139] MS m/z (ESI): 477.3 [M+1]
[0140] 十七烷‑9‑基(7‑((2‑羟乙基)氨基)庚基)碳酸酯 (2b)的合成
[0141]
[0142] 室温条件下,将7‑溴庚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2a)(1.38g,3mmol)溶于20mL乙醇中,加入乙醇胺(2.75g,45mmol),升温至50℃,搅拌8 h,监控反应进程,原料消耗完全后降
温至45℃旋干除去乙醇,用二氯甲烷溶解粗品,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浓缩得到产品十七烷‑9‑基(7‑((2‑羟乙基)氨基)庚基)碳酸酯2b(1.35g,淡黄色油
状物)。
[0143] MS m/z (ESI): 458.4 [M+1]
[0144] 5‑溴戊基十一烷基碳酸酯(2c)的合成
[0145]
[0146] 将5‑溴戊醇(0.84g,5.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1.22g,10mmol),再分批次加入对硝基氯甲酸苯酯(1.11g,5.5mmol),反应室温搅拌3h,在此反应液
中加入十一醇(0.97g,5.6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成后,加入20mL
二氯甲烷稀释,然后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
析分离得到5‑溴戊基十一烷基碳酸酯2c(1.20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6%。
[0147] MS m/z (ESI): 365.2 [M+1]
[0148] 化合物2的合成
[0149]
[0150] 将十七烷‑9‑基(7‑((2‑羟乙基)氨基)庚基)碳酸酯(457mg,1.0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5‑溴戊基十一烷基碳酸酯(437mg,1.2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
化钾(332mg,2.0mmol),在83℃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
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2(440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57%。
[0151] MS m/z (ESI): 742.8 [M+1]
[0152]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71‑4.68 (m, 1H), 4.15‑4.10 (m, 6H), 3.53 (t, 2H, J= 5.4Hz), 2.94 (br, 1H), 2.58 (t, 2H, J= 5.4Hz), 2.45 (t, 4H, J= 
5.7Hz), 1.75‑1.34 (m, 62H), 0.90 (t, 9H, J= 6.3Hz)
[0153] 实施例3 化合物3的合成
[0154]
[0155] 6‑溴己基十一烷基碳酸酯(3a)的合成
[0156]
[0157] 将6‑溴正己醇(0.91g,5.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90g,7.5mmol),再分批次加入对硝基氯甲酸苯酯(1.20g,6.0mmol),反应室温搅拌3h,在
此反应液中加入十一醇(0.97g,5.6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成后,
加入20mL二氯甲烷稀释,然后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
缩,柱层析分离得到6‑溴己基十一烷基碳酸酯3a(1.25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6%。
[0158] MS m/z (ESI): 379.2 [M+1]
[0159] 化合物3的合成
[0160]
[0161] 将6‑溴己基十一烷基碳酸酯(948m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4‑氨基‑1‑丁醇(89.2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
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
产物3(412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0%。
[0162] MS m/z (ESI): 686.8 [M+1]
[0163]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13 (t, 8H, J= 6.6Hz), 3.58 (t, 2H, J= 5.7Hz), 2.52 (t, 6H, J= 8.4Hz), 1.74‑1.64 (m, 12H), 1.63‑1.53 (m, 5H), 1.52‑
1.39 (m, 39H), 0.86 (t, 6H, J= 6.2Hz)
[0164] 实施例4 化合物4的合成
[0165]
[0166] 6‑溴己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4a)的合成
[0167]
[0168] 将6‑溴正己醇(0.91g,5.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90g,7.5mmol),再分批次加入对硝基氯甲酸苯酯(1.20g,6.0mmol),反应室温搅拌3h,在
此反应液中加入9‑十七醇(1.44g,5.6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成
后,加入20mL二氯甲烷稀释,然后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6‑溴己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4a(1.53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6%。
[0169] MS m/z (ESI): 464.3 [M+1]
[0170] 化合物4的合成
[0171]
[0172] 将6‑溴己基十七烷‑9‑基碳酸酯(1.16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4‑氨基‑1‑丁醇(89.2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
℃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
到产物4(502 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59%。
[0173] MS m/z (ESI): 855.4 [M+1]
[0174]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71‑4.68 (m, 2H), 4.13 (t, 4H, J= 6.6Hz), 3.57 (t, 2H, J= 5.4Hz), 2.49‑2.44 (m, 6H), 1.74‑1.28 (m, 76H), 0.90 (t, 12H, 
J= 6.3Hz)
[0175] 实施例5 化合物5的合成
[0176]
[0177]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乙醇胺(61.0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下搅拌
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
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5
(487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1%。
[0178] MS m/z (ESI): 798.9 [M+1]
[0179]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14 (t, 4H, J= 6.6Hz), 4.04 (d, 4H, J= 5.7Hz), 3.54 (t, 2H, J= 5.4Hz), 2.58 (t, 2H, J= 5.4Hz), 2.46 (t, 4H, J= 
7.2Hz), 1.72‑1.65 (m, 6H), 1.49‑1.28 (m, 61H), 0.69 (t, 12H, J= 6.2Hz)
[0180] 实施例6 化合物6的合成
[0181]
[0182] 将5‑溴戊基十一烷基碳酸酯(910m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乙醇胺(61.0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下搅拌16‑
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二
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6
(410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5%。
[0183] MS m/z (ESI): 630.7 [M+1]
[0184]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10 (t, 8H, J= 6.6Hz), 3.52 (d, 2H, J= 5.4Hz), 2.83 (br, 1H), 2.57 (t, 2H, J= 5.4Hz), 2.45 (t, 4H, J= 7.2Hz), 1.73‑
1.62 (m, 8H), 1.52‑1.39 (m, 40H), 0.69 (t, 6H, J= 6.2Hz)
[0185] 实施例7 化合物7的合成
[0186]
[0187]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3‑甲氧基丙胺(89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下
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
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产
物7(495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0%。
[0188] MS m/z (ESI): 826.7 [M+1]
[0189] 实施例8 化合物8的合成
[0190]
[0191]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3‑氨基丙腈(70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下搅
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8
(469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58%。
[0192] MS m/z (ESI): 807.7 [M+1]
[0193] 实施例9 化合物9的合成
[0194]
[0195]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4‑氨基丁酸乙酯盐酸盐(167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
2.0mmol),在83℃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
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
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9(546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3%。
[0196] MS m/z (ESI): 868.8 [M+1]
[0197] 实施例10 化合物10的合成
[0198]
[0199] 将6‑溴己基(2‑己基癸基)碳酸酯(1.12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N‑(4‑氨基丁基)‑乙酰胺盐酸盐(167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
2.0mmol),在83℃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
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
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10(560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9%。
[0200] MS m/z (ESI): 867.8 [M+1]
[0201] 实施例11 化合物11的合成
[0202]
[0203] 8‑溴‑N‑(十七烷‑9‑基)辛酰胺(11a)的合成
[0204]
[0205] 将8‑溴辛酸(1.12g,5.0mmol)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在0℃下分批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1.05g,5.5mmol),搅拌30min后,在反应液中逐滴加入
9‑氨基十七烷(1.28g,5.0mmol),滴加完毕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TLC显示反应完成
后,用100ml水洗涤2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化合物11a(1.95g,黄
色油状物),产率82%。
[0206] MS m/z (ESI): 461.3 [M+1]。
[0207] 化合物11b的合成
[0208]
[0209] 将8‑溴‑N‑(十七烷‑9‑基)辛酰胺(1.15g,2.5mmol)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乙腈,4‑氨基‑1‑丁醇(89.2mg,1.0mmol),碳酸钾(550mg,4.0mmol),碘化钾(332mg,2.0mmol),在83
℃下搅拌16‑20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渣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得
到产物11b(534mg,淡黄色油状物),产率63%。
[0210] MS m/z (ESI): 848.8 [M+1];
[0211] 1H NMR (300MHz, CDCl3): δ 8.10 (s, 2H), 4.21 (s, 1H), 3.46‑3.4 (m, 4H), 3.02 (t, 6H, J= 6.2Hz), 2.14 (t, 4H, J= 4.8Hz), 1.57‑1.47 (t, 14H, J= 
6.3Hz), 1.36‑1.26 (m, 66H), 0.90 (t, 12H, J= 6.3Hz)。
[0212] 化合物11的合成
[0213]
[0214] 在0℃下,将化合物11b(1.70g,2mmol)缓慢加入四氢铝锂(379mg,10mmol)的无水四氢呋喃(10ml)溶液中,混合物加热回流5小时。反应完全后,降温,在体系中加入水使过量
的还原剂完全分解。过滤,滤渣用乙酸乙酯洗涤,得到的滤液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并浓缩,得到化合物11(1.45g,黄色油状物),产率90%。
[0215] MS m/z (ESI): 820.8 [M+1];
[0216] 1H NMR (300MHz, CDCl3): δ 4.11 (s, 1H), 3.44 (t, 2H, J= 4.8Hz), 3.32 (s, 2H), 3.00 (t, 6H, J= 6.3Hz), 2.52 (t, 4H, J= 6.3Hz), 2.48‑2.43 (m, 2H), 
1.61‑1.56 (m, 2H), 1.36‑1.26 (m, 82H), 0.86 (t, 12H, J= 4.8Hz)。
[0217] 实施例12 新型冠状病毒LNP‑mRNA的制备
[0218] 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和2制备的阳离子脂质 与对照脂质 制备新型冠~ ~
状病毒mRNA脂质复合物,四种阳离子脂质结构如下表所示。
[0219] 表1:阳离子脂质结构式
[0220]
[0221] 新型冠状病毒脂质纳米颗粒mRNA 疫苗制备过程如下:醋酸钠缓冲液稀释mRNA原液至浓度为135µg/ml,按照阳离子脂质:DSPC:胆固醇:DMG‑PEG 2000 摩尔比为49:10:
39.5:1.5配制脂质混合溶液;在纳米药物制造设备上完成包封后,超滤换液,收集样品。取
样检测包封率、平均粒径、PDI及Zeta电位,检测结果如下表及图1‑24所示。
[0222] 表2:不同阳离子脂质包封后新型冠状病毒脂质纳米颗粒mRNA 疫苗检测结果
[0223]
[0224] 注:样品1、5、9分别采用阳离子脂质 ;2、6、10分别采用阳离子脂质 ;3、7、11分别采用阳离子脂质 ;4、8、12分别采用阳离子脂质 。
[0225]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N/P条件下,利用阳离子脂质 、所制得的样品1、2、5、6、9、10的包封率均高于利用对照阳离子脂质 、 所制得的样品3、4、7、8、11、12,初步可
以得出阳离子脂质 、对mRNA抗原具有更好的包封效果。
[0226] 实施例13 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稳定性考察
[0227] 分别取实施例12中所制备的样品9、10、11、12四个LNP‑mRNA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分别放置1、2、3、4周考察其稳定性。
[0228] 检测结果如图25‑27所示,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样品9、10在加速期间,包封率、平均粒径及PDI均无明显变化,而样品11、12在加速期间包封率有明显下降,平均粒径及PDI明
显上升,初步可以得出阳离子脂质 、所制得的LNP‑mRNA稳定性较阳离子脂质 、 更优。
[0229] 实施例14 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体外表达考察
[0230] 取实施例12中所制备的样品9、10、11、12四个LNP‑ mRNA采用WB法进行供试品目的基因表达检测。
[0231] 细胞铺板:准备Hep3B细胞,经胰酶消化后,调整细胞密度至6.5×105cells/ml,1ml/孔接种到6孔细胞培养板中,补加EMEM完全培养基至3ml。置于37℃、5% CO2细胞培养箱
中培养,过夜。
[0232] 加样:(1)清除工作环境中的RNase。将EMEM完全培养基更换为EMEM无血清培养基,3ml/孔。(2)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供试品,加入量25μl/孔(约2500ng mRNA),同时设置阴
性对照(空白对照)。(3)将细胞培养板置于37℃,5%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2~26小时。
[0233] 细胞收获与裂解:(1)吹打细胞至完全从培养板底部脱落,将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2)加入150μl RIPA裂解液将细胞沉淀吹打混匀后,于冰上裂解30分钟,
期间涡旋震荡4 6次。(3)裂解后细胞于4℃,15000×g离心20分钟,将上清转移至新的EP管
~
中,放入‑20℃冰箱保存,备用。(4)取(3)中样品加入相应体积的6× Protein Loading 
Buffer混匀,置于沸水浴或100℃,5min,待测。
[0234] 电泳:将待测样品和蛋白Marker加入蛋白电泳胶的样品槽内。恒压,待溴酚蓝指示剂跑出胶底停止电泳。
[0235] 转膜:将蛋白电泳胶上的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
[0236] 封闭:将硝酸纤维素膜放在封闭液中,2 8℃过夜或室温摇床封闭1 2小时。~ ~
[0237] 一抗孵育:将硝酸纤维素膜浸入一定浓度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特异性抗体中,2~
8℃过夜或室温摇床孵育2小时。
[0238] 洗膜:用PBST洗液洗膜3次,5分钟/次。
[0239] 一抗孵育:将硝酸纤维素膜浸入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IgG中,室温摇床孵育1小时。
[0240] 洗膜:用PBST洗液洗膜6次,5分钟/次。
[0241] 成像:加入发光底物,进行成像。
[0242] 检测结果如图28所示,样品9、10、11、12在体外均可表达出蛋白条带,但样品9、10较样品11、12的蛋白条带更深,初步可以得出阳离子脂质 、较阳离子脂质 、 的体外转
染效率更好。
[0243] 实施例15 不同阳离子脂质制得的LNP‑mRNA的小鼠免疫与检测
[0244] 将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按6只/组随机分成5组,采用后腿肌肉注射的免疫途径进行免疫。其中,第1、2、3、4组动物分别免疫样品9、10、11、12(实施例12中制备);第5组作
为阴性对照组,免疫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天和第14天免疫,单次免疫剂量为5μg mRNA‑LNP。
免疫第14天和第28天采血并分离血清;免疫第28天采血后解剖小鼠并分离脾细胞。
[0245] 免疫第14天的血清样品用ELISA法检测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检测结果如图29所示,4个样品都引起了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且各组间的抗体应答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第28天的血清样品也用ELISA法检测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
特异性抗体滴度。检测结果如图30所示,4个样品都引起了较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其中第1
组(样品9)引起的抗体应答水平最高,与第2组(样品10)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阳性对
照样品第3、4组(样品11、12)。
[0246] 每组第28天的免疫血清样品混合后,用竞争性ELISA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其中ELISA检测包板用蛋白为ACE2‑Fc,竞争用蛋白分别为原始毒株的RBD蛋白和Beta变异株的
RBD蛋白。如图31所示,用原始毒株RBD蛋白检测的4组混合样品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是2591、
2644、1707和1313。如图32所示,用Beta变异株RBD蛋白检测的4组混合样品中和抗体滴度分
别是4144、3542、3534和2567。两种RBD蛋白的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的
趋势也具有一致性。证明含本发明的脂质化合物的处方相比于阳性对照样品可以引起更高
的抗体应答。
[0247] 小鼠解剖后分离出的脾细胞用S蛋白全长的重叠肽库进行刺激,并分别用ICS法检测抗原特异性,分泌IL‑2、IFNγ、TNFα、IL‑4和IL‑5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频数。特异
性CD8+T细胞的细胞免疫应答情况如图33所示,所有实验组引起的免疫反应均为Th1类偏向
的免疫反应,基本没有分泌IL‑2、IL‑4和IL‑5的CD8+T细胞。各实验组小鼠的IFNγ分泌特异
性CD8+T细胞和TNFα分泌特异性CD8+T细胞占比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CD4+T细胞的细胞免
疫应答情况如图34所示,所有实验组引起的免疫反应均为Th1类偏向的免疫反应,基本没有
分泌IL‑4和IL‑5的CD4+T细胞。第1 2组(样品9、10)的IFNγ分泌特异性CD8+T细胞、TNFα分
~
泌特异性CD8+T细胞和IL‑2分泌特异性CD8+T细胞占比分别与第3 4组(样品11、12)无显著
~
性差异,但均值更高。证明含本发明的脂质化合物的处方引起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不劣
于对应阳性对照样品。
[024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24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